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25792U - 搅拌站 - Google Patents

搅拌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25792U
CN214925792U CN202120385147.2U CN202120385147U CN214925792U CN 214925792 U CN214925792 U CN 214925792U CN 202120385147 U CN202120385147 U CN 202120385147U CN 214925792 U CN214925792 U CN 214925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opper
spraying
mixing station
me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851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再兴
秦新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851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25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25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25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搅拌站,包括:待料斗,具有进料口;储水装置;喷淋装置,与所述储水装置连通,所述喷淋装置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在所述进料口处,用于向所述进料口处的物料喷洒水雾。储水装置内的水通过出水口以水雾的形式喷洒出,能够在物料进入进料口的时候对物料除尘,从粉尘产生的根源处喷水雾除尘,从而减少扬尘,达到环保要求,同时也能防止待料斗内的粉尘向外扩散,除尘效果好、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由于出水口喷出水雾,也能避免水的浪费。

Description

搅拌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搅拌站。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于搅拌站环保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达不到环保标准的搅拌站采取停产、禁入等政策,而其中粉尘排放量是最重要的一项环保标准。搅拌站使用的骨料(砂石料)中含有大量粉尘,在从斜皮带倒入骨料待料斗过程中会使大量粉尘进入空气,造成粉尘污染,当前骨料待料斗使用的防尘帘除尘效果不理想,而使用强制除尘机成本较高,而主楼整体外包封闭的方式会使主楼内粉尘量大幅增加,对设备运行造成影响,对现场工作人员维护检修造成不便。随着机制砂石的广泛应用,搅拌站生产时砂石料从斜皮带头部投入骨料待料斗的过程中有大量扬尘产生,导致对环境污染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搅拌站对环境污染较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除尘效果好、能够减少环境污染的搅拌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搅拌站,包括:
待料斗,具有进料口;
储水装置;
喷淋装置,与所述储水装置连通,所述喷淋装置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在所述进料口处,用于向所述进料口处的物料喷洒水雾。
可选地,所述搅拌站包括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物料输送装置用于将物料经所述进料口抛洒入所述待料斗中,所述出水口设在所述物料输送装置的出料端的上侧。
可选地,所述物料输送装置包括斜皮带,所述出水口设在所述斜皮带头部的上方。
可选地,喷淋装置包括喷头、连通所述喷头与所述储水装置的连接管路,所述出水口设在所述喷头上,所述连接管路上设有喷淋泵。
可选地,所述喷头水平设置,且与所述连接管路相垂直,所述出水口在所述喷头上并排设有多个。
可选地,所述储水装置与所述喷淋装置之间设有计量装置,所述储水装置与所述计量装置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计量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喷淋装置连通。
可选地,所述计量装置为第一计量斗,所述第一计量斗内适于添加第一预设水量。
可选地,所述待料斗包括斗体、设在所述斗体上的罩体,所述进料口设在所述罩体的侧部,所述喷淋装置伸入所述罩体内并固定在所述罩体的顶壁上。
可选地,所述罩体的一侧设有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上设有支撑结构,所述喷淋泵及所述第一计量斗设在所述支撑结构上;
和/或,
所述搅拌站还包括第二计量斗,所述第二计量斗与所述搅拌站的搅拌机连通,所述第二计量斗内适于添加第二预设水量,所述第一预设水量与所述第二预设水量之和等于配方的总水量。
可选地,所述搅拌站还包括控制器、检测装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及所述喷淋泵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
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进料口处有物料进入时,控制所述喷淋泵开启;
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物料卸料完成时,控制所述喷淋泵关闭。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站,储水装置内的水通过出水口以水雾的形式喷洒出,能够在物料进入进料口的时候对物料除尘,从粉尘产生的根源处喷水雾除尘,从而减少扬尘,达到环保要求,同时也能防止待料斗内的粉尘向外扩散,除尘效果好、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由于出水口喷出水雾,也能避免水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站,所述喷头水平设置,且与所述连接管路相垂直,所述出水口在所述喷头上并排设有多个。通过使出水口在喷头上并排设置多个,多个出水口同时喷洒水雾形成水雾帘,遮挡了进料口,除尘效率高,且能够防止待料斗中的粉尘向外扩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搅拌站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储水装置;2-第一计量斗;3-喷淋泵;4-斗体;5-罩体;6-喷头;61-出水口;7-连接管路;8-支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目前,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于搅拌站环保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达不到环保标准的搅拌站采取停产、禁入等政策,而其中粉尘排放量是最重要的一项环保标准。搅拌站使用的骨料(砂石料)中含有大量粉尘,在从斜皮带倒入骨料待料斗过程中会使大量粉尘进入空气,造成粉尘污染,当前骨料待料斗使用的防尘帘除尘效果不理想,而使用强制除尘机成本较高,而主楼整体外包封闭的方式会使主楼内粉尘量大幅增加,对设备运行造成影响,对现场工作人员维护检修造成不便。在众多除尘方式中,喷淋除尘是最有效的方式。而现有技术中的喷淋除尘未能从粉尘产生根源处除尘,仍会有大量粉尘进入空气,除尘效率较低。
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搅拌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搅拌站包括待料斗、储水装置1、喷淋装置、粉料计量装置、添加剂计量装置、搅拌机(图中未示出)。
其中,待料斗具有进料口,待料斗适于暂存骨料;储水装置1内适于预先储存水;喷淋装置与储水装置1连通,喷淋装置设有出水口61,出水口61设在进料口处,用于向进料口处的物料喷洒水雾。待料斗、粉料计量装置、添加剂计量装置均位于搅拌机上方,待料斗下侧设有骨料卸料阀,粉料计量装置下侧设有粉料卸料阀,添加剂计量装置下侧设有添加剂卸料阀。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搅拌站,储水装置1内的水通过出水口61以水雾的形式喷洒出,能够在物料进入进料口的时候对物料除尘,从粉尘产生的根源处喷水雾除尘,从而减少扬尘,达到环保要求,同时也能防止待料斗内的粉尘向外扩散,除尘效果好,并且由于出水口61喷出水雾,也能避免水的浪费。
具体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储水装置1可为水箱。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搅拌站包括物料输送装置,物料输送装置用于将物料经进料口抛洒入待料斗中,出水口61设在物料输送装置的出料端的上侧。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喷淋装置的出水口61设在物料输送装置的出料端的上侧,在物料抛洒之前进行喷水雾除尘,从根源上减少扬尘,达到环保要求,同时也能防止待料斗内的粉尘向外扩散,除尘效果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物料输送装置包括斜皮带,出水口61设在斜皮带头部的上方。本实施方式利用斜皮带对待料斗上料,上料过程平稳。在其他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可采用机械手等装置对待料斗上料。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喷淋装置包括喷头6、连通喷头6与储水装置1的连接管路7,出水口61设在喷头6上,连接管路7上设有喷淋泵3。本实施方式中,储水装置1的水通过连接管路7进入喷头6中,并经出水口61喷出,喷淋泵3可对水加压,使出水口61喷出水雾,既能除尘,也能避免水的浪费。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喷头6水平设置,且与连接管路7相垂直,出水口61在喷头6上并排设有多个。具体的,连接管路7呈L状,包括水平管段、与储水装置1连通的竖直管段,喷头6与水平管段相垂直,并和水平管段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出水口61在喷头6上并排设置多个,多个出水口61同时喷洒水雾形成水雾帘,遮挡了进料口,除尘效率高,且能够防止待料斗中的粉尘向外扩散。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储水装置1与喷淋装置之间设有计量装置,储水装置1与计量装置的进水口相连,计量装置的出水口61与喷淋装置连通。具体的,储水装置1与连接管路7之间设有计量装置,可以通过计量装置计量确认经出水口61喷出的水的量,也可以预先根据配方中骨料计算出喷淋水量W1,喷淋水量W1即为第一预设水量,向计量装置内通入W1水量,从而可根据配方的总水量W0,计算出需要向搅拌机内添加的水量Wr,Wr=W0-W1,可确保整体的水量不变,不影响混凝土质量,可参与混凝土塌落度控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计量装置为第一计量斗2,第一计量斗2内适于添加第一预设水量,第一预设水量为根据配方中骨料的种类和骨料的目标用量及骨料的含水率计算出的喷淋水量W1。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向第一计量斗2内预先加入W1水量,在喷水雾除尘的过程中无需再控制水量。在其他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计量装置可以为流量计,通过流量计确定出喷出水雾的量为W1后,停止喷洒水雾。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待料斗包括斗体4、设在斗体4上的罩体5,进料口设在罩体5的侧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罩体5的设置可防止物料在进入待料斗的过程中,粉尘从顶部流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喷淋装置伸入罩体5内并固定在罩体5的顶壁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既便于对喷淋装置安装固定,同时可使出雾口位于斜皮带头部上方,确保除尘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罩体5的一侧设有固定平台,固定平台上设有支撑结构8,喷淋泵3及第一计量斗2设在支撑结构8上。具体的,支撑结构8包括下框架、上框架,喷淋泵3固定支撑在下框架上,喷淋泵3等设备的电线可设置在上框架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搅拌站还包括第二计量斗,第二计量斗与搅拌站的搅拌机连通,第二计量斗内适于添加第二预设水量,第一预设水量与第二预设水量之和等于配方的总水量。具体的,配方的总水量为W0,第二预设水量即为需要向搅拌机内添加的水量Wr,Wr=W0-W1,可有效确保总水量保持不变。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搅拌站还包括控制器、检测装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及所述喷淋泵3通信连接,通信连接具体可以是有线通信连接,也可以是无线通信连接,如2G、3G、4G、5G连接,WIFI连接,蓝牙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进料口处有物料进入时,控制所述喷淋泵开启;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物料卸料完成时,控制所述喷淋泵关闭。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开始卸料也即进料口处有物料进入时,检测装置可检测到进料口处有物料进入,检测装置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在接收到检测装置发送的信号后,自动控制喷淋泵开启,储水装置1内的水通过出水口61以水雾的形式喷洒出,在物料进入进料口的时候对物料除尘,从粉尘产生的根源处喷水雾除尘;当检测装置检测到物料卸料完成时,控制器控制喷淋泵自动关闭,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搅拌站,可自动实现喷淋除尘,能够减少人工操作。
具体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可以包括设置在进料口处的传感器,传感器既可以检测到开始卸料,也可以检测到卸料完成。在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料口处的传感器、计时器,传感器可以检测到开始卸料,可以预先在控制器中预先输入卸料所需的预设时间,当计时器计量到卸料时长到达预设时间时,控制喷淋泵自动关闭,其中,预设时间可以根据物料在斜皮带上占据的距离、以及斜皮带的运动速度计算出,也可以根据经验统计出卸料完成所需时间。在另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可以包括设在斜皮带上的传感器,传感器可以为压力传感器,当开始卸料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斜皮带上的压力开始变化,当压力变化到最小值时或者为0时,说明卸料完成。
本实施例提供的搅拌站,根据配方计算出总水量W0,根据配方中骨料的量计算出喷淋水量W1,之后通过储水装置1向第一计量斗2内添加W1的水量,当通过斜皮带上料时,喷淋泵3打开,喷淋装置的出水口61向斜皮带头部处的骨料喷淋水雾,从根源上除尘。当喷淋完成后,向第二计量斗内添加Wr的水量,Wr=W0-W1,当待料斗的骨料卸料门、粉料计量装置的粉料卸料们、添加剂计量装置的添加剂卸料门分别打开,向搅拌机卸料时,第二计量斗内的水添加到搅拌机内,可确保总体水量不变,不影响混凝土质量,可参与混凝土塌落度控制。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搅拌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待料斗,具有进料口;
储水装置(1);
喷淋装置,与所述储水装置(1)连通,所述喷淋装置设有出水口(61),所述出水口(61)设在所述进料口处,用于向所述进料口处的物料喷洒水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站包括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物料输送装置用于将物料经所述进料口抛洒入所述待料斗中,所述出水口(61)设在所述物料输送装置的出料端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送装置包括斜皮带,所述出水口(61)设在所述斜皮带头部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搅拌站,其特征在于,喷淋装置包括喷头(6)、连通所述喷头(6)与所述储水装置(1)的连接管路(7),所述出水口(61)设在所述喷头(6)上,所述连接管路(7)上设有喷淋泵(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6)水平设置,且与所述连接管路(7)相垂直,所述出水口(61)在所述喷头(6)上并排设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1)与所述喷淋装置之间设有计量装置,所述储水装置(1)与所述计量装置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计量装置的出水口(61)与所述喷淋装置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装置为第一计量斗(2),所述第一计量斗(2)内适于添加第一预设水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料斗包括斗体(4)、设在所述斗体(4)上的罩体(5),所述进料口设在所述罩体(5)的侧部,所述喷淋装置伸入所述罩体(5)内并固定在所述罩体(5)的顶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5)的一侧设有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上设有支撑结构(8),所述喷淋泵(3)及所述第一计量斗(2)设在所述支撑结构(8)上;
和/或,
所述搅拌站还包括第二计量斗,所述第二计量斗与所述搅拌站的搅拌机连通,所述第二计量斗内适于添加第二预设水量,所述第一预设水量与所述第二预设水量之和等于配方的总水量。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站还包括控制器、检测装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及所述喷淋泵(3)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
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进料口处有物料进入时,控制所述喷淋泵(3)开启;
在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物料卸料完成时,控制所述喷淋泵(3)关闭。
CN202120385147.2U 2021-02-20 2021-02-20 搅拌站 Active CN214925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85147.2U CN214925792U (zh) 2021-02-20 2021-02-20 搅拌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85147.2U CN214925792U (zh) 2021-02-20 2021-02-20 搅拌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25792U true CN214925792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98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85147.2U Active CN214925792U (zh) 2021-02-20 2021-02-20 搅拌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257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6357A (zh) * 2022-07-05 2022-09-16 安徽龙振建设有限公司 混凝土搅拌站防尘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6357A (zh) * 2022-07-05 2022-09-16 安徽龙振建设有限公司 混凝土搅拌站防尘控制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25792U (zh) 搅拌站
CN101835540A (zh) 用于引入辅助材料的方法和装置
CN207576015U (zh) 一种新型雾炮
ZA201100997B (en) Filt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wet paint overspray
CN105246600A (zh) 涂料雾捕集装置
CN213010916U (zh) 一种智能可调的卸船机漏斗气雾抑尘系统
CN209890233U (zh) 一种防水涂料灌装设备
CN218429134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骨料下料装置
CN206778102U (zh) 一种升降雾笼式干雾除尘系统
CN203512422U (zh) 一种烧结烟气脱硫灰仓
CN210910580U (zh) 环保型混凝土搅拌设备
CN212551593U (zh) 一种移动式智能化混砂机
CN214077425U (zh) 一种水帘式喷漆室
CN112060348B (zh) 一种可骨料自动补给的环保型混凝土搅拌楼
CN111923242B (zh) 再生混凝土制造设备
CN204816974U (zh) 一种实现粉剂自动定量控制的供料设备
CN214715650U (zh) 一种脱硫装置用喷淋设备
CN106315229A (zh) 一种活性炭粉体输送工艺系统
CN210639060U (zh) 测试系统
CN220763089U (zh) 一种带有抑尘结构的配料机
CN215750022U (zh) 一种环保型稳定土拌合站
CN111228937A (zh) 一种烟尘治理用气雾循环沉降系统
CN217098341U (zh) 搅拌站
CN215506381U (zh) 一种环保型粉尘加湿器
CN213226994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的除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