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20327U - 离心铸造设备 - Google Patents

离心铸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20327U
CN214920327U CN202120298528.7U CN202120298528U CN214920327U CN 214920327 U CN214920327 U CN 214920327U CN 202120298528 U CN202120298528 U CN 202120298528U CN 214920327 U CN214920327 U CN 214920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ing
lead screw
supporting
casting mold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985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贺军
魏天生
李福明
宋超
潘志军
董亮
赵红星
杜馨平
姬利新
刘旭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Qianxi Daf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Qianxi Daf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Qianxi Daf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Qianxi Daf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985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20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20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20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心铸造设备,属于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铸型、底座、托轮组件和浇铸组件;托轮组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托轮组件分别于所述铸型轴线的两侧对所述铸型提供支撑,且能带动所述铸型旋转;所述底座上设有滑道,两个所述托轮组件分别于所述滑道沿垂直于所述铸型轴线的方向滑动配合,并能在指定位置固定于所述滑道,以调节两个所述托轮组件之间的间距;浇铸组件,对应于所述铸型设置,且能沿所述铸型的轴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铸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铸造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托辊之间的距离不可调节,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以及人工加料容易发生危险的问题。

Description

离心铸造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离心铸造设备。
背景技术
离心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注入高速旋转的铸型内,使金属液做离心运动充满铸型和形成铸件的技术和方法。铸型的高速旋转需要通过托辊带动,在铸型的两侧设置高速旋转的托辊,托辊既能够对铸型提供支撑,也通过摩擦带动铸型转轴。不同直径的铸型需要设置对应的托辊,造成生产成本增加。而且现有的离心铸造设备需要人工加入金属液,在运送过程中容易发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铸造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托辊之间的距离不可调节,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以及人工加料容易发生危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离心铸造设备,包括:
铸型;
托轮组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托轮组件分别于所述铸型轴线的两侧对所述铸型提供支撑,且能带动所述铸型旋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滑道,两个所述托轮组件分别于所述滑道沿垂直于所述铸型轴线的方向滑动配合,并能在指定位置固定于所述滑道,以调节两个所述托轮组件之间的间距;以及
浇铸组件,对应于所述铸型设置,且能沿所述铸型的轴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铸型。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托轮组件包括:
转轴,通过轴承底座滑动定位于所述滑道上;
轴承底座,套设于所述转轴外侧,并与所述滑道滑动连接,所述轴承底座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滑道上沿滑动方向设有多个与所述连接孔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以使所述轴承底座定位于所述滑道上;以及
托轮,套设于所述转轴外侧,所述托轮用于对所述铸型提供支撑力;
其中至少一组托轮组件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转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轴旋转。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浇铸组件包括:
滑轨,设于地面;
支架,滑动设于所述滑轨上;以及
料斗,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料斗的顶部具有进料口,侧壁具有出料口,所述料斗用于盛放物料。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浇铸组件还包括浇道,所述浇道与所述料斗的出料口连通,用于向所述铸型内输送物料。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架为能够上下伸缩的伸缩构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离心铸造设备还包括夹具,所述夹具包括:
壳体,内具空腔;
第一电机,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
第一丝杠,设于所述空腔内,且平行于所述铸型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
第一导向杆,与所述第一丝杠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面连接;
螺母,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连接,且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
卡块,沿垂直于所述第一丝杠的方向滑动插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卡块的内端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丝杠设置的限位片,所述卡块的外端能伸出所述壳体并与工件的内壁抵接接触;以及
弹性件,设于所述限位片与所述壳体之间,以使所述卡块具有向所述空腔内滑动的预紧力。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离心铸造设备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用于支撑所述夹具。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架包括:
固定板;
第二电机,设于所述固定板上;
第二丝杠,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
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丝杠螺纹连接,并与所述夹具固接,所述第二丝杠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支撑件滑动;以及
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二丝杠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对所述夹具提供支撑力;
所述第一支撑件向所述第二支撑件滑动,以使所述夹具伸入所述铸型内对工件的内壁进行夹持;所述第二支撑件向远离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夹具将工件带出所述铸型。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架还包括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与所述第二丝杠平行,并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内,且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以对所述第一支撑件进行导向。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离心铸造设备还包括卸料组件,所述卸料组件包括:
第三支撑件;
卸料板,设于所述夹具和所述铸型之间,所述卸料板与所述第三支撑件的顶部转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端部抵接,所述卸料板用于承接工件;以及
接料板,与所述卸料板底部连接,用于承接所述卸料板转动脱落的工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铸造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托轮组件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铸型,避免设置过多的托轮组件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将热熔的物料之间放入浇铸组件内,通过浇铸组件向铸型运输并注入物料,避免人工运输物料时,使热熔的物料洒出料斗造成安全事故,增加了生产的安全性,也提高了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离心铸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采用的浇铸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采用的底座和托轮组件的主剖图;
图4为图3所示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采用的固定架、卸料组件与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采用的固定架和卸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采用的固定架与铸型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采用的夹具的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采用的夹具的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采用的轴承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斗;2、支架;3、滑轮;4、浇道;5、铸型;6、托轮;7、转轴;8、轴承底座;801、限位块;9、底座;10、联轴器;11、滑道;12、第一电机;13、第一丝杠;14、第二电机;15、夹具;1501、第二丝杠;1502、壳体;1503、螺母;1504、卡块;1505、弹性件;1506、限位片;1507、第一导向杆;16、卸料板;17、接料板;18、第二支撑件;19、第一支撑件;20、第二导向杆;21、第三电机;22、第三支撑件;23、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铸造设备进行说明。离心铸造设备,包括铸型5、底座9、托轮组件和浇铸组件;托轮组件设有两个,两个托轮组件分别于铸型5轴线的两侧对铸型5提供支撑,且能带动铸型5旋转;底座9上设有滑道11,两个托轮组件分别于滑道11沿垂直于铸型5轴线的方向滑动配合,并能在指定位置固定于滑道11,以调节两个托轮组件之间的间距;浇铸组件对应于铸型5设置,且能沿铸型5的轴向靠近或远离铸型5。
将物料放入浇铸组件内,浇铸组件向铸型5滑动以运输物料,并将物料注入铸型5内,托轮组件转动并驱使铸型5旋转做离心运动,以使工件成型。当需要铸造不同尺寸的工件时,则需更换不同尺寸的铸型5,根据铸型5的外径滑动托轮组件从而调节两组托轮组件之间的距离,以使托轮组件对铸型5提供支撑,并能够通过摩擦力驱动铸型5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铸造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托轮组件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铸型5,避免设置过多的托轮组件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将热熔的物料之间放入浇铸组件内,通过浇铸组件向铸型5运输并注入物料,避免人工运输物料时,使热熔的物料洒出料斗1造成安全事故,增加了生产的安全性,也提高了输送效率。
可选的,在地层下部设置工作室,本装置设置在地层下部,降低了生产的危险性。
可选的,两组托轮组件设于同一组滑道11上,或两组托轮组件分别设于两组滑道11上。
请参阅图3至图4,托轮组件包括转轴7、轴承底座8和托轮6,轴承底座8套设于转轴7外侧,并与滑道11滑动连接,轴承底座8上设有连接孔,滑道11上沿滑动方向设有多个与连接孔对应的螺纹孔,连接孔与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以使轴承底座8定位于滑道11上;托轮6套设于转轴7外侧,托轮6用于对铸型5提供支撑力;其中至少一组托轮组件还包括驱动器,驱动器与转轴7连接,用于驱动转轴7旋转。
本实施例中托轮6与铸型5外侧抵接,驱动器驱使转轴7旋转,从而使托轮6同步转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铸型5与托轮6反向旋转,使铸型5内的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成型。因铸型5的体积和质量较大,采用此种方式驱动铸型5,避免驱动器直接与铸型5连接,在高速旋转时连接轴容易折断的问题。在转轴7上可以设置多个托轮6,增加与铸型5的接触面积,使铸型5受力均匀。更换不同直径的铸型5时,将轴承底座8沿滑道11滑动,调整两个轴承底座8之间的距离,使托轮6能够对铸型5提高支撑力,然后通过螺纹连接将将相应的连接孔和螺纹孔连接,以对轴承底座8进行固定。能够使本结构使用于不同尺寸的铸型5,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驱动铸型5工作时,轴承底座8固定,提高了转轴的稳定性。
可选的,转轴7通过联轴器10与驱动器连接,驱动器为电机。
可选的,驱动器与一个转轴7连接,驱动铸型5旋转,铸型5旋转后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使另一个托轮6同步转动。
可选的,两个转轴7分别连接两个驱动器,两个驱动器同步且同向旋转,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铸型5旋转。
可选的,参见图10,轴承底座8的底部设有两个限位块801,在轴承底座8沿滑道11滑动时,限位块801对轴承底座8限位,避免其出现偏移。
可选的,轴承底座8在滑动上滑动至指定位置后,通过螺纹连件对轴承底座8定位。
请参阅图1至图2,浇铸组件包括滑轨、支架2和料斗1,滑轨设于地面;支架2滑动设于滑轨上;料斗1与支架2连接,料斗1的顶部具有进料口,侧壁具有出料口,料斗1用于盛放物料。
料斗1在加热物料的工位接受物料,然后支架2沿滑轨滑动至铸型5处,通过出料口向铸型5内注入热熔的物料。避免人工接运物料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下,且容易将物料向外喷洒造成安全事故。
可选的,支架2的底部设有滑轮3,滑轮3与滑轨滑动连接。
参阅图1及图2,浇铸组件还包括浇道4,浇道4与料斗1的出料口连通,用于向铸型5内输送物料。
料斗1滑动至铸型5处时,浇道4先向铸型5的进料口处注入物料,然后继续滑动支架2,使浇道4伸入铸型5内部,并向铸型5内注入物料,保证物料沿铸型5的轴向均匀的注入铸型5内。提高了物料在铸型5内的成型效率,同时使物料在铸型5的轴向分别均匀,提高了工件的合格率。
请参阅图1至图2,支架2为能够上下伸缩的伸缩构件。
根据铸型5的直径调节支架2的高度,从而使料斗1与铸型5的进料口保持一致的高度,保证物料能够注入铸型5内。伸缩构件使料斗1能够使用于不同尺寸铸型5,提高了适用范围,节约了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8至图9,离心铸造设备还包括夹具15,夹具15包括壳体1502、第一电机12、第一丝杠13、第一导向杆1507、螺母1503、卡块1504和弹性件1505,壳体1502内具空腔;第一电机12设于壳体1502的外侧;第一丝杠13设于空腔内,且平行于铸型5的轴向设置,第一丝杠13的一端与第一电机12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502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导向杆1507与第一丝杠13平行设置,且第一导向杆1507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502的两个相对面连接;
螺母1503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且滑动穿设于第一导向杆1507;卡块1504滑动插设于壳体1502,卡块1504沿壳体1502的径向滑动以对工件进行夹持,卡块1504沿垂直于第一丝杠13的方向的内端具有平行于第一丝杠13设置的限位片1506,卡块1504的外端能伸出壳体1502并与工件的内壁抵接接触;弹性件1505设于限位片1506与壳体1502之间,以使卡块1504具有向空腔内滑动的预紧力。
将壳体1502伸入铸型5内,第一电机12驱动第一丝杆转动,第一导向杆1507对螺母1503进行导向,使螺母1503沿第一丝杠13滑动,当螺母1503与卡块1504产生干涉时,螺母1503沿壳体1502的径向向外挤压卡块1504,弹性件1505被压缩,卡块1504向外滑动至与工件内壁抵接时,第一电机12停止工作;向铸型5外取出夹具15,工件随夹具15被取出铸型5,并放置在能够承托工件的结构上,然后使第一电机12反向转动,螺母1503反向滑动,直至与卡块1504解除抵接,弹性件1505复位,卡块1504向空腔内滑动,解除对工件的抵接,完成取件。采用本结构,避免在取件时对工件表面造成磨损,提高了工件的合格率。同时,本夹具15使用于不同尺寸的工件,具有通用性,且操作简单。
可选的,卡块1504的夹持端设有橡胶垫,保护工件的内表面不被损坏,同时增加了与工件内表面的摩擦力,方便将工件取出。
可选的,弹性件1505为弹簧。
请参阅图5至图7,离心铸造设备还包括固定架,固定架用于支撑夹具15。
固定架放置在铸型5的出料口,夹具15放置在固定架上,需要取出工件时,启动夹具15伸入铸型5取出工件即可,操作方便,减少了取件中的劳动力。
请参阅图5至图7,固定架包括固定板23、第二电机14、第二丝杠1501、第一支撑件19和第二支撑件18;第二电机14设于固定板23上;第二丝杠1501与第二电机14连接;第一支撑件19与第二丝杠1501螺纹连接,并与夹具15固接,第二丝杠1501转动以驱动第一支撑件19滑动;第二支撑件18与第二丝杠1501的端部转动连接,第二支撑件18用于对夹具15提供支撑力;
第一支撑件19向第二支撑件18滑动,以使夹具15伸入铸型5内对工件的内壁进行夹持;第二支撑件18向远离第二支撑件18的方向滑动,以使夹具15将工件带出铸型5。
第二电机14驱动第二丝杠1501转动,第一支撑件19沿第二丝杠1501滑动,从而使夹具15在第二支撑件18上滑动,直至夹具15伸入铸型5内,第二电机14停止工作,夹具15对工件进行夹持;第二电机14驱使第二丝杠1501反向转动,第一支撑件19和夹具15反向滑动,使夹具15将工件取出铸型5,第二电机14停止工作,夹具15接触对工件的夹持,完成取件。本装置实现了自动取件,操作简单,提高了取件的效率。
请参阅图5至图6,固定架还包括第二导向杆20,第二导向杆20与第二丝杠1501平行,并滑动穿设于第一支撑件19内,且第二导向杆2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23和第二支撑件18连接,以对第一支撑件19进行导向。
第一支撑件19沿第二丝杠1501滑动时,第二导向杆20对第一支撑件19提供导向,避免第一支撑件19滑动过程中产生偏移,提高了第一支撑件19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5至图6,离心铸造设备还包括卸料组件,卸料组件包括第三支撑件22、卸料板16和接料板17;卸料板16设于夹具15和铸型5之间,卸料板16与第三支撑件22的顶部转动连接,并与第二支撑件18的端部抵接,卸料板16用于承接工件;接料板17与卸料板16的底部连接,用于承接卸料板16转动推落的工件。
卸料板16与铸型5的出料口抵接,夹具15将工件从铸型5内取出后,将工件放置在卸料板16上,然后夹具15继续滑动至第二支撑件18上,转动卸料板16使工件落入接料板17内。本结构方便的对工件进行收集,可以在接料板17上盛满工件时在集中将工件转移,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选的,卸料板16与第三电机21连接。
可选的,接料板17的一端与卸料板16抵接,另一端与地面抵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离心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铸型;
托轮组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托轮组件分别于所述铸型轴线的两侧对所述铸型提供支撑,且能带动所述铸型旋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滑道,两个所述托轮组件分别于所述滑道沿垂直于所述铸型轴线的方向滑动配合,并能在指定位置固定于所述滑道,以调节两个所述托轮组件之间的间距;以及
浇铸组件,对应于所述铸型设置,且能沿所述铸型的轴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铸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轮组件包括:
转轴;
轴承底座,套设于所述转轴外侧,并与所述滑道滑动连接,所述轴承底座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滑道上沿滑动方向设有多个与所述连接孔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以使所述轴承底座定位于所述滑道上;以及
托轮,套设于所述转轴外侧,所述托轮用于对所述铸型提供支撑力;
其中至少一组托轮组件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转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轴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组件包括:
滑轨,设于地面;
支架,滑动设于所述滑轨上;以及
料斗,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料斗的顶部具有进料口,侧壁具有出料口,所述料斗用于盛放物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组件还包括浇道,所述浇道与所述料斗的出料口连通,用于向所述铸型内输送物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能够上下伸缩的伸缩构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铸造设备还包括夹具,所述夹具包括:
壳体,内具空腔;
第一电机,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
第一丝杠,设于所述空腔内,且平行于所述铸型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
第一导向杆,与所述第一丝杠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面连接;
螺母,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连接,且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
卡块,沿垂直于所述第一丝杠的方向滑动插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卡块的内端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丝杠设置的限位片,所述卡块的外端能伸出所述壳体并与工件的内壁抵接接触;以及
弹性件,设于所述限位片与所述壳体之间,以使所述卡块具有向所述空腔内滑动的预紧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心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铸造设备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用于支撑所述夹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心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
固定板;
第二电机,设于所述固定板上;
第二丝杠,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
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丝杠螺纹连接,并与所述夹具固接,所述第二丝杠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支撑件滑动;以及
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二丝杠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对所述夹具提供支撑力;
所述第一支撑件向所述第二支撑件滑动,以使所述夹具伸入所述铸型内对工件的内壁进行夹持;所述第二支撑件向远离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夹具将工件带出所述铸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心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还包括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与所述第二丝杠平行,并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内,且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以对所述第一支撑件进行导向。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心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铸造设备还包括卸料组件,所述卸料组件包括:
第三支撑件;
卸料板,设于所述夹具和所述铸型之间,所述卸料板与所述第三支撑件的顶部转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端部抵接,所述卸料板用于承接工件;以及
接料板,与所述卸料板底部连接,用于承接所述卸料板转动脱落的工件。
CN202120298528.7U 2021-02-02 2021-02-02 离心铸造设备 Active CN214920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98528.7U CN214920327U (zh) 2021-02-02 2021-02-02 离心铸造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98528.7U CN214920327U (zh) 2021-02-02 2021-02-02 离心铸造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20327U true CN214920327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119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98528.7U Active CN214920327U (zh) 2021-02-02 2021-02-02 离心铸造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203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46610A (zh) * 2023-01-04 2023-03-28 杭州富生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六工位转子铁芯离心浇铸生产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46610A (zh) * 2023-01-04 2023-03-28 杭州富生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六工位转子铁芯离心浇铸生产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20327U (zh) 离心铸造设备
CN113146191A (zh) 一种转子轴承压装装置
CN216575901U (zh) 一种砂铸件去毛刺装置
CN219521546U (zh) 一种钢管去毛刺机自动上下料机构
CN112792198B (zh) 一种双工位压鼓机
CN209970296U (zh) 一种高压油泵挺柱浮动式压紧磨削装置
CN109664462B (zh) 管状物注肩自动化设备
CN114183470B (zh) 一种钢挂铜轴套及其加工设备
CN215787975U (zh) 一种转子轴承压装装置
CN215046393U (zh) 一种金属铸造用工作效率高的送料装置
CN215320177U (zh) 一种用于椭圆软管注肩机的进管对位机构
CN111673055A (zh) 一种用于消失模加工的泡沫模型涂料浸染装置
CN110757725B (zh) 一种模内取放装置
CN113386300A (zh) 一种用于椭圆软管注肩机的进管对位机构
CN107627137B (zh) 一种泵套内壁加工设备用上料装置
CN218799958U (zh) 一种模具配件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18748816U (zh) 一种大口径玻璃钢管道液压脱模装置
CN220145442U (zh) 一种无心磨床生产自动进料机床
CN220784379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的离心成型装置
CN213107854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装夹装置
CN219448525U (zh) 一种蜂窝陶瓷载体生产用输送装置
CN216764976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高精密螺母自动淬火装置
CN219618350U (zh) 一种注塑机下料装置
CN218746011U (zh) 一种用于齿轮箱底壳的轴体压装设备
CN113199704A (zh) 一种防堵塞高效注塑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