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17803U - 一种贯通桥润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贯通桥润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17803U
CN214617803U CN202120549588.1U CN202120549588U CN214617803U CN 214617803 U CN214617803 U CN 214617803U CN 202120549588 U CN202120549588 U CN 202120549588U CN 214617803 U CN214617803 U CN 214617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oil
gear shaft
gear
lubricating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495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希健
胡育玮
张俊田
孙国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495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17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17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17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商用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贯通桥润滑系统。该贯通桥润滑系统包括:减速器壳体,在减速器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油道,衬套套设于齿轮轴上并位于齿轮轴和主动圆柱齿轮总成之间;轴承套设于齿轮轴上并位于齿轮轴和减速器壳体之间,在轴承、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齿轮轴、止推垫片之间形成润滑油道;轮间差速器总成被配置为相对于桥壳总成转动并将桥壳总成内的润滑油飞溅至进油道内,使从进油道流出的润滑油进入润滑油道内,以对齿轮轴和衬套之间进行润滑,且润滑油道通过主动圆柱齿轮总成连通于轴间差速器总成,以对轴间差速器总成进行润滑。该贯通桥润滑系统,润滑效果好,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贯通桥润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商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贯通桥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在双驱动桥商用车中贯通桥轴间差速器是重要的传动机构,在传递扭矩的同时,实现中后桥差速的功能。贯通桥轴间差速器可靠性对驱动桥使用寿命起到关键作用,直接影响整车的可靠性。
现有商用车的轴间差速器主要失效模式有磨损、烧蚀和打齿等,根据失效模式、台架实验等手段的分析,导致上述失效模式的主要原因是润滑不良。商用车的轴间差速器作为传动系统中的重要一环,齿轮传动离不开润滑油的润滑,如润滑油不足,便会造成齿轮、运动副之间的磨损和烧蚀。
传统驱动桥的轴间差速器的润滑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传动系飞溅润滑,利用快速旋转的齿轮将润滑油溅起,润滑油落在轴间差速器表面,然后通过各零件之间的缝隙进入到需要润滑的位置。由于传动中轴间差速器在快速转动,落在其表面的润滑油在离心力作用下很难进入到差速器内部,进而导致差速器内部传动副产生磨损甚至烧蚀的情况。
第二种,通过供油装置将润滑油输送至齿轮轴的中心油道,并输送至轴间差速器的内部后流出,使轴间差速器得到充分润滑。此种润滑方式需要有专门的供油系统,例如油泵等,并需要在齿轮轴中设计中心油道,虽然对轴间差速器的润滑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油泵、齿轮轴等零件的可靠性较低,零件的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贯通桥润滑系统,润滑效果好,可靠性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贯通桥润滑系统,包括:
减速器壳体,在所述减速器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油道;
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其设置于所述减速器壳体内;
主动圆柱齿轮总成,其设置于所述减速器壳体内;
止推垫片,其设置于所述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和所述主动圆柱齿轮总成中间;
齿轮轴,其分别穿设于所述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所述主动圆柱齿轮总成及所述止推垫片;
衬套,其套设于所述齿轮轴上并位于所述齿轮轴和所述主动圆柱齿轮总成之间;
轴承,其套设于所述齿轮轴上并位于所述齿轮轴和所述减速器壳体之间,在所述轴承、所述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所述齿轮轴、所述止推垫片之间形成润滑油道;
轴间差速器总成,其设置于所述减速器壳体内并啮合于所述主动圆柱齿轮总成;
桥壳总成,其设置于所述减速器壳体的外部,在所述桥壳总成内储存有润滑油;
轮间差速器总成,其部分设置于所述桥壳总成内,所述轮间差速器总成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桥壳总成转动并将所述桥壳总成内的润滑油飞溅至所述进油道内,使从所述进油道流出的润滑油进入所述润滑油道内,以对所述齿轮轴和所述衬套之间进行润滑,且所述润滑油道通过所述主动圆柱齿轮总成连通于所述轴间差速器总成,以对所述轴间差速器总成进行润滑。
作为优选,在所述进油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用于承接飞溅的所述润滑油,所述出油口连通于所述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包括:
差速锁移动齿套,其套设于所述齿轮轴上并位于所述主动圆柱齿轮总成和所述轴承之间;
接油罩,其设置于所述差速锁移动齿套靠近所述轴承的一侧,所述接油罩被配置为承接从所述轴承流出的润滑油并将其输送至所述齿轮轴内。
作为优选,在所述齿轮轴上设置有限位部,在所述限位部上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第一轴向油道,所述第一轴向油道的一侧连通于所述接油罩,另一侧连通于所述止推垫片。
作为优选,所述止推垫片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用于承接从所述齿轮轴流出的所述润滑油,使所述润滑油经所述第二环形槽输送至所述主动圆柱齿轮总成内。
作为优选,在所述止推垫片内设置有径向油槽,所述径向油槽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槽,用于将所述润滑油引导至所述衬套和所述齿轮轴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槽通过油孔连通于所述第二环形槽。
作为优选,在所述主动圆柱齿轮总成内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第二轴向油道,所述第二轴向油道的一侧连通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另一侧连通于所述轴间差速器总成。
作为优选,还包括突缘总成和突缘螺母,所述突缘总成套设于所述齿轮轴的端部并通过所述突缘螺母拧紧固定。
作为优选,还包括油封,所述油封套设于所述突缘总成上并位于所述突缘总成和所述减速器壳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贯通桥润滑系统,通过轮间差速器总成能够相对于桥壳总成转动并将桥壳总成内的润滑油飞溅至进油道内,采用飞溅润滑的方式,实现润滑油的收集并将其导入减速器壳体的进油道内。通过在轴承、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齿轮轴及止推垫片之间形成润滑油道,使从进油道流出的润滑油进入润滑油道内,采用开设油道的方式将润滑油引入润滑油道内,从润滑油道流出的润滑油分成两路,其中一路流入齿轮轴和衬套之间,用于齿轮轴和衬套之间摩擦副的润滑,另一路通过主动圆柱齿轮总成连通于轴间差速器总成,以将润滑油输送至轴间差速器总成,实现对轴间差速器总成进行润滑,从而改善轴间差速器总成的润滑效果。
该贯通桥润滑系统在传统两种润滑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结合和优化,改善轴间差速器总成润滑效果的同时,不影响其他零部件的使用性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贯通桥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贯通桥润滑系统中减速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贯通桥润滑系统中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贯通桥润滑系统中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贯通桥润滑系统中齿轮轴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贯通桥润滑系统中齿轮轴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贯通桥润滑系统中止推垫片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贯通桥润滑系统中止推垫片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贯通桥润滑系统中主动圆柱齿轮总成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贯通桥润滑系统中主动圆柱齿轮总成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桥壳总成;2、轮间差速器总成;3、减速器壳体;4、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5、主动圆柱齿轮总成;6、止推垫片;7、齿轮轴;8、衬套;9、轴承;10、轴间差速器总成;11、突缘总成;12、突缘螺母;13、油封;14、调整环;15、后锥齿轮总成;
31、进油道;32、进油口;33、出油口;
41、差速锁移动齿套;42、接油罩;
51、第二轴向油道;
61、第一环形槽;62、第二环形槽;63、径向油槽;64、油孔;
71、第一轴向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贯通桥润滑系统,用于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商用车技术领域。如图1所示,该贯通桥润滑系统包括轮间差速器部分和轴间差速器部分,这两部分间隔设置并相互独立。
其中,轴间差速器部分包括减速器壳体3,减速器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4、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止推垫片6、齿轮轴7、衬套8、轴承9、后锥齿轮总成15及轴间差速器总成10,减速器壳体3起到了整体支撑和容纳的作用。
齿轮轴7分别穿设于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4、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及止推垫片6,起到了传动作用。轴承9套设于齿轮轴7上并位于齿轮轴7和减速器壳体3之间,以保证齿轮轴7转动的顺畅性。衬套8套设于齿轮轴7上并位于齿轮轴7和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之间,衬套8避免齿轮轴7和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之间出现转动磨损的情况,起到了保护作用。止推垫片6设置于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4和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中间,止推垫片6起到了限位作用,避免出现轴向移动。轴间差速器总成10分别啮合于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和后锥齿轮总成15,在实现扭矩传递的同时,实现轴间的差速的功能。
轮间差速器部分包括桥壳总成1和轮间差速器总成2,桥壳总成1设置于减速器壳体3的外部,在桥壳总成1内储存有润滑油,在桥壳总成1内部分设置有轮间差速器总成2,用于实现轮间的差速的功能。
为了能够保证良好的润滑效果,如图1-图2所示,在减速器壳体3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油道31,在轴承9、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4、齿轮轴7及止推垫片6之间形成润滑油道。轮间差速器总成2被配置为相对于桥壳总成1转动并将桥壳总成1内的润滑油飞溅至进油道31内,使从进油道31流出的润滑油进入润滑油道内,以对齿轮轴7和衬套8之间进行润滑,且润滑油道通过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连通于轴间差速器总成10,以对轴间差速器总成10进行润滑。
本实施例提供的贯通桥润滑系统,通过轮间差速器总成2能够相对于桥壳总成1转动并将桥壳总成1内的润滑油飞溅至进油道31内,采用飞溅润滑的方式,实现润滑油的收集并将其导入减速器壳体3的进油道31内。通过在轴承9、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4、齿轮轴7及止推垫片6之间形成润滑油道,使从进油道31流出的润滑油进入润滑油道内,采用开设油道的方式,将润滑油引入润滑油道内,从润滑油道流出的润滑油分成两路,其中一路流入齿轮轴7和衬套8之间,用于齿轮轴7和衬套8之间摩擦副的润滑,另一路通过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连通于轴间差速器总成10,以将润滑油输送至轴间差速器总成10,实现对轴间差速器总成10进行润滑,从而改善轴间差速器总成10的润滑效果。
该贯通桥润滑系统在传统两种润滑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结合和优化,改善轴间差速器总成10润滑效果的同时,不影响其他零部件的使用性能,可靠性高。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进油道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油口32和出油口33,进油口32用于承接飞溅的润滑油,出油口33连通于轴承9。因轮间差速器总成2转动而带起的润滑油并飞溅至进油口32内,之后通过进油道31引导至出油口33,出油口33与轴承9正对设置,使得润滑油可以流入至轴承9内相邻两个滚子之间的间隙内,以保证轴承9的润滑效果和轴承9转动的顺畅性。
进一步地,如图3-图4所示,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4包括差速锁移动齿套41和接油罩42,接油罩42可以是橡胶或者塑料材质,接油罩42设置于差速锁移动齿套41靠近轴承9的一侧,接油罩42被配置为承接从轴承9流出的润滑油并将其输送至齿轮轴7内。通过设置接油罩42,能够将润滑油更好的接住,起到了润滑油汇集的作用。优选地,接油罩42为喇叭形结构,接油罩42的大口端朝向轴承9的一侧,以保证更好程度对润滑油的收容。差速锁移动齿套41套设于齿轮轴7上并位于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和轴承9之间,以实现差速的功能。优选地,接油罩42通过胶粘或者螺丝等方式与差速锁移动齿套41相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5-图6所示,在齿轮轴7上设置有限位部,在限位部上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第一轴向油道71,第一轴向油道71的一侧连通于接油罩42,另一侧连通于止推垫片6。限位部在起到了对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轴向限位的同时,还实现了润滑油的输送作用,以将从接油罩42收集的润滑油经第一轴向油道71引导至止推垫片6内。
进一步地,如图7-图8所示,止推垫片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环形槽61和第二环形槽62,优选地,第一环形槽61通过油孔64连通于第二环形槽62,以保证第一环形槽61和第二环形槽62之间油路的连通效果。第一环形槽61用于承接从齿轮轴7流出的润滑油,使润滑油经第二环形槽62输送至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内。在第一环形槽61和第二环形槽62的配合作用下,将润滑油从止推垫片6的一侧输送至另一侧。
可选地,在止推垫片6内设置有径向油槽63,径向油槽63分别连接于第一环形槽61和第二环形槽62,用于将润滑油引导至衬套8和齿轮轴7之间,使得其中一路流入齿轮轴7和衬套8之间,用于齿轮轴7和衬套8之间摩擦副的润滑。
为了实现轴间差速器总成10的润滑,如图9-图10所示,在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内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第二轴向油道51,第二轴向油道51的一侧连通于第二环形槽62,另一侧连通于轴间差速器总成10。利用第二轴向油道51的连通效果,另一路通过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连通于轴间差速器总成10,以将润滑油输送至轴间差速器总成10,实现对轴间差速器总成10的润滑。
需要说明的是,进油道31的出油口33、接油罩42、齿轮轴7的第一轴向油道71、止推垫片6的第一环形槽61、第二环形槽62、径向油槽63及油孔64共同形成了上述的润滑油道。
可选地,如图1所示,该贯通桥润滑系统还包括突缘总成11、突缘螺母12,突缘总成11套设于齿轮轴7的端部并通过突缘螺母12拧紧固定,以实现齿轮轴7的固定效果。
可选地,该贯通桥润滑系统还包括油封13,油封13套设于突缘总成11上并位于突缘总成11和减速器壳体3之间,以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
可选地,该贯通桥润滑系统还包括调整环14,调整环14套设于突缘总成11上并位于突缘总成11和减速器壳体3之间,用于间隙的调整。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贯通桥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减速器壳体(3),在所述减速器壳体(3)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油道(31);
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4),其设置于所述减速器壳体(3)内;
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其设置于所述减速器壳体(3)内;
止推垫片(6),其设置于所述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4)和所述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中间;
齿轮轴(7),其分别穿设于所述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4)、所述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及所述止推垫片(6);
衬套(8),其套设于所述齿轮轴(7)上并位于所述齿轮轴(7)和所述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之间;
轴承(9),其套设于所述齿轮轴(7)上并位于所述齿轮轴(7)和所述减速器壳体(3)之间,在所述轴承(9)、所述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4)、所述齿轮轴(7)、所述止推垫片(6)之间形成润滑油道;
轴间差速器总成(10),其设置于所述减速器壳体(3)内并啮合于所述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
桥壳总成(1),其设置于所述减速器壳体(3)的外部,在所述桥壳总成(1)内储存有润滑油;
轮间差速器总成(2),其部分设置于所述桥壳总成(1)内,所述轮间差速器总成(2)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桥壳总成(1)转动并将所述桥壳总成(1)内的润滑油飞溅至所述进油道(31)内,使从所述进油道(31)流出的润滑油进入所述润滑油道内,以对所述齿轮轴(7)和所述衬套(8)之间进行润滑,且所述润滑油道通过所述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连通于所述轴间差速器总成(10),以对所述轴间差速器总成(10)进行润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桥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油道(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油口(32)和出油口(33),所述进油口(32)用于承接飞溅的所述润滑油,所述出油口(33)连通于所述轴承(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桥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锁移动齿套总成(4)包括:
差速锁移动齿套(41),其套设于所述齿轮轴(7)上并位于所述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和所述轴承(9)之间;
接油罩(42),其设置于所述差速锁移动齿套(41)靠近所述轴承(9)的一侧,所述接油罩(42)被配置为承接从所述轴承(9)流出的润滑油并将其输送至所述齿轮轴(7)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贯通桥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轮轴(7)上设置有限位部,在所述限位部上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第一轴向油道(71),所述第一轴向油道(71)的一侧连通于所述接油罩(42),另一侧连通于所述止推垫片(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贯通桥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垫片(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环形槽(61)和第二环形槽(62),所述第一环形槽(61)用于承接从所述齿轮轴(7)流出的所述润滑油,使所述润滑油经所述第二环形槽(62)输送至所述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贯通桥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止推垫片(6)内设置有径向油槽(63),所述径向油槽(63)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形槽(61)和所述第二环形槽(62),用于将所述润滑油引导至所述衬套(8)和所述齿轮轴(7)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贯通桥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槽(61)通过油孔(64)连通于所述第二环形槽(6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贯通桥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动圆柱齿轮总成(5)内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第二轴向油道(51),所述第二轴向油道(51)的一侧连通于所述第二环形槽(62),另一侧连通于所述轴间差速器总成(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桥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突缘总成(11)和突缘螺母(12),所述突缘总成(11)套设于所述齿轮轴(7)的端部并通过所述突缘螺母(12)拧紧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贯通桥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封(13),所述油封(13)套设于所述突缘总成(11)上并位于所述突缘总成(11)和所述减速器壳体(3)之间。
CN202120549588.1U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贯通桥润滑系统 Active CN214617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9588.1U CN214617803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贯通桥润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9588.1U CN214617803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贯通桥润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17803U true CN214617803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95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49588.1U Active CN214617803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贯通桥润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178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3726A (zh) * 2021-11-16 2022-04-0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润滑装置和采煤机
CN114263726B (zh) * 2021-11-16 2024-05-14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润滑装置和采煤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3726A (zh) * 2021-11-16 2022-04-0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润滑装置和采煤机
CN114263726B (zh) * 2021-11-16 2024-05-14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润滑装置和采煤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57073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83826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ubricating a differential in an axle assembly
US20120213460A1 (en) Drive unit for motor vehicles having an electrical motor
US2011011191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ubricating a differential in an axle assembly
CN105209282A (zh) 车桥总成
CN105736681A (zh) 用于车辆的驱动系统的旋转轴密封结构
CN207229720U (zh) 贯通驱动桥用轴间差速器差动润滑系统
US20180087640A1 (en) Final drive
CN214617803U (zh) 一种贯通桥润滑系统
CN214888778U (zh) 一种具有改进润滑系统的中桥主减速器总成
CN111503251A (zh) 差速装置的润滑结构
CN113090742A (zh) 一种具有改进润滑系统的中桥主减速器总成
CN215110441U (zh) 一种花键润滑机构及减速箱总成
CN114704608A (zh) 一种减速器总成及车辆
CN110962505B (zh) 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320242U (zh) 贯通桥轴间差速器及车辆
CN110410487B (zh) 驱动桥总成及压路机
CN201225396Y (zh) 拖拉机分动箱
CN208348428U (zh) 用于与差速器的行星齿连接的齿轮轴及差速器
CN216715152U (zh) 差速器、驱动桥总成和车辆
CN108547937B (zh) 一种齿轮传动系统及低地板轻轨车
CN216467344U (zh) 润滑保护结构、动力总成及电动汽车
JP2864444B2 (ja) タンデム式駆動軸の潤滑装置
CN210680284U (zh) 一种半挂车用车轴隔油套
CN215806128U (zh) 设置在差速器与电机集成结构内的油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