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03841U - 电容编带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容编带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03841U
CN214703841U CN202023118894.4U CN202023118894U CN214703841U CN 214703841 U CN214703841 U CN 214703841U CN 202023118894 U CN202023118894 U CN 202023118894U CN 214703841 U CN214703841 U CN 214703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braid
power box
striking
driv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188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丹丽
龙广云
龚曙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tex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tex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tex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tex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188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038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03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038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编带检测设备,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撑台板,所述支撑台板上设置有动力箱和电容测试仪,所述动力箱一侧设置有驱动轮,对应所述驱动轮两侧在所述动力箱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出料导板和进料导板,所述驱动轮上对应电容编带的定位孔均匀设置有多个拨料柱,对应所述驱动轮设置有检测探针,所述检测探针与所述电容测试仪连接。在进料过程中能够实现电容器的容量、DF值、漏电流等参数检测,当出现不合格的电容器,通过击打块将对应的电容器引脚击弯,从而实现了对不合格电容器的标记,以便于快速检测、筛选,不需要对电容编带进行拆解,测试效率高。

Description

电容编带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生产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容编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元器件进过一系列加工制造之后,在包装出厂之前,需要对电子元器件的成品进行检测,例如,电容器件成品检测包括:电容标称数值符合要求,贴片电容检查其长宽高.必须符合其设计时的尺寸公差,否则在SMT贴片时会出现偏移等缺陷;电解电容的尺寸主要是检查高度和两个脚之间的距离,不要在插件时无法使用。电容器包括充电、老化等测试,一般通过将电子元器件安装在老化排架上,将老化排架设置在老化房或老化箱内,通过老化排架给电子元器件充电,在老化房内模拟高温环境,从而完成对电子元器件的高温和充电老化测试,整个过程中需要进行人工操作,将电子元器件安装到老化排架上,然后将老化排架推送到老化房。由于电子元器件体积小,数量多,人工在老化排架进行上下料,劳动成本高,效率低。
电子元件编带是随着电子行业产品装配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产生的,自动化控制的电子产品装配生产线要求电子元件首选进行编带处理,电子元件编带将电子元件依次均匀排列粘在胶带纸上,并且在相邻的电子元件之间还设置有定位孔;通过电子元件编带能够实现电子元件的编带包装,而且在电子元件进行使用时,通过自动拆带方式能够实现电子元件的自动上料,从而适应电子产品的自动化装配。因此,电子元件编带对于自动化生产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电容器自动生产设备也往往采用自动编带方式进行收料包装,但是,若是对电容编带进行充电、老化以及电容容量,DF值,漏电流的检测,需要重新拆带检验,然后再次进行编带,这样测试效率低,也同时增加了工序,使得编带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容编带检测设备,能够实现对电容编带的直接检测,测试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容编带检测设备,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撑台板,所述支撑台板上设置有动力箱和电容测试仪,所述动力箱一侧设置有驱动轮,对应所述驱动轮两侧在所述动力箱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出料导板和进料导板,所述驱动轮上对应电容编带的定位孔均匀设置有多个拨料柱,对应所述驱动轮设置有检测探针,所述检测探针与所述电容测试仪连接。
进一步的,对应所述驱动轮上部设置有弹性压板,所述弹性压板在圆周方向设置在所述拨料柱的两侧,将所述电容编带的编带贴合所述驱动轮圆周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探针通过一转动支座固定在所述动力箱侧壁,所述检测探针一端与所述驱动轮对应到达检测工位的电容器引脚接触,另一端设置有接续弹簧,在所述接续弹簧的末端设置有接线柱,通过所述接线柱与所述电容测试仪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接续弹簧下端与所述检测探针的末端连接,上端与所述接线柱连接,所述接线柱通过一接线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动力箱的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对应电容器的引脚下方设置有引脚环槽,所述电容器的引脚跨设在所述引脚环槽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检测工位上方设置有击打块,所述击打块正对所述电容器的引脚,所述击打块通过一电磁铁驱动,当电容器检测不合格时,所述击打块将所述电容器的引脚打弯。
具体的,所述击打块固定在一击打臂的末端,所述击打臂的首端设置有击打轴,所述击打轴通过一转动座设置在所述动力箱的侧壁,所述电磁铁通过一驱动臂连接驱动所述击打轴,所述击打轴带动所述击打臂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安装在一传动轴的末端,所述传动轴通过一轴承座设置在所述动力箱的侧壁,所述动力箱内设置有驱动电机和带传动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带传动组连接驱动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上还设置有编码盘,对应所述编码盘在所述动力箱内设置有感应光电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出料导板和进料导板之间设置驱动轮,驱动轮通过拨料柱与电容编带的定位孔配合实现稳定有序的进料,通过检测探针浮动与待检测的电容器引脚进行抵触连接,在进料过程中能够实现电容器的容量、DF值、漏电流等参数检测,当出现不合格的电容器,通过击打块将对应的电容器引脚击弯,从而实现了对不合格电容器的标记,以便于快速检测、筛选,不需要对电容编带进行拆解,测试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容编带检测设备主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容编带检测设备三维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容编带检测设备三维分解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容编带检测设备部分省略三维结构图;
图中,1-机架,2-支撑台板,3-动力箱,4-电容测试仪,5-仪器支架,6- 出料导板,7-驱动轮,71-拨料柱,72-引脚环槽,8-进料导板,9-传动轴,10- 弹性压板,11-压板固定座,12-检测探针,13-接续弹簧,14-接线柱,15-接线安装板,16-转动支座,17-支座安装架,18-击打块,19-击打臂,20-击打轴, 21-转动座,22-驱动臂,23-电磁铁,24-轴承座,25-编码盘,26-感应光电门, 27-光电门安装板,28-带传动组,29-驱动电机,30-电机安装板,31-电容编带, 311-编带,312-定位孔,313-电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容编带检测设备,包括机架 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支撑台板2,所述支撑台板2上设置有动力箱3和电容测试仪4,所述动力箱3一侧设置有驱动轮7,对应所述驱动轮7两侧在所述动力箱3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出料导板6和进料导板8,所述驱动轮7上对应电容编带31的定位孔312均匀设置有多个拨料柱71,对应所述驱动轮7设置有检测探针12,所述检测探针12与所述电容测试仪4连接。
可选的,对应所述驱动轮7上部设置有弹性压板10,所述弹性压板10在圆周方向设置在所述拨料柱71的两侧,将所述电容编带31的编带311贴合所述驱动轮圆周表面。通过弹性压板10将编带311压合在驱动轮7的表面,实现了导向与限位作用。
可选的,所述弹性压板10一端作用在驱动轮7圆周表面,另一端通过一压板固定座11安装在所述动力箱3的侧壁。
如图1-3所示,所述检测探针12通过一转动支座16固定在所述动力箱3侧壁,所述检测探针12一端与所述驱动轮7对应到达检测工位的电容器313引脚接触,另一端设置有接续弹簧13,在所述接续弹簧13的末端设置有接线柱14,通过所述接线柱14与所述电容测试仪4连接。
具体的,所述接续弹簧13下端与所述检测探针12的末端连接,上端与所述接线柱14连接,所述接线柱14通过一接线安装板15固定在所述动力箱3的侧壁。
可选的,转动支座16通过一支座安装架17设置在动力箱3侧壁,检测探针 12的中间位置连接在转动支座16。
使用时,随着驱动轮7转动,通过拨料柱71将电容编带31不断地从进料导板8向出料导板6移动,使得每一电容器313均通过驱动轮7圆周表面上侧,在接续弹簧13对检测探针12末端进行拉伸,检测探针12以转动支座16为支点,能够逆时针偏转,使得检测探针12的首端压向驱动轮7圆周表面,正对电容编带31上的电容器313引脚位置,两个检测探针12的首端间隔设置且分别与同一电容器313的两个引脚形成抵接,从而使得检测探针12与电容测试仪4导通,完成自动测试。
可选的,所述驱动轮7对应电容器313的引脚下方设置有引脚环槽72,所述电容器313的引脚跨设在所述引脚环槽72上。
其中,在所述检测工位上方设置有击打块18,所述击打块18正对所述电容器313的引脚,所述击打块18通过一电磁铁23驱动,当电容器313检测不合格时,所述击打块18将所述电容器313的引脚打弯。因为,电容器313的引脚刚好跨设在驱动轮7的引脚环槽72上,电容器313的引脚下方是引脚环槽72,悬空的,因此,击打块18能够将不合格的电容器313引脚击打弯曲。
具体的,所述击打块18固定在一击打臂19的末端,所述击打臂19的首端设置有击打轴20,所述击打轴20通过一转动座21设置在所述动力箱3的侧壁,所述电磁铁23通过一驱动臂22连接驱动所述击打轴20,所述击打轴20带动所述击打臂19摆动。
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轮7安装在一传动轴9的末端,所述传动轴9通过一轴承座24设置在所述动力箱3的侧壁,所述动力箱3内设置有驱动电机29和带传动组28,所述驱动电机29通过所述带传动组28连接驱动所述传动轴9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传动轴9上还设置有编码盘25,对应所述编码盘25在所述动力箱3内设置有感应光电门26。
可选的,感应光电门26通过一光电门安装板27设置在传动轴9一侧;所述驱动电机29通过一电机安装板30固定在所述动力箱3内。
可选的,电容测试仪4通过一仪器支架5设置在支撑台板2,位于所述动力箱3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容编带检测设备,通过在出料导板和进料导板之间设置驱动轮,驱动轮通过拨料柱与电容编带的定位孔配合实现稳定有序的进料,通过检测探针浮动与待检测的电容器引脚进行抵触连接,在进料过程中能够实现电容器的容量、DF值、漏电流等参数检测,当出现不合格的电容器,通过击打块将对应的电容器引脚击弯,从而实现了对不合格电容器的标记,以便于快速检测、筛选,不需要对电容编带进行拆解,测试效率高。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排”、“列”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实用新型专利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连”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Claims (10)

1.一种电容编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撑台板,所述支撑台板上设置有动力箱和电容测试仪,所述动力箱一侧设置有驱动轮,对应所述驱动轮两侧在所述动力箱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出料导板和进料导板,所述驱动轮上对应电容编带的定位孔均匀设置有多个拨料柱,对应所述驱动轮设置有检测探针,所述检测探针与所述电容测试仪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编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驱动轮上部设置有弹性压板,所述弹性压板在圆周方向设置在所述拨料柱的两侧,将所述电容编带的编带贴合所述驱动轮圆周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编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探针通过一转动支座固定在所述动力箱侧壁,所述检测探针一端与所述驱动轮对应到达检测工位的电容器引脚接触,另一端设置有接续弹簧,在所述接续弹簧的末端设置有接线柱,通过所述接线柱与所述电容测试仪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编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续弹簧下端与所述检测探针的末端连接,上端与所述接线柱连接,所述接线柱通过一接线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动力箱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编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对应电容器的引脚下方设置有引脚环槽,所述电容器的引脚跨设在所述引脚环槽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编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工位上方设置有击打块,所述击打块正对所述电容器的引脚,所述击打块通过一电磁铁驱动,当电容器检测不合格时,所述击打块将所述电容器的引脚打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容编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击打块固定在一击打臂的末端,所述击打臂的首端设置有击打轴,所述击打轴通过一转动座设置在所述动力箱的侧壁,所述电磁铁通过一驱动臂连接驱动所述击打轴,所述击打轴带动所述击打臂摆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编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安装在一传动轴的末端,所述传动轴通过一轴承座设置在所述动力箱的侧壁,所述动力箱内设置有驱动电机和带传动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带传动组连接驱动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编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上还设置有编码盘,对应所述编码盘在所述动力箱内设置有感应光电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容编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测试仪通过一仪器支架设置在支撑台板,位于所述动力箱的一侧。
CN202023118894.4U 2020-12-22 2020-12-22 电容编带检测设备 Active CN2147038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8894.4U CN214703841U (zh) 2020-12-22 2020-12-22 电容编带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18894.4U CN214703841U (zh) 2020-12-22 2020-12-22 电容编带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03841U true CN214703841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58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18894.4U Active CN214703841U (zh) 2020-12-22 2020-12-22 电容编带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038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5846B (zh) 一种医疗器械用矩形电连接器自动装配设备
CN107876440B (zh) 一种自动化静态测试机构
KR20160008879A (ko) 단차부가 형성된 전지셀의 두께 검사 장치
CN206484792U (zh) 嵌件注塑自动检测装置
CN214703841U (zh) 电容编带检测设备
CN215598901U (zh) 一种线束端子抗压力检测装置
CN107817408B (zh) 一种电测机构
CN113358935B (zh) 一种电容测试装置
CN115327348A (zh) 电路板测试装置
CN213122195U (zh) 一种芯片测试机构
CN109661110B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支撑顶针的定位方法及其定位装置
CN207872638U (zh) 一种自动化静态测试机构
CN220820170U (zh) 一种pcb干簧管的检测装置
CN220961626U (zh) 一种垂直型元件底座检测装置
CN112415380A (zh) 微型盘式电机检测设施
CN210835163U (zh) 微型盘式电机检测设施
CN216285571U (zh) 一种单面线路板测试套孔一体治具
CN215542896U (zh) 一种电机扭矩检测装置及电机扭矩检测机
CN220752276U (zh) 一种电池拍平测短路装置
CN116532398B (zh) 一种温度传感器分拣装置及方法
CN219121511U (zh) 一种物联网水表采样板组件占空比测试工装
CN212160041U (zh) 一种圆盘电池电芯短路测试工装
CN214622920U (zh) 一种音响主板小批量检测设备
CN202075387U (zh) 一种pcb板测试的复合治具
CN211402632U (zh) 一种燃气表电路板功能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