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21909U - 一种传送机构和喷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送机构和喷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21909U
CN214821909U CN202120208239.3U CN202120208239U CN214821909U CN 214821909 U CN214821909 U CN 214821909U CN 202120208239 U CN202120208239 U CN 202120208239U CN 214821909 U CN214821909 U CN 214821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ed
conveying
limiting
supporting plate
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082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陈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Etherne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Etherne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Etherne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Etherne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082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21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21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219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送机构和喷码装置,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其传送面上固定设置有带动件;支撑平台,用于承载待传送物品,包括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带动件的位置设置有沿所述传送带的行进方向延伸的镂空区,所述带动件穿设所述镂空区,以对所述待传送物品的一侧施加推力。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利用支撑平台使待传送物品与传送带非直接接触,降低了传送时传送带连接处的不平整以及传送带运行时的跳动或抖动等对待传送物品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传送机构和喷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喷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送机构和喷码装置。
背景技术
喷码装置是一种可以实现对移动物品进行喷码的设备,喷码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对物品信息可记录并随时可追溯物。目前市面上进行喷码的方式都是通过机械臂带动物品移动进行喷码或者是通过传送带输送的方式进行喷码。
有些物品对喷码的要求很高,要求喷出的码不能出现歪斜、不清晰以及错乱等状态。因此对喷码装置中的传送机构的要求很高。虽然通过机械臂带动物品移动时可以保证喷码要求,但其弊端是效率太低,无法适应高强度的作业。通过传送带输送的方式进行喷码是效率最快的方式,但是由于传送带连接处的不平整以及传送带运行时的跳动或抖动均会影响喷码效率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送机构和喷码装置,能够利用支撑平台使待传送物品与传送带非直接接触,降低传送带连接处的不平整以及传送带运行时的跳动或抖动等对待传送物品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方案是:提供一种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其传送面上固定设置有带动件;支撑平台,用于承载待传送物品,包括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带动件的位置设置有沿所述传送带的行进方向延伸的镂空区,所述带动件穿设所述镂空区,以对所述待传送物品的一侧施加推力。
其中,所述支撑平台还包括:限位组件,位于所述支撑板上,用于限制所述待传送物品在垂直于所述传送带的所述行进方向上的位置。
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镂空区与所述行进方向相互平行的两侧,且所述限位件与同侧的所述镂空区边缘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两个所述限位件之间的区域用于容纳所述待传送物品。
其中,所述限位件为与所述支撑板非平行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支撑板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互成夹角的限位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撑板表面平行,且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平台还包括:多个侧板,所述侧板自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限位组件一侧表面非平行延伸,所述多个侧板和所述支撑板形成容置空间,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传送带之间具有空隙。
其中,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感应器,位于所述支撑板一侧,用于感应所述待传送物品是否传送至所述感应器位置处;且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相对所述感应器位于所述传送带的所述行进方向的后方,用于使喷码器透过所述开口对所述待传送物品表面进行喷码。
其中,所述传送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带动件,所述多个带动件沿所述行进方向依次等间距间隔排列,且相邻所述带动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待传送物品在所述行进方向上的长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方案是:提供一种喷码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传送机构;喷码器,位于所述传送面上方,用于对所述待传送物品表面进行喷码。
其中,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感应器,位于所述支撑板一侧,用于感应所述待传送物品是否传送至所述感应器位置处;所述喷码器相对所述感应器位于所述传送带行进方向的后方。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中的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和支撑平台;其中,传送带的传送面上固定设有多个带动件,支撑平台包括位于传送带上方的支撑板,其中,支撑板与传送带之间具有空隙;其中,支撑板对应带动件的位置设置有沿传送带的行进方向延伸的镂空区,带动件穿设该镂空区。当将待传送物品放在支撑平台上,传动带开始运行时,带动件可以对待传送物品的侧面施加推力,进而实现传动待传送物品。在上述传送机构中,利用支撑平台使待传送物品与传送带非直接接触,利用传送面上固定的带动件对待传送物品的一侧施加推力,可以避免因为传送带连接处的不平整以及传送带运行时的跳动而使得待传送物品的位置出现抖动或跳动进而出现偏差的情况,降低了后续喷码器对待传送物品进行喷码时出现歪斜、不清晰以及错乱等情况,并且不会影响物品传送和喷码的效率,从而提高喷码装置进行喷码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传送机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支撑平台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传送机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喷码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传送机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支撑平台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所提供的传送机构100包括:传送带101和支撑平台150。其中,传送带101的传送面(图未示)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带动件102;支撑平台150用于承载待传送物品,包括位于传送带101上方的支撑板103,支撑板103对应带动件102的位置设置有沿传送带101的行进方向延伸的镂空区140;传送带101上的带动件102穿设支撑板103沿传送带101的行进方向延伸的镂空区140,以对待传送物品109的一侧施加推力,进行传送。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03可以为具有一定厚的硬质且不易变形的板体,其材质可以为金属,例如,不锈钢等。
本申请中的传送机构100用支撑平台150承载待传送物品109,避免了支撑板103与传送带101的直接接触,限制了待传送物品109在垂直于传送带101的行进方向上的位置,以保证物品不会因为传送带101的跳动或抖动而出现偏移传送轨道的情况。利用传送带101的传送面上的带动件102对待传送物品109的一侧施加推力,进行传送,防止了由于传送带101连接处的不平整以及传送带101运行时的跳动或抖动而使得待传送物品109跳动,并且不会影响传送速率,从而提高物品传送的效率,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中,带动件102可以为规则的立方体,也可以为顶部窄底部宽的柱体等。带动件102的材质可以是刚性材料,也可以是弹性材料,只需能够对待传送物品109的一侧施加推力,带动待传送物品109传送即可,具体实施方式在此不作限制。较佳地,该带动件102的材质可以和传送带101的材质相同,以使得带动件102可以与传送带101一体成型。而当带动件102推动待传送物品109移动时,该带动件102的高度可以超过待传送物品109的高度,以使得待传送物品109整个侧面受到均匀的推力,降低待传送物品109位置翻转的概率。又或者,该带动件102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传送带101上,以便于后续带动件102进行更换;具体可拆卸的方式可以为胶黏剂等。
可选的,当传送带101上设置有多个带动件102时,多个带动件102沿上述传送带101的行进方向依次等间距间隔排列,且相邻带动件102之间的距离大于待传送物品109在行进方向上的长度,以使得待传送物品109不会发生偏移;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只有一个带动件102,跟着传送带101的移动向前行进,对支撑平台150上的待传送物品109施加推力,带动待传送物品109的传送。此外,当多个带动件102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传送带101上时,多个带动件102之间的间隔可以根据待传送物品109的尺寸进行调节设定。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的支撑板103与传送带101之间具有空隙。空隙的距离在此不作限制。上述空隙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得传送带101与支撑板103之间非直接接触,在传送带101运动过程中,其垂直方向的跳动或抖动不会影响支撑板103,进而不会影响支撑板103上方的待传送物品109的传送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阅图1,上述支撑平台150的支撑板103上设置有限位组件112,用于限制待传送物品109在垂直于传送带的行进方向上的位置,以保证待传送物品109不会因为传送带101的跳动或抖动而出现偏移传送轨道的情况。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上述限位组件11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件111,分别设置于镂空区140与行进方向相互平行的两侧,且限位件111与同侧的镂空区140边缘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如图1中阴影部分160所示。两个限位件111之间的区域用于容纳待传送物品。上述限位组件112的结构设计较为简单,且易于制备。
可选地,如图1所示,上述限位件111包括互成夹角的限位板104和固定板105。固定板105与上述支撑板103表面相互平行,且与支撑板103固定连接。固定方式可以是将固定板105通过螺丝固定在支撑板103上。其中限位板104与固定板105互成夹角,角度可以是直角或者其他角度,只需要与待传送物品109的侧面相匹配。限位板104与固定板105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一体成型、卡合安装以及通过螺丝固定。在此对限位板104与固定板105的连接方式以及固定板105与支撑板103的固定方式不作限制。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件111的结构也可为其他,例如,如图3所示,传送机构1100中限位件1101包括限位板1104,限位板1104与支撑板1103非平行设置,限位板1104与上述支撑板1103一体成型。该设计方式可以省去额外的固定组件,以降低固定组件的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板1104和支撑板1103可以是卡合安装或者是螺丝固定,只要将限位板1104固定于支撑板1103,保证不会晃动即可。另外,限位板1104可以是直线型或者是曲线型,只要限位板1104的形状与待传送物品1109相匹配,以固定待传送物品1109传送过程中的传送位置。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2,本申请所提供的支撑平台150还包括多个侧板106。其中,多个侧板106自支撑板103背离限位组件112一侧表面非平行延伸,传送带101位于多个侧板106和支撑板103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该设计方式可以利用该容置空间对传送带101进行保护,以降低外界对传送带101的损伤,减少传送带101的磨损,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平台150包括与传送带101的行进方向平行设置的两个侧板106,该传送机构100还包括在传送带101的行进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106固定连接,传送带101由两个转动轴牵引转动。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阅图1,本申请所提供的传送机构100还包括:感应器107,位于侧板106一侧,用于感应待传送物品109是否传送至感应器107位置处。且上述图1或图2中的限位板104上设置有开口108,开口108相对感应器107位于上述传送带101行进方向的后方,用于使喷码器透过开口108对待传送物品109的表面进行喷码。该设计方式可以实现对待传送物品109的表面进行精确喷码,避免喷码时出现偏移或错乱等情况。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喷码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喷码装置2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传送机构和喷码器202;具体传送机构的结构可参见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喷码器202位于传送带201的传送面上方,且喷码器202相对于感应器203位于传送带201行进方向的后方。在本实施例中,待喷码物品209放置在支撑板205与限位板206形成的支撑平台207上,上述传送机构100运行时,带动件204对待喷码物品209的一侧施加推力,进行传送;待喷码物品209经过感应器203时,由于喷码器202相对于感应器203位于传送带201行进的后方,喷码器202经过一定延时后,通过限位板206上的开口208对待喷码物品209表面进行喷码。
本实施例提供的喷码装置200,将改造后的传送机构与喷码器202进行高度配合,避免了喷码时由于传送带201的跳动或抖动而出现歪斜、不清晰以及错乱等情况,并且不会影响物品传送和喷码的速率,从而提高喷码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成本。
总而言之,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中用于喷码装置的传送机构,通过在传送带上方设有支撑平台以承载待传送物品,在传送面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带动件,利用带动件对物品的一侧施加推力,进行物品的传送,避免了喷码时由于传送带的跳动或抖动而出现歪斜、不清晰以及错乱等情况,并且不会影响物品传送和喷码的速率,从而提高喷码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带,其传送面上固定设置有带动件;
支撑平台,用于承载待传送物品,包括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带动件的位置设置有沿所述传送带的行进方向延伸的镂空区,所述带动件穿设所述镂空区,以对所述待传送物品的一侧施加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还包括:
限位组件,位于所述支撑板上,用于限制所述待传送物品在垂直于所述传送带的所述行进方向上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镂空区与所述行进方向相互平行的两侧,且所述限位件与同侧的所述镂空区边缘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两个所述限位件之间的区域用于容纳所述待传送物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为与所述支撑板非平行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支撑板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包括互成夹角的限位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撑板表面平行,且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还包括:
多个侧板,所述侧板自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限位组件一侧表面非平行延伸,所述多个侧板和所述支撑板形成容置空间,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传送带之间具有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
感应器,位于所述支撑板一侧,用于感应所述待传送物品是否传送至所述感应器位置处;且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相对所述感应器位于所述传送带的所述行进方向的后方,用于使喷码器透过所述开口对所述待传送物品表面进行喷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带动件,所述多个带动件沿所述行进方向依次等间距间隔排列,且相邻所述带动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待传送物品在所述行进方向上的长度。
9.一种喷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送机构;
喷码器,位于所述传送面上方,用于对所述待传送物品表面进行喷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感应器,位于所述支撑板一侧,用于感应所述待传送物品是否传送至所述感应器位置处;所述喷码器相对所述感应器位于所述传送带行进方向的后方。
CN202120208239.3U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传送机构和喷码装置 Active CN214821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8239.3U CN214821909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传送机构和喷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8239.3U CN214821909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传送机构和喷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21909U true CN214821909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81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08239.3U Active CN214821909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传送机构和喷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219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94730B1 (ko) 유리판의 반송 장치 및 그 반송 방법
CN102070014B (zh) 分配物体流的装置和方法
CA2069549C (en) Dewatering apparatus for drop marking bottles and cans
CN214821909U (zh) 一种传送机构和喷码装置
JP2002308423A (ja) 板材搬送方法および板材搬送装置
US20190160821A1 (en) Cleaning head as well as device and method for cleaning printing heads
CN211056336U (zh) 一种用于模切机的辊压结构
CN114789602A (zh) 一种传送机构和喷码装置
US4874079A (en) Article transferring conveying system
JP5979456B2 (ja) ガラス板の搬送装置及びその搬送方法
CN213949594U (zh) 一种板材传送装置
JP2007182338A (ja) ガラス基板の切断方法およびその切断装置
JPH10118904A (ja) 板状物の連続研磨装置
CN210192566U (zh) 新型输送轨道
KR20120136707A (ko) 도금장치
CN215397784U (zh) 动态喷码设备
CN219339009U (zh) 一种口罩喷码机
KR100779860B1 (ko) 슬림 패널 식각장치
CN202433673U (zh) 一种卧式显影机传送装置
JP2008201565A (ja) 搬送装置
JPH0655290U (ja) 基板押え搬送装置
CN210362986U (zh) 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喷码机
CN220163490U (zh) 自动喷码机
CN206915159U (zh) 新型输送装置
CN114789898A (zh) 一种传送装置及喷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