CN214946032U - 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6032U
CN214946032U CN202121173838.2U CN202121173838U CN214946032U CN 214946032 U CN214946032 U CN 214946032U CN 202121173838 U CN202121173838 U CN 202121173838U CN 214946032 U CN214946032 U CN 214946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pring
supporting
buffer spring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738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登
牛勇
吴滔
刘桂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7383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6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6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60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包括空气弹簧,空气弹簧的上下两端连接有连接头;空气弹簧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气囊,且空气弹簧的外壁中间部位活动连接有腰环;连接头一侧均设圆形的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设有空气减震装置,空气减震装置围绕固定板的圆心呈环形均匀间隔排布;空气减震装置包括缸体、活塞杆、两个活塞盘;活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板连接;缸体的内壁上设有隔离板,且两个活塞盘分别位于隔离板的上下两侧;活塞盘上设有若干个阻尼孔;空气减震装置外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板上;缸体的下端与下侧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位于第二缓冲弹簧的外部。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弹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减震器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因为其优异的性能而在汽车上得以广泛使用,能有效的提升驾驶者的驾驶体验,同时对汽车的车身安全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不同的减震器在汽车上使用的位置不同,在汽车驾驶室中所使用的减震器一般为空气弹簧减震器,该减震器能有效的提升驾驶者的驾驶体验,对维护驾驶人员的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空气弹簧减震器结构过于的简单、稳定性较差、减震性能较弱,无法满足驾驶人员在驾驶过程中的减震需求,使得驾驶人员驾驶体验较差,疲劳感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危及驾驶人员的行车安全。且由于现有技术的空气弹簧减震器结构单一降低了装置的灵活性和回弹性,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降低装置的刚度,从而影响装置的弹性和支撑性,不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不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需要对现有的装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以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包括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连接头;所述空气弹簧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气囊,且所述空气弹簧的外壁中间部位活动连接有腰环;两个连接头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圆形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空气减震装置,所述空气减震装置围绕所述固定板的圆心呈环形均匀间隔排布;所述空气减震装置包括缸体、分别贯穿所述缸体上端和下端的两根活塞杆、以及位于所述缸体内分别连接在两根所述活塞杆下端的两个活塞盘;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固定板连接;所述缸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离板,且两个活塞盘分别位于所述隔离板的上下两侧;所述活塞盘上设置有若干个阻尼孔;所述空气减震装置外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缸体的下端与下侧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环绕下侧活塞杆的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且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位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外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还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中间部位;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从上往下设置的第二气囊、上安装板、缓冲组件、下安装板以及第三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上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三气囊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安装板和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上安装板的下表面以及下安装板的上表面的两个支撑块、支撑柱、支撑套筒;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与上方所述的支撑块连接,其下端延伸至所述支撑套筒内;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支撑套筒内的一端设置有防止支撑柱从支撑套筒中脱出的防脱盘;所述防脱盘与所述支撑套筒之间以及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支撑套筒之间均间隙配合;所述防脱盘与所述支撑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弹簧;所述支撑套筒的下端与下方所述支撑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套筒的外部设置有限位环,上方所述支撑块与所述限位环之间设置有环绕所述支撑柱以及所述支撑套筒的第四缓冲弹簧,所述第四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方支撑块的下表面和所述限位环的上表面之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囊为环形气囊,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气囊以空气弹簧的水平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其大小形状与所述空气弹簧的大小形状相互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若干个空气减震装置,活塞盘上下移动时,缸体内的空气通过阻尼孔在活塞盘上下穿梭,通过空气来回的移动的摩擦力降低空气弹簧减震器的弹跳,增强减震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多个气囊达到了多次减震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减震性能;且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多个缓冲弹簧,有利于帮助装置回弹和支撑性,防止了空气弹簧减震器出现塌陷,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连接头;2-空气弹簧;3-固定板;4-第一气囊;5-腰环;6-活塞杆;7-缸体;8-活塞盘;9-第一缓冲弹簧;10-第二缓冲弹簧;11-阻尼孔;12-第三气囊;13-第二气囊;14-上安装板;15-下安装板;16-支撑块;17-支撑套筒;18-支撑柱;19-第四缓冲弹簧;20-防脱盘;21-第三缓冲弹簧;22-限位环;23-隔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包括空气弹簧2,所述空气弹簧2的上下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连接头1;所述空气弹簧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气囊4,且所述空气弹簧的外壁中间部位活动连接有腰环5;所述第一气囊4为环形气囊,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气囊4以空气弹簧2的水平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其大小形状与所述空气弹簧2的大小形状相互匹配。
所述连接头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圆形的固定板3,两个所述固定板3之间设置有四个空气减震装置,所述空气减震装置围绕所述固定板的圆心呈环形均匀间隔排布,且该环形与所述固定板3同心;所述空气减震装置包括缸体7、分别贯穿所述缸体7上端和下端的两根活塞杆6、以及位于所述缸体7内分别连接在两根所述活塞杆6下端的两个活塞盘8;所述活塞杆6的另一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固定板3连接;所述缸体7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离板23,且两个活塞盘8分别位于所述隔离板23的上下两侧;所述活塞盘8上设置有若干个阻尼孔11;所述空气减震装置外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9,所述第一缓冲弹簧9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3上;所述缸体7的下端与下侧所述固定板3之间设置有环绕下侧的活塞杆6的第二缓冲弹簧10;所述第一缓冲弹簧9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0的直径,且所述第一缓冲弹簧9位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0的外部。所述缸体的活塞盘以及活塞杆处设置的密封装置可以安装现有技术中减振器内的密封装置设置。本实用新型并未对此处改进因此并未详述。
当空气弹簧受压时,活塞缸向隔离板移动,此时空气减震装置内的空气穿过阻尼孔中向远离隔离板的方向移动,且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受压处于压缩状态,由于设置有空气减震装置可以通过阻尼作用大大降低空气弹簧的弹跳。且通过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便于空气弹簧快速回弹复位。且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可以对装置内起到支撑作用,有效防止空气弹簧减震器出现塌陷现象。
两个所述固定板3之间还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板3的中间部位;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从上往下设置的第二气囊13、上安装板14、缓冲组件、下安装板15以及第三气囊12;所述第二气囊1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3和所述上安装板14连接;所述第三气囊1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安装板15和所述固定板3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上安装板14的下表面以及下安装板15的上表面的两个支撑块16、支撑柱18、支撑套筒17;所述支撑柱18的上端与上方所述的支撑块16连接,其下端延伸至所述支撑套筒17内;所述支撑柱18位于所述支撑套筒17内的一端设置有防止支撑柱18从支撑套筒17中脱出的防脱盘20;所述防脱盘20与所述支撑套筒17之间以及所述支撑柱18与所述支撑套筒17之间均间隙配合;所述防脱盘20与所述支撑套筒17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弹簧21;所述支撑套筒17的下端与下方所述支撑块16连接。所述支撑套筒17的外部设置有限位环22,上方所述支撑块16与所述限位环22之间设置有环绕所述支撑柱18以及所述支撑套筒17的第四缓冲弹簧19,所述第四缓冲弹簧19的两端分别与上方支撑块16的下表面和所述限位环22的上表面之间连接。设置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可以进一步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效果。且设置有第三缓冲弹簧和第四缓冲弹簧可以增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性以及回弹性。
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包括空气弹簧(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2)的上下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连接头(1);所述空气弹簧(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气囊(4),且所述空气弹簧的外壁中间部位活动连接有腰环(5);两个连接头(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圆形的固定板(3),两个所述固定板(3)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空气减震装置,所述空气减震装置围绕所述固定板(3)的圆心呈环形均匀间隔排布;所述空气减震装置包括缸体(7)、分别贯穿所述缸体(7)上端和下端的两根活塞杆(6)、以及位于所述缸体(7)内分别连接在两根所述活塞杆(6)下端的两个活塞盘(8);所述活塞杆(6)的另一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固定板(3)连接;所述缸体(7)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离板(23),且两个活塞盘(8)分别位于所述隔离板(23)的上下两侧;所述活塞盘(8)上设置有若干个阻尼孔(11);所述空气减震装置外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9),所述第一缓冲弹簧(9)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3)上;所述缸体(7)的下端与下侧所述固定板(3)之间设置有环绕下侧的活塞杆(6)的第二缓冲弹簧(10);所述第一缓冲弹簧(9)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0)的直径,且所述第一缓冲弹簧(9)位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0)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3)之间还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板(3)的中间部位;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从上往下设置的第二气囊(13)、上安装板(14)、缓冲组件、下安装板(15)以及第三气囊(12);所述第二气囊(1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3)和所述上安装板(14)连接;所述第三气囊(1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安装板(15)和所述固定板(3)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上安装板(14)的下表面以及下安装板(15)的上表面的两个支撑块(16)、支撑柱(18)、支撑套筒(17);所述支撑柱(18)的上端与上方所述的支撑块(16)连接,其下端延伸至所述支撑套筒(17)内;所述支撑柱(18)位于所述支撑套筒(17)内的一端设置有防止支撑柱(18)从支撑套筒(17)中脱出的防脱盘(20);所述防脱盘(20)与所述支撑套筒(17)之间以及所述支撑柱(18)与所述支撑套筒(17)之间均间隙配合;所述防脱盘(20)与所述支撑套筒(17)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弹簧(21);所述支撑套筒(17)的下端与下方所述支撑块(16)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筒(17)的外部设置有限位环(22),上方所述支撑块(16)与所述限位环(22)之间设置有环绕所述支撑柱(18)以及所述支撑套筒(17)的第四缓冲弹簧(19),所述第四缓冲弹簧(19)的两端分别与上方支撑块(16)的下表面和所述限位环(22)的上表面之间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4)为环形气囊,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气囊(4)以空气弹簧(2)的水平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其大小形状与所述空气弹簧(2)的大小形状相互匹配。
CN202121173838.2U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 Active CN214946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73838.2U CN214946032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73838.2U CN214946032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6032U true CN214946032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56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73838.2U Active CN214946032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60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50068414A (ko) 댐퍼
CN214946032U (zh) 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
CN214999065U (zh) 一种车用空气减震器
CN207944282U (zh) 一种轨道交通减震装置
CN206929263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主托架
CN206841438U (zh) 一种基于多级齿轮的列车减震装置
CN209370351U (zh) 一种减震器
CN106985625A (zh) 一种用于板簧悬架的减震缓冲装置
CN209524036U (zh) 一种缓冲蓄能装置
CN208041051U (zh) 一种打孔机底座用减震装置
CN203979253U (zh) 一种车用缓冲减震装置
CN109441990A (zh) 一种双筒支柱式汽车减震器
CN220726968U (zh) 一种减振器过压保护装置
CN213479564U (zh) 一种机械生产加工用机械设备的减震结构
CN208605540U (zh) 一种电动车减震器
CN212106754U (zh) 一种耐磨效果好的弹簧减震器
CN210946582U (zh) 一种防撞地桩
CN211059268U (zh) 一种驾驶室用空气弹簧减震器
CN220060346U (zh) 锥形减震器
CN210478288U (zh) 一种减震型箱包轮
CN215097462U (zh) 卷收器
CN109204082A (zh) 一种农用车辆弹簧减振座椅
CN220668258U (zh) 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
CN220185682U (zh) 一种减震器气压式阀片
CN216446222U (zh) 一种建筑用具有减震钢的阻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