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4602U - 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4602U
CN214784602U CN202120174498.9U CN202120174498U CN214784602U CN 214784602 U CN214784602 U CN 214784602U CN 202120174498 U CN202120174498 U CN 202120174498U CN 214784602 U CN214784602 U CN 214784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creen
lateral wall
hole
mounting hole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744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李道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k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k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k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k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744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4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4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46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路基层、不透水砖层以及透水沥青层,所述路基层两侧均设置有排水渠,两个所述排水渠相互靠近的侧壁分别与透水沥青层两侧的侧壁贴合,所述排水渠上设有雨篦,所述雨篦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条形通孔,每个所述条形通孔内均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与条形通孔一侧的侧壁固定的固定板以及设置于固定板上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两侧的侧壁分别与条形通孔两侧的侧壁抵接。本申请中,条形通孔内的过滤网对较大体积的杂物起到了良好的过滤作用,降低了因杂物在排水渠内堆积而影响排水效果的概率,有利于排水渠排水工作的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路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沥青道路表面通常铺设一层透水沥青层,透水沥青层具有节能环保、抗滑性能高、噪声低、抑制水雾、防止水漂、减轻眩光等突出优点。
相关技术的公告号为CN21136828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透水道路,包括路基层和由下至上依次铺设在路基层上部的防水层、排水层和透水路面层,路基层位于排水层至少一侧设有排水渠,排水层与透水路面层之间铺设有蓄水层,蓄水层包括多块拼接的砖体,砖体设有顶部敞口的容纳腔和漏水腔,容纳腔中填充有蓄水填料;排水层内设有连通漏水腔与排水渠的排水管,排水渠顶部盖合有盖板,盖板上固定有雨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雨篦上通常具有较大通孔,垃圾等较大体积的杂物易从雨篦上的通孔进入排水渠内,长时间后,排水渠内堆积越来越多的杂物,影响排水渠的排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较大体积的杂物进入排水渠内的概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路基层、不透水砖层以及透水沥青层,所述路基层两侧均设置有排水渠,两个所述排水渠相互靠近的侧壁分别与透水沥青层两侧的侧壁贴合,所述排水渠上设有雨篦,所述雨篦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条形通孔,每个所述条形通孔内均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与条形通孔一侧的侧壁固定的固定板以及设置于固定板上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两侧的侧壁分别与条形通孔两侧的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雨量较大时,沥青路面的水流易由雨篦上的条形通孔流入排水渠内,条形通孔内的过滤网对水流起到了良好的过滤作用,降低了较大体积的杂物由条形通孔进入排水渠内的概率,以此降低了因杂物在排水渠内堆积而影响排水效果的概率,有利于排水渠排水工作的进行。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过滤网靠近固定板的两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缺口,所述过滤网上设置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贯穿设置于过滤网上并与过滤网固定的转动轴以及套设于转动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缺口侧壁、安装槽侧壁固定,所述雨篦上设置有对过滤网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定位组件对过滤网起到了良好的定位效果,增强了过滤网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当过滤网上的杂物含量增多并需要清理时,工作人员只需调节定位组件,使得过滤网远离固定板的一端成自由端,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过滤网能够绕转动轴向上转动,以此使得过滤网上的杂物集中堆积于固定板上,从而便于工作人员集中清理过滤网上的杂物。
可选的,所述条形通孔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内的定位块以及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内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定位块侧壁、第一安装孔侧壁固定,所述定位块底面与过滤网上表面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第一弹簧将定位块顶出第一安装孔,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定位块底面与过滤网上表面抵紧,以此对过滤网起到了良好的定位作用,从而便于过滤网对杂物进行过滤。需要打开过滤网并清理过滤网上的杂物时,工作人员只需按压定位块,使得第一弹簧收缩,定位块完全进入第一安装孔内,此时,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过滤网绕转动轴转动,过滤网上的杂物集中滑落至固定板上,从而便于工作人员集中清理。
可选的,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与定位块靠近固定板一侧的侧壁之间的相交棱边上开设有倾斜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按压过滤网,并使得过滤网底面与定位块的倾斜部抵接后,定位块逐渐收入第一安装孔内,当过滤网上表面的高度小于定位块底面的高度后,定位块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降低了工作人员将过滤网固定于条形通孔内的难度。
可选的,所述雨篦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底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连通的连通孔,所述雨篦上设置有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第二安装孔内的按压块、与按压块底面固定的抵接杆以及套设于抵接杆上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按压块底面、第二安装孔内底壁固定,所述抵接杆贯穿连通孔并与连通孔滑移连接,所述抵接杆下端与倾斜部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降低工作人员打开过滤网的难度,工作人员只需向下按压抵压块,使得第二弹簧收缩,抵接杆下端与定位块上的倾斜部抵接,从而使得定位块收入第一安装孔内,降低了工作人员打开过滤网的难度。
可选的,所述按压块上表面的高度小于雨篦上表面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按压块在遭受外力作用时向下移动,使得定位块收缩至第一安装孔内,而使得过滤网自行打开的概率,增强了过滤网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便过滤网充分发挥过滤作用。
可选的,所述不透水砖层上表面的高度自中部向两侧递减,所述排水渠靠近不透水砖层中部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内底壁的高度小于等于不透水砖层上表面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易沿透水沥青层下渗至不透水砖层上表面,随后由进水槽流入排水渠内。
可选的,所述进水槽内固定有拦截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拦截网对由进水槽流入排水渠内的水流起到了良好的过滤作用,降低了杂物由进水槽进入排水渠内的概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中,条形通孔内的过滤网对较大体积的杂物起到了良好的过滤作用,降低了因杂物在排水渠内堆积而影响排水效果的概率,有利于排水渠排水工作的进行;
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调节定位组件,使得过滤网远离固定板的一端成自由端后,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过滤网能够绕转动轴向上转动,以此使得过滤网上的杂物集中堆积于固定板上,从而便于工作人员集中清理过滤网上的杂物;
本申请中,按压块上表面的高度小于雨篦上表面的高度,以此降低了因按压块遭受外力作用,而使得过滤网自行开启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路基层;2、不透水砖层;3、透水沥青层;4、排水渠;41、进水槽;411、拦截网;5、雨篦;51、条形通孔;511、第一安装孔;52、第二安装孔;53、连通孔;6、过滤组件;61、固定板;611、安装槽;62、过滤网;621、缺口;7、复位组件;71、转动轴;72、扭簧;8、定位组件;81、定位块;811、倾斜部;82、第一弹簧;9、按压组件;91、按压块;92、抵接杆;93、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参照图1,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路基层1、不透水砖层2和透水沥青层3,且透水沥青层3两侧的侧壁分别与不透水砖层2两侧的侧壁平齐。路基层1上表面靠近其边缘的位置上设置有排水渠4,排水渠4的延伸方向与路基层1的延伸方向平行,排水渠4设有两个且位置对称,两个排水渠4相互靠近的侧壁分别与透水沥青层3两侧的侧壁贴合。
参照图2,不透水砖层2上表面的高度自中部向两侧递减,结合图3所示,排水渠4靠近不透水砖层2中部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槽41,不透水砖层2上表面介于进水槽41的内顶壁与进水槽41的内底壁之间,以此便于沥青路面的水流沿透水沥青层3下渗,并沿不透水砖层2顶部的倾斜面流动,随后由进水槽41流入排水渠4内排出,加快了沥青路面的雨水排出速度。
参照图3,为降低杂物由进水槽41进入排水渠4内的概率,进水槽41的内底壁上固定有拦截网411,拦截网411上表面与进水槽41的内顶壁固定,拦截网411对进入进水槽41内的杂物起到了良好的过滤作用,降低了杂物进入排水渠4内而影响排水速度的概率。
参照图1,排水渠4上设置有雨篦5,雨篦5的底面与排水渠4上表面贴合并固定,且雨篦5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条形通孔51。每个条形通孔51内均设置有过滤组件6,过滤组件6包括固定板61以及过滤网62。固定板61为矩形板状结构,其侧壁与条形通孔51侧壁固定,结合图4所示,固定板61靠近条形通孔51中部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611。
参照及图4,过滤网62为水平设置的网状结构,其安装于条形通孔51内,过滤网62两侧的侧壁分别与条形通孔51两侧的侧壁抵接,过滤网62的一端与固定板61连接,且过滤网62靠近固定板61的两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缺口621。
参照图4,过滤网62上设置有复位组件7,复位组件7包括转动轴71以及扭簧72。转动轴71为轴线水平的圆杆状结构,其贯穿设置于过滤网62上并与过滤网62固定,转动轴7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缺口621,并与安装槽611侧壁转动连接。扭簧72套设于转动轴71上,其一端与缺口621侧壁固定,扭簧72的另一端与安装槽611侧壁固定,当扭簧72处于原长状态时,过滤网62呈竖直状态,且过滤网62远离固定板61一端的高度大于固定板61的高度。
参照图2及图3,条形通孔51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11,第一安装孔511位于远离固定板61的一侧,且第一安装孔511的横截面为矩形。雨篦5上设置有定位组件8,用于对过滤网62进行定位,且定位组件8包括定位块81以及第一弹簧82。定位块81为矩形块状结构,定位块81安装于第一安装孔511内并与第一安装孔511滑移连接。第一弹簧82安装于第一安装孔511内,第一弹簧82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孔511远离固定板61一侧的侧壁固定,第一弹簧82的另一端与定位块81远离固定板61一侧的侧壁固定,在第一弹簧82的弹力以及扭簧72(见图4)扭力的共同作用下,定位块81底面与过滤网62上表面抵紧,以此对过滤网62起到了良好的定位效果,增强了过滤网62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便于过滤网62对较大体积的杂物进行过滤。
参照图3,定位块81的上表面与定位块81靠近固定板61一侧的侧壁之间的相交棱边上开设有倾斜部811,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向下按压过滤网62,使得定位块81逐渐收入第一安装孔511内,降低了工作人员采用定位组件8对过滤网62进行定位的难度。
参照图3,雨篦5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52,第二安装孔52为轴线竖直的圆孔状结构,第二安装孔52的内底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511连通的连通孔53,且连通孔53为轴线与第二安装孔52的轴线重合的圆孔状结构。雨篦5上设置有按压组件9,按压组件9包括按压块91、抵接杆92以及第二弹簧93。按压块91为圆块状结构,其安装于第二安装孔52内并与第二安装孔52滑移连接,且按压块91上表面的高度小于雨篦5上表面的高度。抵接杆92为圆杆状结构,其轴线与第二安装孔52的轴线重合,抵接杆92贯穿连通孔53并与连通孔53滑移连接,抵接杆92上端与按压块91底面固定,且抵接杆92下端与定位块81的倾斜部811抵接。第二弹簧93套设于抵接杆92上,其上端与按压块91底面固定,第二弹簧93的下端与第二安装孔52内底壁固定。结合图4所示,需要对过滤网62上的杂物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只需向下按压按压块91,使得抵接杆92下端对定位块81的倾斜部811施压,以此使得定位块81逐渐收入第二安装孔52内,直至定位块81底面完全脱离过滤网62上表面,此时,过滤网62绕转动轴71转动,过滤网62上的杂物集中堆积至固定板61上,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此部分杂物集中清理。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的实施原理为:在正常使用时,在扭簧72的扭力作用以及第一弹簧82的弹力作用下,过滤网62上表面与定位块81的底面抵紧,以此增强了过滤网62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便于过滤网62充分发挥过滤作用,降低了较大体积的杂物由条形通孔51进入排水渠4内而堆积于排水渠4内的概率,保证了排水渠4排水工作的顺利进行。使用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只需向下按压按压块91,使得抵接杆92下端对定位块81的倾斜部811施压,以此使得定位块81逐渐收入第二安装孔52内,直至定位块81底面完全脱离过滤网62上表面时,过滤网62在扭簧72的扭力作用下绕转动轴71转动,从而使得过滤网62上的杂物集中堆积于固定板61上,以便工作人员对此部分杂物集中清理。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路基层(1)、不透水砖层(2)以及透水沥青层(3),所述路基层(1)两侧均设置有排水渠(4),两个所述排水渠(4)相互靠近的侧壁分别与透水沥青层(3)两侧的侧壁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4)上设有雨篦(5),所述雨篦(5)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条形通孔(51),每个所述条形通孔(51)内均设置有过滤组件(6),所述过滤组件(6)包括与条形通孔(51)一侧的侧壁固定的固定板(61)以及设置于固定板(61)上的过滤网(62),所述过滤网(62)两侧的侧壁分别与条形通孔(51)两侧的侧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1)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611),所述过滤网(62)靠近固定板(61)的两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缺口(621),所述过滤网(62)上设置有复位组件(7),所述复位组件(7)包括贯穿设置于过滤网(62)上并与过滤网(62)固定的转动轴(71)以及套设于转动轴(71)上的扭簧(72),所述扭簧(72)的两端分别与缺口(621)侧壁、安装槽(611)侧壁固定,所述雨篦(5)上设置有对过滤网(62)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通孔(51)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11),所述定位组件(8)包括滑动安装于第一安装孔(511)内的定位块(81)以及安装于第一安装孔(511)内的第一弹簧(82),所述第一弹簧(82)的两端分别与定位块(81)侧壁、第一安装孔(511)侧壁固定,所述定位块(81)底面与过滤网(62)上表面抵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81)的上表面与定位块(81)靠近固定板(61)一侧的侧壁之间的相交棱边上开设有倾斜部(8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雨篦(5)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52),所述第二安装孔(52)的内底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511)连通的连通孔(53),所述雨篦(5)上设置有按压组件(9),所述按压组件(9)包括滑动安装于第二安装孔(52)内的按压块(91)、与按压块(91)底面固定的抵接杆(92)以及套设于抵接杆(92)上的第二弹簧(93),所述第二弹簧(9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按压块(91)底面、第二安装孔(52)内底壁固定,所述抵接杆(92)贯穿连通孔(53)并与连通孔(53)滑移连接,所述抵接杆(92)下端与倾斜部(811)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块(91)上表面的高度小于雨篦(5)上表面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水砖层(2)上表面的高度自中部向两侧递减,所述排水渠(4)靠近不透水砖层(2)中部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槽(41),所述进水槽(41)内底壁的高度小于等于不透水砖层(2)上表面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槽(41)内固定有拦截网(411)。
CN202120174498.9U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84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4498.9U CN214784602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4498.9U CN214784602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4602U true CN214784602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49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7449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84602U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46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38918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12742596U (zh) 一种建筑基坑排水系统
CN105714911A (zh) 区域低影响雨水处理利用系统及区域雨水处理方法
CN205348354U (zh) 区域低影响雨水处理利用系统
CN213740419U (zh) 一种轻质透水道路结构
CN206433417U (zh) 海绵城市生态植草沟
CN109457566A (zh) 一种装配式缝隙透水路面
CN209759919U (zh) 一种园林景观铺装结构
CN109338839B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利用城市渗蓄系统
CN111058353A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路面
CN205617188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调蓄系统
CN207700330U (zh) 一种下凹式绿地生态植草沟
CN212801094U (zh) 一种园林路面石材铺设层结构
CN212801074U (zh) 市政沥青道路透水铺砌路面结构
CN214784602U (zh) 一种节能环保热再生沥青路面
CN210507029U (zh) 一种道路排水结构
CN209260816U (zh) 一种生物滞留带式雨水回收装置
CN215482073U (zh) 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道路
CN213681555U (zh) 一种城市道路
CN212153625U (zh) 一种城市建设雨水花园
CN212077506U (zh) 一种道路改造升级海绵城市的施工结构
CN210766240U (zh) 一种海绵型城市道路结构
CN214005296U (zh) 一种环保园林透水道路结构
CN217298497U (zh) 海绵城市铺设结构
CN218322503U (zh) 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