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06921U - 辅助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系统 - Google Patents

辅助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06921U
CN214606921U CN202120560889.4U CN202120560889U CN214606921U CN 214606921 U CN214606921 U CN 214606921U CN 202120560889 U CN202120560889 U CN 202120560889U CN 214606921 U CN214606921 U CN 214606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floating
oil cylinder
electro
adap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608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晓光
王盼盼
申展超
李万里
徐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Yiwang Technology Co ltd
Dalian Yile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Yiwang Technology Co ltd
Dalian Yile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Yiwang Technology Co ltd, Dalian Yile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Yiw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608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06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06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069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辅助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系统,包括:液压控制系统以及对称设置在车桥两侧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车架、轮胎、转向架、弯梁及浮动油缸;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泵和两组分别与行走机构对应设置的浮动油缸控制单元。浮动油缸控制单元包括:电液比例换向阀、载荷自适应阀组及压力传感器;所述泵与油箱连接,所述泵与电液比例换向阀管路连接;所述电液比例换向阀与载荷自适应阀组管路连接,且电液比例换向阀还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当底盘辅助车桥经过障碍物或地面凹陷时整机的侧倾稳定性。

Description

辅助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桥浮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底盘长度较大,尤其是车桥间距很长的产品,为了增加整机的侧倾稳定性及适当减小接地比压,在底盘设计中通常安装有辅助车桥。在整机实际运行中,当底盘辅助车桥经过障碍物或地面凹陷处时,辅助车桥轮胎所受到的载荷将会产生较大变化,影响整机的侧倾稳定性。现有技术中只有液压系统,而没有辅助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系统。现有的车桥不能保证两个轮胎以合理的受力接触地面,导致整机的侧倾稳定性较差、接地比压很大。
因此,急需一种具有浮动自适应特点的辅助车桥系统,在底盘辅助车桥经过障碍物或地面凹陷处且浮动油缸无杆腔压力因辅助车桥轮胎载荷改变而发生较大变化时,辅助浮动车桥连接的两个轮胎下降与上升来保障行车的平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的车桥不能很好适应路面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辅助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系统,以达到轮胎以合理的受力接触地面,从而时刻满足整机的侧倾稳定性及较小的接地比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系统,包括:液压控制系统以及对称设置在车桥两侧的行走机构。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车架12、轮胎13、转向架14、弯梁11及浮动油缸10;所述浮动油缸10一端与弯梁11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车架12连接;所述弯梁11与转向架14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轮胎13设置在转向架14下方;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2、泵3和两组分别与行走机构对应设置的浮动油缸控制单元。
所述浮动油缸控制单元,包括:电液比例换向阀4、载荷自适应阀组5及压力传感器9;所述泵3与油箱连接,所述泵3与电液比例换向阀4管路连接;所述电液比例换向阀4与载荷自适应阀组5管路连接,且电液比例换向阀4还与控制器2连接;所述载荷自适应阀组5与所述浮动油缸10管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9与所述浮动油缸10的无杆腔油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载荷自适应阀组5,包括:单向阀6、溢流阀7及两组平衡阀8。
其中一个平衡阀8两端油路分别连接浮动油缸10的无杆腔和所述电液比例换向阀4,另一个平衡阀8两端油路分别连接浮动油缸10的有杆腔和所述电液比例换向阀4;所述溢流阀7的一端油路连接压力传感器9,溢流阀7的另一端油路连接所述单向阀6的一端,所述单向阀6的另一端油路连接电液比例换向阀4和平衡阀8。
进一步的,所述载荷自适应阀组5的第一油口通过阀组安装板与浮动油缸10的无杆腔连通。
所述载荷自适应阀组5的第二油口通过阀组安装板与浮动油缸10的有杆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辅助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系统,通过增设液压控制系统实现车辆行走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车辆在底盘辅助车桥经过障碍物或地面凹陷处时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对于底盘长度较长,尤其是车桥间距很长的产品,在底盘设计中安装有辅助浮动车桥,增加了整机的侧倾稳定性,减小了接地比压。
2、在辅助浮动车桥行驶在障碍物上或路面凹陷处时,能通过辅助车桥的浮动特点,自动控制轮胎的上升与下降,保证辅助车桥连接的两个轮胎以合理的受力接触地面,从而时刻满足整机的侧倾稳定性及较小的接地比压。
3、增设浮动油缸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浮动油缸的伸缩,保证车辆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系统的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系统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浮动油缸有杆腔;2、控制器;3、泵;4、电液比例换向阀;5、载荷自适应阀组;6、单向阀;7、溢流阀;8、平衡阀;9、压力传感器;10、浮动油缸;11、弯梁;12、车架;13、轮胎;14、转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系统,包括:液压控制系统以及对称设置在车桥两侧的行走机构。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车架12、轮胎13、转向架14、弯梁11及浮动油缸10;所述浮动油缸10一端与弯梁11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车架12连接;所述弯梁11与转向架14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轮胎13设置在转向架14下方;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2、泵3和两组分别与行走机构对应设置的浮动油缸控制单元。
具体的,如图2所示,浮动油缸控制单元分为左侧与右侧两组,浮动油缸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控制器2和泵3。左侧与右侧的浮动油缸控制单元结构一致,不再赘述。
所述浮动油缸控制单元,包括:电液比例换向阀4、载荷自适应阀组5及压力传感器9;所述泵3与油箱连接,所述泵3与电液比例换向阀4管路连接;所述电液比例换向阀4与载荷自适应阀组5管路连接,且电液比例换向阀4还与控制器2连接;所述载荷自适应阀组5与所述浮动油缸10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9与所述浮动油缸10的无杆腔油路连接。
具体的,控制器2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油箱位于所述泵3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载荷自适应阀组5,包括:单向阀6、溢流阀7及两组平衡阀8。
其中一个平衡阀8两端油路分别连接浮动油缸10的无杆腔和所述电液比例换向阀4,另一个平衡阀8两端油路分别连接浮动油缸10的有杆腔和所述电液比例换向阀4;所述溢流阀7的一端油路连接压力传感器9,溢流阀7的另一端油路连接所述单向阀6的一端,所述单向阀6的另一端油路连接电液比例换向阀4和平衡阀8。
进一步的,所述载荷自适应阀组5的第一油口通过阀组安装板与浮动油缸10的无杆腔连通。
所述载荷自适应阀组5的第二油口通过阀组安装板与浮动油缸10的有杆腔连通。
具体的,浮动车桥油缸无杆腔可以通过溢流阀7、单向阀6与浮动车桥油缸有杆腔连接。压力传感器9检测无杆腔压力并实时反馈至控制系统2。控制系统2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液比例换向阀4动作。在底盘辅助车桥经过障碍物或地面凹陷处且浮动油缸无杆腔压力因辅助车桥轮胎载荷改变而发生较大变化时,能够根据浮动油缸10无杆腔压力自动调节活塞杆的伸缩,控制辅助浮动车桥连接的两个轮胎下降与上升。
原理如下:泵3能够输出高压油至电液比例换向阀4,控制系统2的程序控制电液比例换向阀4的油液输出方向。电液比例换向阀4输出油液至载荷自适应阀组5的入口,载荷自适应阀组5安装于车桥的浮动油缸10上,载荷自适应阀组5的出口通过油缸上的阀组安装板连接至车桥浮动油缸的无杆腔和浮动油缸有杆腔1。在车桥浮动油缸的无杆腔安装有或连接有压力传感器9,将无杆腔的压力实时反馈至控制系统2。控制系统2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液比例换向阀4的动作,与载荷自适应阀组5共同作用,自动实现无杆腔压力稳定在整机于平坦地面上正常行驶的压力范围内,保证辅助浮动车桥连接的两个轮胎以合理的受力接触地面,从而时刻满足整机的侧倾稳定性及较小的接地比压。
当辅助浮动车桥的轮胎13行驶在障碍物上时,轮胎13承受载荷增加,通过转向架14和弯梁11对浮动油缸10的作用力增大,浮动油缸10的无杆腔压力变大,当无杆腔压力超出正常行驶时的压力,即超出溢流阀7的开启压力时打开溢流阀7,油液通过单向阀6进入浮动油缸有杆腔1,活塞杆回缩,轮胎13通过转向架14和弯梁11向上提起。当无杆腔中的压力达到正常行驶所允许的压力范围内,即小于溢流阀7的开启压力时,溢流阀7关闭,结束无杆腔卸荷过程,轮胎13停止运动。两侧辅助浮动车桥轮胎同时行驶在障碍物上时,控制方式相同。
当辅助浮动车桥轮胎13行驶在地面凹陷处时,辅助浮动车桥轮胎13承受载荷减小,通过转向架14和弯梁11对浮动油缸10作用力变小,浮动油缸10的无杆腔压力减小,当浮动油缸无杆腔压力低于正常行驶时所允许的最低压力时,压力传感器9检测并实时反馈无杆腔压力至控制系统2,控制系统2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液比例换向阀4动作,油液通过泵3、电液比例换向阀4及载荷自适应阀组5进入无杆腔,活塞杆伸出,轮胎13通过转向架14和弯梁11实现下降动作。无杆腔中的压力随着轮胎13下降过程中逐渐接触地面而不断增大,当无杆腔中的压力达到正常行驶所允许的压力范围内时,控制系统2控制电液比例换向阀4停止动作,结束补油过程,轮胎13停止运动。两侧辅助浮动车桥轮胎同时行驶在地面凹陷处时,控制方式相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辅助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控制系统以及对称设置在车桥两侧的行走机构;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车架(12)、轮胎(13)、转向架(14)、弯梁(11)及浮动油缸(10);所述浮动油缸(10)一端与弯梁(11)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车架(12)连接;所述弯梁(11)与转向架(14)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轮胎(13)设置在转向架(14)下方;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2)、泵(3)和两组分别与行走机构对应设置的浮动油缸控制单元;
所述浮动油缸控制单元,包括:电液比例换向阀(4)、载荷自适应阀组(5)及压力传感器(9);所述泵(3)与油箱连接,所述泵(3)与电液比例换向阀(4)管路连接;所述电液比例换向阀(4)与载荷自适应阀组(5)管路连接,且电液比例换向阀(4)还与控制器(2)连接;所述载荷自适应阀组(5)与所述浮动油缸(10)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9)与所述浮动油缸(10)的无杆腔油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自适应阀组(5),包括:单向阀(6)、溢流阀(7)及两组平衡阀(8);
其中一个平衡阀(8)两端油路分别连接浮动油缸(10)的无杆腔和所述电液比例换向阀(4),另一个平衡阀(8)两端油路分别连接浮动油缸(10)的有杆腔和所述电液比例换向阀(4);所述溢流阀(7)的一端油路连接压力传感器(9),溢流阀(7)的另一端油路连接所述单向阀(6)的一端,所述单向阀(6)的另一端油路连接电液比例换向阀(4)和平衡阀(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自适应阀组(5)的第一油口通过阀组安装板与浮动油缸(10)的无杆腔连通;
所述载荷自适应阀组(5)的第二油口通过阀组安装板与浮动油缸(10)的有杆腔连通。
CN202120560889.4U 2021-03-19 2021-03-19 辅助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系统 Active CN214606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0889.4U CN214606921U (zh) 2021-03-19 2021-03-19 辅助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0889.4U CN214606921U (zh) 2021-03-19 2021-03-19 辅助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06921U true CN214606921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95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60889.4U Active CN214606921U (zh) 2021-03-19 2021-03-19 辅助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069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9820A (zh) * 2022-02-28 2022-06-14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摆动油缸容积变化的能量回收系统、回收方法及重型搬运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9820A (zh) * 2022-02-28 2022-06-14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摆动油缸容积变化的能量回收系统、回收方法及重型搬运车
CN114619820B (zh) * 2022-02-28 2023-12-01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摆动油缸容积变化的能量回收系统、方法及搬运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06921U (zh) 辅助浮动车桥路面自适应系统
CN101088816B (zh) 一种机动车制动力实时分配装置和分配方法
CN110450593B (zh) 货车悬架变刚度辅助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1483284B (zh) 液压悬挂系统、升降控制方法及多轴线平板车
CN102490565B (zh) 重型卡车按需主动防侧翻液压内联悬架系统
CN212148295U (zh) 液压悬挂系统及多轴线平板车
CN2344246Y (zh) 无级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
CN205818818U (zh) 汽车爆胎辅助系统
CN202389147U (zh) 重型卡车按需主动防侧翻液压内联悬架系统
CN2686972Y (zh) 半挂汽车智能变桥节胎装置
CN110203028B (zh) 一种具备防侧倾功能的油气悬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198424U (zh) 一种径向转向架迫导向机构
CN104442265A (zh) 一种基于液压作动筒调节的运输车辆主动防侧翻控制系统
JPH0640324A (ja) 鉄道車両用流体ブレーキ装置及び鉄道車両用ブレーキの制御方法
CN210161866U (zh) 一种具备防侧倾功能的油气悬架系统
CN210941234U (zh) 货车悬架变刚度辅助装置
CN111098969A (zh) 一种新型的两轮车制动防抱死系统
CN108372867B (zh) 一种径向转向架迫导向机构
CN206703884U (zh) 基于独立双通道的主动稳定杆液压系统
CN215214157U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液压系统
DE4042490C2 (de)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Höhe eines Fahrzeugs
CN219751811U (zh) 用于agv小车四缸同步升降的电液作动器
CN114987599B (zh) 一种公铁两用车转向系统、方法及公铁两用车
CN207274773U (zh) 车辆后悬架车轮外倾角实时可调装置
CN209207457U (zh) 一种四油缸同步举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