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8933U - 电感器 - Google Patents

电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8933U
CN215868933U CN202121018002.5U CN202121018002U CN215868933U CN 215868933 U CN215868933 U CN 215868933U CN 202121018002 U CN202121018002 U CN 202121018002U CN 215868933 U CN215868933 U CN 215868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magnetic core
flat coil
magnetic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1800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楚慧
张洪伟
张定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s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s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s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s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1800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8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8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8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感器,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电感器包括扁平线圈;磁芯,磁芯卡装在扁平线圈上;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设置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第三引脚,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位于印制电路板同一侧,第二引脚与第三引脚设置在印制电路板的对角上;第一引脚与第三引脚通过设置在印制电路板上的引线连通;扁平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引脚、第二引脚。通过在印制电路板上刻印引线,使得扁平线圈的两端均可以连接到印制电路板的同一侧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并通过刻印的引线,将第一引脚与第三引脚导通,相对传统的电感器,无需额外增加引线以及弯折扁平线圈的两端,从而可以缩小电感器的体积以及降低工艺生成成本。

Description

电感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感器。
背景技术
电感器作为电子设备中的关键元件之一,具有将电能转化为磁芯能且能存储利用的作用。传统的电感器通常使用铜箔绕制,但是这种绕制的电感器如需要通过较大的电流需要增加绕制的圈数,组装效率低。虽然可以采用扁平线圈的方式减少绕制圈数,但是扁平线圈的引脚通常位于同一侧,且传统电感器的底板采用环氧板制作,因此需要将其中扁平线圈的一个引脚弯折或者增加一根导线方式,以将扁平线圈的两个引脚分别连接到底板的对角位置,增加了电感器的工艺成本和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提出一种电感器,可以降低电感器的工艺成本和缩小尺寸。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感器,包括:
扁平线圈;
磁芯,所述磁芯卡装在所述扁平线圈上;
印制电路板,所述印制电路板设置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第三引脚,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位于所述印制电路板同一侧,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三引脚设置在所述印制电路板的对角上;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三引脚通过设置在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的引线连通;所述扁平线圈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利用印制电路板可以刻印引线导通的特性,可以在不改变电感器外部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在印制电路板上刻印引线,使得扁平线圈的两端均可以连接到印制电路板的同一侧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此时通过刻印的引线,将第一引脚与第三引脚导通,相对传统的电感器,无需额外增加导线或者弯折扁平线圈的两端,从而可以缩小电感器的体积以及降低工艺生产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磁芯包括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分别设置在所述扁平线圈的两侧;所述第一磁芯、所述第二磁芯分别卡装在所述扁平线圈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磁芯和/或所述第二磁芯包括第一磁力段、第二磁力段、第三磁力段,所述第一磁力段、所述第三磁力段卡装在所述扁平线圈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二磁力段卡装在所述扁平线圈的中部。通过设置成三段,可以适配端部尺寸一致,长度不一致的扁平线圈,从而可以通过一套模具实现多种功率的电感设计。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磁力段、所述第二磁力段、所述第三磁力段分别采用不同的磁芯材料制成。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磁芯材料为铁氧体、铁硅铝、高磁通、铁硅之一。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安装凹槽以及凸起,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第一磁芯的所述安装凹槽、所述凸起分别与所述第二磁芯的所述安装凹槽、所述凸起相对设置,以形成所述扁平线圈的容置空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感器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磁芯的安装凹槽的槽底与所述扁平线圈之间;另外一个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磁芯的安装凹槽的槽底与所述扁平线圈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绝缘层设置为绝缘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扁平线圈的绕制线材的厚度设置在0.3mm内。通过将绕制线材厚度设置在0.3mm,可以匹配100KZ工作频率,满足大功率的需求。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印制电路板设置为双层印制电路板。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感器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
扁平线圈100、
第一磁芯210、第一磁力段211、第二磁力段212、第三磁力段213、第二磁芯220、安装凹槽230、凸起240、
印制电路板300、第一引脚310、第二引脚320、第三引脚330、
绝缘层400、
绝缘外壳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根据图1和图2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感器,如图1所示,电感器包括:
扁平线圈100;
磁芯,磁芯卡装在扁平线圈100上;
印制电路板300,印制电路板300设置有第一引脚310、第二引脚320以及第三引脚330,第一引脚310、第二引脚320位于印制电路板300同一侧,第二引脚320与第三引脚330设置在印制电路板300的对角上;第一引脚310与第三引脚330通过设置在印制电路板300上的引线连通;扁平线圈100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引脚310、第二引脚320。
因此,通过利用印制电路板300可以刻印引线导通的特性,可以在不改变电感器外部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在印制电路板300上刻印引线,使得扁平线圈100的两端均可以连接到印制电路板300的同一侧的第一引脚310和第二引脚320,此时通过刻印的引线,将第一引脚310与第三引脚330导通,相对传统的电感器,无需额外增加导线或者弯折扁平线圈100的两端,从而可以缩小电感器的体积以及降低工艺生产成本。
如图2所示,磁芯包括第一磁芯210和第二磁芯220,第一磁芯210和第二磁芯220分别设置在扁平线圈100的两侧;第一磁芯210、第二磁芯220分别卡装在扁平线圈100上。
需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第一磁芯210和第二磁芯220,使得第一磁芯210和第二磁芯220分别从扁平线圈100的两侧进行安装,可以提升安装的便利性。
如图2所示,第一磁芯210和第二磁芯220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安装凹槽230以及凸起240,凸起240设置在安装凹槽230内;第一磁芯210的安装凹槽230、凸起240分别与第二磁芯220的安装凹槽230、凸起240相对设置,以形成扁平线圈100的容置空间。
需说明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设计的第一磁芯210和第二磁芯220可以增大磁通量。
可理解为,第一磁芯210和/或第二磁芯220包括第一磁力段211、第二磁力段212、第三磁力段213,第一磁力段211、第三磁力段213卡装在扁平线圈100的两个端部;第二磁力段212卡装在扁平线圈100的中部。通过设置成三段,可以适配端部尺寸一致,长度不一致的扁平线圈100,从而可以通过一套模具实现多种功率的电感设计。
需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的电感器,其扁平线圈100设计为椭圆形,可以将椭圆形拆分成弧形的两端以及矩形中部,分别对应第一磁力段211、第三磁力段213以及第二磁力段212。此时,当扁平线圈100的两端尺寸不变,中间的矩形区域变化时,可以通过标准化生产,共用标准化生产线的方式实现不同尺寸磁芯的需求,从而可以降低定制化成本。需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安装凹槽230、凸起240被分成了3段。
可理解为,第一磁力段211、第二磁力段212、第三磁力段213分别采用不同的磁芯材料制成。
需说明的是,不同的磁芯材料其成本和磁通密度不一样,因此,通过将第一磁力段211、第二磁力段212、第三磁力段213设置成不同的磁芯材料,可以平衡电感器对成本、性能的要求。
可理解为,磁芯材料为铁氧体、铁硅铝、高磁通、铁硅之一。
可理解为,电感器还包括绝缘层400,绝缘层400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绝缘层400设置在第一磁芯210的安装凹槽230的槽底与扁平线圈100之间;另外一个绝缘层400设置在第二磁芯220的安装凹槽230的槽底与扁平线圈100之间。
可理解为,绝缘层400设置为绝缘片。
可理解为,扁平线圈100的绕制线材的厚度设置在0.3mm内。通过将绕制线材厚度设置在0.3mm,可以匹配100KZ工作频率,满足大功率的需求。
需说明的是,按照电子趋表深度的原理,理论上讲100kHz工作频率最大厚度要满足0.418mm的,因此,当绕制线材的厚度设置在0.3mm内时,可以实现100kHz工作频率以内所有常见的PFC电感,光伏逆变的DCL,ACL等电感器,以及大功率电源使用的BUCK,BOOST电感的设计需求。
可理解为,印制电路板300设置为双层印制电路板。
需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电感器还设置有绝缘外壳500,以包裹扁平线圈100的主体。
下面参考图1、图2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申请的电感器。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的具体限制。
电感器包括扁平线圈100、磁芯、印制电路板300。
在磁芯卡装在扁平线圈100上;印制电路板300设置有第一引脚310、第二引脚320以及第三引脚330,第一引脚310、第二引脚320位于印制电路板300同一侧,第二引脚320与第三引脚330设置在印制电路板300的对角上;第一引脚310与第三引脚330通过设置在印制电路板300上的引线连通;扁平线圈10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引脚310、第二引脚320。
进一步,如图2所示,磁芯包括第一磁芯210和第二磁芯220,第一磁芯210和第二磁芯220分别设置在扁平线圈100的两侧;第一磁芯210、第二磁芯220卡装在扁平线圈100上。
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磁芯210和第二磁芯220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安装凹槽230以及凸起240,凸起240设置在安装凹槽230内;第一磁芯210的安装凹槽230、凸起240分别与第二磁芯220的安装凹槽230、凸起240相对设置,以形成扁平线圈100的容置空间。
进一步,第一磁芯210和/或第二磁芯220包括第一磁力段211、第二磁力段212、第三磁力段213,第一磁力段211、第三磁力段213卡装在扁平线圈100的两个端部;第二磁力段212卡装在扁平线圈100的中部。
具体的,第一磁力段211、第二磁力段212、第三磁力段213分别采用不同的磁芯材料制成。
具体的,第一磁力段211、第三磁力段213为铁氧体,第二磁力段212为铁硅铝。
进一步,如图2所示,电感器还包括绝缘层400,绝缘层400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绝缘层400设置在第一磁芯210的安装凹槽230的槽底与扁平线圈100之间;另外一个绝缘层400设置在第二磁芯220的安装凹槽230的槽底与扁平线圈100之间。
具体的,绝缘层400设置为绝缘片。
具体的,扁平线圈100的绕制线材厚度设置为0.3mm。
具体的,印制电路板300设置为双层印制电路板。
进一步,如图1所示,电感器还设置有绝缘外壳500,以包裹扁平线圈100的主体。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扁平线圈;
磁芯,所述磁芯卡装在所述扁平线圈上;
印制电路板,所述印制电路板设置有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第三引脚,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位于所述印制电路板同一侧,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三引脚设置在所述印制电路板的对角上;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三引脚通过设置在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的引线连通;所述扁平线圈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芯包括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分别设置在所述扁平线圈的两侧;所述第一磁芯、所述第二磁芯分别卡装在所述扁平线圈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芯和/或所述第二磁芯包括第一磁力段、第二磁力段、第三磁力段,所述第一磁力段、所述第三磁力段卡装在所述扁平线圈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二磁力段卡装在所述扁平线圈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力段、所述第二磁力段、所述第三磁力段分别采用不同的磁芯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芯材料为铁氧体、铁硅铝、高磁通、铁硅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安装凹槽以及凸起,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第一磁芯的所述安装凹槽、所述凸起分别与所述第二磁芯的所述安装凹槽、所述凸起相对设置,以形成所述扁平线圈的容置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磁芯的安装凹槽的槽底与所述扁平线圈之间;另外一个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磁芯的安装凹槽的槽底与所述扁平线圈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层设置为绝缘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扁平线圈的绕制线材的厚度设置在0.3mm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制电路板设置为双层印制电路板。
CN202121018002.5U 2021-05-12 2021-05-12 电感器 Active CN215868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18002.5U CN215868933U (zh) 2021-05-12 2021-05-12 电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18002.5U CN215868933U (zh) 2021-05-12 2021-05-12 电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8933U true CN215868933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16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18002.5U Active CN215868933U (zh) 2021-05-12 2021-05-12 电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89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92246B2 (en) Winding structure of transformer
CN201138608Y (zh) 一种新型平面变压器
US20110050379A1 (en) Planar transformer
CN105706196B (zh) 电磁感应设备
JP2007059839A (ja) Lc複合部品
CN208834879U (zh) 一种磁集成平板变压器
CN215868933U (zh) 电感器
CN202307480U (zh) 一种独立型多层pcb平面变压器
CN204066973U (zh) 平面变压器
CN111063505A (zh) 一种大功率电感
CN216597239U (zh) 磁集成器件及隔离型开关电源
CN206471205U (zh) 一种可调节平面变压器
CN115036109A (zh) 平面变压组件及平面变压装置
CN210722692U (zh) 一种双组电感器
CN209880359U (zh) 耐用型高功率密度高频平面变压器
CN208806128U (zh) 印刷电路板式平板变压器
CN106373733B (zh) 一种可调节平面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8241540U (zh) 电源变压器
CN217468154U (zh) 一种用于显示器电源的变压器
CN217280376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平面变压器
CN211529771U (zh) 平面变压器层间结构和平面变压器
CN220933878U (zh) 一种多相大电流储能电感
CN210778186U (zh) 一种平板变压器
CN215868867U (zh) 电感器
CN212967302U (zh) 一种低损耗平面电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