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75855U - 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 - Google Patents

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75855U
CN214775855U CN202023057585.0U CN202023057585U CN214775855U CN 214775855 U CN214775855 U CN 214775855U CN 202023057585 U CN202023057585 U CN 202023057585U CN 214775855 U CN214775855 U CN 214775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king
wheel
guide rail
cableway
gi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575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飞
习进朝
熊文楠
康啸飞
佟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30575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75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75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75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包括设置在行走机架上的行走支架,其中,在所述行走支架的顶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延伸部,在所述延伸部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可调式支撑组件,在所述可调式支撑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双轮式行走组件,所述双轮式行走组件设置在预设的固定大梁的大梁导轨上。利用上述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的导向轮机构和防翘轮机构安装和调节难度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索道行走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
背景技术
索道张紧装置是客运架空索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当线路负载发生变化时,使运载索保持水平张力基本不变,并解决运载索编结后残余伸长和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热胀冷缩以及钢丝绳弹性伸长等问题。索道张紧装置可设置在驱动站,也可以设置在迂回站。行走小车与张紧装置相连接,通常它是悬挂配置,通过行走轮机构支承在固定大梁的导轨上,在油缸张紧力和运载索拉力的作用下可沿着导轨方向缓慢沿着张紧方向移动。行走小车一端与张紧装置连接,中部安装迂回轮。常见的行走小车主要由行走机架、行走轮机构、行走支架、导向轮机构、防翘轮机构以及外饰等组成。
其中,行走轮机构包括前部两个轮组和后部两个轮组构成,分别位于行走支架的两侧。行走轮机构通过行走轮支撑在固定大梁导轨上,通过其上的行走轮轴与行走支架连接,行走支架与机架之间是通过螺栓连接。导向轮机构位于前行走轮机构(行走小车移动的方向)侧,通常焊接在行走支架或者机架上,通过导向轮机构上的可调节螺栓来保证导向轮靠贴在固定大梁导轨的侧面,对行走小车起导向作用,防止行走小车走偏。防翘轮机构位于后行走轮机构侧,防翘轮与固定大梁导轨底面靠贴在一起,主要作用是防止行走小车发生倾覆。目前现有的技术对固定大梁导轨精度要求高。具体地,图1 和图2为现有的与本实用新型最相近的行走轮组的示意图。结合图1、图2可知:
在现有行走轮组结构中,行走支架2’与行走轮机构是整体式固定连接的,不能够通过调节行走轮机构与行走支架2’的间距,来改善行走小车的行走机架1’的受力方向以及与固定大梁5’上的大梁导轨6’的导轨面的倾角,不能消除安装误差。同时,当行走小车走偏,必须通过导向轮机构上的调整螺栓调整,而且调整复杂。行走轮机构的维修、更换较繁琐。此外,在现有结构中,行走轮机构4’、导向轮机构7’和防翘轮机构8’都是单独的机构,整体重量大,同时,导向轮机构7’和防翘轮机构8’安装和调节难度很大,占用设备空间,日常维护和使用不方便。另外,在现有行走轮机构中,行走支架2’及其负载全部的重量是由行走轮轴3’来承受,行走轮轴3’主要受弯矩作用,这对行走轮轴3’的强度和刚度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使设计的行走轮轴3’和行走轮直径大。此外,现有行走轮组结构中,行走小车整体宽度较宽,从而使固定大梁5’及其相关设备随之加宽,占用空间大,同时对大梁导轨6’的精度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解决现有的索道张紧装置的导向轮机构和防翘轮机构安装和调节难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包括设置在行走机架上的行走支架,其中,
在所述行走支架的顶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延伸部,在所述延伸部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可调式支撑组件,在所述可调式支撑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双轮式行走组件,所述双轮式行走组件设置在预设的固定大梁的大梁导轨上。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可调式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延伸部上的螺杆支撑套以及受力螺杆;其中,
在所述螺杆支撑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在所述受力螺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受力螺杆通过所述外螺纹配合所述内螺纹与所述螺杆支撑套相连;并且,
所述受力螺杆的上端通过调整螺栓与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所述受力螺杆的下端与所述双轮式行走组件相连。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双轮式行走组件包括行走轮外壳,在所述行走轮外壳内安装有两个并排的滚动轮,两个所述滚动轮均设置在所述大梁导轨上;并且,
在所述行走轮外壳的顶部固定有定位块,在所述定位块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受力螺杆的下端限位在所述限位槽内。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双轮式行走组件还包括自润滑轴承和支撑轴,两个所述滚动轮均通过所述自润滑轴承配合所述支撑轴与所述行走轮外壳转动连接。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行走支架靠近所述行走轮外壳的一侧固定有导轨板,在所述行走轮外壳上通过螺栓连接有与所述导轨板相对应的导轨块,所述导轨块与所述导轨板相适配以防止所述双轮式行走组件脱离所述行走支架;并且,
所述导轨块与所述导轨板的使用面之间预留有调节间隙,所述调节间隙可使所述双轮式行走组件沿所述大梁导轨行走时进行小角度转动。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行走支架在所述行走机架上设置有四个;其中,
两个所述行走支架处于所述行走机架的前侧,其余两个所述行走支架处于所述行走机架的后侧;处于所述行走机架的前侧的两个所述行走支架为主动行走支架,处于所述行走机架的后侧的两个所述行走支架为从动行走支架。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主动行走支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机构,所述第一导向轮机构与所述大梁导轨的侧壁相贴靠;其中,
所述第一导向轮机构包括导向轮和导向轮轴,所述导向轮通过所述导向轮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主动行走支架的底部;并且,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大梁导轨的侧壁相贴靠。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主动行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轮相连的第一偏心轴机构,在所述第一偏心轴机构上设置有旋转手柄,所述导向轮通过所述偏心轴机构配合所述旋转手柄实现与所述大梁导轨的侧壁的贴靠与分离。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从动行走支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防翘轮机构,所述防翘轮机构设置在所述大梁导轨的下方;其中,所述防翘轮机构与所述大梁导轨的底壁相贴靠;并且,
在所述从动行走支架的底部还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轮机构,所述第二导向轮机构与所述大梁导轨的侧壁相贴靠。
和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计有受力螺杆调节机构,可通过受力螺杆实时地调节双轮式行走组件与行走支架之间的竖直间距,从而消除安装误差,保证轮体受力方向与导轨面平行;并将行走小车及其负载全部重量转化为受力螺杆所受轴向正压力,从而解决了行走轮轴受大弯矩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中的双轮式行走组件与行走支架采用分体式设计,拆装简单,互换性好,维护方便。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设计有前后各两个行走轮组,前行走轮组(包括两个主动双轮式行走组件)是将导向轮机构和行走轮机构集成在一个装置上,除了行走功能之外还起导向作用;后行走轮组 (包括两个从动双轮式行走组件)将防翘轮机构和行走轮机构集成在一个装置上,除了行走之外还起防翘作用。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能够使得整个设备总重量减轻,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拆装和维护方便。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中设计有偏心轮机构,可实时调整偏心轮机构使导向轮靠贴在导轨侧面上,同时设计的双轮式行走组件可进行微小转动,从而可以矫正行走小车行走姿态。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中同一双轮式行走组件中设计有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行走轮,轮体直径小,保证受力可靠,运行平稳。
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行走轮组的第一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行走轮组的第二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的俯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行走支架的主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行走支架的侧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行走支架的俯视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从动行走支架的侧视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行走支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行走机架1、张紧油缸2、主动行走支架3、行走支架主体31、导轨板311、延伸部32、可调式支撑组件321、调整螺栓33、受力螺杆34、定位块35、双轮式行走组件36、行走轮外壳361、滚动轮362、导轨块363、螺杆支撑套37、第一导向轮机构38、偏心轴机构39、旋转手柄391、预设固定大梁4、大梁导轨41、轮体5、待张紧钢丝绳6、从动行走支架7、防翘轮机构73、第二导向轮机构74。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俯视结构,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行走支架的主视结构,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行走支架的侧视结构,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行走支架的俯视结构。
结合图3至图6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包括设置在行走机架1上的行走支架,其中,在行走支架主体31的顶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延伸部32,在延伸部32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可调式支撑组件321,在可调式支撑组件321的底部设置有双轮式行走组件36,双轮式行走组件36 设置在预设固定大梁4的大梁导轨41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主要用于客运架空索道的索道张紧,因此,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可以设置在行走小车的行走机架(该行走机架1为行走小车的主体部分)上,并配合预设的固定大梁4、设置在行走机架1上的轮体5以及套设在轮体5上的待张紧钢丝绳6,实现待张紧钢丝绳6的张紧。具体地,行走机架1通过双轮式行走组件36配合大梁导轨41向图2中F1的方向拉动,以使待张紧钢丝绳6在轮体5的作用下产生F2方向的张力,从而实现张紧。当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不仅仅局限于客运架空索道的索道张紧,其他任何带有导轨的索道行走装置(包括行走小车)的行走,均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来实现。
具体地,可调式支撑组件321包括固定在延伸部32上的螺杆支撑套37 以及连接在螺杆支撑套37内的受力螺杆31;其中,受力螺杆31的上端通过调整螺栓33与延伸部32固定连接,受力螺杆31的下端与双轮式行走组件36 相连。
更为具体地,双轮式行走组件36包括行走轮外壳361,在行走轮外壳361 内安装有滚动轮362,滚动轮362设置在大梁导轨41上;并且,在行走轮外壳361的顶部固定有定位块35,在定位块35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受力螺杆 31的下端限位在限位槽内。
在实际制作过程中,螺杆支撑套37和行走支架主体31的延伸部32焊接在一起,并通过螺栓与行走机架1连接,在螺杆支撑套37的内壁上加工有内螺纹,在受力螺杆31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螺杆支撑套37通过内螺纹配合外螺纹与受力螺杆31实现适配。
需要说明的是,双轮式行走组件36是单独的一个部件,在大梁导轨41 上行走,可以由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滚动轮362及其行走轮外壳361组成的,内含自润滑轴承和支撑轴,两个滚动轮362均通过自润滑轴承配合支撑轴与行走轮外壳361转动连接。
此外,在行走轮外壳361的顶部正中间位置焊有一个固定块,固定块上表面加工有一个深2mm凹槽(即限位槽)。工作时,受力螺杆31压在双轮式行走组件36固定块的凹槽内,行走小车及其负载重量全部由受力螺杆313承受。受力螺杆31受轴向正压力作用,受力螺杆31直径由行走小车及其负载计算得出。通过调整螺栓33可以调节双轮式行走组件36与行走支架主体31 在垂直方向上的间距,从而间接调整行走小车受力方向以及与导轨面的倾覆角度,以使达到使用要求。
通过上述设计可将现有技术中的行走轮轴所受的弯矩转换为受力螺杆31 所受轴向正压力,显著改善行走轮轴以及行走轮直径粗大、体积笨重的缺点;此外,采用双滚动轮362设计,可以使双轮式行走组件36稳定性得以保证;另外,由于双轮式行走组件36为一个独立单元,因此能够为装配和日常维护带来便利。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行走支架主体 31靠近行走轮外壳361的一侧固定有导轨板311,在行走轮外壳361上固定有与导轨板311相对应的导轨块363,导轨块363与导轨板311相适配以防止双轮式行走组件36脱离行走支架主体31。另外,还可以导轨块363与导轨板 311的使用面之间预留有调节间隙,调节间隙可使双轮式行走组件36沿大梁导轨41行走时进行小角度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导轨板311可以是行走支架主体31上的一块固定板,该固定板与行走支架主体31的其他钢板在焊接时,左右两侧各留出10mm距离,上下两端焊齐,这样在导轨板311两端就形成了一段可滑行的封闭导轨槽。见图8所示。
此外,导轨块363位于双轮式行走组件36的后部,左右各一块,是一个特殊结构的零件,有两个作用:第一,通过螺栓与双轮式行走组件36连接在一起,防止双轮式行走组件36脱离行走支架主体31,从而危害到设备安全;第二,导轨块363与导轨板311使用面有预留的调节间隙(如:3mm间隙),该间隙能够使双轮式行走组件36沿着大梁导轨41行走过程中,可以小角度转动,从而为纠正走偏的行走小车带来可行。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实现钢丝绳张紧,通常会在在行走机架1上远离待张紧钢丝绳6的一端设置张紧油缸2,行走机架1在张紧油缸2的作用下将待张紧钢丝绳6张紧;并且,行走支架在行走机架1上设置有四个,四个行走支架分别设置在行走机架1的四个脚部位置(或安装于行走机架1的前后两侧);其中,靠近张紧油缸2(即位于行走小车前进方向一侧)的两个行走支架为主动行走支架3,共同组成前行走轮组,远离张紧油缸2的两个行走支架为从动行走支架7,共同组成后行走轮组。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在主动行走支架3的是视图的基础上进行介绍的,然而,对于上述结构的介绍,从动主动行走支架3的结构与主动行走支架3相同。下面介绍主动行走支架3与从动主动行走支架3的不同结构。
具体地,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从动行走支架7的侧视结构,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动行走支架3的立体结构。
结合图3至图8可知,在主动行走支架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机构38,第一导向轮机构38与大梁导轨41的侧壁相贴靠。此外,在主动行走支架3上设置有与导向轮相连的第一偏心轴机构39,在第一偏心轴机构39 上设置有旋转手柄391,导向轮通过偏心轴机构39配合旋转手柄391实现与大梁导轨41的侧壁的贴靠与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向轮机构38主要由导向轮和导向轮轴等相关零部件组成。导向轮通过导向轮轴转动连接在主动行走支架的底部;并且,导向轮与所述大梁导轨的侧壁相贴靠。第一导向轮机构38有两个作用:第一,它与偏心轴机构39连接在一起,导向轮机构上的导向轮靠贴在固定大梁导轨41 侧面上,当行走小车运行时主要起导向作用。第二,当行走小车走偏时,通过旋转偏心轴机构39上的旋转手柄391使导向轮压紧或脱开固定大梁导轨 41,从而对行走小车实现纠偏,旋转手柄391使用简单、方便;此外,由于偏心轴机构39及其旋转手柄391为现有的常用机构,因此,对于偏心轴机构39与旋转手柄391的具体连接关系及其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从动行走支架7的结构与主动行走支架3相似,只是增设了防翘轮机构73。具体地,在从动行走支架7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防翘轮机构73,防翘轮机构73设置在大梁导轨41的下方;并且,防翘轮机构 73与大梁导轨41的底壁相贴靠。另外,在从动行走支架7的底部还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轮机构74,第二导向轮机构74与大梁导轨41的侧壁相贴靠。
其中,防翘轮机构73有两个作用,第一,防翘轮机构73中的防翘轮靠贴在固定大梁导轨41下表面,防止行走小车由于受力不均造成行走小车发生倾覆。第二,由于后行走轮组在运动过程中属于从动,所以在防翘轮机构73 中设计有一个小的第二导向轮机构74,主要起从动导向作用。主(或从)行走轮组将行走轮机构、行走支架、导向轮机构(或防翘轮机构73)等集成在一起,大大节省了设备安装空间,使整体系统重量减轻,同时维护性得到了大大改善。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至少具备以下技术优点:
1、将双轮式行走组件与行走支架分离设计,双轮式行走组件与行走支架间距可调,从而调节行走小车受力倾角以消除安装误差。
2、双轮式行走组件采用双行走轮结构,变行走轮轴所受弯矩为受力螺杆所受轴向正压力。从而显著改善行走轮轴及行走轮直径粗大的局面,使行走轮运行可靠、平稳、维护方便。
3、双轮式行走组件与行走支架间设计有间隙,可使双轮式行走组件微小转动,在导向轮机构和偏心轮机构的配合下可实时地对行走小车进行纠偏。
如上参照图1至图8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Claims (9)

1.一种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行走机架上的行走支架,其中,
在所述行走支架的顶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延伸部,在所述延伸部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可调式支撑组件,在所述可调式支撑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双轮式行走组件,所述双轮式行走组件设置在预设的固定大梁的大梁导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调式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延伸部上的螺杆支撑套以及受力螺杆;其中,
在所述螺杆支撑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在所述受力螺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受力螺杆通过所述外螺纹配合所述内螺纹与所述螺杆支撑套相连;并且,
所述受力螺杆的上端通过调整螺栓与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所述受力螺杆的下端与所述双轮式行走组件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轮式行走组件包括行走轮外壳,在所述行走轮外壳内安装有两个并排的滚动轮,两个所述滚动轮均设置在所述大梁导轨上;并且,
在所述行走轮外壳的顶部固定有定位块,在所述定位块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受力螺杆的下端限位在所述限位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轮式行走组件还包括自润滑轴承和支撑轴,两个所述滚动轮均通过所述自润滑轴承配合所述支撑轴与所述行走轮外壳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行走支架靠近所述行走轮外壳的一侧固定有导轨板,在所述行走轮外壳上通过螺栓连接有与所述导轨板相对应的导轨块,所述导轨块与所述导轨板相适配以防止所述双轮式行走组件脱离所述行走支架;并且,
所述导轨块与所述导轨板的使用面之间预留有调节间隙,所述调节间隙可使所述双轮式行走组件沿所述大梁导轨行走时进行小角度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走支架在所述行走机架上设置有四个;其中,
两个所述行走支架处于所述行走机架的前侧,其余两个所述行走支架处于所述行走机架的后侧;处于所述行走机架的前侧的两个所述行走支架为主动行走支架,处于所述行走机架的后侧的两个所述行走支架为从动行走支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动行走支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机构,所述第一导向轮机构与所述大梁导轨的侧壁相贴靠;其中,
所述第一导向轮机构包括导向轮和导向轮轴,所述导向轮通过所述导向轮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主动行走支架的底部;并且,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大梁导轨的侧壁相贴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动行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轮相连的第一偏心轴机构,在所述第一偏心轴机构上设置有旋转手柄,所述导向轮通过所述偏心轴机构配合所述旋转手柄实现与所述大梁导轨的侧壁的贴靠与分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从动行走支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防翘轮机构,所述防翘轮机构设置在所述大梁导轨的下方;其中,所述防翘轮机构与所述大梁导轨的底壁相贴靠;并且,
在所述从动行走支架的底部还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轮机构,所述第二导向轮机构与所述大梁导轨的侧壁相贴靠。
CN202023057585.0U 2020-12-17 2020-12-17 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 Active CN214775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57585.0U CN214775855U (zh) 2020-12-17 2020-12-17 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57585.0U CN214775855U (zh) 2020-12-17 2020-12-17 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75855U true CN214775855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20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57585.0U Active CN214775855U (zh) 2020-12-17 2020-12-17 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758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4169A (zh) * 2022-01-20 2022-04-26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导向轮机构及作业机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4169A (zh) * 2022-01-20 2022-04-26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导向轮机构及作业机械
CN114394169B (zh) * 2022-01-20 2023-02-03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导向轮机构及作业机械
WO2023138484A1 (zh) * 2022-01-20 2023-07-27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导向轮机构及作业机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505016B1 (de) Einschienenbahn-Unterflansch-Fahrwerk
US4794865A (en) Amusement ride vehicle
CN214775855U (zh) 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
CN110077422B (zh) 个人快速运输系统
HU208653B (en) Vehicle particularly railwayh vehicle
CN109264318B (zh) 车体生产线传输装置
CN108086152A (zh) 一种通用型路桥悬置检修工装
US6178891B1 (en) Suspension monorail with climbing trolley
CN114701535A (zh) 转向架、车体及齿轨车辆
ATE63872T1 (de) Einachsfahrwerk mit losraedern fuer schienenfahrzeuge.
CN112550337B (zh) 一种具有抗点头与抗侧滚的单轴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112660168A (zh) 索道行走机构的行走轮组
CN1200088A (zh) 半刚性的以翅板为基础的运输系统
CN210363799U (zh) 一种机车及个人快速运输系统
CN207481911U (zh) 一种轨道车辆转向架用抗侧滚扭杆
CN104136301B (zh) 具有与均衡器连接的框架的铁路转向架
CN211462050U (zh) 一种轨道车滑触线供电装置
US4770106A (en) Rail vehicle
CN210454800U (zh) 一种空中轨道车
CN112092829A (zh) 变轨装置、车辆以及轨道交通系统
WO2013056728A1 (en) Linear guideway arrangement
CN216467828U (zh) 一种适用于轨道运输防侧翻的槽轮卡轨器
CN218817960U (zh) 一种滑移装置、机械臂、工程台车
CN218607998U (zh) 一种过山车轮系结构
CA2003866A1 (en) Bogie for rail veh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