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88847U - 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和压路机 - Google Patents

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和压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88847U
CN214688847U CN202120869266.5U CN202120869266U CN214688847U CN 214688847 U CN214688847 U CN 214688847U CN 202120869266 U CN202120869266 U CN 202120869266U CN 214688847 U CN214688847 U CN 214688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haft
bearing seat
bearing
work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692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连军
杜斌
刘吉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any Road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any Roa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any Road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any Roa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6926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88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88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88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和压路机。其中,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包括:车轮组件,包括沿轴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和第三车轮;联轴机构,沿车轮组件的轴向方向设置,并分别与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和第三车轮传动连接;其中,联轴机构与第二车轮相对应的部分为可拆卸结构,以使第二车轮能够单独拆卸。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每个车轮均可以单独进行拆装操作,避免了拆装过程中车轮之间发生相互干涉,有效简化了车轮拆装维护的操作过程,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操作效率,能够实现快拆操作,有利于降低对施工作业的影响。

Description

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和压路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和一种压路机。
背景技术
目前,轮胎压路机等工程机械的车轮装置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轮组,每个轮组设置多个轮胎,形成多轮组形式,例如,在五轮驱动方式中采用采用两个两轮组和一个惰轮的形式,但由于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更换轮胎,该方式中存在中间轮不易拆卸、不能实现全轮驱动等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采用三轮组结构代替二轮组和惰轮,三个轮胎采用整轴串联或者T型桥与连接轴串联三个轮胎,可以实现全轮驱动,但仍然需要先拆下侧方的轮胎,才能对中间的轮胎进行拆卸,操作过程复杂,耗时较长,对施工作业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车轮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路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包括:车轮组件,包括沿轴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和第三车轮;联轴机构,沿车轮组件的轴向方向设置,并分别与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和第三车轮传动连接;其中,联轴机构与第二车轮相对应的部分为可拆卸结构,以使第二车轮能够单独拆卸。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包括车轮组件和联轴机构。车轮组件包括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和第三车轮,三个车轮沿轴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通过在轴向方向上设置联轴机构,以与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和第三车轮形成传动连接。其中,联轴机构串联三个车轮,能够同时向三个车轮传递动力。
联轴机构上不同的位置分别与不同的车轮相对应,通过设置联轴机构与第二车轮对应的部分可拆卸,以在第二车轮需要进行更换操作时,先将联轴机构上的该部分拆下,即可对第二车轮进行拆装操作,第二车轮可以由径向方向移动取出,无需拆卸侧方的第一车轮或第三车轮。若要对第一车轮或第三车轮进行更换操作,可以直接由侧方进行相应的拆装操作,从而使得三个车轮均可以单独进行拆装。
可以理解,现有的三轮组结构中,中间的轮胎需要沿轴向方向进行拆卸,操作时需要先将侧方的轮胎拆下,轮胎之间存在相互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可以适用于压路机(例如轮胎压路机),也可以适用于其他轮胎驱动的工程机械。此外,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可以作为驱动轮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连接,以获取动力,驱动联轴机构以及车轮转动,从而驱动工程机械行驶,并实现全轮驱动;当然,工程机械车轮装置也可以作为从动轮装置。
本方案中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改进了车轮的拆卸方式,每个车轮均可以单独进行拆装操作,特别是位于中间的车轮,改变了拆卸移动的方向,避免了拆装过程中车轮之间发生相互干涉,有效简化了车轮拆装维护的操作过程,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工作强度,可大幅缩短维护操作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操作效率,能够实现快拆操作,有利于降低对施工作业的影响。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联轴机构包括:第一轴,与第一车轮传动连接;转接件,与第二车轮固定连接;第二轴,与第三车轮和转接件的一端传动连接;万向联轴器,万向联轴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和转接件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其中,至少部分万向联轴器伸入第二车轮内,且万向联轴器的轴向尺寸大于第二车轮的轴向尺寸。
在该技术方案中,联轴机构包括第一轴、第二轴、转接件和万向联轴器。第一轴伸入第一车轮并与第一车轮传动连接;第二轴伸入第三车轮并与第三车轮传动连接;转接件与第二车轮固定连接,转接件的一端与第二轴传动连接,转接件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联轴器与第一轴传动连接,以实现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和第三车轮的串联,可同时驱动三个车轮转动。万向联轴器与第二车轮对应设置,且两端均为可拆卸连接,以在需要对第二车轮进行拆装操作时,可以将万向联轴器拆下,以为第二车轮的拆装操作提供空间,第二车轮可以沿径向方向移动并取出,从而避免与第一车轮或第三车轮发生相互干涉。其中,通过设置万向联轴器的轴向尺寸大于轮胎的轴向尺寸,以确保万向联轴器拆下后,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于第二车轮取出,防止对第二车轮造成阻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接件包括:法兰盘,与第二车轮固定连接,法兰盘朝向第一车轮的一侧与万向联轴器连接;连接轴套,连接于法兰盘朝向第三车轮的一侧;其中,第二轴靠近第二车轮的一端伸入连接轴套中,并与连接轴套固定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转接件包括法兰盘和连接轴套。通过设置与第二车轮固定连接的法兰盘,以作为连接的基座;法兰盘的一侧连接万向联轴器,另一侧与连接轴套连接,第二轴靠近第二车轮的一端伸入连接轴套内,并与连接轴套相配合,形成固定连接,以进行动力传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工程机械车轮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一轴转动连接;第二支撑组件,设于法兰盘朝向第三车轮的一侧,并与连接轴套转动连接;第三支撑组件,设于第三车轮朝向第二车轮的一侧,并与第二轴转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与第一车轮对应的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车轮对应的第二支撑组件和与第三车轮对应的第三支撑组件,以分别与第一轴、连接轴套和第二轴形成转动连接,并提供支撑。在装配于工程机械时,可以通过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第三支撑组件与工程机械的车体进行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内设有第一轴承,套设于第一轴上;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内设有第二轴承,套设于连接轴套上;第三支撑组件包括第三轴承座,第三轴承座内设有第三轴承,套设于第二轴上;其中,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和第三轴承座能够与工程机械的车架支撑板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内设有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座,套设于第一轴上,以对第一轴形成转动支撑;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内设有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座,套设于连接轴套上,以对连接轴套形成转动支撑;第三支撑组件包括内设有第三轴承的第三轴承座,套设于第二轴上,以对第二轴提供转动支撑。在装配于工程机械时,可分别设置与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座对应的车架支撑板,以与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座连接,实现安装和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法兰盘上设有充气接头,用于连接充气系统;连接轴套和第二轴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充气通道,充气通道与充气接头和轮胎接气管相连,以向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和第三车轮集中充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法兰盘上设置充气接头,而在连接轴套和第二轴内设置相互连通的充气通道,以与充气接头相连接。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和第三车轮可以通过轮胎接气管与充气通道相连,以在充气接头与充气系统接通时,可以实现三个车轮集中充气,有利于简化充气操作过程,提高充气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车轮组件还包括:第一制动器,连接于第一轴承座上朝向第一车轮的一侧,第一车轮内设有与第一制动器相配合的第一制动鼓,第一制动鼓通过第一锁紧螺母固定连接于第一轴上;第二制动器,连接于第三轴承座上朝向第三车轮的一侧,第三车轮内设有与第二制动器相配合的第二制动鼓,第二制动鼓通过第二锁紧螺母固定连接于第三轴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与第一车轮和第三车轮相对应的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以分别对第一车轮和第三车轮进行制动操作。具体地,第一制动器固定连接于第一轴承座上,并与第一车轮的第一制动鼓对应设置;第一制动鼓通过第一锁紧螺母固定连接于第一轴上,在第一轴转动时,第一制动鼓随第一车轮一同转动,通过第一制动器与第一制动鼓之间的配合,降低第一车轮的转速,实现制动。类似地,第二制动器固定连接于第三轴承座上,并与第三车轮的第二制动鼓对应设置;第二制动鼓通过第二锁紧螺母固定连接于第三轴上,当第二轴转动时,第二制动鼓随第三车轮一同转动,通过第二制动器与第二制动鼓之间的配合,降低第三车轮的转速,实现制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工程机械车轮装置还包括传动机构,与联轴机构相连接,用于连接驱动装置;其中,传动机构包括:链轮机构,设于第二车轮与第三车轮之间,链轮机构的从动链轮连接于第二轴,链轮机构的主动链轮用于连接驱动装置的输出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与联轴机构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以在装配于工程机械时,通过传动机构与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连接,形成驱动轮装置;传动机构从驱动装置获取动力,驱动联轴机构以及车轮转动,从而驱动工程机械行驶,并实现全轮驱动。传动机构具体包括链轮机构,通过在第二车轮与第三车轮之间设置链轮机构,以利用第二轴与链轮机构的从动轮形成传动连接,在装配于工程机械时,可通过链轮机构的主动链轮与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形成链传动,进而向第二轴传输动力,进而驱动三个车轮转动。其中,第二轴由第三车轮延伸至第二车轮,空间相对较为充足,便于与从动链轮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从动链轮与第二轴之间通过花键配合形成传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从动链轮与第二轴形成花键配合,例如,第二轴的外侧壁设有花键,从动链轮的内侧壁设有相对应的花键槽,并与花键形成配合,使从动链轮与第二轴之间形成传动连接,通过链传动向第二轴传递动力。花键配合承载能力强,有利于大转矩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压路机,包括:压路机车体;至少一组上述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与压路机车体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压路机包括压路机车体和上述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压路机车体为压路的主体,工程机械车轮装置与压路机车体相连接,可以作为压路机车体的驱动轮装置或从动轮装置。当作为驱动轮装置时,工程机械车轮装置的联轴机构可以通过传动机构与压路机车体的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以通过驱动装置获取动力,并向联轴机构传动,使驱动轮转动,进而驱动压路机车体行驶,并能够实现全轮驱动。其中,工程机械车轮装置的每个车轮均可单独拆卸,操作便捷。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压路机可以是全轮胎压路机,例如前四后五布置的九轮胎压路机,或者前五后六布置的十一轮胎压路机,当然也可以是仅驱动轮为轮胎的压路机,例如前轮为钢轮、后轮为轮胎的压路机。此外,工程机械车轮装置的数量可以是一组或多组,例如,可以并排设置两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形成六轮驱动的形式,也可以设置一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和一组两轮组结构,形成五轮驱动的形式。
本方案中的压路机,通过采用了工程机械车轮装置,改进车轮的拆卸方式,使每个车轮均可以单独进行拆装操作,避免了拆装过程中车轮之间发生相互干涉,有效简化了车轮拆装维护的操作过程,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工作强度,可大幅缩短维护操作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操作效率,能够实现快拆操作,有利于降低对施工作业的影响。
此外,本方案中的压路机还具有上述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压路机的示意框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1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1车轮组件,111第一车轮,1111第一制动鼓,112第二车轮,113第三车轮,1131第二制动鼓,114第一制动器,115第二制动器,1161第一锁紧螺母,1162第二锁紧螺母,12联轴机构,121第一轴,122转接件,1221法兰盘,1222连接轴套,123第二轴,1231花键,124万向联轴器,13传动机构,131主动链轮,132从动链轮,1321花键槽,133传动链,141第一支撑组件,1411第一轴承座,1412第一轴承,142第二支撑组件,1421第二轴承座,1422第二轴承,143第三支撑组件,1431第三轴承座,1432第三轴承,151充气接头,152第一充气通道,153第二充气通道,161止动垫圈,162隔圈,163第三锁紧螺母,2压路机,21压路机车体,211车架支撑板,22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和压路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可适用于压路机等多种工程机械,以下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中,以应用于压路机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应用于压路机。如图1所示,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包括车轮组件11和联轴机构12。
车轮组件11包括沿轴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三个车轮:第一车轮111、第二车轮112和第三车轮113。沿轴向方向设置的联轴机构12,设于三个车轮的内侧,并分别与第一车轮111、第二车轮112和第三车轮113形成传动连接。其中,联轴机构12串联三个车轮,能够同时向三个车轮传递动力,实现全轮驱动。
联轴机构12由多个可拆卸连接的结构组成的分体式结构,联轴机构12上不同的位置分别与不同的车轮相对应。其中,联轴机构12与第二车轮112对应的部分可拆卸,当第二车轮112需要进行更换操作时,可以先将联轴机构12上与第二车轮112对应的部分拆下,即可对第二车轮112进行拆装操作。进一步地,第二车轮112可以由径向方向移动取出,无需拆卸位于侧方的第一车轮111或第三车轮113,即可完成第二车轮112的更换操作。当第一车轮111或第三车轮113需要进行更换操作时,可以直接由侧方进行相应的拆装操作,并沿轴向方向将第一车轮111或第三车轮113取出,从而使得三个车轮均可以单独进行拆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可以作为驱动轮装置,通过传动机构13与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连接,以获取动力,驱动联轴机构12以及车轮转动,从而驱动工程机械行驶,并实现全轮驱动。当然,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也可以作为从动轮装置。
本实施例中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改进了车轮的拆卸方式,特别是对位于中间的车轮的拆卸操作进行了改进,每个车轮均可以单独进行拆装操作,可避免拆装过程中车轮之间发生相互干涉,有效简化了车轮拆装维护的操作过程,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工作强度,可大幅缩短维护操作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操作效率,能够实现快拆操作,有利于降低对施工作业的影响。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1和图2所示,联轴机构12具体包括第一轴121、第二轴123、转接件122和万向联轴器124。第一轴121与第一车轮111对应设置,第一轴121伸入第一车轮111并与第一车轮111传动连接;第二轴123与第三车轮113对应设置,第二轴123伸入第三车轮113并与第三车轮113传动连接;转接件122和万向联轴器124与第二车轮112对应设置,转接件122与第二车轮112固定连接,转接件122的一端与第二轴123传动连接,转接件122的另一端与万向联轴器124固定连接,万向联轴器124远离转接件122的一端与第一轴121传动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车轮111、第二车轮112和第三车轮113的串联。当传动机构13传递动力时,能够同时驱动三个车轮转动。
万向联轴器124的两端均为可拆卸连接,以在需要对第二车轮112进行拆装操作时,可以将万向联轴器124拆下,以为第二车轮112的拆装操作提供空间,以使第二车轮112可以沿径向方向移动并取出,从而避免与第一车轮111或第三车轮113发生相互干涉。其中,万向联轴器124的轴向尺寸大于轮胎的轴向尺寸,以确保万向联轴器124拆下后,能够为第二车轮112的移动留出足够的空间,防止对第二车轮112造成阻挡。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转接件122具体包括法兰盘1221和连接轴套1222。法兰盘1221与第二车轮112固定连接,以作为连接的基座;法兰盘1221的一侧连接万向联轴器124,另一侧与连接轴套1222连接。第二轴123靠近第二车轮112的一端伸入连接轴套1222内,并与连接轴套1222相配合,形成固定连接,以进行动力传递。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1至图3所示,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还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41、第二支撑组件142和第三支撑组件143。第一支撑组件141与第一车轮111相对应,并与第一轴121传动连接;第二支撑组件142与第二车轮112对应,并与连接轴套1222转动连接;第三支撑组件143与第三车轮113相对应,并与第二轴123转动连接。通过第一支撑组件141、第二支撑组件142和第三支撑组件143分别向第一轴121、连接轴套1222和第二轴123提供支撑。其中,在装配于压路机时,可以通过第一支撑组件141、第二支撑组件142和第三支撑组件143与压路机车体21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支撑组件141包括内设有第一轴承1412的第一轴承座1411,第一轴承1412套设于第一轴121上,以对第一轴121形成转动支撑;第一轴承座1411远离第一轴承1412的一端设有隔圈162,并通过止动垫圈161和第三锁紧螺母163固定于第一轴承座1411上。第三支撑组件143包括内设有第三轴承1432的第三轴承座1431,第三轴承1432套设于第二轴123上,以对第二轴123提供转动支撑。第三轴承座1431远离第三轴承1432的一端设有隔圈162,并通过止动垫圈161和第三锁紧螺母163固定于第三轴承座1431上。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支撑组件142包括内设有第二轴承1422的第二轴承座1421,第二轴承1422套设于连接轴套1222上,以对连接轴套1222形成转动支撑;第二轴123穿过连接轴套1222,并通过止动垫圈161和第三锁紧螺母163使第二轴123与连接轴套1222形成固定连接。
压路机车体21上设置有与第一轴承座1411、第二轴承座1421和第三轴承座1431对应的车架支撑板211,第一轴承座1411、第二轴承座1421和第三轴承座1431分别与对应的车架支撑板211固定连接,以实现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在压路机车体21上的安装和固定。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法兰盘1221上设置充气接头151,用于连接外部的充气系统。连接轴套1222内设有第一充气通道152,第二轴123内有第二充气通道153;第一充气通道152与充气接头151以及第二充气通道153相连,以形成整体的充气通道。第一车轮111、第二车轮112和第三车轮113可以通过轮胎接气管与充气通道相连。
当充气接头151与充气系统接通时,可以通过充气系统向充气通道内充气,实现三个车轮集中充气,有利于简化充气操作过程,提高充气效率。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1和图2所示,车轮组件11还包括第一制动器114和第二制动器115,分别与第一车轮111和第三车轮113对应设置,以分别对第一车轮111和第三车轮113进行制动操作。
具体地,第一车轮111设有第一制动鼓1111,通过第一锁紧螺母1161固定连接于第一轴121上;第一制动器114固定连接于第一轴承座1411上,并与第一制动鼓1111对应设置。在第一轴121转动时,第一制动鼓1111随第一车轮111一同转动,第一制动器114能够与第一制动鼓1111之间形成配合,降低第一车轮111的转速,实现制动。
类似地,第三车轮113设有第二制动鼓1131,通过第二锁紧螺母1162固定连接于第三轴上;第二制动器115固定连接于第三轴承座1431上,并与第二制动鼓1131对应设置。当第二轴123转动时,第二制动鼓1131随第三车轮113一同转动,第二制动器115能够与第二制动鼓1131之间形成配合,降低第三车轮113的转速,实现制动。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1至图3所示,传动机构包括链轮机构,链轮机构具体包括主动链轮131、从动链轮132和传动链133,且主动链轮131与从动链轮132通过传动链133形成链传动。链轮机构具体设于第二车轮112与第三车轮113之间,从动链轮132套设于第二轴123上,并与第二轴123形成传动连接。主动链轮131可以与压路机的驱动装置22的输出端连接,使驱动装置22与第二轴123之间形成链传动,并向第二轴123传输动力,进而驱动三个车轮转动。其中,第二轴123由第三车轮113延伸至第二车轮112,空间相对较为充足,便于与从动链轮132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二轴123的外侧壁设有花键1231,从动链轮132的内侧壁设有相对应的花键槽1321,并与花键1231形成配合,使从动链轮132与第二轴123之间形成传动连接,通过链传动向第二轴123传递动力。花键1231配合承载能力强,有利于大转矩传动。
以下提供了上述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应用于压路机。如图1至图5所示,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包括车轮组件11、联轴机构12、传动机构13、第一支撑组件141、第二支撑组件142和第三支撑组件143。
如图1所示,车轮组件11包括沿轴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三个车轮:第一车轮111、第二车轮112和第三车轮113。沿轴向方向设置的联轴机构12,设于三个车轮的内侧,并分别与第一车轮111、第二车轮112和第三车轮113形成传动连接。传动机构13与联轴机构12相连接,并可以与压路机的驱动装置22连接,以通过传动机构13向联轴机构12传递驱动装置22的输出动力,驱动联轴机构12以及车轮转动,从而驱动工程机械行驶。其中,联轴机构12串联三个车轮,能够同时向三个车轮传递动力,实现全轮驱动。
如图1和图2所示,联轴机构12具体包括第一轴121、第二轴123、转接件122和万向联轴器124,转接件122包括法兰盘1221和连接轴套1222。第一轴121与第一车轮111对应设置,第一轴121伸入第一车轮111并与第一车轮111传动连接;第二轴123与第三车轮113对应设置,第二轴123伸入第三车轮113并与第三车轮113传动连接;法兰盘1221与第二车轮112固定连接,法兰盘1221的一侧连接万向联轴器124,另一侧与连接轴套1222连接。第二轴123靠近第二车轮112的一端伸入连接轴套1222内,并与连接轴套1222相配合,形成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车轮111、第二车轮112和第三车轮113的串联,以进行动力传递。当传动机构13传递动力时,能够同时驱动三个车轮转动,实现全轮驱动。
万向联轴器124的两端均为可拆卸连接,以在需要对第二车轮112进行拆装操作时,可以将万向联轴器124拆下,以为第二车轮112的拆装操作提供空间,以使第二车轮112可以沿径向方向移动并取出,从而避免与第一车轮111或第三车轮113发生相互干涉。其中,万向联轴器124的轴向尺寸大于轮胎的轴向尺寸,以确保万向联轴器124拆下后,能够为第二车轮112的移动留出足够的空间,防止对第二车轮112造成阻挡。当第一车轮111或第三车轮113进行更换操作,可以直接由侧方进行相应的拆装操作,并沿轴向方向将第一车轮111或第三车轮113取出,从而使得三个车轮均可以单独进行拆装。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支撑组件141与第一车轮111相对应,并与第一轴121传动连接;第二支撑组件142与第二车轮112对应,并与连接轴套1222转动连接;第三支撑组件143与第三车轮113相对应,并与第二轴123转动连接。通过第一支撑组件141、第二支撑组件142和第三支撑组件143分别向第一轴121、连接轴套1222和第二轴123提供支撑。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支撑组件141包括内设有第一轴承1412的第一轴承座1411,第一轴承1412套设于第一轴121上,以对第一轴121形成转动支撑;第一轴承座1411远离第一轴承1412的一端设有隔圈162,并通过止动垫圈161和第三锁紧螺母163固定于第一轴承座1411上。第三支撑组件143包括内设有第三轴承1432的第三轴承座1431,第三轴承1432套设于第二轴123上,以对第二轴123提供转动支撑。第三轴承座1431远离第三轴承1432的一端设有隔圈162,并通过止动垫圈161和第三锁紧螺母163固定于第三轴承座1431上。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支撑组件142包括内设有第二轴承1422的第二轴承座1421,第二轴承1422套设于连接轴套1222上,以对连接轴套1222形成转动支撑;第二轴123穿过连接轴套1222,并通过止动垫圈161和第三锁紧螺母163使第二轴123与连接轴套1222形成固定连接。
压路机车体21上设置有与第一轴承座1411、第二轴承座1421和第三轴承座1431对应的车架支撑板211,第一轴承座1411、第二轴承座1421和第三轴承座1431分别与对应的车架支撑板211固定连接,以实现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在压路机车体21上的安装和固定。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法兰盘1221上设置充气接头151,用于连接外部的充气系统。连接轴套1222内设有第一充气通道152,第二轴123内有第二充气通道153;第一充气通道152与充气接头151以及第二充气通道153相连,以形成整体的充气通道。第一车轮111、第二车轮112和第三车轮113可以通过轮胎接气管与充气通道相连。当充气接头151与充气系统接通时,可以通过充气系统向充气通道内充气,实现三个车轮集中充气,有利于简化充气操作过程,提高充气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车轮组件11还包括第一制动器114和第二制动器115,分别与第一车轮111和第三车轮113对应设置,以分别对第一车轮111和第三车轮113进行制动操作。
具体地,第一车轮111设有第一制动鼓1111,通过第一锁紧螺母1161固定连接于第一轴121上;第一制动器114固定连接于第一轴承座1411上,并与第一制动鼓1111对应设置。在第一轴121转动时,第一制动鼓1111随第一车轮111一同转动,第一制动器114能够与第一制动鼓1111之间形成配合,降低第一车轮111的转速,实现制动。
类似地,第三车轮113设有第二制动鼓1131,通过第二锁紧螺母1162固定连接于第三轴上;第二制动器115固定连接于第三轴承座1431上,并与第二制动鼓1131对应设置。当第二轴123转动时,第二制动鼓1131随第三车轮113一同转动,第二制动器115能够与第二制动鼓1131之间形成配合,降低第三车轮113的转速,实现制动。
如图1至图3所示,传动机构包括链轮机构,链轮机构具体包括主动链轮131、从动链轮132和传动链133,且主动链轮131与从动链轮132通过传动链133形成链传动。链轮机构具体设于第二车轮112与第三车轮113之间,从动链轮132套设于第二轴123上,并与第二轴123形成传动连接。主动链轮131可以与压路机的驱动装置22的输出端连接,使驱动装置22与第二轴123之间形成链传动,并向第二轴123传输动力,进而驱动三个车轮转动。其中,如图3所示,第二轴123的外侧壁设有花键1231,从动链轮132的内侧壁设有相对应的花键槽1321,并与花键1231形成配合,使从动链轮132与第二轴123之间形成传动连接,通过链传动向第二轴123传递动力。花键1231配合承载能力强,有利于大转矩传动。
本实施例中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可以实现全轮驱动,通过对车轮的拆卸方式的改进,特别是对位于中间的车轮的拆卸操作进行了改进,每个车轮均可以单独进行拆装操作,可避免拆装过程中车轮之间发生相互干涉,有效简化了车轮拆装维护的操作过程,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工作强度,可大幅缩短维护操作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操作效率,能够实现快拆操作,有利于降低对施工作业的影响。此外,还可以实现多个车轮集中充气,提高了充气效率。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压路机2,如图5所示,压路机2包括压路机车体21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
如图1至图5所示,压路机车体21为压路机2的主体;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与压路机车体21相连接,可以作为压路机车体21的驱动轮装置或从动轮装置。其中,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的每个车轮均可单独拆卸,操作便捷。当作为驱动轮装置时,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还包括传动机构13,传动机构13与压路机车体21的驱动装置22传动连接,以通过驱动装置22获取动力,并向联轴机构12传动;联轴机构12带动驱动轮转动,以驱动压路机车体21行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压路机2可以是全轮胎压路机,例如前四后五布置的九轮胎压路机,或者前五后六布置的十一轮胎压路机,当然也可以是仅车轮为轮胎的压路机,例如前轮为钢轮、后轮为轮胎的压路机。此外,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的数量可以是一组或多组,例如,可以并排设置两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形成六轮驱动的形式,也可以设置一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和一组两轮组结构,形成五轮驱动的形式。
本实施例中的压路机2,改进车轮的拆卸方式,使每个车轮均可以单独进行拆装操作,避免了拆装过程中车轮之间发生相互干涉,有效简化了车轮拆装维护的操作过程,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工作强度,可大幅缩短维护操作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操作效率,能够实现快拆操作,有利于降低对施工作业的影响。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压路机2还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提供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一种轮胎压路机后轮快拆结构,第一轴承座上安装制动器,实现制动;第一轴上安装轴承、隔圈,通过止动垫圈、锁紧螺母固定于第一轴承座上,轮胎通过制动鼓被锁紧螺母固定于第一轴上。同理,第二轴的安装方式与之相同。
第一轴与法兰连接盘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传动;法兰连接盘、轮胎、连接轴套通过螺栓连接紧固;连接轴套上安装轴承,通过止动垫圈、锁紧螺母将连接轴套、轴承、第二轴承座、隔圈紧固于第二轴上,并通过花键传扭;通过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连接的整个后轮结构固定于车架支撑板上,并通过链轮和万向联轴器实现全轮驱动。
轮胎集中充气系统通过第一轴上接气管连接充气接头,联通连接轴套和第二轴中气道,轮胎接气管联通气道,实现全轮集中充气。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改进车轮的拆卸方式,使每个车轮均可以单独进行拆装操作,避免了拆装过程中车轮之间发生相互干涉,有效简化了车轮拆装维护的操作过程,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工作强度,可大幅缩短维护操作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操作效率,能够实现快拆操作,有利于降低对施工作业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轮组件(11),包括沿轴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车轮(111)、第二车轮(112)和第三车轮(113);
联轴机构(12),沿所述车轮组件(11)的轴向方向设置,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车轮(111)、所述第二车轮(112)和所述第三车轮(113)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联轴机构(12)与所述第二车轮(112)相对应的部分为可拆卸结构,以使所述第二车轮(112)能够单独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机构(12)包括:
第一轴(121),与所述第一车轮(111)传动连接;
转接件(122),与所述第二车轮(112)固定连接;
第二轴(123),与所述第三车轮(113)和所述转接件(122)的一端传动连接;
万向联轴器(124),所述万向联轴器(1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轴(121)和所述转接件(12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其中,至少部分所述万向联轴器(124)伸入所述第二车轮(112)内,且所述万向联轴器(124)的轴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车轮(112)的轴向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122)包括:
法兰盘(1221),与所述第二车轮(112)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盘(1221)朝向所述第一车轮(111)的一侧与所述万向联轴器(124)连接;
连接轴套(1222),连接于所述法兰盘(1221)朝向所述第三车轮(113)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轴(123)靠近所述第二车轮(112)的一端伸入所述连接轴套(1222)中,并与所述连接轴套(122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支撑组件(141),与所述第一轴(121)转动连接;
第二支撑组件(142),设于所述法兰盘(1221)朝向所述第三车轮(113)的一侧,并与所述连接轴套(1222)转动连接;
第三支撑组件(143),设于所述第三车轮(113)朝向所述第二车轮(112)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轴(123)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41)包括第一轴承座(1411),所述第一轴承座(1411)内设有第一轴承(1412),套设于所述第一轴(121)上;
所述第二支撑组件(142)包括第二轴承座(1421),所述第二轴承座(1421)内设有第二轴承(1422),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套(1222)上;
所述第三支撑组件(143)包括第三轴承座(1431),所述第三轴承座(1431)内设有第三轴承(1432),套设于所述第二轴(123)上;
其中,所述第一轴承座(1411)、所述第二轴承座(1421)和所述第三轴承座(1431)能够与工程机械的车架支撑板(2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法兰盘(1221)上设有充气接头(151),用于连接充气系统;
所述连接轴套(1222)和所述第二轴(123)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与所述充气接头(151)和轮胎接气管相连,以向所述第一车轮(111)、所述第二车轮(112)和所述第三车轮(113)集中充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其特征在于,车轮组件(11)还包括:
第一制动器(114),连接于第一轴承座(1411)上朝向所述第一车轮(111)的一侧,所述第一车轮(111)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制动器(114)相配合的第一制动鼓(1111),所述第一制动鼓(1111)通过第一锁紧螺母(116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轴(121)上;
第二制动器(115),连接于所述第三轴承座(1431)上朝向所述第三车轮(113)的一侧,所述第三车轮(113)内设有与所述第二制动器(115)相配合的第二制动鼓(1131),所述第二制动鼓(1131)通过第二锁紧螺母(116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机构(13),与所述联轴机构(12)相连接,用于连接驱动装置(22);
其中,所述传动机构(13)包括链轮机构,设于所述第二车轮(112)与所述第三车轮(113)之间,所述链轮机构的从动链轮(132)连接于所述第二轴(123),所述链轮机构的主动链轮(131)用于连接所述驱动装置(22)的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动链轮(132)与所述第二轴(123)之间通过花键配合形成传动连接。
10.一种压路机(2),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路机车体(21);
至少一组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工程机械车轮装置(1),与所述压路机车体(21)相连接。
CN202120869266.5U 2021-04-26 2021-04-26 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和压路机 Active CN214688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9266.5U CN214688847U (zh) 2021-04-26 2021-04-26 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和压路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9266.5U CN214688847U (zh) 2021-04-26 2021-04-26 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和压路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88847U true CN214688847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33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69266.5U Active CN214688847U (zh) 2021-04-26 2021-04-26 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和压路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88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48941A (en) Wheel assembly for a ground-driven work machin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100404301C (zh) 扭矩管装置
ITMI961052A1 (it) Assale motore per un veicolo per trasporti interni.
CN112060005B (zh) 一种汽车轮毂螺栓辅助拆卸装置
CN214688847U (zh) 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和压路机
CN113071264A (zh) 工程机械车轮装置和压路机
CN204978246U (zh) 一种组合式拖拉机
CN207771738U (zh) 一种快速锁拆装螺栓组辅助工具
CN105082997A (zh) 一种组合式拖拉机
EP1868834B1 (en) Drive system for dual wheels, particularly of the type used on road rollers
CN214984621U (zh) 驱动轮总成和轮胎压路机
CN216733764U (zh) 驱动轮总成和轮胎压路机
CN112874239A (zh) 一种汽车轮毂拆卸装置
CN113306344A (zh) 驱动轮总成和轮胎压路机
CN212714400U (zh) 振荡轮和振荡压路机
CN214295431U (zh) 一种回转型轮胎拆装机
CN209779411U (zh) 一种轮胎压路机三轮组结构
CN202368266U (zh) 轮胎压路机驱动轮组、驱动轮结构及轮胎压路机
US11878583B2 (en) Axle system for a vehicle and mounting process
CN211446488U (zh) 一种压路机
CN208813446U (zh) 摩托车用软轴传动系统
CN215567415U (zh) 一体式传动轴连接装置
CN217130131U (zh) 一种齿式联轴器
CN212446969U (zh) 一种易更换制动鼓式重型矿卡驱动桥总成
CN220432172U (zh) 一种修井机的两用滚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