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20781U -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20781U
CN214620781U CN202022783602.2U CN202022783602U CN214620781U CN 214620781 U CN214620781 U CN 214620781U CN 202022783602 U CN202022783602 U CN 202022783602U CN 214620781 U CN214620781 U CN 214620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flue gas
outlet
inlet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836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福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27836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20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20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20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循环液管路和循环泵,所述第一换热器设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换热器设有第三进口、第三出口、第四进口和第四出口,所述循环液管路包括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连通所述第四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所述出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四进口,所述循环泵设在所述循环液管路上且用于给所述循环液体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的循环流动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装置安全可靠,可以深度回收余热,有利于节能降耗和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发电、冶金、供热锅炉房、石油化工等多行业在进行烟气排放时,大量热量随烟气排出,排烟热损失是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一般在5%~12%,占锅炉总热损失的80%或更高。因此,烟气的余热回收对生产节能降耗具有重要影响。
相关技术中,除盐水直接通入换热器中与进入换热器的高温烟气进行换热,对除盐水进行加热后进行他用,从而实现对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但是换热器泄漏或密封不严时会污染除盐水,造成除盐水水质恶化,降低了余热回收效率,而且给后续使用除盐水工序产生影响,极易造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该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可以提高余热回收效率,且安全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循环液管路和循环泵,所述第一换热器设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换热器内适于通过第一进口通入循环液体且通过第二进口通入高温的烟气,所述循环液体和所述高温的烟气适于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且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适于通过所述第一出口流出所述第一换热器,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热交换后的低温的烟气适于通过所述第二出口流出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设有第三进口、第三出口、第四进口和第四出口,所述第二换热器内适于通过所述第三进口通入冷却介质且通过所述第四进口通入与所述高温的烟气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所述冷却介质和与所述高温的烟气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适于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内热交换后的冷却介质适于通过所述第三出口流出所述第二换热器,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内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适于通过所述第四出口流出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循环液管路包括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连通所述第四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内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能够通过所述第四出口、所述进液管路和所述第一进口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内,所述出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四进口,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出口、所述出液管路和所述第四进口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内;所述循环泵设在所述循环液管路上且用于提供所述循环液体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循环流动的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所述循环液体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与所述高温的烟气进行热交换,与所述高温的烟气热交换后的所述循环液体在所述循环液管路内循环流动,所述冷却介质在设在所述循环液管路上的所述第二换热器内和与所述高温的烟气热交换后的所述循环液体进行热交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可以提高余热回收效率,且安全可靠,减少冷却介质污染的概率,保障后序生产顺利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所述进气管道适于将高温的烟气通入所述第一换热器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道上还设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用于将所述进气管道内的高温的烟气中的灰尘除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道上还设有引风机,且在烟气的流动方向上所述引风机位于所述除尘器下游,以用于将除尘后的高温的烟气充分引入所述第一换热器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所述出气管道适于将与所述循环液体进行热交换后的低温的烟气从所述第一换热器内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烟囱,所述烟囱与所述出气管道连通,以用于将经所述出气管道排出的烟气排入大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道上还设有脱硫塔,且在所述烟气的流动方向上所述脱硫塔位于所述烟囱上游,所述脱硫塔用于对与所述循环液体进行热交换后的低温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道由耐腐蚀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材质为氟塑料、搪瓷和玻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换热器1,第一进口11,第一出口12,第二进口13,第二出口14,第二换热器2,第三进口21,第三出口22,第四进口23,第四出口24,第三换热器25,第五进口251,第五出口252,第六进口253,第六出口254,循环液管路3,进液管路31,出液管路32,连通管路33,循环泵4,进气管道5,除尘器51,引风机52,出气管道6,脱硫塔61,烟囱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1,第二换热器2,循环液管路3和循环泵4。
第一换热器1设有第一进口11、第一出口12、第二进口13和第二出口14,第一换热器1内适于通过第一进口11通入循环液体且通过第二进口13通入高温的烟气,循环液体和高温的烟气适于在第一换热器1内进行热交换,且在第一换热器1内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适于通过第一出口12流出第一换热器1,在第一换热器1内热交换后的低温的烟气适于通过第二出口14流出第一换热器1。
换言之,高温的烟气从第二进口13流入第一换热器1内部,与通过第一进口11通入的循环液体进行热交换。具体地,在第一换热器1内部,循环液体吸收高温的烟气的热量,循环液体温度升高,高温的烟气温度降低形成低温的烟气。热交换后的低温的烟气通过第二出口14流出第一换热器1,在第一换热器1内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通过第一出口12流出第一换热器1。
第二换热器2设有第三进口21、第三出口22、第四进口23和第四出口24,第二换热器2内适于通过第三进口21通入冷却介质且通过第四进口23通入与高温的烟气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冷却介质和与高温的烟气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适于在第二换热器2内进行热交换,在第二换热器2内热交换后的冷却介质适于通过第三出口22流出第二换热器2,在第二换热器2内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适于通过第四出口24流出第二换热器2。
换言之,在第一换热器1内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从第四进口23流入第二换热器2内部,与通过第三进口21通入第二换热器2内部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具体地,在第二换热器 2内部,冷却介质吸收温度升高后的循环液体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循环液体温度降低。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通过第四出口24流出第二换热器2,在第二换热器2内热交换后的冷却介质通过第三出口22流出第二换热器2。
循环液管路3包括进液管路31和出液管路32,进液管路31连通第四出口24与第一进口11,在第二换热器2内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能够通过第四出口24、进液管路31和第一进口11进入第一换热器1内,出液管路32连通第一出口12与第四进口23,在第一换热器1内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能够通过第一出口12、出液管路32和第四进口23进入第二换热器2内。
换言之,循环液体通过设在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之间的循环液管路3进行循环流动,在第一换热器1中对高温的烟气的热量进行深度回收,从第一换热器1流出的循环液体将热量带到第二换热器2中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
循环泵4设在循环液管路3上且用于提供循环液体在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之间循环流动的动力。循环泵4使循环液体能够在循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之间循环流动,循环液体的流动能够将高温的烟气的热量从第一换热器1带走,同时将热量带到第二换热器2内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循环液体通过循环泵4和循环液管路3 在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之间进行循环流动,且在第一换热器1内与高温的烟气进行热交换,并在第二换热器2内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在第一换热器1内吸收高温的烟气的热量,并将该热量携带至第二换热器2内以传递给冷却介质。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可以提高余热回收效率,且安全可靠,减少冷却介质污染的概率,保障后序生产顺利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进气管道5,进气管道5与第一进口11连通,进气管道5适于将高温的烟气通入第一换热器1内。换言之,高温的烟气通过进气管道5经第一进口11流入到第一换热器1内与循环液体进行热交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管道5上还设有除尘器51,除尘器51用于将进气管道5内的高温的烟气中的灰尘除去。高温的烟气中夹杂有灰尘,会对管道及换热器造成腐蚀和堵塞,除尘器51可以将灰尘除去,使高温的烟气顺利完成热交换及后续排出工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管道5上还设有引风机52,且在烟气的流动方向上引风机52位于除尘器51下游,以用于将除尘后的高温的烟气充分引入第一换热器1内。由于烟气的流动依靠气体的自流动性,影响生产效率,本实施例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通过引风机52,可以使烟气流动更加迅速,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出气管道6,出气管道6与第二出口14连通,出气管道6适于将与循环液体进行热交换后的低温的烟气从第一换热器1内排出。换言之,热交换后的低温的烟气通过出气管道6经第二出口14流出第一换热器1。
在一些实施例中,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烟囱7,烟囱7与出气管道6连通,以用于将经出气管道6排出的烟气排入大气。烟囱7产生的烟囱效应加速烟气排出,同时将烟气排入高层大气进行扩散,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气管道6上还设有脱硫塔61,且在烟气的流动方向上脱硫塔61位于烟囱7上游,脱硫塔61用于对与循环液体进行热交换后的低温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烟气中含有硫,含硫气体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含硫烟气经过脱硫塔61的处理后转变为脱硫烟气,有助于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气管道6由耐腐蚀材料制成,可避免长期生产过程中,烟气对管道的腐蚀,影响后续生产。同样地,进气管道5也可以由耐腐蚀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包括多个换热管,换热管的材质为氟塑料、搪瓷和玻璃,换热管的材质需能够耐腐蚀,在长期生产中不会因材质问题发生腐蚀泄漏,对生产造成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为管壳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和/或,第二换热器2 为管壳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下面参考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示例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1,第二换热器2,循环液管路3、循环泵4、进气管道5、出气管道6和烟囱7。
如图1所示,高温的烟气从进气管道5进入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进气管道5在烟气流动方向上设有除尘器51,除尘器51将高温的烟气中含有的灰尘除去,除尘器51下游设有引风机52,引风机52使烟气更加充分的流入第一换热器1的第二进口13,在第一换热器 1内部与循环液体进行热交换,在第一换热器1内热交换后的低温的烟气通过第二出口14 流出第一换热器1,第二出口14与出气管道6连通,出气管道6在烟气流动方向上设有脱硫塔61,脱硫塔61将烟气中的硫化物除去,避免含硫气体污染大气,出气管道6与烟囱7 连通,烟囱7将经所述出气管道6排出的烟气排入大气。
循环液体通过第一换热器1的第一进口11流入第一换热器1内部,与高温的烟气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通过第一出口12流出第一换热器1,循环液管路3包括进液管路31和出液管路32,循环液体通过出液管路32进入第二换热器2内,第二换热器2 设有第三进口21、第三出口22、第四进口23和第四出口24,在第一换热器1内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从第四进口23流入第二换热器2内部,与通过第三进口21通入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通过第四出口24流出第二换热器2,在第二换热器2内热交换后的冷却介质通过第三出口22流出第二换热器2,第四出口24与第一进口11通过进液管路31连通,在第二换热器2内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能够通过第四出口24、进液管路 31和第一进口11进入第一换热器1内。
循环泵4设在循环液管路3上且用于给循环液体在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之间的循环流动提供动力,循环泵4使循环液体能够完成在循环液管路3内的循环流动,循环液体的流动能够将热量从第一换热器1带走,同时将热量带到第二换热器2内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
下面参考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示例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1,第二换热器2,循环液管路3、循环泵4、进气管道5、出气管道6、烟囱7和第三换热器25。
第三换热器25设在出气管道6上,且第三换热器25在烟气的流动方向上位于脱硫塔 61下游,用于与第一换热器1串联后进行多级余热回收。
如图2所示,第三换热器25设有第五进口251,第五出口252,第六进口253,第六出口254,第五进口251与第二出口14通过出液管路32连通,第五出口252与第三进口21 通过连通管路33连通,在第二换热器2内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能够通过第二出口14,进液管路31和第五进口251进入第三换热器25,在第三换热器25内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通过第五出口252、连通管路33和第三进口21进入第一换热器1,出液管路32连通第一出口12与第四进口23,在第一换热器1内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能够通过第一出口12、出液管路32和第四进口23进入第二换热器2内。
图2所示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其他结构可以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换热器内适于通过第一进口通入循环液体且通过第二进口通入高温的烟气,所述循环液体和所述高温的烟气适于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且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适于通过所述第一出口流出所述第一换热器,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热交换后的低温的烟气适于通过所述第二出口流出所述第一换热器;
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设有第三进口、第三出口、第四进口和第四出口,所述第二换热器内适于通过所述第三进口通入冷却介质且通过所述第四进口通入与所述高温的烟气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所述冷却介质和与所述高温的烟气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适于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内热交换后的冷却介质适于通过所述第三出口流出所述第二换热器,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内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适于通过所述第四出口流出所述第二换热器;
循环液管路,所述循环液管路包括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连通所述第四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内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能够通过所述第四出口、所述进液管路和所述第一进口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内,所述出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四进口,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热交换后的循环液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出口、所述出液管路和所述第四进口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内;
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在所述循环液管路上且用于提供所述循环液体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循环流动的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所述进气管道适于将高温的烟气通入所述第一换热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上还设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用于将所述进气管道内的高温的烟气中的灰尘除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上还设有引风机,且在烟气的流动方向上所述引风机位于所述除尘器下游,以用于将除尘后的高温的烟气充分引入所述第一换热器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所述出气管道适于将与所述循环液体进行热交换后的低温的烟气从所述第一换热器内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囱,所述烟囱与所述出气管道连通,以用于将经所述出气管道排出的烟气排入大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道上还设有脱硫塔,且在所述烟气的流动方向上所述脱硫塔位于所述烟囱上游,所述脱硫塔用于对与所述循环液体进行热交换后的低温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道由耐腐蚀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材质为氟塑料、搪瓷和玻璃。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CN202022783602.2U 2020-11-26 2020-11-26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Active CN214620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3602.2U CN214620781U (zh) 2020-11-26 2020-11-26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3602.2U CN214620781U (zh) 2020-11-26 2020-11-26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20781U true CN214620781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28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83602.2U Active CN214620781U (zh) 2020-11-26 2020-11-26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20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4043B (zh) 一种带有u形烟道的锅炉系统及锅炉补水系统
CN108176221B (zh) 烧结烟气升温脱硝设备及烧结烟气升温脱硝方法
CN102901222A (zh) 一种强制翅片直管双环状冷凝供热换热器
CN104633647A (zh) 一种可取消ggh的减排节能系统
CN214620781U (zh)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02113756U (zh) 烟气余热空气混合加热净烟气系统
CN104566981A (zh) 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烟气余热冷凝回收装置
CN104633644A (zh) 一种转炉余热锅炉定期排污水余热回收系统
CN207622577U (zh) 一种换热器
CN110608445A (zh) 一种蓄热式废气焚烧炉
CN111609393B (zh) 一种锅炉增效一体化系统
CN201944825U (zh) 防烟气低温腐蚀水热媒省煤器
CN215675430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水处理设备
CN213930894U (zh) 锅炉烟道除盐水预热系统
CN211552560U (zh) 一种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
CN201942604U (zh) 非接触式烟气余热污泥干化系统
CN108744918A (zh) 利用荒煤气余热实现焦炉烟气高效脱硝的系统及工艺
CN210332239U (zh) 电厂烟气排放系统及脱硫装置
CN204404539U (zh) 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烟气余热冷凝回收装置
CN210786812U (zh) 一种空气预热的烟气混风消白系统
CN204987902U (zh) 玻璃熔窑余热锅炉的换热结构
CN205209318U (zh) 一种防冲击氟塑料换热器
CN102976283A (zh) 硫酸厂转化余热回收利用的工艺
CN213623278U (zh) 一种熔硫尾气输送装置
CN213873924U (zh) 一种锅炉用余热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