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08517U - 手柄及个人护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手柄及个人护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08517U
CN214908517U CN202120564181.6U CN202120564181U CN214908517U CN 214908517 U CN214908517 U CN 214908517U CN 202120564181 U CN202120564181 U CN 202120564181U CN 214908517 U CN214908517 U CN 214908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wall
output shaft
handle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6418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
张远平
孟凡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Soocar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6418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08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08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08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手柄及个人护理设备,涉及个人护理技术领域。该手柄包括位于输出轴与内壁之间的密封件,该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密封部,第一密封部向内壁延伸并抵设于内壁,第二密封件向内壁延伸并抵设于内壁,从而能够形成多个密封结构,当其中一个密封结构失效时,其他密封结构仍能保证输出轴与内壁之间的防水性能。另外,上述方案中第一密封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密封部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有夹角,当个人护理设备意外跌落时产生的瞬间冲击使得第一密封部与内壁形成的密封结构及第二密封部与内壁形成的密封结构中的一者失效时,另一者由于延伸方向不同仍能保证输出轴与内壁之间的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手柄及个人护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个人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柄及个人护理设备。
背景技术
用于口腔清洁的个人护理设备长期在潮湿或有水的环境中使用,考虑到零件的老化、环境气温热胀冷缩及细菌滋生的影响导致个人护理设备的外壳接缝处的防水机构失效,影响IPX7防水的性能,缩短了产品使用寿命,尤其是用于驱动刷头动作的输出轴与外壳间的防水机构更容易因个人护理设备意外跌落而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手柄及个人护理设备,旨在解决现有个人护理设备中输出轴与外壳间的防水机构易失效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
一种手柄,包括:
外壳,包括内壁;
机芯组件,所述机芯组件包括输出轴;及
密封件,位于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内壁之间,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向所述内壁延伸并抵设于所述内壁,所述第二密封件向所述内壁延伸并抵设于所述内壁,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有夹角。
在所述手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部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密封部沿所述输出轴的径向延伸。
在所述手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还包括套设部和弹性部,所述套设部套设于所述输出轴,所述弹性部环设于所述套设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或所述第二密封部设于所述弹性部。
在所述手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壁包括凸起部,所述弹性部上开设有第一插设槽,以形成所述第一密封部,所述凸起部插接于所述第一插设槽,所述第二密封部抵设于所述凸起部。
在所述手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上设有导向部,以方便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插设槽插接。
在所述手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所述输出轴伸出的通孔,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密封件设有与所述输出轴贴合的环形壁。
在所述手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上设有凸起,所述输出轴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凸起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具有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相对设置的槽壁,所述凸起与所述槽壁间隔设置。
在所述手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芯组件还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能够通过所述弹性部将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抵设于所述凸起部。
在所述手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环设于所述输出轴,所述夹持件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一端设有颈缩部,以形成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弹性部贴合以将所述第一密封部抵设于所述凸起部。
在所述手柄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上还开设有第二插设槽,所述夹持件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一端设有颈缩部,所述颈缩部插接于所述第二插设槽并通过所述弹性部将所述第二密封部抵设于所述凸起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
一种个人护理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手柄。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的手柄应用装备于个人护理设备中,除了使个人护理设备具备极佳的口腔清洁效能之外,其自身还能够避免个人护理设备中输出轴与外壳间的的防水失效。具体而言,该手柄包括具有内壁的外壳、具有输出轴的机芯组件及位于输出轴与内壁之间的密封件,该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密封部,第一密封部向内壁延伸并抵设于内壁,第二密封件向内壁延伸并抵设于内壁,从而能够形成多个密封结构,当其中一个密封结构失效时,其他密封结构仍能保证输出轴与内壁之间的防水性能,从而保证个人护理设备能够长期在潮湿或有水的环境中使用。另外,上述方案中第一密封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密封部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有夹角,即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的延伸方向不同,当个人护理设备意外跌落时产生的瞬间冲击使得第一密封部与内壁形成的密封结构及第二密封部与内壁形成的密封结构中的一者失效时,另一者由于延伸方向不同仍能保证输出轴与内壁之间的防水性能,避免在意外跌落时各密封结构整体失效造成水汽或液体进入收容空间影响个人护理设备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手柄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手柄中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手柄中密封件的半剖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手柄中机芯组件、密封件和底壳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图7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个人护理设备,其实质上为一种电动牙刷,为一种口腔清洁装置。该个人护理设备包括手柄及位于手柄的一端的刷头(未示出)。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个人护理设备还可以为冲牙器或洁牙仪。
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手柄包括外壳10、机芯组件20和密封件30。该外壳10包括内壁。内壁围设形成收容空间,外壳10设有与收容空间连通的通孔11,通孔11设于外壳10的一端。机芯组件20收容于收容空间。机芯组件20包括输出轴21,输出轴21能够经通孔11伸出。密封件30套设于输出轴21且位于输出轴21与内壁之间,密封件30包括第一密封部31和至少一个第二密封部32,第一密封部31向内壁延伸并抵设于内壁,第二密封件30向内壁延伸并抵设于内壁,第一密封部3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密封部32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有夹角。
综上,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手柄应用装备于个人护理设备中,除了使个人护理设备具备极佳的口腔清洁效能之外,其自身还能够避免个人护理设备中输出轴21与外壳10间的的防水失效。具体而言,该手柄包括具有内壁的外壳10,该内壁能够围设形成收容空间,外壳10上设有与收容空间连通的通孔11,具有输出轴21的机芯组件20能够收容于收容空间,同时输出轴21能够经通孔11伸出与刷头连接,从而驱动刷头动作;手柄还包括套设于输出轴21且位于输出轴21与内壁之间的密封件30,该密封件30包括第一密封部31和至少一个第二密封部32,第一密封部31向内壁延伸并抵设于内壁,第二密封件30向内壁延伸并抵设于内壁,从而能够形成多个密封结构,当其中一个密封结构失效时,其他密封结构仍能保证输出轴21与内壁之间的防水性能,从而保证个人护理设备能够长期在潮湿或有水的环境中使用。另外,上述方案中第一密封部3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密封部32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有夹角,即第一密封部31和第二密封部32的延伸方向不同,当个人护理设备意外跌落时产生的瞬间冲击使得第一密封部31与内壁形成的密封结构及第二密封部32与内壁形成的密封结构中的一者失效时,另一者由于延伸方向不同仍能保证输出轴21与内壁之间的防水性能,避免在意外跌落时各密封结构整体失效造成水汽或液体进入收容空间影响个人护理设备使用。
进一步地,密封件30可由弹性体硅胶或橡胶材质等弹性材质制成。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部32的数量为两个,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密封部32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或两个以上。第一密封部31和第二密封部32均与内壁过盈配合。装配时,第一密封部31和第二密封部32预压缩0.3~0.4mm。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部31和第二密封部32与密封件30的本体之间为一体成型。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密封部31和第二密封部32与密封件30的本体之间可为分体结构,例如,第二密封部32可为O型密封环。密封件30的本体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一密封部31和第二密封部32的结构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密封部31沿输出轴21的轴向延伸,第二密封部32沿输出轴21的径向延伸。如此能够从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对输出轴21与内壁进行密封,保证个人护理设备能够长期在潮湿或有水的环境中使用。输出轴21能够经通孔11伸出,输出轴21与内壁之间的移动关系包括沿输出轴21的径向相对移动、沿输出轴21的轴向相对移动或沿输出轴21的径向和轴向之间移动,因此,第一密封部31和第二密封部32的上述延伸方向能够保证当发生上述一种相对位移时,至少保证第一密封部31与内壁形成的密封结构及第二密封部32与内壁形成的密封结构中的一者仍保持防水性能,保证个人护理设备意外跌落受到冲击后仍具有较佳的防水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密封件30还包括套设部33和弹性部34,套设部33套设于输出轴21。通过套设部33能够保证密封件30整体与输出轴21连接的稳定,同时,保证了密封件30与输出轴21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地,弹性部34环设于套设部33,第一密封部31和第二密封部32均设于弹性部34。利用弹性部34自身具有的弹性,装配时可对弹性部34进行预压,弹性部34能够驱动第一密封部31和第二密封部32与内壁抵接。同时,输出轴21在动作过程中弹性部34还能够始终保证第一密封部31和第二密封部32与内壁抵接,避免个人护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输出轴21与内壁之间防水失效。图4和图5中为了体现第一密封部31和第二密封部32部分做了阴影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壁包括凸起部12,弹性部34上开设有第一插设槽341,以形成第一密封部31,凸起部12插接于第一插设槽341,第二密封部32抵设于凸起部12。通过设置与第一密封部31和第二密封部32配合的凸起部12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还起到定位作用,防止个人护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密封件30脱离预设位置影响个人护理设备的正常使用。另外,凸起部12与第一插设槽341为插接连接,使得凸起部12在第一插设槽341内移动时仍能保证一定的密封性,从而保证了个人护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凸起部12与第一密封部31密封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凸起部12呈环状,且沿输出轴21的轴向延伸插设于第一插设槽341。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弹性部34上设有导向部342,以方便凸起部12与第一插设槽341插接。该导向部342为环状面,且位于第一插设槽341的口端,利用导向部342的导向作用和弹性部34具有的弹性,能够方便凸起部12与第一插设槽341定位并快速插接,完成装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4和图5,密封件30与通孔11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如此使得输出轴21在动作时,孔壁不妨碍输出轴21正常动作。尤其在动作为振动时,上述间隙的存在能够减少振动经密封件30传递至孔壁,造成外壳10的非必要振动。进一步地,密封件30设有与输出轴21贴合的环形壁331,如此保证了密封件30与输出轴21之间的密封。具体地,前文提及的间隙位于套设部33与通孔11的孔壁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4和图5,密封件30上设有凸起332,输出轴21上设有用于容纳凸起332的容纳槽211,如此能够起到定位作用,方便密封件30与输出轴21快速装配。容纳槽211具有沿输出轴21的轴向相对设置的槽壁。凸起332与槽壁间隔设置,如此使得输出轴21动作过程中,密封件30相对输出轴21微量移动时,凸起332仍位于容纳槽211内,防止凸起332从容纳槽211内移出造成凸起332附近的密封件30部分与输出轴21分离,影响密封性。具体地,该凸起332设于环形壁331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机芯组件20还包括夹持件22,夹持件22能够通过弹性部34将第一密封部31和第二密封部32抵设于凸起部12。如此通过夹持件22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一密封部31以及第二密封部32与凸起部12之间的防水性能。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4,夹持件22环设于输出轴21,夹持件22包括本体部221,本体部221的一端设有颈缩部222,以形成抵接面223。即通过径向尺寸的改变形成台阶面,得到上述抵接面223。该抵接面223与弹性部34贴合以将第一密封部31抵设于凸起部12。本实施例中,抵接面223为环形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输出轴21的轴向且正对凸起部12,弹性部34与抵接面223贴合处同样为平面,使得弹性部34与抵接面223之间具有较大的连接面积,不易相对移动,从而提高了弹性部34与抵接面223之间的连接强度。而弹性部34背离抵接面223一侧,凸起部12插接于第一插设槽341且弹性部34自身具有弹性,使得凸起部12与弹性部34之间的连接强度相对较低,在输出轴21动作的过程中,凸起部12能够在第一插设槽341内相对弹性部34移动和旋转,且能够始终保证与弹性部34贴合,保证了在输出轴21动作的过程中,即个人护理设备正常使用过程中凸起部12与第一密封部31之间的防水性。另外,弹性部34上还开设有第二插设槽343,颈缩部222插接于第二插设槽343并通过弹性部34将第二密封部32抵设于凸起部12。如此通过第一插设槽341、第二插设槽343和夹持件22的设置,使得弹性部34具有较大的变形量,同时夹持件22能够起到弹性部34的骨架作用,以提高弹性部34的刚度,尤其是沿输出轴21的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上的刚度,保证第一密封部31和第二密封部32均能够抵设于凸起部12。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外壳10包括壳体13和底壳14。内壁形成于壳体13上。壳体13还设有与收容空间连通的安装孔,通孔11和安装孔沿壳体13的轴向分别设于壳体13的两端。机芯组件20经安装孔安装于收容空间。底壳14盖合安装孔,底壳14包括与内壁相对设置的周向壁141,周向壁141上设有多个环绕周向壁141设置的环形槽,各环形槽沿壳体13的轴向间隔设置;手柄还包括多个密封部件15,各密封部件15一一对应各环形槽。密封部件15部分收容于环形槽,即密封部件15具有外凸于周向壁141部分,周向壁141能够将密封部件15抵设于内壁,以使内壁与周向壁141之间密封,从而形成多个密封结构,当最外层密封结构防水失效时,次外层密封结构能够继续保证内壁与周向壁141之间的防水性能,从而保证个人护理设备能够长期在潮湿或有水的环境中使用。
进一步地,密封部件15为防水O型圈,其可由弹性体硅胶或橡胶材质等弹性材质制成。本实施例中,环形槽的数量为两个,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环形槽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各密封部件15一一对应各环形槽设置,密封件30与内壁过盈配合,过盈量是密封部件15直径的15%~2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和图8所示,机芯组件20还包括架体23、电源24和线圈241。架体23与壳体13连接。电源24设于架体23,线圈241能够产生感应电流以为电源24充电,架体23能够将线圈241抵设于底壳14。如此能够保证线圈241装配位置的精度,使得当个人护理设备充电时线圈241能够处于感应区域并产生提供给电源24的感应电流。另外,电源24部分露设于架体23一侧,以方便电源24从该侧装配于架体23,电源24露设于架体23部分与壳体13之间还设置减振套242。进一步地,线圈241与底壳14之间还设有第一减振件243。该第一减振件243除了能够起到减振作用外,其还可以补偿线圈241的公差,防止其热胀冷缩后相对架体23窜动。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减振件243防止线圈241径向移动,该第一减振件243靠近底壳14一侧具有与底壳14贴合的槽型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7和图8所示,机芯组件20还包括驱动单元25、减振组件26及第一电路板27。输出轴21设于驱动单元25,驱动单元25能够驱动输出轴21动作,本体部221通过减振组件26与驱动单元25连接。具体地,驱动单元25通过输出轴21与安装在手柄上的刷头连接,用于驱动刷头动作。刷头动作可为振动,即驱动单元25通过驱动刷头振动进而使得刷头中的清洁件振动,以清洁口腔,对应的驱动单元25可为声波电机等振动电机。此外,刷头动作还可以为旋转,即驱动单元25可驱动刷头中的清洁件旋转,以清洁口腔,对应的驱动单元25为旋转电机。可以理解为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单元25的数量为多个,包括驱动清洁件振动的振动电机,又包括驱动清洁件旋转的旋转电机。
上述各种类的驱动单元25均能够产生非必要振动影响用户的握持感和产生噪音。对此,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25通过减振组件26与壳体13连接,从而避免驱动单元25产生的非必要振动过度传递至壳体13,从而减轻壳体13振感。进一步地,第一电路板27收容于收容空间且与驱动单元25间隔设置,驱动单元25与第一电路板27电连接。如此能够避免驱动单元25产生的非必要振动经第一电路板27传递至壳体13增加壳体13振感,从而提高了用户握持舒适度并降低振动产生的噪音。
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25与第一电路板27沿手柄轴向前后设置,上述方案的手柄能够有效避免个人护理设备前端的动态部分共振传递到个人护理设备后端的静态部分,保证个人护理设备的握持部,即静态部分具有较小的振感,提升握持舒适度和用户的体验感。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单元25与第一电路板27还可以沿手柄的径向分布,保证驱动单元25与第一电路板27之间间隔设置即可,避免驱动单元25的非必要振动经第一电路板27传递至壳体13。
进一步地,第一电路板27上可设有至少一个开关件,用于触发第一电路板27使其发出如以若干个工作模式中的某一个工作模式作为目标工作模式的指令,或者从当前的工作模式切换为目标工作模式的指令;根据该指令,驱动单元25响应第一电路板27的指令,驱动刷头使其按照设定的控制参数和/或参数群完成与目标工作模式相适应的系列动作(如振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手柄还包括第二电路板28,驱动单元25通过第二电路板28与第一电路板27电连接,如导线连接。第二电路板28设于驱动单元25且与第一电路板27间隔设置,减振组件26能够将第二电路板28夹持在驱动单元25,第二电路板28上设有按键281,按键281能够穿过减振组件26并露设于壳体13。该按键281为前文提到的开关件,可为机械式按键281或触摸式按键281。按键281通过第二电路板28控制第一电路板27,以实现第一电路板27的功能。本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28可作为第一电路板27的延伸段,两者仅导线连接,避免了驱动单元25的非必要振动经第二电路板28传递至第一电路板27。同时,第二电路板28离手持部的距离较远,方便手指触碰按键281,实现对驱动单元25的控制,符合人体工程学。另外,减振组件26能够将第二电路板28夹持在驱动单元25,如此使得第二电路板28与壳体13之间存在减振组件26,避免驱动单元25的非必要振动经第二电路板28传递至壳体13,同时,减振组件26对第二电路板28起到保护,避免直接与壳体13接触在随驱动单元25振动时直接触碰壳体13而受损。如图1所示,壳体13上开设有口部并设有按压件131,按压件131能够经口部按压按键281。第一电路板27和第二电路板28均为PCBA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减振组件26包括第二减振件261和第三减振件262,第二减振件261和第三减振件262分别套设于驱动单元25相对设置的两端,第二减振件261与第三减振件262间隔设置,形成用于按键281穿过的间隙。通过第二减振件261和第三减振件262分别将驱动单元25的两端与壳体13连接,提高驱动单元25与壳体1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第二减振件261与第三减振件262之间形成的间隙除了用于按键281穿过,还能够避免减振组件26将驱动单元25完全包裹,进而无法将驱动单元25产生的非必要振动释放,本实施例中,由于间隙的存在,使得处于间隙附近的第二减振件261部分和第三减振件262部分能够具有更大变形量,方便驱动单元25产生的非必要振动的释放,同时,间隙处驱动单元25与壳体13间隔设置,使得驱动单元25能够产生更大的振幅,有利于驱动单元25产生的非必要振动的释放。进一步地,第二减振件261和第三减振件262可通过橡胶、树脂等软性材料制成。在装配时,第二电路板28可先与驱动单元25连接,连接方式可为超声波焊接、粘结或采用一体注塑等方式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28采用双面胶282与驱动单元25粘结。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电路板27上设有发光件271及覆盖发光件271的遮光件272,遮光件272上设有透射结构2721,发光件271的光能够透过透射结构2721以使透射结构2721可视化。遮光件272除透射结构2721外的其他结构能够对光进行遮挡,可以对发光件271的光进行遮挡并可靠地限制在透射结构2721的范围内。本实施例中,遮光件272为遮光,其上设有填充有透射结构2721的孔,该孔的形状任意,例如,可为一些标记,如电量标记、驱动模式标记等。透射结构2721可由透光材质制成。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遮光件272还可以为涂层、树脂或其他塑料材质的遮光结构。前文提到的按键281通过第二电路板28控制第一电路板27发出指令,相应的发光件271被点亮,对应的透光结构可视,向用户传达与该指令相关联的指示信息(如驱动模式标记、刷头的运动参数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1)

1.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包括内壁;
机芯组件,所述机芯组件包括输出轴;及
密封件,位于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内壁之间,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向所述内壁延伸并抵设于所述内壁,所述第二密封件向所述内壁延伸并抵设于所述内壁,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有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密封部沿所述输出轴的径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还包括套设部和弹性部,所述套设部套设于所述输出轴,所述弹性部环设于所述套设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或所述第二密封部设于所述弹性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包括凸起部,所述弹性部上开设有第一插设槽,以形成所述第一密封部,所述凸起部插接于所述第一插设槽,所述第二密封部抵设于所述凸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上设有导向部,以方便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一插设槽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所述输出轴伸出的通孔,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密封件设有与所述输出轴贴合的环形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上设有凸起,所述输出轴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凸起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具有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相对设置的槽壁,所述凸起与所述槽壁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组件还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能够通过所述弹性部将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抵设于所述凸起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环设于所述输出轴,所述夹持件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一端设有颈缩部,以形成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与所述弹性部贴合以将所述第一密封部抵设于所述凸起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上还开设有第二插设槽,所述夹持件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一端设有颈缩部,所述颈缩部插接于所述第二插设槽并通过所述弹性部将所述第二密封部抵设于所述凸起部。
11.个人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手柄。
CN202120564181.6U 2021-03-18 2021-03-18 手柄及个人护理设备 Active CN214908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4181.6U CN214908517U (zh) 2021-03-18 2021-03-18 手柄及个人护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4181.6U CN214908517U (zh) 2021-03-18 2021-03-18 手柄及个人护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08517U true CN214908517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41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64181.6U Active CN214908517U (zh) 2021-03-18 2021-03-18 手柄及个人护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08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06058C1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зубная щетка
RU2497482C1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зубная щетка
JP4998012B2 (ja) 電動歯ブラシ
JP2010035807A (ja) 電動ヘアーブラシ
CN214908517U (zh) 手柄及个人护理设备
JP2009125080A (ja) 電動歯ブラシ
US20210386191A1 (en) Electric toothbrush
CN213695706U (zh) 电池装置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4908516U (zh) 手柄及个人护理设备
CN213217810U (zh) 电动牙刷
JP3224381U (ja) 携帯式マイナスイオン電動歯ブラシ
JP3224382U (ja) マイナスイオン電動歯ブラシ
CN216168009U (zh) 刷头及电动牙刷
CN213851205U (zh) 杀菌牙刷
CN216933568U (zh) 一种电动牙刷手柄及电动牙刷
CN213076032U (zh) 便携消毒型电动牙刷
CN214967015U (zh) 手柄及个人护理设备
CN113208761A (zh) 主机组件及电动牙刷
JP3224383U (ja) マイナスイオン電動歯ブラシ
CN213588565U (zh) 一种防震减噪的电动牙刷
CN107951584A (zh) 一种电动超声波牙刷
CN109106460B (zh) 电动牙刷
CN219166733U (zh) 个人清洁装置
CN219782797U (zh) 牙刷手柄和电动牙刷
JP2005261462A (ja) 電動歯ブラ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