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21848U - 焊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焊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921848U CN214921848U CN202121095135.2U CN202121095135U CN214921848U CN 214921848 U CN214921848 U CN 214921848U CN 202121095135 U CN202121095135 U CN 202121095135U CN 214921848 U CN214921848 U CN 2149218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lding
- bottom plate
- plate
- assembly
- support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接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第一焊接组件,所述第一焊接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可移动连接;第二焊接组件,所述第二焊接组件与所述底板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可移动连接,所述第二焊接组件与所述第一焊接组件相对设置;两个固定组件,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与所述第一焊接组件所在平面的相对两侧。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将需要焊接的两个结构件分别固定,使相对设置的第一焊接组件和第二焊接组件相对结构件移动焊接,代替人工焊接,避免了人工焊接时温度过高带来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件拼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焊接,也称作熔接、镕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现有的焊接方式大多采用人工焊接,但是在焊接大结构件时,由于需要的焊接温度过高,人工焊接时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焊接装置,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将需要焊接的结构件分别固定,使相对设置的第一焊接组件和第二焊接组件相对结构件移动焊接,代替人工焊接,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焊接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第一焊接组件,所述第一焊接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可移动连接;第二焊接组件,所述第二焊接组件与所述底板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可移动连接,所述第二焊接组件与所述第一焊接组件相对设置;两个固定组件,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与所述第一焊接组件所在平面的相对两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焊接组件包括: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可移动连接;嵌套杆,所述嵌套杆与所述第一滑杆可伸缩连接;第一焊接头,所述第一焊接头与所述嵌套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焊接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贯穿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一滑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
可选地,每一所述固定组件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承托板,两个所述承托板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架设于所述承托板背向所述底板的一侧。
可选地,每一所述压紧组件均包括: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背向所述底板的一侧;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多个压板,多个所述压板与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
可选地,每一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多个承接部,每一所述承接部均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在垂直于两个所述承托板的连线方向相对设置,分别与所述底板连接;承托辊,所述承托辊架设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上,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板可转动连接。
可选地,每一所述承接部还包括两个弹性件,每一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每一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一个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每一所述承托板背向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每一所述压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匹配的第二凹槽。
可选地,所述焊接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板与所述底座可升降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座在背向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多个移动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将需要焊接的两个结构件分别固定,使相对设置的第一焊接组件和第二焊接组件相对结构件移动焊接,代替人工焊接,避免了人工焊接时温度过高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焊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焊接装置的侧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焊接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焊接装置的承托板的立体图;
图5为图1所示焊接装置的底座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底板;2:第一支撑架;3:第一焊接组件;31:第一滑杆;32:嵌套杆;33:第一焊接头;4:第二焊接组件;41:第三滑杆;42:第二焊接头;5:固定组件;51:承托板;511:第一凹槽;52:压紧组件;521:第二支撑架;522:第二驱动装置;523:伸缩杆;524:连接板;525:压板;5251:第二凹槽;53:承接部;531:固定板;532:承托辊;533:弹性件;6:第一驱动装置;7:第一螺杆;8:底座;9:移动轮;10:第一带座轴承;11:第二螺杆;12:螺纹块;13:第二滑杆;14:旋盘;15:驱动轴;16:第二带座轴承;17:安装座;18:第一锥齿轮;19:第二锥齿轮;21:第三螺杆;22:第三锥齿轮;23:第四锥齿轮;24:旋转套;25:第三驱动装置;26:第一同步带;27:第四螺杆;28:第二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需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焊接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焊接装置的侧视图的剖视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接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支撑架2、第一焊接组件3、第二焊接组件4和两个固定组件5。
所述第一支撑架2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朝向所述底板1的一侧可移动连接;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与所述底板1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架2的一侧可移动连接,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与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固定组件5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与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所在平面的相对两侧。
对两个结构件进行焊接操作时,将两个结构件分别固定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固定组件5上,使两个结构件的待焊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和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之间,通过使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和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相对结构件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实现对两个结构件的待焊接位置的全面焊接。
通过设置所述固定组件5将需要焊接的两个结构件分别固定,使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和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相对结构件移动焊接,代替人工焊接,避免了人工焊接时温度过高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为长方体板体,所述第一支撑架2在图1中所述底板1左右长度延伸方向的中心处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且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架2横跨所述底板1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架2由平行于所述底板1的第一板材以及从第一板材的相对两端分别朝向所述底板1方向垂直延伸出的第二板材组成,两块所述第二板材的自由端分别与图2中所述底板1的相对两端固定连接,图1中所述第一支撑架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固定组件5,用于固定需要焊接的两个结构件,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朝向所述底板1的一侧可移动连接,也即相对于图2中平行于所述底板1的所述第一支撑架2的第一板材可移动连接,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与所述底板1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架2的一侧,也即图2中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可移动连接,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上下相对设置,使需要焊接连接的两个结构件的拼接处能够放置于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之间的空隙内,大结构件多为板体结构,仅相对设置两个焊接组件即可满足大多数焊接需求,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沿两个结构件的拼接方向移动,也即在图2中所述第一支撑架2的范围内沿左右方向移动,移动的过程中完成对两个结构件拼接处的全面焊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可以以任何方式实现移动,可以借助人工,也可以借助驱动装置,只要能够使二者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实现两个结构件的焊接即可,所述固定组件5也可以是任何固定形式,只要能够在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移动并焊接的过程中,使需要焊接的两个结构件保持固定不动即可。
可选地,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包括第一滑杆31、嵌套杆32和第一焊接头33。所述第一滑杆31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朝向所述底板1的一侧可移动连接;所述嵌套杆32与所述第一滑杆31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一焊接头33与所述嵌套杆32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此种设置,通过所述嵌套杆32与所述第一滑杆31之间的伸缩,实现所述第一焊接头33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之间的距离的调整,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结构件,增强所述焊接装置的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杆31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平行于所述底板1的第一板材可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31图2中的下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嵌套杆32的上端嵌套于所述第一滑杆31内,可朝向所述第一滑杆31方向缩短或远离所述第一滑杆31方向伸长,如图2所示,所述嵌套杆3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焊接头33,所述第一支撑架2在图2中左侧的第二板材上贯穿有上下延伸的通孔,在该第二板材的外侧面,也即图2中该第二板材的左侧面固定有第一带座轴承10,第二螺杆11贯穿所述第一带座轴承10,所述第二螺杆11上套设有螺纹块12,所述螺纹块12与所述第二螺杆11螺纹连接,通过转动所述第二螺杆11,可使所述螺纹块12沿所述第二螺杆11上下移动,所述嵌套杆3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13,所述第二滑杆13的自由端穿过上下延伸的通孔,且与所述螺纹块12可拆卸连接,当转动所述第二螺杆11使所述螺纹块12向上移动时,所述嵌套杆32随所述螺纹块12向上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焊接头33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之间的距离增大,适用于厚度较大的结构件,当向反方向转动所述第二螺杆11,使所述螺纹块12向下移动时,所述嵌套杆32随所述螺纹块12向下移动,使得所述第一焊接头33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之间的距离减小,适用于厚度较小的结构件,所述第一焊接头33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之间的距离调整合适后,即可拆卸所述螺纹块12与所述第二滑杆13之间的连接,以便于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移动焊接,为了便于操作人员抓握并转动所述第二螺杆11,在所述第二螺杆1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旋盘14,通过转动所述旋盘14,带动所述第二螺杆11转动,所述旋盘14可以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杆11的下端,也可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杆11的上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包括第三滑杆41和第二焊接头42,所述第三滑杆41与所述底板1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架2的一侧可移动连接,所述第二焊接头42与所述第三滑杆41背向所述底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所述嵌套杆32与所述第一滑杆31之间可以采取任意可伸缩连接的方式,只要能够带动所述第一焊接头33移动,能够调整所述第一焊接头33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之间的距离即可,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也可设置为能够调节所述第二焊接头42高度的方式,具体调节方式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任意选取。
可选地,所述焊接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6和第一螺杆7。所述第一螺杆贯穿所述第一滑杆31,与所述第一滑杆31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7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上,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7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驱动连接。此种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带动所述第一螺杆7转动,进而带动与所述第一螺杆7螺纹连接的所述第一滑杆31沿所述第一螺杆7往复移动,实现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的移动焊接,免去了人工操作,且移动速度更精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为电机,图2中所述底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7,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7上,所述第一螺杆7架设于距离所述第一支撑架2顶部约四分之一位置处,所述第一螺杆7的第一端也即图2中的左端嵌入所述第一支撑架2左侧的第二板材内,借助轴承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7的第二端也即图2中的右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架2右侧的第二板材,同样借助轴承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连接有驱动轴15,为了使所述驱动轴15旋转稳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2右侧的第二板材外侧壁上间隔固定有两个第二带座轴承16,所述驱动轴15依次贯穿两个所述第二带座轴承16,所述第一螺杆7的第二端露出所述第一支撑架2外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8,所述驱动轴15上的对应位置处螺纹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8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9,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启动后,带动与其连接的驱动轴15转动,所述驱动轴15转动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二锥齿轮19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19转动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18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18转动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杆7转动,从而使得与所述第一螺杆7螺纹连接的第一滑杆31沿所述第一螺杆7直线移动,通过改变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驱动所述驱动轴15旋转的方向,可以改变所述第一滑杆31沿所述第一螺杆7移动的方向,所述第一滑杆31带动所述第一焊接头33往复移动,实现对结构件之间的移动焊接。
同理,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螺杆21,所述第三螺杆21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靠近所述底板1位置处,所述第三螺杆21的第一端也即图2中的左端嵌入所述第一支撑架2左侧的第二板材内,借助轴承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螺杆21的第二端也即图2中的右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架2右侧的第二板材,同样借助轴承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螺杆21的第二端露出所述第一支撑架2外的端部螺纹连接有第三锥齿轮22,所述驱动轴15上的对应位置处螺纹连接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22啮合的第四锥齿轮23,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启动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与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产生速度及方向均相同的直线位移,实现结构件之间上下焊接处的同步操作。
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中也可以只设置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驱动连接,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驱动连接的具体方式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以外的其他驱动连接方式,只要能够借助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实现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或/和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沿焊接处移动即可。
可选地,每一所述固定组件5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承托板51以及压紧组件52。两个所述承托板51分别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压紧组件52架设于所述承托板51背向所述底板1的一侧。此种设置,简化了所述固定组件5的结构,便于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托板51整体为长方体板体,同一所述固定组件5中的两个所述承托板51相互平行设置,其中一个所述承托板51在所述底板1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2的一端的端部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承托板51在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架2的位置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同一所述固定组件5中的所述压紧组件52架设于图1中所述承托板51的上方,所述压紧组件52的位置可以上下调整,也即所述压紧组件52与所述承托板51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从而针对不同厚度的结构件均能起到夹紧固定作用,所述压紧组件52上下调整的过程可以借助人工实现,也可以借助驱动装置实现。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所述承托板51的形状尺寸均可以调整,所述压紧组件5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方式,只要所述承托板51与所述压紧组件52配合,能够实现固定结构件即可,所述压紧组件52也可以设置为不能上下移动,则针对不同厚度的结构件,需要制作一系列与不同厚度结构件配套的多个所述焊接装置。
图3为图1所示焊接装置的侧视图。如图1、图3所示,可选地,每一所述压紧组件52均包括第二支撑架521、第二驱动装置522、伸缩杆523、连接板524和多个压板525。所述第二支撑架521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22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521背向所述底板1的一侧;所述伸缩杆52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22驱动连接,所述伸缩杆523的第二端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架521;所述连接板524与所述伸缩杆523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压板525与所述连接板524朝向所述底板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此种设置,简化了所述压紧组件52的结构,且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22控制所述连接板524与所述压板525移动的程度,使得所述压板525与所述承托板51对结构件的压紧程度控制的更加精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架521由平行于所述底板1的第一板体以及从所述第一板体的相对两端的端部分别朝向所述底板1垂直延伸出的第二板体组成,两个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均为长方体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背向所述底板1的一侧,也即图3中所述第一板体的上方放置有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22,所述伸缩杆523的第一端(图3中上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22驱动连接,所述伸缩杆523的第二端(图3中下端)贯穿所述第一板体,且所述伸缩杆523的第二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524,所述连接板524为长方体板体,沿图3中所述底板1的前后长度方向延伸,长度约为所述底板1长度的二分之一,在本实施例中,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压板525,分别在所述连接板524的相对两端的下表面与所述连接板524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22为气缸,所述伸缩杆523为活塞杆,如图1、图3所示,当需要进行焊接操作时,将结构件放置于所述承托板51上,调整至合适位置后,启动气缸,带动活塞杆朝向所述底板1方向伸长,从而带动所述连接板524和所述压板525向下移动,直至所述压板525与结构件抵接并对结构件产生一定压力,夹紧结构件后,气缸停止运行,活塞杆停止向下伸长,待两个结构件焊接完成后,启动气缸,使活塞杆向远离所述底板1的方向,也即向上收缩,从而释放取出结构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22与所述伸缩杆523也可采用气缸与活塞杆以外的其他组合形式,所述第二支撑架521也可设置为其他形状,只要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即可,所述连接板524、所述压板525的尺寸,所述压板525的设置数量及所述压板525与所述连接板524的具体连接位置均可调整。
可选地,每一所述固定组件5还包括多个承接部53,每一所述承接部53均包括两个固定板531和承托辊532。两个所述固定板531在垂直于两个所述承托板51的连线方向相对设置,分别与所述底板1连接;所述承托辊532架设于两个所述固定板531上,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板531可转动连接。此种设置,将大结构件放置于所述承托板51上时,不必人工搬运,借助所述承托辊532的滚动即可将结构件推送至所述承托板51上,降低了劳动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一所述固定组件5的两个所述承托板51之间共间隔设置有四个所述承接部53,所述底板1在对应所述固定板531安装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板531嵌套于所述安装槽内,实现与所述底板1的固定连接,所述承托辊532的高度与所述承托板51的高度匹配,使得放置结构件时,能够借助所述承托辊532的滚动顺利地将结构件滑动推送至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架2的所述承托板51上,同时使得结构件移动至合适位置后,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承托板51能够对结构件起到支撑作用。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所述承接部53的设置数量以及所述固定板531与所述底板1的连接方式均可以调整。
可选地,每一所述承接部53还包括两个弹性件533,每一所述弹性件533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每一所述弹性件533的第二端与一个所述固定板531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弹性件533,可以使所述承托辊532在没有结构件放置的初始阶段高度高于所述固定板531,从而在推送起始位置将大结构件直接放置于所述承托辊532上,不与所述固定板531接触,减少摩擦阻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533为弹簧,弹簧的第一端也即图1中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的安装槽的槽底固定连接,弹簧的第二端也即图1中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板531朝向所述底板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未放置结构件时,所述承托辊532的高度高于所述承托板51的高度,放置结构件时,将结构件直接放置于图1中左侧的所述承托辊532上,而不与所述承托板51接触,减少了摩擦阻力,在将结构件向所述底板1中心方向也即图1中向右推动过程中,随着结构件放置于所述承托辊532上的面积增大,所述弹性件533承受的压力增大,向下的收缩量增大,使得所述承托辊532向下移动,最终使得结构件与两个所述承托板51接触,两个所述承托板51对结构件起到主要支撑作用。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所述弹性件533也可采用弹簧以外的其他结构,所述弹性件533的收缩能力及设置长度,以及所述承托辊532的初始高度根据所述承托板51的高度进行调整。
图4为图3所示焊接装置的承托板的立体图,如图3、图4所示,可选地,每一所述承托板51背向所述底板1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511;每一所述压板525朝向所述底板1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511匹配的第二凹槽5251。设置匹配的所述第一凹槽511与所述第二凹槽5251,使得所述焊接装置能够适用于圆柱管件,扩大了使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承托板51图3中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半圆形第一凹槽511,每一所述压板525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511的半径相同的第二凹槽5251,待焊接的结构件为圆柱体管件时,将结构件放置于所述承托辊532上并推送至合适位置,因每一所述固定板531与所述底板1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件533,因此,弹性件533受压力被压缩后,结构件最终在所述第一凹槽511内受所述承托板51支撑,启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22,使所述压板525向下移动,使得圆柱体结构件被限定在所述第一凹槽511与所述第二凹槽5251内,同时结构件并不被夹紧固定,而是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511与所述第二凹槽5251限定的空间内转动,焊接两个圆柱体结构件时,将两个圆柱体结构件分别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两侧的固定组件5中,焊接时,只需调整好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之间的距离即可,不必使二者移动,而是一边焊接,一边同步转动两个圆柱体结构件即可,从而完成圆柱体结构件周向的焊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所述第一凹槽511在所述承托板51上的开设位置、所述第二凹槽5251在所述压板525上的开设位置,以及凹槽半径的具体大小可以进行调整。
图5为图1所示焊接装置的底座的俯视图,如图1-3和图5所示,可选地,所述焊接装置还包括底座8,所述底板1与所述底座8可升降连接。此种设置,所述焊接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操作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8为空心长方体结构,在所述底座8朝向所述底板1一侧即图1中上表面的靠近四个直角转角处,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一个旋转套24,使四个所述旋转套24分别与所述底座8可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旋转套24,如图1中左侧的旋转套24,贯穿所述底座8的上表面,所述底座8内部设置有第三驱动装置25,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5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底座8的上表面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5的输出轴与贯穿进入所述底座8内部的所述旋转套24通过第一同步带26驱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5的输出轴转动,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26带动所述旋转套24转动,每一所述旋转套24内螺纹连接有一个第四螺杆27,每一所述第四螺杆27均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旋转套24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28连接,需要调高所述焊接装置的高度时,启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5,使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5的输出轴旋转,输出轴旋转带动所述第一同步带26及贯穿进入所述底座8内部的所述旋转套24旋转,该旋转套24旋转带动所述第二同步带28及其他三个所述旋转套24旋转,四个所述旋转套24旋转推动与各自螺纹连接的所述第四螺杆27向外延伸,也即向图1中上方延伸,从而将所述底板1向上顶起,调高所述焊接装置的高度,需要调低所述焊接装置的高度时,启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5,使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5的输出轴向反方向旋转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5为电机。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所述底板1与所述底座8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可升降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座8在背向所述底板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多个移动轮9。设置所述移动轮9,便于移动所述焊接装置,节约人力。
在本实施例中,在靠近所述底座8背向所述底板1一侧,也即图1中下表面一侧的靠近四个直角转角处,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移动轮9,所述移动轮9为万向轮。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所述移动轮9的设置数量和与所述底座8的具体安装位置可进行调整。
下面进一步介绍所述焊接装置的使用过程:
根据所需操作面的高度,启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5,通过输出轴旋转带动所述旋转套24旋转,进而带动与所述旋转套24螺纹连接的所述第四螺杆27上升或下降,实现对所述焊接装置高度的调整,高度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将两个结构件分别借助所述承托辊532推送至合适位置,使两个结构件的待焊接位置对齐抵接,且位于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所在平面内,当结构件为板状时,启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22,使所述伸缩杆523朝向所述底板1移动,进而带动所述连接板524及所述压板525朝向所述底板1移动,直至所述压板525与所述承托板51配合夹紧固定结构件,转动所述旋盘14,带动所述第二螺杆11转动,进而带动与所述第二螺杆11螺纹连接的所述螺纹块12沿所述第二螺杆1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与所述螺纹块12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滑杆13及与所述第二滑杆13固定连接的所述嵌套杆32上下移动,直至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移动至距离结构件合适距离处,使得待焊接的结构件处于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的焊接范围内,此时,停止转动所述旋盘14,拆除所述螺纹块12与所述第二滑杆13的连接关系,启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所述驱动轴15旋转,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所述第二锥齿轮19及所述第四锥齿轮23旋转,所述第二锥齿轮19及所述第四锥齿轮23旋转分别带动与各自啮合连接的所述第一锥齿轮18及所述第三锥齿轮22旋转,所述第一锥齿轮18及所述第三锥齿轮22旋转分别带动与各自螺纹连接的所述第一螺杆7及所述第三螺杆21旋转,最终带动所述第一滑杆31沿所述第一螺杆7直线移动,同步地,所述第三滑杆41沿所述第三螺杆21直线移动,二者直线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焊接头33与所述第二焊接头42完成对两个结构件拼接处的焊接工作;当结构件为管状时,将两个结构件分别放置于两个固定组件5中的所述第一凹槽511内,启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22,使所述压板525朝向所述底板1方向移动至合适位置,此时,两个结构件分别被限定在所述第一凹槽511与所述第二凹槽5251构成的空间内,不被压紧固定,可以转动,旋转所述旋盘14,将所述嵌套杆32调整至合适高度,使得待焊接的两个管状结构件处于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的焊接范围内,保持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位置不动,同步转动两个管状结构件,使得所述第一焊接头33与所述第二焊接头42完成对两个结构件拼接处的周向的焊接工作。
通过设置所述固定组件5将需要焊接的两个结构件分别固定,使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焊接组件3和所述第二焊接组件4相对结构件移动焊接,代替人工焊接,避免了人工焊接时温度过高带来的安全隐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第一焊接组件,所述第一焊接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可移动连接;
第二焊接组件,所述第二焊接组件与所述底板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可移动连接,所述第二焊接组件与所述第一焊接组件相对设置;
两个固定组件,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焊接组件与所述第一焊接组件所在平面的相对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组件包括:
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可移动连接;
嵌套杆,所述嵌套杆与所述第一滑杆可伸缩连接;
第一焊接头,所述第一焊接头与所述嵌套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驱动装置;
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贯穿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一滑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固定组件均包括:
两个相对设置的承托板,两个所述承托板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架设于所述承托板背向所述底板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压紧组件均包括:
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背向所述底板的一侧;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架;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多个压板,多个所述压板与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多个承接部,每一所述承接部均包括:
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在垂直于两个所述承托板的连线方向相对设置,分别与所述底板连接;
承托辊,所述承托辊架设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上,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板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承接部还包括:
两个弹性件,每一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每一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一个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承托板背向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
每一所述压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匹配的第二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座,所述底板与所述底座可升降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在背向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多个移动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095135.2U CN214921848U (zh) | 2021-05-20 | 2021-05-20 | 焊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095135.2U CN214921848U (zh) | 2021-05-20 | 2021-05-20 | 焊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921848U true CN214921848U (zh) | 2021-11-30 |
Family
ID=79062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095135.2U Active CN214921848U (zh) | 2021-05-20 | 2021-05-20 | 焊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921848U (zh) |
-
2021
- 2021-05-20 CN CN202121095135.2U patent/CN21492184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22138B (zh) | 一种卷板成型工艺 | |
CN112222598B (zh) | 一种具备预热功能的摩擦焊装置 | |
CN114535891B (zh) | 一种管板自动焊机工装 | |
CN113927294A (zh) | 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 |
CN214921848U (zh) | 焊接装置 | |
CN109759736B (zh) | 压缩机同心定位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压缩机焊接系统 | |
CN111007285A (zh) | 用于变频器检测的治具及其使用方法 | |
CN221389515U (zh) | 一种薄板焊接机器人 | |
CN219966957U (zh) | 一种用于金属波纹管的焊接装置 | |
CN112809309A (zh) | 一种圆管钢材焊接用定位夹紧装置 | |
CN113188931A (zh) | 一种焊接钢板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 |
CN111136394B (zh) | 一种激光焊接用的双向焊接夹具 | |
CN219234414U (zh) | 运输架拼焊工装 | |
CN114986046B (zh) | 一种汽车零件安装销焊接加工装置 | |
CN114260730B (zh) | 一种支座夹持装置 | |
CN113500319A (zh) | 一种截止阀不锈钢阀体制造焊接成型工艺 | |
CN209954583U (zh) | 一种雾灯盖板压装装置 | |
CN112676752A (zh) | 一种臂架固定焊接设备 | |
CN117124009B (zh) | 一种钢结构吊架焊接加工辅助设备 | |
CN221337298U (zh) | 一种十字梁焊接定位装置 | |
CN118002996B (zh) | 一种用于交通标志牌立柱的型材拼焊装置 | |
CN114734135B (zh) | 一种悬臂式搅拌摩擦焊设备 | |
CN218964465U (zh) | 一种腹板拼焊加工设备 | |
CN214816331U (zh) | 一种高效轴承压装装置 | |
CN219094114U (zh) | 一种可自动调整的工装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