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47890U - 多层升顶结构及房车 - Google Patents

多层升顶结构及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47890U
CN214647890U CN202120730043.0U CN202120730043U CN214647890U CN 214647890 U CN214647890 U CN 214647890U CN 202120730043 U CN202120730043 U CN 202120730043U CN 214647890 U CN214647890 U CN 214647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aminated
top cover
laminated body
bod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300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7300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47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47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47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多层升顶结构及房车,多层升顶结构包括顶盖和层叠结构。顶盖设有安装腔;层叠结构包括n层层叠体,n层层叠体呈层层相套设置,第一层叠体可移动地连接于安装腔内,第n层层叠体可移动地连接于第n‑1层层叠体内,n不小于2,顶盖与第一层叠体沿顶盖的开口的轴向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第n层层叠体与第n‑1层层叠体沿第n层层叠体的开口的轴向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层叠结构处于回缩状态时,层叠结构完全内置于安装腔。当多层升顶结构降下回缩时,n层层叠体回缩为一层,顶盖最后盖设于第一层叠体,大大降低了顶盖和层叠结构缩回时的顶部高度。房车包括多层升顶结构,房车车顶能够最大程度降低,便于房车通行。

Description

多层升顶结构及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升顶结构及房车。
背景技术
提高空间利用率一直是人们出行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中在多数交通工具上例如房车,均设置有伸缩式空间结构。传统的伸缩式空间结构存在以下问题,若拓展空间较大则折叠后的装置所占体积大,出行过程中的通过性差,出行不便利;若想降低装置折叠后的体积,通常拓展空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多层升顶结构及房车,以便于在能够扩展空间的情况下降低压缩后的车顶高度。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层升顶结构,包括顶盖和层叠结构。所述顶盖设有安装腔;所述层叠结构包括n层层叠体,n层所述层叠体呈层层相套设置,第一层所述层叠体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第n层所述层叠体可移动地连接于第n-1层所述层叠体的内壁,n不小于2,所述顶盖与第一层所述层叠体之间能够沿所述顶盖的开口的轴向移动以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第n层所述层叠体与第n-1层所述层叠体之间能够沿第n层所述层叠体的开口的轴向移动以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所述层叠结构处于回缩状态时,所述层叠结构完全内置于所述安装腔。
上述多层升顶结构在使用时,通过顶盖和层叠结构组合形成一顶部的扩展空间,当拓展空间顶部降下回缩时,n层层叠体回缩为一层,顶盖最后盖设在第一层所述层叠体的外侧,使得整个扩展空间收缩成仅有顶盖的高度,其余的层叠体完全容纳在顶盖内部,大大降低了顶盖和层叠结构缩回时的顶部高度。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层升顶结构还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顶盖与第一层所述层叠体之间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以及驱动n层所述层叠体两两之间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设置所述伸缩组件便于所述顶盖与第一层所述层叠体的相对移动以及n层所述层叠体两两之间的相对移动,且便于进行屋顶的顶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组件至少包括n个滑轨,所述顶盖与第一层所述层叠体之间至少设置一个所述滑轨,n层所述层叠体两两之间至少设置一个所述滑轨。通过滑轨实现顶盖与第一层所述层叠体之间的滑动连接和n层所述层叠体两两之间的滑动连接,结构简单可靠,便于该多层升顶结构的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轨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导轨连接于所述顶盖的内壁或除第n层所述层叠体以外的每一层所述层叠体的内壁,所述第二导轨连接于每一层所述层叠体的外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均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两端分别沿中部至对应端部的方向逐渐缩窄;所述第一滚轮包括两个第一锥形头、两个第一凸块、第一弹性件和两个第一连杆,所述第一锥形头的外径较宽一侧与第一连杆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块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之间;所述第二滚轮包括两个第二锥形头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第二锥形头的外径较宽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块;两个所述第一锥形头分别滚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二锥形头分别滚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导轨连接于所述第二滚轮;
当所述层叠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锥形头带动所述第一锥形头一同滑动至极限位置,所述第二凸块伸入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之间,所述第一锥形头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个所述第一凸块配合夹持所述第二凸块;
当所述层叠结构处于回缩状态时,所述第二锥形头脱离所述滑槽的极限状态,所述第一弹性件驱动所述第一锥形头向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带动两个所述第一凸块松开所述第二凸块。当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拉伸至极限位置时,两个第一锥形头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导致两个第一凸块配合夹持所述第二凸块,限制了该滑轨的横向自由度,避免产生横向震动,提高整体紧固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层升顶结构还包括轴套,所述第一导轨还包括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间隔地连接于所述底板并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形成两个外侧凹槽和一个内侧凹槽,两个所述隔板均设有第二滑槽,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杆且放置于所述外侧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所述内侧凹槽;所述第二滚轮还包括两个第二连杆和两个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二锥形头的外径较宽的一侧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杆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两端,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内侧凹槽,所述第二连杆位于所述外侧凹槽,所述第二导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
当所述第二锥形头滑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锥形头向互相靠近的方向压紧抵接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二锥形头脱离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锥形头向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松开。所述第二锥形头滑动至极限位置时,第二锥形头向互相靠近的方向挤压锁紧第二导轨,限制了该滑轨的横向自由度,避免产生横向震动,提高整体紧固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的底部设置第一内扣件,每一个所述层叠体的顶部均设置有外翻件,每一个所述层叠体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内扣件,所述顶盖与第一层所述层叠体之间相互远离至极限状态时,第一层所述层叠体的外翻件抵接于所述第一内扣件以实现限位,n层所述层叠体两两之间相互远离至极限状态时,所述外翻件抵接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层叠体中的所述第二内扣件以互相限位。在该多层升顶结构处于需扩展空间的状态时,外翻件能够扣接在第一内扣件和第二内扣件上,起到限位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层升顶结构还包括至少n个限位组件,每一个所述层叠体的外壁至少设置一个所述限位组件,当所述顶盖与第一层所述层叠体之间相互远离至极限位置时以及当n层所述层叠体两两之间相互远离至极限位置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顶盖与第一层所述层叠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和n层所述层叠体两两之间的相对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卡扣件和固定杆,所述层叠体的外壁设置有内凹槽,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内凹槽内,所述卡扣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上;
当所述层叠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卡扣件转动至伸出所述内凹槽,所述卡扣件抵接于所述顶盖或相邻两个所述层叠体中位于外侧的所述层叠体;
当所述层叠结构处于回缩状态时,所述卡扣件缩回所述内凹槽,所述顶盖或相邻两个所述层叠体中位于外侧的所述层叠体回缩并盖设于处于内侧的所述层叠体的内凹槽。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房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多层升顶结构,还包括卫生间,所述卫生间包括框体、门、翻板和压缩顶,所述压缩顶包括压缩骨架和包裹层,所述压缩骨架可伸缩的设置于所述框体的顶部,所述包裹层套设于所述压缩骨架,所述框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口,所述门设置于所述安装口的边缘,所述翻板可折叠的设置于所述门的顶端。
该房车设置有多层升顶结构,提高该房车在行使过程中的通过性,通过设置n层层叠体的收缩结构,降低每一层的高度,顶盖与层叠体的高度相适配设置,使得该多层升顶结构收缩时,房车车顶最大程度降低,便于房车通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书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图1为房车展开状态的侧面部分剖视图;
图2为房车展开状态的正面部分剖视图;
图3为房车回缩状态的正面部分剖视图;
图4为顶层与多个层叠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限位组件回缩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限位组件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卫生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压缩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滑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滑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多层升顶结构;100、顶盖;110、第一内扣件;200、层叠结构;210、外翻件;220、第二内扣件;230、层叠体;300、伸缩组件;310、滑轨;311、第一导轨;3112、侧板;3114、底板;3116、隔板;3118、内侧凹槽;3119、外侧凹槽;312、第二导轨;313、第一滚轮;3132、第一锥形头;3134、第一凸块;3136、第一弹性件;3138、第一连杆;314、第二滚轮;3142、第二锥形头;3144、连接件;3146、第二连杆;3148、第二弹性件;315、第一滑槽;316、第二滑槽;317、轴套;320、伸缩杆;400、密封件;500、限位组件;510、内凹槽;520、卡扣件;530、固定杆;
20、房车;600、卫生间;610、框体;620、门;630、翻板;640、压缩顶;641、压缩骨架;642、包裹层;700、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3,一实施例中的多层升顶结构10,包括顶盖100和层叠结构200。该顶盖100设有安装腔;该层叠结构200包括n层层叠体230,n层该层叠体230呈层层相套设置,第一层该层叠体230可移动地连接于该安装腔的内壁,第n层该层叠体230可移动地连接于第n-1层该层叠体230的内壁,n不小于2,该顶盖100与第一层该层叠体230之间能够沿该顶盖100的开口的轴向移动以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第n层该层叠体230与第n-1层该层叠体230之间能够沿第n层该层叠体230的开口的轴向移动以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该层叠结构200处于回缩状态时,该层叠结构200完全内置于该安装腔。
请参照图2,具体的,该顶盖100的开口的轴向和第n层该层叠体230的开口的轴向为图中的双箭头方向。
上述多层升顶结构10在使用时,通过顶盖100和层叠结构200组合形成一顶部的扩展空间,当拓展空间顶部降下回缩时,n层层叠体230回缩为一层,顶盖100最后盖设在第一层该层叠体230的外侧,使得整个扩展空间收缩成仅有顶盖100的高度,其余的层叠体230完全容纳在顶盖100内部,大大降低了顶盖100和层叠结构200缩回时的顶部高度。
请参照图1至图3,该多层升顶结构10还包括伸缩组件300,该伸缩组件300用于驱动该顶盖100与第一层该层叠体230之间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以及驱动n层该层叠体230两两之间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设置该伸缩组件300便于该顶盖100与第一层该层叠体230之间的相对移动以及n层该层叠体230两两之间的相对移动,且便于进行屋顶的顶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伸缩组件300至少包括n个滑轨310,该顶盖100与第一层该层叠体230之间至少设置一个该滑轨310,n层该层叠体230之间至少设置一个该滑轨310。通过滑轨310实现顶盖100与第一层该层叠体230之间的滑动连接以及n层该层叠体230之间的滑动连接,结构简单可靠,便于该多层升顶结构10的安装。具体的,该滑轨310的数量可以根据该层叠体230的位置设置,由于最内层的层叠体230需要承担位其上方所有层叠体230和顶盖100的重力,可在最内层的层叠体230的四个端面均设置滑轨310,设置滑轨310的数量从内到外依次递减,保证该多层升顶结构10能够实现伸缩的流畅,避免出现卡死或滑轨310变形的问题。
请参照图9和图10,可选的,该滑轨310包括第一导轨311、第二导轨312、第一滚轮313和第二滚轮314,该第一导轨311连接于该顶盖100的内壁或除第n层该层叠体230以外的每一层该层叠体230的内壁,该第二导轨312连接于每一层该层叠体230的外壁。
请参照图9和图10,该第一导轨311包括底板3114和两个侧板3112,两个该侧板3112均设有第一滑槽315,该第一滑槽315的两端分别沿中部至对应端部的方向逐渐缩窄;该第一滚轮313包括两个第一锥形头3132、两个第一凸块3134、第一弹性件3136和两个第一连杆3138,该第一锥形头3132的外径较宽一侧与第一连杆3138的其中一端连接,该第一连杆3138的另一端与该第一凸块3134连接,该第一弹性件3136连接于两个该第一凸块3134之间;该第二滚轮314包括两个第二锥形头3142和连接件3144,该连接件3144的两端与两个该第二锥形头3142的外径较宽的一侧连接,该连接件3144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块;两个该第一锥形头3132分别滚动连接于两个该第一滑槽315,两个该第二锥形头3142分别滚动连接于两个该第一滑槽315,该第二导轨312连接于该第二滚轮314;
当该层叠结构200处于展开状态时,该第二锥形头3142带动该第一锥形头3132一同滑动至极限位置,该第二凸块伸入两个该第一凸块3134之间,该第一锥形头3132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个该第一凸块3134配合夹持该第二凸块;
当该层叠结构200处于回缩状态时,该第二锥形头3142脱离该滑槽的极限状态,该第一弹性件3136驱动该第一锥形头3132向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带动两个该第一凸块3134松开该第二凸块。当第一导轨311和第二导轨312拉伸至极限位置时,第一锥形头3132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带动两个第一凸块3134配合夹持该第二凸块,限制了该滑轨310的横向自由度,避免产生横向震动,提高整体紧固性。
继续参照图9和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层升顶结构还包括轴套317,该第一导轨311还包括两个隔板3116,两个该隔板3116间隔地连接于该底板3114并与两个该侧板3112之间形成两个外侧凹槽3119和一个内侧凹槽3118,该内侧凹槽3118位于两个外侧凹槽3119之间,两个该隔板3116均设有第二滑槽316,该轴套317套设于该第一连杆3138且放置于该外侧凹槽3119,两个该第一凸块3134位于该内侧凹槽3118;该第二滚轮314还包括两个第二连杆3146和两个第二弹性件3148,该第二连杆3146与第二锥形头3142的外径较宽的一侧连接,两个该第二连杆3146通过该第二弹性件3148分别连接于该连接件3144的两端,该第二凸块位于该内侧凹槽3118,该第二连杆3146位于该外侧凹槽3119,该第二导轨312连接于该第二连杆3146。当该第二锥形头3132滑动至极限位置时,该第二锥形头3142向互相靠近的方向压紧抵接该第二导轨312以实现紧固,该第二锥形头3142脱离极限位置时,该第二锥形头3142向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松开便于该第二导轨312滑动。该第二锥形头3142滑动至极限位置时,第二锥形头3142向互相靠近的方向挤压锁紧第二导轨312,限制了该滑轨310的横向自由度,避免产生横向震动,提高整体紧固性。将轴套317套设于该第一滚轮313的两侧,该轴套317能够在外侧凹槽3119里来回滑动,保证了第一滚轮313在滑动时左右两侧同时滑动,确保了滑动流畅性,避免第一滚轮313卡壳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伸缩组件300还包括伸缩杆320,该伸缩杆320的其中一端连接于该顶盖100,该伸缩杆320通过驱动该顶盖100相对第一层该层叠体230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且带动该顶盖100驱动n层该层叠体230两两之间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通过设置伸缩杆320提供该多层升顶结构10的驱动力,该伸缩杆320同时起支撑作用,保证屋顶的支撑效果。具体的,该伸缩杆320对应该顶盖100的四个端角设置,保证该多层升顶结构10能够同时升降,避免出现顶盖100升降不同时从而引起卡死的现象。
请参照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顶盖100的底部设置第一内扣件110,每一个该层叠体230的顶部均设置有外翻件210,每一个该层叠体230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内扣件220,该顶盖100与第一层该层叠体230之间相互远离至极限状态时,第一层该层叠体230的外翻件210抵接于该第一内扣件110以实现限位,n层该层叠体230两两之间相互远离至极限状态时,该外翻件210抵接于相邻的另一个该层叠体230中的该第二内扣件220以互相限位。在该多层升顶结构10处于需扩展空间的状态时,外翻件210能够扣接在第一内扣件110和第二内扣件220上,起到限位作用。
请参照图4,可选的,该外翻件210和该第一内扣件110之间、该外翻件210与该第二内扣件220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400。设置密封件400使得外翻件210与第一内扣件110、该第二内扣件220抵接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且提高了密封性能,具有隔音隔热的效果。具体的,该密封件400为橡胶密封条。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多层升顶结构10还包括至少n个限位组件500,该每一个该层叠体230的外壁至少设置一个该限位组件500,当该顶盖100与第一层该层叠体230之间相互远离至极限位置时以及当n层该层叠体230之间相互远离至极限位置时,该限位组件500用于限制该顶盖100与第一层该层叠体230之间的相对运动和n层该层叠体230两两之间的相对运动。
请参照图5和图6,具体的,该限位组件500包括卡扣件520和固定杆530,该层叠体230的外壁设置有内凹槽510,该固定杆530设置在该内凹槽510内,该卡扣件520转动设置于该固定杆530上;当该层叠结构200处于展开状态时,该卡扣件520转动至伸出该内凹槽510,该卡扣件520抵接于该顶盖100或相邻两个该层叠体230中位于外侧的该层叠体230;当该层叠结构200处于回缩状态时,该卡扣件520缩回该内凹槽510,该顶盖100或相邻两个该层叠体230中位于外侧的该层叠体230回缩并盖设于处于内侧的该层叠体230的内凹槽510。
请参照图1,提供一种实施例,可选的,该当n为两层,在该多层升顶结构10进行升顶时,该顶盖100先与第一层该层叠体230分离,当顶盖100与第一层该层叠体230相互分离至极限位置时,继续向上升顶,使得第一层该层叠体230与第二该层叠体230分离,直至第一层该层叠体230与第二该层叠体230相互分离至极限位置,即完成空间的扩展。第二该层叠体230与第一层该层叠体230之间设置有四个滑轨310,第一层该层叠体230与顶盖100之间设置有两个滑轨310,确保伸缩过程中的流畅性。
当n为三层时,层叠结构200中的每层层叠体230之间,以及层叠结构200与顶盖100之间的展开和回缩方式与前述实施例相似,在此不一一赘述。
此外,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房车2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多层升顶结构10。该房车20设置有多层升顶结构10,提高该房车20在行使过程中的通过性,通过设置n层层叠体230的收缩结构,降低每一层层叠体230的高度,顶盖100与层叠体230的高度相适配设置,使得该多层升顶结构10收缩时,房车20车顶最大程度降低,便于房车20通行。
请参照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房车20还包括卫生间600,该卫生间600包括框体610、门620、翻板630和压缩顶640,该压缩顶640包括压缩骨架641和包裹层642,该压缩骨架641可伸缩的设置于该框体610的顶部,具体的,该包裹层642为可伸缩的软套,该包裹层642套设于该压缩骨架641,该框体610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口,该门620设置于该安装口的边缘,该翻板630可折叠的设置于该门620的顶端。需要使用卫生间600时,将压缩骨架641打开,再将翻板630翻转至门620的上方,以提升该卫生间600的高度,再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翻板630翻转下来,并将压缩骨架641回收,以最大程度降低房车20屋顶缩回时的屋顶高度。
可选的,该房车20还包括显示屏700,该显示屏700设置在该顶盖100上,用于显示该房车20的电量、水量等参数。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层升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所述顶盖设有安装腔;以及
层叠结构,所述层叠结构包括n层层叠体,n层所述层叠体呈层层相套设置,第一层所述层叠体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第n层所述层叠体可移动地连接于第n-1层所述层叠体的内壁,n不小于2,所述顶盖与第一层所述层叠体之间能够沿所述顶盖的开口的轴向移动以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第n层所述层叠体与第n-1层所述层叠体之间能够沿第n层所述层叠体的开口的轴向移动以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所述层叠结构处于回缩状态时,所述层叠结构完全内置于所述安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升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顶盖与第一层所述层叠体之间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以及驱动n层所述层叠体两两之间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升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至少包括n个滑轨,所述顶盖与第一层所述层叠体之间至少设置一个所述滑轨,n层所述层叠体两两之间至少设置一个所述滑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升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导轨连接于所述顶盖的内壁或除第n层所述层叠体以外的每一层所述层叠体的内壁,所述第二导轨连接于每一层所述层叠体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升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均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两端分别沿中部至对应端部的方向逐渐缩窄;所述第一滚轮包括两个第一锥形头、两个第一凸块、第一弹性件和两个第一连杆,所述第一锥形头的外径较宽一侧与第一连杆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块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之间;所述第二滚轮包括两个第二锥形头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第二锥形头的外径较宽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块;两个所述第一锥形头分别滚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二锥形头分别滚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导轨连接于所述第二滚轮;
当所述层叠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锥形头带动所述第一锥形头一同滑动至极限位置,所述第二凸块伸入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之间,两个所述第一锥形头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使得两个所述第一凸块配合夹持所述第二凸块;
当所述层叠结构处于回缩状态时,所述第二锥形头脱离所述滑槽的极限状态,所述第一弹性件驱动所述第一锥形头向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带动两个所述第一凸块松开所述第二凸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升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套,所述第一导轨还包括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间隔地连接于所述底板并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形成两个外侧凹槽和一个内侧凹槽,两个所述隔板均设有第二滑槽,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杆且放置于所述外侧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所述内侧凹槽;所述第二滚轮还包括两个第二连杆和两个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二锥形头的外径较宽的一侧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杆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两端,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内侧凹槽,所述第二连杆位于所述外侧凹槽,所述第二导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
当所述第二锥形头滑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锥形头向互相靠近的方向压紧抵接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二锥形头脱离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锥形头向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升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底部设置第一内扣件,每一个所述层叠体的顶部均设置有外翻件,每一个所述层叠体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内扣件,所述顶盖与第一层所述层叠体之间相互远离至极限状态时,第一层所述层叠体的外翻件抵接于所述第一内扣件以实现限位,n层所述层叠体两两之间相互远离至极限状态时,所述外翻件抵接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层叠体中的所述第二内扣件以互相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升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n个限位组件,每一个所述层叠体的外壁至少设置一个所述限位组件,当所述顶盖与第一层所述层叠体之间相互远离至极限位置时以及当n层所述层叠体两两之间相互远离至极限位置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顶盖与第一层所述层叠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和n层所述层叠体两两之间的相对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层升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卡扣件和固定杆,所述层叠体的外壁设置有内凹槽,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内凹槽内,所述卡扣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上;
当所述层叠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卡扣件转动至伸出所述内凹槽,所述卡扣件抵接于所述顶盖或相邻两个所述层叠体中位于外侧的所述层叠体;
当所述层叠结构处于回缩状态时,所述卡扣件缩回所述内凹槽,所述顶盖或相邻两个所述层叠体中位于外侧的所述层叠体回缩并盖设于处于内侧的所述层叠体的内凹槽。
10.一种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1-9任一项所述的多层升顶结构,还包括卫生间,所述卫生间包括框体、门、翻板和压缩顶,所述压缩顶包括压缩骨架和包裹层,所述压缩骨架可伸缩的设置于所述框体的顶部,所述包裹层套设于所述压缩骨架,所述框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口,所述门设置于所述安装口的边缘,所述翻板可折叠的设置于所述门的顶端。
CN202120730043.0U 2021-04-12 2021-04-12 多层升顶结构及房车 Active CN214647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0043.0U CN214647890U (zh) 2021-04-12 2021-04-12 多层升顶结构及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0043.0U CN214647890U (zh) 2021-04-12 2021-04-12 多层升顶结构及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47890U true CN214647890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60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30043.0U Active CN214647890U (zh) 2021-04-12 2021-04-12 多层升顶结构及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4789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5409A (zh) * 2022-03-01 2022-05-13 重庆中景智旅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同步升降顶升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5409A (zh) * 2022-03-01 2022-05-13 重庆中景智旅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同步升降顶升箱
CN114475409B (zh) * 2022-03-01 2023-02-03 重庆中景智旅科技有限公司 多层同步升降顶升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28073B1 (en) Vehicle with slide-out room
US1001709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rear slide-out compartment in a recreational vehicle for increasing interior space
CN202573731U (zh) 一种遮阳帘缓升装置
CN214647890U (zh) 多层升顶结构及房车
CN212921301U (zh) 一种电控两折式高度拓展房车车厢结构
CN202935229U (zh) 全自动多功能伸缩房车
CN112918368A (zh) 多层升顶结构及房车
CN210941510U (zh) 一种伸展房车
CN201843218U (zh) 跃层式伸缩活动房屋
CN108640001B (zh) 一种便携式举升机
CN216424206U (zh) 房车升降机构及房车
CN106080367A (zh) 折叠式空间可扩展装置
CN102619457A (zh) 一种遮阳帘缓降装置
CN202578441U (zh) 一种遮阳帘缓降装置
CN114013364B (zh) 一种硬升顶式双层房车
CN217598418U (zh) 一种硬顶拓展的小型拖挂房车
CN205871846U (zh) 折叠式空间可扩展装置
CN217730319U (zh) 皮卡旅行拓展卧舱
CN219605006U (zh) 一种快装式自动伸缩车边帐
CN220210289U (zh) 用于交通工具的可伸缩顶箱
CN109853994A (zh) 一种折叠式居室及可折叠式移动别墅
CN212689798U (zh) 微型大扭力尾门锁
CN219904184U (zh) 组合式折叠厢体房车
CN220725923U (zh) 一种用于车载帐篷可折叠的支撑装置
CN219749641U (zh) 一种顶板组件及扩展式方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