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53776U - 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 - Google Patents

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53776U
CN214653776U CN202023350836.4U CN202023350836U CN214653776U CN 214653776 U CN214653776 U CN 214653776U CN 202023350836 U CN202023350836 U CN 202023350836U CN 214653776 U CN214653776 U CN 214653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ion
chamber
organic solvent
clarificat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5083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全安
吴芳
刘京星
罗爱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angyuan New Material Group Co ltd
Jiangmen Fangyuan New Energy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Fangyuan New Energy Material Co ltd
Fa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Fangyuan New Energy Material Co ltd, Fa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Fangyuan New Energ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5083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53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53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53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action Or Liquid Repla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包括萃取部和搅拌部。其中,反萃剂萃取部内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反萃剂第一容置腔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反萃剂搅拌部包括第一搅拌桨,反萃剂第一搅拌桨置于反萃剂第一容置腔中,反萃剂第一搅拌桨用于加快反萃剂萃取原液与反萃剂有机溶剂混合。通过在第一容置腔内设置第一搅拌桨,有效加快了第一容置腔内的萃取原液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效率和混合程度,进而使得有机溶剂能够对萃取原液进行充分地萃取,有效提高了萃取率。

Description

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萃取领域,尤其涉及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工业所产生的含有硅磷等元素的工业废水越来越多,基于对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需要对这些工业废水进行除硅磷萃取处理。但在相关技术中,萃取液往往没有办法很好地与需要进行过滤的液体进行混合,导致萃取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能够有效提高萃取率。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包括:
萃取部,所述萃取部内设置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用于使萃取原液流入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进液口用于使有机溶剂流入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出液口用于使经过所述有机溶剂萃取的所述萃取原液流出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出液口用于使萃取了所述萃取原液的所述有机溶剂流出所述第一容置腔;
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包括第一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第一搅拌桨用于加快所述萃取原液与所述有机溶剂混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第一容置腔内设置第一搅拌桨,有效加快了第一容置腔内的萃取原液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效率和混合程度,进而使得有机溶剂能够对萃取原液进行充分地萃取,有效提高了萃取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还包括第一澄清部,所述第一澄清部内设置有第一澄清腔,所述第一澄清腔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澄清部用于使流入所述第一澄清腔的所述有机溶剂与所述萃取原液静置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还包括反萃部,所述反萃部内设置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二容置腔上设置有第三进液口,所述第三进液口用于使反萃剂流入所述第二容置腔,所述反萃剂用于对流入所述第二容置腔的所述有机溶剂进行反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还包括配制槽,所述配制槽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所述配制槽用于存储所述反萃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还包括第二澄清部,所述第二澄清部内设置有第二澄清腔和第三澄清腔,所述第二澄清腔与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三澄清腔连通,所述第三澄清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三澄清腔用于使流入所述第三澄清腔的所述有机溶剂和所述萃取原液静置分离,所述第二澄清腔用于使流入所述第二澄清腔内的所述有机溶剂和所述萃取原液在完成初步萃取后静置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还包括水洗部,所述水洗部内设置有第三容置腔,所述第三容置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三容置腔上设置有第四进液口,所述第四进液口用于使纯水流入所述第三容置腔,所述纯水用于冲破流入所述第三容置腔的所述有机溶剂与所述萃取原液之间的乳化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还包括酸化部,所述酸化部内设置有酸化腔,所述酸化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所述酸化腔上设置有第五进液口,所述第五进液口用于使酸性液体流入所述酸化腔,所述酸化部用于使所述酸性液体改变流入所述酸化腔的所述有机溶剂的pH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所述反萃部内还设置有第四澄清腔,所述第四澄清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所述酸化腔连通,所述第四澄清腔用于使流入所述第四澄清腔的所述反萃剂与所述有机溶剂静置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还包括反萃后液存储槽,所述反萃后液存储槽用于存储反萃了所述有机溶剂的所述反萃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还包括第三澄清部,所述第三澄清部内设置有第五澄清腔,所述第五澄清腔与所述酸化腔连通,所述第五澄清腔用于使流入所述第五澄清腔的所述有机溶剂与所述酸性液体静置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萃取部100、第一搅拌桨110、第一澄清部200、反萃部300、第二搅拌桨310、配制槽400、第二澄清部500、水洗部600、第三搅拌桨610、酸化部700、第四搅拌桨710、反萃后液存储槽800、第三澄清部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有机溶剂和萃取原液均通过自身重力或是串联在输液管道上的泵来提供动力的,在下文中不再一一赘述。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包括萃取部100和搅拌部。
其中,反萃剂萃取部100内设置有第一容置腔,反萃剂第一容置腔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反萃剂第一进液口用于使萃取原液流入反萃剂第一容置腔,反萃剂第二进液口用于使有机溶剂流入反萃剂第一容置腔,反萃剂第一出液口用于使经过反萃剂有机溶剂萃取的反萃剂萃取原液流出反萃剂第一容置腔,反萃剂第二出液口用于使萃取了反萃剂萃取原液的反萃剂有机溶剂流出反萃剂第一容置腔。反萃剂搅拌部包括第一搅拌桨110,反萃剂第一搅拌桨110置于反萃剂第一容置腔中,反萃剂第一搅拌桨110用于加快反萃剂萃取原液与反萃剂有机溶剂混合。
具体地,设置在萃取部100内的第一容置腔用于为萃取原液和有机溶剂提供混合的空间,萃取原液即需要除硅磷的工业废水,或是含有硅磷杂质的液体等,有机溶剂则是对硅磷吸附性更强的有机液体。可以理解的是,有机溶剂的具体成分能够根据萃取原液的不同而做适应性调整。搅拌部包括了至少一个第一搅拌桨110和用于驱动第一搅拌桨110的电机,在电机的作用下,第一搅拌桨110能够定轴转动,从而搅动第一容置腔内的液体。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萃取原液从第一进液口流入到第一容置腔中,同一时间,或是之后,有机溶剂通过第二进液口流入到第一容置腔中,此时有机溶剂开始与萃取原液初步混合,并进行一定程度的萃取。而此时有机溶剂与萃取原液之间的混合效率较低,故开启电机,在电机的驱动下,第一搅拌桨110开始转动,在第一搅拌桨110的搅动下,有效加快了有机溶剂与萃取原液的混合速度,在有限的时间内令二者充分混合,由此使得有机溶剂对萃取原液的萃取更加彻底。
之后,在充分萃取后,关闭电机,使第一搅拌桨110停止转动,第一容置腔内的有机溶剂与萃取原液通过静置会逐渐分层,有机溶剂与萃取原液当中密度较大的一方会沉在第一容置腔底,密度较小的一方则浮在第一容置腔上方,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的位置能够根据有机溶剂与萃取原液的密度关系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得第一出液口位于萃取原液所在一方,第二出口位于有机溶剂所在一方。最后,经过了有机溶剂萃取的萃取原液从第一出液口流出第一容置腔,而对萃取原液进行了萃取的有机溶剂则通过第二出液口流出第二容置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澄清部200,反萃剂第一澄清部200内设置有第一澄清腔,反萃剂第一澄清腔与反萃剂第一出液口连通,反萃剂第一澄清部200用于使流入反萃剂第一澄清腔的反萃剂有机溶剂与反萃剂萃取原液静置分离。
具体地,设置在第一澄清部200内的第一澄清腔与第一出液口通过管道连通,从而使得第一容置腔内已经完成了萃取的萃取原液能够流入到第一澄清腔中。可以理解的是,虽然在第一容置腔内的萃取原液和有机溶剂进行了静置分离,但二者之间还是会有乳化层,在抽离萃取原液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少量有机溶剂同时随萃取原液抽离。故为了进一步得到更纯净的萃取原液(此时为萃取原液的萃余液),使流入到第一澄清腔内的有机溶剂和萃取原液再次静置分离,之后如在第一容置腔内一般,分别抽离第一澄清腔内的有机溶剂和萃取原液,从而得到更加纯净的萃取原液。而这些被抽走的有机溶剂也可以在处理后反复使用,减少了浪费,降低了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反萃部300,反萃剂反萃部300内设置有第二容置腔,反萃剂第二容置腔与反萃剂第一容置腔连通,反萃剂第二容置腔上设置有第三进液口,反萃剂第三进液口用于使反萃剂流入反萃剂第二容置腔,反萃剂反萃剂用于对流入反萃剂第二容置腔的反萃剂有机溶剂进行反萃。
具体地,为实现有机溶剂的回收和再利用,设置了反萃部300。在反萃部300内的第二容置腔用于为有机溶剂的反萃提供空间。反萃剂是一种不溶于有机溶剂的,相较于有机溶剂有着更强的硅磷等溶解性的液体,通过设置在第二容置腔上的第三进液口流入到第二容置腔中,然后与对萃取原液进行了萃取的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和反萃,并在之后通过静置分离,通过设置在第二容置腔上的一些通孔来实现对进行了反萃的有机溶剂的收集,实现了对有机溶剂的反复利用。
进一步地,在第二容置腔内设置有第二搅拌桨310和用于驱动第二搅拌桨310的电机,第二搅拌桨310的工作模式同第一搅拌桨110的工作模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通过设置第二搅拌桨310,有效提高了第二容置腔内有机溶剂与反萃剂的混合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配制槽400,反萃剂配制槽400与反萃剂第二容置腔连通,反萃剂配制槽400用于存储反萃剂反萃剂。
具体地,配制槽400同时与车间液碱储槽、第二容置腔通过管道连通,车间液碱储槽内的液碱流入到配制槽400中,并根据有机溶剂的类别配置好反萃剂,然后将反萃剂输送到第二容置腔内,使反萃剂完成对有机溶剂的萃取。配制槽400的设置使得反萃剂能够提前进行配置和存储,提高了使用效率和使用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澄清部500,反萃剂第二澄清部500内设置有第二澄清腔和第三澄清腔,反萃剂第二澄清腔与反萃剂第二出液口、反萃剂第三澄清腔连通,反萃剂第三澄清腔与反萃剂第二容置腔连通,反萃剂第三澄清腔用于使流入反萃剂第三澄清腔的反萃剂有机溶剂和反萃剂萃取原液静置分离,反萃剂第二澄清腔用于使流入反萃剂第二澄清腔内的反萃剂有机溶剂和反萃剂萃取原液在完成初步萃取后静置分离。
具体地,因第二澄清部500内的第二澄清腔与第二出液口连通,故从第一容置腔内流出的有机溶剂会流入到第二澄清腔中。而第二澄清腔同时连通了同样设置在第二澄清部500内的第三澄清腔,第三澄清腔则又通过管道连通了第二容置腔,故第二容置腔内的反萃剂会流入到第三澄清腔内。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第三澄清腔内的反萃剂会流入到第二容置腔中,此时有机溶剂会与反萃剂进行一次初步的混合,之后通过静置分离,分别抽离有机溶剂和反萃剂,将抽离的有机溶剂通入第二容置腔中,将抽离的反萃剂输入到隔油槽中统一回收。而在第二容置腔中通过静置与有机溶剂分离的反萃剂,则会抽送到第三澄清腔中,同样因第二容置腔内的有机溶剂与反萃剂之间存在乳化层,故第三澄清腔内的反萃剂再次静置分离,从而得到更加纯净的反萃剂,然后这部分反萃剂再输送到第二澄清腔中,由此实现了对反萃剂的反复利用,减少了浪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水洗部600,反萃剂水洗部600内设置有第三容置腔,反萃剂第三容置腔与反萃剂第一容置腔、反萃剂第二容置腔连通,反萃剂第三容置腔上设置有第四进液口,反萃剂第四进液口用于使纯水流入反萃剂第三容置腔,反萃剂纯水用于冲破流入反萃剂第三容置腔的反萃剂有机溶剂与反萃剂萃取原液之间的乳化层。
具体地,水洗部600设置在了萃取部100与反萃部300之间,水洗部600内设置了第三容置腔,第三容置腔通过管道分别连通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同时在第三容置腔上设置有第四进液口,第四进液口与供应纯水的管道接连,从而使得纯水能够流入到第三容置腔中。可以理解的是,从第一容置腔流出的有机溶剂中会夹杂有萃取原液,在第三容置腔中静置分离后,有机溶剂与萃取原液之间还是会有乳化层存在,此时向第三容置腔中通入纯水,利用纯水来打破乳化层,然后分多次分别抽离萃取原液和有机溶剂,使得乳化层越来越薄,进而有效降低了有机溶剂的浪费。
进一步地,为了加快纯水与有机溶剂、萃取原液的混合,在第三容置腔内设置有第三搅拌桨610,第三搅拌桨610的工作原理同第一搅拌桨110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酸化部700,反萃剂酸化部700内设置有酸化腔,反萃剂酸化腔与反萃剂第二容置腔连通,反萃剂酸化腔上设置有第五进液口,反萃剂第五进液口用于使酸性液体流入反萃剂酸化腔,反萃剂酸化部700用于使反萃剂酸性液体改变流入反萃剂酸化腔的反萃剂有机溶剂的pH值。
具体地,因反萃剂呈碱性,为了控制有机溶剂的pH值,设置有酸化部700。在酸化部700内设置有酸化腔,酸化腔通过管路与第二容置腔连通,而用于中和有机溶剂中的碱性物质的酸性液体,则通过设置在第二容置腔上的第五进液口流入酸化腔。酸性液体可以为硫酸或硝酸等,在车间内设置有专门的综合管网,用来将酸性液体输送到酸化腔中。可以理解的是,这样的设计使得有机溶剂的pH值能够被很好地控制,进一步完善了对有机溶剂的再利用。
进一步地,为加快酸性液体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效率,在酸化腔内设置有第四搅拌桨710,第四搅拌桨710的工作模式与第一搅拌桨110的工作模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反萃剂反萃部300内还设置有第四澄清腔,反萃剂第四澄清腔与反萃剂第二容置腔、反萃剂酸化腔连通,反萃剂第四澄清腔用于使流入反萃剂第四澄清腔的反萃剂反萃剂与反萃剂有机溶剂静置分离。
具体地,为了使进入到酸化腔内的有机溶剂更加纯净,在反萃部300内设置了第四澄清腔,第四澄清腔连通于第二容置腔,且同时通过管道与酸化腔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流入到第四澄清腔内的有机溶剂会夹杂有部分反萃剂,通过在第四澄清腔内的静置分离,实现了对有机溶剂的进一步澄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反萃后液存储槽800,反萃剂反萃后液存储槽800用于存储反萃了反萃剂有机溶剂的反萃剂。
具体地,为实现反萃剂的重复利用,需要将完成了对有机溶剂反萃的反萃剂统一收集起来,故设置了反萃后液存储槽800。反萃后也存储槽可以与第二容置槽通过管道连通,也可以在有第三澄清腔或第四澄清腔时,与第三澄清腔或第四澄清腔通过管道连接,从而实现了对完成了反萃的反萃剂的统一回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澄清部900,反萃剂第三澄清部900内设置有第五澄清腔,反萃剂第五澄清腔与反萃剂酸化腔连通,反萃剂第五澄清腔用于使流入反萃剂第五澄清腔的反萃剂有机溶剂与反萃剂酸性液体静置分离。
具体地,经过了酸化的有机溶剂中会夹杂有酸性液体,为实现进一步提高有机溶剂纯度的要求,在酸化部700后设置有第三澄清部900,在第三澄清部900内设置有第五澄清腔,在连通了酸化腔的第五澄清腔内,有机溶剂和酸性液体通过静置分离,之后再将有机溶剂和酸性液体分别抽离。抽离的有机溶剂可以直接接通萃取部100内的第一容置腔,开始下一轮循环;而抽离的酸性液体则是直接排放到隔油槽中回收处理。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萃取部,所述萃取部内设置有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用于使萃取原液流入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进液口用于使有机溶剂流入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出液口用于使经过所述有机溶剂萃取的所述萃取原液流出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出液口用于使萃取了所述萃取原液的所述有机溶剂流出所述第一容置腔;
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包括第一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第一搅拌桨用于加快所述萃取原液与所述有机溶剂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澄清部,所述第一澄清部内设置有第一澄清腔,所述第一澄清腔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澄清部用于使流入所述第一澄清腔的所述有机溶剂与所述萃取原液静置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萃部,所述反萃部内设置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二容置腔上设置有第三进液口,所述第三进液口用于使反萃剂流入所述第二容置腔,所述反萃剂用于对流入所述第二容置腔的所述有机溶剂进行反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制槽,所述配制槽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所述配制槽用于存储所述反萃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澄清部,所述第二澄清部内设置有第二澄清腔和第三澄清腔,所述第二澄清腔与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三澄清腔连通,所述第三澄清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三澄清腔用于使流入所述第三澄清腔的所述有机溶剂和所述萃取原液静置分离,所述第二澄清腔用于使流入所述第二澄清腔内的所述有机溶剂和所述萃取原液在完成初步萃取后静置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洗部,所述水洗部内设置有第三容置腔,所述第三容置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三容置腔上设置有第四进液口,所述第四进液口用于使纯水流入所述第三容置腔,所述纯水用于冲破流入所述第三容置腔的所述有机溶剂与所述萃取原液之间的乳化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酸化部,所述酸化部内设置有酸化腔,所述酸化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所述酸化腔上设置有第五进液口,所述第五进液口用于使酸性液体流入所述酸化腔,所述酸化部用于使所述酸性液体改变流入所述酸化腔的所述有机溶剂的pH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萃部内还设置有第四澄清腔,所述第四澄清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所述酸化腔连通,所述第四澄清腔用于使流入所述第四澄清腔的所述反萃剂与所述有机溶剂静置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萃后液存储槽,所述反萃后液存储槽用于存储反萃了所述有机溶剂的所述反萃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澄清部,所述第三澄清部内设置有第五澄清腔,所述第五澄清腔与所述酸化腔连通,所述第五澄清腔用于使流入所述第五澄清腔的所述有机溶剂与所述酸性液体静置分离。
CN202023350836.4U 2020-12-31 2020-12-31 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 Active CN214653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50836.4U CN214653776U (zh) 2020-12-31 2020-12-31 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50836.4U CN214653776U (zh) 2020-12-31 2020-12-31 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53776U true CN214653776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506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50836.4U Active CN214653776U (zh) 2020-12-31 2020-12-31 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53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1785A (zh) 一种含磷废水回收的方法
CN214653776U (zh) 高效环保的除硅磷萃取线
CN103740938A (zh) 无皂化溶剂萃取法回收碳酸钴生产废水中钴的方法
CN104531994B (zh) 二进三出分馏萃取分组分离中钇富铕矿的方法
CN109592853A (zh) 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CN104372186A (zh) 混合稀土料液的萃取除杂方法与系统
CN104743586A (zh) 一种拜耳法赤泥中铝碱浸取与氧化铝分解母液蒸发排盐的联合生产方法
CN217431099U (zh) 氧化铝制备设备
CN205275681U (zh) 稀土萃取过程中回收有机油相余酸的装置
CN105198135A (zh) 油田钻井及措施废液处理后水质达标回用的处理方法
CN103614558A (zh) 一种pcb蚀刻废液萃取分离铜的方法
CN101629239B (zh) 铜萃取系统第三相的处理方法
CN204298445U (zh) 混合稀土料液的萃取除杂系统
SE530373C3 (sv) Anordning och förfarande för urlakning av klorid och kalium ur elfilteraska
CN102628100B (zh) 酸循环利用进行酸浸萃取锌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4726719B (zh) 一种重金属废渣的洗涤回收方法
CN218811996U (zh) 一种退锡后水洗提锡处理系统
CN214714513U (zh) 一种钴镍溶液通过萃取去除微量铁的处理装置
CN212833553U (zh) 一种生产丙烯酸异辛酯的生成水再利用系统
CN214004387U (zh) 含重金属污泥处理系统
CN218932247U (zh) 一种从含低浓度镍的溶液中离心萃取回收镍的系统
KR101516756B1 (ko) 인듐 폐액에 포함된 금속의 회수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264888A (zh) 金属电解含酸废水浓缩分离回收工艺及装置和废水处理系统
CN204981243U (zh) 用于pcb剥膜设备的膜渣处理设备
CN211688578U (zh) 对于同类型废乳化液的处理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9,145 No. 11, Zone A, Lingang Industrial Park, Gujing Town, Xinhui District,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multiple photos of one sit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Fangyuan New Material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JIANGMEN FANGYUAN NEW ENERGY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145 Lingang Industrial Park, Gujing Town, Xinhui District,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A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MEN FANGYUAN NEW ENERGY MATERIAL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