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78246U - 一种组合式拖拉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拖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78246U
CN204978246U CN201520640683.7U CN201520640683U CN204978246U CN 204978246 U CN204978246 U CN 204978246U CN 201520640683 U CN201520640683 U CN 201520640683U CN 204978246 U CN204978246 U CN 204978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power
gear
output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406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庆辉
邢金龙
苏微
高筱钧
周金华
李莹莹
马文鹏
胡子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206406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78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78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7824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拖拉机,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主车、连接销、副车、万向节、螺栓Ⅰ、动力传递接口;其中主车和副车通过连接销连接在一起,主车和副车的动力传递接口通过两端带有法兰的万向节、用螺栓Ⅰ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车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扩展功率使用满足不同的功率需求作业环境;主车和副车都有发动机,两车的牵引功率合并输出功率为两车单车功率之和;组合式拖拉机在单机工作模式和组合工作模式下通过相关机构的简单调节即可切换,且均为全驱动模式,所有车轮共同驱动并承担负荷,着地力量均衡,压强小驱动能力强;通过装有大功率发动机的主车和副车的组合,可以满足当前单车功率无法满足的作业功率环境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拖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拖拉机,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目前出现的轮式拖拉机,主要为单机独立工作,每台拖拉机都具备一整套的动力,传动,变速,控制系统。功率参数恒定,要满足不同作业功率的需要,需置备多台不同功率参数的拖拉机,无法充分利用拖拉机各部件有效模块资源,重复投资,浪费资源。
整体结构基本上是传统的单元组合形式的无架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结构模式。但缺点也比较明显,主要在于:
1.维修不便,维修主要部件需要拆散整机;
2.组织生产困难,资金管理投入大,不便于模块化管理生产;
3.不便于扩展和互联,限制了功能扩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拖拉机,根据不同的作业功率需求灵活配置功率,有效的节约功率和设备的投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拖拉机,包括主车1、连接销2、副车3、万向节4、螺栓Ⅰ6、动力传递接口7;其中主车1和副车3通过连接销2连接在一起,主车和副车的动力传递接口7通过两端带有法兰的的万向节4、用螺栓Ⅰ6连接。
所述主车1包括:主车底盘8、车轮10、主车发动机11、离合器Ⅰ12、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综合传动箱14、转向驱动桥Ⅰ19、安装座板20、传动万向节系21、前桥动力输出轴22、主车后车桥23、差速器外壳27、螺栓Ⅱ28、安装座板轴承座29、轴承30、法兰空心轴31、动力输入轴Ⅰ32、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主车底盘8采用全架式结构,主车发动机11、离合器Ⅰ12、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综合传动箱14分别依次连接为一“四合一”组件,固接在主车底盘8上;转向驱动桥Ⅰ19的差速器外壳27与一端带有法兰的法兰空心轴31用螺栓Ⅱ28固接,法兰空心轴31与安装座板20固接的安装座板轴承座29通过轴承30连接安装,安装座板20固接于主车底盘8前端下部;与传动万向节系21联轴连接安装的动力输入轴Ⅰ32同轴位于法兰空心轴31轴心;主车后车桥23与综合传动箱14一体固接在主车底盘8上;传动万向节系21、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主车底盘8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Ⅰ19、主车后车桥23两端相应位置。
所述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包括: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操纵杆Ⅰ34、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滑动结合齿套Ⅰ36、滚动轴承Ⅰ37、固定结合齿套Ⅰ38、输出齿轮39、壳体Ⅰ40、侧齿轮Ⅰ41、行星齿轮Ⅰ42、侧齿轮Ⅱ43、滚动轴承Ⅱ44、动力输入半轴45;其中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动力输入半轴45分别固接侧齿轮Ⅰ41、侧齿轮Ⅱ43,侧齿轮Ⅰ41、侧齿轮Ⅱ43分别与轴承安装于壳体的行星齿轮Ⅰ42垂直啮合,带动同轴于输入轴安装的壳体Ⅰ40转动;壳体Ⅰ40法兰固接输出齿轮39,输出齿轮39与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啮合安装;与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滑键同轴安装的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安装在壳体Ⅰ40的固定结合齿套Ⅰ38通过操纵杆Ⅰ34推动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结合齿套Ⅰ38啮合或者分离;当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为双发动机动力输入模式时,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结合齿套Ⅰ38分离,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和动力输入半轴45转过不同圆弧两侧的侧齿轮Ⅰ41、侧齿轮Ⅱ43将相对转动行星齿轮Ⅰ42带动壳体Ⅰ40转动以提供所要求的的动力差速合并作用;合并后的动力经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输出;当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处于单动力输入时,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结合齿套Ⅰ38啮合,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和动力输入半轴45固接为一体,机构失去差速作用,仅相当于一传动机构;由输出齿轮39、壳体Ⅰ40、固定结合齿套Ⅰ38固接为一体的组件通过滚动轴承Ⅰ37、滚动轴承Ⅱ44安装于综合传动箱14内相应的轴承安装位置。
所述综合传动箱14包括:动力输出轴Ⅰ46、齿轮Ⅰ47、齿轮Ⅱ48、传动轴49、齿轮Ⅲ50、动力输出齿轮轴Ⅱ51、动力输入齿轮轴52、动力输出齿轮轴Ⅲ53、齿轮Ⅳ54、齿轮Ⅴ55、联轴器56、差速机构Ⅰ57、动力输出轴Ⅱ58、动力输出轴Ⅲ59、动力输出轴Ⅳ60、动力输出轴Ⅴ61、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变速机构63、动力输入轴Ⅱ64;经副车中间传动箱15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通过万向节4输入的副车发动机动力由动力输入齿轮轴52输入,动力输入齿轮轴52齿轮与固定连接在传动轴49上的齿轮Ⅲ50啮合安装;与传动轴49固接的另一齿轮Ⅱ48与固接在动力输出轴Ⅰ46上的齿轮Ⅰ47啮合安装;动力输出轴Ⅰ46与动力输入半轴45联轴器连接安装;动力输入轴Ⅱ64与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联轴器连接安装;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输出动力输入变速机构63,经过变速的动力再传输至与变速机构63、联轴器56连接安装的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经过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的动力分为四路通过动力输出轴Ⅱ58、动力输出轴Ⅲ59、动力输出轴Ⅳ60、动力输出轴Ⅴ61输出;其中动力输出轴Ⅳ60输出的动力驱动差速机构Ⅰ57以驱动主车后桥车轮;动力输出轴Ⅴ61输出的动力经过相关传动机构通过前桥动力输出轴22输出传动箱并通过置于主车底盘8下部的传动万向节系21驱动转向驱动桥Ⅰ19,动力输出轴Ⅱ58、动力输出轴Ⅲ59输出的动力分别经过由齿轮Ⅳ54、动力输出齿轮轴Ⅱ51组成的传动副和齿轮Ⅴ55、动力输出齿轮轴Ⅲ53组成的传动副传递至置于传动箱尾部的动力输出轴Ⅱ51、动力输出齿轮轴Ⅲ53输出给副车3。
所述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包括: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5、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6、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7、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8、操纵杆Ⅱ69、动力输入锥齿轮70、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1、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2、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3、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4、一级输出半轴75、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Ⅵ76、二级行星齿轮Ⅱ77、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Ⅱ78、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Ⅲ79、侧齿轮Ⅳ80、一级行星齿轮81、侧齿轮Ⅲ82、壳体Ⅱ83、齿圈84、固定结合齿套Ⅱ85、套轴86、滑动结合齿套Ⅱ87、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Ⅱ88、二级行星齿轮Ⅰ89、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Ⅰ90、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Ⅰ91、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其中动力输入锥齿轮70与法兰固接于壳体Ⅱ83的齿圈84啮合安装;齿圈84、壳体Ⅱ83、套轴86通过螺钉固接为一整体在动力输入锥齿轮70的驱动下绕齿圈84轴心整体转动;两个一级行星齿轮81轴心分别垂直壳体Ⅱ83转动轴心并且对向用轴承连接安装于壳体Ⅱ83;两个一级行星齿轮81都与固接于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的侧齿轮Ⅲ82、固接于一级输出半轴75的侧齿轮Ⅳ80啮合安装;花键输出半轴92、一级输出半轴75同轴于壳体Ⅱ83转动轴心,轴承连接安装于套轴86;经动力输入锥齿轮70输入的动力差速式分配至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一级输出半轴75;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Ⅰ90、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Ⅱ78分别键连接安装于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一级输出半轴75;二级行星齿轮Ⅰ89、二级行星齿轮Ⅱ77分别轴承连接安装在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Ⅰ90、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Ⅱ78的各轴端;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5和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6,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7和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8,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1和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2,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3和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4分别背靠背同轴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并同轴轴承安装于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和一级输出半轴75;二级行星齿轮Ⅰ89与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5、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6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7、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8锥齿轮组啮合安装;二级行星齿轮Ⅲ77与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1、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2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3、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4锥齿轮组啮合安装;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5、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6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7、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8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1、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2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3、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4锥齿轮组分别与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Ⅰ91、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Ⅱ88、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Ⅲ79、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Ⅵ76啮合安装,差速分配至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一级输出半轴75的动力经二级行星齿轮Ⅰ89、二级行星齿轮Ⅱ77差速分配至各二级输出锥齿轮轴;与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滑键同轴安装的滑动结合齿套Ⅱ87与固定安装在壳体Ⅱ83的固定结合齿套Ⅱ85通过操纵杆Ⅱ69推动滑动结合齿套Ⅱ87与固定结合齿套Ⅱ85啮合或者分离;当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处于“一分四差速”模式即主车和副车组合工作模式时,滑动结合齿套Ⅱ87与固定结合齿套Ⅱ85分离,经动力输入锥齿轮70输入的动力差速分为四路,分别驱动主车和副车各驱动桥;当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处于“一分二差速”模式即主车单独工作模式时,滑动结合齿套Ⅱ87与固定结合齿套Ⅱ85啮合,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和一级输出半轴75固结为一体,一级差速过程失效,主车桥间差速取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Ⅲ79和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Ⅵ76的动力分别驱动转向驱动桥Ⅰ19和差速机构Ⅰ57。
所述副车3包括:双联万向节5、副车底盘9、车轮10、中间传动箱15、传动万向节轴16、离合器Ⅱ17、副车发动机18、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转向驱动桥Ⅲ26、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副车发动机18与离合器Ⅱ17固接为一“二合一”组件,该组件通过夹装减震橡胶固接于副车底盘9;副车发动机组件与固接于副车架前部的中间传动箱15通过两端固接有传动万向节轴16动力连接;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Ⅲ26安装方式与转向驱动桥Ⅰ19安装方式相同;其中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输出两路同轴的驱动力,分别通过双联万向节5的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和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将动力传递至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动力输入轴为套轴式,内花键空心轴117和外花键空心轴116分别与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和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联轴安装,同轴输入两路动力,一路驱动差速机构Ⅱ119,一路通过内置传动机构传递输出驱动转向驱动桥Ⅲ26;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副车底盘9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Ⅲ26两端相应位置。
所述中间传动箱15包括: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齿轮93、传动输出齿轮Ⅰ94、传动输出齿轮Ⅱ95、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Ⅰ98、副车动力输入轴Ⅰ99、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副车动力输入轴Ⅱ101、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轴102、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Ⅱ104;其中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轴102与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固接安装,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与固接在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上的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齿轮93啮合安装,该传动链将副车发动机动力传递至主车1;副车动力输入轴Ⅰ99、副车动力输入轴Ⅱ101上分别固接安装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Ⅰ98、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Ⅱ104,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Ⅰ98、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Ⅱ104分别与固接在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上的传动输出齿轮Ⅱ95、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上的传动输出齿轮Ⅰ94啮合安装;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同轴相套安装。
所述双联万向节5包括:外叉节Ⅰ105、外十字环轴106、外连接销107、外叉节Ⅱ108、内叉节Ⅰ109、滚子110、内十字环轴111、内连接销112、内叉节Ⅱ113、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其中外叉节Ⅰ105、外叉节Ⅱ108通过外连接销107销接于外十字环轴106;内叉节Ⅰ109、内叉节Ⅱ113通过内连接销112销接于内十字环轴111;外十字环轴106和内十字环轴111之间装有滚子110滚动轴承连接,外十字环轴106和内十字环轴111分别构成轴承外圈和内圈;内叉节系和外叉节系可传递两路同轴动力;内外叉节系传动链分别与中间传动箱15的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连接。
所述转向驱动桥Ⅱ24传动系包括:外花键空心轴116、内花键空心轴117、花键输出轴118、差速机构Ⅱ119、齿轮副传动机构120;其中外花键空心轴116外部与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联轴连接,外花键空心轴116和花键输出轴118通过内置齿轮副传动机构120传动连接安装;外花键空心轴116输入动力经该传动链传递至花键输出轴118用以驱动转向驱动桥Ⅲ26;内花键空心轴117外部与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联轴连接,内部与差速机构Ⅱ119传动链接,驱动该驱动桥车轮。
所述主车发动机11和副车发动机18为用动力性能优良的车用或者工程机械柴油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主车发动机11和副车发动机18为动力性能优良的车用或者工程机械柴油机,通过相关传动机构将两台发动机动力分别传至固接于主车底盘8位于主车发动机离合器Ⅰ12和综合传动箱14之间安装的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的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和动力输入半轴45
(副车发动机输出动力经离合器Ⅱ17、传动万向节轴16传递至置于副车车架前端的中间传动箱15,再通过中间传动箱15内对应齿轮副传动路径传递至中间传动箱箱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中间传动箱箱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安装可拆卸万向节4连接至综合传动箱14动力输入齿轮轴52,经过置于综合传动箱14内部的齿轮、轴、联轴器系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的动力输入半轴45)。将两台转速有微小差异的分别通过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动力输入半轴45输入合并为一个转动形式的动力并由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输出,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输出动力再输出至置于综合传动箱14内的变速机构63,经过变速的动力通过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将动力分为四路通过各自传动机构至各驱动桥(副车两路驱动力通过置于传动箱尾部的动力传递接口7输出轴安装万向节4连接至副车传动中间箱15副车动力输入轴Ⅰ99、副车动力输入轴Ⅱ101,再通过中间传动箱15内各自传动路径,双联万向节轴系路径,最终传递至副车各驱动桥轮间差速器),再通过驱动桥轮间差速器将动力分配至各轮。所有车轮共同驱动并承担负荷。着地力量均衡,压强小驱动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大型模块组合式拖拉机,可主车单机作业模式,也组合并副车组合作业模式。主车副车组合作业只需将组合车和副车铰接机构用连接销2连接,动力传递接口7通过万向节4用螺栓Ⅰ6进行连接,通过操纵杆Ⅰ34将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的滑动结合齿套Ⅰ36和固定结合齿套Ⅰ38脱开,通过操纵杆Ⅱ69将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的滑动结合齿套Ⅱ87、固定结合齿套Ⅱ85脱开即可。操作简单,组合方便。根据农艺作业对功率的需求,通过组合配置功率实现两种不同功率模式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主车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扩展功率使用满足不同的功率需求作业环境。2.主车和副车都有发动机,两车的牵引功率合并输出功率为两车单车功率之和3.组合式拖拉机在单机工作模式和组合工作模式下通过相关机构的简单调节即可切换。且均为全驱动模式,所有车轮共同驱动并承担负荷。着地力量均衡,压强小驱动能力强。4.通过装有大功率发动机的主车和副车的组合,可以满足当前单车功率无法满足的作业功率环境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5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6本实用新型中差速式动力融合器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综合传动箱传动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装配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中间传动箱传动结构示意图一;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中间传动箱传动结构示意图二;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双联万向节结构示意图一;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双联万向节结构示意图二;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双联万向节联轴器装配示意图;
图15是转向驱动桥Ⅱ结构示意图一;
图16是转向驱动桥Ⅱ结构示意图二;
图17是转向驱动桥Ⅱ传动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1-主车、2-连接销、3-副车、4-万向节、5-双联万向节、6-螺栓Ⅰ、7-动力传递接口、8-主车底盘、9-副车底盘、10-车轮、11-主车发动机、12-离合器Ⅰ、13-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4-综合传动箱、15-中间传动箱、16-传动万向节轴、17-离合器Ⅱ、18-副车发动机、19-转向驱动桥Ⅰ、20-安装座板、21-传动万向节系、22-前桥动力输出轴、23-主车后车桥、24-转向驱动桥Ⅱ、25-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6-转向驱动桥Ⅲ、27-差速器外壳、28-螺栓Ⅱ、29安装座板轴承座、30轴承、31-法兰空心轴、32-动力输入轴Ⅰ、33-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4-操纵杆Ⅰ、35-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6-滑动结合齿套Ⅰ、37-滚动轴承Ⅰ、38-固定结合齿套Ⅰ、39-输出齿轮、40壳体Ⅰ、41-侧齿轮Ⅰ、42-行星齿轮Ⅰ、43-侧齿轮Ⅱ、44-滚动轴承Ⅱ、45-动力输入半轴、46-动力输出轴Ⅰ、47-齿轮Ⅰ、48-齿轮Ⅱ、49-传动轴、50-齿轮Ⅲ、51-动力输出齿轮轴Ⅱ、52-动力输入齿轮轴、53-动力输出齿轮轴Ⅲ、54-齿轮Ⅳ、55-齿轮Ⅴ、56-联轴器、57-差速机构Ⅰ、58-动力输出轴Ⅱ、59-动力输出轴Ⅲ、60-动力输出轴Ⅳ、61-动力输出轴Ⅴ、62-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3-变速机构、64-动力输入轴Ⅱ、65-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6-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7-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8-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9-操纵杆Ⅱ、70-动力输入锥齿轮、71-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2-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3-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4-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5-一级输出半轴、76-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Ⅵ、77-二级行星齿轮Ⅱ、78-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Ⅱ、79-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Ⅲ、80-侧齿轮Ⅳ、81-一级行星齿轮、82-侧齿轮Ⅲ、83-壳体Ⅱ、84-齿圈、85-固定结合齿套Ⅱ、86-套轴、87-滑动结合齿套Ⅱ、88-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Ⅱ、89-二级行星齿轮Ⅰ、90-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Ⅰ、91-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Ⅰ、92-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3-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齿轮、94-传动输出齿轮Ⅰ、95-传动输出齿轮Ⅱ、96-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7-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8-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Ⅰ、99-副车动力输入轴Ⅰ、100-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1-副车动力输入轴Ⅱ、102-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轴、103-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4-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Ⅱ、105-外叉节Ⅰ、106-外十字环轴、107-外连接销、108-外叉节Ⅱ、109-内叉节Ⅰ、110-滚子、111-内十字环轴、112-内连接销、113内叉节Ⅱ、114-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5-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6-外花键空心轴、117-内花键空心轴、118-花键输出轴、119-差速机构Ⅱ、120-齿轮副传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17所示,一种组合式拖拉机,包括主车1、连接销2、副车3、万向节4、螺栓Ⅰ6、动力传递接口7;其中主车1和副车3通过连接销2连接在一起,主车和副车的动力传递接口7通过两端带有法兰的的万向节4、用螺栓Ⅰ6连接。
所述主车1包括:主车底盘8、车轮10、主车发动机11、离合器Ⅰ12、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综合传动箱14、转向驱动桥Ⅰ19、安装座板20、传动万向节系21、前桥动力输出轴22、主车后车桥23、差速器外壳27、螺栓Ⅱ28、安装座板轴承座29、轴承30、法兰空心轴31、动力输入轴Ⅰ32、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主车底盘8采用全架式结构,主车发动机11、离合器Ⅰ12、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综合传动箱14分别依次连接为一“四合一”组件,固接在主车底盘8上;转向驱动桥Ⅰ19的差速器外壳27与一端带有法兰的法兰空心轴31用螺栓Ⅱ28固接,法兰空心轴31与安装座板20固接的安装座板轴承座29通过轴承30连接安装,安装座板20固接于主车底盘8前端下部;与传动万向节系21联轴连接安装的动力输入轴Ⅰ32同轴位于法兰空心轴31轴心;主车后车桥23与综合传动箱14一体固接在主车底盘8上;传动万向节系21、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主车底盘8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Ⅰ19、主车后车桥23两端相应位置。
所述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包括: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操纵杆Ⅰ34、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滑动结合齿套Ⅰ36、滚动轴承Ⅰ37、固定结合齿套Ⅰ38、输出齿轮39、壳体Ⅰ40、侧齿轮Ⅰ41、行星齿轮Ⅰ42、侧齿轮Ⅱ43、滚动轴承Ⅱ44、动力输入半轴45;其中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动力输入半轴45分别固接侧齿轮Ⅰ41、侧齿轮Ⅱ43,侧齿轮Ⅰ41、侧齿轮Ⅱ43分别与轴承安装于壳体的行星齿轮Ⅰ42垂直啮合,带动同轴于输入轴安装的壳体Ⅰ40转动;壳体Ⅰ40法兰固接输出齿轮39,输出齿轮39与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啮合安装;与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滑键同轴安装的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安装在壳体Ⅰ40的固定结合齿套Ⅰ38通过操纵杆Ⅰ34推动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结合齿套Ⅰ38啮合或者分离;当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为双发动机动力输入模式时,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结合齿套Ⅰ38分离,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和动力输入半轴45转过不同圆弧两侧的侧齿轮Ⅰ41、侧齿轮Ⅱ43将相对转动行星齿轮Ⅰ42带动壳体Ⅰ40转动以提供所要求的的动力差速合并作用;合并后的动力经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输出;当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处于单动力输入时,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结合齿套Ⅰ38啮合,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和动力输入半轴45固接为一体,机构失去差速作用,仅相当于一传动机构;由输出齿轮39、壳体Ⅰ40、固定结合齿套Ⅰ38固接为一体的组件通过滚动轴承Ⅰ37、滚动轴承Ⅱ44安装于综合传动箱14内相应的轴承安装位置。
所述综合传动箱14包括:动力输出轴Ⅰ46、齿轮Ⅰ47、齿轮Ⅱ48、传动轴49、齿轮Ⅲ50、动力输出齿轮轴Ⅱ51、动力输入齿轮轴52、动力输出齿轮轴Ⅲ53、齿轮Ⅳ54、齿轮Ⅴ55、联轴器56、差速机构Ⅰ57、动力输出轴Ⅱ58、动力输出轴Ⅲ59、动力输出轴Ⅳ60、动力输出轴Ⅴ61、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变速机构63、动力输入轴Ⅱ64;经副车中间传动箱15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通过万向节4输入的副车发动机动力由动力输入齿轮轴52输入,动力输入齿轮轴52齿轮与固定连接在传动轴49上的齿轮Ⅲ50啮合安装;与传动轴49固接的另一齿轮Ⅱ48与固接在动力输出轴Ⅰ46上的齿轮Ⅰ47啮合安装;动力输出轴Ⅰ46与动力输入半轴45联轴器连接安装;动力输入轴Ⅱ64与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联轴器连接安装;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输出动力输入变速机构63,经过变速的动力再传输至与变速机构63、联轴器56连接安装的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经过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的动力分为四路通过动力输出轴Ⅱ58、动力输出轴Ⅲ59、动力输出轴Ⅳ60、动力输出轴Ⅴ61输出;其中动力输出轴Ⅳ60输出的动力驱动差速机构Ⅰ57以驱动主车后桥车轮;动力输出轴Ⅴ61输出的动力经过相关传动机构通过前桥动力输出轴22输出传动箱并通过置于主车底盘8下部的传动万向节系21驱动转向驱动桥Ⅰ19,动力输出轴Ⅱ58、动力输出轴Ⅲ59输出的动力分别经过由齿轮Ⅳ54、动力输出齿轮轴Ⅱ51组成的传动副和齿轮Ⅴ55、动力输出齿轮轴Ⅲ53组成的传动副传递至置于传动箱尾部的动力输出轴Ⅱ51、动力输出齿轮轴Ⅲ53输出给副车3。
所述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包括: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5、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6、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7、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8、操纵杆Ⅱ69、动力输入锥齿轮70、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1、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2、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3、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4、一级输出半轴75、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Ⅵ76、二级行星齿轮Ⅱ77、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Ⅱ78、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Ⅲ79、侧齿轮Ⅳ80、一级行星齿轮81、侧齿轮Ⅲ82、壳体Ⅱ83、齿圈84、固定结合齿套Ⅱ85、套轴86、滑动结合齿套Ⅱ87、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Ⅱ88、二级行星齿轮Ⅰ89、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Ⅰ90、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Ⅰ91、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其中动力输入锥齿轮70与法兰固接于壳体Ⅱ83的齿圈84啮合安装;齿圈84、壳体Ⅱ83、套轴86通过螺钉固接为一整体在动力输入锥齿轮70的驱动下绕齿圈84轴心整体转动;两个一级行星齿轮81轴心分别垂直壳体Ⅱ83转动轴心并且对向用轴承连接安装于壳体Ⅱ83;两个一级行星齿轮81都与固接于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的侧齿轮Ⅲ82、固接于一级输出半轴75的侧齿轮Ⅳ80啮合安装;花键输出半轴92、一级输出半轴75同轴于壳体Ⅱ83转动轴心,轴承连接安装于套轴86;经动力输入锥齿轮70输入的动力差速式分配至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一级输出半轴75;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Ⅰ90、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Ⅱ78分别键连接安装于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一级输出半轴75;二级行星齿轮Ⅰ89、二级行星齿轮Ⅱ77分别轴承连接安装在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Ⅰ90、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Ⅱ78的各轴端;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5和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6,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7和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8,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1和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2,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3和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4分别背靠背同轴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并同轴轴承安装于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和一级输出半轴75;二级行星齿轮Ⅰ89与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5、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6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7、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8锥齿轮组啮合安装;二级行星齿轮Ⅲ77与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1、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2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3、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4锥齿轮组啮合安装;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5、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6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7、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8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1、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2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3、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4锥齿轮组分别与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Ⅰ91、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Ⅱ88、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Ⅲ79、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Ⅵ76啮合安装,差速分配至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一级输出半轴75的动力经二级行星齿轮Ⅰ89、二级行星齿轮Ⅱ77差速分配至各二级输出锥齿轮轴;与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滑键同轴安装的滑动结合齿套Ⅱ87与固定安装在壳体Ⅱ83的固定结合齿套Ⅱ85通过操纵杆Ⅱ69推动滑动结合齿套Ⅱ87与固定结合齿套Ⅱ85啮合或者分离;当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处于“一分四差速”模式即主车和副车组合工作模式时,滑动结合齿套Ⅱ87与固定结合齿套Ⅱ85分离,经动力输入锥齿轮70输入的动力差速分为四路,分别驱动主车和副车各驱动桥;当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处于“一分二差速”模式即主车单独工作模式时,滑动结合齿套Ⅱ87与固定结合齿套Ⅱ85啮合,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和一级输出半轴75固结为一体,一级差速过程失效,主车桥间差速取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Ⅲ79和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Ⅵ76的动力分别驱动转向驱动桥Ⅰ19和差速机构Ⅰ57。
所述副车3包括:双联万向节5、副车底盘9、车轮10、中间传动箱15、传动万向节轴16、离合器Ⅱ17、副车发动机18、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转向驱动桥Ⅲ26、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副车发动机18与离合器Ⅱ17固接为一“二合一”组件,该组件通过夹装减震橡胶固接于副车底盘9;副车发动机组件与固接于副车架前部的中间传动箱15通过两端固接有传动万向节轴16动力连接;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Ⅲ26安装方式与转向驱动桥Ⅰ19安装方式相同;其中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输出两路同轴的驱动力,分别通过双联万向节5的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和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将动力传递至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动力输入轴为套轴式,内花键空心轴117和外花键空心轴116分别与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和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联轴安装,同轴输入两路动力,一路驱动差速机构Ⅱ119,一路通过内置传动机构传递输出驱动转向驱动桥Ⅲ26;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副车底盘9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Ⅲ26两端相应位置。
所述中间传动箱15包括: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齿轮93、传动输出齿轮Ⅰ94、传动输出齿轮Ⅱ95、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Ⅰ98、副车动力输入轴Ⅰ99、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副车动力输入轴Ⅱ101、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轴102、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Ⅱ104;其中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轴102与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固接安装,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与固接在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上的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齿轮93啮合安装,该传动链将副车发动机动力传递至主车1;副车动力输入轴Ⅰ99、副车动力输入轴Ⅱ101上分别固接安装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Ⅰ98、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Ⅱ104,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Ⅰ98、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Ⅱ104分别与固接在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上的传动输出齿轮Ⅱ95、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上的传动输出齿轮Ⅰ94啮合安装;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同轴相套安装。
所述双联万向节5包括:外叉节Ⅰ105、外十字环轴106、外连接销107、外叉节Ⅱ108、内叉节Ⅰ109、滚子110、内十字环轴111、内连接销112、内叉节Ⅱ113、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其中外叉节Ⅰ105、外叉节Ⅱ108通过外连接销107销接于外十字环轴106;内叉节Ⅰ109、内叉节Ⅱ113通过内连接销112销接于内十字环轴111;外十字环轴106和内十字环轴111之间装有滚子110滚动轴承连接,外十字环轴106和内十字环轴111分别构成轴承外圈和内圈;内叉节系和外叉节系可传递两路同轴动力;内外叉节系传动链分别与中间传动箱15的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连接。
所述转向驱动桥Ⅱ24传动系包括:外花键空心轴116、内花键空心轴117、花键输出轴118、差速机构Ⅱ119、齿轮副传动机构120;其中外花键空心轴116外部与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联轴连接,外花键空心轴116和花键输出轴118通过内置齿轮副传动机构120传动连接安装;外花键空心轴116输入动力经该传动链传递至花键输出轴118用以驱动转向驱动桥Ⅲ26;内花键空心轴117外部与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联轴连接,内部与差速机构Ⅱ119传动链接,驱动该驱动桥车轮。
所述主车发动机11和副车发动机18为用动力性能优良的车用或者工程机械柴油机。
实施例2:如图1-17所示,一种组合式拖拉机,包括主车1、连接销2、副车3、万向节4、螺栓Ⅰ6、动力传递接口7;其中主车1和副车3通过连接销2连接在一起,主车和副车的动力传递接口7通过两端带有法兰的的万向节4、用螺栓Ⅰ6连接。
所述主车1包括:主车底盘8、车轮10、主车发动机11、离合器Ⅰ12、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综合传动箱14、转向驱动桥Ⅰ19、安装座板20、传动万向节系21、前桥动力输出轴22、主车后车桥23、差速器外壳27、螺栓Ⅱ28、安装座板轴承座29、轴承30、法兰空心轴31、动力输入轴Ⅰ32、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主车底盘8采用全架式结构,主车发动机11、离合器Ⅰ12、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综合传动箱14分别依次连接为一“四合一”组件,固接在主车底盘8上;转向驱动桥Ⅰ19的差速器外壳27与一端带有法兰的法兰空心轴31用螺栓Ⅱ28固接,法兰空心轴31与安装座板20固接的安装座板轴承座29通过轴承30连接安装,安装座板20固接于主车底盘8前端下部;与传动万向节系21联轴连接安装的动力输入轴Ⅰ32同轴位于法兰空心轴31轴心;主车后车桥23与综合传动箱14一体固接在主车底盘8上;传动万向节系21、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主车底盘8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Ⅰ19、主车后车桥23两端相应位置。
所述副车3包括:双联万向节5、副车底盘9、车轮10、中间传动箱15、传动万向节轴16、离合器Ⅱ17、副车发动机18、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转向驱动桥Ⅲ26、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副车发动机18与离合器Ⅱ17固接为一“二合一”组件,该组件通过夹装减震橡胶固接于副车底盘9;副车发动机组件与固接于副车架前部的中间传动箱15通过两端固接有传动万向节轴16动力连接;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Ⅲ26安装方式与转向驱动桥Ⅰ19安装方式相同;其中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输出两路同轴的驱动力,分别通过双联万向节5的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和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将动力传递至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动力输入轴为套轴式,内花键空心轴117和外花键空心轴116分别与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和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联轴安装,同轴输入两路动力,一路驱动差速机构Ⅱ119,一路通过内置传动机构传递输出驱动转向驱动桥Ⅲ26;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副车底盘9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Ⅲ26两端相应位置。
实施例3:如图1-17所示,一种组合式拖拉机,包括主车1、连接销2、副车3、万向节4、螺栓Ⅰ6、动力传递接口7;其中主车1和副车3通过连接销2连接在一起,主车和副车的动力传递接口7通过两端带有法兰的的万向节4、用螺栓Ⅰ6连接。
所述主车1包括:主车底盘8、车轮10、主车发动机11、离合器Ⅰ12、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综合传动箱14、转向驱动桥Ⅰ19、安装座板20、传动万向节系21、前桥动力输出轴22、主车后车桥23、差速器外壳27、螺栓Ⅱ28、安装座板轴承座29、轴承30、法兰空心轴31、动力输入轴Ⅰ32、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主车底盘8采用全架式结构,主车发动机11、离合器Ⅰ12、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综合传动箱14分别依次连接为一“四合一”组件,固接在主车底盘8上;转向驱动桥Ⅰ19的差速器外壳27与一端带有法兰的法兰空心轴31用螺栓Ⅱ28固接,法兰空心轴31与安装座板20固接的安装座板轴承座29通过轴承30连接安装,安装座板20固接于主车底盘8前端下部;与传动万向节系21联轴连接安装的动力输入轴Ⅰ32同轴位于法兰空心轴31轴心;主车后车桥23与综合传动箱14一体固接在主车底盘8上;传动万向节系21、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主车底盘8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Ⅰ19、主车后车桥23两端相应位置。
所述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包括: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操纵杆Ⅰ34、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滑动结合齿套Ⅰ36、滚动轴承Ⅰ37、固定结合齿套Ⅰ38、输出齿轮39、壳体Ⅰ40、侧齿轮Ⅰ41、行星齿轮Ⅰ42、侧齿轮Ⅱ43、滚动轴承Ⅱ44、动力输入半轴45;其中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动力输入半轴45分别固接侧齿轮Ⅰ41、侧齿轮Ⅱ43,侧齿轮Ⅰ41、侧齿轮Ⅱ43分别与轴承安装于壳体的行星齿轮Ⅰ42垂直啮合,带动同轴于输入轴安装的壳体Ⅰ40转动;壳体Ⅰ40法兰固接输出齿轮39,输出齿轮39与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啮合安装;与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滑键同轴安装的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安装在壳体Ⅰ40的固定结合齿套Ⅰ38通过操纵杆Ⅰ34推动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结合齿套Ⅰ38啮合或者分离;当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为双发动机动力输入模式时,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结合齿套Ⅰ38分离,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和动力输入半轴45转过不同圆弧两侧的侧齿轮Ⅰ41、侧齿轮Ⅱ43将相对转动行星齿轮Ⅰ42带动壳体Ⅰ40转动以提供所要求的的动力差速合并作用;合并后的动力经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输出;当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处于单动力输入时,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结合齿套Ⅰ38啮合,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和动力输入半轴45固接为一体,机构失去差速作用,仅相当于一传动机构;由输出齿轮39、壳体Ⅰ40、固定结合齿套Ⅰ38固接为一体的组件通过滚动轴承Ⅰ37、滚动轴承Ⅱ44安装于综合传动箱14内相应的轴承安装位置。
所述综合传动箱14包括:动力输出轴Ⅰ46、齿轮Ⅰ47、齿轮Ⅱ48、传动轴49、齿轮Ⅲ50、动力输出齿轮轴Ⅱ51、动力输入齿轮轴52、动力输出齿轮轴Ⅲ53、齿轮Ⅳ54、齿轮Ⅴ55、联轴器56、差速机构Ⅰ57、动力输出轴Ⅱ58、动力输出轴Ⅲ59、动力输出轴Ⅳ60、动力输出轴Ⅴ61、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变速机构63、动力输入轴Ⅱ64;经副车中间传动箱15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通过万向节4输入的副车发动机动力由动力输入齿轮轴52输入,动力输入齿轮轴52齿轮与固定连接在传动轴49上的齿轮Ⅲ50啮合安装;与传动轴49固接的另一齿轮Ⅱ48与固接在动力输出轴Ⅰ46上的齿轮Ⅰ47啮合安装;动力输出轴Ⅰ46与动力输入半轴45联轴器连接安装;动力输入轴Ⅱ64与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联轴器连接安装;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输出动力输入变速机构63,经过变速的动力再传输至与变速机构63、联轴器56连接安装的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经过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的动力分为四路通过动力输出轴Ⅱ58、动力输出轴Ⅲ59、动力输出轴Ⅳ60、动力输出轴Ⅴ61输出;其中动力输出轴Ⅳ60输出的动力驱动差速机构Ⅰ57以驱动主车后桥车轮;动力输出轴Ⅴ61输出的动力经过相关传动机构通过前桥动力输出轴22输出传动箱并通过置于主车底盘8下部的传动万向节系21驱动转向驱动桥Ⅰ19,动力输出轴Ⅱ58、动力输出轴Ⅲ59输出的动力分别经过由齿轮Ⅳ54、动力输出齿轮轴Ⅱ51组成的传动副和齿轮Ⅴ55、动力输出齿轮轴Ⅲ53组成的传动副传递至置于传动箱尾部的动力输出轴Ⅱ51、动力输出齿轮轴Ⅲ53输出给副车3。
所述副车3包括:双联万向节5、副车底盘9、车轮10、中间传动箱15、传动万向节轴16、离合器Ⅱ17、副车发动机18、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转向驱动桥Ⅲ26、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副车发动机18与离合器Ⅱ17固接为一“二合一”组件,该组件通过夹装减震橡胶固接于副车底盘9;副车发动机组件与固接于副车架前部的中间传动箱15通过两端固接有传动万向节轴16动力连接;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Ⅲ26安装方式与转向驱动桥Ⅰ19安装方式相同;其中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输出两路同轴的驱动力,分别通过双联万向节5的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和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将动力传递至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动力输入轴为套轴式,内花键空心轴117和外花键空心轴116分别与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和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联轴安装,同轴输入两路动力,一路驱动差速机构Ⅱ119,一路通过内置传动机构传递输出驱动转向驱动桥Ⅲ26;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副车底盘9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Ⅲ26两端相应位置。
所述中间传动箱15包括: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齿轮93、传动输出齿轮Ⅰ94、传动输出齿轮Ⅱ95、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Ⅰ98、副车动力输入轴Ⅰ99、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副车动力输入轴Ⅱ101、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轴102、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Ⅱ104;其中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轴102与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固接安装,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与固接在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上的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齿轮93啮合安装,该传动链将副车发动机动力传递至主车1;副车动力输入轴Ⅰ99、副车动力输入轴Ⅱ101上分别固接安装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Ⅰ98、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Ⅱ104,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Ⅰ98、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Ⅱ104分别与固接在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上的传动输出齿轮Ⅱ95、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上的传动输出齿轮Ⅰ94啮合安装;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同轴相套安装。
实施例4:如图1-17所示,一种组合式拖拉机,包括主车1、连接销2、副车3、万向节4、螺栓Ⅰ6、动力传递接口7;其中主车1和副车3通过连接销2连接在一起,主车和副车的动力传递接口7通过两端带有法兰的的万向节4、用螺栓Ⅰ6连接。
所述主车1包括:主车底盘8、车轮10、主车发动机11、离合器Ⅰ12、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综合传动箱14、转向驱动桥Ⅰ19、安装座板20、传动万向节系21、前桥动力输出轴22、主车后车桥23、差速器外壳27、螺栓Ⅱ28、安装座板轴承座29、轴承30、法兰空心轴31、动力输入轴Ⅰ32、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主车底盘8采用全架式结构,主车发动机11、离合器Ⅰ12、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综合传动箱14分别依次连接为一“四合一”组件,固接在主车底盘8上;转向驱动桥Ⅰ19的差速器外壳27与一端带有法兰的法兰空心轴31用螺栓Ⅱ28固接,法兰空心轴31与安装座板20固接的安装座板轴承座29通过轴承30连接安装,安装座板20固接于主车底盘8前端下部;与传动万向节系21联轴连接安装的动力输入轴Ⅰ32同轴位于法兰空心轴31轴心;主车后车桥23与综合传动箱14一体固接在主车底盘8上;传动万向节系21、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主车底盘8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Ⅰ19、主车后车桥23两端相应位置。
所述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包括: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操纵杆Ⅰ34、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滑动结合齿套Ⅰ36、滚动轴承Ⅰ37、固定结合齿套Ⅰ38、输出齿轮39、壳体Ⅰ40、侧齿轮Ⅰ41、行星齿轮Ⅰ42、侧齿轮Ⅱ43、滚动轴承Ⅱ44、动力输入半轴45;其中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动力输入半轴45分别固接侧齿轮Ⅰ41、侧齿轮Ⅱ43,侧齿轮Ⅰ41、侧齿轮Ⅱ43分别与轴承安装于壳体的行星齿轮Ⅰ42垂直啮合,带动同轴于输入轴安装的壳体Ⅰ40转动;壳体Ⅰ40法兰固接输出齿轮39,输出齿轮39与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啮合安装;与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滑键同轴安装的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安装在壳体Ⅰ40的固定结合齿套Ⅰ38通过操纵杆Ⅰ34推动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结合齿套Ⅰ38啮合或者分离;当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为双发动机动力输入模式时,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结合齿套Ⅰ38分离,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和动力输入半轴45转过不同圆弧两侧的侧齿轮Ⅰ41、侧齿轮Ⅱ43将相对转动行星齿轮Ⅰ42带动壳体Ⅰ40转动以提供所要求的的动力差速合并作用;合并后的动力经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输出;当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处于单动力输入时,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结合齿套Ⅰ38啮合,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和动力输入半轴45固接为一体,机构失去差速作用,仅相当于一传动机构;由输出齿轮39、壳体Ⅰ40、固定结合齿套Ⅰ38固接为一体的组件通过滚动轴承Ⅰ37、滚动轴承Ⅱ44安装于综合传动箱14内相应的轴承安装位置。
所述综合传动箱14包括:动力输出轴Ⅰ46、齿轮Ⅰ47、齿轮Ⅱ48、传动轴49、齿轮Ⅲ50、动力输出齿轮轴Ⅱ51、动力输入齿轮轴52、动力输出齿轮轴Ⅲ53、齿轮Ⅳ54、齿轮Ⅴ55、联轴器56、差速机构Ⅰ57、动力输出轴Ⅱ58、动力输出轴Ⅲ59、动力输出轴Ⅳ60、动力输出轴Ⅴ61、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变速机构63、动力输入轴Ⅱ64;经副车中间传动箱15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通过万向节4输入的副车发动机动力由动力输入齿轮轴52输入,动力输入齿轮轴52齿轮与固定连接在传动轴49上的齿轮Ⅲ50啮合安装;与传动轴49固接的另一齿轮Ⅱ48与固接在动力输出轴Ⅰ46上的齿轮Ⅰ47啮合安装;动力输出轴Ⅰ46与动力输入半轴45联轴器连接安装;动力输入轴Ⅱ64与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联轴器连接安装;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输出动力输入变速机构63,经过变速的动力再传输至与变速机构63、联轴器56连接安装的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经过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的动力分为四路通过动力输出轴Ⅱ58、动力输出轴Ⅲ59、动力输出轴Ⅳ60、动力输出轴Ⅴ61输出;其中动力输出轴Ⅳ60输出的动力驱动差速机构Ⅰ57以驱动主车后桥车轮;动力输出轴Ⅴ61输出的动力经过相关传动机构通过前桥动力输出轴22输出传动箱并通过置于主车底盘8下部的传动万向节系21驱动转向驱动桥Ⅰ19,动力输出轴Ⅱ58、动力输出轴Ⅲ59输出的动力分别经过由齿轮Ⅳ54、动力输出齿轮轴Ⅱ51组成的传动副和齿轮Ⅴ55、动力输出齿轮轴Ⅲ53组成的传动副传递至置于传动箱尾部的动力输出轴Ⅱ51、动力输出齿轮轴Ⅲ53输出给副车3。
所述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包括: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5、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6、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7、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8、操纵杆Ⅱ69、动力输入锥齿轮70、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1、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2、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3、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4、一级输出半轴75、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Ⅵ76、二级行星齿轮Ⅱ77、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Ⅱ78、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Ⅲ79、侧齿轮Ⅳ80、一级行星齿轮81、侧齿轮Ⅲ82、壳体Ⅱ83、齿圈84、固定结合齿套Ⅱ85、套轴86、滑动结合齿套Ⅱ87、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Ⅱ88、二级行星齿轮Ⅰ89、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Ⅰ90、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Ⅰ91、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其中动力输入锥齿轮70与法兰固接于壳体Ⅱ83的齿圈84啮合安装;齿圈84、壳体Ⅱ83、套轴86通过螺钉固接为一整体在动力输入锥齿轮70的驱动下绕齿圈84轴心整体转动;两个一级行星齿轮81轴心分别垂直壳体Ⅱ83转动轴心并且对向用轴承连接安装于壳体Ⅱ83;两个一级行星齿轮81都与固接于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的侧齿轮Ⅲ82、固接于一级输出半轴75的侧齿轮Ⅳ80啮合安装;花键输出半轴92、一级输出半轴75同轴于壳体Ⅱ83转动轴心,轴承连接安装于套轴86;经动力输入锥齿轮70输入的动力差速式分配至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一级输出半轴75;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Ⅰ90、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Ⅱ78分别键连接安装于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一级输出半轴75;二级行星齿轮Ⅰ89、二级行星齿轮Ⅱ77分别轴承连接安装在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Ⅰ90、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Ⅱ78的各轴端;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5和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6,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7和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8,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1和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2,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3和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4分别背靠背同轴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并同轴轴承安装于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和一级输出半轴75;二级行星齿轮Ⅰ89与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5、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6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7、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8锥齿轮组啮合安装;二级行星齿轮Ⅲ77与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1、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2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3、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4锥齿轮组啮合安装;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5、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6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7、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8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1、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2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3、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4锥齿轮组分别与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Ⅰ91、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Ⅱ88、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Ⅲ79、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Ⅵ76啮合安装,差速分配至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一级输出半轴75的动力经二级行星齿轮Ⅰ89、二级行星齿轮Ⅱ77差速分配至各二级输出锥齿轮轴;与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滑键同轴安装的滑动结合齿套Ⅱ87与固定安装在壳体Ⅱ83的固定结合齿套Ⅱ85通过操纵杆Ⅱ69推动滑动结合齿套Ⅱ87与固定结合齿套Ⅱ85啮合或者分离;当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处于“一分四差速”模式即主车和副车组合工作模式时,滑动结合齿套Ⅱ87与固定结合齿套Ⅱ85分离,经动力输入锥齿轮70输入的动力差速分为四路,分别驱动主车和副车各驱动桥;当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处于“一分二差速”模式即主车单独工作模式时,滑动结合齿套Ⅱ87与固定结合齿套Ⅱ85啮合,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和一级输出半轴75固结为一体,一级差速过程失效,主车桥间差速取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Ⅲ79和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Ⅵ76的动力分别驱动转向驱动桥Ⅰ19和差速机构Ⅰ57。
所述副车3包括:双联万向节5、副车底盘9、车轮10、中间传动箱15、传动万向节轴16、离合器Ⅱ17、副车发动机18、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转向驱动桥Ⅲ26、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副车发动机18与离合器Ⅱ17固接为一“二合一”组件,该组件通过夹装减震橡胶固接于副车底盘9;副车发动机组件与固接于副车架前部的中间传动箱15通过两端固接有传动万向节轴16动力连接;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Ⅲ26安装方式与转向驱动桥Ⅰ19安装方式相同;其中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输出两路同轴的驱动力,分别通过双联万向节5的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和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将动力传递至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动力输入轴为套轴式,内花键空心轴117和外花键空心轴116分别与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和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联轴安装,同轴输入两路动力,一路驱动差速机构Ⅱ119,一路通过内置传动机构传递输出驱动转向驱动桥Ⅲ26;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副车底盘9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Ⅲ26两端相应位置。
所述双联万向节5包括:外叉节Ⅰ105、外十字环轴106、外连接销107、外叉节Ⅱ108、内叉节Ⅰ109、滚子110、内十字环轴111、内连接销112、内叉节Ⅱ113、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其中外叉节Ⅰ105、外叉节Ⅱ108通过外连接销107销接于外十字环轴106;内叉节Ⅰ109、内叉节Ⅱ113通过内连接销112销接于内十字环轴111;外十字环轴106和内十字环轴111之间装有滚子110滚动轴承连接,外十字环轴106和内十字环轴111分别构成轴承外圈和内圈;内叉节系和外叉节系可传递两路同轴动力;内外叉节系传动链分别与中间传动箱15的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连接。
实施例5:如图1-17所示,一种组合式拖拉机,包括主车1、连接销2、副车3、万向节4、螺栓Ⅰ6、动力传递接口7;其中主车1和副车3通过连接销2连接在一起,主车和副车的动力传递接口7通过两端带有法兰的的万向节4、用螺栓Ⅰ6连接。
所述主车1包括:主车底盘8、车轮10、主车发动机11、离合器Ⅰ12、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综合传动箱14、转向驱动桥Ⅰ19、安装座板20、传动万向节系21、前桥动力输出轴22、主车后车桥23、差速器外壳27、螺栓Ⅱ28、安装座板轴承座29、轴承30、法兰空心轴31、动力输入轴Ⅰ32、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主车底盘8采用全架式结构,主车发动机11、离合器Ⅰ12、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综合传动箱14分别依次连接为一“四合一”组件,固接在主车底盘8上;转向驱动桥Ⅰ19的差速器外壳27与一端带有法兰的法兰空心轴31用螺栓Ⅱ28固接,法兰空心轴31与安装座板20固接的安装座板轴承座29通过轴承30连接安装,安装座板20固接于主车底盘8前端下部;与传动万向节系21联轴连接安装的动力输入轴Ⅰ32同轴位于法兰空心轴31轴心;主车后车桥23与综合传动箱14一体固接在主车底盘8上;传动万向节系21、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主车底盘8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Ⅰ19、主车后车桥23两端相应位置。
所述综合传动箱14包括:动力输出轴Ⅰ46、齿轮Ⅰ47、齿轮Ⅱ48、传动轴49、齿轮Ⅲ50、动力输出齿轮轴Ⅱ51、动力输入齿轮轴52、动力输出齿轮轴Ⅲ53、齿轮Ⅳ54、齿轮Ⅴ55、联轴器56、差速机构Ⅰ57、动力输出轴Ⅱ58、动力输出轴Ⅲ59、动力输出轴Ⅳ60、动力输出轴Ⅴ61、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变速机构63、动力输入轴Ⅱ64;经副车中间传动箱15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通过万向节4输入的副车发动机动力由动力输入齿轮轴52输入,动力输入齿轮轴52齿轮与固定连接在传动轴49上的齿轮Ⅲ50啮合安装;与传动轴49固接的另一齿轮Ⅱ48与固接在动力输出轴Ⅰ46上的齿轮Ⅰ47啮合安装;动力输出轴Ⅰ46与动力输入半轴45联轴器连接安装;动力输入轴Ⅱ64与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联轴器连接安装;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输出动力输入变速机构63,经过变速的动力再传输至与变速机构63、联轴器56连接安装的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经过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的动力分为四路通过动力输出轴Ⅱ58、动力输出轴Ⅲ59、动力输出轴Ⅳ60、动力输出轴Ⅴ61输出;其中动力输出轴Ⅳ60输出的动力驱动差速机构Ⅰ57以驱动主车后桥车轮;动力输出轴Ⅴ61输出的动力经过相关传动机构通过前桥动力输出轴22输出传动箱并通过置于主车底盘8下部的传动万向节系21驱动转向驱动桥Ⅰ19,动力输出轴Ⅱ58、动力输出轴Ⅲ59输出的动力分别经过由齿轮Ⅳ54、动力输出齿轮轴Ⅱ51组成的传动副和齿轮Ⅴ55、动力输出齿轮轴Ⅲ53组成的传动副传递至置于传动箱尾部的动力输出轴Ⅱ51、动力输出齿轮轴Ⅲ53输出给副车3。
所述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包括: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5、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6、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7、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8、操纵杆Ⅱ69、动力输入锥齿轮70、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1、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2、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3、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4、一级输出半轴75、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Ⅵ76、二级行星齿轮Ⅱ77、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Ⅱ78、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Ⅲ79、侧齿轮Ⅳ80、一级行星齿轮81、侧齿轮Ⅲ82、壳体Ⅱ83、齿圈84、固定结合齿套Ⅱ85、套轴86、滑动结合齿套Ⅱ87、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Ⅱ88、二级行星齿轮Ⅰ89、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Ⅰ90、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Ⅰ91、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其中动力输入锥齿轮70与法兰固接于壳体Ⅱ83的齿圈84啮合安装;齿圈84、壳体Ⅱ83、套轴86通过螺钉固接为一整体在动力输入锥齿轮70的驱动下绕齿圈84轴心整体转动;两个一级行星齿轮81轴心分别垂直壳体Ⅱ83转动轴心并且对向用轴承连接安装于壳体Ⅱ83;两个一级行星齿轮81都与固接于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的侧齿轮Ⅲ82、固接于一级输出半轴75的侧齿轮Ⅳ80啮合安装;花键输出半轴92、一级输出半轴75同轴于壳体Ⅱ83转动轴心,轴承连接安装于套轴86;经动力输入锥齿轮70输入的动力差速式分配至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一级输出半轴75;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Ⅰ90、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Ⅱ78分别键连接安装于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一级输出半轴75;二级行星齿轮Ⅰ89、二级行星齿轮Ⅱ77分别轴承连接安装在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Ⅰ90、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Ⅱ78的各轴端;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5和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6,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7和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8,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1和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2,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3和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4分别背靠背同轴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并同轴轴承安装于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和一级输出半轴75;二级行星齿轮Ⅰ89与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5、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6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7、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8锥齿轮组啮合安装;二级行星齿轮Ⅲ77与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1、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2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3、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4锥齿轮组啮合安装;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5、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6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7、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8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1、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2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3、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4锥齿轮组分别与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Ⅰ91、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Ⅱ88、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Ⅲ79、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Ⅵ76啮合安装,差速分配至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一级输出半轴75的动力经二级行星齿轮Ⅰ89、二级行星齿轮Ⅱ77差速分配至各二级输出锥齿轮轴;与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滑键同轴安装的滑动结合齿套Ⅱ87与固定安装在壳体Ⅱ83的固定结合齿套Ⅱ85通过操纵杆Ⅱ69推动滑动结合齿套Ⅱ87与固定结合齿套Ⅱ85啮合或者分离;当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处于“一分四差速”模式即主车和副车组合工作模式时,滑动结合齿套Ⅱ87与固定结合齿套Ⅱ85分离,经动力输入锥齿轮70输入的动力差速分为四路,分别驱动主车和副车各驱动桥;当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处于“一分二差速”模式即主车单独工作模式时,滑动结合齿套Ⅱ87与固定结合齿套Ⅱ85啮合,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和一级输出半轴75固结为一体,一级差速过程失效,主车桥间差速取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Ⅲ79和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Ⅵ76的动力分别驱动转向驱动桥Ⅰ19和差速机构Ⅰ57。
所述副车3包括:双联万向节5、副车底盘9、车轮10、中间传动箱15、传动万向节轴16、离合器Ⅱ17、副车发动机18、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转向驱动桥Ⅲ26、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副车发动机18与离合器Ⅱ17固接为一“二合一”组件,该组件通过夹装减震橡胶固接于副车底盘9;副车发动机组件与固接于副车架前部的中间传动箱15通过两端固接有传动万向节轴16动力连接;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Ⅲ26安装方式与转向驱动桥Ⅰ19安装方式相同;其中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输出两路同轴的驱动力,分别通过双联万向节5的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和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将动力传递至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动力输入轴为套轴式,内花键空心轴117和外花键空心轴116分别与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和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联轴安装,同轴输入两路动力,一路驱动差速机构Ⅱ119,一路通过内置传动机构传递输出驱动转向驱动桥Ⅲ26;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副车底盘9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Ⅲ26两端相应位置。
所述转向驱动桥Ⅱ24传动系包括:外花键空心轴116、内花键空心轴117、花键输出轴118、差速机构Ⅱ119、齿轮副传动机构120;其中外花键空心轴116外部与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联轴连接,外花键空心轴116和花键输出轴118通过内置齿轮副传动机构120传动连接安装;外花键空心轴116输入动力经该传动链传递至花键输出轴118用以驱动转向驱动桥Ⅲ26;内花键空心轴117外部与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联轴连接,内部与差速机构Ⅱ119传动链接,驱动该驱动桥车轮。
实施例6:如图1-17所示,一种组合式拖拉机,包括主车1、连接销2、副车3、万向节4、螺栓Ⅰ6、动力传递接口7;其中主车1和副车3通过连接销2连接在一起,主车和副车的动力传递接口7通过两端带有法兰的的万向节4、用螺栓Ⅰ6连接。
所述主车1包括:主车底盘8、车轮10、主车发动机11、离合器Ⅰ12、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综合传动箱14、转向驱动桥Ⅰ19、安装座板20、传动万向节系21、前桥动力输出轴22、主车后车桥23、差速器外壳27、螺栓Ⅱ28、安装座板轴承座29、轴承30、法兰空心轴31、动力输入轴Ⅰ32、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主车底盘8采用全架式结构,主车发动机11、离合器Ⅰ12、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综合传动箱14分别依次连接为一“四合一”组件,固接在主车底盘8上;转向驱动桥Ⅰ19的差速器外壳27与一端带有法兰的法兰空心轴31用螺栓Ⅱ28固接,法兰空心轴31与安装座板20固接的安装座板轴承座29通过轴承30连接安装,安装座板20固接于主车底盘8前端下部;与传动万向节系21联轴连接安装的动力输入轴Ⅰ32同轴位于法兰空心轴31轴心;主车后车桥23与综合传动箱14一体固接在主车底盘8上;传动万向节系21、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主车底盘8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Ⅰ19、主车后车桥23两端相应位置。
所述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包括: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操纵杆Ⅰ34、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滑动结合齿套Ⅰ36、滚动轴承Ⅰ37、固定结合齿套Ⅰ38、输出齿轮39、壳体Ⅰ40、侧齿轮Ⅰ41、行星齿轮Ⅰ42、侧齿轮Ⅱ43、滚动轴承Ⅱ44、动力输入半轴45;其中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动力输入半轴45分别固接侧齿轮Ⅰ41、侧齿轮Ⅱ43,侧齿轮Ⅰ41、侧齿轮Ⅱ43分别与轴承安装于壳体的行星齿轮Ⅰ42垂直啮合,带动同轴于输入轴安装的壳体Ⅰ40转动;壳体Ⅰ40法兰固接输出齿轮39,输出齿轮39与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啮合安装;与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滑键同轴安装的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安装在壳体Ⅰ40的固定结合齿套Ⅰ38通过操纵杆Ⅰ34推动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结合齿套Ⅰ38啮合或者分离;当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为双发动机动力输入模式时,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结合齿套Ⅰ38分离,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和动力输入半轴45转过不同圆弧两侧的侧齿轮Ⅰ41、侧齿轮Ⅱ43将相对转动行星齿轮Ⅰ42带动壳体Ⅰ40转动以提供所要求的的动力差速合并作用;合并后的动力经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输出;当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处于单动力输入时,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结合齿套Ⅰ38啮合,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和动力输入半轴45固接为一体,机构失去差速作用,仅相当于一传动机构;由输出齿轮39、壳体Ⅰ40、固定结合齿套Ⅰ38固接为一体的组件通过滚动轴承Ⅰ37、滚动轴承Ⅱ44安装于综合传动箱14内相应的轴承安装位置。
实施例7:如图1-17所示,一种组合式拖拉机,包括主车1、连接销2、副车3、万向节4、螺栓Ⅰ6、动力传递接口7;其中主车1和副车3通过连接销2连接在一起,主车和副车的动力传递接口7通过两端带有法兰的的万向节4、用螺栓Ⅰ6连接。
所述副车3包括:双联万向节5、副车底盘9、车轮10、中间传动箱15、传动万向节轴16、离合器Ⅱ17、副车发动机18、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转向驱动桥Ⅲ26、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副车发动机18与离合器Ⅱ17固接为一“二合一”组件,该组件通过夹装减震橡胶固接于副车底盘9;副车发动机组件与固接于副车架前部的中间传动箱15通过两端固接有传动万向节轴16动力连接;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Ⅲ26安装方式与转向驱动桥Ⅰ19安装方式相同;其中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输出两路同轴的驱动力,分别通过双联万向节5的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和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将动力传递至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动力输入轴为套轴式,内花键空心轴117和外花键空心轴116分别与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和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联轴安装,同轴输入两路动力,一路驱动差速机构Ⅱ119,一路通过内置传动机构传递输出驱动转向驱动桥Ⅲ26;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副车底盘9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Ⅲ26两端相应位置。
所述中间传动箱15包括: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齿轮93、传动输出齿轮Ⅰ94、传动输出齿轮Ⅱ95、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Ⅰ98、副车动力输入轴Ⅰ99、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副车动力输入轴Ⅱ101、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轴102、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Ⅱ104;其中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轴102与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固接安装,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与固接在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上的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齿轮93啮合安装,该传动链将副车发动机动力传递至主车1;副车动力输入轴Ⅰ99、副车动力输入轴Ⅱ101上分别固接安装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Ⅰ98、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Ⅱ104,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Ⅰ98、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Ⅱ104分别与固接在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上的传动输出齿轮Ⅱ95、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上的传动输出齿轮Ⅰ94啮合安装;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同轴相套安装。
所述双联万向节5包括:外叉节Ⅰ105、外十字环轴106、外连接销107、外叉节Ⅱ108、内叉节Ⅰ109、滚子110、内十字环轴111、内连接销112、内叉节Ⅱ113、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其中外叉节Ⅰ105、外叉节Ⅱ108通过外连接销107销接于外十字环轴106;内叉节Ⅰ109、内叉节Ⅱ113通过内连接销112销接于内十字环轴111;外十字环轴106和内十字环轴111之间装有滚子110滚动轴承连接,外十字环轴106和内十字环轴111分别构成轴承外圈和内圈;内叉节系和外叉节系可传递两路同轴动力;内外叉节系传动链分别与中间传动箱15的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连接。
所述转向驱动桥Ⅱ24传动系包括:外花键空心轴116、内花键空心轴117、花键输出轴118、差速机构Ⅱ119、齿轮副传动机构120;其中外花键空心轴116外部与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联轴连接,外花键空心轴116和花键输出轴118通过内置齿轮副传动机构120传动连接安装;外花键空心轴116输入动力经该传动链传递至花键输出轴118用以驱动转向驱动桥Ⅲ26;内花键空心轴117外部与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联轴连接,内部与差速机构Ⅱ119传动链接,驱动该驱动桥车轮。
实施例8:如图1-17所示,一种组合式拖拉机,包括主车1、连接销2、副车3、万向节4、螺栓Ⅰ6、动力传递接口7;其中主车1和副车3通过连接销2连接在一起,主车和副车的动力传递接口7通过两端带有法兰的的万向节4、用螺栓Ⅰ6连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组合式拖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车(1)、连接销(2)、副车(3)、万向节(4)、螺栓Ⅰ(6)、动力传递接口(7);其中主车(1)和副车(3)通过连接销(2)连接在一起,主车和副车的动力传递接口(7)通过两端带有法兰的的万向节(4)、用螺栓Ⅰ(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1)包括:主车底盘(8)、车轮(10)、主车发动机(11)、离合器Ⅰ(12)、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综合传动箱(14)、转向驱动桥Ⅰ(19)、安装座板(20)、传动万向节系(21)、前桥动力输出轴(22)、主车后车桥(23)、差速器外壳(27)、螺栓Ⅱ(28)、安装座板轴承座(29)、轴承(30)、法兰空心轴(31)、动力输入轴Ⅰ(32)、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主车底盘(8)采用全架式结构,主车发动机(11)、离合器Ⅰ(12)、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综合传动箱(14)分别依次连接为一“四合一”组件,固接在主车底盘(8)上;转向驱动桥Ⅰ(19)的差速器外壳(27)与一端带有法兰的法兰空心轴(31)用螺栓Ⅱ(28)固接,法兰空心轴(31)与安装座板(20)固接的安装座板轴承座(29)通过轴承(30)连接安装,安装座板(20)固接于主车底盘(8)前端下部;与传动万向节系(21)联轴连接安装的动力输入轴Ⅰ(32)同轴位于法兰空心轴(31)轴心;主车后车桥(23)与综合传动箱(14)一体固接在主车底盘(8)上;传动万向节系(21)、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主车底盘(8)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Ⅰ(19)、主车后车桥(23)两端相应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包括: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操纵杆Ⅰ(34)、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滑动结合齿套Ⅰ(36)、滚动轴承Ⅰ(37)、固定结合齿套Ⅰ(38)、输出齿轮(39)、壳体Ⅰ(40)、侧齿轮Ⅰ(41)、行星齿轮Ⅰ(42)、侧齿轮Ⅱ(43)、滚动轴承Ⅱ(44)、动力输入半轴(45);其中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动力输入半轴(45)分别固接侧齿轮Ⅰ(41)、侧齿轮Ⅱ(43),侧齿轮Ⅰ(41)、侧齿轮Ⅱ(43)分别与轴承安装于壳体的行星齿轮Ⅰ(42)垂直啮合,带动同轴于输入轴安装的壳体Ⅰ(40)转动;壳体Ⅰ(40)法兰固接输出齿轮(39),输出齿轮(39)与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啮合安装;与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滑键同轴安装的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安装在壳体Ⅰ(40)的固定结合齿套Ⅰ(38)通过操纵杆Ⅰ(34)推动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结合齿套Ⅰ(38)啮合或者分离;当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为双发动机动力输入模式时,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结合齿套Ⅰ(38)分离,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和动力输入半轴(45)转过不同圆弧两侧的侧齿轮Ⅰ(41)、侧齿轮Ⅱ(43)将相对转动行星齿轮Ⅰ(42)带动壳体Ⅰ(40)转动以提供所要求的的动力差速合并作用;合并后的动力经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输出;当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处于单动力输入时,滑动结合齿套Ⅰ(36)与固定结合齿套Ⅰ(38)啮合,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和动力输入半轴(45)固接为一体,机构失去差速作用,仅相当于一传动机构;由输出齿轮(39)、壳体Ⅰ(40)、固定结合齿套Ⅰ(38)固接为一体的组件通过滚动轴承Ⅰ(37)、滚动轴承Ⅱ(44)安装于综合传动箱(14)内相应的轴承安装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传动箱(14)包括:动力输出轴Ⅰ(46)、齿轮Ⅰ(47)、齿轮Ⅱ(48)、传动轴(49)、齿轮Ⅲ(50)、动力输出齿轮轴Ⅱ(51)、动力输入齿轮轴(52)、动力输出齿轮轴Ⅲ(53)、齿轮Ⅳ(54)、齿轮Ⅴ(55)、联轴器(56)、差速机构Ⅰ(57)、动力输出轴Ⅱ(58)、动力输出轴Ⅲ(59)、动力输出轴Ⅳ(60)、动力输出轴Ⅴ(61)、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变速机构(63)、动力输入轴Ⅱ(64);经副车中间传动箱(15)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通过万向节(4)输入的副车发动机动力由动力输入齿轮轴(52)输入,动力输入齿轮轴(52)齿轮与固定连接在传动轴(49)上的齿轮Ⅲ(50)啮合安装;与传动轴(49)固接的另一齿轮Ⅱ(48)与固接在动力输出轴Ⅰ(46)上的齿轮Ⅰ(47)啮合安装;动力输出轴Ⅰ(46)与动力输入半轴(45)联轴器连接安装;动力输入轴Ⅱ(64)与动力输出齿轮轴Ⅰ(33)联轴器连接安装;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输出动力输入变速机构(63),经过变速的动力再传输至与变速机构(63)、联轴器(56)连接安装的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经过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的动力分为四路通过动力输出轴Ⅱ(58)、动力输出轴Ⅲ(59)、动力输出轴Ⅳ(60)、动力输出轴Ⅴ(61)输出;其中动力输出轴Ⅳ(60)输出的动力驱动差速机构Ⅰ(57)以驱动主车后桥车轮;动力输出轴Ⅴ(61)输出的动力经过相关传动机构通过前桥动力输出轴(22)输出传动箱并通过置于主车底盘(8)下部的传动万向节系(21)驱动转向驱动桥Ⅰ(19),动力输出轴Ⅱ(58)、动力输出轴Ⅲ(59)输出的动力分别经过由齿轮Ⅳ(54)、动力输出齿轮轴Ⅱ(51)组成的传动副和齿轮Ⅴ(55)、动力输出齿轮轴Ⅲ(53)组成的传动副传递至置于传动箱尾部的动力输出轴Ⅱ(51)、动力输出齿轮轴Ⅲ(53)输出给副车(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包括: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5)、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6)、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7)、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8)、操纵杆Ⅱ(69)、动力输入锥齿轮(70)、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1)、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2)、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3)、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4)、一级输出半轴(75)、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Ⅵ(76)、二级行星齿轮Ⅱ(77)、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Ⅱ(78)、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Ⅲ(79)、侧齿轮Ⅳ(80)、一级行星齿轮(81)、侧齿轮Ⅲ(82)、壳体Ⅱ(83)、齿圈(84)、固定结合齿套Ⅱ(85)、套轴(86)、滑动结合齿套Ⅱ(87)、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Ⅱ(88)、二级行星齿轮Ⅰ(89)、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Ⅰ(90)、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Ⅰ(91)、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其中动力输入锥齿轮(70)与法兰固接于壳体Ⅱ(83)的齿圈(84)啮合安装;齿圈(84)、壳体Ⅱ(83)、套轴(86)通过螺钉固接为一整体在动力输入锥齿轮(70)的驱动下绕齿圈(84)轴心整体转动;两个一级行星齿轮(81)轴心分别垂直壳体Ⅱ(83)转动轴心并且对向用轴承连接安装于壳体Ⅱ(83);两个一级行星齿轮(81)都与固接于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的侧齿轮Ⅲ(82)、固接于一级输出半轴(75)的侧齿轮Ⅳ(80)啮合安装;花键输出半轴(92)、一级输出半轴(75)同轴于壳体Ⅱ(83)转动轴心,轴承连接安装于套轴(86);经动力输入锥齿轮(70)输入的动力差速式分配至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一级输出半轴(75);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Ⅰ(90)、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Ⅱ(78)分别键连接安装于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一级输出半轴(75);二级行星齿轮Ⅰ(89)、二级行星齿轮Ⅱ(77)分别轴承连接安装在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Ⅰ(90)、行星齿轮安装十字轴Ⅱ(78)的各轴端;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5)和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6),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7)和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8),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1)和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2),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3)和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4)分别背靠背同轴螺栓固定连接为一体,并同轴轴承安装于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和一级输出半轴(75);二级行星齿轮Ⅰ(89)与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5)、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6)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7)、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8)锥齿轮组啮合安装;二级行星齿轮Ⅲ(77)与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1)、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2)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3)、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4)锥齿轮组啮合安装;二级输出锥齿轮Ⅰ(65)、二级输出锥齿轮Ⅱ(66)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Ⅲ(67)、二级输出锥齿轮Ⅳ(68)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Ⅴ(71)、二级输出锥齿轮Ⅵ(72)锥齿轮组,二级输出锥齿轮Ⅶ(73)、二级输出锥齿轮Ⅷ(74)锥齿轮组分别与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Ⅰ(91)、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Ⅱ(88)、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Ⅲ(79)、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Ⅵ(76)啮合安装,差速分配至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一级输出半轴(75)的动力经二级行星齿轮Ⅰ(89)、二级行星齿轮Ⅱ(77)差速分配至各二级输出锥齿轮轴;与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滑键同轴安装的滑动结合齿套Ⅱ(87)与固定安装在壳体Ⅱ(83)的固定结合齿套Ⅱ(85)通过操纵杆Ⅱ(69)推动滑动结合齿套Ⅱ(87)与固定结合齿套Ⅱ(85)啮合或者分离;当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处于“一分四差速”模式即主车和副车组合工作模式时,滑动结合齿套Ⅱ(87)与固定结合齿套Ⅱ(85)分离,经动力输入锥齿轮(70)输入的动力差速分为四路,分别驱动主车和副车各驱动桥;当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处于“一分二差速”模式即主车单独工作模式时,滑动结合齿套Ⅱ(87)与固定结合齿套Ⅱ(85)啮合,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和一级输出半轴(75)固结为一体,一级差速过程失效,主车桥间差速取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Ⅲ(79)和二级输出锥齿轮轴Ⅵ(76)的动力分别驱动转向驱动桥Ⅰ(19)和差速机构Ⅰ(5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3)包括:双联万向节(5)、副车底盘(9)、车轮(10)、中间传动箱(15)、传动万向节轴(16)、离合器Ⅱ(17)、副车发动机(18)、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转向驱动桥Ⅲ(26)、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副车发动机(18)与离合器Ⅱ(17)固接为一“二合一”组件,该组件通过夹装减震橡胶固接于副车底盘(9);副车发动机组件与固接于副车架前部的中间传动箱(15)通过两端固接有传动万向节轴(16)动力连接;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Ⅲ(26)安装方式与转向驱动桥Ⅰ(19)安装方式相同;其中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输出两路同轴的驱动力,分别通过双联万向节(5)的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和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将动力传递至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转向驱动桥Ⅱ差速器(25)动力输入轴为套轴式,内花键空心轴(117)和外花键空心轴(116)分别与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和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联轴安装,同轴输入两路动力,一路驱动差速机构Ⅱ(119),一路通过内置传动机构传递输出驱动转向驱动桥Ⅲ(26);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副车底盘(9)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Ⅱ(24)、转向驱动桥Ⅲ(26)两端相应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动箱(15)包括: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齿轮(93)、传动输出齿轮Ⅰ(94)、传动输出齿轮Ⅱ(95)、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Ⅰ(98)、副车动力输入轴Ⅰ(99)、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副车动力输入轴Ⅱ(101)、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轴(102)、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Ⅱ(104);其中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轴(102)与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固接安装,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与固接在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上的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齿轮(93)啮合安装,该传动链将副车发动机动力传递至主车(1);副车动力输入轴Ⅰ(99)、副车动力输入轴Ⅱ(101)上分别固接安装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Ⅰ(98)、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Ⅱ(104),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Ⅰ(98)、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Ⅱ(104)分别与固接在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上的传动输出齿轮Ⅱ(95)、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上的传动输出齿轮Ⅰ(94)啮合安装;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同轴相套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万向节(5)包括:外叉节Ⅰ(105)、外十字环轴(106)、外连接销(107)、外叉节Ⅱ(108)、内叉节Ⅰ(109)、滚子(110)、内十字环轴(111)、内连接销(112)、内叉节Ⅱ(113)、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其中外叉节Ⅰ(105)、外叉节Ⅱ(108)通过外连接销(107)销接于外十字环轴(106);内叉节Ⅰ(109)、内叉节Ⅱ(113)通过内连接销(112)销接于内十字环轴(111);外十字环轴(106)和内十字环轴(111)之间装有滚子(110)滚动轴承连接,外十字环轴(106)和内十字环轴(111)分别构成轴承外圈和内圈;内叉节系和外叉节系可传递两路同轴动力;内外叉节系传动链分别与中间传动箱(15)的传动输出空心轴Ⅰ(97)、传动输出空心轴Ⅱ(9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拖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驱动桥Ⅱ(24)传动系包括:外花键空心轴(116)、内花键空心轴(117)、花键输出轴(118)、差速机构Ⅱ(119)、齿轮副传动机构(120);其中外花键空心轴(116)外部与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联轴连接,外花键空心轴(116)和花键输出轴(118)通过内置齿轮副传动机构(120)传动连接安装;外花键空心轴(116)输入动力经该传动链传递至花键输出轴(118)用以驱动转向驱动桥Ⅲ(26);内花键空心轴(117)外部与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联轴连接,内部与差速机构Ⅱ(119)传动链接,驱动该驱动桥车轮。
CN201520640683.7U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组合式拖拉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78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0683.7U CN204978246U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组合式拖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0683.7U CN204978246U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组合式拖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78246U true CN204978246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12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40683.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78246U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组合式拖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7824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2997A (zh) * 2015-08-24 2015-11-25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组合式拖拉机
CN107493711A (zh) * 2017-10-10 2017-12-22 王建 一种农用动力输出机
CN108045433A (zh) * 2017-12-19 2018-05-18 重庆卡迪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轮式机器人
WO2019196592A1 (zh) * 2018-04-09 2019-10-17 吴方平 一种车辆变速差速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2997A (zh) * 2015-08-24 2015-11-25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组合式拖拉机
CN105082997B (zh) * 2015-08-24 2018-06-15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组合式拖拉机
CN107493711A (zh) * 2017-10-10 2017-12-22 王建 一种农用动力输出机
CN108045433A (zh) * 2017-12-19 2018-05-18 重庆卡迪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轮式机器人
WO2019196592A1 (zh) * 2018-04-09 2019-10-17 吴方平 一种车辆变速差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35914B2 (en) Drive axle for electric vehicles
CN204978246U (zh) 一种组合式拖拉机
US2290089A (en) Four wheel drive
CN105082997A (zh) 一种组合式拖拉机
EP2934936B1 (en) Agricultural vehicle transmission
KR100230674B1 (ko) 작업용 차량의 주행구동장치
JP5722577B2 (ja) ホイール式作業車両
CN103241122A (zh) 深松耕整地机的行走驱动装置
CN201099174Y (zh) 中小功率组合式拖拉机整机结构装置
CN102649448B (zh) 全液压方向盘行星转向履带拖拉机
CN209257869U (zh) 轮式底盘及无人平台车
CN102806943A (zh) 四轮驱动拖拉机
CN109334348B (zh) 一种实现双速的重卡汽车双联驱动桥
CN214356360U (zh) 基于车辆驱动桥的大型隧道台车
CN203902277U (zh) 一种单发动机动力驱动装置及起重机
CN203020075U (zh) 一种差速锁及一种轻型工程车后桥总成
CN202783364U (zh) 四轮驱动拖拉机
CN202089130U (zh) 直联式小四轮拖拉机
CN201712468U (zh) 轮胎起重机液压动力行走传动系统
CN212267216U (zh) 一种轮式行走机构的驱动系统
CN103723037A (zh) 一种折腰转向拖拉机机头及包含该机头的拖拉机
CN201385708Y (zh) 履带式机动车
CN201506401U (zh) 大离地间隙三轮拖拉机
CN203780311U (zh) 一种折腰转向拖拉机机头及包含该机头的拖拉机
CN101905652B (zh) 轮式联合收割机驱动轮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1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1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