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75832U - 电池管理系统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电池管理系统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675832U CN214675832U CN202090000242.XU CN202090000242U CN214675832U CN 214675832 U CN214675832 U CN 214675832U CN 202090000242 U CN202090000242 U CN 202090000242U CN 214675832 U CN214675832 U CN 2146758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or
- substrate
- management system
- battery management
- system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01—Thermal arrangements, e.g. for cooling, heating or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H05K1/0203—Cooling of mounted components
- H05K1/0209—External configuration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 adapted for heat dissipation, e.g. lay-out of conductors, coating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01—Thermal arrangements, e.g. for cooling, heating or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H05K1/0203—Cooling of mounted components
- H05K1/0207—Cooling of mounted components using internal conductor planes parallel to the surface for thermal conduction, e.g. power plan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01—Thermal arrangements, e.g. for cooling, heating or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H05K1/0203—Cooling of mounted components
- H05K1/0204—Cooling of mounted components using means for thermal conduction connection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substrate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022—Non-printed resist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电路,包括:基板;第一电阻器部件,其被设置在基板上并包括多个电阻器;第二电阻器部件,其被设置在基板上并包括多个电阻器;以及第一穿孔,其通过在第一电阻器部件和第二电阻器部件之间刺穿基板而形成,其中第一穿孔可以形成以使得由第一电阻器部件和第二电阻器部件生成的热扩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4月25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9-0048580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电路。
背景技术
通常,能够充电和放电的二次电池被广泛用作作为无线移动设备的电源的电池。这种电池还作为电动车辆(EV)、混合动力电动车辆 (HEV)等的电源而受到关注,这些电动车辆已被提出作为使用化石燃料的传统汽油或柴油车辆的空气污染的解决方案。当电池被交替地进行充电或放电时,需要有效地管理电池的充电和放电,以便维持电池的适当的操作条件和性能。
为此,在电池组中提供了管理电池的状态和性能的电池管理系统 (BMS)。BMS通过测量电池的电流、电压、温度等并将它们记录在存储器中来管理电池。
电池可能易于受过热、低温度、极端温度和操作温度极限的影响,并且当电池在确定的温度范围之外操作时,有时可能导致严重故障。在这种情况下,BMS通过执行单体平衡将电池单体的电压维持在相似的水平。
在包括许多单体的ESS或BEV模型的情况下,当执行单体平衡时,在电阻部件中生成大量的热,其中能量被消耗以被转换为电流或热,并且所生成的热影响BMS电路的稳定性。另外,存在BMS周围的部件的温度由于所生成的热而升高的问题,这不利地影响了部件的寿命。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并且根据实施例的BMS电路和包括该BMS电路的电池组有效地冷却在电池组中生成的热。
另外,BMS电路和电池组致使BMS电路板的热扩散。
此外,BMS电路和电池组通过将底盘或外部介质连接到BMS电路板上来致使热扩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不限于上述,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以下描述将清楚地理解其他未提及的目的。
【技术方案】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MS电路,该BMS电路包括:基板;被设置在基板上并包括多个电阻器的第一电阻器部件;被设置在基板上并包括多个电阻器的第二电阻器部件;通过在第一电阻器部件和第二电阻器部件之间刺穿基板而形成第一穿孔,其中第一穿孔可以被形成以使得由第一电阻器部件和第二电阻器部件生成的热扩散。
BMS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穿孔,其通过在与第一电阻器部件的侧表面相对应的位置处刺穿基板而形成;以及第三穿孔,其通过在与第二电阻器部件的侧表面相对应的位置处刺穿基板而形成,其中第二穿孔可以被形成以使得在第一电阻器部件中生成的热扩散,并且第三穿孔可以形成以使得在第二电阻器部件中生成的热扩散。
BMS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导热垫,其被附接到包括在第一电阻器部件中的多个电阻器;以及第二导热垫,其被附接到包括在第二电阻器部件中的多个电阻器,其中第一导热垫可以被形成以使得第一电阻器部件的热被传导以通过第一和第二穿孔扩散,第二导热垫可以被形成以使第二电阻器部件的热被传导以通过第二和第三穿孔扩散。
BMS电路的第一导热垫可以围绕第一电阻器部件缠绕至少一次,并且第二导热垫可以围绕第二电阻器部件缠绕至少两次。
BMS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控制器,其被配置为控制BMS电路;连接器,其被配置为将BMS电路电连接到外部;电流路径,其被配置为连接控制器、第一电阻器部件、第二电阻器部件和连接器。
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MS电路,该BMS包括:基板;第三电阻器部件,其被设置在基板上并包括多个电阻器;以及第四穿孔,其通过在与第三电阻器部件的三个表面相对应的位置处刺穿基板而形成,其中,第四穿孔被形成以使得在第三电阻器部件中生成的热扩散。
第四穿孔可以被形成为具有“U”形。
第三电阻器部件可以包括:第四电阻器部件,其包括多个电阻器;以及第五电阻器部件,其包括多个电阻器,并且第四穿孔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与第四电阻器部件的一个侧表面、第四电阻器部件和第五电阻器部件的下表面、第五电阻器部件的一个侧表面相对应的“U”形。
BMS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控制器,其被配置为控制BMS电路;
连接器,其被配置为将BMS电路电连接到外部;电流路径,其被配置为连接控制器、第三电阻器部件和连接器。
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BMS电路,该BMS包括:基板;第六电阻器部件,其被设置在基板上并包括多个电阻器;第五穿孔,其通过在与第六电阻器部件的第一表面相对应的位置处刺穿基板而形成;以及第三导热垫,其被附接到包括在第六电阻器部件中的多个电阻器,其中,第五穿孔可以被形成以使得在第六电阻器部件中生成的热扩散,以及第三导热垫在当穿透第五穿孔的同时可以围绕第六电阻器部件和基板的下侧缠绕至少一次。
BMS电路的第六电阻器部件可以包括:包括多个电阻器的第七电阻器部件;以及包括多个电阻器的第八电阻器部件,并且第三导热垫在穿透第五穿孔的同时可以围绕第七电阻器部件、第八电阻器部件和基板的下表面缠绕至少一次。
BMS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控制器,其被配置为控制BMS电路;连接器,其被配置为将BMS电路电连接到外部;电流路径,其被配置为连接控制器、第六电阻器部件和连接器。
【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BMS电路和包括BMS电路的电池组,可以有效地冷却在电池组中生成的热。
另外,可以致使BMS电路板的热扩散。
此外,可以通过将底盘或外部介质连接到BMS电路板上来致使热扩散。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BMS电路。
图2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BMS电路。
图3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BMS电路。
图4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BMS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组成元件将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编号表示,并且将省略其重复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使用的代表组成元件的术语“模块”和“单元”仅用于使对说明书的理解更容易。因此,这些术语不具有将它们自身彼此区分开的含义或作用。另外,在描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时,当确定与本实用新型相关联的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可能使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不清楚时,将其省略。此外,提供附图仅是为了使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易于理解,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精神,并且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包括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的所有修改、等同和替换。
包括诸如第一、第二等的序数的术语将仅用于描述各种组成元件,并且不应解释为限制这些组成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成元件与其他组成元件区分开。
应该理解,当一个组成元件被称为“连接”或“耦合”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合到其他组成元件,或者可以用插入其之间的另一组成元件来连接或耦合到其他组成元件。另一方面,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成元件被称为“直接连接或耦合”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它可以连接或耦合到其他组成元件,而没有插入其之间的另一组成元件。
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单数形式旨在包括复数形式。
将进一步理解,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具有”指定存在所述特征、数字、步骤、操作、组成元件、部件或它们的组合,但是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所述特征、数字、步骤、操作、组成元件、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BMS电路。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BMS电路的结构。
参照图1,BMS电路1在基板S上包括控制器a、包括多个电阻器r的第一电阻器部件11、包括多个电阻器r的第二电阻器部件12、将BMS电路1电连接到外部的连接器c、以及连接控制器a、第一电阻器部件11、第二电阻器部件12和连接器的电流路径p。
控制器a可以被配置为控制由BMS电路1执行的充电/放电,并且可以被形成为ASIC电路,但是不限于此。
在基板S上,在第一电阻器部件11的一个侧表面处形成第一穿孔 21,在第一电阻器部件11和第二电阻器部件12之间形成第二穿孔22,并且可以在第二电阻器部件12的一个侧表面处形成第三穿孔23。基板 S可以是PCB基板,但不限于此。
第一至第三穿孔21、22和23可以被形成为在第一电阻器部件11 和第二电阻器部件12的纵向方向(图1的垂直方向)上延伸,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
第一至第三穿孔21、22和23可以通过在基板S中形成孔而被形成,以使得从多个电阻器r中的每个电阻器r生成的热被扩散以被有效地排出。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BMS电路的结构。
图2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BMS电路。
参照图2,BMS电路2在基板S上包括控制器a、包括多个电阻器r的第一电阻器部件11、包括多个电阻器r的第二电阻器部件12、将BMS电路2电连接到外部的连接器c、以及连接控制器a、第一电阻器部件11、第二电阻器部件12和连接器的电流路径p。
安装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BMS电路2上的控制器a、第一电阻器部件11和第二电阻器部件12与安装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BMS电路1 上的那些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是不同的。
可以在基板S上形成围绕第一电阻器部件11的一个侧表面(例如,其左侧表面)、第一电阻器部件11和第二电阻器部件12的下侧、第二电阻器部件12的一个侧表面(例如,其右侧表面)的具有“U”形的第四穿孔24。
第四穿孔24可以通过在基板S上形成孔而被形成,以使得从多个电阻器r中的每个电阻器r生成的热被扩散以被有效地排出。
图3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BMS电路。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3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BSM电路的结构。
参照图3,BMS电路3在基板S上包括控制器a、包括多个电阻器r的第一电阻器部件11、包括多个电阻器r的第二电阻器部件12、将BMS电路3电连接到外部的连接器c、以及连接控制器a、第一电阻器部件11、第二电阻器部件12和连接器的电流路径p。
安装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BMS电路3上的控制器a、第一电阻器部件11和第二电阻器部件12与安装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BMS电路1 上的那些相同,并且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形成的第一至第三穿孔21、22和23也相同。
BMS电路3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导热垫tp1和第二导热垫tp2。
第一导热垫tp1可以被附接到第一电阻器部件11的上表面,使得可以有效地传导多个电阻器r的热,以通过第一穿孔21和第二穿孔22 扩散。
另外,第一导热垫tp1在穿透第一穿孔21和第二穿孔22的同时在第一电阻器部件11上缠绕至少一次,以基于第一电阻器部件11被附接到第一电阻器部件11的每个表面,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
第二导热垫tp2被附接到第二电阻器部件12的上表面,使得多个电阻器r的热被有效地传导。因此,多个电阻器r的热可以通过第二穿孔22和第三穿孔23被扩散。
第二导热垫tp2在穿透第二穿孔22和第三穿孔23的同时在第二电阻器部件12上缠绕至少一次,以基于第二电阻器部件12被附接到第二电阻器部件12的每个表面,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
图4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BMS电路。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4描述根据第四实施例的BMS电路。
参照图4,BMS电路4在基板S上包括控制器a、包括多个电阻器r的第一电阻器部件11、包括多个电阻器r的第二电阻器部件12、将BMS电路4电连接到外部的连接器c、以及连接控制器a、第一电阻器部件11、第二电阻器部件12和连接器的电流路径p。
安装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BMS电路4上的控制器a、第一电阻器部件11和第二电阻器部件12与安装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BMS电路1 上的那些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
第一电阻器部件11和第二电阻器部件12可以在平行于基板S的方向(图4中的水平方向)上被设置在BMS电路4的基板S的下部位置处,并且可以在基板S上在与第一电阻器部件11的上部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第五穿孔25。
可以通过在基板S中在平行于第一电阻器部11和第二电阻器部 12的纵向方向上形成孔来生成第五穿孔25,使得从多个电阻器r中的每个电阻器r生成的热被扩散以被有效地排出。
BMS电路4可以包括第三导热垫tp3。
第三导热垫tp3被附接到第一电阻器部件11和第二电阻器部件12 中的每个的上表面,使得有效地传导多个电阻器r的热。因此,多个电阻器r的热可以通过第五穿孔25被扩散。
另外,第三导热垫tp3可以具有在穿透第五穿孔25的同时围绕第一电阻器部件11、第二电阻器部件12和基板S的下表面缠绕至少一次的形状。
具体地,第三导热垫tp3围绕第一电阻器部件11和第二电阻器部件12缠绕,使得其被附接到第一电阻器部件11和第二电阻器部件12 的上表面、第一电阻器部件11的一个侧表面、第二电阻器部件12的一个侧表面以及第一电阻器部件11和第二电阻器部件12的下表面,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
尽管已经结合当前被认为是实用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反,其意在覆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因此,以上详细描述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合理解释来确定,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替代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电路,包括:
基板;
第一电阻器部件,所述第一电阻器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包括多个电阻器;
第二电阻器部件,所述第二电阻器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包括多个电阻器;以及
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通过在所述第一电阻器部件和所述第二电阻器部件之间刺穿所述基板而形成,
其中,所述第一穿孔被形成以使得由所述第一电阻器部件和所述第二电阻器部件生成的热扩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电路,进一步包括:
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通过在与所述第一电阻器部件的侧表面相对应的位置处刺穿所述基板而形成;以及
第三穿孔,所述第三穿孔通过在与所述第二电阻器部件的侧表面相对应的位置处刺穿所述基板而形成,
其中,所述第二穿孔被形成以使得在所述第一电阻器部件中生成的热扩散,以及
所述第三穿孔被形成以使得在所述第二电阻器部件中生成的热扩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电路,进一步包括:
第一导热垫,所述第一导热垫被附接到包括在所述第一电阻器部件中的多个电阻器;以及
第二导热垫,所述第二导热垫被附接到包括在所述第二电阻器部件中的多个电阻器,
其中,第一导热垫被形成以使得所述第一电阻器部件的热被传导以通过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扩散,以及
所述第二导热垫被形成以使得所述第二电阻器部件的热被传导以通过所述第二穿孔和所述第三穿孔扩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导热垫围绕所述第一电阻器部件缠绕至少一次,以及
所述第二导热垫围绕所述第二电阻器部件缠绕至少两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电路,进一步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路;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被配置为将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路电连接到外部;以及
电流路径,所述电流路径被配置为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电阻器部件、所述第二电阻器部件和所述连接器。
6.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电路,包括:
基板;
第三电阻器部件,所述第三电阻器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包括多个电阻器;以及
第四穿孔,所述第四穿孔通过在与所述第三电阻器部件的三个表面相对应的位置处刺穿所述基板而形成,
其中,所述第四穿孔被形成以使得在所述第三电阻器部件中生成的热扩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电路,其中
所述第四穿孔被形成为具有“U”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电路,其中
所述第三电阻器部件包括:
第四电阻器部件,所述第四电阻器部件包括多个电阻器;以及
第五电阻器部件,所述第五电阻器部件包括多个电阻器,以及
所述第四穿孔被形成为具有与所述第四电阻器部件的一个侧表面、所述第四电阻器部件和所述第五电阻器部件的下表面以及所述第五电阻器部件的一个侧表面相对应的“U”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电路,进一步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路;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被配置为将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路电连接到外部;以及
电流路径,所述电流路径被配置为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三电阻器部件和所述连接器。
10.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电路,包括:
基板;
第六电阻器部件,所述第六电阻器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包括多个电阻器;
第五穿孔,所述第五穿孔通过在与所述第六电阻器部件的第一表面相对应的位置处刺穿所述基板而形成;以及
第三导热垫,所述第三导热垫被附接到包括在所述第六电阻器部件中的多个电阻器,
其中,所述第五穿孔被形成以使得在所述第六电阻器部件中生成的热扩散,以及
所述第三导热垫在穿透所述第五穿孔的同时,围绕所述第六电阻器部件和所述基板的下侧缠绕至少一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电路,其中,
所述第六电阻器部件包括:
第七电阻器部件,所述第七电阻器部件包括多个电阻器;以及
第八电阻器部件,所述第八电阻器部件包括多个电阻器,并且
所述第三导热垫在穿透所述第五穿孔的同时围绕所述第七电阻器部件、所述第八电阻器部件和所述基板的下表面缠绕至少一次。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电路,进一步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路;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被配置为将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路电连接到外部;以及
电流路径,所述电流路径被配置为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六电阻器部件和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90048580A KR102792206B1 (ko) | 2019-04-25 | 2019-04-25 | Bms 회로, bms 회로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팩 |
KR10-2019-0048580 | 2019-04-25 | ||
PCT/KR2020/003255 WO2020218735A1 (ko) | 2019-04-25 | 2020-03-09 |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회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675832U true CN214675832U (zh) | 2021-11-09 |
Family
ID=72941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90000242.XU Active CN214675832U (zh) | 2019-04-25 | 2020-03-09 | 电池管理系统电路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50353B2 (zh) |
EP (1) | EP3833162A4 (zh) |
JP (1) | JP7200469B2 (zh) |
KR (1) | KR102792206B1 (zh) |
CN (1) | CN214675832U (zh) |
WO (1) | WO2020218735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58234A (en) | 1984-06-06 | 1987-04-14 | Alps Electric Co., Ltd. | Resistor network |
JPH03296292A (ja) | 1990-04-13 | 1991-12-26 | Taiyo Yuden Co Ltd | 混成集積回路部品 |
JPH04255289A (ja) | 1991-02-07 | 1992-09-10 | Nec Corp | 金属ベース配線基板 |
JP2925475B2 (ja) | 1995-10-06 | 1999-07-28 | 東光株式会社 | 電子装置の放熱構造 |
KR200349181Y1 (ko) | 1998-12-31 | 2004-09-24 |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 저항기의방열장치 |
JP2005223078A (ja) * | 2004-02-04 | 2005-08-18 | Murata Mfg Co Ltd | 回路モジュール |
JP2006173243A (ja) | 2004-12-14 | 2006-06-29 | Fujitsu Ten Ltd | 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プリント回路板の放熱構造 |
JP4448111B2 (ja) | 2006-07-31 | 2010-04-07 | 日立ビーク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 電源システム |
US8335077B2 (en) | 2008-01-31 | 2012-12-1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Insulating aperture i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DE102008060487A1 (de) | 2008-12-05 | 2010-06-10 | Sennheiser Electronic Gmbh & Co. Kg | Elektronisches Gerät und Leiterplatte |
JPWO2011024477A1 (ja) | 2009-08-31 | 2013-01-24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バッテリ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動車両 |
JP2012204783A (ja) | 2011-03-28 | 2012-10-22 |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 発光ダイオード装置 |
KR101658025B1 (ko) * | 2011-11-02 | 2016-09-21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이차전지 |
JP2013230024A (ja) | 2012-04-26 | 2013-11-07 | Toyota Motor Corp | 並列電池の制御装置 |
KR102253247B1 (ko) | 2013-01-30 | 2021-05-17 | 젠썸 인코포레이티드 | 열전-기반 열 관리 시스템 |
JP6184242B2 (ja) | 2013-08-09 | 2017-08-23 | 株式会社東芝 | 基板および組電池モジュール |
KR101733088B1 (ko) | 2015-03-23 | 2017-05-08 | 주식회사 코캄 | 효율적인 온도 검출이 가능한 구조를 갖는 배터리 팩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온도 소자 실장형 인쇄회로기판 |
JP2017050478A (ja) | 2015-09-04 | 2017-03-09 | Koa株式会社 | 抵抗器 |
CN206365129U (zh) | 2016-12-15 | 2017-07-28 |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发热元器件的印制电路板、印制装配板及电子设备 |
US10772242B2 (en) * | 2018-04-17 | 2020-09-08 | Chongqing Jinkang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 Inverter module of an electric vehicle |
-
2019
- 2019-04-25 KR KR1020190048580A patent/KR102792206B1/ko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3-09 US US17/273,455 patent/US11950353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3-09 WO PCT/KR2020/003255 patent/WO2020218735A1/ko unknown
- 2020-03-09 JP JP2021515131A patent/JP7200469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3-09 CN CN202090000242.XU patent/CN214675832U/zh active Active
- 2020-03-09 EP EP20794150.1A patent/EP3833162A4/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833162A4 (en) | 2021-12-08 |
KR102792206B1 (ko) | 2025-04-04 |
US11950353B2 (en) | 2024-04-02 |
KR20200124996A (ko) | 2020-11-04 |
WO2020218735A1 (ko) | 2020-10-29 |
JP2022501816A (ja) | 2022-01-06 |
EP3833162A1 (en) | 2021-06-09 |
US20210345480A1 (en) | 2021-11-04 |
JP7200469B2 (ja) | 2023-0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91048B (zh) | 用于袋式电池单元的牵引电池汇流条支架 | |
JP4937915B2 (ja) |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における電池の電圧および温度の測定用部材 | |
CN112204806B (zh) | 电池模块和包括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 |
CN105609675B (zh) | 具有热装置的牵引电池组件 | |
CN105556318B (zh) | 电压感测组件和包括该电压感测组件的电池模块 | |
US8497035B2 (en) | Battery cell integrated measurement sensor line and equalization resistor | |
WO2014186626A1 (en) | Battery assembly with adhesive stop mechanism | |
CN114128020B (zh) | 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 |
JP2009140714A (ja) | 組電池モジュール | |
CN104934654A (zh) | 具有多个电池组模块的电池组包 | |
US10665911B2 (en) | Battery module | |
CN114051667B (zh) | 电池模块、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 | |
JP2010113861A (ja) | 組電池 | |
CN114144921B (zh) | 电池模块、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的车辆 | |
US20210273272A1 (en) | Battery module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and holder for battery cells in a battery module of said type | |
US11611120B2 (en) |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battery module, and vehicle comprising battery pack | |
CN113906621B (zh) | 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 |
KR101750488B1 (ko) | 직렬 연결된 ptc 서미스터들을 포함하는 이상온도 센싱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 |
CN214675832U (zh) | 电池管理系统电路 | |
US20220029427A1 (en) | Pre-charge unit for charging a dc link capacitor and battery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 |
US9494652B2 (en) | Voltage and temperature sensing of battery cell groups | |
EP4156371A1 (en) | Battery system comprising cylindrical cells and a temperature sensor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the same | |
EP4089790B1 (en) | Battery cell and battery system comprising a battery cell | |
KR20220098835A (ko) |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 |
CN204375861U (zh) | 电池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31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Energy Solution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CHEM,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