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11715U - 一种处理高浓度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高浓度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11715U
CN214611715U CN202120703126.0U CN202120703126U CN214611715U CN 214611715 U CN214611715 U CN 214611715U CN 202120703126 U CN202120703126 U CN 202120703126U CN 214611715 U CN214611715 U CN 214611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water
dosing
region
floc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031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鑫
齐松臣
张妙
张慧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hu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hu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hu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hu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031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11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11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11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处理高浓度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配水区、加药装置、加药混合区、加药混合搅拌装置、絮凝吸附区、絮凝区搅拌装置、沉淀区;配水区的输水端再连接加药混合区,加药装置设置于加药混合区的入药端,加药混合区内置安装有加药混合搅拌装置,加药混合区的的输水端再连接絮凝吸附区,絮凝吸附区内置安装有絮凝区搅拌装置,絮凝吸附区的底部区域通过沉淀输出端再连接沉淀区,沉淀区的下部区域设置有若干道泥斗,泥斗的底部锥角位置设置有排泥接口;本申请解决了常规固液分离沉淀池的出水悬浮物含量高的问题,保证了脱硫废水浓缩液的固液分离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高浓度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处理高浓度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火力发电厂末端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的发展,出现了利用电厂末端烟道余温加热蒸发浓缩废水的低温烟气浓缩工艺,随着废水的不断浓缩,废水中含盐量增加,可达20-50万含盐量,废水密度达1.2-1.5kg/L,远远高于水的密度,废水中悬浮物与水的密度差变小,沉降效果差或者不沉降。常规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或沉淀池无法达到低温烟气浓缩工艺的高浓度浓缩浆液的固液分离。
现在技术中对于高浓度浓缩浆液的处理,往往都是对于液体中存在的有害物进行危害性处理,而忽略了对于浆液中存在了大量的悬浮物,如何对低温烟气浓缩工艺处理后的脱硫废水浓缩液中盐量高、密度大、悬浮物高问题进行进一步处理,也是现有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的作业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高浓度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处理高浓度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配水区、加药装置、加药混合区、加药混合搅拌装置、絮凝吸附区、絮凝区搅拌装置、沉淀区;配水区与入水设备进行对接并且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相对与配水区位于上沿区域,所述配水区的输水端再连接加药混合区,所述加药装置设置于加药混合区的入药端,所述加药混合区内置安装有加药混合搅拌装置,所述加药混合区的的输水端再连接絮凝吸附区,所述絮凝吸附区内置安装有絮凝区搅拌装置,所述絮凝吸附区的底部区域通过沉淀输出端再连接沉淀区,所述沉淀区的上部区域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侧壁上沿区域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沉淀区的下部区域设置有若干道泥斗,泥斗的底部锥角位置设置有排泥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水区容积为0.5-0.8m3,废水在配水区停留时间3-5min。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水区与加药混合区的底部联通,联通口截面积处平均流速≤0.05m/s。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药混合区的容积为1.2-1.5m3,废水在加药混合区的停留时间为7.5-13min。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药装置包括药品存储料斗、给料螺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泥斗为方锥形结构,每个泥斗占沉淀区总面积的1/4,泥斗方锥体锥度≤60°。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集水槽位于沉淀区液面处,废水从集水槽上边缘溢流至集水槽中,出水口位置位于集水槽的溢流堰上边缘以下,集水槽收集的废水从出水口自流至后续废水处理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针对经低温烟气浓缩工艺处理后的脱硫废水浓缩液含盐量高、密度大、悬浮物高的特点,对其进行絮凝吸附处理,通过适合的搅拌强度、絮凝吸附时间、上升流速,实现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固液分离。解决了常规固液分离沉淀池的出水悬浮物含量高的问题,保证了脱硫废水浓缩液的固液分离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以示出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同时,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口;2、配水区;3、加药装置;4、加药混合搅拌装置;5、加药混合区;6、絮凝吸附区;7、絮凝区搅拌装置;8、沉淀区;9、排泥接口;10、集水槽;11、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同种要素。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一种处理高浓度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用于对脱硫废水低温烟气浓缩工艺处理后的浓缩液进行处理,包括进水口1、配水区2、加药装置3、加药混合区5、加药混合搅拌装置4、絮凝吸附区6、絮凝区搅拌装置7、沉淀区8、排泥接口9、集水槽10、出水口11;
请参阅图2,其中,进水口1位于配水区2上部,配水区2的底部与加药混合区5底部联通,加药混合区5顶部设置加药装置3,加药装置3包括药品存储料斗、给料螺旋,加药装置3实现高分子螯合絮凝剂的存储、投加功能,药剂落入加药混合区5的液面上,加药混合区5内腔中心位置设置加药混合搅拌装置4。加药混合区5与絮凝吸附区6的上部联通,絮凝吸附区6的中心位置设置絮凝区搅拌装置7,絮凝吸附区6的中部区域与沉淀区8联通。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沉淀区8的底部设置四个泥斗,实现污泥的收集,泥斗为方锥形,每个泥斗底部设置一个排泥接口9,可将污泥排出一体化处理装置,沉淀区8上部设置一个集水槽10,用以收集处理后的上清液,上清液经集水槽10收集后,通过出水口11进入后续处理系统。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一进一步的优化,在其基础上,对相关设备的实施细节做进一步说明:
该一体化处理装置处理能力预设为0-10m3/h,
其配水区2容积在0.5-0.8m3,废水在配水区停留时间3-5min;配水区2与加药混合区5底部联通,并且其联通口截面积处平均流速≤0.05m/s;
加药混合区5的容积为1.2-1.5m3,废水在加药混合区停留时间为7.5-13min;加药混合搅拌装置4包括减速机、搅拌轴、搅拌桨;搅拌轴及搅拌桨转速60-80r/min;加药混合区5与絮凝吸附区6上部联通。联通口截面积处平均流速≤0.05m/s;
絮凝吸附区6中部与沉淀区8相联通,联通口的截面积处平均流速≤0.03m/s;
沉淀区8中,每个泥斗占沉淀区8总面积的1/4,实施例一中的四个泥斗设计体型相同;每个泥斗方锥体锥度≤60°。
本实用新型用于脱硫废水零排放领域,采用投加高分子絮凝剂,并按照浓缩浆液特性,进行优化流场、搅拌强度、停留时间等,可以解决低温烟气浓缩浆液的沉降问题。本申请设计的一体化处理装置为敞口矩形水池型式,内部通过隔板隔离出配水区2、加药混合区5、絮凝吸附区6、沉淀区8,沉淀区8底部为方锥形泥斗。加药混合区5顶部设置加药装置3,加药装置3实现高分子螯合絮凝剂的存储、投加功能,药剂落入加药混合区5的液面上,通过加药混合区5中心位置设置的搅拌器,实现药剂与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混合,混合后浆液自流至絮凝吸附区6,絮凝吸附区6中心位置设置搅拌装置,实现药剂对废水中有害物质及悬浮物的吸附,形成絮体。废水经絮凝吸附后,携带絮体自流进入沉淀区8,进行沉降,实现固液分离,上清液通过沉淀区8上部的集水槽10进行收集,通过产水管进入后续系统,沉淀区8底部沉降的污泥通过污泥排放口排出,从而实现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处理。
本一体化处理装置针对经低温烟气浓缩工艺处理后的脱硫废水浓缩液含盐量高、密度大、悬浮物高的特点,对其进行絮凝吸附处理,通过适合的搅拌强度、絮凝吸附时间、上升流速,实现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固液分离。解决了常规固液分离沉淀池的出水悬浮物含量高的问题,保证了脱硫废水浓缩液的固液分离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处理高浓度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配水区(2)、加药装置(3)、加药混合区(5)、加药混合搅拌装置(4)、絮凝吸附区(6)、絮凝区搅拌装置(7)、沉淀区(8);配水区(2)与入水设备进行对接并且设置有进水口(1),所述进水口(1)相对与配水区(2)位于上沿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区(2)的输水端再连接加药混合区(5),所述加药装置(3)设置于加药混合区(5)的入药端,所述加药混合区(5)内置安装有加药混合搅拌装置(4),所述加药混合区(5)的输水端再连接絮凝吸附区(6),所述絮凝吸附区(6)内置安装有絮凝区搅拌装置(7),所述絮凝吸附区(6)的底部区域通过沉淀输出端再连接沉淀区(8),所述沉淀区(8)的上部区域设置有集水槽(10),所述集水槽(10)的侧壁上沿区域设置有出水口(11),所述沉淀区(8)的下部区域设置有若干道泥斗,泥斗的底部锥角位置设置有排泥接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高浓度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区(2)容积为0.5-0.8m3,废水在配水区(2)停留时间3-5mi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高浓度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区(2)与加药混合区(5)的底部联通,联通口截面积处平均流速≤0.05m/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高浓度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混合区(5)的容积为1.2-1.5m3,废水在加药混合区(5)的停留时间为7.5-13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高浓度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3)包括药品存储料斗、给料螺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高浓度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斗为方锥形结构,每个泥斗占沉淀区(8)总面积的1/4,泥斗方锥体锥度≤6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处理高浓度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槽(10)位于沉淀区液面处,废水从集水槽(10)上边缘溢流至集水槽中,出水口(11)位置位于集水槽(10)的溢流堰上边缘以下,集水槽(10)收集的废水从出水口(11)自流至后续废水处理系统。
CN202120703126.0U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处理高浓度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Active CN214611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03126.0U CN214611715U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处理高浓度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03126.0U CN214611715U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处理高浓度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11715U true CN214611715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400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03126.0U Active CN214611715U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处理高浓度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117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30248Y (zh) 一种澄清、浓缩器
CN204897509U (zh) 一种混凝装置
CN212334700U (zh) 一种高效澄清分离装置
CN109019791A (zh) 水处理系统
CN206081767U (zh) 斜管沉淀器
CN109455857A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CN211813962U (zh) 一种高密度澄清池
CN214611715U (zh) 一种处理高浓度脱硫废水浓缩浆液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3079732U (zh) U型微涡流絮凝沉淀池
CN206927676U (zh) 一种煤泥回流混凝沉淀设备
CN216997800U (zh) 一种集混凝沉淀于一体的高效机械澄清固液分离装置
CN206538241U (zh) 一种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
CN111498971B (zh) 一种高效澄清分离装置
CN210559782U (zh) 基于机械搅拌成层的悬浮介质层过滤系统
CN212151731U (zh) 一种升流式新型混凝絮凝装置
CN210419615U (zh) 一种磁粉污泥分离结构及污水沉降系统
CN210559781U (zh) 基于水力流态成层的悬浮介质层过滤系统
CN110204104B (zh) 基于机械搅拌成层的悬浮介质层过滤系统
CN208038173U (zh) 一种高负荷高密度沉淀池
CN219823894U (zh) 一种智慧化粗分离系统
CN111170546A (zh) 一种高密度澄清池
CN216972099U (zh) 新型污水混凝沉淀处理装置
CN212523126U (zh) 一种用于地下水抽出处理的高效沉淀一体化装置
CN212293127U (zh) 生产废水除氟处理系统
CN209890392U (zh) 一种适用于去除微污染源的小型反应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