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49823U - 一种压针组件及el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针组件及el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49823U CN214749823U CN202120133948.XU CN202120133948U CN214749823U CN 214749823 U CN214749823 U CN 214749823U CN 202120133948 U CN202120133948 U CN 202120133948U CN 214749823 U CN214749823 U CN 2147498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s bar
- pressing
- contact
- negative
- posi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9963 fu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19 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Tests Of Electric Status Of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针组件及EL测试装置,属于太阳能电池片设备技术领域,其中,压针组件包括:压针本体,所述压针本体底端连接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适于与汇流条引出线接触;所述接触部的面积大于所述压针本体底端的截面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针组件,压针本体的底端连接有接触部,接触部的面积大于压针本体底端的截面积,能够使接触部更加便于压在汇流条引出线上,增大压针下方与汇流条引出线接触部位的接触面积,同时,避免对汇流条进行改进,避免汇流条材料的耗费,降低汇流条的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针组件及EL 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在太阳能电池组件做完IV测试后,会进行EL 测试。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设备是一种太阳能电池或电池组件的缺陷检测设备。其利用晶体硅的电致发光原理,采用高分辨率的红外相机拍摄组件的近红外图像,获取并判定是否存在缺陷。常用于检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内部缺陷、隐裂、碎片、虚焊、断栅以及不同转换效率单片电池异常现象。
EL测试分两种模式,即普通接线盒(安装接线盒)和分体式接线盒(未安装接线盒)。其中,普通接线盒测试比较容易进行;分体式接线盒模式测试前,需要根据汇流条引出线长度和间距调整压针前后位置、高度和间距,由于EL 设备上压针组件与汇流条引出线存在的位置误差、汇流条宽度较窄以及引出线与玻璃孔中心线出现偏移等问题,EL设备上压针在下压时,有时接触不到汇流条引线。
目前,为了使压针能接触到汇流条引出线,一般采用将汇流条引出线加长的方式,但这样会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加长的汇流条引出线在EL测试完成后需要剪除,影响测试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压针不便于压到汇流条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压针组件及EL测试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针组件,包括:
压针本体,所述压针本体底端连接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适于与汇流条引出线接触;
所述接触部的面积大于所述压针本体底端的截面积。
可选的,所述压针本体具有两个,用于分别与两条所述汇流条引出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接触部的自由端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对应两条所述汇流条引出线之间的间隙为豁口。
可选的,所述凸出部上具有向所述压针本体方向凹陷的凹槽,使得所述凸出部在底部结构分叉为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尖端和所述第二尖端之间的间距与两条所述汇流条引出线之间的间隙相同。
可选的,所述凹槽为V型槽。
可选的,所述V型槽的角度范围为30度至150度。
可选的,所述V型槽的角度为120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EL测试装置,包括:
上述的压针组件;
压块,所述压块上具有正极导电块和负极导电块,所述正极导电块连接有正极连接器,所述负极导电块连接有负极连接器,所述正极连接器和负极连接器分别适于与汇流条引出线的正负极进行连接;
所述压针本体适于压在正极导电块和负极导电块上。
可选的,还包括有导电夹,所述导电夹一端适于与汇流条引出线的正极或负极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所述正极连接器或负极连接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导电夹具有两个,每一所述导电夹均与一所述压针本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针组件,压针本体的底端连接有接触部,接触部的面积大于压针本体底端的截面积,更容易使接触部压在汇流条引出线上,增大压针下方与汇流条引出线接触部位的接触面积,减少因汇流条引出线短、偏斜等问题对EL测试成功率的影响;同时,避免对汇流条进行改进,避免汇流条材料的耗费,,降低汇流条的成本,也省去了测试完成后剪除多余汇流条的工艺。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针组件,压针本体具有两个,分别与两条汇流条引出线连接,即分别与汇流条的正负极进行连接,以便形成回路。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针组件,接触部的一侧设有凸出部,凸出部上具有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在进行测试时,只要有一个尖端与汇流条引出线表面进行接触,即可实现压针本体与汇流条引出线的连接;同时,汇流条引出线也有可能位于第一尖端与第二尖端之间,第一尖端与第二尖端同时对汇流条引出线进行按压连接。此两种连接方式均可使凸出部对汇流条引出线进行挤压,并且由于受力面积小,对汇流条引出线的表面形成一定的破坏,是凸出部直接与汇流条引出线内部接触,避免汇流条引出线表面的氧化物对连接产生影响,增大连接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针组件,凹槽为V型槽,且V型槽的角度范围为30 度至150度,测试时,两个压针组件可以错位布置,在确保两个压针组件的凸出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短路距离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凸出部向两条汇流条引出线之间间隙方向的延伸长度,使接触部更容易压在线长较短的汇流条引出线上。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EL测试装置,包括有压块,压块上具有正极导电块和负极导电块,正极导电块连接有正极连接器,负极导电块连接有负极连接器,正极连接器和负极连接器分别与具有电池组件上的接线盒进行连接,压针本体压在压块上的正极导电块和负极导电块上,形成测试回路。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EL测试装置,还包括有导电夹,在分体式接线盒上,由于没有安装接线盒,可以通过导电夹将汇流条引出线与压块进行连接,实现对分体式接线盒的测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针组件的测试状态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接线盒的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接线盒的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压针本体;2、接触部;3、凸出部;4、电池组件;5、汇流条引出线; 6、压块;7、正极导电块;8、负极导电块;9、负极连接器;10、正极连接器; 11、接线盒正极;12、接线盒负极;13、导电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在电池片封装为电池组件的过程,需要在电池组件中设置汇流条,以将各电池片的电流汇集,再配送电流到输出馈线。也就是说,汇流条将电池片串联起来,电流通过汇流条流经后面的接线盒,分正负极引出线。汇流条通常为裸露的导电部件,安装在绝缘的边缘区域。在电池组件中,相邻的汇流条通过边缘区域的玻璃圆孔设置在一起。
EL测试时检测信号是根据所要测试的电池组件功率来调整,并通过汇流条连接至待测试的电池组件。本实施例提供了压针组件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压针本体1的底端连接有接触部2,且压针本体1与接触部2垂直设置;接触部2的面积大于压针本体1底端的截面积,这样的接触部2相当于对压针本体1做了一个扩容,更容易使接触部2定位压在汇流条引出线5上,增大压针本体1下方与汇流条引出线5接触部位的接触面积,减少因汇流条引出线5短、偏斜等问题对EL测试成功率的影响。同时,避免对汇流条进行改进,例如进行增长等措施,避免汇流条材料的耗费,从而降低汇流条的成本,也省去了测试完成后剪除多余汇流条的工艺。
接触部2的一侧设有凸出部3,凸出部3朝向两条汇流条引出线5之间的间隙方向进行延伸,在汇流条引出线5比较短时,接触部2的凸出部3依然可以比较容易地接触到汇流条引出线5,并避免两个压针本体1因距离太近发生的短路现象;而凸出部3上设置的凹槽,使得凸出部3在底部结构分叉为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第一尖端和所述第二尖端之间的间距与两条所述汇流条引出线5之间间隙相同。在不影响与汇流条引出线5接触可靠性的前提下,可以使第一尖端和/或第二尖端与汇流条引出线5进行接触,避免因两个凸出部3距离太近造成的放电及短路现象。
本实施例中,采用凸出部3接触汇流条引出线5,凸出部3上的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并且第一尖端与第二尖端之间的最远距离与相邻两个汇流条引出线5的间隙相同。在进行组件测试时,只要有一个尖端与汇流条引出线5表面进行接触,即可实现压针本体1与汇流条引出线5的连接;同时,汇流条引出线5也有可能位于第一尖端与第二尖端之间,第一尖端与第二尖端同时对汇流条引出线5进行按压连接。此两种连接方式均可使凸出部3对汇流条引出线5 进行挤压,并且由于受力面积小,对汇流条引出线5的表面形成一定的破坏,是凸出部3直接与汇流条引出线5内部接触,避免汇流条引出线5表面的氧化物对连接产生影响,增大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凸出部3也可之间通过底面与汇流条引出线 5进行面接触连接。
在凸出部3与汇流条引出线5采用面接触的连接方式进行测试时,两个压针组件可以错位布置,在确保两个压针组件的凸出部3之间的距离大于短路距离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凸出部向两条汇流条引出线之间间隙方向的延伸长度,使接触部更容易压在线长较短的汇流条引出线上。
如图2所示,压针本体1具有两个,分别与两条汇流条引出线5连接,进行测试时,凸出部3相对设置,如图3和图4所示,即分别与汇流条的正负极进行连接,以便形成回路。
凹槽为V型槽,V型槽具有夹角α,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30度至150度,本实施例中优选夹角α的角度为120度。由于凸出部3在底部结构分叉为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只要任一尖端与汇流条接触即可。由于金属表面的氧化可能造成接触不佳,相比较凸出部2而言,较小面积的尖端更容易实现与汇流条接触。
如图5所示,压块6上具有正极导电块7和负极导电块8,正极导电块7 连接有正极连接器10,负极导电块8连接有负极连接器9,如图6所示,带接线盒的电池组件4上具有接线盒正极11和接线盒负极12,正极连接器10和负极连接器9分别与具有电池组件4上的接线盒正极11和接线盒负极12进行连接,压针本体1压在压块6上的正极导电块7和负极导电块8上,形成测试回路。
如图7所示,在分体式接线盒上,由于没有安装接线盒,可以通过导电夹 13一端的架子夹在汇流条引出线5上,另一端与压块6上的正极连接器10或负极连接器9进行连接,实现将汇流条引出线5与压块6进行连接,实现对分体式接线盒的测试。
采用导电夹13对分体式接线盒进行测试时,可以避免压针前后位置、高度和间距的调整,提高测试效率。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压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针本体(1),所述压针本体(1)底端连接有接触部(2),所述接触部(2)适于与汇流条引出线(5)接触;
所述接触部(2)的面积大于所述压针本体(1)底端的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针本体(1)具有两个,用于分别与两条所述汇流条引出线(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2)的自由端设有凸出部(3),所述凸出部(3)对应两条所述汇流条引出线(5)之间间隙为豁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3)上具有向所述压针本体(1)方向凹陷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V型槽,使得所述凸出部(3)在底部结构分叉为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尖端和所述第二尖端之间的间距与两条所述汇流条引出线(5)之间的间隙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槽的角度范围为30度至150度。
8.一种EL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压针组件;
压块(6),所述压块(6)上具有正极导电块(7)和负极导电块(8),所述正极导电块(7)连接有正极连接器(10),所述负极导电块(8)连接有负极连接器(9),所述正极连接器(10)和负极连接器(9)分别适于与汇流条引出线(5)的正负极进行连接;
所述压针本体(1)适于压在正极导电块(7)和负极导电块(8)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EL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电夹(13),所述导电夹(13)一端适于与汇流条引出线(5)的正极或负极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所述正极连接器(10)或负极连接器(9)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EL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夹(13) 具有两个,每一所述导电夹(13)均与一所述压针本体(1)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33948.XU CN214749823U (zh) | 2021-01-18 | 2021-01-18 | 一种压针组件及el测试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33948.XU CN214749823U (zh) | 2021-01-18 | 2021-01-18 | 一种压针组件及el测试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49823U true CN214749823U (zh) | 2021-11-16 |
Family
ID=78639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13394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49823U (zh) | 2021-01-18 | 2021-01-18 | 一种压针组件及el测试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49823U (zh) |
-
2021
- 2021-01-18 CN CN202120133948.XU patent/CN21474982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20294731B2 (en) | Battery pack and output structure thereof | |
US20160141585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 battery module | |
CN213459749U (zh) | 一种电池片和光伏组件 | |
CN216698446U (zh) | 一种燃料电池 | |
CN115579407B (zh) | 电极结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 | |
CN113078226A (zh) | 一种无主栅太阳电池、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214749823U (zh) | 一种压针组件及el测试装置 | |
CN211929497U (zh) | 一种新型电池组件引出结构 | |
CN217562778U (zh) | 采集线束安装结构及其电池模组 | |
CN216161748U (zh) | 太阳能电池分步印刷的栅线结构 | |
CN213661562U (zh) | 一种卡接式光伏接线盒 | |
CN207781714U (zh) | 复合导电排 | |
CN208819924U (zh) | 一种电池盖板、铝壳电池及电池模组 | |
CN219328837U (zh) | 光伏电池el测试探针排 | |
CN213340744U (zh) | 边框封装组件接地结构 | |
CN220253422U (zh) | 电池包 | |
CN221381278U (zh) | 一种易于焊接的短接焊盘结构 | |
CN214315196U (zh) | 一种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系统 | |
CN214254664U (zh) | 模组的电控信号连接结构 | |
CN221728799U (zh) | 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 |
CN217656818U (zh) | 一种新型镀镍端子贴片结构 | |
CN219180713U (zh) | 一种一体式软包电池采集结构 | |
CN210805905U (zh) | 锂电池安装板 | |
CN219268077U (zh) | 一种多功能信号采集ccs装置 | |
CN218182069U (zh) | 一种新型汽车电子用稻壳银触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