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15347U - 便携式切割机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切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15347U
CN214815347U CN202120508519.6U CN202120508519U CN214815347U CN 214815347 U CN214815347 U CN 214815347U CN 202120508519 U CN202120508519 U CN 202120508519U CN 214815347 U CN214815347 U CN 214815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member
base
gauge
shielding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085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村卓示
高田智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15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153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BSAW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7B9/00Portable power-driven circular saws for manual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BSAW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7B9/00Portable power-driven circular saws for manual operation
    • B27B9/04Guiding equipment, e.g. for cutting pane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Sa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在被称为切片机的便携式切割机中,有时被切割件的切割粉末会从集尘箱的前部下端与基座之间的前间隙漏出。在该情况下,假设漏出的切割粉末碰撞到基座的翻折部等而飞散。因此,需要更有效地防止切割粉末的飞散。利用设置于基座(10)的用于安装平行规尺的规尺安装部(15)来安装封堵前间隙(5)的遮蔽部件(51)。遮蔽部件(51)具有与平行规尺的腿部大致相同的平板形状。与平行规尺相同,遮蔽部件(51)被贯插于保持部(16),并通过固定螺钉(18)的拧入而被固定。通过从前间隙(5)漏出的切割粉末被遮蔽部件(51)遮蔽来防止其飞散。

Description

便携式切割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作业人员手持着移动操作来进行切割加工的便携式切割机。
背景技术
已提供有一种例如也被称为切片机(tip saw cutter),使用金属切割用锯片来作为刀具的金工用便携式切割机。锯片是将刀头和基体制作为单独的零部件,并通过焊接使彼此形成一体的切割刃的一种。以往,在金属加工用便携式切割机中,为了高效地收集通过切割加工而产生的火花和通过火花固化而产生的切屑,而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一种技术:通过适当地设定齿尖与固定罩的内壁的间隔等,来将堆积在齿底的切屑顺利地引导到集尘箱。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一种技术:在木材加工用切割机中,在前罩主体的下部设置覆盖切屑产生部的挡板部(skirt part)来使切屑不飞散到外部。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如下一种技术:在相同的木材加工用切割机中,在设置于固定罩的前部的滑动罩上设置突起部,通过突起部来遮蔽切割部位的上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9-198912号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公报实开平5-5333号
专利文献3: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18811号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前者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在基座与固定罩的前部之间,为了避免彼此干涉而设定有微小的间隙。有时经由该间隙会有少量的切屑漏出。假设漏出的切屑碰撞到基座的翻折部等而飞散。在该方面,需要更进一步提高切屑的飞散防止效果。根据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木材加工用的技术,由于构成为在固定罩的内部配置相对于包括火花在内的切屑缺乏耐用性的部件,因此难以应用于金属加工用的便携式切割机。针对这些现有技术,在金工用便携式切割机中,需要进一步提高通过切割加工产生的切割粉末(切屑)的飞散防止效果(集尘效率)。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特征,便携式切割机具有基座和切割机主体,其中,所述基座具备与被切割件抵接的下表面;所述切割机主体被支承于基座的上表面侧。另外,便携式切割机具有前方罩部位和规尺安装部,其中,所述前方罩部位被设置于切割机主体,且用于覆盖圆板状切割刃的前方的周围;所述规尺安装部被设置于基座,用于以可拆下的方式安装平行规尺。另外,便携式切割机具有遮蔽部件,该遮蔽部件代替平行规尺而被安装于规尺安装部,且用于覆盖形成于前方罩部位与基座之间的前间隙。
因此,利用平行规尺的安装部,能够遮蔽从基座与前方罩部位之间的前间隙飞散的切割粉末。据此,更有效地防止便携式切割机的切割粉末飞散。由于构成为利用平行规尺的安装部来进行安装的结构,因此能够避免较大的成本增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规尺安装部构成为使遮蔽部件沿与切割行进方向交叉的左右方向可拆装。因此,不需要较大的空间用于拆装。据此,用于遮蔽部件的拆装的可操作性变得良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遮蔽部件具有被实施了防滑处理的把持部。因此,能够把持着把持部来拆装遮蔽部件。据此,由于把持部被实施了防滑处理,因此,用于遮蔽部件的拆装的可操作性变得良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代替遮蔽部件,平行规尺的板状的腿部被安装于规尺安装部。腿部覆盖前方罩部位与基座之间的前间隙。因此,即使在代替遮蔽部件而安装了平行规尺的腿部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平行规尺的腿部遮蔽从前间隙飞散的切割粉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遮蔽部件具有用于对准墨线的引导部。引导部被设置为缺口状,或者具有标记。因此,遮蔽部件也能够作为用于对准墨线的引导部来使用。据此,能够便于进行墨线对准作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遮蔽部件具有棒状的主体部和辅助遮蔽部,其中,所述辅助遮蔽部从主体部在前间隙的前方向上方立起。因此,例如在减小切割刃的切入深度的情况下,即在前间隙向上方扩大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辅助遮蔽部来防止切割粉末的漏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辅助遮蔽部以板簧(leaf spring)为原材料而形成,且弹性地抵接前方罩部位。因此,例如通过与伴随着前方罩部位的位移的前间隙的扩大缩小相对应,辅助遮蔽部弹性地位移,据此能够高效地防止切割粉末的漏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遮蔽部件在端部具有刮刀状的尖锐部。因此,将遮蔽部件从规尺安装部拆下后,能够将尖锐部作为刮刀(scraper)来使用。例如,能够在掏出堆积在集尘箱内的切割粉末时使用遮蔽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在遮蔽部件上设置有尺寸刻度。因此,能够将遮蔽部件作为尺度标准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便携式切割机的整体立体图。本图表示安装有平行规尺的状态。
图2是便携式切割机的整体立体图。本图表示拆下平行规尺后的状态。
图3是图2中III向视图,且是便携式切割机的右视图。
图4是图2中IV向视图,且是便携式切割机的俯视图。
图5是图2中V向视图,且是便携式切割机的左视图。
图6是图2中VI向视图,且是便携式切割机的主视图。
图7是图2中VII向视图,且是便携式切割机的后视图。
图8是图2中VIII向视图,且是便携式切割机的仰视图。
图9是便携式切割机的整体立体图。本图表示安装有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的状态。
图10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及其周边的纵向剖视放大图。
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的立体图。
图13是安装有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的便携式切割机的整体俯视图。
图14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的立体图。
图15是安装有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的便携式切割机的纵向剖视图。本图表示切入深度被设定得最大的状态。
图16是图15中XVI部放大图。
图17是安装有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的便携式切割机的纵向剖视图。本图表示切入深度被设定得最小的状态。
图18是图17中XVIII部放大图。
图19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的立体图。
图20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便携式切割机(切片机);W:被切割件;C:切割部位;2:平行规尺;3:规尺主体;4:腿部;5:前间隙;10:基座;10a:壁部;10b:引导部;11:窗部;12:支承壁部;12a:避让孔;15:规尺安装部;16:保持部;17:固定部;17a:底座部;18:固定螺钉;20:切割机主体;21:电动马达(无刷马达);21a:马达壳体;22:切割刃;22a:固定螺钉;23:手柄部;23a:前部;23b:握柄部;23c:吊绳(strap)接合部;23d:开关操作柄;23e:解锁按钮;23f:保持孔;24:固定罩;25:集尘箱;25a:前方罩部位;26:固定螺钉;28:箭头;29:盖部;30:可动罩;30a:伸缩弹簧;31:减速齿轮部;31a:齿轮壳体;32:支承臂部;33:上下摆动支轴;35:电池安装部;36:电池组;37:控制器收容部;38:控制器;39:照明器具;40:锁定操作柄;41:六角扳手;42:扳手保持部;45:摆动位置固定机构;46:深度引导件;47:固定操作柄;47a:固定螺钉;50:飞散防止结构;51:遮蔽部件(第一实施方式);51a:把持部(滚花加工);52:遮蔽部件(第二实施方式);52a:引导部;53:遮蔽部件(第三实施方式);53a:主体部;53b:辅助遮蔽部;53c:基台部;53d:立起部;53e:滑动接触部;54:遮蔽部件(第四实施方式);54a:把持部;54b:尖锐部;55:遮蔽部件(第五实施方式);55a:尺寸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图1~图20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8表示在各实施方式中通用的便携式切割机1。在以下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也被称为切片机的金工用切割机来作为便携式切割机1。便携式切割机1具有基座10和切割机主体20,其中,所述基座10与被切割件W抵接;所述切割机主体20支承于基座10的上表面侧。基座10具有矩形平板形状,其下表面侧抵接于被切割件W的上表面。
切割机主体20具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21、圆板形的切割刃22和环形的手柄部23。电动马达21使用大输出且在马达轴方向上紧凑的无刷马达。电动马达21被安装于圆筒形的马达壳体21a的内部。
切割刃22通过沿着圆板形的基体的周缘将多个刀头在周向上隔开一定间隔并利用焊接形成一体而成,且使用钢材切割用锯片。
切割刃22的上侧大致半周的范围(基座10的上表面侧的范围)被固定罩24和集尘箱25的一部分覆盖。如图4所示,固定罩24隐藏配置在集尘箱25的左侧。如图1~图3所示,切割刃22的从基座10的上表面起位于上方的范围的前侧区域被形成集尘箱25的前侧区域的前方罩部位25a覆盖。据此,防止切割粉末向周围飞散。
在固定罩24的右侧部并排设置有集尘箱25。在切割刃22切入被切割件W的部位(切割部位C)产生的切割粉末被向上方吹起,而向集尘箱25的前部即前方罩部位25a内流动。被吹起到前方罩部位25a内的切割粉末向上方且后方流动而被收集到集尘箱25内。通过拧松固定螺钉26,能够将集尘箱25从固定罩24拆下。在集尘箱25的后部设置有用于排出被收集的切割粉末的盖部29。通过拆下集尘箱25并打开盖部29,能够排出被收集到内部的切割粉末。据此,便于进行集尘箱25的维护作业。
如图1~图3所示,在集尘箱25的右侧面显示有表示切割刃22的旋转方向的箭头28。因此,切割刃22在图3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在切割部位C切割粉末通过因切割刃22的旋转而产生的绕逆时针的旋转风被向上方吹起。从切割部位C被吹起的一部分切割粉末经由集尘箱25的前方罩部位25a与基座10之间的前间隙5向斜前上方漏出。关于漏出的切割粉末的处理,在后面进行叙述。
如图8所示,切割刃22的下部侧经由设置于基座10的长槽孔形状的窗部11向下表面侧突出。该突出部分切入被切割件W来进行切割加工。如图3、图5所示,切割刃22的下部侧即向基座10的下表面侧突出的部分的周围(齿尖)被可动罩30覆盖。可动罩30被设置为以切割刃22的旋转中心附近为中心转动而能开闭(敞开和遮蔽)齿尖。可动罩30通过在使其顶端部抵接于被切割件W的状态下将该便携式切割机1向切割行进方向移动操作而被相对地打开。如图8所示,可动罩30通过夹装在其与固定罩24之间的伸缩弹簧30a被向关闭方向施力。通过可动罩30,能够避免切割刃22在必要时以外的情况下露出的状态。
如图4~图7所示,在固定罩24的左侧部,经由减速齿轮部31而接合有电动马达。减速齿轮部31具有在圆筒形的齿轮壳体31a内收容齿轮列的结构。电动马达21的旋转输出通过减速齿轮部31被减速并被输出给输出轴。虽然在图中未示出,但输出轴突出到固定罩24内。在突出到固定罩24内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切割刃22。在图1~图3中示出了用于将切割刃22固定在输出轴的顶端的固定螺钉22a。
在减速齿轮部31的齿轮壳体31a的前部一体地设置有支承臂部32。支承臂部32向前方延伸。支承臂部32的前部经由上下摆动支轴33而与基座10的上表面接合。在基座10的前部上表面一体地设置有彼此平行而向上方立起的两个支承壁部12。支承臂部32的前部在被夹持于两个支承壁部12之间的状态下被接合。上下摆动支轴33同轴地贯穿支承臂部32和两个支承壁部12。据此,切割机主体20以经由上下摆动支轴33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被支承于基座10的前部上表面。通过使切割机主体20相对于基座10上下摆动,能够改变切割刃22向基座10的下表面侧突出的突出量。通过改变切割刃22向基座10的下表面侧突出的突出量,能够改变切割刃22对被切割件W的切入深度。
在减速齿轮部31的上方设置有环形的手柄部23。在手柄部23的内周侧设置有扳机形式的开关操作柄23d。当用指尖向上方扣动操作开关操作柄23d时,安装在该手柄部23内部的主开关(在图中未示出)被接通。当主开关接通时,电动马达21起动。当解除对开关操作柄23d的扣动操作时,主开关断开而使电动马达21停止。
在手柄部23的上部设置有解锁按钮23e。解锁按钮23e配置在手柄部23的两侧部。当解除操作任一方的解锁按钮23e时,解锁状态被解除,从而能够扣动操作开关操作柄23d。只要不解除操作解锁按钮23e,则禁止对开关操作柄23d的扣动操作,从而限制使用者非意图下的不经意的起动操作。当解除对开关操作柄23d的扣动操作时,解锁按钮的解除操作被取消。另外,如图6所示,对于左右的解锁按钮23e而言,从手柄部23向左右突出的部位具有圆筒形状,其上侧部分相对于下侧部分向左右外侧形成为缺口状,且上侧部分形成为倾斜的平面形状。因此,容易使使用者的指尖的顶端表面不费力地抵接于解锁按钮23e的倾斜的平面部分。另外,左右的解锁按钮23e通过其中间部分彼此成为一体,且能够沿左右方向水平移动。使用者通过按压解锁按钮23e的上侧部分的倾斜的平面部分,即使不使解锁按钮23e严格意义上沿左右方向水平地移动,也能够一边稍向下方用力,一边使解锁按钮23e沿左右方向舒适地移动。
手柄部23的前部23a与齿轮壳体31a的上部相接合。手柄部23的前部23a从齿轮壳体31a的上部向上方立起。握柄部23b从前部23a的上部向斜后下方延伸。在握柄部23b的后部设置有用于连接防止下落用的吊绳(tether strap)等的吊绳接合部23c。握柄部23b的后部侧经由电池安装部35而与齿轮壳体31a的后表面侧相接合。在电池安装部35的下表面侧安装有一个电池组36。
电动马达21以安装在电池安装部35的电池组36的电功率为电源进行动作。电池组36通过从电池安装部35拆下进行充电而能够反复使用。如图4中空心箭头所示的那样,电池组36能够相对于电池安装部35向右方滑动来安装,并且能够相对于电池安装部35向左方滑动来拆下。
在电动马达21与电池安装部35之间设置有控制器收容部37。在该控制器收容部37中收容有矩形平板形的控制器38,在该控制器38的内部安装有主要用于进行电动马达21的动作控制的控制基板。
在减速齿轮部31的前方且手柄部23的前部23a的下部设置有将LED(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照明器具39。通过照明器具39照亮切割部位C(切割刃22对被切割件W的切入部位),以便于在暗处等进行切割作业。在基座10的前端部设置有用于对准墨线的引导部10b。通过使引导部10b与显示在被切割件W的上表面的墨线位置对准,切割刃22能够间接地与墨线位置对准。通过照明器具39,引导部10b附近被照亮,由此便于进行位置对准。
在减速齿轮部31的前部突出有锁定操作柄40。当按压操作锁定操作柄40时,安装有切割刃22的输出轴被锁定而不能旋转。据此,便于进行刀具更换。
在马达壳体21a的前部设置有用于保持L字形的六角扳手41的扳手保持部42。如图5所示,在手柄部23的基部设置有一个保持孔23f。通过将六角扳手41的顶端部插入保持孔23f,并使其后端侧弹性地夹持在扳手保持部42来进行保持,据此,能够使六角扳手41常备于切割机主体20。六角扳手41被用于切割刃22的固定螺钉22a的紧固作业。通过使六角扳手41常备于切割机主体20,能够迅速地进行切割刃22的更换作业。
如图4所示,在固定罩24的后部和基座10之间设置有摆动位置固定机构45,所述摆动位置固定机构45用于固定切割机主体20的上下摆动位置。摆动位置固定机构45具有设置在基座10的上表面的圆弧形的深度引导件46和固定操作柄47。深度引导件46经由倾摆支轴46a以可前后倾摆的方式被支承。在固定操作柄47上接合有固定螺钉47a。固定螺钉47a贯插于深度引导件46的引导槽,并旋合于固定罩24的左侧部。通过固定操作柄47向下方的倾摆操作来紧固固定螺钉47a,通过固定操作柄47向上方的倾摆操作来旋松固定螺钉47a。通过向下方倾摆操作固定操作柄47来紧固固定螺钉47a,从而夹持深度引导件46。据此,切割机主体20相对于基座10的上下摆动位置被固定,从而切入深度被固定。通过向上方倾摆操作固定操作柄47来旋松固定螺钉47a,能够改变切割机主体20的上下摆动位置,从而调整切入深度。
如图1所示,在基座10的前部能够安装平行规尺2。平行规尺2发挥用于使切割刃22沿着被切割件W的侧部平行地切入的引导功能。平行规尺2具有平板形的规尺主体3和沿左右方向较长地延伸的一个腿部4。
平行规尺2被安装于设置在基座10的前部的规尺安装部15。规尺安装部15具有两个保持部16和一个固定部17。在基座10的左右侧部,分别设置有呈向上方翻折状的壁部10a。左右的壁部10a主要作为用于提高该基座10的平面刚性的肋来发挥功能。在左右的壁部10a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保持部16。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用于使平行规尺2相对于基座10进行保持的保持部16和保持孔。保持部16横跨基座10的上表面和壁部10a之间而形成为L字形。
在左右的保持部16之间配置有所述的两个支承壁部12。在两个支承壁部12的下部设置有矩形的避让孔12a。两个避让孔12a与左右的保持部16配置在同一条线上。因此,如图1所示,平行规尺2的腿部4成为横跨且被贯插于左右的保持部16之间,并且也被贯插于两个避让孔12a的状态。
在左侧的支承壁部12和左侧的保持部16之间设置有固定部17。固定部17具有底座部17a和固定螺钉18。底座部17a具有横跨基座10的上表面的上方的门型。在底座部17a上旋合有作为固定部件的固定螺钉18。固定螺钉18拧入后向下方移动。通过拧入固定螺钉18并将其顶端按压到腿部4,来固定平行规尺2。
当旋松固定螺钉18时,腿部4能够沿左右方向移动,从而能够调整规尺主体3的位置。通过调整规尺主体3的位置,能够调整切割刃22与被切割件W的端缘的间隔。另外,通过旋松固定螺钉18,使腿部4向右侧移动并将其从保持部16拔出,据此能够将平行规尺2从规尺安装部15拆下。图2之后示出了拆下平行规尺2后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切割机1具有用于防止切割粉末飞散的飞散防止结构50,其中,所述切割粉末是从切割部位C被吹起的切割粉末,且是不被吹入到集尘箱25的前方罩部位25a内而经由集尘箱25的前方罩部位25a的前部下端和基座10之间的前间隙5向前方漏出的切割粉末。本实施方式的飞散防止结构50具有以下结构,即利用用于安装上述平行规尺2的规尺安装部15来安装以下说明的遮蔽部件51的结构。
图9、图10表示安装有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51的便携式切割机1。在图11中示出了从规尺安装部15拆下的遮蔽部件51。遮蔽部件51以金属材料为原材料,且具有与平行规尺2的腿部4相同的宽度和板厚。遮蔽部件51具有大致与基座10的左右宽度相同的长度。遮蔽部件51通过以其长度方向沿着左右方向的方式沿着左右方向移动,而能够相对于规尺安装部15被安装、拆下。遮蔽部件51从右侧的保持部16和左侧的保持部16中的任一侧均能够插入来安装,并且从右侧的保持部16和左侧的保持部16中的任一侧均能够拔出来而拆下。另外,遮蔽部件51左右翻转或者上下面翻转也能够从左右任一侧安装,拆下。遮蔽部件51被贯插于左右的保持部16和避让孔12a,并且沿基座10的左右宽度方向被安装。遮蔽部件51通过固定螺钉18的拧入而被固定。
如图10所示,被安装于规尺安装部15的遮蔽部件51位于集尘箱25的前方罩部位25a的前部下端与基座10之间的前间隙5的前方。因此,前间隙5被遮蔽部件51封堵。因此,通过遮蔽部件51来防止经由前间隙5向前方漏出的切割粉末的飞散。
如图11所示,在遮蔽部件51的两端部设置有被实施了防滑用的滚花加工的把持部51a。使用者能够通过抓握住把持部51a来将遮蔽部件51安装于规尺安装部15,并能够将遮蔽部件51从规尺安装部15拆下。通过被实施了防滑处理的把持部51a,能够提高该遮蔽部件51的可操作性。也可以代替滚花加工而覆盖橡胶层来作为防滑部。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切割机1,利用平行规尺2的规尺安装部15,基座10与集尘箱25的前方罩部位25a之间的前间隙5被遮蔽部件51封堵。据此,从前间隙5漏出的切割粉末被遮蔽而防止向前方飞散。据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便携式切割机1的切割粉末飞散。
另外,根据例示出的飞散防止结构50,由于遮蔽部件51为利用平行规尺2的规尺安装部15进行安装的结构,因此,能够避免较大的成本增加。
并且,遮蔽部件51通过沿与切割行进方向交叉的左右方向移动而被安装于规尺安装部15,并能从规尺安装部15被拆下。因此,无需较大的空间用以安装、拆下。据此,遮蔽部件51~55的用于安装、拆下的可操作性变得良好。
对于以上例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51,能够添加各种各样的变更。在图12中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52。遮蔽部件52具有追加了用于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51位置对准的引导部52a的结构。引导部52a被设置为在遮蔽部件51的外表面切入而形成V槽。在图13中示出了将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51安装于规尺安装部15的便携式切割机1。如图所示,将遮蔽部件52的引导部52a与用于对准墨线的引导部10b位置对准。据此,能够将引导部52a作为用于对准墨线的引导部来使用。由于能够将位于更靠近切割刃22的刀尖的部位的引导部52a作为用于对准墨线的引导部来使用,因此,能够更迅速且准确地使切割刃22与墨线位置对准。
在图14中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53。遮蔽部件53具有主体部53a和辅助遮蔽部53b。主体部53a具有与平行规尺2的腿部4相同的宽度和板厚。如图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省略了用于作为主体部53a的左右的把持部的滚花加工(防滑部)。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体部53a中,省略了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部52a。此外,也能够将第一实施方式的遮蔽部件51和第二实施方式的遮蔽部件52直接作为主体部53a来使用。
辅助遮蔽部53b为弥补主体部53a的遮蔽功能的不足的部件,其原材料使用板簧。辅助遮蔽部53b为与主体部53a分体设置的部件,两者没有相互固定。辅助遮蔽部53b具有基台部53c和立起部53d,其中,所述基台部53c位于主体部53a的下表面侧;所述立起部53d从基台部53c的后部向上方立起。立起部53d的上部为向前侧呈圆弧形弯曲的滑动接触部53e。
在图15~图18中示出了将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53安装于规尺安装部15的便携式切割机1。遮蔽部件53的主体部53a和辅助遮蔽部53b位于集尘箱25的前方罩部位25a与基座10的上表面之间的前间隙5的前方。当将该遮蔽部件53安装于规尺安装部15时,通过使辅助遮蔽部53b位于遮蔽前间隙5的前方的部位并拧入固定螺钉18,辅助遮蔽部53b被固定于该部位。通过拧入固定螺钉18,基台部53c被夹持于主体部53a与基座10之间,从而将辅助遮蔽部53b固定。
如图15、图16所示,辅助遮蔽部53b的立起部53d在大致与集尘箱25的前方罩部位25a的前表面抵接的状态下被安装。据此,前间隙5被辅助遮蔽部53b的立起部53d封堵,从而高效地防止切割粉末的漏出。在图17、图18中示出了使切割机主体20向上方摆动来减小切割刃22的切入深度的状态。在该情况下,集尘箱25的前方罩部位25a具有上下摆动支轴33而向上方位移。因此,前方罩部位25a的下端远离基座10而使前间隙5向上方扩大。即使在该情况下,辅助遮蔽部53b的立起部53d也位于前间隙5的前方,从而能防止切割粉末从前间隙5漏出。
如图18所示,在使切割机主体20以上下摆动支轴33为中心上下摆动时,辅助遮蔽部53b的滑动接触部53e与固定罩24的前表面滑动接触。另外,滑动接触部53e通过立起部53d的弹力被弹性地按压于固定罩24的前表面,并且立起部53d通过弹力返回到立起位置。因此,与切割机主体20的上下摆动位置无关,通过辅助遮蔽部53b来遮蔽前间隙5,从而能防止切割粉末的漏出。
在图19、图20中示出了进一步添加变更而成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54、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55。图19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54在一方侧具有被实施了防滑用的滚花加工的把持部54a,在另一方侧设置有刮刀状的尖锐部54b。在将遮蔽部件54从规尺安装部15拆下的情况下,通过尖锐部54b能够将该遮蔽部件54合理有效利用为刮刀(scraper)。例如,在将集尘箱25从固定罩24拆下,扔掉收集到内部的切割粉末时,能够将遮蔽部件54的尖锐部54b插入到集尘箱25内,从而高效地掏出堆积的切割粉末。
在图20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55上显示有尺寸刻度55a。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55例如能够在从规尺安装部15拆下后测量其他部位的尺寸等时作为尺度标准来合理有效利用。
如以上例示的那样,遮蔽部件51~55通过安装于规尺安装部15来防止切割粉末的飞散。另外,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54和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遮蔽部件55从规尺安装部15拆下后能够作为刮刀、尺度标准来使用。在将遮蔽部件51~55从规尺安装部15拆下后安装了平行规尺2的状态下,平行规尺2的腿部4作为遮蔽部件发挥功能。从集尘箱25的前方罩部位25a的前部下端与基座10的上表面之间的前间隙5漏出的切割粉末被腿部4遮蔽来防止其飞散。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能够进一步添加变更。例如,虽然例示了具有与平行规尺2的腿部4大致相同的宽度和厚度的遮蔽部件51~55,但也可以变更为在能够穿过保持部16、避让孔12a和固定部17的范围内具有更大的宽度和厚度,或者相反而具有更小的宽度和厚度的遮蔽部件。
另外,能够应用比例示出的遮蔽部件51~55更长的遮蔽部件或者比其更短的遮蔽部件。遮蔽部件只要具有至少位于横跨单侧的保持部16和固定部17的位置且至少位于前间隙5的前方的位置的长度即可。
并且,遮蔽部件可以为树脂制。在该情况下更优选为耐热性树脂。遮蔽部件并不局限于具有带板形状的情况,也可以为以能够贯插保持部16、避让孔12a和固定部17为条件的圆棒形、管形和方材形。在该情况下,可以在保持部16等上追加半圆形的开口部来贯插遮蔽部件。
在切割机主体20被支承于基座10的支承部即支承壁部12位于比例示出的部位向前后偏移的部位的情况下,从避免与遮蔽部件干涉的观点出发,能够省略例示出的避让孔12a。
另外,虽然例示了安装有具有一条腿部4的平行规尺2的规尺安装部15,但安装有通过基座的前部和后部来固定彼此平行的两条腿部的方式的平行规尺的规尺安装部能够应用例示出的飞散防止结构50。
作为例示出的遮蔽部件51~55的附带功能的把持部51a的滚花加工、引导部52a、辅助遮蔽部53b、尖锐部54b和尺寸刻度55a能够适当地组合来作为一个遮蔽部件。
另外,虽然例示了通过并排设置在固定罩24的侧部的集尘箱25的前部(前方罩部位25a)来覆盖切割刃22的前部周围的结构,但例如不具有集尘箱而使固定罩的前部或其他部位作为前方罩部位来覆盖切割刃22的前部周围的结构能够应用例示出的粉尘飞散防止结构。
虽然作为便携式切割机1而例示了也被称为切片机的金工用的切割机,但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具有通常的锯片的木工切割用便携式圆盘锯,或者具有旋转的圆板形的金刚石砂轮(diamond wheel)来作为刀具的切割工具(cutter)等其他方式的便携式切割机。

Claims (9)

1.一种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基座、切割机主体,前方罩部位、规尺安装部和遮蔽部件,其中,
所述基座具备与被切割件抵接的下表面;
所述切割机主体被支承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侧;
所述前方罩部位被设置于所述切割机主体,用于覆盖圆板状切割刃的前方周围;
所述规尺安装部被设置于所述基座,用于以可拆下的方式安装平行规尺;
所述遮蔽部件代替所述平行规尺而被安装于所述规尺安装部,且用于覆盖形成于所述前方罩部位与所述基座之间的前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尺安装部构成为使所述遮蔽部件沿与所述切割行进方向交叉的左右方向可拆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部件具有被实施了防滑处理的把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代替所述遮蔽部件,所述平行规尺的板状的腿部被安装于所述规尺安装部,所述腿部覆盖所述前方罩部位与所述基座之间的所述前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部件具有用于对准墨线的缺口状的引导部或者具有标记的引导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部件具有棒状的主体部和辅助遮蔽部,其中所述辅助遮蔽部在所述前间隙的前方从所述主体部向上方立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遮蔽部以板簧为原材料而形成,且弹性抵接所述前方罩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部件在端部具有刮刀状的尖锐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遮蔽部件上设置有尺寸刻度。
CN202120508519.6U 2020-04-08 2021-03-10 便携式切割机 Active CN21481534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69697 2020-04-08
JP2020069697A JP7438828B2 (ja) 2020-04-08 2020-04-08 携帯用切断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15347U true CN214815347U (zh) 2021-11-23

Family

ID=75485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08519.6U Active CN214815347U (zh) 2020-04-08 2021-03-10 便携式切割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438828B2 (zh)
CN (1) CN214815347U (zh)
DE (1) DE202021101302U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60514B (zh) * 2023-03-03 2023-08-11 永康市嘉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集尘功能的电圆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20551B2 (ja) 2003-09-30 2008-07-16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携帯用電動切断機
JP2017024116A (ja) 2015-07-21 2017-02-02 株式会社マキタ 加工機
JP6847651B2 (ja) 2016-09-01 2021-03-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携帯用切断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64982A (ja) 2021-10-14
DE202021101302U1 (de) 2021-03-31
JP7438828B2 (ja) 202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48123A1 (en) Miter saw
EP0748665B1 (en) A reciprocating saw blade clamp
GB2388571A (en) Circular saw with laser alignment system
US7658501B2 (en) Cutoff/milling device
GB2386861A (en) Circular saw with infrared guide
CA2830340C (en) Powered circular saw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CN214815347U (zh) 便携式切割机
US20040060178A1 (en) Circular saw
CN107552872B (zh) 切割工具
US6578268B2 (en) Tool
JP5468360B2 (ja) 切断機の集塵装置
JP2008018498A (ja) 切断機
JP2000052259A (ja) バイス装置のフェンス
JP2012116048A (ja) 携帯用切断機
JP7455661B2 (ja) 携帯用加工機
AU2009200187A1 (en) Laser line generator and power tool
JP7360341B2 (ja) 携帯用切断機
JP5526091B2 (ja) 加工作業における加工補助装置
JP5315968B2 (ja) 携帯用切断機
US20220379391A1 (en) Portable handheld machine saw having pre-scoring assembly and tool change
JP2007276302A (ja) 溝切り工具
JP3829671B2 (ja) 携帯用電動切断工具
EP1581372A1 (en) Laser line generator and power tool
JP5792329B2 (ja) 切断機の集塵装置
AU2004100043A4 (en) Laser line generator and power to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