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53319U - 一种顶升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顶升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53319U
CN214653319U CN202022222496.0U CN202022222496U CN214653319U CN 214653319 U CN214653319 U CN 214653319U CN 202022222496 U CN202022222496 U CN 202022222496U CN 214653319 U CN214653319 U CN 214653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jacking
transmission
lifting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224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隆裕
黄凯东
李庆
曾祥达
杨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ino Automation Co Ltd
Guangzhou Mino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ino Automation Co Ltd
Guangzhou Mino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ino Automation Co Ltd, Guangzhou Mino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ino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224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53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53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53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升设备,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对置布置并且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均包括支撑框架和顶升组件,支撑框架和顶升组件通过升降导向结构配合;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均包括多组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包括从动轮和摆臂,摆臂与从动轮同轴连接,摆臂上设有与顶升组件配合的施力部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轴,传动轴的两端设有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轮传动连接,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轮传动连接。其能够实现高精度顶升驱动,传动的平稳性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顶升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升降驱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顶升设备。
背景技术
国内外汽车制造车间,在进行不同线体间车身的转载时,都要先将车身从一端生产线取下。以往在解决此问题,都是通过借助汽车车身吊具进行人工吊装,但这样不仅费时费力,影响汽车生产效率,也增大了人工成本以及可能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顶升设备,能将车身抬起,脱离原来线体上的台车(或滑橇)载体。在现有技术中,大多设备主要采用皮带齿条式传动,驱动装置直接驱动皮带轮,进而迫使从动轮随动。这种顶升设备固然能完成所需动作,达到目的,但是会有传动精度低、效率低、复杂笨重、运行不够平稳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顶升设备,其能够实现高精度顶升驱动,传动的平稳性更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顶升设备,包括:
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对置布置并且彼此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均包括支撑框架和顶升组件,所述支撑框架和顶升组件通过升降导向结构配合;
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用于顶升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的顶升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用于顶升所述第二升降组件的顶升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均包括多组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从动轮和摆臂,所述摆臂与所述从动轮同轴连接,所述摆臂上设有与所述顶升组件配合的施力部件;
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两端设有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轮传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轮链条传动;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轮链条传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布置于所述升降组件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组件设有水平导轨,所述施力部件包括与所述水平导轨配合的滚动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组件上设有滚轮防护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到位检测开关和/或减速检测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设有与所述顶升组件配合的安全插销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纵框架和竖框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的支撑框架和第二升降组件的支撑框架通过横框架连接,所述升降导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竖框架的竖向导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导轨座,所述导轨座的底部连接所述水平导轨,所述导轨座的两端设有与所述竖向导轨配合的滑块,所述导轨座顶部连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连接有加强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和/或驱动组件的外侧设有防护网。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共用一套驱动组件,实现了两端升降的一致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顶升设备无法实现高精度动作的问题。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均包括多组顶升机构,进而保证了顶升设备每侧均具有多个传动点对车身等物料进行升降,提高了传动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去除防护网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顶升设备,包括升降组件、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其可以用于顶升物料、设备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顶升车身为例进行说明,但该顶升设备的顶升对象并不限于此。
结合图1、图2,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组件11和第二升降组件12,第一升降组件11和第二升降组件12对置布置并且彼此间隔一定距离,使用时,第一升降组件11和第二升降组件12位于车身的两侧,形成侧顶升设备。第一升降组件11和第二升降组件12均包括支撑框架13和顶升组件14,顶升组件14用于顶升车身,支撑框架13具有一定高度,支撑框架13和顶升组件14通过升降导向结构配合,支撑框架13为顶升组件14提供升降导向,使机构平稳、高效滑动。
传动组件用于将驱动组件的动力传递至顶升组件14,以实现顶升功能。结合图1、图2,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对应于第一升降组件11,第一传动组件用于顶升第一升降组件11的顶升组件14,第二传动组件对应于第二升降组件12,第二传动组件用于顶升第二升降组件12的顶升组件14,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均包括多组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包括从动轮21和摆臂22,摆臂22与从动轮21同轴连接,摆臂22上设有与顶升组件14配合的施力部件23,施力部件23可采用连杆、滑块或滚动体。
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即一个电机动力源带动两套传动组件运转,实现两侧同步升降运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传动精度。结合图1、图2,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31和传动轴32,传动轴32与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传动轴32的两端设有第一主动轮33和第二主动轮34,第一主动轮33与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轮21传动连接,第二主动轮34与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轮21传动连接。
工作时,结合图2,驱动电机31将动力传至传动轴32,传动轴32通过主动轮带动多组顶升机构的从动轮21转动,从动轮21带动摆臂22旋转,摆臂22通过施力部件23与顶升组件14配合,将其旋转运动转换为顶升组件14沿升降导向结构的升降运动,从而实现顶升组件14的升降驱动,当有输送载荷时,通过驱动电机31的正反转,便可实现输送载荷的上下切换。
其中,第一升降组件11和第二升降组件12共用一套驱动组件,实现了两端升降的一致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顶升设备无法实现高精度动作的问题。同时,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均包括多组顶升机构,进而保证了顶升设备每侧均具有多个传动点对车身等物料进行升降,提高了传动的平稳性。
第一主动轮33与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轮21,第二主动轮34与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轮21可采用齿轮传动、带传动等方式实现传动,例如在2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动轮33与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轮21链条35传动;第二主动轮34与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轮21链条35传动。具体的,传动轴32的两端均设有两个小链轮,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两个大链轮通过链条35传动,此方式能提高传动效率和精度,使机构运转更平稳;同时缩小了空间尺寸,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驱动电机31可以布置于传动轴32的中部,也可以布置于传动轴32的一端,例如在图2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31布置于升降组件的外侧,这种布置方式可以避免电机占用第一升降组件11和第二升降组件12之间的空间,保证车身具有充足的升降空间。
进一步地,结合图2,驱动电机31通过电机安装座固定,驱动电机31通过法兰与传动轴32的一端直接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需要,将驱动电机31与传动轴32错开,并通过传动结构与传动轴32间接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顶升组件14设有水平导轨15,施力部件23包括与水平导轨15配合的滚动体23,在摆臂22摆动过程中,滚动体23沿水平导轨15移动,将摆臂22的摆动动作转变为顶升组件14的升降动作。通过水平导轨15和滚动体23的配合,降低施力部件23与顶升组件14的摩擦,提升设备升降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结合图1、图2,顶升组件14上设有滚轮防护架16,滚轮防护架16与水平导轨15搭建成传动升降铰链,水平导轨15和滚轮防护架16保证了升降传动的运行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支撑框架13上设有到位检测开关和/或减速检测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支撑框架13设有与顶升组件14配合的安全插销组件17,便于在维修检测时将顶升组件14限定于特定位置。
具体的,结合图2,支撑框架13包括纵框架131和竖框架132,第一升降组件11的支撑框架13和第二升降组件12的支撑框架13通过横框架133连接,竖框架132分布于顶升设备的四角,升降导向结构包括设置于竖框架132的竖向导轨18,顶升组件14包括导轨座141,顶升组件14位于两侧的竖框架132之间,导轨座141的底部连接水平导轨15,导轨座141的两端设有与竖向导轨18配合的滑块142,导轨座141顶部连接支撑柱143,支撑柱143用于支撑车身结构,支撑柱143之间连接有加强杆144,以提升整体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传动组件和/或驱动组件的外侧设有防护网4,减少机构运转时的安全隐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示例”、“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顶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对置布置并且彼此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均包括支撑框架和顶升组件,所述支撑框架和顶升组件通过升降导向结构配合;
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用于顶升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的顶升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用于顶升所述第二升降组件的顶升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均包括多组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从动轮和摆臂,所述摆臂与所述从动轮同轴连接,所述摆臂上设有与所述顶升组件配合的施力部件;
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两端设有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轮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从动轮链条传动;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从动轮链条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布置于所述升降组件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设有水平导轨,所述施力部件包括与所述水平导轨配合的滚动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上设有滚轮防护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到位检测开关和/或减速检测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设有与所述顶升组件配合的安全插销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纵框架和竖框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的支撑框架和第二升降组件的支撑框架通过横框架连接,所述升降导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竖框架的竖向导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顶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导轨座,所述导轨座的底部连接所述水平导轨,所述导轨座的两端设有与所述竖向导轨配合的滑块,所述导轨座顶部连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连接有加强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和/或驱动组件的外侧设有防护网。
CN202022222496.0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顶升设备 Active CN214653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2496.0U CN214653319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顶升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22496.0U CN214653319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顶升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53319U true CN214653319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44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22496.0U Active CN214653319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顶升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533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5929A (zh) 一种带有举升装置和旋转装置的搬运小车
CN111520022A (zh) 铁路机动装备车滑动顶盖
CN215558699U (zh) 一种可调式地铁牵引箱检修升降装置
CN214653319U (zh) 一种顶升设备
CN214987889U (zh) 一种重载四向穿梭车
CN205151689U (zh) 滑板转角升降机
CN206088902U (zh) 车载式无人机升降平台系统
CN203699226U (zh) 一种用于滑板输送线的滑板及滑板输送线
CN217996684U (zh) 一种安全举升架
CN111409993A (zh) 一种用于搬运机器人的换向顶升机构
CN214421643U (zh) 一种车身输送系统
CN110217728A (zh) 一种电动叉车提升装置
CN216711480U (zh) 一种自动引导小车举升机构
CN108657058A (zh) 无人机车载装置
CN212639812U (zh) 一种新型提升机
CN110921461B (zh) 一种安全稳定型小型吊笼
CN211286858U (zh) 一种上料装置及立体车库
CN107628572B (zh) 移载货叉升降机及使用该移载货叉升降机的车辆生产线
CN217919684U (zh) 一种清洗架运输储存装置
CN111573483A (zh) 双曳引轮驱动载货电梯
CN214734142U (zh) 一种提升结构和具有其的提升设备
CN215886064U (zh) 成型台的一体式升降行走装置
CN215248873U (zh) 一种电梯控制柜
CN216334809U (zh) 一种主线落筐装置
CN104652889A (zh) 一种平面移动类停车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