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7964U - 一种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7964U
CN214787964U CN202120819880.0U CN202120819880U CN214787964U CN 214787964 U CN214787964 U CN 214787964U CN 202120819880 U CN202120819880 U CN 202120819880U CN 214787964 U CN214787964 U CN 214787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e
limiting disc
oil storage
lubricating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198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华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ong Ji Sh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ong Ji Sh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ong Ji Sh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ong Ji Sh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198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7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7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79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包括中心轴、穿设在所述中心轴中部的滚针轴承组件,以及分别穿设在所述中心轴两端的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中,一方面,通过限位组件对泵壳内软管进行限位固定,有效防止软管脱落或偏移而造成泵内阻塞,同时限位组件内部盘旋环绕的冷凝软管有效起到降温冷却作用,吸附导辊与软管之间挤压和摩擦频繁而产生的热量;另一方面,通过滚针轴承组件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传动效率高、发热量少,不仅可以减少润滑油的消耗,而且润滑维护较为方便省事,同时储油安装帽既起到导油作用,又有效吸附贮存润滑油,有效使得装置运转顺滑畅通。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
背景技术
软管泵属于蠕动泵的范畴。蠕动泵是转子式容积泵的一种,因其工作原理类似消化道以蠕动方式输送气、固、液三相介质而得名。软管泵与蠕动泵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一般而言,蠕动泵指小流量(以毫升/分计)、低出口压力(不超过3kg/cm2),多用于卫生领域及实验室计量;软管泵是指大流量(最大可达80立米/小时)、高输出压力(最大可达16kg/cm2),多用于工业场合大流量输送及计量。
软管泵的独到之处在于:没有其它泵种比软管泵具有更好的自吸能力。软管泵几乎可以产生完美的真空来吸液,输送含气液、泡沫液而无气阻,输送高粘度、剪切敏感性介质也是强项,每转固定的排量与出口压力无关,是天生的计量泵。
软管泵的设计者和使用者首要看重的是它输送强研磨性介质的能力。它无阀、无密封,同介质接触的唯一部件是橡胶软管的内腔,压缩软管的转子完全独立于介质之外。在现有技术中,软管泵内的转子上通常安装有导辊用来挤压软管,然而当软管泵投入到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时,由于转子快速转动,导辊与软管之间挤压和摩擦频繁,不仅使得泵体内温度升高,还对软管和辊轴分别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和故障,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助于装置稳定运行的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包括中心轴、穿设在所述中心轴中部的滚针轴承组件,以及分别穿设在所述中心轴两端的限位组件;
所述中心轴的中心开通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贯穿有冷凝软管;
两个所述限位组件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滚针轴承组件的两侧,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外限位盘和内限位盘,所述外限位盘的内侧面以及所述内限位盘的内侧面分别呈螺旋状结构环形分布有定位柱和定位管,所述定位柱和定位管分别卡接匹配,所述冷凝软管从所述通槽的顶端穿入,由上端所述外限位盘的中部穿出,呈螺旋状结构盘旋环绕在所述外限位盘和内限位盘之间,并由所述定位柱和定位管进行限位固定,上端的盘绕完成后,所述冷凝软管从上端所述内限位盘的中部穿入进所述中心轴,再由下端所述内限位盘的中部穿出,完成同上相同的盘绕动作后,所述冷凝软管从所述通槽的底端穿出;
所述滚针轴承组件包括两个的轴承保持架以及呈环形结构分布在所述两个的轴承保持架之间的滚针,所述轴承保持架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侧面环形间隔分布有限位齿,上下两端的各所述限位齿的后侧面之间分别连接有润滑海绵条。
进一步地,所述外限位盘和内限位盘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外限位盘和内限位盘的中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且所述外限位盘和内限位盘的中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外侧面分别固定有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上安装有紧固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内限位盘的外侧面固定设有防护层。
进一步地,两个相邻所述限位齿之间设有卡接槽,各所述滚针分别固定卡接在各所述卡接槽内,两根相邻所述滚针之间夹设有所述润滑海绵条。
进一步地,所述滚针轴承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储油安装帽,所述储油安装帽和滚针轴承组件分别呈内部中空结构,且所述储油安装帽呈半圆壳体结构,所述储油安装帽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注油孔,且所述储油安装帽的壳体内部固定有蓄油棉块。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安装帽与所述滚针轴承组件之间固定有密封环,所述储油安装帽的壳体底面环形分布有第一导油孔,所述轴承座的外侧面环形分布有第二导油孔,所述第一导油孔和第二导油孔之间一一对应,各所述限位齿的后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三导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安装帽通过顶端中部开设有的第二安装孔穿设在所述中心轴上,且所述第二安装孔外部固定有密封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轴的中部位于所述储油安装帽和滚针轴承组件的内部固定套设有内固定轴筒,所述内固定轴筒的外围包裹有防滑防腐层,且所述内固定轴筒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和所述轴承座的内壁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中,一方面,通过限位组件对泵壳内软管进行限位固定,有效防止软管脱落或偏移而造成泵内阻塞,同时限位组件内部盘旋环绕的冷凝软管有效起到降温冷却作用,有效吸附高速转动的导辊与软管之间挤压和摩擦频繁而产生的热量;另一方面,通过滚针轴承组件将导辊与软管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提高了传动效率,降低了发热能量,不仅可以减少润滑油的消耗,而且在润滑维护上较为方便省事,同时储油安装帽既起到导油作用,又有效吸附贮存润滑油,有效使得装置运转顺滑畅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中心轴和内固定轴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限位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冷暖软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储油安装帽和滚针轴承组件(去除滚针)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轴承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储油安装帽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冷凝软管;2、中心轴;201、通槽;3、紧固螺母;4、限位组件;401、外限位盘;402、定位柱;403、内限位盘;404、定位管;405、弹性垫圈;406、第一安装孔;407、防护层;5、储油安装帽;501、第二安装孔;502、注油孔;503、第一导油孔;504、蓄油棉块;6、滚针轴承组件;601、轴承保持架;602、润滑海绵条;603、滚针;604、轴承座;605、限位齿;606、卡接槽;607、第二导油孔;608、第三导油孔;7、密封垫圈;8、内固定轴筒;801、防滑防腐层;802、固定环;9、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图7。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包括中心轴2、穿设在所述中心轴2中部的滚针轴承组件6,以及分别穿设在所述中心轴2两端的限位组件4;
所述中心轴2的中心开通有通槽201,所述通槽201内贯穿有冷凝软管1;
两个所述限位组件4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滚针轴承组件6的两侧,所述限位组件4包括外限位盘401和内限位盘403,所述外限位盘401的内侧面以及所述内限位盘403的内侧面分别呈螺旋状结构环形分布有定位柱402和定位管404,所述定位柱402和定位管404分别卡接匹配,所述冷凝软管1从所述通槽201的顶端穿入,由上端所述外限位盘401的中部穿出,呈螺旋状结构盘旋环绕在所述外限位盘401和内限位盘403之间,并由所述定位柱402和定位管404进行限位固定,上端的盘绕完成后,所述冷凝软管1从上端所述内限位盘403的中部穿入进所述中心轴2,再由下端所述内限位盘403的中部穿出,完成同上相同的盘绕动作后,所述冷凝软管1从所述通槽201的底端穿出;
所述滚针轴承组件6包括两个的轴承保持架601以及呈环形结构分布在所述两个的轴承保持架601之间的滚针603,所述轴承保持架601包括轴承座604,所述轴承座604的内侧面环形间隔分布有限位齿605,上下两端的各所述限位齿605的后侧面之间分别连接有润滑海绵条602。
本实用新型中,一方面,通过限位组件对泵壳内软管进行限位固定,有效防止软管脱落或偏移而造成泵内阻塞,同时限位组件内部盘旋环绕的冷凝软管有效起到降温冷却作用,有效吸附高速转动的导辊与软管之间挤压和摩擦频繁而产生的热量;另一方面,通过滚针轴承组件将导辊与软管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提高了传动效率,降低了发热能量,不仅可以减少润滑油的消耗,而且在润滑维护上较为方便省事,同时储油安装帽既起到导油作用,又有效吸附贮存润滑油,有效使得装置运转顺滑畅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限位盘401和内限位盘403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外限位盘401和内限位盘403的中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06,且所述外限位盘401和内限位盘403的中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406的外侧面分别固定有弹性垫圈405,所述弹性垫圈405上安装有紧固螺母3,这样设计,使得所述限位组件4在所述中心轴2上安装得更加紧固,不易松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限位盘403的外侧面固定设有防护层407,这样设计,通过所述防护层407对泵体内软管进行保护,有效防止导辊与软管之间压和摩擦频繁而造成磨损。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相邻所述限位齿605之间设有卡接槽606,各所述滚针603分别固定卡接在各所述卡接槽606内,两根相邻所述滚针603之间夹设有所述润滑海绵条602,这样设计,通过所述润滑海绵条602对注入所述滚针轴承组件6内的润滑油进行吸附和贮存,同时浸润所述滚针603,增强润滑作用,减小转动摩擦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滚针轴承组件6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储油安装帽5,所述储油安装帽5和滚针轴承组件6分别呈内部中空结构,且所述储油安装帽5呈半圆壳体结构,所述储油安装帽5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注油孔502,且所述储油安装帽5的壳体内部固定有蓄油棉块504,这样设计,有效通过所述储油安装帽5对所述滚针轴承组件6进行注油和润滑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储油安装帽5与所述滚针轴承组件6之间固定有密封环9,所述储油安装帽5的壳体底面环形分布有第一导油孔503,所述轴承座604的外侧面环形分布有第二导油孔607,所述第一导油孔503和第二导油孔607之间一一对应,各所述限位齿605的后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三导油孔608,这样设计,所述储油安装帽5既起到导油作用,又有效吸附贮存润滑油,有效使得装置运转顺滑畅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储油安装帽5通过顶端中部开设有的第二安装孔501穿设在所述中心轴2上,且所述第二安装孔501外部固定有密封垫圈7,这样设计,使得所述储油安装帽5固定安装在所述中心轴2上,并通过所述密封垫圈7防止所述储油安装帽5滑动或润滑油的外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轴2的中部位于所述储油安装帽5和滚针轴承组件6的内部固定套设有内固定轴筒8,所述内固定轴筒8的外围包裹有防滑防腐层801,且所述内固定轴筒8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固定环802,所述固定环802和所述轴承座604的内壁面固定连接,这样设计,增加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固程度和强硬程度,有效增长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例子和实施方式仅为了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它做出各种修改或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2)、穿设在所述中心轴(2)中部的滚针轴承组件(6),以及分别穿设在所述中心轴(2)两端的限位组件(4);
所述中心轴(2)的中心开通有通槽(201),所述通槽(201)内贯穿有冷凝软管(1);
两个所述限位组件(4)分别对称分布在所述滚针轴承组件(6)的两侧,所述限位组件(4)包括外限位盘(401)和内限位盘(403),所述外限位盘(401)的内侧面以及所述内限位盘(403)的内侧面分别呈螺旋状结构环形分布有定位柱(402)和定位管(404),所述定位柱(402)和定位管(404)分别卡接匹配,所述冷凝软管(1)从所述通槽(201)的顶端穿入,由上端所述外限位盘(401)的中部穿出,呈螺旋状结构盘旋环绕在所述外限位盘(401)和内限位盘(403)之间,并由所述定位柱(402)和定位管(404)进行限位固定,上端的盘绕完成后,所述冷凝软管(1)从上端所述内限位盘(403)的中部穿入进所述中心轴(2),再由下端所述内限位盘(403)的中部穿出,完成同上相同的盘绕动作后,所述冷凝软管(1)从所述通槽(201)的底端穿出;
所述滚针轴承组件(6)包括两个的轴承保持架(601)以及呈环形结构分布在所述两个的轴承保持架(601)之间的滚针(603),所述轴承保持架(601)包括轴承座(604),所述轴承座(604)的内侧面环形间隔分布有限位齿(605),上下两端的各所述限位齿(605)的后侧面之间分别连接有润滑海绵条(6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限位盘(401)和内限位盘(403)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外限位盘(401)和内限位盘(403)的中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06),且所述外限位盘(401)和内限位盘(403)的中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406)的外侧面分别固定有弹性垫圈(405),所述弹性垫圈(405)上安装有紧固螺母(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限位盘(403)的外侧面固定设有防护层(40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所述限位齿(605)之间设有卡接槽(606),各所述滚针(603)分别固定卡接在各所述卡接槽(606)内,两根相邻所述滚针(603)之间夹设有所述润滑海绵条(60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针轴承组件(6)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储油安装帽(5),所述储油安装帽(5)和滚针轴承组件(6)分别呈内部中空结构,且所述储油安装帽(5)呈半圆壳体结构,所述储油安装帽(5)的外表面上开设有注油孔(502),且所述储油安装帽(5)的壳体内部固定有蓄油棉块(50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安装帽(5)与所述滚针轴承组件(6)之间固定有密封环(9),所述储油安装帽(5)的壳体底面环形分布有第一导油孔(503),所述轴承座(604)的外侧面环形分布有第二导油孔(607),所述第一导油孔(503)和第二导油孔(607)之间一一对应,各所述限位齿(605)的后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三导油孔(608)。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安装帽(5)通过顶端中部开设有的第二安装孔(501)穿设在所述中心轴(2)上,且所述第二安装孔(501)外部固定有密封垫圈(7)。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2)的中部位于所述储油安装帽(5)和滚针轴承组件(6)的内部固定套设有内固定轴筒(8),所述内固定轴筒(8)的外围包裹有防滑防腐层(801),且所述内固定轴筒(8)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固定环(802),所述固定环(802)和所述轴承座(604)的内壁面固定连接。
CN202120819880.0U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 Active CN214787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9880.0U CN214787964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9880.0U CN214787964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7964U true CN214787964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88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19880.0U Active CN214787964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79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53030B2 (en) Rolling bearing system
JP2012087892A (ja) 流体シールとそれを用いた軸シール装置とポンプ装置
CN108799129B (zh) 气缸结构、泵体结构及转缸压缩机
CN214787964U (zh) 一种基于软管泵润滑冷却用导辊
JPWO2016059883A1 (ja) シール装置
CA2750744A1 (en) Pressure resistant static and dynamic expeller shaft sealing
JP2002235856A (ja) 密封装置
CN216950871U (zh) 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466087U (zh) 一种设置泵吸功能楔形槽旋转密封结构
CN213808865U (zh) 一种机械轴密封件
CN203906790U (zh) 一种具有自润滑性能的机械密封
NO328832B1 (no) Trykkmotstandsdyktig statisk og dynamisk ekspellerakseltetning
CN2649204Y (zh) 一种冷却轧辊用的双管式旋转接头
CN110332146B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密封结构
CN107084244A (zh) 篦齿和浮环组合密封结构
CN112728095A (zh) 一种变截面旋转密封结构
CN220909961U (zh) 一种改进的蠕动泵结构
CN114183346B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
CN214661504U (zh) 一种耐磨圆锥滚子轴承
CN214662001U (zh) 一种具有储漏及回泵功能的车用旋转油封
CN215633580U (zh) 一种压缩机的斜盘组件
CN212429135U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泵体
CN217063458U (zh) 管道泵电机后端盖结构
CN212615939U (zh) 一种挡边密封锥滚子轴承
CN2649203Y (zh) 一种冷却轧辊用的单管式旋转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