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78514U - 阻尼器和电动尾门撑杆 - Google Patents

阻尼器和电动尾门撑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78514U
CN214578514U CN202023197931.5U CN202023197931U CN214578514U CN 214578514 U CN214578514 U CN 214578514U CN 202023197931 U CN202023197931 U CN 202023197931U CN 214578514 U CN214578514 U CN 214578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seat
peripheral surface
accommodating cavity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979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帅
陈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979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78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78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785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尼器和电动尾门撑杆,所述阻尼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容置腔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敞口;传动座,所述传动座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传动座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密封配合,所述传动座用于与传动杆传动连接;端盖,所述端盖设于所述容置腔内靠近所述敞口的一侧,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传动座的外围,所述端盖沿所述传动座轴向上的位置可调,所述端盖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密封配合;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设置于所述传动座的外围,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传动座限位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端盖限位抵接。本方案的阻尼器能够实现阻尼调节,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很好地实现防尘和防漏油。

Description

阻尼器和电动尾门撑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尼器和电动尾门撑杆。
背景技术
汽车尾门在开启和关闭时常常需要使用电动尾门撑杆,为了提高电动尾门撑杆的支撑性能,在其外套管内设置阻尼器以提高阻尼力矩,从而使得电动尾门撑杆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然而,传统的阻尼器大多采用固定扭矩方案,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扭力调节,另外一些阻尼可调的阻尼器密封性能较差,无法很好地进行防尘和防漏油,不仅影响阻尼器的使用寿命,还不便于进行仓储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阻尼器和电动尾门撑杆,该阻尼器能够实现阻尼调节,并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很好地实现防尘和防漏油,进而可有效提升阻尼器的使用寿命,同时方便进行仓储运输。
本申请提出一种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设有容置腔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敞口;
传动座,所述传动座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传动座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密封配合,所述传动座用于与传动杆传动连接;
端盖,所述端盖设于所述容置腔内靠近所述敞口的一侧,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传动座的外围,所述端盖沿所述传动座轴向上的位置可调,所述端盖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密封配合;以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设置于所述传动座的外围,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传动座限位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端盖限位抵接。
上述的阻尼器通过将传动座与传动杆连接,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该传动杆具体可以是电动撑杆的螺杆或者是其他驱动部件的驱动杆,当传动杆转动时可带动传动座一起转动,端盖与传动座相配合以将弹性件进行固定,当传动座相对于外壳转动时,弹性件对外壳的内周面产生一定的摩擦阻力,从而使得传动座与外壳之间产生阻尼力矩。当需要调节阻尼力矩时,只需将端盖沿传动座轴向的固定位置进行调节即可,例如,当端盖沿着传动座朝靠近弹性件的方向调节时,弹性件被进一步压缩,此时弹性件的外径膨胀,增大了弹性件与外壳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阻尼器的阻尼力矩增大;当需要减小阻尼器的阻尼力矩时,只需将端盖沿着传动座朝远离弹性件的方向调节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并且,由于端盖与外壳之间以及传动座与外壳之间均为密封配合,能够有效提升阻尼器整体的密封性能,从而实现很好的防尘效果,使得阻尼器能够在普通环境进行仓储,降低包装及存储费用,同时还能够有效解决阻尼器的漏油问题,可保证在阻尼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的油脂不流失,从而提高阻尼器的使用寿命。本方案的阻尼器能够实现阻尼调节,并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很好地实现防尘和防漏油,进而可有效提升阻尼器的使用寿命,同时方便进行仓储运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的外周面套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将所述端盖与所述外壳密封连接;所述传动座的外周套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将所述传动座与所述外壳密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底壁及自所述底壁的周缘朝向一侧延伸的侧围壁,所述底壁与所述侧围壁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传动座包括与所述侧围壁同轴延伸的传动部,以及设于所述传动部外周的限位部,所述传动部的一端自所述底壁穿出,所述端盖可调节地套设于所述传动部的另一端,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底壁相抵接,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端盖和所述限位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端盖的内周面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螺纹自所述传动部靠近所述敞口的一端螺旋延伸至靠近所述限位部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端盖相对的一面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端盖与所述限位部相对的一面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抵触,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抵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穿出于所述底壁的一端的外周面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底壁限位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的外围设有卡槽,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座设有供所述传动杆穿过的穿接孔,所述穿接孔的内周面设有用于与所述传动杆传动配合的花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调节至预设位置后,所述端盖与所述传动座之间通过加固结构进行防松固定。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动尾门撑杆,所述电动尾门撑杆包括如上所述的阻尼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阻尼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阻尼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阻尼器去掉外壳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阻尼器的传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阻尼器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10、外壳;101、容置腔;11、底壁;12、侧围壁;20、传动座;21、传动部;211、外螺纹;212、卡槽;22、限位部;23、第一定位部;24、穿接孔;241、花键;30、端盖;31、内螺纹;32、第二定位部;40、弹性件;50、卡接件;60、第一密封件;70、第二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申请提出一种阻尼器,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阻尼器包括外壳10、传动座20、端盖30和弹性件40。其中,所述外壳10设有容置腔101及与所述容置腔101连通的敞口;所述传动座20设于所述容置腔101内,所述传动座20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10的内周面密封配合,所述传动座20用于与传动杆传动连接;所述端盖30设于所述容置腔101内靠近所述敞口的一侧,所述端盖30设置于所述传动座20的外围,所述端盖30沿所述传动座20轴向上的位置可调,所述端盖30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10的内周面密封配合;所述弹性件40设于所述容置腔101内并设置于所述传动座20的外围,所述弹性件40的一端与所述传动座20限位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端盖30限位抵接。
上述的阻尼器通过将传动座20与传动杆连接,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该传动杆具体可以是电动撑杆的螺杆或者是其他驱动部件的驱动杆,当传动杆转动时可带动传动座20一起转动,端盖30与传动座20相配合以将弹性件40进行固定,当传动座20相对于外壳10转动时,弹性件40对外壳10的内周面产生一定的摩擦阻力,从而使得传动座20与外壳10之间产生阻尼力矩。当需要调节阻尼力矩时,只需将端盖30沿传动座20轴向的固定位置进行调节即可,例如,当端盖30沿着传动座20朝靠近弹性件40的方向调节时,弹性件40被进一步压缩,此时弹性件40的外径膨胀,增大了弹性件40与外壳10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阻尼器的阻尼力矩增大;当需要减小阻尼器的阻尼力矩时,只需将端盖30沿着传动座20朝远离弹性件40的方向调节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并且,由于端盖30与外壳10之间以及传动座20与外壳10之间均为密封配合,能够有效提升阻尼器整体的密封性能,从而实现很好的防尘效果,使得阻尼器能够在普通环境进行仓储,降低包装及存储费用,同时还能够有效解决阻尼器的漏油问题,可保证在阻尼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的油脂不流失,从而提高阻尼器的使用寿命。本方案的阻尼器能够实现阻尼调节,并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很好地实现防尘和防漏油,进而可有效提升阻尼器的使用寿命。
此外,相较于传统的摩擦片结构的阻尼器而言,本方案的阻尼器结构更为简单,运行声音更小,不会产生异响,可减缓寿命衰减,衰减率可降低3%;并且阻尼器的各零部件只需采用常规材料即可,结构工艺简单,可有效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30的外周面套设有第一密封件60,所述第一密封件60用于将所述端盖30与所述外壳10密封连接;所述传动座20的外周套设有第二密封件70,所述第二密封件70用于将所述传动座20与所述外壳10密封连接。如此,当阻尼器装配好后,第一密封件60和第二密封件70能够产生一定的形变,从而能够保证密封可靠性。其中,第一密封件60和第二密封件70包括但不限于采用橡胶密封圈、硅胶密封圈等。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采用O型圈,能够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此外,为了便于第一密封件60和第二密封件70的固定,可选地,端盖30的外周面设有供第一密封件60容置的第一密封槽,传动座20的外周面设有供第二密封件70容置的第二密封槽。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2、图3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包括底壁11及自所述底壁11的周缘朝向一侧延伸的侧围壁12,所述底壁11与所述侧围壁12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101,所述传动座20包括与所述侧围壁12同轴延伸的传动部21,以及设于所述传动部21外周的限位部22,所述传动部21的一端自所述底壁11穿出,所述端盖30可调节地套设于所述传动部21的另一端,所述限位部22设于所述容置腔101内并与所述底壁11相抵接,所述弹性件40位于所述端盖30和所述限位部22之间。
具体地,外壳10包括底壁11和环形的侧围壁12,底壁11与侧围壁12之间围合形成容置腔101,侧围壁12远离底壁11的一端形成所述敞口,底壁11的中部设有通孔,传动座20的传动部21呈与侧围壁12同轴延伸的柱状体,限位部22为设于传动部21外周面的环状体,弹性件40可采用压缩弹簧。在进行装配时,将传动座20放置于壳体的容置腔101内,传动部21的一端自底壁11的通孔处穿出,限位部22与底壁11相抵接以防止传动座20从外壳10内脱出,再将弹性件40自外壳10的敞口处套设于传动部21的外围,最后将端盖30自外壳10的敞口处套设于传动部21的外围,并将端盖30调整至预设位置以将弹性件40压紧即可,装配简单方便,且整体结构紧凑。
另外,当阻尼器的内阻调整完成后,为了避免端盖30发生松动,可选地,所述端盖30调节至预设位置后,所述端盖30与所述传动座20之间通过加固结构进行防松固定。例如,当端盖30调整到位后,可通过胶水将端盖30与传动座20粘结固定,或者也可通过焊接工艺将端盖30与传动座20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21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211,所述端盖30的内周面设有与所述外螺纹211适配的内螺纹31。具体地,所述外螺纹211自所述传动部21靠近所述敞口的一端螺旋延伸至靠近所述限位部22的位置,在进行阻尼调节时,只需旋拧端盖30至合适的位置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并且端盖30与传动部21之间采用螺纹配合,能够实现连续性调节,调节精度更高,扭力精度可控制在0.01N.M以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传动部20的外周面设置多个扣位,多个扣位沿传动部20的轴向间隔布置,在端盖30的内周面设有与扣位相适配的卡扣,当端盖30调节至预设位置后,通过卡扣与扣位卡接配合便能够将端盖保持在预设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22与所述端盖30相对的一面设有第一定位部23,所述端盖30与所述限位部22相对的一面设有第二定位部32,所述弹性件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部23相抵触,所述弹性件4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部32相抵触。通过第一定位部23和第二定位部32分别与弹性件40的两端相抵触,从而能够更好的将弹性件40固定于端盖30与限位部22之间,以确保弹性件40能够随着传动座20的转动而发生转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21穿出于所述底壁11的一端的外周面设有卡接件50,所述卡接件50与所述底壁11限位抵接。当传动座20装配至外壳10内后,传动部21的一端穿出于外壳10的底壁11,再将卡接件50卡接于传动部21的穿出端,通过卡接件50与限位部22的配合,能够避免传动座20发生轴向位移,确保传动座20不会从外壳10内脱落。
为了保证卡接件50与传动部21的装配可靠性,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21的外围设有卡槽212,所述卡接件50与所述卡槽212卡接配合。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卡接件50采用环形的卡圈,传动部21的外围设有环形的卡槽212,在装配时,将卡圈的内缘卡接于卡槽212内即可,结构简单,装配稳定可靠。
此外,为了便于传动座20与传动杆之间的传动连接,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传动座20设有供所述传动杆穿过的穿接孔24,所述穿接孔24的内周面设有用于与所述传动杆传动配合的花键24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穿接孔24贯穿于传动座20轴向上的两个端面,穿接孔24的内周面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花键241,各个花键241均沿所述穿接孔24的轴向延伸,传动杆为带有花键头的螺杆,在装配时,将传动杆的花键头穿入至穿接孔24内,便能够与传动座20之间形成稳定可靠的键连接,以确保传动座20能够随着传动杆一起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动尾门撑杆,该电动尾门撑杆包括阻尼器,该阻尼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动尾门撑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某体”、“某部”可以为对应“构件”的一部分,即“某体”、“某部”与该“构件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构件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某体”、“某部”可以独立制造,再与“构件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本申请对上述“某体”、“某部”的表达,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申请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特征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为是本申请等同的技术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设有容置腔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敞口;
传动座,所述传动座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传动座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密封配合,所述传动座用于与传动杆传动连接;
端盖,所述端盖设于所述容置腔内靠近所述敞口的一侧,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传动座的外围,所述端盖沿所述传动座轴向上的位置可调,所述端盖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周面密封配合;以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设置于所述传动座的外围,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传动座限位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端盖限位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外周面套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将所述端盖与所述外壳密封连接;所述传动座的外周套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将所述传动座与所述外壳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底壁及自所述底壁的周缘朝向一侧延伸的侧围壁,所述底壁与所述侧围壁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传动座包括与所述侧围壁同轴延伸的传动部,以及设于所述传动部外周的限位部,所述传动部的一端自所述底壁穿出,所述端盖可调节地套设于所述传动部的另一端,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底壁相抵接,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端盖和所述限位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端盖的内周面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端盖相对的一面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端盖与所述限位部相对的一面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抵触,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穿出于所述底壁的一端的外周面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底壁限位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的外围设有卡槽,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座设有供所述传动杆穿过的穿接孔,所述穿接孔的内周面设有用于与所述传动杆传动配合的花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调节至预设位置后,所述端盖与所述传动座之间通过加固结构进行防松固定。
10.一种电动尾门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尾门撑杆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阻尼器。
CN202023197931.5U 2020-12-24 2020-12-24 阻尼器和电动尾门撑杆 Active CN214578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7931.5U CN214578514U (zh) 2020-12-24 2020-12-24 阻尼器和电动尾门撑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7931.5U CN214578514U (zh) 2020-12-24 2020-12-24 阻尼器和电动尾门撑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78514U true CN214578514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66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97931.5U Active CN214578514U (zh) 2020-12-24 2020-12-24 阻尼器和电动尾门撑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785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62683B1 (en) Oil cylindrical rotational damper
US8398492B2 (en) Damper having torque limiter function
CN204664292U (zh) 阻尼器
JP3618158B2 (ja)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用ロックアップクラッチのスプリングダンパー装置
EP2465728B1 (en) Vehicle Outside Mirror Device
US12013008B2 (en) Torsion damper for vehicle
US4984971A (en) Anti-vibratory device to attach a hermetic compresser chamber to its base
JPH05133438A (ja) 液体粘性ダンパー機構
KR20190111968A (ko) 샤프트 커플링
CN214578514U (zh) 阻尼器和电动尾门撑杆
JP4225618B2 (ja) 駆動ユニット
JP2000205338A (ja) ダンパ―ディスク組立体
JPH0567168U (ja) モータのケーシング構造
JP2638602B2 (ja) 防振装置
JP2002291192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9157965A (ja) ダンパ装置
CN218377495U (zh) 缓冲装置
JP7417397B2 (ja) トルクリミッタ及び動力伝達装置
CN114380009B (zh) 直线运动机构及消毒装置
JP5009216B2 (ja) 回転駆動力の伝達構造及びモータ装置
CN110594356B (zh) 一种车辆减震器
JP4836743B2 (ja) 摺動部のシール構造
CN212839042U (zh) 带轮式单向离合器
CN219227360U (zh) 传动组件、传动装置及带有该传动装置的隐藏式门把手
CN217925440U (zh) 汽车用阻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