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22909U - 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22909U
CN214722909U CN202121007493.3U CN202121007493U CN214722909U CN 214722909 U CN214722909 U CN 214722909U CN 202121007493 U CN202121007493 U CN 202121007493U CN 214722909 U CN214722909 U CN 214722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motor
table body
case
support
lead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074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火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engda Aluminum Allo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engda Aluminum Allo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engda Aluminum Allo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engda Aluminum Allo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074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22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22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229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材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包括桌体、支架、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机箱,所述桌体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支腿,所述桌体顶端的一侧贯穿有支架,所述支架底端贯穿桌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机箱,所述第一机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桌体的上方,所述支架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机箱,所述第二机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二机箱的下方,所述第二机箱与支架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解决了现有的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磨盘之间间距不方便进行调整,从而打磨的局限性较大,对待厚度较大的铝材无法放置其中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铝材加工过程中,为使其表面更加光滑,减少毛刺,都会对其进行打磨抛光操作,一般的打磨装置效率低下,影响打磨效率,为此现研发出一种高效率的双面打磨装置;
为此,公开号为CN20699848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磨具制造用双面打磨装置,包括上打磨板和下打磨板,所述上打磨板上侧连接有上转轴,所述下打磨板下侧连接有下转轴,所述上转轴上侧连接有上转盘,所述下转轴下侧连接有下转盘,所述上转盘上侧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下转轴下侧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侧通过上横梁固定,所述上横梁左右两侧均与滑升杆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下侧通过下横梁固定,所述滑升杆内部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内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内部焊接有抓手,所述下横梁下侧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侧通过底板固定,该种磨具制造用双面打磨装置,设计新颖,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通过设置上下对称的打磨板,提高了打磨的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但现有的此种双面打磨装置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一是,现有的双面打磨装置,磨盘之间间距不方便进行调整,从而打磨的局限性较大,对待厚度较大的铝材无法放置其中;二是,现有的双面打磨装置磨盘拆卸不够便携,长时间打磨磨盘磨损严重,拆换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磨盘之间间距不方便进行调整,从而打磨的局限性较大,对待厚度较大的铝材无法放置其中的缺陷。
(二)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包括桌体、支架、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机箱,所述桌体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支腿,所述桌体顶端的一侧贯穿有支架;
所述支架底端贯穿桌体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机箱,所述第一机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桌体的上方,所述支架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机箱,所述第二机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二机箱的下方,所述第二机箱与支架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块、伺服电机、丝杆、滑套和滑杆,所述丝杆设置于支架一侧的顶端,所述丝杆的一侧设置有滑杆,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丝杆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桌体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挡尘结构,所述挡尘结构包括滑块、滑轨、推杆和挡罩,所述滑轨铺设在桌体顶端的另一侧,所述滑轨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方连接有挡罩,所述挡罩的一侧安装有推杆。
优选的,所述挡罩为L形结构设计,所述挡罩利用滑块与滑轨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尾端均安装有拆装结构,所述拆装结构包括打磨盘、卡套、侧口、固定弹片、内凸粒和外凸粒,所述打磨盘安装于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尾端,所述打磨盘的一端均设置有卡套,所述卡套的内壁设置有内凸粒,所述卡套的两侧开设有侧口,所述固定弹片设置于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尾端的两侧,所述固定弹片的下方设置有外凸粒。
优选的,所述卡套插入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固定弹片的两侧贯穿并延伸出侧口,所述外凸粒与内凸粒之间相互配合,所述卡套分别和第二驱动电机以及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丝杆上套设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一侧与第二机箱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驱动块的内壁设置于与丝杆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驱动块和丝杆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块的另一侧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套入滑杆上,所述滑套的口径大于滑杆的口径大小。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有调节机构,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顶部丝杆转动,带动第二机箱一侧的驱动块进行升降,进而将第二机箱及底部第二驱动电机进行升降移动,进行两端打磨盘之间距离的调节;
通过设置有拆装结构,打磨盘利用顶部卡套套入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后卡套因其表面两侧开设侧口,内壁设置内凸粒,在卡入输出轴上后,输出轴底部的固定弹片及外凸粒卡入卡套内,固定弹片膨胀贯穿侧口两侧,外凸粒卡入内凸粒上,进行卡合固定,拆卸时按压突出部分固定弹片,后用力抽出即可;
通过设置有挡尘结构,利用挡罩能够在打磨过程将产生的废屑进行遮挡,起到保护的作用,使用时拉动推杆,推动挡罩利用底部滑块在滑轨上进行滑动,使其更具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挡罩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桌体;2、支腿;3、支架;4、第一机箱;5、第一驱动电机;6、挡尘结构;601、滑块;602、滑轨;603、推杆;604、挡罩;7、拆装结构;701、打磨盘;702、卡套;703、侧口;704、固定弹片;705、内凸粒;706、外凸粒;8、第二驱动电机;9、第二机箱;10、调节机构;1001、驱动块;1002、伺服电机;1003、丝杆;1004、滑套;1005、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包括桌体1、支架3、第一驱动电机5和第二机箱9,桌体1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支腿2,桌体1顶端的一侧贯穿有支架3;
支架3底端贯穿桌体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机箱4,第一机箱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5,该第一驱动电机5的型号可为Y90S-2;
第一驱动电机5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桌体1的上方,支架3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机箱9,第二机箱9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8,该第二驱动电机8的型号可为Y90L-2,第二驱动电机8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二机箱9的下方,第二机箱9与支架3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10,调节机构10包括驱动块1001、伺服电机1002、丝杆1003、滑套1004和滑杆1005,丝杆1003设置于支架3一侧的顶端,丝杆1003的一侧设置有滑杆1005,伺服电机1002设置于丝杆1003的底端,该伺服电机1002的型号可为ASD-A2,丝杆1003上套设有驱动块1001,驱动块1001的一侧与第二机箱9固定连接,丝杆1003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驱动块1001的内壁设置于与丝杆1003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驱动块1001和丝杆1003之间为螺纹连接,驱动块1001的另一侧连接有滑套1004,滑套1004套入滑杆1005上,滑套1004的口径大于滑杆1005的口径大小;
使用该结构时,丝杆1003带动第二机箱9升降的同时,驱动块1001一侧的滑套1004在滑杆1005上也进行升降调节操作,起到稳定升降的作用,同时不使驱动块1001随丝杆1003转动而转动;
桌体1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挡尘结构6,挡尘结构6包括滑块601、滑轨602、推杆603和挡罩604,滑轨602铺设在桌体1顶端的另一侧,滑轨602的内部设置有滑块601,滑块601的上方连接有挡罩604,挡罩604的一侧安装有推杆603,挡罩604为L形结构设计,挡罩604利用滑块601与滑轨602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使用该结构时,拉动挡罩604上的推杆603,推杆603将挡罩604利用底部滑块601在滑轨602上进行左右滑动,能够进行挡尘的位置调节,提高适用性;
第二驱动电机8和第一驱动电机5输出轴的尾端均安装有拆装结构7,拆装结构7包括打磨盘701、卡套702、侧口703、固定弹片704、内凸粒705和外凸粒706,打磨盘701安装于第二驱动电机8和第一驱动电机5输出轴的尾端,打磨盘701的一端均设置有卡套702,卡套702的内壁设置有内凸粒705,卡套702的两侧开设有侧口703,固定弹片704设置于第二驱动电机8和第一驱动电机5输出轴尾端的两侧,固定弹片704的下方设置有外凸粒706,卡套702插入第二驱动电机8和第一驱动电机5输出轴上,固定弹片704的两侧贯穿并延伸出侧口703,外凸粒706与内凸粒705之间相互配合,卡套702分别和第二驱动电机8以及第一驱动电机5输出轴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使用该结构时,利用输出轴底部两侧的固定弹片704和外凸粒706卡入打磨盘701的卡套702中,固定弹片704利用压缩后膨胀,延伸到侧口703外部进行固定。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外接电源,将待加工的铝材手持拿至两端打磨盘701之间,后同时启动第一驱动电机5和第二驱动电机8,带动底部打磨盘701转动,人工调节位置进行两端的打磨操作,为防止一端打磨盘701无法打磨到,开启伺服电机1002,伺服电机1002带动丝杆1003转动,将通过驱动块1001连接的第二机箱9带动升降,将底部第二驱动电机8进行高度调节,同时可适应不同规格铝材的打磨操作,提高适应性;
其次,可拉动推杆603,使推杆603上的挡罩604利用底部的滑块601在下方的滑轨602上进行左右的滑动调节操作,使其起到良好的挡尘除尘的作用,提高环保卫生;
最后,第二驱动电机8和第一驱动电机5利用输出轴底部的固定弹片704和外凸粒706卡入到底部打磨盘701上设置的卡套702内,卡套702两侧开设侧口703,内壁则是设置有与外凸粒706相配合的内凸粒705,使卡套702和输出轴连接固定,拆卸时更加便捷快速,最终完成该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的使用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包括桌体(1)、支架(3)、第一驱动电机(5)和第二机箱(9),其特征在于:所述桌体(1)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支腿(2),所述桌体(1)顶端的一侧贯穿有支架(3);
所述支架(3)底端贯穿桌体(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机箱(4),所述第一机箱(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5);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的顶端贯穿并延伸至桌体(1)的上方,所述支架(3)一侧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机箱(9),所述第二机箱(9)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8),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的底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二机箱(9)的下方,所述第二机箱(9)与支架(3)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10),所述调节机构(10)包括驱动块(1001)、伺服电机(1002)、丝杆(1003)、滑套(1004)和滑杆(1005),所述丝杆(1003)设置于支架(3)一侧的顶端,所述丝杆(1003)的一侧设置有滑杆(1005),所述伺服电机(1002)设置于丝杆(1003)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桌体(1)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挡尘结构(6),所述挡尘结构(6)包括滑块(601)、滑轨(602)、推杆(603)和挡罩(604),所述滑轨(602)铺设在桌体(1)顶端的另一侧,所述滑轨(602)的内部设置有滑块(601),所述滑块(601)的上方连接有挡罩(604),所述挡罩(604)的一侧安装有推杆(6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罩(604)为L形结构设计,所述挡罩(604)利用滑块(601)与滑轨(602)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和第一驱动电机(5)输出轴的尾端均安装有拆装结构(7),所述拆装结构(7)包括打磨盘(701)、卡套(702)、侧口(703)、固定弹片(704)、内凸粒(705)和外凸粒(706),所述打磨盘(701)安装于第二驱动电机(8)和第一驱动电机(5)输出轴的尾端,所述打磨盘(701)的一端均设置有卡套(702),所述卡套(702)的内壁设置有内凸粒(705),所述卡套(702)的两侧开设有侧口(703),所述固定弹片(704)设置于第二驱动电机(8)和第一驱动电机(5)输出轴尾端的两侧,所述固定弹片(704)的下方设置有外凸粒(7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702)插入第二驱动电机(8)和第一驱动电机(5)输出轴上,所述固定弹片(704)的两侧贯穿并延伸出侧口(703),所述外凸粒(706)与内凸粒(705)之间相互配合,所述卡套(702)分别和第二驱动电机(8)以及第一驱动电机(5)输出轴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003)上套设有驱动块(1001),所述驱动块(1001)的一侧与第二机箱(9)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003)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驱动块(1001)的内壁设置于与丝杆(1003)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驱动块(1001)和丝杆(1003)之间为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1001)的另一侧连接有滑套(1004),所述滑套(1004)套入滑杆(1005)上,所述滑套(1004)的口径大于滑杆(1005)的口径大小。
CN202121007493.3U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22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07493.3U CN214722909U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07493.3U CN214722909U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22909U true CN214722909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21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0749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22909U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229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U103127B1 (en) Efficient sewage discharging device for higher-place pond aquiculture in mountainous area
CN207344666U (zh) 一种菜板生产裁剪磨光一体化设备
CN214722909U (zh) 一种铝材加工用高效率双面打磨装置
CN214869239U (zh) 一种磁芯双面打磨装置
CN110587384A (zh) 一种打磨机器人及其工艺流程
CN108556205A (zh) 一种电子产品用塑料加工设备
CN213164898U (zh) 一种用于铸件打磨的铁屑收集装置
CN211867410U (zh) 一种用于五金制品的双面打磨装置
CN210906397U (zh) 一种矿石加工用粉碎立磨设备
CN210675371U (zh) 一种涂料加工砂磨机
CN203778151U (zh) 一种便携式研磨器
CN216913404U (zh) 一种竹编原料加工用磨光机废料收集机构
CN214717140U (zh) 一种陶瓷生产加工用原料高效球磨装置
CN211801222U (zh) 一种新型多用碾磨机
CN214439571U (zh) 一种疏水材料生产用研磨装置
CN214554258U (zh) 一种高效化工用原料研磨装置
CN216172781U (zh) 一种铁矿石用研磨装置
CN210646649U (zh) 一种便于出料的无介质球磨机
CN219403713U (zh) 一种环保打磨设备
CN209998891U (zh) 一种便于更换磨片的玻片磨角机
CN216607366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铝材打榫机
CN210704033U (zh) 一种高强度玻璃的打磨装置
CN211303227U (zh) 一种荧光粉生产用粉碎研磨装置
CN210909569U (zh) 一种红木家具加工用表面打磨装置
CN219703514U (zh) 一种钛块研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