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87691U - 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87691U
CN214687691U CN202120587033.6U CN202120587033U CN214687691U CN 214687691 U CN214687691 U CN 214687691U CN 202120587033 U CN202120587033 U CN 202120587033U CN 214687691 U CN214687691 U CN 214687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mould
injection mold
handle
battery car
en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870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志强
徐志峰
孙红岩
徐春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Mo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Mo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Mo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Mo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870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87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87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876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包括顶模,所述顶模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浇筑口,且顶模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模,所述底模的一侧放置有制冷机构,所述顶模上端的前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提拉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通过设置的提拉机构,在脱模的过程中,先将两个提拉机构分别套接于顶模上端的前后端,而后通过拉动把手,把手在向上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把手的两侧段分别配合两个固定板使两个弹簧于两个固定底座的内部压缩,此时两个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相对的,弹簧须释放弹性势能进行反向施力,实现缓冲作用,从而避免了对顶模的直接施力,间接的保障了制品的成品质量,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瓶车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有的制品在制作时,制品无法迅速冷却,间接影响加工效率,且制品在脱模时,外力的瞬间施加,使制品脱模过于突然,影响脱模效果,造成制品磨损瑕疵,且在脱模过程中,模具温度过高,传统脱模须依靠隔热手套,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具备快速制冷、辅助脱模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包括顶模,所述顶模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浇筑口,且顶模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模,所述底模的一侧放置有制冷机构,所述顶模上端的前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提拉机构。
优选的,所述顶模套设于底模的外壁,且顶模的下端外表面与底模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提拉机构与顶模上端的前后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提拉机构包括硅胶把套、把手、固定板、弹簧、固定底座、隔热夹套,所述硅胶把套、把手、固定板、弹簧、固定底座、隔热夹套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硅胶把套、把手、固定板、弹簧、固定底座、隔热夹套之间的连接结构均完全相同。
优选的,所述隔热夹套类“U”型结构,且两个隔热夹套与顶模上端的前后端相契合,两个所述隔热夹套的内壁分别与顶模上端的前后端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底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于隔热夹套的上端外表面,且两个把手的两侧段均分别于两个固定底座的内壁滑动,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底座的内壁,所述把手的两侧段分别贯穿于两个固定板且与之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弹簧分别位于两个固定板与把手之间,且两个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板、把手两侧段下端的相对侧外表面,所述硅胶把套固定连接于把手的中段外壁。
优选的,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出水口、制冷腔、进水口、出水管、进水管与水泵。
优选的,所述制冷腔开设于顶模的内部,所述进水口开设于顶模前端外表面的下段,且出水口开设于顶模后端外表面的上段,所述出水口、制冷腔与进水口之间互通,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进水口可拆卸连接,且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的前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且进水管的另一端外接冷水,所述出水口外接接水槽。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通过设置的提拉机构,在制品脱模的过程中,先将两个提拉机构分别套接于顶模上端的前后端,而后通过拉动把手,把手在向上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把手的两侧段分别配合两个固定板使两个弹簧于两个固定底座的内部压缩,此时两个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相对的,弹簧须释放弹性势能进行反向施力,实现缓冲作用,从而避免了对顶模的直接施力,间接的保障了制品的成品质量,隔热夹套为玻镁材质,具有耐高温、高阻燃、强度高等特性,进而避免了把手的高度导热,硅胶把套为硅胶材质,且契合人手,有效的提高使用的舒适感,所述提拉机构的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辅助提拉,间接的节省人力。
2、该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通过设置的制冷机构,在制品的成型过程中,先将进水管外接冷水,同时向水泵供电,水泵将进水管的冷水输送至出水管,冷水通过出水管与进水口输送至制冷腔,从而实现制冷效果,对应的,因出水口位置与制冷腔最高点持平,冷水于制冷腔内部淤积,足以保证使制品整体得以冷却,冷水吸收高温后从出水口输出,以此循环制冷,水泵为非自吸卧式多级离心泵,叶轮导叶采用不锈钢板冲压焊接制成,配加长轴电机,轴向出口和径向入口,扬程最大可达88m,功率在0.37kW~7.5kW之间,耐受液体温度为-15℃~+110℃之间,所述制冷机构的价格低廉,制冷效果良好,间接的提高了加工速率,使模具的使用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中提拉机构的局部剖析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中顶模的侧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中制冷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模;2、底模;3、浇筑口;4、提拉机构;5、制冷机构;401、硅胶把套;402、把手;403、固定板;404、弹簧;405、固定底座;406、隔热夹套;501、出水口;502、制冷腔;503、进水口;504、出水管;505、进水管;506、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包括顶模1,顶模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浇筑口3,且顶模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模2,底模2的一侧放置有制冷机构5,顶模1上端的前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提拉机构4,提拉机构4的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辅助提拉,间接的节省人力。
进一步的,顶模1套设于底模2的外壁,且顶模1的下端外表面与底模2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提拉机构4与顶模1上端的前后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提拉机构4包括硅胶把套401、把手402、固定板403、弹簧404、固定底座405、隔热夹套406,硅胶把套401、把手402、固定板403、弹簧404、固定底座405、隔热夹套406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硅胶把套401、把手402、固定板403、弹簧404、固定底座405、隔热夹套406之间的连接结构均完全相同,硅胶把套401为硅胶材质,且契合人手,有效的提高使用的舒适感。
进一步的,隔热夹套406类“U”型结构,且两个隔热夹套406与顶模1上端的前后端相契合,两个隔热夹套406的内壁分别与顶模1上端的前后端可拆卸连接,两个固定底座405的下端均固定连接于隔热夹套406的上端外表面,且两个把手402的两侧段均分别于两个固定底座405的内壁滑动,两个固定板403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底座405的内壁,把手402的两侧段分别贯穿于两个固定板403且与之滑动连接,两个弹簧404分别位于两个固定板403与把手402之间,且两个弹簧40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板403、把手402两侧段下端的相对侧外表面,硅胶把套401固定连接于把手402的中段外壁,隔热夹套406为玻镁材质,具有耐高温、高阻燃、强度高等特性,进而避免了把手402的高度导热。
进一步的,制冷机构5包括出水口501、制冷腔502、进水口503、出水管504、进水管505与水泵506,制冷机构5的价格低廉,制冷效果良好,间接的提高了加工速率,使模具的使用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进一步的,制冷腔502开设于顶模1的内部,进水口503开设于顶模1前端外表面的下段,且出水口501开设于顶模1后端外表面的上段,出水口501、制冷腔502与进水口503之间互通,出水管504的一端与进水口503可拆卸连接,且出水管504的另一端与水泵506的前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进水管505的一端与水泵506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且进水管505的另一端外接冷水,出水口501外接接水槽。
工作原理
本申请专利由顶模1、底模2、浇筑口3、提拉机构4、制冷机构5、硅胶把套401、把手402、固定板403、弹簧404、固定底座405、隔热夹套406、出水口501、制冷腔502、进水口503、出水管504、进水管505、水泵506等部件组成,首先,在制品脱模的过程中,先将两个提拉机构4分别套接于顶模1上端的前后端,而后通过拉动把手402,把手402在向上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把手402的两侧段分别配合两个固定板403使两个弹簧404于两个固定底座405的内部压缩,此时两个弹簧404的弹性势能增大,相对的,弹簧404须释放弹性势能进行反向施力,实现缓冲作用,从而避免了对顶模1的直接施力,间接的保障了制品的成品质量,隔热夹套406为玻镁材质,具有耐高温、高阻燃、强度高等特性,进而避免了把手402的高度导热,硅胶把套401为硅胶材质,且契合人手,有效的提高使用的舒适感,所述提拉机构4的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辅助提拉,间接的节省人力,且通过设置的制冷机构5,在制品的成型过程中,先将进水管505外接冷水,同时向水泵506供电,水泵506将进水管505的冷水输送至出水管504,冷水通过出水管504与进水口503输送至制冷腔502,从而实现制冷效果,对应的,因出水口501位置与制冷腔502最高点持平,冷水于制冷腔502内部淤积,足以保证使制品整体得以冷却,冷水吸收高温后从出水口501输出,以此循环制冷,水泵506为非自吸卧式多级离心泵,叶轮导叶采用不锈钢板冲压焊接制成,配加长轴电机,轴向出口和径向入口,扬程最大可达88m,功率在0.37kW~7.5kW之间,耐受液体温度为-15℃~+110℃之间,所述制冷机构5的价格低廉,制冷效果良好,间接的提高了加工速率,使模具的使用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一号、二号)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包括顶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浇筑口(3),且顶模(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模(2),所述底模(2)的一侧放置有制冷机构(5),所述顶模(1)上端的前后端外表面设置有提拉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1)套设于底模(2)的外壁,且顶模(1)的下端外表面与底模(2)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提拉机构(4)与顶模(1)上端的前后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机构(4)包括硅胶把套(401)、把手(402)、固定板(403)、弹簧(404)、固定底座(405)、隔热夹套(406),所述硅胶把套(401)、把手(402)、固定板(403)、弹簧(404)、固定底座(405)、隔热夹套(406)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硅胶把套(401)、把手(402)、固定板(403)、弹簧(404)、固定底座(405)、隔热夹套(406)之间的连接结构均完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夹套(406)类“U”型结构,且两个隔热夹套(406)与顶模(1)上端的前后端相契合,两个所述隔热夹套(406)的内壁分别与顶模(1)上端的前后端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底座(405)的下端均固定连接于隔热夹套(406)的上端外表面,且两个把手(402)的两侧段均分别于两个固定底座(405)的内壁滑动,两个所述固定板(403)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底座(405)的内壁,所述把手(402)的两侧段分别贯穿于两个固定板(403)且与之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弹簧(404)分别位于两个固定板(403)与把手(402)之间,且两个弹簧(40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板(403)、把手(402)两侧段下端的相对侧外表面,所述硅胶把套(401)固定连接于把手(402)的中段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构(5)包括出水口(501)、制冷腔(502)、进水口(503)、出水管(504)、进水管(505)与水泵(5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腔(502)开设于顶模(1)的内部,所述进水口(503)开设于顶模(1)前端外表面的下段,且出水口(501)开设于顶模(1)后端外表面的上段,所述出水口(501)、制冷腔(502)与进水口(503)之间互通,所述出水管(504)的一端与进水口(503)可拆卸连接,且出水管(504)的另一端与水泵(506)的前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水管(505)的一端与水泵(506)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且进水管(505)的另一端外接冷水,所述出水口(501)外接接水槽。
CN202120587033.6U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687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7033.6U CN214687691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7033.6U CN214687691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87691U true CN214687691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26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8703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687691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87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14045B (zh) 一种镁合金异形零件的复合挤压铸造方法
CN2860659Y (zh) 一种形变热处理复合模具
CN216860511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
CN214687691U (zh) 一种电瓶车底罩的注塑模具
CN212285479U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冲压装置
CN217834796U (zh) 一种smc复合材料加工用模压装置
CN218517672U (zh)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金属模具
CN211807544U (zh) 一种具备自动弹料功能的鞋底注塑模具
CN213261312U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冷却设备
CN211467147U (zh) 一种模具快速冷却装置
CN210254045U (zh) 宽幅锻压镁板的生产装置
CN211730119U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CN107052123A (zh) 一种金属管类零件热态金属气压成型方法
CN110666130A (zh) 一种双向冷却型压铸模具
CN207496062U (zh) 高效热铁渣挤压成型双工位模具
CN219311827U (zh) 一种钢管保温层封压模具
CN214601427U (zh) 一种精密零件生产用金属模具
CN216267328U (zh) 一种具有分步脱模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13469519U (zh) 一种具有防堵塞结构的热室压铸机
CN220446730U (zh) 一种石墨坩埚压型装置
CN214927451U (zh) 一种能用水循环温控的模具
CN216941505U (zh) 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结构的模具
CN219944564U (zh) 一种多浇道压铸模具
CN211729497U (zh) 一种应用于厚刀模料板精密定位切割的半自动化刀模模具
CN212860216U (zh) 一种低损耗石墨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