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42564U - 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42564U
CN214842564U CN202121498339.0U CN202121498339U CN214842564U CN 214842564 U CN214842564 U CN 214842564U CN 202121498339 U CN202121498339 U CN 202121498339U CN 214842564 U CN214842564 U CN 214842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chain
transmission
waste heat
double
heat util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983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志磊
赵国华
程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nshi Robo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nshi Robo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nshi Robo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nshi Robo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983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42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42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425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涉及手模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所述第一固定壳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传动链轮,两个所述第一传动链轮的外侧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链,两个所述第一传动链轮通过第一输送链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传动链轮的内壁焊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固定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减速机。本实用新型中,注浆料道负责将空的模具进行灌浆,手工模具输送到倒料口,搬运机构将多余的料浆倒掉,放回料道,这时候,手工模具进入注浆料道和烘干料道对接处,搬运机构把手工模具搬运到烘干料道,实现一体化手工模具生产,解决需要多个装置才能进行生产的问题。

Description

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模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模生产中,原来的生产模式,灌浆、倒浆、加热烘干是各自独立的工位,一个手模生产需要经过灌浆上料、灌浆下料、倒浆、烘干上料、烘干下料、脱模、再次灌浆上料等工序,手模的输送、转运比较复杂,还需要大量人工进行工作,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原来的生产模式,灌浆、倒浆、加热烘干是各自独立的工位,一个手模生产需要经过灌浆上料、灌浆下料、倒浆、烘干上料、烘干下料、脱模、再次灌浆上料等工序,手模的输送、转运比较复杂的问题而提出的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包括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所述第一固定壳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传动链轮,两个所述第一传动链轮的外侧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链,两个所述第一传动链轮通过第一输送链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传动链轮的内壁焊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固定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减速机,所述第一驱动减速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轴远离第一传动链轮的一端焊接,所述第一固定壳的一侧设置有脱模工位,所述第一输送链的内壁设置有烘干料道,所述第一输送链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模具托盘,多个所述第一模具托盘的顶部均设置有手模模具。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驱动减速机,所述第二驱动减速机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二传动轴。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壳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传动链轮,两个所述第二传动链轮的外侧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链。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传动链轮通过第二输送链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传动链轮的内壁与第二传动轴的外表面焊接。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传动链轮的顶部设置有注塑料道,所述第二固定壳的一侧设置有模具上料工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壳和第二固定壳的一侧之间设置有搬运机构,所述第二传动链轮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二模具托盘,多个所述第二模具托盘的顶部分别与多个手模模具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壳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远离第一固定壳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链齿轮,所述传动链齿轮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内壁通过第二轴承与轴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盘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固定壳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滑槽相匹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多个转球,所述传动链齿轮的底部等距焊接有多个固定块,多个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通孔,且多个固定通孔的内壁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多个所述电动伸缩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焊接有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注浆料道和烘干料道,注浆料道负责将空的模具进行灌浆,料浆吸附后,此时第二驱动减速机的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第二传动轴转动带动其中一个第二传动链轮转动,此时第二输送链转动,把手工模具输送到倒料口,搬运机构将多余的料浆倒掉,放回料道,这时候,手工模具进入注浆料道和烘干料道对接处,搬运机构把手工模具搬运到烘干料道,本套装置的两个部分,注浆料道和烘干料道是由第一驱动减速机和第二驱动带动第一输送链条和第二输送链条转动的,为了对生产节拍进行控制,我们对这两台电机安装了变频器,第一输送链条和第二输送链条上装有第一模具托盘和第二模具托盘,一方面对手工模具进行支撑,另一方面对模具进行定位,可以确保搬运模具过程中的可靠性,实现一体化手工模具生产,解决需要多个装置才能进行生产的问题,烘干料道把负责将吸附好料浆的模具,按照特定工艺时间,输送到脱模工位,待脱模后,再送回对接处,由搬运机构搬回注浆料道,烘干料道采用生产线旁边设置有窑炉,使用窑炉的余热进行烘干,达到余热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当传动链齿轮需要更换时,通过电动伸缩杆收缩使卡块与固定盘分离,此时就可以取出传动链齿轮进行更换,而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可以防止转球滑出,增加设备的结构稳定,而转球可以对固定盘进行支撑,防止传动链齿轮发生被撞而损坏,并且通过多个卡块与固定盘卡合,当传动链齿轮转动时带动固定盘转动,会带动固定盘转动,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的第一固定外壳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的第一固定外壳的剖视立体图。
图例说明:1、第一传动链轮;2、第一输送链;3、第一驱动减速机;4、第一传动轴;5、第一模具托盘;6、手模模具;7、脱模工位;8、烘干料道;9、第二驱动减速机;10、第二传动轴;11、第二传动链轮;12、第二输送链;13、模具上料工位;14、注塑料道;15、搬运机构;16、第一固定壳;17、第二固定壳;18、第二模具托盘;19、轴杆;20、传动链齿轮;21、固定盘;22、第一滑槽;23、第二滑槽;24、转球;25、固定块;26、电动伸缩杆;27、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包括第一固定壳16和第二固定壳17,第一固定壳1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传动链轮1,两个第一传动链轮1的外侧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链2,两个第一传动链轮1通过第一输送链2传动连接,其中一个第一传动链轮1的内壁焊接有第一传动轴4,第一固定壳16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减速机3,第一驱动减速机3的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轴4远离第一传动链轮1的一端焊接,第一固定壳16的一侧设置有脱模工位7,第一输送链2的内壁设置有烘干料道8,第一输送链2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模具托盘5,多个第一模具托盘5的顶部均设置有手模模具6,第二固定壳17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驱动减速机9,第二驱动减速机9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二传动轴10,第二固定壳1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传动链轮11,两个第二传动链轮11的外侧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链12,两个第二传动链轮11通过第二输送链12传动连接,其中一个第二传动链轮11的内壁与第二传动轴10的外表面焊接,其中一个第二传动链轮11的顶部设置有注塑料道14,第二固定壳17的一侧设置有模具上料工位13。
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注塑料道14和烘干料道8,注浆料道负责将空的模具进行灌浆,料浆吸附后,此时第二驱动减速机9的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二传动轴10转动,第二传动轴10转动带动其中一个第二传动链轮11转动,此时第二输送链12转动,把手模模具6输送到倒料口,搬运机构15将多余的料浆倒掉,放回料道,这时候,手模模具6进入注浆料道和烘干料道8对接处,搬运机构15把手模模具6搬运到烘干料道8,本套装置的两个部分,注塑料道14和烘干料道8是由第一驱动减速机3和第二驱动减速机9带动第一输送链2和第二输送链12转动的,为了对生产节拍进行控制,我们对这两台电机安装了变频器,第一输送链2和第二输送链12上装有第一模具托盘5和第二模具托盘18,一方面对手模模具6进行支撑,另一方面对模具进行定位,可以确保搬运模具过程中的可靠性,实现一体化手模模具6生产,解决需要多个装置才能进行生产的问题,烘干料道8把负责将吸附好料浆的模具,按照特定工艺时间,输送到脱模工位7,待脱模后,再送回对接处,由搬运机构15搬回注浆料道,烘干料道8采用生产线旁边设置有窑炉,使用窑炉的余热进行烘干,达到余热的效果。
实施例2,如图3-4所示,第一固定壳16和第二固定壳17的一侧之间设置有搬运机构15,第二传动链轮1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二模具托盘18,多个第二模具托盘18的顶部分别与多个手模模具6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壳16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轴杆19,轴杆19远离第一固定壳16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链齿轮20,传动链齿轮20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盘21,固定盘21的内壁通过第二轴承与轴杆19的外表面转动连接,固定盘2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22,第一固定壳16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滑槽22相匹配的第二滑槽23,第一滑槽22和第二滑槽23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多个转球24,传动链齿轮20的底部等距焊接有多个固定块25,多个固定块25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通孔,且多个固定通孔的内壁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26,多个电动伸缩杆26远离固定块25的一端焊接有卡块27。
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当传动链齿轮20需要更换时,通过电动伸缩杆26收缩,电动伸缩杆26收缩带动卡块27移动,卡块27与固定盘21分离,此时就可以拉动传动链齿轮20移动,然后取出传动链齿轮20进行更换,而第一滑槽22和第二滑槽23的设计可以防止转球24滑出,增加设备的结构稳定,而转球24的设计可以对固定盘21进行支撑,防止传动链齿轮20发生被撞而损坏,并且通过多个卡块27与固定盘21卡合,当传动链齿轮20转动时带动固定盘21转动,会带动固定盘21转动,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伸缩杆26、第一驱动减速机3和第二驱动减速机9的接线图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其工作原理是已经公知的技术,其型号根据实际使用选择合适的型号,所以对电动伸缩杆26、第一驱动减速机3和第二驱动减速机9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包括第一固定壳(16)和第二固定壳(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壳(1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传动链轮(1),两个所述第一传动链轮(1)的外侧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链(2),两个所述第一传动链轮(1)通过第一输送链(2)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传动链轮(1)的内壁焊接有第一传动轴(4),所述第一固定壳(16)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减速机(3),所述第一驱动减速机(3)的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轴(4)远离第一传动链轮(1)的一端焊接,所述第一固定壳(16)的一侧设置有脱模工位(7),所述第一输送链(2)的内壁设置有烘干料道(8),所述第一输送链(2)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一模具托盘(5),多个所述第一模具托盘(5)的顶部均设置有手模模具(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壳(17)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驱动减速机(9),所述第二驱动减速机(9)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二传动轴(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壳(1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传动链轮(11),两个所述第二传动链轮(11)的外侧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链(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传动链轮(11)通过第二输送链(12)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传动链轮(11)的内壁与第二传动轴(10)的外表面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传动链轮(11)的顶部设置有注塑料道(14),所述第二固定壳(17)的一侧设置有模具上料工位(1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壳(16)和第二固定壳(17)的一侧之间设置有搬运机构(15),所述第二传动链轮(1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二模具托盘(18),多个所述第二模具托盘(18)的顶部分别与多个手模模具(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壳(16)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轴杆(19),所述轴杆(19)远离第一固定壳(16)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链齿轮(20),所述传动链齿轮(20)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盘(21),所述固定盘(21)的内壁通过第二轴承与轴杆(19)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盘(2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22),所述第一固定壳(16)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滑槽(22)相匹配的第二滑槽(23),所述第一滑槽(22)和第二滑槽(23)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多个转球(24),所述传动链齿轮(20)的底部等距焊接有多个固定块(25),多个所述固定块(25)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通孔,且多个固定通孔的内壁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26),多个所述电动伸缩杆(26)远离固定块(25)的一端焊接有卡块(27)。
CN202121498339.0U 2021-07-02 2021-07-02 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 Active CN214842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8339.0U CN214842564U (zh) 2021-07-02 2021-07-02 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8339.0U CN214842564U (zh) 2021-07-02 2021-07-02 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42564U true CN214842564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12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98339.0U Active CN214842564U (zh) 2021-07-02 2021-07-02 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425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83912B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分选结构的耐火砖震动制砖机
CN106827216B (zh) 一种免烧砖的制砖出砖系统
CN106623869B (zh) 一种稀土冶炼六轴机器人的智能浇模脱模设备及方法
CN107775787A (zh) 一种隔热耐火砖自动浇注成型制坯系统及其方法
CN111805706A (zh) 一种多模腔压砖机
CN110653989A (zh) 一种用于数据线保护头注塑设备
CN110815505B (zh) 一种全自动的耐火砖制砖装置
CN214842564U (zh) 双线陶瓷手模生产窑炉余热利用设备
CN109435060B (zh) 一种制砖用工具
CN204640493U (zh) 一种空心砖自动切块成型设备
CN203045543U (zh) 喷砂机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1164559U (zh) 一种高效的空心砖填充装置
CN112388817A (zh) 一种半干法静压成型砌块生产线
CN213797392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的加料装置
CN213797224U (zh) 一种建筑房屋施工用浇筑装置
CN209812754U (zh) 一种瓦片生产用成型装置
CN211444279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卸车机
CN215998593U (zh) 一种水龙头砂壳急热急冷全自动砂芯制造机
CN220743533U (zh) 一种塑料颗粒制备灌装机
CN205364191U (zh) 一种移动制砖机
CN111687987A (zh) 一种eco板的全自动生产线及其生产流程
CN114227864B (zh) 一种建筑制砖成型的自动加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1069540A (zh) 一种精密铸造用型砂一体化制作设备及其制作方法
CN212666328U (zh) 一种抗酸防侵蚀的硅砖制备装置
CN214871528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管连续生产双旋转布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