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88893U - 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88893U
CN214688893U CN202023230643.5U CN202023230643U CN214688893U CN 214688893 U CN214688893 U CN 214688893U CN 202023230643 U CN202023230643 U CN 202023230643U CN 214688893 U CN214688893 U CN 214688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piston
cover plate
pull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306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定镇
卢俊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Joy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Jo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Joy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Jo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306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88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88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888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其包括套筒、活塞、拉绳、接头、承拉弹簧和承压弹簧;所述套筒两端的开口分别配合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活塞可移动的容置于套筒内腔中;拉绳穿过第二盖板的穿孔,拉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活塞和接头;承拉弹簧容置于套筒内腔中且承拉弹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抵靠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承压弹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抵靠第二盖板和接头。本实用新型通过承拉弹簧和承压弹簧能有效吸收推拉车在启停时对人体产生的冲击,从而有效缓解推拉车启停时对人体造成的不适。

Description

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拉车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推拉车在人们日常购物和外出旅行中使用极为广泛,能便于人们移动物品。但是现有的推拉车在启停时,由于惯性作用会对人体产生冲击而造成人体不适,影响了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其能有效吸收推拉车启停时产生的冲击,从而有效缓解推拉车启停时对人体造成的不适。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其包括套筒、活塞、拉绳、接头、承拉弹簧和承压弹簧;所述套筒两端的开口分别配合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二盖板设有与套筒内腔相通的穿孔;所述活塞可移动的容置于套筒内腔中;所述拉绳穿过第二盖板的穿孔,拉绳的第一端穿入套筒内腔中且拉绳的第一端与活塞相连,拉绳的第二端连接接头,接头处于套筒外;所述承拉弹簧容置于套筒内腔中且承拉弹簧套置拉绳,承拉弹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抵靠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承压弹簧套置拉绳且承压弹簧处于套筒外,承压弹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抵靠第二盖板和接头。
所述承压弹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盖板和接头相连。
所述承压弹簧的第一端通过盖板压板与第二盖板相连;所述盖板压板与第二盖板相连;所述承压弹簧的第一端夹置于第二盖板和盖板压板之间。
所述承压弹簧的第二端通过连接压板与接头相连;所述连接压板与接头相连;所述承压弹簧的第二端夹置于连接压板与接头之间。
所述活塞包括活塞筒体、活塞螺母以及活塞压板;所述活塞筒体外壁设有外凸的挡沿,所述活塞螺母套置活塞筒体且活塞螺母与活塞筒体外壁螺纹连接,所述活塞压板为环状结构,活塞压板套置活塞筒体且活塞压板夹置于活塞螺母和活塞筒体挡沿之间;所述拉绳穿过活塞筒体,拉绳第一端设有第一拉绳头,第一拉绳头抵靠活塞筒体靠近第一盖板的端面;所述承拉弹簧的第一端抵靠活塞压板。
所述活塞还包括活塞环,活塞环与活塞压板周缘相连,活塞环、活塞压板以及活塞筒体挡沿之间形成为环形结构且开口朝向第二盖板的活塞环槽,该活塞环槽套置承拉弹簧。
所述接头包括接头筒体、接头螺母以及接头压板;所述接头筒体外壁设有外凸的凸沿,所述接头螺母套置接头筒体且接头螺母与接头筒体外壁螺纹连接,所述接头压板为环状结构,接头压板套置接头筒体且接头压板夹置于接头螺母和接头筒体凸沿之间;所述拉绳穿过接头筒体,拉绳第二端设有第二拉绳头,第二拉绳头抵靠接头筒体远离第二盖板的端面;所述承压弹簧的第二端抵靠接头压板。
所述的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还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头、转动连接轴、转动座以及角度传感器;所述转动头与第一盖板固定连接且转动头与转动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与转动连接轴连接且转动座与转动连接轴同步转动设置;所述角度传感器固定在转动座且角度传感器的转动轴与转动连接轴同轴相连。
所述的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还包括拉板和拉力传感器;所述拉板通过拉力传感器与第一盖板相连。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接头用于连接推拉车的车体;其中当使用者通过第一盖板拉动推拉车车体移动时,此时由于惯性作用而使得推拉车车体先保持不动,推拉车车体不动而使得推拉车车体会通过接头和拉绳拉动活塞,使得活塞对承拉弹簧施加一个朝向第二盖板的压力而压缩承拉弹簧,承拉弹簧压缩而吸收推拉车车体对人体产生的冲击;而当使用者在拉动推拉车移动过程中突然停止时,此时由于惯性作用而使得推拉车车体会对接头施加一个朝向第二盖板的冲击力,进而使得接头压缩承压弹簧,承压弹簧压缩而吸收推拉车车体对人体产生的冲击。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承拉弹簧和承压弹簧能有效吸收推拉车在启停时对人体产生的冲击,从而有效缓解推拉车启停时对人体造成的不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标号说明:
套筒1,第一盖板11,第二盖板12,穿孔121,盖板压板13,
活塞2,活塞环槽20,活塞筒体21,挡沿211,活塞螺母22,活塞压板23,活塞环24,
拉绳3,第一拉绳头31,第二拉绳头32,
接头4,接头筒体41,凸沿411,接头螺母42,接头压板43,连接压板44,
承拉弹簧5,
承压弹簧6,
转动组件7,转动头71,转动连接轴72,转动座73,角度传感器74,
拉板8,拉力传感器9,
车体A,电动轮A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其包括套筒1、活塞2、拉绳3、接头4、承拉弹簧5和承压弹簧6;其中所述套筒1两端的开口分别配合有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2,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2可通过螺栓锁固或卡接等可拆连接的方式与套筒1相连,第二盖板12设有与套筒1内腔相通的穿孔121;所述活塞2可移动的容置于套筒1内腔中;所述拉绳3穿过第二盖板12的穿孔121,拉绳3的第一端穿入套筒1内腔中且拉绳3的第一端与活塞2相连,拉绳3的第二端连接接头4,接头4处于套筒1外;所述承拉弹簧5容置于套筒1内腔中且承拉弹簧5套置拉绳3,承拉弹簧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抵靠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2;所述承压弹簧6套置拉绳3且承压弹簧6处于套筒1外,承压弹簧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抵靠第二盖板12和接头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接头4用于连接推拉车的车体A,使用者可以通过拉动第一盖板11而带动推拉车移动;其中当使用者通过第一盖板11拉动推拉车车体A移动时,此时由于惯性作用而使得推拉车车体A先保持不动,推拉车车体A不动而使得推拉车车体A会通过接头4和拉绳3拉动活塞2,使得活塞2对承拉弹簧5施加一个朝向第二盖板12的压力而压缩承拉弹簧5,承拉弹簧5压缩而吸收推拉车车体A对人体产生的冲击;而当使用者在拉动推拉车移动过程中突然停止时,此时由于惯性作用而使得推拉车车体A会对接头4施加一个朝向第二盖板12的冲击力,进而使得接头4压缩承压弹簧6,承压弹簧6压缩而吸收推拉车车体A对人体产生的冲击。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承拉弹簧5和承压弹簧6能有效吸收推拉车在启停时对人体产生的冲击,从而有效缓解推拉车启停时对人体造成的不适。
配合图2所示,所述活塞2包括活塞筒体21、活塞螺母22以及活塞压板23;所述活塞筒体21外壁设有外凸的挡沿211,所述活塞螺母22套置活塞筒体21且活塞螺母22与活塞筒体21外壁螺纹连接,所述活塞压板23为环状结构,活塞压板23套置活塞筒体21且活塞压板23夹置于活塞螺母22和活塞筒体21挡沿211之间;而所述拉绳3穿过活塞筒体21,拉绳3第一端设有第一拉绳头31,第一拉绳头31抵靠活塞筒体21靠近第一盖板11的端面而将拉绳3与活塞3箱相连;而所述承拉弹簧5的第一端则抵靠活塞2的活塞压板23。配合图2所示,所述活塞2还可包括活塞环24,活塞环24与活塞压板23周缘相连,活塞环24与活塞压板23可一体成型,活塞环24、活塞压板23以及活塞筒体21挡沿211之间形成为环形结构且开口朝向第二盖板12的活塞环槽20,该活塞环槽20套置承拉弹簧5而限位承拉弹簧5,从而避免承拉弹簧5偏移。
配合图2所示,所述接头4包括接头筒体41、接头螺母42以及接头压板43;所述接头筒体41外壁设有外凸的凸沿411,所述接头螺母42套置接头筒体41且接头螺母42与接头筒体41外壁螺纹连接,所述接头压板43为环状结构,接头压板43套置接头筒体41且接头压板43夹置于接头螺母42和接头筒体41凸沿411之间;所述拉绳3穿过接头筒体41,拉绳3第二端设有第二拉绳头32,第二拉绳头32抵靠接头筒体41远离第二盖板12的端面而将拉绳3与接头4相连;而所述承压弹簧6的第二端抵靠接头压板43,接头压板43可用于与推拉车车体A相连。
配合图2所示,所述承压弹簧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分别与第二盖板12和接头4相连,从而防止承压弹簧6脱落和移位;具体的,所述承压弹簧6的第一端通过盖板压板13与第二盖板12相连,该盖板压板13通过螺栓锁固的方式与第二盖板12相连,承压弹簧6的第一端则夹置于第二盖板12和盖板压板13之间;所述承压弹簧6的第二端通过连接压板44与接头4相连,该连接压板44与接头43相连,连接压板44可夹置于接头压板43和接头筒体41凸沿411之间,承压弹簧6的第二端夹置于连接压板44与接头4的接头压板43之间。
由于部分推拉车车体A是通过两个电动轮A1进行驱动,针对这种情况,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转动组件7,转动组件7用于控制两个电动轮A1的转速而使得推拉车车体A能快速转向,从而减少推拉车车体A在转向时对使用者造成的阻力;具体的,所述转动组件7包括转动头71、转动连接轴72、转动座73以及角度传感器74,转动头71与第一盖板11固定连接且转动头71与转动连接轴7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73与转动连接轴72连接且转动座73与转动连接轴72同步转动设置;所述角度传感器74固定在转动座73且角度传感器74的转动轴与转动连接轴72同轴相连;其中所述转动座73可随人体转向而同步转动,而角度传感器74能感应转动座73相对于转动头71转动的角度而感应使用者是否转向以及相应的转向方向,这样在使用者拉动推拉车移动过程中进行转向时,角度传感器74能快速感应到使用者转向和相应的转向方向而控制两个电动轮A1的转速,进而使得推拉车车体A快速跟随使用者的转向而转向,从而减少推拉车车体A对使用者人体造成的阻力,提高使用体验。
针对推拉车车体A是通过两个电动轮A1进行驱动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拉板8和拉力传感器9;所述拉板8通过拉力传感器9与第一盖板11相连,该拉力传感器9可与转动组件7的转动座73相连而使得该拉力传感器9通过转动组件7与第一盖板11相连;当使用者通过拉板8拉动推拉车移动时,拉力传感器8会感受而人体拉力而控制两个电动轮A1转动,进而减少推拉车车体A对使用者造成的阻力,从而使得使用者可以轻松拉动推拉车;而当使用者在拉动推拉车移动过程中突然停止时,拉力传感器9没有感受到人体拉力而控制两个电动轮A1停止转动,从而避免推拉车车体A冲击人体。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9)

1.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活塞、拉绳、接头、承拉弹簧和承压弹簧;
所述套筒两端的开口分别配合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二盖板设有与套筒内腔相通的穿孔;
所述活塞可移动的容置于套筒内腔中;
所述拉绳穿过第二盖板的穿孔,拉绳的第一端穿入套筒内腔中且拉绳的第一端与活塞相连,拉绳的第二端连接接头,接头处于套筒外;
所述承拉弹簧容置于套筒内腔中且承拉弹簧套置拉绳,承拉弹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抵靠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所述承压弹簧套置拉绳且承压弹簧处于套筒外,承压弹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抵靠第二盖板和接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弹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盖板和接头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弹簧的第一端通过盖板压板与第二盖板相连;所述盖板压板与第二盖板相连;所述承压弹簧的第一端夹置于第二盖板和盖板压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弹簧的第二端通过连接压板与接头相连;所述连接压板与接头相连;所述承压弹簧的第二端夹置于连接压板与接头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活塞筒体、活塞螺母以及活塞压板;所述活塞筒体外壁设有外凸的挡沿,所述活塞螺母套置活塞筒体且活塞螺母与活塞筒体外壁螺纹连接,所述活塞压板为环状结构,活塞压板套置活塞筒体且活塞压板夹置于活塞螺母和活塞筒体挡沿之间;
所述拉绳穿过活塞筒体,拉绳第一端设有第一拉绳头,第一拉绳头抵靠活塞筒体靠近第一盖板的端面;所述承拉弹簧的第一端抵靠活塞压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还包括活塞环,活塞环与活塞压板周缘相连,活塞环、活塞压板以及活塞筒体挡沿之间形成为环形结构且开口朝向第二盖板的活塞环槽,该活塞环槽套置承拉弹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包括接头筒体、接头螺母以及接头压板;所述接头筒体外壁设有外凸的凸沿,所述接头螺母套置接头筒体且接头螺母与接头筒体外壁螺纹连接,所述接头压板为环状结构,接头压板套置接头筒体且接头压板夹置于接头螺母和接头筒体凸沿之间;
所述拉绳穿过接头筒体,拉绳第二端设有第二拉绳头,第二拉绳头抵靠接头筒体远离第二盖板的端面;所述承压弹簧的第二端抵靠接头压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头、转动连接轴、转动座以及角度传感器;所述转动头与第一盖板固定连接且转动头与转动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与转动连接轴连接且转动座与转动连接轴同步转动设置;所述角度传感器固定在转动座且角度传感器的转动轴与转动连接轴同轴相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板和拉力传感器;所述拉板通过拉力传感器与第一盖板相连。
CN202023230643.5U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 Active CN214688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30643.5U CN214688893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30643.5U CN214688893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88893U true CN214688893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60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30643.5U Active CN214688893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888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1347A (zh) * 2022-07-12 2022-09-20 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1347A (zh) * 2022-07-12 2022-09-20 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装置
CN115071347B (zh) * 2022-07-12 2023-09-12 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88893U (zh) 一种推拉车的缓冲结构
CN107757550B (zh) 一种预紧限力式汽车安全带卷收器
CN201385746Y (zh) 自行车的液压主缸
CN106335479B (zh) 车用弹性储能释能装置及方法
CN211081447U (zh) 一种带电磁制动器的汽车电动尾门撑杆
CN116214569A (zh) 一种柔性夹爪、使用方法
CN205836795U (zh) 刹车执行器
CN216197420U (zh) 一种可实现悬停的新型车门系统
CN205327310U (zh) 电动自行车的刹车机构
CN201410903Y (zh) 可调高度的公交车拉手
CN204852060U (zh) 一种汽车转向下传动轴
CN102303683A (zh) 一种曲柄扭矩感应装置
CN212317736U (zh) 一种车用后背门控制模块
CN209904986U (zh) 一种调速手把
CN215322334U (zh) 一种便于进行安装的汽车摄像头
CN214240538U (zh) 一种汽车中控扶手机构
KR102212576B1 (ko) 액티브 롤 스테빌라이저 바 유닛
CN217736133U (zh) 一种电动车减震器安全保护部件
CN211081369U (zh) 一种汽车车门锁可靠闭锁装置
CN214875367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专用省力装置
CN213649829U (zh) 一种摩托车用手动刹车装置
CN220973995U (zh) 一种座椅解锁拉索手柄组件
CN203864902U (zh) 组合式手刹制动装置
CN211081448U (zh) 一种带制动器的汽车电动尾门撑杆
CN217722881U (zh) 一种防烫自动卷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buffer structure for push-pull cart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2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Xiamen hi tech Park sub branch

Pledgor: XIAMEN JOYA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72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