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06171U - 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06171U CN214706171U CN202120626764.7U CN202120626764U CN214706171U CN 214706171 U CN214706171 U CN 214706171U CN 202120626764 U CN202120626764 U CN 202120626764U CN 214706171 U CN214706171 U CN 2147061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electrolyte
- utmost point
- point ear
- thickn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包括金属导体、第一极耳胶层、阻电解液涂层和第二极耳胶层,所述第一极耳胶层、阻电解液涂层和第二极耳胶层沿金属导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第一极耳胶层与阻电解液涂层之间紧密贴合,阻电解液涂层与第二极耳胶层之间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可以有效减缓电解液进一步的渗透,从而提高极耳的耐电解液渗透性能,提高电池密封性能,有效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
背景技术
极耳是指由一种由金属薄片和涂覆在金属薄片上的PP胶层组成的用于锂电池导出电流的导电流端正。现有的极耳结构由经过表面处理后的金属薄片和分布在金属薄片两侧的CPP胶热压粘贴而成,分布在金属薄片两侧的CPP胶为单层或者多层结构。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粘贴于极耳导体两侧CPP胶长期在电解液浸泡环境中,CPP胶会缓慢的被电解液腐蚀老化,CPP胶与金属导体粘接性能持续减弱,同时电解液加速渗透至CPP胶与金属导体粘接界面处,从而导致极耳密封失效,进而导致电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液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解决电解液渗透至CPP胶与金属导体粘接界面处,从而导致极耳密封失效问题。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7265149U,公开日为2018年04月20日,名称为“一种聚合物电池用的正极耳结构”,公开了一种聚合物电池用的正极耳结构,包括极耳胶、极片焊接端、转镍间隙、PACK焊接端、铝转镍极耳和极耳胶与转镍重合位,所述铝转镍极耳左端设置有PACK焊接端,且PACK焊接端右侧与转镍间隙相连接,所述转镍间隙右侧与极片焊接端相连接,且极片焊接端与转镍间隙之间上下两侧设置有极耳胶,所述极耳胶之间的PACK焊接端右侧设置有极耳胶与转镍重合位。该聚合物电池用的正极耳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极耳胶封胶结构,极耳胶由上下两层CPP胶包裹金属带重合经封装在一起,在封装时将铝带和转镍带部分与极耳胶封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起到固定作用,由于镍带材质比较硬则不易出现歪斜、弯折,有效避免造成断裂、短路现象。但是该正极耳结构仍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池中的电解液渗透至极耳的CPP胶与金属导体粘接界面处,从而导致极耳密封失效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可以有效减缓电解液进一步的渗透,从而提高极耳的耐电解液渗透性能,提高电池密封性能,有效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包括金属导体、第一极耳胶层、阻电解液涂层和第二极耳胶层,所述第一极耳胶层、阻电解液涂层和第二极耳胶层沿金属导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第一极耳胶层与阻电解液涂层之间紧密贴合,阻电解液涂层与第二极耳胶层之间紧密贴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阻电解液涂层和第二极耳胶层可以有效阻挡电解液的渗透。当电解液穿过第一极耳胶层渗透至阻电解液涂层时,阻电解液涂层可以有效减缓电解液进一步的渗透,从而提高了极耳的耐电解液渗透性能,提高了电池密封性能,有效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在电池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保证了电池封装可靠性,有效避免电池漏液的产生。
作为优选,所述阻电解液涂层包括靠近金属导体的第一内层、远离金属导体的第一外层以及位于第一内层和第一外层之间的第一中间层,第一内层为改性的亲金属PP层,第一中间层为无纺布绝缘层,第一外层为亲铝塑膜CPP层。所述改性的亲金属PP层与金属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其与金属之间的粘合力大,可以保证第一内层牢牢的粘在金属导体表面,阻止电解液的渗透。所述无纺布绝缘层可以保证阻电解液涂层的整体强度和绝缘效果,所述亲铝塑膜CPP层可以使阻电解液涂层的外侧与铝塑膜紧密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极耳胶层包括靠近金属导体的第二内层、远离金属导体的第二外层以及位于第二内层和第二外层之间的第二中间层,第二内层为改性亲金属CPP胶层,第二中间层为无纺布绝缘层,第二外层为亲铝塑膜CPP胶层。所述改性亲金属CPP胶层可以保证第二内层牢固的粘在金属导体表面,阻止电解液的渗透。所述无纺布绝缘层可以保证第一极耳胶层的整体强度和绝缘效果,所述亲铝塑膜CPP层可以使第一极耳胶层的外侧与铝塑膜紧密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极耳胶层包括靠近金属导体的第三内层、远离金属导体的第三外层以及位于第三内层和第三外层之间的第三中间层,第三内层为改性亲金属CPP胶层,第三中间层为无纺布绝缘层,第三外层为亲铝塑膜CPP胶层。所述改性亲金属CPP胶层可以保证第三内层牢固的粘在金属导体表面,阻止电解液的渗透。所述无纺布绝缘层可以保证第二极耳胶层的整体强度和绝缘效果,所述亲铝塑膜CPP层可以使第二极耳胶层的外侧与铝塑膜紧密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和第三中间层为一个整体的涂层;第一外层、第二外层和第三外层为一个整体的涂层。所述结构方便第一极耳胶层、阻电解液涂层和第二极耳胶层外侧两层的加工,且增加其整体性,可以增加防渗透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内层为锥形结构,第一内层靠近金属导体的一侧尺寸大于远离金属导体一侧的尺寸。所述结构可以增加第一内层与金属导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防渗透效果,且锥形结构的内层结构可以使阻电解液涂层的中间层更加紧密的压紧内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内层的厚度为5~20μm,第一中间层的厚度为95~150μm,第一外层2.3的厚度为10~50μm。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内层的厚度为5~20μm,第二中间层的厚度为95~150μm,第二外层的厚度为10~50μ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内层的厚度为5~20μm,第三中间层的厚度为95~150μm,第三外层的厚度为10~50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阻电解液层可以有效减缓电解液进一步的渗透,从而提高了极耳的耐电解液渗透性能,提高了电池密封性能,有效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金属导体1、第一极耳胶层2、第二内层2.1、第二中间层2.2、第二外层2.3、阻电解液涂层3、第一内层3.1、第一中间层3.2、第一外层3.3、第二极耳胶层4、第三内层4.1、第三中间层4.2、第三外层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包括金属导体1、第一极耳胶层2、阻电解液涂层3和第二极耳胶层4,所述第一极耳胶层2、阻电解液涂层3和第二极耳胶层4沿金属导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第一极耳胶层2与阻电解液涂层3之间紧密贴合,阻电解液涂层3与第二极耳胶层4之间紧密贴合。
所述阻电解液涂层3包括靠近金属导体1的第一内层3.1、远离金属导体1的第一外层3.3以及位于第一内层3.1和第一外层3.3之间的第一中间层3.2,第一内层3.1为改性的亲金属PP层,第一中间层3.2为无纺布绝缘层,第一外层3.3为亲铝塑膜CPP层。所述第一内层3.1为锥形结构,第一内层3.1靠近金属导体1的一侧尺寸大于远离金属导体1一侧的尺寸。所述第一内层3.1的厚度为5~20μm,第一中间层3.2的厚度为95~150μm,第一外层3.32.3的厚度为10~50μm。
第一极耳胶层2包括靠近金属导体1的第二内层2.1、远离金属导体1的第二外层2.3以及位于第二内层2.1和第二外层2.3之间的第二中间层2.2,第二内层2.1为改性亲金属CPP胶层,第二中间层2.2为无纺布绝缘层,第二外层2.3为亲铝塑膜CPP胶层。第二内层2.1的厚度为5~20μm,第二中间层2.2的厚度为95~150μm,第二外层2.3的厚度为10~50μm。
第二极耳胶层4包括靠近金属导体1的第三内层4.1、远离金属导体1的第三外层4.3以及位于第三内层4.1和第三外层4.3之间的第三中间层4.2,第三内层4.1为改性亲金属CPP胶层,第三中间层4.2为无纺布绝缘层,第三外层4.3为亲铝塑膜CPP胶层。第三内层4.1的厚度为5~20μm,第三中间层4.2的厚度为95~150μm,第三外层4.3的厚度为10~50μm。第一中间层3.2、第二中间层2.2和第三中间层4.2为一个整体的涂层;第一外层3.3、第二外层2.3和第三外层4.3为一个整体的涂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阻电解液涂层3和第二极耳胶层4可以有效阻挡电解液的渗透。当电解液穿过第一极耳胶层2渗透至阻电解液涂层3时,阻电解液涂层3可以有效减缓电解液进一步的渗透,从而提高了极耳的耐电解液渗透性能,提高了电池密封性能,有效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在电池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保证了电池封装可靠性,有效避免电池漏液的产生。改性的亲金属PP层与金属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其与金属之间的粘合力大,可以保证第一内层3.1牢牢的粘在金属导体1表面,阻止电解液的渗透。所述无纺布绝缘层可以保证阻电解液涂层3的整体强度和绝缘效果,所述亲铝塑膜CPP层可以使阻电解液涂层3的外侧与铝塑膜紧密贴合。改性亲金属CPP胶层可以保证第二内层2.1牢固的粘在金属导体1表面,阻止电解液的渗透。所述无纺布绝缘层可以保证第一极耳胶层2的整体强度和绝缘效果,所述亲铝塑膜CPP层可以使第一极耳胶层2的外侧与铝塑膜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阻电解液层可以有效减缓电解液进一步的渗透,从而提高了极耳的耐电解液渗透性能,提高了电池密封性能,有效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Claims (9)
1.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其特征是,包括金属导体、第一极耳胶层、阻电解液涂层和第二极耳胶层,所述第一极耳胶层、阻电解液涂层和第二极耳胶层沿金属导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第一极耳胶层与阻电解液涂层之间紧密贴合,阻电解液涂层与第二极耳胶层之间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其特征是,所述阻电解液涂层包括靠近金属导体的第一内层、远离金属导体的第一外层以及位于第一内层和第一外层之间的第一中间层,第一内层为改性的亲金属PP层,第一中间层为无纺布绝缘层,第一外层为亲铝塑膜CPP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极耳胶层包括靠近金属导体的第二内层、远离金属导体的第二外层以及位于第二内层和第二外层之间的第二中间层,第二内层为改性亲金属CPP胶层,第二中间层为无纺布绝缘层,第二外层为亲铝塑膜CPP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极耳胶层包括靠近金属导体的第三内层、远离金属导体的第三外层以及位于第三内层和第三外层之间的第三中间层,第三内层为改性亲金属CPP胶层,第三中间层为无纺布绝缘层,第三外层为亲铝塑膜CPP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和第三中间层为一个整体的涂层;第一外层、第二外层和第三外层为一个整体的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极耳胶层的内层为锥形结构,第一极耳胶层的内层靠近金属导体的一侧尺寸大于远离金属导体一侧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内层的厚度为5~20μm,第一中间层的厚度为95~150μm,第一外层2.3的厚度为10~50μm。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内层的厚度为5~20μm,第二中间层的厚度为95~150μm,第二外层的厚度为10~50μm。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其特征是,所述第三内层的厚度为5~20μm,第三中间层的厚度为95~150μm,第三外层的厚度为10~50μ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26764.7U CN214706171U (zh) | 2021-03-26 | 2021-03-26 | 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26764.7U CN214706171U (zh) | 2021-03-26 | 2021-03-26 | 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06171U true CN214706171U (zh) | 2021-11-12 |
Family
ID=78527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626764.7U Active CN214706171U (zh) | 2021-03-26 | 2021-03-26 | 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0617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61735A (zh) * | 2022-01-04 | 2022-04-15 |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 一种提升软包锂离子电池密封性的极耳金属导体结构 |
-
2021
- 2021-03-26 CN CN202120626764.7U patent/CN21470617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61735A (zh) * | 2022-01-04 | 2022-04-15 |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 一种提升软包锂离子电池密封性的极耳金属导体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303986B1 (ko) | 박형 축전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JP5457040B2 (ja) |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8615924B (zh) | 电芯及采用电芯的锂离子电池 | |
KR20130025354A (ko) | 전지용 외장재 및 리튬 2차 전지 | |
WO2005119830A1 (ja) | アルカリ電池の外装体用薄膜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薄型空気電池 | |
CN214706171U (zh) | 一种防电解液渗透极耳 | |
CN106067520A (zh) | 蓄电装置用外包装体和蓄电装置 | |
JPH11233133A (ja) | ラミネートシートを外装ケースとする電池 | |
JP2000357494A (ja) | 二次電池用外装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2969539A (zh) | 一种超薄锂离子二次电池 | |
JP2007026901A (ja) | フィルムパッケージ型電池 | |
CN201191634Y (zh) | 二次超薄电池 | |
CN210245556U (zh) | 一种带胶垫的柱状电池 | |
KR20140116795A (ko) | 탭 리드 | |
US20240088496A1 (en) | Multi-Layer Conductive Tape,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 |
CN202094230U (zh) | 一种超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 |
CN218448175U (zh) | 极耳、电芯及电池 | |
WO2016147466A1 (ja) | 積層蓄電デバイス | |
CN211907568U (zh) | 电池极耳、软包电池单体和电池模组 | |
JP6718874B2 (ja) |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 | |
CN205004378U (zh) | 一种软包锂电池 | |
CN112736371A (zh) | 一种极耳及软包电池 | |
CN210120184U (zh) | 用于软包电池内的防腐蚀新型极耳 | |
CN218548508U (zh) | 电芯及电池包 | |
JPH07211322A (ja) | 空気電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電極を有する空気電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5 Address after: No.855, Jianshe 2nd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anxiang 123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855 Jianshe Er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xiang 123 Co., Ltd Patentee before: Wanxiang Group Co.,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