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68953U - 一种激光熔铸制备巴氏合金轴瓦的送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光熔铸制备巴氏合金轴瓦的送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68953U
CN214768953U CN202121438224.2U CN202121438224U CN214768953U CN 214768953 U CN214768953 U CN 214768953U CN 202121438224 U CN202121438224 U CN 202121438224U CN 214768953 U CN214768953 U CN 214768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isture absorption
plate
side end
fac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382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宏锐
夏杰
王凤江
陶卫健
王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in Ref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in Ref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in Ref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in Ref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382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68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68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68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熔铸制备巴氏合金轴瓦的送丝装置,包括密封箱,密封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槽板,密封箱的顶端滑动连接有密封板,密封板的底端两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吸湿板,吸湿板的内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侧滑动嵌入有硅脂网兜,吸湿板的一侧端面开设有吸湿孔,其中一个吸湿板的两侧端面与滑动槽板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滑动块,通过将填充满吸水硅脂的硅脂网兜塞入到安装槽的内侧,再将活动板固定在安装槽的顶端,此时硅脂网兜内部的吸水硅脂会通过吸湿孔将密封箱内部的湿气进行吸附,从而防止合金丝锈蚀,从而保证合金丝可以均匀的熔铸在瓦轴的表面,进一步提升瓦轴的耐磨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激光熔铸制备巴氏合金轴瓦的送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丝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激光熔铸制备巴氏合金轴瓦的送丝装置。
背景技术
巴氏合金为最广为人知的轴承材料,因为呈白色,又称之为白合金,巴氏合金的组织特点是,在软相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硬相质点,软相基体使合金具有非常好的嵌藏性、顺应性和抗咬合性,并在磨合之后,软基体之内凹,硬质点之外凸,使滑动面之间形成微小间隙,成为贮油空间和润滑油通道,利于减摩,因其质地软、强度低,常将其丝通过送丝机激光熔铸在钢等基体上制成轴瓦使用;
但是现有的送丝机的防锈处理欠佳,一些没有一次性使用完缠绕在送丝机表面的合金丝,表面会产生大量的锈斑,从而降低了瓦轴的耐磨能力,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激光熔铸制备巴氏合金轴瓦的送丝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熔铸制备巴氏合金轴瓦的送丝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送丝机的防锈处理欠佳,一些没有一次性使用完缠绕在送丝机表面的合金丝,表面会产生大量的锈斑,从而降低了瓦轴的耐磨能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激光熔铸制备巴氏合金轴瓦的送丝装置,包括密封箱,所述密封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槽板,所述密封箱的顶端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底端两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吸湿板,所述吸湿板的内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滑动嵌入有硅脂网兜,所述吸湿板的一侧端面开设有吸湿孔,所述安装槽的顶端滑动安装有活动板,其中一个所述吸湿板的两侧端面与滑动槽板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滑动块,所述密封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握把;
所述密封箱的一侧端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传动端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侧端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转动底座。
优选的,所述滑动槽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滑动槽板对称安装在密封箱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磁铁,所述安装槽的内侧与磁铁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吸附铁片,所述吸湿孔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吸湿孔均匀分布在吸湿板的一侧端面。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的一侧端面与转动底座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箱的一侧端面设置有无水乙醇盒,所述无水乙醇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外侧固定套接有控制阀,所述分流管的外侧开设有分流孔,所述无水乙醇盒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端面顶部位置处转动安装有顶部清洁辊,所述安装板的一侧端面位于顶部清洁辊底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底部清洁辊。
优选的,所述分流孔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分流孔等距开设在分流管的外侧底部位置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有密封箱、滑动槽板、密封板、吸湿板、安装槽、硅脂网兜、吸湿孔、活动板、滑动块和握把,通过将填充满吸水硅脂的硅脂网兜塞入到安装槽的内侧,再将活动板固定在安装槽的顶端,此时硅脂网兜内部的吸水硅脂会通过吸湿孔将密封箱内部的湿气进行吸附,从而防止合金丝锈蚀,从而保证合金丝可以均匀的熔铸在瓦轴的表面,进一步提升瓦轴的耐磨能力。
2、设置有无水乙醇盒、分流管、控制阀、分流孔、安装板、顶部清洁辊和底部清洁辊,无水乙醇通过分流孔流动到顶部清洁辊的表面,并且无水乙醇会下沥到底部清洁辊的表面,此时在不断使用合金丝时,顶部清洁辊和底部清洁辊会对合金丝进行清洁,从而保证在熔铸合金丝时不会有杂质熔铸在瓦轴表面,进而保证瓦轴的耐磨程度,从而提高瓦轴的质量。
3、设置有伺服电机、卡接槽、转动杆、固定螺杆和转动底座,通过拧松固定螺杆,此时转动杆会在转动底座的内侧向上转动,然后可以将收卷有巴氏合金丝的收卷辊套接在转动杆的外侧,从而可以快速的对巴氏合金丝收卷辊进行更换,步骤简单方便提高更换效率,从而提升合金丝的熔铸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动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硅脂网兜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流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密封箱;2、滑动槽板;3、密封板;4、吸湿板;5、安装槽;6、硅脂网兜;7、吸湿孔;8、活动板;9、滑动块;10、握把;11、伺服电机;12、卡接槽;13、转动杆;14、固定螺杆;15、转动底座;16、无水乙醇盒;17、分流管;18、控制阀;19、分流孔;20、安装板;21、顶部清洁辊;22、底部清洁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激光熔铸制备巴氏合金轴瓦的送丝装置,包括密封箱1,密封箱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槽板2,滑动槽板2设置有两个,两个滑动槽板2对称安装在密封箱1的内侧,方便安装拆卸密封板3,密封箱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密封板3,密封板3的底端两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吸湿板4,吸湿板4的内侧开设有安装槽5,安装槽5的内侧滑动嵌入有硅脂网兜6,吸湿板4的一侧端面开设有吸湿孔7,安装槽5的顶端滑动安装有活动板8,活动板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磁铁,安装槽5的内侧与磁铁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吸附铁片,吸湿孔7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吸湿孔7均匀分布在吸湿板4的一侧端面,防止合金丝锈蚀,其中一个吸湿板4的两侧端面与滑动槽板2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滑动块9,密封板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握把10;
密封箱1的一侧端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的传动端开设有卡接槽12,卡接槽1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3,转动杆13的一侧端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14,转动杆13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转动底座15,密封板3的一侧端面与转动底座15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轴承,方便合金丝送丝,伺服电机11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密封箱1的一侧端面设置有无水乙醇盒16,无水乙醇盒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17,分流管17的外侧固定套接有控制阀18,分流管17的外侧开设有分流孔19,分流孔19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分流孔19等距开设在分流管17的外侧底部位置处,有利于清洁合金丝,无水乙醇盒16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20,安装板20的一侧端面顶部位置处转动安装有顶部清洁辊21,安装板20的一侧端面位于顶部清洁辊21底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底部清洁辊2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工作人员将密封板3取下,然后拧松固定螺杆14,从而将转动杆13从伺服电机11的传动端取出,此时转动杆13会在转动底座15的内侧向上转动,然后可以将收卷有巴氏合金丝的收卷辊套接在转动杆13的外侧,再将转动杆13的一端转动到卡接槽12的内侧,然后将固定螺杆14拧紧,从而可以快速的对巴氏合金丝收卷辊进行更换,步骤简单方便提高更换效率,从而提升合金丝的熔铸效率;
接着,打开控制阀18从而使无水乙醇盒16内部的无水乙醇流动到分流管17的内部,然后无水乙醇可以通过分流孔19流动到顶部清洁辊21的表面,接下来转动顶部清洁辊21,从而使无水乙醇均匀的流动到顶部清洁辊21的外表面,在顶部清洁辊21内部的无水乙醇吸满后,无水乙醇会下沥到底部清洁辊22的表面,然后将合金丝从顶部清洁辊21和底部清洁辊22中部位置处穿过,此时在不断使用合金丝时,顶部清洁辊21和底部清洁辊22会对合金丝进行清洁,从而保证在熔铸合金丝时不会有杂质熔铸在瓦轴表面,进而保证瓦轴的耐磨程度,从而提高瓦轴的质量;
最后,在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在合金丝没有使用完时,转动转动杆13,从而将没用完的合金丝收卷到密封箱1的内部,将滑动块9滑动到滑动槽板2的内侧,然后将填充满吸水硅脂的硅脂网兜6塞入到安装槽5的内侧,再将活动板8固定在安装槽5的顶端,此时硅脂网兜6内部的吸水硅脂会通过吸湿孔7将密封箱1内部的湿气进行吸附,从而防止合金丝锈蚀,从而保证合金丝可以均匀的熔铸在瓦轴的表面,进一步提升瓦轴的耐磨能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激光熔铸制备巴氏合金轴瓦的送丝装置,包括密封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箱(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槽板(2),所述密封箱(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密封板(3),所述密封板(3)的底端两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吸湿板(4),所述吸湿板(4)的内侧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内侧滑动嵌入有硅脂网兜(6),所述吸湿板(4)的一侧端面开设有吸湿孔(7),所述安装槽(5)的顶端滑动安装有活动板(8),其中一个所述吸湿板(4)的两侧端面与滑动槽板(2)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滑动块(9),所述密封板(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握把(10);
所述密封箱(1)的一侧端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的传动端开设有卡接槽(12),所述卡接槽(1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3),所述转动杆(13)的一侧端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14),所述转动杆(13)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转动底座(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熔铸制备巴氏合金轴瓦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板(2)设置有两个,两个滑动槽板(2)对称安装在密封箱(1)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熔铸制备巴氏合金轴瓦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磁铁,所述安装槽(5)的内侧与磁铁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吸附铁片,所述吸湿孔(7)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吸湿孔(7)均匀分布在吸湿板(4)的一侧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熔铸制备巴氏合金轴瓦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3)的一侧端面与转动底座(15)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伺服电机(11)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熔铸制备巴氏合金轴瓦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箱(1)的一侧端面设置有无水乙醇盒(16),所述无水乙醇盒(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17),所述分流管(17)的外侧固定套接有控制阀(18),所述分流管(17)的外侧开设有分流孔(19),所述无水乙醇盒(16)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20),所述安装板(20)的一侧端面顶部位置处转动安装有顶部清洁辊(21),所述安装板(20)的一侧端面位于顶部清洁辊(21)底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底部清洁辊(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激光熔铸制备巴氏合金轴瓦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孔(19)开设有若干个,若干个分流孔(19)等距开设在分流管(17)的外侧底部位置处。
CN202121438224.2U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激光熔铸制备巴氏合金轴瓦的送丝装置 Active CN214768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8224.2U CN214768953U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激光熔铸制备巴氏合金轴瓦的送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8224.2U CN214768953U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激光熔铸制备巴氏合金轴瓦的送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68953U true CN214768953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13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38224.2U Active CN214768953U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激光熔铸制备巴氏合金轴瓦的送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689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68953U (zh) 一种激光熔铸制备巴氏合金轴瓦的送丝装置
CN108840170A (zh) 一种可替换小型铜丝卷绕机构
CN210867372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的电机轴承座
CN211455959U (zh) 一种地球站天线用旋转机构
CN110896261B (zh) 一种双定子磁场永磁直流空心杯电机
CN209393771U (zh) 一种卧式厚型钢板卷板装置
CN210450286U (zh) 一种废边卷取机
CN110571609B (zh) 一种油田用电动机
CN207076992U (zh) 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钻套
CN217633861U (zh) 一种球磨机中空轴瓦密封自动调节装置
CN213471795U (zh) 一种用于橡胶生产双棍开炼机的滚筒结构
CN113617604A (zh) 一种全方位滚衬防腐处理设备
CN217271437U (zh) 一种易于安装的关节轴承
CN220950594U (zh) 一种镍钛丝线卷绕设备
CN218761228U (zh) 冷挤压重载齿轮
CN219310095U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主轴轴承
CN217860882U (zh) 一种自动化设备配件加工用夹持装置
CN211872124U (zh) 一种电镀通电用具有缓冲功能的固定装置
CN212294028U (zh) 一种刺绣机更换底线机构的缓冲装置
CN214617512U (zh) 一种自润滑带油盒直线滑块
CN217934898U (zh) 一种基于塑钢增强的低密度轻型铝合金桥架
CN207855304U (zh) 一种分段筒刷的中间支撑架
CN210307315U (zh) 一种新型中心架托瓦
CN211681482U (zh) 一种铝制外框打磨装置
CN218137173U (zh) 铝合金生产抛光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