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2002U - 一种淬火炉用冷却油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淬火炉用冷却油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2002U
CN214782002U CN202121248897.1U CN202121248897U CN214782002U CN 214782002 U CN214782002 U CN 214782002U CN 202121248897 U CN202121248897 U CN 202121248897U CN 214782002 U CN214782002 U CN 2147820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groove
shell
oil
cooling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4889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君
郑国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XINCHANGTAI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XINCHANGTAI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XINCHANGTAI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XINCHANGTAI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4889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20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20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20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淬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淬火炉用冷却油槽,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内槽,所述外壳的一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壳,首先将装有工件的物料框放置在内框的内部,接着运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螺杆带动丝杠往下移动,丝杠移动的同时带动滑块同步移动,将内框往下送入内槽的底部直至停留在挡板的上端,接着运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搅拌杆搅拌内槽内部的冷却油,进行降温处理,当操作完成后,关闭第一电机,再次运行第二电机,将内框升起至内槽的顶部,然后通过内框上设置的通孔将工件表面的冷却油滤干,避免浪费原材料,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淬火炉用冷却油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淬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淬火炉用冷却油槽。
背景技术
淬火炉是工件淬火前加热的炉子,淬火是把工件放入炉内加热到临界点以上的淬火温度并保持一段时同,然后把工件迅速地从炉内取出投入淬液内淬火。
淬火炉配套使用的冷却油槽在使用时,当工件加工完成后,通过悬吊装置将物料框和工件直接取出,这样的操作方式,无法将工件上残留的冷却油滤干,因此会导致冷却油大量的浪费,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淬火炉用冷却油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淬火炉用冷却油槽,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内槽,所述外壳的一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台,两侧所述第一安装台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两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外壳,所述外壳靠近内槽两侧中部均开设有滑槽,两侧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端通过螺杆螺纹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和滑块之间固定连接,两侧所述滑块远离丝杠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内框,所述内框的两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条,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条的两端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条;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外壳,首先将装有工件的物料框放置在内框的内部,接着运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螺杆带动丝杠往下移动,丝杠移动的同时带动滑块同步移动,将内框往下送入内槽的底部直至停留在挡板的上端,接着运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搅拌杆搅拌内槽内部的冷却油,进行降温处理,当操作完成后,关闭第一电机,再次运行第二电机,将内框升起至内槽的顶部,然后通过内框上设置的通孔将工件表面的冷却油滤干,避免浪费原材料,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外壳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二安装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油泵,所述连接管的一侧通过出油管道固定连接内槽,所述内槽和外壳靠近油泵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进油管道;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油泵,当内槽内部的冷却油受到工件热量的传导,导致温度不均匀时,通过运行油泵,油泵运行后,通过进油管道将内槽内部的冷却油抽取,然后经过外部安装的冷凝器进行降温处理后,经过进油管道再次送入内槽的内部,当内部的油温全部冷却后即可再次使用,从而达到可循环冷却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内槽的四角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两端所述安装块之间固定安装有光轴,所述内框的底部四角均通过套筒活动连接光轴;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光轴,当内框受到第二电机的带动上下活动时,内框底端通过套筒在光轴的中部滑动,避免升降时,由于从冷却油中脱离,导致受到压力晃动,使得内部工件碰撞受损,从而达到稳定结构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内框的内部开设有若干通孔;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通孔,当需要冷却时可以通过通孔将冷却油渗透进入内框内部,当需要滤干时,也可以通过通孔进行过滤;
优选的,所述内槽靠近搅拌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板;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挡板,当搅拌杆在搅拌冷却油时,为了避免搅拌杆的搅拌叶碰撞内框,因此设置挡板,挡板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外壳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橡胶密封圈,可以避免第一电机在运行时,其输出轴位置漏油,从而达到密封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该一种淬火炉用冷却油槽,通过设置外壳,首先将装有工件的物料框放置在内框的内部,接着运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螺杆带动丝杠往下移动,丝杠移动的同时带动滑块同步移动,将内框往下送入内槽的底部直至停留在挡板的上端,接着运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搅拌杆搅拌内槽内部的冷却油,进行降温处理,当操作完成后,关闭第一电机,再次运行第二电机,将内框升起至内槽的顶部,然后通过内框上设置的通孔将工件表面的冷却油滤干,避免浪费原材料,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2. 该一种淬火炉用冷却油槽,通过设置油泵,当内槽内部的冷却油受到工件热量的传导,导致温度不均匀时,通过运行油泵,油泵运行后,通过进油管道将内槽内部的冷却油抽取,然后经过外部安装的冷凝器进行降温处理后,经过进油管道再次送入内槽的内部,当内部的油温全部冷却后即可再次使用,从而达到可循环冷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槽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内槽;3、第一安装台;4、第一电机;5、内框;6、搅拌杆;7、滑槽;8、滑块;9、第二电机;10、螺杆;11、丝杠;12、第一固定条;13、第二固定条;14、挡板;15、第二安装台;16、连接管;17、油泵;18、出油管道;19、进油管道;20、安装块;21、光轴;2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淬火炉用冷却油槽,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内槽2,外壳1的一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台3,两侧第一安装台3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4,两侧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杆6,搅拌杆6远离第一电机4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外壳1,外壳1靠近内槽2两侧中部均开设有滑槽7,两侧滑槽7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滑块8,滑槽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端通过螺杆10螺纹连接有丝杠11,丝杠11和滑块8之间固定连接,两侧滑块8远离丝杠1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内框5,内框5的两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条12,两侧第一固定条12的两端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条13;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外壳1,首先将装有工件的物料框放置在内框5的内部,接着运行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通过螺杆10带动丝杠11往下移动,丝杠11移动的同时带动滑块8同步移动,将内框5往下送入内槽2的底部直至停留在挡板14的上端,接着运行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带动搅拌杆6搅拌内槽2内部的冷却油,进行降温处理,当操作完成后,关闭第一电机4,再次运行第二电机9,将内框5升起至内槽2的顶部,然后通过内框5上设置的通孔22将工件表面的冷却油滤干,避免浪费原材料,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壳1远离第一电机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台15,第二安装台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16,连接管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油泵17,连接管16的一侧通过出油管道18固定连接内槽2,内槽2和外壳1靠近油泵17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进油管道19;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油泵17,当内槽2内部的冷却油受到工件热量的传导,导致温度不均匀时,通过运行油泵17,油泵17运行后,通过进油管道19将内槽2内部的冷却油抽取,然后经过外部安装的冷凝器进行降温处理后,经过进油管道19再次送入内槽2的内部,当内部的油温全部冷却后即可再次使用,从而达到可循环冷却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内槽2的四角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20,两端安装块20之间固定安装有光轴21,内框5的底部四角均通过套筒活动连接光轴21;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光轴21,当内框5受到第二电机9的带动上下活动时,内框5底端通过套筒在光轴21的中部滑动,避免升降时,由于从冷却油中脱离,导致受到压力晃动,使得内部工件碰撞受损,从而达到稳定结构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内框5的内部开设有若干通孔22;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通孔22,当需要冷却时可以通过通孔22将冷却油渗透进入内框5内部,当需要滤干时,也可以通过通孔22进行过滤;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内槽2靠近搅拌杆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板14;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挡板14,当搅拌杆6在搅拌冷却油时,为了避免搅拌杆6的搅拌叶碰撞内框5,因此设置挡板14,挡板14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橡胶密封圈,可以避免第一电机4在运行时,其输出轴位置漏油,从而达到密封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一种淬火炉用冷却油槽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外壳1,首先将装有工件的物料框放置在内框5的内部,接着运行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通过螺杆10带动丝杠11往下移动,丝杠11移动的同时带动滑块8同步移动,将内框5往下送入内槽2的底部直至停留在挡板14的上端,接着运行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带动搅拌杆6搅拌内槽2内部的冷却油,进行降温处理,当操作完成后,关闭第一电机4,再次运行第二电机9,将内框5升起至内槽2的顶部,然后通过内框5上设置的通孔22将工件表面的冷却油滤干,避免浪费原材料,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通过设置油泵17,当内槽2内部的冷却油受到工件热量的传导,导致温度不均匀时,通过运行油泵17,油泵17运行后,通过进油管道19将内槽2内部的冷却油抽取,然后经过外部安装的冷凝器进行降温处理后,经过进油管道19再次送入内槽2的内部,当内部的油温全部冷却后即可再次使用,从而达到可循环冷却的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淬火炉用冷却油槽,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内槽(2),所述外壳(1)的一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台(3),两侧所述第一安装台(3)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4),两侧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杆(6),所述搅拌杆(6)远离第一电机(4)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外壳(1),所述外壳(1)靠近内槽(2)两侧中部均开设有滑槽(7),两侧所述滑槽(7)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滑块(8),所述滑槽(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9),所述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端通过螺杆(10)螺纹连接有丝杠(11),所述丝杠(11)和滑块(8)之间固定连接,两侧所述滑块(8)远离丝杠(1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内框(5),所述内框(5)的两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条(12),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条(12)的两端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炉用冷却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远离第一电机(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台(15),所述第二安装台(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油泵(17),所述连接管(16)的一侧通过出油管道(18)固定连接内槽(2),所述内槽(2)和外壳(1)靠近油泵(17)的一侧之间设置有进油管道(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炉用冷却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2)的四角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20),两端所述安装块(20)之间固定安装有光轴(21),所述内框(5)的底部四角均通过套筒活动连接光轴(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炉用冷却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5)的内部开设有若干通孔(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炉用冷却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2)靠近搅拌杆(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板(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炉用冷却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CN202121248897.1U 2021-06-05 2021-06-05 一种淬火炉用冷却油槽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820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8897.1U CN214782002U (zh) 2021-06-05 2021-06-05 一种淬火炉用冷却油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8897.1U CN214782002U (zh) 2021-06-05 2021-06-05 一种淬火炉用冷却油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2002U true CN214782002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01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4889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82002U (zh) 2021-06-05 2021-06-05 一种淬火炉用冷却油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20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99324U (zh) 一种齿轮加工用淬火装置
CN214782002U (zh) 一种淬火炉用冷却油槽
CN215919033U (zh) 一种铝合金压铸机
CN213295417U (zh) 一种铸件热处理冷却装置
CN110894609A (zh) 一种多槽式合金冲压件真空碳氢清洗干燥机
CN114535531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端盖压铸装置与方法
CN216404462U (zh) 一种用于高强韧铝合金加工淬火装置
CN212681869U (zh) 一种铍铜屑回收装置
CN214830537U (zh) 一种铝合金型材生产专用时效炉
CN209952970U (zh) 一种油墨砂磨机的冷却装置
CN213119710U (zh) 一种废弃橡胶加工用冷却装置
CN213106154U (zh) 一种出口套生产用高效打磨设备
CN211039255U (zh) 一种冷却节能型的伺服液压站
CN209681123U (zh) 一种高效铝合金低压铸造机
CN208584012U (zh)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摇臂钻床
CN21668322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快速降温装置
CN214529116U (zh) 低碳铬硅锰低合金钢的热处理装置
CN220534725U (zh) 一种流延机通风结构
CN219817923U (zh) 一种汽车半轴锻压模具冷却装置
CN218842251U (zh) 一种五金工具金属件的淬火装置
CN213570625U (zh) 一种弹簧生产用淬火装置
CN217233857U (zh) 一种耐高温转子轴流风机
CN215508930U (zh) 一种钢铁生产用冷却循环装置
CN221064346U (zh) 一种铝液引流槽
CN219507982U (zh) 双相不锈钢管固溶热处理的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