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87595U - 一种双物料注塑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物料注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87595U
CN214687595U CN202120247829.7U CN202120247829U CN214687595U CN 214687595 U CN214687595 U CN 214687595U CN 202120247829 U CN202120247829 U CN 202120247829U CN 214687595 U CN214687595 U CN 214687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die
movable
g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478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炽辉
张莹
杨均才
陈锋
蔡佳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zhim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zum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zum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zum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478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87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87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875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物料注塑机,其包括定板、转盘动板、注塑定模、第一动模、注塑射胶机、PU定模、第二动模和PU射胶机;所述注塑定模和PU定模设置在所述定板上;所述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设置在所述转盘动板上并随所述转盘动板旋转;所述PU射胶机设置在所述PU定模的一侧,所述PU射胶机的对侧还设置有抽真空装置,其与所述PU定模和第二动模形成的模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双物料注塑机利用转盘动板对第二动模和第一动模进行转换,实现在同一台设备上先注塑半成品、后涂覆PU层的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所述PU定模上连通有抽真空装置,能够加快聚氨酯的流动速率,提升制品良品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物料注塑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物料注塑机。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对色彩、触感、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聚氨酯作为一种“智能”材料,以其可软可硬、耐磨、耐刮擦、自修复等特性,以及颜色自由搭配、透明度可调、色泽鲜艳,对“智能嵌件”友好等优势,被应用在如仪表板、中控台、门板等内饰部件和智能家电的制备中,采用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现有的注塑设备一般是采用一次性成型的注塑工艺,注塑出的半成品注塑件需要移送至其它的生产设备涂覆聚氨酯形成PU层,这种分别单独加工的生产方式需要额外增加PU层的加工生产线以及中途塑料基材包装、运输、质检等过程,造成生产线过长,占用较大的空间,而且产品在不同的加工生产线之间流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额外成本。而且在半成品上涂覆聚氨酯时容易出现涂覆不均匀的问题,导致成品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双物料注塑机,该双物料注塑机至少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塑工艺和PU喷涂工艺需要用不同生产设备生产而造成生产过程复杂、生产时间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物料注塑机,其包括定板、转盘动板、注塑定模、第一动模、注塑射胶机、PU定模、第二动模和PU射胶机;
所述注塑定模和PU定模设置在所述定板上;
所述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设置在所述转盘动板上并随所述转盘动板旋转;
所述PU射胶机导通所述PU定模,所述注塑射胶机导通所述注塑定模;
所述PU射胶机设置在所述PU定模的一侧,所述PU射胶机的对侧还设置有抽真空装置,其与所述PU定模和第二动模形成的模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双物料注塑机利用转盘动板对第二动模和第一动模进行转换,实现在同一台设备上先注塑半成品、后涂覆PU层的工艺,简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所述PU定模上连通有抽真空装置,能够加快聚氨酯的流动速率,并且所述抽真空装置设置在PU射胶机对侧,能够使聚氨酯更加均匀地覆盖在注塑半成品上,实现优异的填充性能,提升制品良品率。
进一步,所述PU射胶机包括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混合部件和混合喷嘴;
所述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与所述混合部件连通;
所述混合喷嘴连通所述混合部件和PU定模。
进一步,所述PU射胶机还包括注色管,所述注色管与所述混合部件连通,用于向所述混合部件注入色浆。
进一步,所述PU定模具有PU注胶口,所述混合喷嘴与所述PU注胶口连通,所述混合喷嘴的端部为平面或曲面。
进一步,所述注塑定模具有注塑注胶口,所述注塑射胶机具有注塑喷嘴;
所述注塑喷嘴的端面为曲面,以使所述注塑喷嘴和所述注塑注胶口的接触面为曲面。
进一步,所述注塑注胶口的直径沿所述注塑定模的外侧至内侧的方向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PU定模的内侧设置有皮革纹路。
可选地,所述PU定模的内侧涂覆有铬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物料注塑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物料注塑机第一次合模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双物料注塑机第二次合模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双物料注塑机的混合喷嘴和PU注胶口的局部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双物料注塑机的注塑喷嘴和注塑注胶口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1、定板,2、转盘动板,3、注塑定模,4、第一动模,5、注塑射胶机,6、PU定模,7、第二动模,8、PU射胶机,9、抽真空装置,31、注塑注胶口,51、注塑喷嘴,61、PU注胶口,81、混合部件,82、第一进料管,83、第二进料管,84、混合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物料注塑机,其包括定板1、转盘动板2、注塑定模3、第一动模4、注塑射胶机5、PU定模6、第二动模7和PU射胶机8;
所述注塑定模3和PU定模6设置在所述定板1上;
所述第一动模4和第二动模7设置在所述转盘动板2上并随所述转盘动板2 旋转;
所述PU射胶机8导通所述PU定模6,所述注塑射胶机5导通所述注塑定模 3;
所述PU射胶机8设置在所述PU定模6的一侧,所述PU射胶机8的对侧还设置有抽真空装置,其与所述PU定模6和第二动模7形成的模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双物料注塑机利用转盘动板2对第二动模7和第一动模4进行转换,实现在同一台设备上先注塑半成品、后涂覆PU层的工艺,简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所述PU定模6上连通有抽真空装置,能够加快聚氨酯的流动速率,并且所述抽真空装置设置在PU射胶机8对侧,能够使聚氨酯更加均匀地覆盖在注塑半成品上,实现优异的填充性能,提升制品良品率。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双物料注塑机第一次合模,注塑射胶机5向注塑定模3和第一动模4形成的模腔中注入注塑材料,形成注塑半成品a。随后开模并且转盘动板2旋转,如图3所示,使第一动模4正对PU定模6,第二动模7正对注塑定模3,并且进行第二次合模。注塑射胶机5向注塑定模3和第二动模7形成的模腔中注入注塑材料,形成半成品b;PU射胶机8向PU定模6和第一动模4形成的模腔中注入聚氨酯,在注塑半成品a上形成PU层形成成品。随后开模并且通过自动化设备取出成品,并且重复上所述步骤。
由于聚氨酯需要由两种组分混合制备,为使两种组分混合均匀,如图2所示,所述PU射胶机包括混合部件81,PU射胶机还包括与所述混合部件81连通的第一进料管82和第二进料管83。所述混合部件81还连接有混合喷嘴84,制备聚氨酯的两种组分通过第一进料管82和第二进料管83进入所述混合部件81 均匀混合后通过所述混合喷嘴84注入所述PU定模6和第二动模7形成的模腔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PU射胶机还包括注色管,所述注色管与所述混合部件81连通,用于向所述混合部件81注入色浆。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通过所述注色管注入色浆,并使色浆在混合部件81内与聚氨酯混合均匀,获得具有色彩的PU层。
其中,所述PU定模6具有PU注胶口61,所述混合喷嘴84与所述PU注胶口61连通,所述混合喷嘴84的端部为平面或曲面。将所述混合喷嘴84的端面制作成曲面,使混合喷嘴84和PU注胶口61的接触面平滑过渡,能够避免拥堵。但由于聚氨酯的流动性较好,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喷嘴84的端部优选为平面,以降低加工难度。
所述注塑定模3具有注塑注胶口31,所述注塑射胶机5具有注塑喷嘴51;由于注塑材料的流动性较差,如图5所示,所述注塑喷嘴51的端面为曲面,以使所述注塑喷嘴51和所述注塑注胶口31的接触面为曲面,使注塑喷嘴51和注塑注胶口31平滑过渡连接,防止注塑材料堵塞。
所述注塑注胶口31的直径沿所述注塑定模3的外侧至内侧的方向逐渐增大,进一步避免注塑材料在注塑注胶口31处发生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双物料注塑机可用于制作手机壳等对外观、触感要求较高的塑料制品,在本实施例中,PU定模6的内侧设置有皮革纹路,配合不同的组分配比,能够一次成型出具有软触感效果的仿皮革塑料制品。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所述PU定模 7的内侧涂覆有铬层。其中,PU定模7的内侧、PU定模7的注胶流道应具有较高的光洁度,配合铬层,使通过本实施例2的双物料注塑机成型的产品的表面具有光面效果。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双物料注塑机能够在一台设备上实现制备注塑半成品和喷涂PU层,并且通过使用抽真空装置在PU层喷涂时对模腔抽真空,加快聚氨酯的流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提高PU层的表面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所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8)

1.一种双物料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板、转盘动板、注塑定模、第一动模、注塑射胶机、PU定模、第二动模和PU射胶机;
所述注塑定模和PU定模设置在所述定板上;
所述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设置在所述转盘动板上并随所述转盘动板旋转;
所述PU射胶机导通所述PU定模,所述注塑射胶机导通所述注塑定模;
所述PU射胶机设置在所述PU定模的一侧,所述PU射胶机的对侧还设置有抽真空装置,其与所述PU定模和第二动模形成的模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物料注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PU射胶机包括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混合部件和混合喷嘴;
所述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与所述混合部件连通;
所述混合喷嘴连通所述混合部件和PU定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物料注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PU射胶机还包括注色管,所述注色管与所述混合部件连通,用于向所述混合部件注入色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物料注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PU定模具有PU注胶口,所述混合喷嘴与所述PU注胶口连通,所述混合喷嘴的端部为平面或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物料注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塑定模具有注塑注胶口,所述注塑射胶机具有注塑喷嘴;
所述注塑喷嘴的端面为曲面,以使所述注塑喷嘴和所述注塑注胶口的接触面为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物料注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塑注胶口的直径沿所述注塑定模的外侧至内侧的方向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物料注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PU定模的内侧设置有皮革纹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物料注塑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PU定模的内侧涂覆有铬层。
CN202120247829.7U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双物料注塑机 Active CN214687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47829.7U CN214687595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双物料注塑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47829.7U CN214687595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双物料注塑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87595U true CN214687595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65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47829.7U Active CN214687595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双物料注塑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875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7915A (zh) * 2022-02-08 2022-03-08 泰瑞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内喷涂系统及其工艺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7915A (zh) * 2022-02-08 2022-03-08 泰瑞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内喷涂系统及其工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633834A (en) Method of preparing a coated molded article
CN101537684A (zh) 聚氨酯发泡成型模具及模腔制造方法
CN214687595U (zh) 一种双物料注塑机
CN106693277A (zh) 哑铃、哑铃头包胶模具及哑铃成型工艺
CN114147915B (zh) 一种模内喷涂系统及其工艺方法
CN107599433A (zh) 一种模内注塑与发泡包覆一体化工艺
CN203110251U (zh) 一种平移式双色注塑模具
CN111391244A (zh) 一种双色模具成型设备及双色模具imr成型方法
CN206733480U (zh) 一种正反面三色夹子的注塑模具
CN109760267A (zh) 一种可直接局部电镀的高光注塑件的制作方法及模具
CN210362194U (zh) 同时注塑的双色模具机构
CN204658836U (zh)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JPH06328509A (ja) サンドイッチ状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209649324U (zh) 注塑成型装置
CN210651650U (zh) 一种工业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09289673U (zh) 一种注塑成型与模内涂装一体化的模具
CN209036861U (zh) 一种具有定位机构的模内注塑用模具
CN212241861U (zh) 一种立面产品imr转印注塑的模具结构
CN210283080U (zh) 一种用于注塑免喷涂塑料件的生产线
CN209738219U (zh) 射出成型机之微混炼塑化系统
CN109571873A (zh) 一种注塑成型与模内涂装一体化的模具结构
CN219727046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注塑与喷漆一步成型模具
CN113635513A (zh) 一种立面产品imr转印注塑的方法和模具结构
CN218838406U (zh) 包胶注塑模具和包胶成型设备
CN220864596U (zh) 一种多色塑胶玩偶同步成型注塑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22, Keyuan 3rd road, Shunde high tech Zone,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izhimi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2, Keyuan 3rd road, Shunde high tech Zone,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YIZUMI PRECISION MACHINER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