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48959U - 一种推进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推进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48959U
CN214648959U CN202120555569.XU CN202120555569U CN214648959U CN 214648959 U CN214648959 U CN 214648959U CN 202120555569 U CN202120555569 U CN 202120555569U CN 214648959 U CN214648959 U CN 214648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tator
assembly
clamping surface
bear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555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师正
谭浩
陈锦
万小康
潘宗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5556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48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48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48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推进器组件,包括电机壳体和电机,电机壳体包括前盖、后盖和中间机壳,前盖和后盖分别可拆卸密封连接于中间机壳两端;前盖、中间机壳和后盖形成有容纳腔;电机设置于容纳腔内;其中,中间机壳内壁形成有若干个配合面,用于与电机的外表面配合;若干个配合面一次加工制成以具有同一中轴线。本申请推进器组件提高电机壳体和电机之间装配的同轴度精度,易于装配的同时还提高电机装配精度及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推进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船用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推进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推进器组件中的电机通常是在电机前盖、电机后盖之间设置两组轴承以支撑输出轴,以实现电机正常运转。在一些方案中,轴承室被设置于前后端盖中,通过前后端盖翻边部分的相互配合实现两个轴承室同轴设置。也有部分电机的定子直接与电机前盖或者电机后盖采用过盈配合,电机后盖或电机前盖与定子采用间隙配合后通过紧固件固定。由于电机前盖或者电机后盖都是与定子配合,可能导致前后轴承室同轴度较差。上述两种情况一方面可能导致装配难度增加,同时也使电机装配精度较差,从而导致进一步影响电机性能、工作效率以及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推进器组件,以解决现有电机装配过程中,较难保证电机前盖上的轴承室和电机后盖上的轴承室的同轴度,从而可能导致装配难度增加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推进器组件,包括:电机壳体,电机壳体包括前盖、后盖和中间机壳,前盖和后盖分别可拆卸密封连接于中间机壳两端;前盖、中间机壳和后盖形成有容纳腔;电机,设置于容纳腔内;其中,中间机壳内壁形成有若干个配合面,用于与电机的外表面配合;若干个配合面一次加工制成以具有同一中轴线。
其中,电机包括定子、输出轴、前轴承、后轴承、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前轴承和后轴承分别套设于输出轴两端,前轴承通过前轴承座固定于中间机壳内,后轴承安装于后轴承座中,后轴承座与中间机壳连接;若干个配合面沿前盖向后盖方向上依次为第一卡接面、第二卡接面、第三卡接面以及第四卡接面,第一卡接面与前轴承座同轴设置,第二卡接面与定子外表面同轴设置,第三卡接面和第四卡接面均与后轴承座同轴配合。
其中,第二卡接面与定子外表面热套配合设置。
其中,后轴承沿输出轴两侧均设置动密封件。
其中,中间机壳内壁形成有若干个安装孔,若干个安装孔与若干个配合面一体成型。
其中,后盖外端面呈外凸的曲面设置,前盖外端面呈圆台设置。
其中,电机包括转子,转子包括多个相互错开预设角度的转子铁芯段,转子铁芯段由转子冲片叠压而成。
其中,转子为偏心转子。
其中,电机包括定子出线件、动力出线件和转接支架,转接支架设置于容纳腔内,转接支架两端均与定子出线件和动力出线件连接。
其中,转接支架包括底板,底板可拆卸于电机内。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推进器组件包括电机壳体和电机,电机壳体包括前盖、后盖和中间机壳,前盖和后盖分别可拆卸密封连接于中间机壳两端;前盖、中间机壳和后盖形成有容纳腔。电机设置于容纳腔内;其中,中间机壳内壁形成有若干个配合面,用于与电机的外表面配合,提高电机壳体和电机之间装配的同轴度精度,易于装配。进一步地,若干个配合面一次加工制成以具有同一中轴线,以进一步提高同轴度精度,同时提高了电机装配精度及性能,更易于装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推进器组件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A-A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B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C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转接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转接支架与定子出线、动力出线的装配图。
附图标号:1、电机壳体;11、前盖;12、后盖;13、中间机壳;131、配合面;1311、第一卡接面;1312、第二卡接面;1313、第三卡接面;1314、第四卡接面;132、凸台耳朵部;1322、安装孔;14、容纳腔;2、电机;21、定子;22、输出轴;23、前轴承;24、后轴承;25、前轴承座;27、定子出线;28、动力出线;29、转子;291、转子铁芯段;3、转接支架;31、支撑座;311、固定孔;312、容置槽;32、夹板;33、线槽;34、连接件;35、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推进器组件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图1是本申请推进器组件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推进器组件实施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局部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推进器组件包括电机壳体1和电机2,电机壳体1包括前盖11、后盖12和中间机壳13,前盖11和后盖12分别位于中间机壳13两端,并分别可拆卸密封连接于中间机壳13两端。前盖11、中间机壳13和后盖12形成有容纳腔14,其中容纳腔14为密封腔体,电机2位于容纳腔14内。中间机壳13内壁形成有若干个配合面131,上述若干个配合面131用于与电机2的外表面配合,能够提高电机壳体1和电机2之间装配的同轴度精度,提升电机2效率、稳定性,降低运转噪音且易于装配。其中,若干个配合面131一次加工制成以具有同一中轴线,以进一步提高同轴度精度以及装配精度、性能,更易于装配。
请参阅图5和图6,图5是图2所示B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所示C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3和图4,电机2包括定子21、输出轴22、前轴承23、后轴承24、前轴承座25和后轴承座(图上未示意),前轴承23和后轴承24分别套设于输出轴22两端,前轴承23通过前轴承座25固定于中间机壳13内,后轴承24安装于后轴承座中,后轴承座与中间机壳13连接。在实际过程中,后轴承座与后盖12可以分离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后盖12相当于后轴承座,起到安装后轴承24的作用。
上述中间机壳13沿前盖11向后盖12方向上,若干个配合面131依次设置第一卡接面1311、第二卡接面1312、第三卡接面1313以及第四卡接面1314。其中第一卡接面1311与前轴承座25同轴设置且配合定位,第二卡接面1312与定子21外表面同轴设置且配合定位,第三卡接面1313和第四卡接面1314分别与后轴承座同轴设置且配合定位,使电机2与中间机壳13能保持同轴度一致,提高电机整体性能。
具体地,所述前轴承座25靠近中间机壳13一端外轮廓与第一卡接面1311相配合,前轴承座25用于支撑前轴承23,前轴承23可通过在输出轴22两侧设置限位轴套(图上未示意)以及输出轴22上的台阶面(图上未示意)对其轴向定位。
后轴承座靠近中间机壳13一端外轮廓与第三卡接面1313、第四卡接面1314相配合。后轴承24与后轴承座相抵接,后轴承24同样可通过在输出轴22两侧设置限位轴套(图上未示意)以及输出轴22上的台阶面(图上未示意)实现轴向定位。后轴承座设置于后盖12内,后轴承座可以与后盖12设置于一体,也可以分离设置。后盖12与中间机壳13所形成的容置腔14内还可包括油封(图上未示意)、油封盖板(图上未示意)以及密封挡圈(图上未示意)以提高推进器组件的防水性能。
在实际过程中,定子21还可以通过热套工艺与中间机壳13相连接,如定子21外表面与第二卡接面1312同轴设置,可进一步保证定子21与中间机壳13之间的同轴度精度。其中定子21和中间机壳13进行热套工艺过程中,其产生的热量通过中间机壳13传导出,能够降低电机2内部温度,防止电机2在长时间高速运转下过温,影响整体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后轴承24可以为开式轴承,成本更低,可适用于高速旋转的情形,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也可以采用闭式轴承,无需自身加油润滑。开式轴承沿输出轴22两侧均设置有油封,通过油封以用于形成密封防水腔体。所述油封也可使用其他类型的动密封代替,如泛塞封、机械密封、斯特封。前轴承23可以为普通闭式轴承,也可以根据使用需要选择开式轴承,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中间机壳13内壁形成有若干个安装孔1322,若干个安装孔1322可以用于安装固定前轴承座25或后轴承座,也可以用于前盖11与中间机壳13定位安装、后盖12与中间机壳13安装固定。即上述安装孔1322起到固定定位作用。上述安装孔1322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若干个安装孔1322与若干个配合面131均一次加工制成,以进一步保证电机2安装于电机壳体1内的同轴度一致。
具体地,如前轴承座25固定于中间机壳13内的凸台耳朵部132,凸台耳朵部132上开设有安装孔1322,以通过安装孔1322安装前轴承座25。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在前盖11、后盖12、中间机壳13外部设置翻边结构或凸起筋条进行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电机壳体1与推进器组件中的支撑壳(图上未示意)等连接,支撑壳可以为一中空的壳体,其内部可以设置传动轴、电气线缆、冷却流道等。前盖11与后盖12均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中间机壳13密封连接,以提高电机壳体1密封性,实现电机壳体1防水。其中螺钉等紧固件上面可以安装有橡胶塞(图上未示意),橡胶塞填充后使电机壳体表面平整,没有坑或者凸起,以提高推进器的流体性能。同时,前盖11、后盖12分别与中间机壳13两端接触处沿周向设置有密封凹槽,密封凹槽内设置有O圈密封,以防止外界流体流入电机内部,进一步提高电机壳体1的防水性。其中前盖11、后盖12分别与中间机壳13两端接触处也可以采取其他密封方式,如垫片密封、星型密封圈等静密封常用形式。
上述后盖12外端面设置为外凸的曲面,前盖11外端面为一圆台,前盖11与后盖12形状可以减少推进器组件在流体中受到的阻力,提高推进器组件的推进效率。
请参阅图7,图7是图1所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电机2还包括转子29,转子29采用分段斜极设置,即转子29包括多个相互错开预设角度的转子铁芯段291,所述转子铁芯段291由转子冲片叠压而成,转子分段斜级有较好的齿谐波及齿槽转矩削弱效果,可减小电机2转动时引起的电机2的振动和噪声,并且有利于降低磁钢的加工生产成本。
具体地,转子29为偏心转子,即每一齿槽内的转子29外圆弧段的圆心不与转子29中心重合,可以进一步降低电机2的齿槽转矩,方便控制。
由于大功率电机2线径较粗,不易弯折,出线所占空间较大,电机2出线位置需尽量优化利用内部空间,便于出线。
请参阅图8和图9,图8是图1所示转接支架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图1所示转接支架与定子出线、动力出线的装配图。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6,电机2包括定子出线件(图上未示意)、动力出线件(图上未示意)和转接支架3,其中定子出线件与定子21连接,动力出线件与控制器(未示出)电连接。转接支架3设置于容纳腔14内且位于中间机壳13内,转接支架3两端均与定子出线件和动力出线件连接,用于将定子出线件和动力出线件装配于转接支架3内,从而简化定子出线件和动力出线件出线难度,减小电机2出线占用空间。
具体地,转接支架3包括支撑座31和两个夹板32,两个夹板32分别设置于支撑座31上,其中两个夹板32围设形成有线槽33。定子出线件的一端和动力出线件的一端相对设置,且均固定于线槽33内,以使得定子出线件和动力出线件沿线槽33方向延伸弯曲,增加定子出线件和动力出线件连接的可靠性。上述夹板32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者多个,其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进一步地,定子出线件包括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定子出线27。动力出线件包括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动力出线28。其中电机2包括至少三个连接件34,连接件34数量为三个或者多个。上述至少三个连接件34分别与对应的一定子出线27和一动力出线28连接,即连接件34一端与定子出线27连接,另一端与动力出线28连接。其中连接件34用于固定定子出线27以及动力出线28,以固定定子出线27和动力出线28。上述至少三个连接件34固定于线槽33内,以将定子出线27和动力出线28固定在支撑座31的线槽33内。
具体地,由于电机2中定子21存在至少三个定子出线27以及至少三个动力出线28,因此线槽33内成排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固定孔311,固定件通过至少三个连接件34分别与对应的固定孔311连接,即一个连接件34对应一个定子出线27、一个动力出线28以及固定件。
由于电机2中存在至少三个定子出线27以及至少三个动力出线28,夹板32数量可以为多个,其中线槽33数量可以为至少三个,一个线槽33对应一个定子出线27和一个动力出线28。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三个固定孔311设置于支撑座31一侧面,支撑座31另一侧面成排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容置槽312,容置槽312内设置有锁紧件,如螺母。至少三个固定孔311和对应的至少三个容置槽312连通,螺钉或螺柱穿设连接件34并螺纹连接于锁紧件。上述固定孔311为圆孔,容置槽312为弧形槽。在其他实施例中,容置槽312也可以设置为方形或其他形状。
上述支撑座31纵向截面可以呈三角形,易节省空间且结构更加稳定。其中定子出线27从定子21下方伸出后,沿着分隔设置的三道线槽33向上弯曲,定子出线件与上方动力出线件于固定孔311处交汇,并通过螺钉锁紧,容置槽312内空间可用于容置锁紧件,增加接线部分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地,转接支架3包括底板35,底板35固定在支撑座31远离夹板32的一端,其中底板35可拆卸于电机2内。可选的,底板35四角开设有台阶孔,可通过沉头螺钉固定于电机2内。进一步地,底板35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前轴承座25上。
在一实施例中,定子出线件除了电机2的三相线,还可以包括信号线,三相线主要用于连接电源给电机2供电,信号线主要用于传输控制信号或电机的传感器信号。
上述电机2还可以包括传感器或者驱动器。例如,当电机2为永磁同步电机时,传感器可以为旋转变压器,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电机2旋转角度或位置的传感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推进器组件包括电机壳体和电机,电机壳体包括前盖、后盖和中间机壳,前盖和后盖分别可拆卸密封连接于中间机壳两端;前盖、中间机壳和后盖形成有容纳腔。电机设置于容纳腔内;其中,中间机壳内壁形成有若干个配合面,用于与电机的外表面配合,提高电机壳体和电机之间装配的同轴度精度,易于装配。进一步地,若干个配合面一次加工制成以具有同一中轴线,以进一步提高同轴度精度,同时提高了电机装配精度及性能,更易于装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推进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前盖、后盖和中间机壳,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分别可拆卸密封连接于所述中间机壳两端;所述前盖、所述中间机壳和所述后盖形成有容纳腔;
电机,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其中,所述中间机壳内壁形成有若干个配合面,用于与所述电机的外表面配合;所述若干个配合面一次加工制成以具有同一中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定子、输出轴、前轴承、后轴承、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所述前轴承和所述后轴承分别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两端,所述前轴承通过所述前轴承座固定于所述中间机壳内,所述后轴承安装于所述后轴承座中,所述后轴承座与所述中间机壳连接;
所述若干个配合面沿所述前盖向所述后盖方向上依次为第一卡接面、第二卡接面、第三卡接面以及第四卡接面,所述第一卡接面与所述前轴承座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面与所述定子外表面同轴设置,所述第三卡接面和所述第四卡接面均与所述后轴承座同轴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进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面与所述定子外表面热套配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进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承沿所述输出轴两侧均设置动密封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机壳内壁形成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若干个安装孔与所述若干个配合面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外端面呈外凸的曲面设置,所述前盖外端面呈圆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转子,所述转子包括多个相互错开预设角度的转子铁芯段,所述转子铁芯段由转子冲片叠压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进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为偏心转子。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推进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出线件、动力出线件和转接支架,所述转接支架设置于容纳腔内,所述转接支架两端均与所述定子出线件和所述动力出线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推进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可拆卸于所述电机内。
CN202120555569.XU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推进器组件 Active CN214648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5569.XU CN214648959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推进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5569.XU CN214648959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推进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48959U true CN214648959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54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55569.XU Active CN214648959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推进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489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28749B1 (en) Structure of motor housing having integrally molded electric connector
US20070210655A1 (en) Electric machine with improved water cooling system
KR20010101636A (ko) 모터 하우징을 갖는 액체 펌프와 모터 하우징 제조 방법
JP2001025198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駆動装置
EP3770434A1 (en) Electronic oil pump
CN210404909U (zh) 外转子无刷电机及其外转子
CN214648959U (zh) 一种推进器组件
US20230072181A1 (en) Stator for an electric motor
CN215498529U (zh) 一种电机壳体结构及电机
US20210143704A1 (en) Electric mo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14362416A (zh) 一种定子外壳绝缘结构及盘式电机
CN113472126A (zh) 双电机组件及车辆
CN113530839A (zh) 水泵
CN215911975U (zh) 一种可灵活拓展的盘式电机
CN113557654A (zh) 电动机
CN212992069U (zh) 一种定子总成
CN215772768U (zh) 一种易组装的盘式电机
CN218041076U (zh) 一种大扭力蜗杆串激电机结构
CN218102740U (zh) 定子组件和电机
CN217805217U (zh) 动力装置、推进器及水上设备
CN212627611U (zh) 一种适配性强的异步三相电机
CN221042426U (zh) 电机
CN216649460U (zh) 驱动装置
CN212304900U (zh) 一种步进电机
CN213627701U (zh) 一种恒压涡轮发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