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48795U - 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48795U
CN214648795U CN202120973917.5U CN202120973917U CN214648795U CN 214648795 U CN214648795 U CN 214648795U CN 202120973917 U CN202120973917 U CN 202120973917U CN 214648795 U CN214648795 U CN 214648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necting plate
electric vehicle
top end
vehicle st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739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天麟
张松
袁吉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Zhibo Loc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Zhibo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Zhibo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Zhibo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739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48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48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48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包括管套、车身连接架和控制本体,还包括提高安全性的阻力结构、智能提醒的转向结构和减少摩擦损耗的润滑结构,所述车身连接架的一端安装有管套,且管套的底端安装有下连接板,所述阻力结构设置于下连接板的底端,所述管套的顶端安装有上连接板,且上连接板顶端的四周环形设置有下防护环,所述转向结构设置于上连接板的顶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阻力结构,利用第一橡胶凸起与第二橡胶凸起防止在行驶过程中控制本体出现偏移的情况而导致车辆出现危险的S形行驶路线,且降低了使用者对控制本体的控制难度,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一种以电能作为能源的代步工具,因其便利性高和耗能低受到人们喜爱,且电动车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仍在不断上升,电动车的转向控制装置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但现有的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仍有一定的缺陷。
经过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0712706A,公告日2020年1月21日,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转向控制装置,文中提出“前叉102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限位板103相对的面固定连接,前叉套管105的右侧面分别与衔接板104和车架10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前叉套管105的顶部与支撑杆107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杆107的顶部与电动车头108的底部固定连接”,该装置的车头转向不具有安全限制,在行驶状态下车头容易扭动偏移路线,安全性低,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安全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包括管套、车身连接架和控制本体,还包括提高安全性的阻力结构、智能提醒的转向结构和减少摩擦损耗的润滑结构,所述车身连接架的一端安装有管套,且管套的底端安装有下连接板,所述阻力结构设置于下连接板的底端;
所述管套的顶端安装有上连接板,且上连接板顶端的四周环形设置有下防护环,所述转向结构设置于上连接板的顶端;
所述上连接板顶端的一端安装有基准柱,所述管套一侧的顶端安装有储油盒,所述润滑结构设置于储油盒一侧的下端;
所述管套靠近储油盒一侧的上端开设有连接管,所述管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控制本体,且控制本体表面的上端安装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底端靠近基准柱的一端安装有距离传感器,所述下连接板下方的控制本体表面安装有下固定板,且下固定板的底端安装有前叉。
优选的,所述阻力结构包括上固定环,所述上固定环环形设置于下连接板底端的四周,且上固定环内部的下端环形等间距安装有第二橡胶凸起,所述下连接板底端的两端安装有移动柱,所述下固定板顶端的四周环形设置有下固定环,且下固定环的表面环形等间距安装有第一橡胶凸起,所述下固定板顶端的两侧安装有固定柱。
优选的,所述转向结构包括右导电块、左导电块和上导电块,所述右导电块设置于上连接板顶端的一侧,所述上连接板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左导电块,所述上固定板底端远离距离传感器的一端安装有右导电块。
优选的,所述润滑结构包括连接杆、螺纹杆、螺纹座、活塞和密封圈,所述螺纹座设置于储油盒一侧的下端,且螺纹座的内部贯穿有与螺纹座相匹配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储油盒内部并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远离螺纹座的一端延伸至连接管内部并安装有活塞,所述连接管的内部环形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形状呈圆台形,且活塞的斜面与密封圈的斜面平行。
优选的,所述下防护环的顶端延伸至上防护环的内部,且下防护环的顶端与上防护环内部的顶端呈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凸起和第二橡胶凸起呈半球形,且第一橡胶凸起与第二橡胶凸起呈交错分布。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有下固定板、控制本体、上固定环、下固定环、第一橡胶凸起、固定柱、第二橡胶凸起和移动柱,利用控制本体的转向带动下固定板和下固定环一同转动,在使用者的人力操控下下固定环带动第一橡胶凸起转动与上固定环上的第二橡胶凸起摩擦,同时移动柱向左或向右转动,转动一定角度后移动柱与固定柱两两相抵,防止控制本体偏转过度导致意外发生,当使用者不施力时,第一橡胶凸起与第二橡胶凸起交错相抵,有效防止在行驶过程中控制本体出现偏移的情况而导致车辆出现危险的S形行驶路线,且通过第一橡胶凸起和第二橡胶凸起降低了使用者对控制本体的控制难度,从而解决了安全性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有右导电块、左导电块、上导电块和控制本体,利用控制本体左转时带动上导电块向左转动,与左导电块的顶端相接触,使车辆的左转向灯自动亮起闪烁,使用者操控控制本体进行右转时,上导电块向右转动从而与右导电块的顶端相接触,使车辆的右转向灯自动亮起闪烁,完成转向控制本体回正后上导电块回到原位失去与右导电块和左导电块的接触,转向灯灭,通过转向灯的自动闪灭可以防止使用者转向时忘记打开转向灯的情况出现,提高转向时的安全性,从而解决了无法智能进行转向提醒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提供有管套、储油盒、连接杆、螺纹杆、螺纹座、活塞和密封圈,利用螺纹杆和螺纹座的螺纹配合,旋转螺纹杆,在螺纹座的作用下螺纹杆带动连接杆和活塞向螺纹座的方向移动,储油盒的中的润滑油通过活塞和密封圈之间的空隙流进管套内部,反向旋转螺纹杆,使活塞向密封圈的方向移动,活塞的斜面与密封圈的斜面相抵,润滑油的重力作用会使得活塞与密封圈贴合得越紧,提高了密封性,防止渗漏造成浪费,通过螺纹杆的旋转实现润滑油的定量添加,提高了便利性的同时减少了管套内部因转动摩擦产生的损耗,延长了使用寿命,从而解决了不便对内部添加润滑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力结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正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力结构正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叉;2、下固定板;3、下连接板;4、管套;5、车身连接架;6、转向结构;601、右导电块;602、左导电块;603、上导电块;7、上连接板;8、上固定板;9、控制本体;10、上防护环;11、储油盒;12、润滑结构;1201、连接杆;1202、螺纹杆;1203、螺纹座;1204、活塞;1205、密封圈;13、上固定环;14、下固定环;15、距离传感器;16、基准柱;17、下防护环;18、第一橡胶凸起;19、固定柱;20、第二橡胶凸起;21、移动柱;22、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7,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包括管套4、车身连接架5和控制本体9,还包括提高安全性的阻力结构、智能提醒的转向结构6和减少摩擦损耗的润滑结构12,车身连接架5的一端安装有管套4,且管套4的底端安装有下连接板3,阻力结构设置于下连接板3的底端;
管套4的顶端安装有上连接板7,且上连接板7顶端的四周环形设置有下防护环17,转向结构6设置于上连接板7的顶端;
上连接板7顶端的一端安装有基准柱16,管套4一侧的顶端安装有储油盒11,润滑结构12设置于储油盒11一侧的下端;
管套4靠近储油盒11一侧的上端开设有连接管22,管套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控制本体9,且控制本体9表面的上端安装有上固定板8,上固定板8底端靠近基准柱16的一端安装有距离传感器15,车辆启动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距离传感器15的输入端电连接,距离传感器15的型号可为TCT40-12WTR,下连接板3下方的控制本体9表面安装有下固定板2,且下固定板2的底端安装有前叉1;
下防护环17的顶端延伸至上防护环10的内部,且下防护环17的顶端与上防护环10内部的顶端呈滑动连接;
请参阅图1-7,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还包括阻力结构,阻力结构包括上固定环13,上固定环13环形设置于下连接板3底端的四周,且上固定环13内部的下端环形等间距安装有第二橡胶凸起20,下连接板3底端的两端安装有移动柱21,下固定板2顶端的四周环形设置有下固定环14,且下固定环14的表面环形等间距安装有第一橡胶凸起18,下固定板2顶端的两侧安装有固定柱19;
第一橡胶凸起18和第二橡胶凸起20呈半球形,且第一橡胶凸起18与第二橡胶凸起20呈交错分布;
具体地,如图1、图2、图4、图5和图7所示,控制本体9转向时带动下固定板2和下固定环14一同转动,在使用者的人力操控下下固定环14带动第一橡胶凸起18转动与上固定环13上的第二橡胶凸起20摩擦,同时移动柱21向左或向右转动,转动一定角度后移动柱21与固定柱19两两相抵,防止控制本体9偏转过度导致意外发生,当使用者不施力时,第一橡胶凸起18与第二橡胶凸起20交错相抵,有效防止在行驶过程中控制本体9出现偏移的情况而导致车辆出现危险的S形行驶路线,且通过第一橡胶凸起18和第二橡胶凸起20降低了使用者对控制本体9的控制难度,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实施例2:转向结构6包括右导电块601、左导电块602和上导电块603,右导电块601设置于上连接板7顶端的一侧,上连接板7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左导电块602,上固定板8底端远离距离传感器15的一端安装有右导电块601;
具体地,如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当使用者操控控制本体9进行左转时,上导电块603向左转动从而与左导电块602的顶端相接触,使车辆的左转向灯自动亮起闪烁,使用者操控控制本体9进行右转时,上导电块603向右转动从而与右导电块601的顶端相接触,使车辆的右转向灯自动亮起闪烁,完成转向控制本体9回正后上导电块603回到原位失去与右导电块601和左导电块602的接触,转向灯灭,通过转向灯的自动闪灭可以防止使用者转向时忘记打开转向灯的情况出现,提高转向时的安全性。
实施例3:润滑结构12包括连接杆1201、螺纹杆1202、螺纹座1203、活塞1204和密封圈1205,螺纹座1203设置于储油盒11一侧的下端,且螺纹座1203的内部贯穿有与螺纹座1203相匹配的螺纹杆1202,螺纹杆1202的一端延伸至储油盒11内部并安装有连接杆1201,且连接杆1201远离螺纹座1203的一端延伸至连接管22内部并安装有活塞1204,连接管22的内部环形设置有密封圈1205;
活塞1204的形状呈圆台形,且活塞1204的斜面与密封圈1205的斜面平行;
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6所示,旋转螺纹杆1202,在螺纹座1203的作用下螺纹杆1202带动连接杆1201和活塞1204向螺纹座1203的方向移动,储油盒11的中的润滑油通过活塞1204和密封圈1205之间的空隙流进管套4内部,反向旋转螺纹杆1202,使活塞1204向密封圈1205的方向移动,活塞1204的斜面与密封圈1205的斜面相抵,润滑油的重力作用会使得活塞1204与密封圈1205贴合得越紧,提高了密封性,防止渗漏造成浪费,通过螺纹杆1202的旋转实现润滑油的定量添加,提高了便利性的同时减少了管套4内部因转动摩擦产生的损耗,延长了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当使用者在行驶过程中出现转向行为,使用者操控控制本体9向左或向右转动,控制本体9带动上固定板8和距离传感器15转动,距离传感器15离开基准柱16的正上方从而改变了距离传感器15所检测到的高度距离,电动车的控制系统在该情况下自动降速,防止速度过快而产生打滑或翻车的意外;
第一创新点实施步骤:
第一步:控制本体9转向时带动下固定板2和下固定环14一同转动,在使用者的人力操控下下固定环14带动第一橡胶凸起18转动与上固定环13上的第二橡胶凸起20摩擦;
第二步:同时移动柱21向左或向右转动,转动一定角度后移动柱21与固定柱19两两相抵,防止控制本体9偏转过度导致意外发生;
第三步:当使用者不施力时,第一橡胶凸起18与第二橡胶凸起20交错相抵,有效防止在行驶过程中控制本体9出现偏移的情况而导致车辆出现危险的S形行驶路线,且通过第一橡胶凸起18和第二橡胶凸起20降低了使用者对控制本体9的控制难度,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第二创新点实施步骤:
第一步:当使用者操控控制本体9进行左转时,上导电块603向左转动从而与左导电块602的顶端相接触,使车辆的左转向灯自动亮起闪烁;
第二步:使用者操控控制本体9进行右转时,上导电块603向右转动从而与右导电块601的顶端相接触,使车辆的右转向灯自动亮起闪烁;
第三步:完成转向控制本体9回正后上导电块603回到原位失去与右导电块601和左导电块602的接触,对应的转向灯灭,通过转向灯的自动闪灭可以防止使用者转向时忘记打开转向灯的情况出现,提高转向时的安全性,上防护环10和下防护环17可以防止右导电块601、左导电块602和上导电块603被淋雨受潮。
第三创新点实施步骤:
第一步:旋转螺纹杆1202,在螺纹座1203的作用下螺纹杆1202带动连接杆1201和活塞1204向螺纹座1203的方向移动,储油盒11的中的润滑油通过活塞1204和密封圈1205之间的空隙流进管套4内部;
第二步:反向旋转螺纹杆1202,使活塞1204向密封圈1205的方向移动,活塞1204的斜面与密封圈1205的斜面相抵;
第三步:润滑油的重力作用会使得活塞1204与密封圈1205贴合得越紧,提高了密封性,防止渗漏造成浪费,通过螺纹杆1202的旋转实现润滑油的定量添加,提高了便利性的同时减少了管套4内部因转动摩擦产生的损耗,延长了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包括管套(4)、车身连接架(5)和控制本体(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高安全性的阻力结构、智能提醒的转向结构(6)和减少摩擦损耗的润滑结构(12);
所述车身连接架(5)的一端安装有管套(4),且管套(4)的底端安装有下连接板(3),所述阻力结构设置于下连接板(3)的底端;
所述管套(4)的顶端安装有上连接板(7),且上连接板(7)顶端的四周环形设置有下防护环(17),所述转向结构(6)设置于上连接板(7)的顶端;
所述上连接板(7)顶端的一端安装有基准柱(16),所述管套(4)一侧的顶端安装有储油盒(11),所述润滑结构(12)设置于储油盒(11)一侧的下端;
所述管套(4)靠近储油盒(11)一侧的上端开设有连接管(22),所述管套(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控制本体(9),且控制本体(9)表面的上端安装有上固定板(8),所述上固定板(8)底端靠近基准柱(16)的一端安装有距离传感器(15),所述下连接板(3)下方的控制本体(9)表面安装有下固定板(2),且下固定板(2)的底端安装有前叉(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结构包括上固定环(13),所述上固定环(13)环形设置于下连接板(3)底端的四周,且上固定环(13)内部的下端环形等间距安装有第二橡胶凸起(20),所述下连接板(3)底端的两端安装有移动柱(21),所述下固定板(2)顶端的四周环形设置有下固定环(14),且下固定环(14)的表面环形等间距安装有第一橡胶凸起(18),所述下固定板(2)顶端的两侧安装有固定柱(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结构(6)包括右导电块(601)、左导电块(602)和上导电块(603),所述右导电块(601)设置于上连接板(7)顶端的一侧,所述上连接板(7)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左导电块(602),所述上固定板(8)底端远离距离传感器(15)的一端安装有右导电块(6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结构(12)包括连接杆(1201)、螺纹杆(1202)、螺纹座(1203)、活塞(1204)和密封圈(1205),所述螺纹座(1203)设置于储油盒(11)一侧的下端,且螺纹座(1203)的内部贯穿有与螺纹座(1203)相匹配的螺纹杆(1202),所述螺纹杆(1202)的一端延伸至储油盒(11)内部并安装有连接杆(1201),且连接杆(1201)远离螺纹座(1203)的一端延伸至连接管(22)内部并安装有活塞(1204),所述连接管(22)的内部环形设置有密封圈(12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204)的形状呈圆台形,且活塞(1204)的斜面与密封圈(1205)的斜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护环(17)的顶端延伸至上防护环(10)的内部,且下防护环(17)的顶端与上防护环(10)内部的顶端呈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凸起(18)和第二橡胶凸起(20)呈半球形,且第一橡胶凸起(18)与第二橡胶凸起(20)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CN202120973917.5U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 Active CN214648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73917.5U CN214648795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73917.5U CN214648795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48795U true CN214648795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87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73917.5U Active CN214648795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487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15524U (zh) 一种智慧交通用红绿灯装置
CN210797649U (zh) 一种安全智能井盖
CN214648795U (zh) 一种电动车辆转向控制装置
CN202782919U (zh) 一种自动调节的外后视镜系统
CN110641584A (zh) 带有安全警示功能的电动滑板车
CN111391686A (zh) 一种伸缩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103057483A (zh) 一种汽车底部环境监视系统
CN212289662U (zh)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后视镜
CN211167274U (zh) 自行车脚踏板
CN111483537B (zh) 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的电动车缓冲防倒装置
CN211420913U (zh) 一种新型公路防眩板
CN111949019A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自主定位巡航用路面探测机构
CN208615815U (zh) 一种警示侧后方车辆的智能安全后视镜
CN207112644U (zh) 一种带警示标志的太阳能路灯
CN111890966A (zh) 一种基于电容式传感的隐藏式充电装置
CN202987001U (zh) 一种汽车底部环境监视系统
CN205915963U (zh) 一种汽车防酒驾防疲劳驾驶装置
CN213735344U (zh) 一种多功能镜子
CN211252759U (zh) 一种方向盘指示装置
CN215621670U (zh) 一种汽车前大灯转动装置
CN217379945U (zh) 一种立体车库对中装置
CN213233011U (zh) 一种便于对汽车转向性能检测的车道
CN211308605U (zh) 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轨道交通用警示灯
CN217415603U (zh) 自动转向装置
CN220828660U (zh) 一种管道检测小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