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22389U - 定位装置及x射线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定位装置及x射线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22389U
CN214622389U CN202120231851.2U CN202120231851U CN214622389U CN 214622389 U CN214622389 U CN 214622389U CN 202120231851 U CN202120231851 U CN 202120231851U CN 214622389 U CN214622389 U CN 214622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battery cell
platform
fixing
guid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318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志宁
周浪文
李震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318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22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22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22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平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其中,第一定位部连接于定位平台,且能够相对于定位平台发生移动,每相邻的两个检测角位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用于对电芯进行初步定位。第二定位部连接于定位平台,位于检测角位处,且第二定位部在定位平台上的位置可调节,电芯的两个侧面处各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用于在第一定位部完成对电芯的初步定位后,对电芯进行精确定位。在第一定位部对电芯进行一次初步定位后,再通过设置第二定位部,加强了对电芯位置的限制,进而确保电芯的四个边角能够分别位于检测角位处,有效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

Description

定位装置及X射线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芯检测领域,尤其涉及定位装置及X射线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X射线检测是电芯出厂前的安全检查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相关技术中,机械臂将待测电芯放置在定位平台的中间,之后由四个分别设置在四个方向上的可移动的定位块对待测电芯进行定位,然后由光管来完成对待测电芯的检测。但在这样的定位方式下,当定位平台发生搬运时,待测电芯往往会出现定位偏差,导致检测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定位装置,能够有效确保电芯的定位精度。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定位精度的X射线检测设备。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包括:
定位平台,所述定位平台上设置有四个检测角位,用于为电芯进行X射线检测提供定位基础;
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连接于所述定位平台,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定位平台发生移动,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检测角位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对电芯进行初步定位;
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连接于所述定位平台,位于所述检测角位处,且所述第二定位部在所述定位平台上的位置可调节,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抵持所述电芯的第一侧面,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抵持所述电芯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在所述第一定位部完成对所述电芯的初步定位后,对所述电芯进行精确定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在第一定位部对电芯进行一次初步定位后,再通过设置第二定位部,加强了对电芯位置的限制,即使定位平台发生移动,电芯也很难发生移动或旋转,进而确保电芯的四个边角能够分别位于检测角位处,有效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定位平台;当所述第一定位部对所述电芯进行初步定位后,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对于所述定位平台发生移动;当所述第二定位部对所述电芯进行精确定位后,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定位部相对于所述定位平台发生变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平台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和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连孔,所述第二定位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固连孔;所述第一固定件能够穿插入所述第一固连孔和第一定位孔内,以将所述第一定位部固定在所述定位平台上;所述第二固定件能够穿插入所述第二固连孔和第二定位孔内,以将所述第二定位部固定在所述定位平台上;相邻两第二定位孔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两第一定位孔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平台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定位部能够嵌入所述第一导向槽中,且能够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滑动,所述第一导向槽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定位部的移动方向。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平台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定位部能够嵌入所述第二导向槽中,且能够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滑动,所述第二导向槽用于引导所述第二定位部的移动方向。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固连件和定位件,所述固连件连接于所述定位平台,所述定位件固定于所述固连件,所述定位件用于抵住所述电芯的一个侧面,所述固连件与所述定位件能够在所述电芯的一个侧面处限定出空置槽,所述空置槽的开口朝向距离所述空置槽最近的所述电芯的边角。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固连件、定位件和防护件,所述固连件连接于所述定位平台,所述定位件固定于所述固连件,所述定位件用于抵住所述电芯,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电芯相接触处设置有所述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呈弧面状。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X射线检测设备,包括成像装置和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定位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光管,所述光管设置在所述定位装置的上方,用于根据所述检测角位对所述电芯进行X射线检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X射线检测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定位装置,有效降低了因电芯的定位不准确而造成电芯偏移出成像装置的成像范围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了成像装置的误判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X射线检测设备,还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将所述电芯搬运至所述定位装置处。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X射线检测设备,还包括转盘装置,所述转盘装置包括转轴部和承载部,所述定位装置固定于所述承载部,所述定位装置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定位装置围绕所述转轴部间隔排列。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X射线检测设备的示意简图。
附图标记:定位装置100、第一定位部110、第一定位块111、第二定位块112、第三定位块113、第四定位块114、第一固定件115、第一固连孔116、第一导向槽117、第二定位部120、第二固定件121、第二固连孔122、第二导向槽123、固连件124、定位件125、防护件126、第一端面127、第二端面128、定位平台130、检测角位131、角位一132、角位二133、角位三134、角位四135、第一定位孔136、第二定位孔137、空置槽138、成像装置200、光管210、机械手300、转盘装置400、转轴部410、承载部4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下面参考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装置100。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定位装置100,包括定位平台130、第一定位部110和第二定位部120。
其中,定位平台130上设置有四个检测角位131,用于为电芯进行X射线检测提供定位基础。第一定位部110连接于定位平台130,且能够相对于定位平台130发生移动,每相邻的两个检测角位13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部110,第一定位部110用于对电芯进行初步定位。第二定位部120连接于定位平台130,位于检测角位131处,且第二定位部120在定位平台130上的位置可调节,至少两个第二定位部120用于抵持电芯的第一侧面,至少两个第二定位部120用于抵持电芯的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设置,第二定位部120用于在第一定位部110完成对电芯的初步定位后,对电芯进行精确定位。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电芯经机械手300的搬运,或工作人员手动放置在了定位平台130上,并位于设置在定位平台130上的四个检测角位131的中间。之后,分别操作各第一定位部110朝电芯所在方向移动,通过第一定位部110,对电芯的顶面、底面和两个侧面施加作用力,而电芯会在第一定位部110的作用下,使四个边角分别处在四个检测角位131中。最后,根据电芯此时所处的位置,将第二定位部120分别放置在电芯的两个侧面处,并将第二定位部120固定在定位平台130上,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电芯处在由第一定位部110与第二定位部120共同限制出的检测位置中,即使定位平台130发生移动,电芯也很难发生移动或旋转。
具体地,第一定位部110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状,也可以为“凸”字形状等,不同第一定位部110的形状和大小均可以不同。为避免对X射线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第一定位部110采用POM(赛钢)或PP(聚丙烯)等非金属材料制成。
根据第一定位部110在定位平台130上分布的位置,将第一定位部110划分为第一定位块111、第二定位块112、第三定位块113和第四定位块114。如图1所示,设置在定位平台130上的四个检测角位131分别为角位一132、角位二133、角位三134和角位四135。定位装置所负责定位的电芯为方体状,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块111设置在角位一132与角位二133之间,用于抵持电芯的第一侧面;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块112设置在角位二133与角位三134之间,用于抵持电芯的底面;至少一个第三定位块113设置在角位三134与角位四135之间,用于抵持电芯的第二侧面;至少一个第四定位块114设置在角位一132与角位四135之间,用于抵持电芯的顶面。
这些第一定位部110均与定位平台130通过紧固件连接或滑块滑槽等方式连接在一起,对于第一定位部110与定位平台130之间的连接方式,只要能够使第一定位部110可以相对于定位平台130发生移动,但当需要第一定位部110对电芯进行限位时,第一定位部110又能不易于相对定位平台130发生移动的连接方式均可。
例如,在定位平台130上设置有滑轨,第一定位部110固定于与该滑轨相适配的滑块,滑块能相对滑轨发生移动,但滑块与滑轨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若需使滑块发生移动,需额外对其施加较大的作用力才可。
另外,还可以在定位平台130上设置许多螺纹孔,并在第一定位部110上同样设置通孔,当第一定位部110相较于定位平台130的位置确定后,只需用螺钉插入上述的螺纹孔和通孔即可。而当需要第一定位部110相对于定位平台130发生移动时,则拔出螺钉。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定位部110能够快速限定电芯在定位平台130上的位置,使电芯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实现初步定位。但因第一定位部110的制作精度较低,以及第一定位部110对电芯的定位方式以效率为主,故经过了第一定位部110初步定位的电芯,此时的位置精度并不高,且当定位平台130发生移动时,电芯容易发生偏转或移动,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因此需要额外增设第二定位部120。
如图2所示,第二定位部120通过紧固件连接,或是卡槽卡扣等方式与定位平台130可拆卸地连接,即第二定位部120能从定位平台130上拆下。为避免对X射线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第二定位部120同样采用POM(赛钢)或PP(聚丙烯)等非金属材料制成。当第一定位部110已经完成对电芯的初步定位时,将各第二定位部120的一端分别抵在电芯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且电芯每侧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二定位部120,故第二定位部120至少有四个,而第二定位部120与电芯相接触的部分呈平面状,即第二定位部120以面接触的方式,对电芯进行限位。即第二定位部120能够分别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处限制出一个定位面,该定位面能够确保电芯在被第二定位部120抵持时不会发生偏转,并且此时电芯还被分布在其顶面和底面的第一定位部110共同围住,从而确保了电芯不会发生移动。至此实现对电芯的精确定位。
需要理解的是,通过第一定位部110和第二定位部120对一种规格的电芯进行第一次定位时,在之后的电芯定位过程中,除非更换不同规格的电芯,或是定位装置100出现故障,第一定位部110与第二定位部120在定位平台130上的位置均不会发生变动。
通过这样的设计,即便定位平台130在切换工位时发生移动,其上的电芯的位置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改变,保证了电芯的定位偏差始终处于可控状态,进而确保了电芯的四个边角在相应的检测角位131中的位置为合适的,从而有效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同时,这样的设计使得定位装置100能够适用于各种规格的电池,极大地扩展了定位装置100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实际使用时,为同时对2个电芯进行定位,可以将2个定位装置100拼接起来。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2个以上的定位装置100拼接,以同时对2个以上的电芯进行定位,定位装置100的数量与需定位的电芯的数量相同。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固定件115,第一固定件115可拆卸地连接于定位平台130,当第一定位部110相对于定位平台130的位置确定,以对电芯进行初步定位时,第一固定件115用于防止第一定位部110相对于定位平台130发生移动。
具体地,在第一定位部110抵持在电芯的侧面、对电芯进行限位时,为了避免因第一定位部110相对定位平台130发生移动而造成电芯的定位不精确,设计有第一固定件115。
第一固定件115与第一定位部110之间的配合关系可以为多种,例如:
如图1所示,定位平台130上间隔均匀地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36,各第一定位孔136按列朝电芯所在的方向依次排布。设置在第一定位部110上的第一固连孔116可以为多个小孔,也可以为槽状的阶梯通孔,当第一固连孔116为小孔时,其尺寸和形状同第一定位孔136相仿;当第一固连孔116呈槽状阶梯孔时,则第一固连孔116的宽度与第一定位孔136的尺寸相近。
第一固定件115的主体呈杆状,第一固定件115的杆部的形状与第一定位孔136、第一固连孔116相似,尺寸则略小于第一定位孔136、第一固连孔116的尺寸,使得第一固定件115的杆部能穿插在第一定位孔136与第一固连孔116中,使第一定位部110不会相对于定位平台130发生移动。可以理解的是,这样的设计结构简单,且能确保第一定位部110不会相对于定位平台130发生移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电芯的定位精度。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115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在第一定位孔136中攻有与第一固定件115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第一固定件115插入第一定位孔136后,会通过螺纹旋紧的方式,对第一定位部110施加压力,使得第一定位部110在定位平台130上的位置更加稳固。
此外,第一固定件115还可以呈U型框状,其形状与第一定位部110远离电芯的一端相适配,使得第一固定件115能够套接在第一定位部110远离电芯的一端。
同时,在定位平台130上设置有多个U型槽,各U型槽按列朝电芯所在的方向依次排布。U型槽的形状与第一固定件115的形状相似,第一固定件115能够嵌入到U型槽中。当需要利用第一固定件115来对第一定位部110进行定位时,只需要将套接在第一定位部110上的第一固定件115的一部分嵌入到相应的U型槽中即可。而当需要移动第一定位部110时,只需将第一固定件115从U型槽中拔出。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固定件115的形状,以及与第一定位部110、定位平台130之间的配合关系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定位平台130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17,第一定位部110能够嵌入第一导向槽117中,第一导向槽117用于引导第一定位部110的移动方向。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导向槽117的数量与第一定位部110的数量相同,第一导向槽117的腔体沿电池所在方向延伸,其宽度等于或略大于第一定位部110的尺寸,从而使得第一定位部110能够恰好,或间隙地嵌在第一导向槽117中,且能在第一导向槽117中自由移动。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计第一导向槽117,第一定位部110在对电芯进行初步定位时,只需沿第一导向槽117推拉第一定位部110即可,方便快捷,有效提高了初步定位的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固定件121,第二固定件121可拆卸地连接于定位平台130,当第二定位部120对电芯进行精确定位时,第二固定件121用于防止第二定位部120相对于定位平台130发生移动。
具体地,在第二定位部120抵持在电芯的侧面、对电芯进行精确定位时,为了避免因第二定位部120发生移动而造成电芯的定位不精确,设计有第二固定件121。
第二固定件121与第二定位部120之间的配合关系可以为多种,例如:
如图1所示,定位平台130上间隔均匀地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孔137,各第二定位孔137按列朝电芯所在的方向依次排布。设置在第二定位部120上的第二固连孔122可以为多个小孔,也可以为槽状的阶梯通孔,当第二固连孔122为小孔时,其尺寸和形状同第二定位孔137相仿;当第二固连孔122呈槽状阶梯孔时,则第二固连孔122的宽度与第二定位孔137的尺寸相近。
第二固定件121的主体呈杆状,第二固定件121的杆部的形状与第二定位孔137、第二固连孔122相似,尺寸则略小于第二定位孔137、第二固连孔122的尺寸,使得第二固定件121的杆部能穿插在第二定位孔137与第二固连孔122中,使第二定位部120不会相对于定位平台130发生移动。可以理解的是,这样的设计结构简单,且能确保当第二定位部120需对电芯进行精确定位时,第二定位部120不会相对于定位平台130发生移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电芯的定位精度。需要说明的是,与相邻两第一定位孔136之间的距离相比,相邻两第二定位孔137之间的距离较小,以配合第二定位部120对电芯进行精准定位。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件121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在第二定位孔137中攻有与第二固定件121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第二固定件121插入第二定位孔137后,会通过螺纹旋紧的方式,对第二定位部120施加压力,使得第二定位部120在定位平台130上的位置更加稳固。
此外,第二固定件121还可以呈U型框状,其形状与第二定位部120远离电芯的一端相适配,使得第二固定件121能够套接在第二定位部120远离电芯的一端。
同时,在定位平台130上设置有多个U型槽,各U型槽按列朝电芯所在的方向依次排布。U型槽的形状与第二固定件121的形状相似,第二固定件121能够嵌入到U型槽中。当需要利用第二固定件121来对第二定位部120进行定位时,只需要将套接在第二定位部120上的第二固定件121的一部分嵌入到相应的U型槽中即可。而当需要移动第二定位部120时,只需将第二固定件121从U型槽中拔出。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固定件121的形状,以及与第二定位部120、定位平台130之间的配合关系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定位平台130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槽123,第二定位部120能够嵌入第二导向槽123中,且能够在第二导向槽123内滑动,第二导向槽123用于引导第二定位部120的移动方向。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二导向槽123的数量与第二定位部120的数量相同,因第二定位部120无需在定位平台130上连续滑动,只需在接近电芯时进行短距离的移动,所以第二导向槽123的宽度可以等于,或大于第二定位部120的最大宽度,只要能使第二定位部120的下端嵌进第二导向槽123,且第二定位部120的侧壁能够与第二导向槽123的侧壁相贴合即可,这样第二定位部120便可以沿第二导向槽123的侧壁朝电芯移动。通过这样的设计,当操作第二定位部120对电芯进行精确定位时,会更加便捷,有效提高了精确定位的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120包括固连件124和定位件125,固连件124连接于定位平台130,定位件125固定于固连件124,定位件125用于抵住电芯的一个侧面,固连件124与定位件125能够在电芯的一个侧面处限定出空置槽138,空置槽138的开口朝向距离空置槽138最近的电芯的边角。
具体地,第二定位部120包括了固连件124和定位件125,其中固连件124的作用是与定位平台130进行连接,而与之固定连接的定位件125则负责与电芯的一个侧面相接触,实现对电芯的精确定位。二者可以是注塑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通过卡扣卡槽或紧固件连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的。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方便描述,将固连件124同定位件125接触的端面命名为第一端面127,将定位件125同固连件124接触的端面命名为第二端面128,此时第一端面127的面积要大于第二端面128的面积,故当第二定位部120完成对电芯的精确定位后,第一端面127、定位件125的一个侧面和电芯被定位件125抵着的侧面,三者共同限定出了一个槽,该槽即空置槽138,空置槽138的开口朝向距离空置槽138最近的电芯的边角。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避免因定位件125过于靠近电芯的边角,而导致最终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减小了第二定位部120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120包括固连件124、定位件125和防护件126,固连件124连接于定位平台130,定位件125固定于固连件124,定位件125用于抵住电芯,定位件125与电芯相接触处设置有防护件126,防护件126呈弧面状。
具体地,第二定位部120还包括了防护件126,防护件126设置在定位件125与电芯相接触的那一端面上,为一段弧面,类似于定位件125的一个倒角。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防护件126,当电池置入由第一定位部110与第二定位部120共同围成的精确定位圈时,能够避免因磕碰到棱角而导致电芯表面发生损坏的情况发生。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X射线检测设备,包括成像装置200和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定位装置100,成像装置200包括光管210,光管210设置在定位装置100的上方,用于根据检测角位131对电芯进行X射线检测。
具体地,如图3所示,成像装置200的功能是对电芯进行X射线检测,进而判断电芯的质量是否合格,而成像装置200中的光管210便设置在定位装置100上方,用来朝一定区域内发射X射线,这个区域在对电芯检测时会与检测角位限定出的区域重合,以此得出被精确定位在该区域内的电芯的成像图,从而完成对电芯的X射线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采用上述定位装置100,有效降低了因电芯的定位不准确而造成电芯偏移出成像装置200的成像范围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了成像装置200的误判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机械手300,机械手300用于将电芯搬运至定位装置100处。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机械手300的功能主要是将流水线或电芯堆等中的电芯,搬运至由第一定位部110和第二定位部120共同限定出的精确定位圈,即当机械手300将电芯卸在定位装置100上时,电芯会落入精确定位圈中,并受到精确定位圈的限定,实现定位。可以理解的是,机械手300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电芯的检测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转盘装置400,转盘装置400包括转轴部410和承载部420,定位装置100固定于承载部420,定位装置100设置有多个,多个定位装置100围绕转轴部间隔排列410。
具体地,转盘装置400主要包括了转轴部410和承载部420,承载部420呈圆盘状,转轴部410便设置在其圆心位置处,在电机驱动下,承载部420能够绕转轴部410定轴旋转。此时定位装置100有多个,如图3所示,定位装置100绕着转轴部410,间隔均匀地固定在承载部420上。此时的成像装置200固定在转盘装置400的机架上,或是直接与地面连接,即不会发生位移,而光管210此时位于承载部420的上方,在光管210下侧的位置即检测工位,而用于电芯定位的定位工位则位于承载部420的其他区域,同样不会发生位移。可以理解的是,电芯通过人工或机械手300,在定位工位处落在定位装置100上,并实现定位,然后装载了电芯的定位装置100,会在承载部420的带动下旋转至检测工位,使得电芯能够受到成像装置200的检测。
通过这样的设计,电芯的检测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定位装置,用于对待测电芯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平台,所述定位平台上设置有四个检测角位,用于为电芯进行X射线检测提供定位基础;
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连接于所述定位平台,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定位平台发生移动,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检测角位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对电芯进行初步定位;
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连接于所述定位平台,位于所述检测角位处,且所述第二定位部在所述定位平台上的位置可调节,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抵持所述电芯的第一侧面,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抵持所述电芯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在所述第一定位部完成对所述电芯的初步定位后,对所述电芯进行精确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定位平台;当所述第一定位部对所述电芯进行初步定位后,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对于所述定位平台发生移动;当所述第二定位部对所述电芯进行精确定位后,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定位部相对于所述定位平台发生变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平台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和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连孔,所述第二定位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固连孔;所述第一固定件能够穿插入所述第一固连孔和第一定位孔内,以将所述第一定位部固定在所述定位平台上;所述第二固定件能够穿插入所述第二固连孔和第二定位孔内,以将所述第二定位部固定在所述定位平台上;相邻两第二定位孔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两第一定位孔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平台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定位部能够嵌入所述第一导向槽中,且能够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滑动,所述第一导向槽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定位部的移动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平台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定位部能够嵌入所述第二导向槽中,且能够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滑动,所述第二导向槽用于引导所述第二定位部的移动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固连件和定位件,所述固连件连接于所述定位平台,所述定位件固定于所述固连件,所述定位件用于抵住所述电芯的一个侧面,所述固连件与所述定位件能够在所述电芯的一个侧面处限定出空置槽,所述空置槽的开口朝向距离所述空置槽最近的所述电芯的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固连件、定位件和防护件,所述固连件连接于所述定位平台,所述定位件固定于所述固连件,所述定位件用于抵住所述电芯,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电芯相接触处设置有所述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呈弧面状。
8.一种X射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像装置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光管,所述光管设置在所述定位装置的上方,用于根据所述检测角位对所述电芯进行X射线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X射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将所述电芯搬运至所述定位装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X射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盘装置,所述转盘装置包括转轴部和承载部,所述定位装置固定于所述承载部,所述定位装置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定位装置围绕所述转轴部间隔排列。
CN202120231851.2U 2021-01-26 2021-01-26 定位装置及x射线检测设备 Active CN214622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1851.2U CN214622389U (zh) 2021-01-26 2021-01-26 定位装置及x射线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1851.2U CN214622389U (zh) 2021-01-26 2021-01-26 定位装置及x射线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22389U true CN214622389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37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31851.2U Active CN214622389U (zh) 2021-01-26 2021-01-26 定位装置及x射线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223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08123B2 (en) Object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object inspection method using same
US729480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asuring and adjusting the electrode for taper machining on an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e
US20100212174A1 (en) Contour measuring probe
CN214622389U (zh) 定位装置及x射线检测设备
CN207688825U (zh) 一种零件尺寸测量仪的顶尖快换装置
CN107470174B (zh) 一种螺旋检测机
KR101650504B1 (ko) 배터리 팩용 품질 검사 장치
CN116773565A (zh) 检测装置及用于电芯检测的检测方法
CN213386590U (zh) 一种电池上料装置
CN211042046U (zh) 一种螺柱间距检测装置
CN209014229U (zh) 汽车连杆挠度测试用安装架
KR101456424B1 (ko) 신규한 구조의 두께 검사 장치
CN209246861U (zh) 一种风机蜗壳检验装置
KR20210147446A (ko) 성능 평가대상 검출기 성능 평가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17576258U (zh) 一种适用不规则工件转运的转动装置
CN220552380U (zh) 一种孔系柔性自动检测系统
CN219160089U (zh) 一种用于测量箱涵的激光靶底座、测量装置及测量系统
CN220398464U (zh) 一种电池尺寸测量装置
CN216116472U (zh) 弹簧扭矩测试试验机
CN117029750B (zh) 一种齿轮成品的全外径检测系统
KR20200141352A (ko) 로더
CN217025219U (zh) 堆高机示宽指示装置
CN210014796U (zh) 检测平台
CN218331947U (zh) 一种测试装置
CN220445465U (zh) 一种电池密封钉焊前校验装置及焊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18, Tangjia south,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