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23068U - 车用智能平板电脑 - Google Patents

车用智能平板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23068U
CN214823068U CN202120556021.7U CN202120556021U CN214823068U CN 214823068 U CN214823068 U CN 214823068U CN 202120556021 U CN202120556021 U CN 202120556021U CN 214823068 U CN214823068 U CN 214823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external device
built
mapping
ex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560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ma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Dongfang Development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ma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Dongfang Developmen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ma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Dongfang Development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ma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560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23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23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23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其包括控制系统、软体系统、硬体系统以及映射装置连接埠,可以选择使用平板模式、车用模式或外部装置映射模式,在平板模式下可以作为一般的平板电脑使用,执行所有安装于平板电脑上的应用程序,在车用模式下,选择执行与行车有关的应用程,例如行动通讯、地图导航、摄影录像及广播音响等,在外部装置映射模式下,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也可以与手机的连接,将平板电脑在行车期间的资料储存在手机。

Description

车用智能平板电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平板电脑,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于车辆中使用并可选择使用平板模式、车用模式或外部装置映射模式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今每个人都拥有的平板电脑,而其功能性包罗万象,包括影音功能,导航功能甚至是行车纪录的应用皆可在平板电脑上看到。而平板电脑具有较大的显示荧幕,对于显示各种资讯相当方便浏览及观赏。为了整合平板电脑与车载系统,致使前述的平板电脑功能可直接在车上运用,行动装置的供应商后续发展出车载系统可直接控制的标准协定,致使让智慧车载系统得以直接控制行动装置上支援车载系统的应用功能,包括导航、电话或语音控制等,发展至此应用功能越来越多元化。然而,由于平板电脑具有较大的显示荧幕,其除了让使用者使用既有的平板电脑的功能以外,平板电脑也可以做为控制车辆的资讯及影音装置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其具有多种使用模式,而让使用者可以作为一般的平板电脑使用,或者是作为车载系统使用,甚至可以与智慧型手机连接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可拆卸地设置于一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包括:
一控制系统,其包括一中央处理器、一系统识别单元以及一系统选择单元,该系统识别单元与该中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一软体系统,电性连接于该控制系统且包括一内建作业系统、一车载作业系统以及一外部映射作业系统,该系统选择单元连接于该内建作业系统、该车载作业系统或该外部映射作业系统并接受一选择指令而使该中央处理器选择载入该内建作业系统、该车载作业系统或该外部映射作业系统;
一硬体系统,电性连接于该控制系统及该软体系统从而该中央处理器选择载入该内建作业系统、该车载作业系统或该外部映射作业系统以控制该硬体系统的作动;
一映射装置连接埠,电性连接于该系统识别单元,并经由该系统识别单元连接于该外部映射作业系统从而该系统识别单元判断与映射装置连接埠连接的电子装置的作业系统与该内建作业系统是否相同;以及
其中该内建作业系统安装有多个应用程序且该车载作业系统选择执行该些应用程序的部分应用程序,该外部映射作业系统同步于该第一外部装置的作业系统或该第二外部装置的作业系统。
其中,更包括一外部装置连接埠,其电性连接于一第三外部装置并接受该第三外部装置输入一电子讯号或输出一电子讯号至该第三外部装置。
其中,该内建作业系统为iOS系统,该同平台连接埠为闪电接口,且该车载作业系统为车载iOS系统,该第一外部装置安装iOS系统。
其中,该内建作业系统为安卓系统,该同平台连接埠为通用序列汇流排接口。
其中,该内建作业系统为安卓系统,该同平台连接埠为具有MirrorLink标准的接口。
其中,该硬体系统包括连接于该中央处理器的触控荧幕、前摄影镜头、后摄影镜头、无线连接单元、音频模组以及讯号输入模组,该讯号输入模组连接于外部装置连接埠。
其中,该第三外部装置为外加摄影镜头装置、雷达侦测器或全球卫星定位仪。
其中,该硬体系统更包括一连接于该中央处理器的讯号输出模组,该讯号输出模组连接于该外部装置连接埠。
其中,该第三外部装置为抬头显示器。
其中,该硬体系统更包括一连接于该中央处理器的储存单元,该软体系统储存于该储存单元。
由此,本实用新型中可拆卸地设置于一车辆,本实施例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包括一控制系统、一软体系统、一硬体系统以及一映射装置连接埠。控制系统包括一中央处理器、一系统识别单元以及一系统选择单元,该系统识别单元与该中央处理单元系电性连接。软体系统系电性连接于该控制系统,且包括一内建作业系统、一车载作业系统以及一外部映射作业系统,该系统选择单元连接于该内建作业系统、该车载作业系统或该外部映射作业系统,并接受一选择指令而使该中央处理器选择载入该内建作业系统、该车载作业系统或该外部映射作业系统。硬体系统系电性连接于该控制系统及该软体系统,该中央处理器选择载入该内建作业系统、该车载作业系统或该外部映射作业系统以控制该硬体系统的作动。映射装置连接埠电性连接于该系统识别单元,并经由该系统识别单元连接于该外部映射作业系统,该系统识别单元判断与映射装置连接埠连接的外部装置的作业系统与该内建作业系统是否相同。该内建作业系统系安装有多个应用程序,该车载作业系统系选择执行该些应用程序的部分应用程序,该外部映射作业系统系同步于该第一外部装置的作业系统或该第二外部装置的作业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可以选择使用平板模式、车用模式或外部装置映射模式,在平板模式下可以作为一般的平板电脑使用,执行所有安装于平板电脑上的应用程序,在车用模式下,选择执行与行车有关的应用程,例如行动通讯、地图导航、摄影录像及广播音响等,在外部装置映射模式下,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也可以与手机的连接,将平板电脑在行车期间的资料储存在手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的系统方块图。
图3是图1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连接外部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的另一实施例的系统方块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在一般平板电脑模式下操作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在车载系统模式下操作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在手机映射模式下操作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的又另一实施例的系统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其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100包括一控制系统10、一软体系统20、一硬体系统30以及一映射装置连接埠40。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系统10包括一中央处理器11、一系统识别单元 12以及一系统选择单元13,系统识别单元12及系统选择单元13与中央处理单元系电性连接。系统识别单元12可以侦测外部电子装置所发送不同作业系统的讯号,而系统选择单元13可以是接收外部的选择指令,以便使中央处理器11选择载入不同的作业系统。
如图2所示,软体系统20系电性连接于控制系统10,且包括一内建作业系统 21、一车载作业系统22以及一外部映射作业系统23,系统选择单元13连接于内建作业系统21、车载作业系统22或外部映射作业系统23,并接受一选择指令而使中央处理器11选择载入内建作业系统21、车载作业系统22或外部映射作业系统23。内建作业系统21对应于一般平板电脑模式,车载作业系统22对应于车载系统模式,外部映射作业系统23对应于手机映射模式。
如图1及图2所示,硬体系统30系电性连接于控制系统10及软体系统20,中央处理器11选择载入内建作业系统21、车载作业系统22或外部映射作业系统23以控制该硬体系统的作动。如图1所示,硬体系统30包括一壳体301以及一安装在壳体 301的荧幕302。在壳体301的侧边设有电源开关303、映射装置连接埠40以及后述的外部装置连接埠60。在壳体301与荧幕302同侧的表面设有前摄影镜头304,在壳体301与荧幕302相对侧的表面设有后摄影镜头305。在荧幕302上可以显示三个选择图像306、307和308,供选择使用内建作业系统21、车载作业系统22或外部映射作业系统23,荧幕302则显示与内建作业系统21、车载作业系统22或外部映射作业系统23对应的操作界面。
如图2所示,映射装置连接埠40系电性连接于系统识别单元12,并经由系统识别单元12连接于外部映射作业系统23,如图3所示,可连接使用与内建作业系统21相同的作业系统的一第一外部装置E1。本实施例的映射装置连接埠40可以是 USB type C的接口,当内建作业系统为iOS系统时,同平台连接埠40则为闪电接口 (lightning port),且车载作业系统为车载iOS系统(CarPlay),第一外部装置E1 为安装iOS系统的行动装置,例如iPhone手机,其可以利用闪电接头转USB type C 的缆线连接第一外部装置E1与映射装置连接埠40。当内建作业系统为安卓作业系统时,第一外部装置E1可利用USB type C的缆线连接映射装置连接埠40。映射装置连接埠40也可以是闪电接口(lightning port)或具有AndroidAuto/MirrorLink 标准的接口。
如图2与图3所示,可连接使用与内建作业系统21相异的作业系统的一第二外部装置E2。若第一外部装置E1为安装iOS系统的行动装置,则第二外部装置E2可为安装安卓作业系统的行动装置。若第一外部装置E1为安装安卓系统的行动装置,则第二外部装置E2可为安装iOS作业系统的行动装置。
如图3所示,外部装置连接埠60可电性连接于一第三外部装置E3,并接受第三外部装置E3输入一电子讯号或输出一电子讯号至第三外部装置E3。图3所示的第三外部装置E3为外加摄影镜头装置。
如图2所示,硬体系统30包括连接于中央处理器10的触控荧幕302、前摄影镜头304、后摄影镜头305、无线连接单元31、音频模组32以及连接于中央处理器11 的讯号输入模组33,讯号输入模组33连接于外部装置连接埠60。讯号输入模组33 可以接收来自第三外部装置E3的讯号。硬体系统30更包括一连接于中央处理器11 的储存单元34,软体系统20系储存于储存单元34。
内建作业系统21系安装有多个应用程序,例如无线通讯、音乐播放、地图导航、影像播放、文书处理等,车载作业系统22系选择执行与行车有关的部分应用程序,例如地图导航,而且不会执行可能影响行车安全的应用程序,例如影像播放,外部映射作业系统23系同步于第一外部装置E1的作业系统或第二外部装置E2 的作业系统。
请参阅图4,其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具有部分相同的结构,因此相同的元件给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本实施例的硬体系统30还包括雷达侦测器35或全球卫星定位仪36以及连接于中央处理器11的讯号输出模组37。外部装置连接埠60可连接一抬头显示器38,中央处理器11将车辆的相关资讯经由输出至抬头显示器38显示。
请参阅图5,其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在一般平板电脑模式下操作。请参阅图6,其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在车载系统模式下操作,车用智能平板电脑100可放置在一承架70上,使用者直接操作车用智能平板电脑100的触控式荧幕302。请参阅图7,其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在手机映射模式下操作,车用智能平板电脑100连接于一手机(第一外部装置E1或第二外部装置E2),车用智能平板电脑100借由外部映射作业系统23与手机(第一外部装置E1或第二外部装置E2)的作业系统同步,使用者可由手机(第一外部装置 E1或第二外部装置E2)操作车用智能平板电脑100,车用智能平板电脑100会传送至手机储存。
请参阅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的又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部装置E1或第二外部装置E2可经由无线连接单元31以无线的方式连接于系统识别单元12,进而连接于外部映射作业系统23,系统识别单元12侦测第一外部装置E1或第二外部装置E2是否与内建作业系统21相同,并由中央处理器 11执行外部映射作业系统23使车用智能平板电脑100与第一外部装置E1或第二外部装置E2同步,而由第一外部装置E1或第二外部装置E2操作车用智能平板电脑 100。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可以选择使用平板模式、车用模式或外部装置映射模式,在平板模式下可以作为一般的平板电脑使用,执行所有安装于平板电脑上的应用程序,在车用模式下,选择执行与行车有关的应用程,例如行动通讯、地图导航、摄影录像及广播音响等,在外部装置映射模式下,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也可以与手机的连接,将平板电脑在行车期间的资料储存在手机。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或申请专利范围不须达成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申请专利范围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Claims (10)

1.一种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可拆卸地设置于一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包括:
一控制系统,其包括一中央处理器、一系统识别单元以及一系统选择单元,该系统识别单元与该中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
一软体系统,电性连接于该控制系统且包括一内建作业系统、一车载作业系统以及一外部映射作业系统,该系统选择单元连接于该内建作业系统、该车载作业系统或该外部映射作业系统并接受一选择指令而使该中央处理器选择载入该内建作业系统、该车载作业系统或该外部映射作业系统;
一硬体系统,电性连接于该控制系统及该软体系统从而该中央处理器选择载入该内建作业系统、该车载作业系统或该外部映射作业系统以控制该硬体系统的作动;
一映射装置连接埠,电性连接于该系统识别单元,并经由该系统识别单元连接于该外部映射作业系统从而该系统识别单元判断与映射装置连接埠连接的电子装置的作业系统与该内建作业系统是否相同;以及
其中该内建作业系统安装有多个应用程序且该车载作业系统选择执行该些应用程序的部分应用程序,该外部映射作业系统同步于该第一外部装置的作业系统或该第二外部装置的作业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外部装置连接埠,其电性连接于一第三外部装置并接受该第三外部装置输入一电子讯号或输出一电子讯号至该第三外部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该内建作业系统为iOS系统,该同平台连接埠为闪电接口,且该车载作业系统为车载iOS系统,该第一外部装置安装iOS系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该内建作业系统为安卓系统,该同平台连接埠为通用序列汇流排接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该内建作业系统为安卓系统,该同平台连接埠为具有MirrorLink标准的接口。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该硬体系统包括连接于该中央处理器的触控荧幕、前摄影镜头、后摄影镜头、无线连接单元、音频模组以及讯号输入模组,该讯号输入模组连接于外部装置连接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外部装置为外加摄影镜头装置、雷达侦测器或全球卫星定位仪。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该硬体系统更包括一连接于该中央处理器的讯号输出模组,该讯号输出模组连接于该外部装置连接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外部装置为抬头显示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智能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该硬体系统更包括一连接于该中央处理器的储存单元,该软体系统储存于该储存单元。
CN202120556021.7U 2021-03-18 2021-03-18 车用智能平板电脑 Active CN214823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6021.7U CN214823068U (zh) 2021-03-18 2021-03-18 车用智能平板电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6021.7U CN214823068U (zh) 2021-03-18 2021-03-18 车用智能平板电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23068U true CN214823068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58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56021.7U Active CN214823068U (zh) 2021-03-18 2021-03-18 车用智能平板电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230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17349A1 (en) Portable vehicle touch screen device utilizing functions of smart phone
EP2549723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140092722A (ko) 정보를 디스플레이하는 모바일 장치 및 방법
CN112256320B (zh) 版本号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017373B (zh)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400281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viding camera preview imag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KR20140048523A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차량 연계 운용 방법 및 시스템과 이를 지원하는 휴대 단말기
CN112667835A (zh) 作品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10482A (zh) 失败网络请求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966130B (zh) 多媒体资源展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214823068U (zh) 车用智能平板电脑
CN117215990A (zh) 多核芯片的核间通信方法、设备及多核芯片
KR20140089868A (ko) 하이브리드 위젯을 제공하는 모바일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3408989B (zh) 汽车数据的比对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726848B (zh) 设备绑定方法、目标启动装置、固定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598992A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M618041U (zh) 車用智能平板電腦
KR20210101075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클립 보드 운용 방법
CN210804354U (zh) 用以映射手机功能的可携式车载触控荧幕装置
CN110764808B (zh) 客户端升级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66064B (zh) 停车位的位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45999B (zh) 绘制组件的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1522576B (zh) 应用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10083121U (zh) 汽车中控系统核心板
EP348676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isually providing information regarding contents indicating time interv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