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05703U - 平面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平面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05703U
CN214705703U CN202120267096.3U CN202120267096U CN214705703U CN 214705703 U CN214705703 U CN 214705703U CN 202120267096 U CN202120267096 U CN 202120267096U CN 214705703 U CN214705703 U CN 214705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oil
main
magnetic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670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春阳
王猛
柳教成
张庭春
易沈辉
车军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wang Hig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wang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wang Hig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wang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670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057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05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057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面变压器,包括:电路板、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电路板包括电路主板、第一电路次板和第二电路次板,电路主板开设有三个主通孔,第一电路次板上开设有三个第一次通孔,第二电路次板上开设有三个第二次通孔;第一电路次板上设置第一线圈,第二电路次板上设置第二线圈,第一磁芯凸起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磁芯凸起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每一第一连接部穿过一第一次通孔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绕设在中部的第二连接部的外侧。通过将绕组的线圈设置于相较于电路主板面积较小的第一电路次板和第二电路次板,避免了电路主板上的主电路侵占线圈的空间,能够充分隔离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避免了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过热。

Description

平面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面变压器。
背景技术
平面变压器为将绕组设置在电路板上,以实现绕组平面化的变压器,其具有体积小、高频、高度小的优点,被广泛用于电子设备的充电器的变压上。
变压器的变压比与一次侧的绕组的匝数以及二次侧的绕组的匝数有关。由于平面变压器上的绕组是设置在电路板上,而电路板上的面积有限,并且受限于电路板上的电路布线,导致电路板上的绕组的面积较小,使得绕组的线宽和匝数受限。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增大变压比,则需要减小绕组的线宽,以提高匝数,然而绕组的匝数较多,将导致绕组的线宽减小,且线距减小,一方面不利于电路板的制作,另一方面,将导致发热量较高,导致平面变压器使用寿命受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平面变压器。
一种平面变压器,包括:电路板、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
所述电路板包括电路主板、第一电路次板和第二电路次板,所述第一电路次板、所述电路主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次板依次堆叠设置,且所述第一电路次板的面积和所述第二电路次板的面积小于所述电路主板的面积,所述电路主板开设有三个主通孔,所述第一电路次板上开设有三个第一次通孔,所述第二电路次板上开设有三个第二次通孔,每一所述主通孔与一所述第一次通孔以及一所述第二次通孔对齐;
所述第一电路次板上设置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电路次板上设置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磁芯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次板背向所述电路主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磁芯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次板背向所述电路主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磁芯的中部以及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二磁芯凸起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磁芯的中部以及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磁芯凸起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一所述第一次通孔与穿过一所述第二次通孔的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且连接于一所述主通孔内,所述第一线圈绕设在中部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所述第二线圈绕设在中部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主板上设置有主电路,所述第一电路次板上开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线圈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主电路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路次板上开设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线圈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主电路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次板在所述电路主板上的投影形状为矩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路次板在所述电路主板上的投影形状为矩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芯的截面形状为E字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芯的截面形状为E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绕组的线圈设置于相较于电路主板面积较小的第一电路次板和第二电路次板,避免了电路主板上的主电路侵占线圈的空间,使得线圈占用面积较大,并且能够充分隔离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避免了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过热,提高了平面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平面变压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平面变压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平面变压器的一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平面变压器10,包括:电路板100、第一磁芯200和第二磁芯300;所述电路板100包括电路主板130、第一电路次板110和第二电路次板120,所述第一电路次板110、所述电路主板130和所述第二电路次板120依次堆叠设置,且所述第一电路次板110的面积和所述第二电路次板120的面积小于所述电路主板130的面积,所述电路主板130开设有三个主通孔131,所述第一电路次板110上开设有三个第一次通孔111,所述第二电路次板120上开设有三个第二次通孔121,每一所述主通孔131与一所述第一次通孔111以及一所述第二次通孔121对齐;所述第一电路次板110上设置第一线圈(图未示),所述第二电路次板120上设置第二线圈(图未示),所述第一磁芯200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次板110背向所述电路主板130的一侧,所述第二磁芯300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次板120背向所述电路主板130的一侧,所述第一磁芯200的中部以及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二磁芯300凸起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10,所述第二磁芯300的中部以及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磁芯200凸起设置有第二连接部310,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210穿过一所述第一次通孔111与穿过一所述第二次通孔121的所述第二连接部310连接,且连接于一所述主通孔131内,所述第一线圈绕设在中部的所述第一连接部210的外侧,所述第二线圈绕设在中部的所述第二连接部310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次板110在所述电路主板130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电路主板130的面积,所述第二电路次板120在所述电路主板130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电路主板130的面积。使得第一电路次板110以及第二电路次板120的面积较小,有利于精简平面变压器10的结构,使得平面变压器10的体积更小。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次板110和第二电路次板120的面积小于电路主板130,并且位于第一磁芯200和第二磁芯300之间,第一电路次板110上依次开设有三个第一次通孔111,第一线圈围绕在中间的第一次通孔111设置,且第一线圈设置于两端的第一次通孔111之间,这样,使得第一电路次板110上的第一线圈能够围绕第一连接部210的外侧,第二电路次板120上依次开设有三个第二次通孔121,第二线圈围绕在中间的第二次通孔121设置,且第二线圈设置于两端的第二次通孔121之间,这样,使得第二电路次板120上的第二线圈能够围绕第二连接部310的外侧。第一磁芯200的两端的第一连接部210分别与第二磁芯300的两端的第二连接部310一一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磁芯200的中部凸起有一第一连接部210,第一磁芯200的两端分别凸起另两个第一连接部210,使得第一磁芯200的截面形状为E字形。本实施例中,第二磁芯300的中部凸起有一第二连接部310,第二磁芯300的两端分别凸起另两个第二连接部310,使得第二磁芯300的截面形状为E字形。第一磁芯200的三个第一连接部210一一穿过三个第一次通孔111,第二磁芯300的三个第二连接部310一一穿过三个第二次通孔121,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310连接于主通孔131内,使得第一磁芯200和第二磁芯300连接,形成环形结构以包覆在线圈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绕组的线圈设置于相较于电路主板130面积较小的第一电路次板110和第二电路次板120,避免了电路主板130上的主电路侵占线圈的空间,使得线圈占用面积较大,有利于增大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线宽和线距,有利于线圈的散热,且有利于其中一线圈的匝数,并且能够充分隔离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避免了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过热,提高了平面变压器10的使用寿命。
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310通过环氧树脂粘合层连接,比如,环氧树脂粘合层的材质为环氧树脂粘合剂。通过环氧树脂粘合剂能够稳固地连接第一磁芯200和第二磁芯3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主板130上设置有主电路(图未示),所述第一电路次板110上开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线圈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主电路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过孔内镀铜,第一电路次板110上的第一线圈与第一通孔的侧壁的镀铜电连接,电路主板130上的主电路与第一过孔的侧壁的镀铜电连接,从而实现了第一线圈与主电路的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路次板120上开设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线圈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主电路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过孔内镀铜,第二电路次板120上的第二线圈与第二通孔的侧壁的镀铜电连接,电路主板130上的主电路与第二过孔的侧壁的镀铜电连接,从而实现了第二线圈与主电路的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电路次板110在所述电路主板130上的投影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电路次板120在所述电路主板130上的投影形状为矩形。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次板110和第二电路次板120均为矩形板状,有利于更好地适配电路主板130的矩形的形状,以及更好地适配第一磁芯200和第二磁芯300的形状。
为了使得电路主板130和第一电路次板110以及第二电路次板120之间的热量传导更为高效,使得第一电路次板110和第二电路次板120上的热量能够快速散发,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次板110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台阶部,第一台阶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铜箔层,第一铜箔层通过一散热硅胶层与电路主板130连接,第二电路次板120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台阶部,第二台阶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铜箔层,第二铜箔层通过另一散热硅胶层与电路主板130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电路次板110的边缘设置第一台阶部,在第二电路次板120的边缘设置第二台阶部,有利于增大第一铜箔层和第二铜箔层的表面,有效提高散热面积,使得第一电路次板110和第二电路次板120的热量能够快速散发,并且使得第一电路次板110和第二电路次板120上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一铜箔层和第二铜箔层传导至电路主板130,通过电路主板130散发至外部。设置散热硅胶层,能够使得第一铜箔层和第二铜箔层与电路主板130之间绝缘,有效提高了平面变压器10的可靠性。应该理解的是,第一铜箔层和第二铜箔层与散热硅胶层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粘胶连接,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
所述电路板包括电路主板、第一电路次板和第二电路次板,所述第一电路次板、所述电路主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次板依次堆叠设置,且所述第一电路次板的面积和所述第二电路次板的面积小于所述电路主板的面积,所述电路主板开设有三个主通孔,所述第一电路次板上开设有三个第一次通孔,所述第二电路次板上开设有三个第二次通孔,每一所述主通孔与一所述第一次通孔以及一所述第二次通孔对齐;
所述第一电路次板上设置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电路次板上设置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磁芯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次板背向所述电路主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磁芯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次板背向所述电路主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磁芯的中部以及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二磁芯凸起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磁芯的中部以及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磁芯凸起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一所述第一次通孔与穿过一所述第二次通孔的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且连接于一所述主通孔内,所述第一线圈绕设在中部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所述第二线圈绕设在中部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主板上设置有主电路,所述第一电路次板上开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线圈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主电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次板上开设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线圈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主电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次板在所述电路主板上的投影形状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次板在所述电路主板上的投影形状为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芯的截面形状为E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芯的截面形状为E字形。
CN202120267096.3U 2021-01-29 2021-01-29 平面变压器 Active CN214705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7096.3U CN214705703U (zh) 2021-01-29 2021-01-29 平面变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7096.3U CN214705703U (zh) 2021-01-29 2021-01-29 平面变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05703U true CN214705703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65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67096.3U Active CN214705703U (zh) 2021-01-29 2021-01-29 平面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057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47455B2 (en) Power module and power device
US6900717B2 (en) Bobbin for hybrid coils in planar magnetic components
JPS61503063A (ja) 1方の巻線が第2巻線の支持体として用いられる低プロフィル型磁気構造
US11581118B2 (en) Transformer and power supply module with high thermal efficiency
US7142085B2 (en) Insulation and integrated heat sink for high frequency, low output voltage toroidal inductors and transformers
EP4099349A1 (en) Transformer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214705703U (zh) 平面变压器
KR20170022670A (ko) 트랜스포머
KR101838227B1 (ko) 공통 권선 평면 트랜스포머
JPH0864432A (ja) 電磁装置
CN207425599U (zh) 一种超高频次级谐振变压器
CN216597239U (zh) 磁集成器件及隔离型开关电源
WO2021258352A1 (zh) 一种电气元件、电路板及开关电源
US20030067374A1 (en) Transformer coil bracket
CN220873395U (zh) Llc谐振电感集成变压器
CN220933878U (zh) 一种多相大电流储能电感
CN213635671U (zh) 一种机动车电源用变压器
JP7420092B2 (ja) 絶縁トランス
CN219659573U (zh) 用于llc谐振转换器的集成磁性元件
CN215868933U (zh) 电感器
CN110648828B (zh) 平面变压器及开关电源
US20220028598A1 (en) Magnetic induction assembly
CN218918608U (zh) 平面变压器、电源转换电路及适配器
CN212303319U (zh) 电子变压器
JPH11307366A (ja) 薄型トランス用コイ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