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74821U - 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转向架及空铁列车 - Google Patents

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转向架及空铁列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74821U
CN214874821U CN202121390300.7U CN202121390300U CN214874821U CN 214874821 U CN214874821 U CN 214874821U CN 202121390300 U CN202121390300 U CN 202121390300U CN 214874821 U CN214874821 U CN 214874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m structure
bogie
shock absorber
fram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903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骎
孙亮
王磊
贾楸烽
曹开颜
龚艳林
孙继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jian Air Trai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Ai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jian Air Trai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jian Air Trai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jian Air Trai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903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74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74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74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悬挂式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转向架及空铁列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双轴转向架无法适应小半径曲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防倾摆系统装设于单轴悬挂式转向架构架用于提高转向架运行时的平稳性,该系统包括空气弹簧、抗点头拉杆、牵拉杆、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减振器,本申请的防倾摆系统利用空气弹簧的垂向特性,提高车辆系统的垂向运行平稳性;同时通过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减振器增加阻尼力提高乘客的舒适度,此外通过牵拉杆提高传递并平衡转向架与车体之间的纵向力;并且抗点头拉杆能够在列车出现前后摆动时扭转以提供回复原来位置的力矩,进而辅助车体回复到原来位置,提高行驶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Description

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转向架及空铁列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悬挂式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转向架及空铁列车。
背景技术
悬挂式交通系统是一种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的轨道交通系统。悬挂式交通系统主要具有兼容性好、安全性高、集成化高、施工方便、线路灵活、占地少、拆迁少、环保、噪声低、建设周期短和造价低等优点,正是由于悬挂式交通具有很多优势,因此已经引起国内城市建设者的重视和关注。
现有的悬挂式单轨车辆大多都是采用两轴转向架的形式,不可避免的是前后导向轮纵向间距过长,不利于单轨车辆小半径曲线的通过能力。因此,急于研发一种全新的悬挂式单轨车辆的单轴转向架,打破传统设计观念,提高转向架在小半径曲线时的转向及导向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双轴转向架无法适应小半径曲线的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该系统装设于单轴悬挂式转向架构架用于提高转向架运行时的平稳性,其中,该系统还包括
空气弹簧,两个所述空气弹簧沿列车行驶方向对称分布于转向架构架的两端,所述空气弹簧垂向设置,所述空气弹簧上端垂向固定安装有纵向梁,所述纵向梁为开口朝下的U型结构,其用于与车体连接;
抗点头拉杆,两个所述抗点头拉杆沿行走轮行走方向对称设置,所述抗点头拉杆下端部与转向架构架底部连接,所述抗点头拉杆上端部与所述纵向梁的上横梁连接;
牵拉杆,所述牵拉杆一端与转向架构架铰接,另一端与车体铰接;
第一减振器,所述第一减振器一端与转向架构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纵向梁的上横梁中部铰接。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抗点头拉杆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U形部,所述U形部的两端分别铰接有竖直设置的连接部,所述U形部的中间段为直杆段,所述直杆段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固定部固定于转向架构架底面,两个所述固定部沿转向架构架底部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抗点头拉杆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所述空气弹簧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该系统还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减振器,所述第二减振器垂向固定安装在所述纵向梁上,提供垂向阻尼力。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该系统包括四个第二减振器,四个所述第二减振器两两一组,每组中的两个所述第二减振器分别装设于所述纵向梁的两竖直段。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向架构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构架组件、第二构架组件和第三构架组件,所述第一构架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梁结构、第二梁结构和第三梁结构,所述第一梁结构包括两个呈钝角设置的梁本体,所述第二梁结构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一梁结构和所述第三梁结构的上方,所述第三梁结构为所述第一梁结构沿竖直方向的轴对称结构;所述第一梁结构和所述第三梁结构的钝角彼此背离设置,所述第二梁结构具有延伸于所述第一梁结构和所述第三梁结构连接端外部的延伸端,所述第一梁结构、所述第二梁结构和所述第三梁结构构成π形结构;
所述第二构架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梁结构、第五梁结构、第六梁结构以及稳定轮安装架,所述第六梁结构竖直设置,所述第四梁结构和所述第五梁结构与所述第六梁的上端部连接并且沿所述第六梁结构的轴向对称设置,所述第四梁结构、所述第五梁结构和所述第六梁结构构成Y型结构,所述稳定轮安装架安装于所述第四梁结构和所述第五梁结构的下方,所述稳定轮安装架为板状结构用于将稳定轮固定于轨道梁行走板的下方,两个所述稳定轮安装架沿所述第六梁结构的轴向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梁结构、所述第二梁结构、所述第三梁结构、所述第四梁结构和所述第五梁结构共同构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转向架的行走轮;
所述第三构架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七梁结构,所述第七梁结构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构架组件的长度方向正交设置。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空气弹簧、所述抗点头拉杆、所述牵拉杆和所述第一减振器均与所述第七梁固定。
在一些优选技术方案中,该系统还包括空气悬挂气室,所述空气悬挂气室与所述空气弹簧相连,用于调节所述空气弹簧压力,所述空气悬挂气室与车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具有防倾摆系统的单轴悬挂式转向架,该转向架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单轴悬挂式空铁列车,该空铁列车包括转向架和车体,所述转向架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所述转向架与车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倾摆系统利用空气弹簧的垂向特性,提高车辆系统的垂向运行平稳性;同时通过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减振器增加阻尼力,以限制侧滚角度,保证转向架在运行时的平稳性,进而提高乘客的舒适度。此外,本申请系统通过牵拉杆提高传递并平衡转向架与车体之间的纵向力;并且抗点头拉杆能够在列车出现前后摆动时扭转以提供回复原来位置的力矩,进而辅助车体回复到原来位置,提高列车在行驶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单轴悬挂式转向架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部分元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纵向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单轴悬挂式转向架整体结构侧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转向架构架,110-第一构架组件,120-第二构架组件,130-第三构架组件,133-第七梁结构,140-行走轮,150-导向轮,160-稳定轮,200-纵向梁,210-第一固定部,220-第二固定部,230-第三固定部,240-第四固定部;300-空气弹簧;400-抗点头拉杆;500-牵拉杆;600-第一减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明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用于单轴悬挂式转向架,其装设于单轴悬挂式转向架构架用于提高转向架运行时的平稳性,具体地,该系统还包括
空气弹簧,两个所述空气弹簧沿列车行驶方向对称分布于转向架构架的两端,所述空气弹簧垂向设置,所述空气弹簧上端垂向固定安装有纵向梁,所述纵向梁为开口朝下的U型结构,其用于与车体连接;
抗点头拉杆,两个所述抗点头拉杆沿行走轮行走方向对称设置,所述抗点头拉杆下端部与转向架构架底部连接,所述抗点头拉杆上端部与所述纵向梁的上横梁连接;
牵拉杆,所述牵拉杆一端与转向架构架铰接,另一端与车体铰接;
第一减振器,所述第一减振器一端与转向架构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纵向梁的上横梁中部铰接。
为了更清晰地对本实用新型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进行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例进行展开详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如图1所示,其安装于转向架构架100上,具体地,转向架构架100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构架组件110、第二构架组件120和第三构架组件130。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构架组件110、第二构架组件120和第三构架组件130一体成型设置以增强其结构稳定性和承重性。
第一构架组件1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梁结构、第二梁结构和第三梁结构,其中,第一梁结构包括两个呈钝角设置的梁本体,第三梁结构为第一梁结构沿竖直方向的轴对称结构,第二梁结构水平设置于第一梁结构和第三梁结构的上方;第一梁结构和第三梁结构的钝角彼此背离设置,第二梁结构具有延伸于第一梁结构和第三梁结构连接端外部的延伸端,第一梁结构、第二梁结构和第三梁结构构成π形结构。
第二构架组件1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梁结构、第五梁结构、第六梁结构以及稳定轮安装架,第六梁结构竖直设置,第四梁结构和第五梁结构与第六梁的上端部连接并且沿第六梁结构的轴向对称设置,第四梁结构、第五梁结构和第六梁结构构成Y型结构。
进一步地,稳定轮安装架安装于第四梁结构和第五梁结构的下方,稳定轮安装架为板状结构用于将稳定轮固定于轨道梁行走板的下方,两个稳定轮安装架沿第六梁结构的轴向对称设置。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稳定轮安装架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稳定轮固定部,若干个稳定轮固定部沿行驶方向对称设置,稳定轮固定部用于固定稳定轮160,稳定轮160的轴向平行于行走轮140设置。
参阅图1,第一梁结构、第二梁结构、第三梁结构、第四梁结构和第五梁结构共同构成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转向架的行走轮140;参阅附图,该容纳空间垂直于行走轮轴向的中截面为五边形。
第三构架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七梁结构,第七梁结构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构架组件的长度方向正交设置。由即第七梁结构的长度方向与轨道梁的宽度同向。
进一步地,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梁结构和第三梁结构背离彼此的端部周向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导向轮固定部,若干个导向轮固定部沿行驶方向对称设置,优选地导向轮150设置于第一梁结构/第三梁结构靠近轨道梁行走板的一侧。
在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梁结构和第三梁结构均为中空结构,第一梁结构或第三梁结构设置有电机安装座,电机安装座用于固定转向架行走轮140的牵引动力装置。
在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转向架构架包括第一构架组件110、第二构架组件120和第三构架组件130,其中,第一构架组件110和第二构架组件120为固定连接,第二构架组件120和第三构架组件130为铰接;第一构架组件1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梁结构、第二梁结构和第三梁结构,第一梁结构包括两个呈钝角设置的梁本体,第二梁结构水平设置于第一梁结构和第三梁结构的上方,第三梁结构为第一梁结构沿竖直方向的轴对称结构;第一梁结构和第三梁结构的钝角彼此背离设置,第二梁结构具有延伸于第一梁结构和第三梁结构连接端外部的延伸端,第一梁结构、第二梁结构和第三梁结构构成π形结构;
第二构架组件1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梁结构、第五梁结构、第六梁结构以及稳定轮安装架,第六梁结构竖直设置,第四梁结构和第五梁结构与第六梁的上端部连接并且沿第六梁结构的轴向对称设置,第四梁结构、第五梁结构和第六梁结构构成Y型结构,稳定轮安装架安装于第四梁结构和第五梁结构的下方,稳定轮安装架为板状结构用于将稳定轮固定于轨道梁行走板的下方,两个稳定轮安装架沿第六梁结构的轴向对称设置;
第一梁结构、第二梁结构、第三梁结构、第四梁结构和第五梁结构共同构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转向架的行走轮140,进一步地,容纳空间垂直于行走轮140轴向的中截面为五边形;
第三构架组件130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七梁结构和竖向连接杆,第七梁结构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构架组件的长度方向正交设置;竖向连接杆竖直设置于第七梁结构的中心上方,竖向连接杆背离第七梁结构的一端与第六梁结构的下端部铰接。
第六梁结构的下端部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部,第七梁结构的上端部对应地设置有与限位部匹配的弹性止挡部;当第三构架组件130绕第六梁结构和第七梁结构的铰接端旋转到极限位置时,限位部与弹性止挡部接触以对第三构架组件130限位。
进一步地,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梁结构和第三梁结构背离彼此的端部周向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导向轮固定部,若干个导向轮固定部沿行驶方向对称设置,优选地导向轮150设置于第一梁结构/第三梁结构靠近轨道梁行走板的一侧。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稳定轮安装架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稳定轮固定部,若干个稳定轮固定部沿行驶方向对称设置,稳定轮固定部用于固定稳定轮160,稳定轮160的轴向平行于行走轮140设置。本申请同侧设置的稳定轮160与同侧的行走轮150构成三角形结构,能够增强并平衡转向架行驶的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具有导向作用,并且稳定轮与行走轮同步转动,增大本申请转向架与轨道梁之间摩擦力,提高爬坡能力。
更进一步地,本申请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中还包括空气弹簧300、抗点头拉杆400、牵拉杆500和第一减振器600均与第七梁结构133固定。具体而言,本申请单轴悬挂式转向架还包括纵向梁200,纵向梁200为设置于第七梁结构133上方且开口方向朝向第七梁结构133设置的U型结构,两个纵向梁200分别沿列车行驶方向对称装设于第七梁结构133的两端,纵向梁的两端用于与车体连接,进一步地,本申请防倾摆系统中,包括两个空气弹簧300,两个空气弹簧300沿列车行驶方向对称分布于第七梁结构133的两端,空气弹簧300垂向设置于纵向梁200与第七梁结构133之间,即纵向梁两端与车体连接,中部通过空气弹簧与第七梁结构133连接。
参阅附图2,本申请还包括抗点头拉杆400,两个抗点头拉杆400沿行走轮140的行走方向对称设置,抗点头拉杆400下端部与第七梁结构133的底部连接,抗点头拉杆400上端部与纵向梁200的上横梁连接。更进一步地,抗点头拉杆400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U形部,U形部的两端分别铰接有竖直设置的连接部,U形部的中间段为直杆段,直杆段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固定部固定于第七梁结构133的底面,两个固定部沿第七梁结构133底部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优选地,两个抗点头拉杆400彼此的连接部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空气弹簧300之间的间距,本申请的抗点头拉杆能够在车辆出现前后摆动时,当两端的连接部出现一上一下运动时,中间的U形部就会产生扭转,扭转会提供回复原来位置的力矩,进而有效辅助让车体回复到原来位置,提高列车在行驶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具体地,参阅图3,本申请的纵向梁200为轴对称结构,其包括两个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一固定部210,两个沿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二固定部220,设置于纵向梁200中部的第三固定部230和第四固定部240,其中,第一固定部210用于固定车体,第二固定部220用于固定抗点头拉杆400的上端部,第三固定部230用于固定第一减振器600的上端部,第四固定部240用于固定空气弹簧300的上端部,具体地,第一减振器600参阅图4,第一减振器600一端与转向架构架的第七梁结构133铰接,另一端与纵向梁200的上横梁中部铰接。该第一减振器600用于在出现摆动和回复原来位置过程中增加阻尼作用,增强乘客的乘车体验,使乘客更舒服。
本申请系统还包括牵拉杆500,牵拉杆500一端与转向架构架第七梁结构133铰接,另一端与车体铰接,其用于传递并平衡转向架与车体之间的纵向力。
在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本申请的防倾摆系统还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减振器,第二减振器垂向固定安装在纵向梁200上,提供垂向阻尼力。更进一步地,本申请的防倾摆系统包括四个第二减振器,四个第二减振器两两一组,每组中的两个第二减振器分别装设于纵向梁200的两竖直段。其在提高垂向阻尼力的同时还能够限制侧滚角度,保证转向架在运行时的平稳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系统还包括空气悬挂气室,该空气悬挂气室与空气弹簧300连接,用于调节空气弹簧300的压力,空气悬挂气室与车体连接。附图中未示出。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具有防倾摆系统的单轴悬挂式转向架,该转向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具体的工作过程及有关说明,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单轴悬挂式空铁列车,该单轴悬挂式空铁列车包括转向架和车体,该转向架与车体连接,并且该转向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具体的工作过程及有关说明,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及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防倾摆系统利用空气弹簧的垂向特性,提高车辆系统的垂向运行平稳性;同时通过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减振器增加阻尼力,以限制侧滚角度,保证转向架在运行时的平稳性,进而提高乘客的舒适度。此外,本申请系统通过牵拉杆提高传递并平衡转向架与车体之间的纵向力;并且抗点头拉杆能够在列车出现前后摆动时扭转以提供回复原来位置的力矩,进而辅助车体回复到原来位置,提高列车在行驶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该系统装设于单轴悬挂式转向架构架用于提高转向架运行时的平稳性,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空气弹簧,两个所述空气弹簧沿列车行驶方向对称分布于转向架构架的两端,所述空气弹簧垂向设置,所述空气弹簧上端垂向固定安装有纵向梁,所述纵向梁为开口朝下的U型结构,其用于与车体连接;
抗点头拉杆,两个所述抗点头拉杆沿行走轮行走方向对称设置,所述抗点头拉杆下端部与转向架构架底部连接,所述抗点头拉杆上端部与所述纵向梁的上横梁连接;
牵拉杆,所述牵拉杆一端与转向架构架铰接,另一端与车体铰接;
第一减振器,所述第一减振器一端与转向架构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纵向梁的上横梁中部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点头拉杆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U形部,所述U形部的两端分别铰接有竖直设置的连接部,所述U形部的中间段为直杆段,所述直杆段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固定部固定于转向架构架底面,两个所述固定部沿转向架构架底部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抗点头拉杆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所述空气弹簧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减振器,所述第二减振器垂向固定安装在所述纵向梁上,提供垂向阻尼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四个第二减振器,四个所述第二减振器两两一组,每组中的两个所述第二减振器分别装设于所述纵向梁的两竖直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构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构架组件、第二构架组件和第三构架组件,所述第一构架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梁结构、第二梁结构和第三梁结构,所述第一梁结构包括两个呈钝角设置的梁本体,所述第二梁结构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一梁结构和所述第三梁结构的上方,所述第三梁结构为所述第一梁结构沿竖直方向的轴对称结构;所述第一梁结构和所述第三梁结构的钝角彼此背离设置,所述第二梁结构具有延伸于所述第一梁结构和所述第三梁结构连接端外部的延伸端,所述第一梁结构、所述第二梁结构和所述第三梁结构构成π形结构;
所述第二构架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梁结构、第五梁结构、第六梁结构以及稳定轮安装架,所述第六梁结构竖直设置,所述第四梁结构和所述第五梁结构与所述第六梁的上端部连接并且沿所述第六梁结构的轴向对称设置,所述第四梁结构、所述第五梁结构和所述第六梁结构构成Y型结构,所述稳定轮安装架安装于所述第四梁结构和所述第五梁结构的下方,所述稳定轮安装架为板状结构用于将稳定轮固定于轨道梁行走板的下方,两个所述稳定轮安装架沿所述第六梁结构的轴向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梁结构、所述第二梁结构、所述第三梁结构、所述第四梁结构和所述第五梁结构共同构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转向架的行走轮;
所述第三构架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七梁结构,所述第七梁结构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构架组件的长度方向正交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所述抗点头拉杆、所述牵拉杆和所述第一减振器均与所述第七梁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空气悬挂气室,所述空气悬挂气室与所述空气弹簧相连,用于调节所述空气弹簧压力,所述空气悬挂气室与车体连接。
9.一种具有防倾摆系统的单轴悬挂式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该转向架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
10.一种单轴悬挂式空铁列车,其特征在于,该空铁列车包括转向架和车体,所述转向架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所述转向架与车体连接。
CN202121390300.7U 2021-06-22 2021-06-22 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转向架及空铁列车 Active CN214874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90300.7U CN214874821U (zh) 2021-06-22 2021-06-22 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转向架及空铁列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90300.7U CN214874821U (zh) 2021-06-22 2021-06-22 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转向架及空铁列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74821U true CN214874821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06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90300.7U Active CN214874821U (zh) 2021-06-22 2021-06-22 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转向架及空铁列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748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89870Y (zh) 动力转向架
CN112009514A (zh) 单轴转向架及铁路养路机械设备
CN215244866U (zh) 悬挂式单轨车辆单轴转向架、作业车及系统
CN113200058B (zh) 悬挂式单轴转向架及悬挂式单轨作业车
CN212447577U (zh) 单轴转向架及铁路养路机械设备
CN110979363B (zh) 空铁列车用电池拖车
CN214874821U (zh) 单轴悬挂式转向架防倾摆系统、转向架及空铁列车
CN205930746U (zh) 转向架
CN112550337A (zh) 一种具有抗点头与抗侧滚的单轴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209813976U (zh) 空铁系统的空中列车及空中列车组
CN113200068B (zh) 双轴悬挂式转向架、悬挂式空铁系统
CN215154645U (zh) 具有摆动中心的单轴转向架、单轨作业车
CN215553191U (zh) 具有摆动中心的双轴悬挂式转向架、悬挂式空铁系统
CN215553193U (zh) 具有多级减震的转向架系统、悬挂式空铁系统
CN216034395U (zh) 一种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05930742U (zh) 转向架
CN112572502B (zh) 轨道车辆的转向架总成以及轨道车辆
CN210760783U (zh) 一种机车四轴转向架
CN215553197U (zh) 单轴悬挂式转向架构架
CN111845789A (zh) 适合于单轨悬吊车辆的转向架悬吊梁
CN205930744U (zh) 转向架
CN213565869U (zh) 一种悬挂式空轨列车的悬挂装置
CN219487432U (zh) 转向架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15944224U (zh) 矿用无轨胶轮人员输送车前悬挂系统
CN219989224U (zh) 一种a型车辆转向架及a型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