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60188U - 一种对扣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扣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60188U
CN214560188U CN202023251828.4U CN202023251828U CN214560188U CN 214560188 U CN214560188 U CN 214560188U CN 202023251828 U CN202023251828 U CN 202023251828U CN 214560188 U CN214560188 U CN 214560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workpiece
base body
positioning
workpiec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518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敏翔
丁旭
冯付韬
任来超
蒋健安
蒋卫波
范云涛
杨代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henshi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henshi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henshi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henshi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518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60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60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60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对扣定位装置,包括:基体;第一定位件,其设于所述基体上,所述第一定位件适配于工件单元,其中所述工件单元包括多个相对设置的工件;第二定位件,其插设于所述工件单元中的第一通道内,所述工件单元中靠近所述基体的工件上设有第二通道,所述工件单元中远离所述基体的工件上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相对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一通道。先通过第一定位件对工件单元进行粗定位,再通过第二定位件使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对齐以定位第一通道,从而进行精定位,从而确保了定位精度,降低了通道错边量以避免了发生错边、封堵的现象,并保证了换热器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换热器有效换热面积和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对扣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扣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对扣式微通道换热器通常由边板、蚀刻板片等组成。换热器的其中一组通道是由两片蚀刻板片对扣形成,对应的筋相焊,然后形成微通道。目前对扣式微通道换热器芯体叠片时,通常是通过板片的边缘对齐来进行叠片。这种叠片方式对于规格较小的换热器芯体影响较小,但是对于规格较大的换热器芯体芯体,由于规格较大的蚀刻板片会有轻微的拱起,如果还是以边缘对齐来进行叠片时,极易造成第一通道的筋错边,严重时还会出现筋卡进槽道内而形成通道错边甚至是封堵,从而会影响换热器的流阻,降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为此,亟需解决如何使得换热器的板片定位精准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换热器的板片定位不精准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对扣定位装置。
一种对扣定位装置,包括:
基体;
第一定位件,其设于所述基体上,所述第一定位件适配于工件单元,其中所述工件单元包括多个相对设置的工件;
第二定位件,其插设于所述工件单元中的第一通道内,所述工件单元中靠近所述基体的工件上设有第二通道,所述工件单元中远离所述基体的工件上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相对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一通道。
进一步地,还包括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和所述基体之间设有所述工件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件包括压紧本体和把手,所述把手设于所述压紧本体远离所述基体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本体上还设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均为半圆柱型通道,所述第二定位件为定位销。
进一步地,还包括抓手凹陷部,其设于所述基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抓手凹陷部上的与所述基体的侧部靠近的侧部为开口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抓手凹陷部为抓手槽或者抓手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件适配于所述工件单元的周向边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多个L型凸起结构和多个条形凸起结构,所述L型凸起结构设于所述基体的边角处,所述条形凸起结构设于所述基体的边沿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包括:基体;第一定位件,其设于所述基体上,所述第一定位件适配于工件单元,其中所述工件单元包括多个相对设置的工件;第二定位件,其插设于所述工件单元中的第一通道内,所述工件单元中靠近所述基体的工件上设有第二通道,所述工件单元中远离所述基体的工件上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相对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一通道。此结构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先通过第一定位件对工件单元进行粗定位,再通过第二定位件使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对齐以定位第一通道,从而进行精定位,从而确保了定位精度,降低了通道错边量以避免了发生错边、封堵的现象,并保证了换热器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换热器有效换热面积和换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还包括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和所述基体之间设有所述工件单元。此结构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通过设置有压紧件,防止工件发生拱起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所述压紧件包括压紧本体和把手,所述把手设于所述压紧本体远离所述基体的一侧。此结构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通过设置有把手,便于取放压紧本体。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所述压紧本体上还设有若干通孔。此结构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通过设置有通孔,避免未设置通孔时压紧本体和工件单元之间的作用力较大而不便于取走压紧件的情况出现。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还包括抓手凹陷部,其设于所述基体上。此结构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通过设置有抓手凹陷部,便于取放工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对扣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对扣定位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压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工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工件和第二定位配合但未显示把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体,21-L型凸起结构,22-条形凸起结构,3-第二定位件,41-压紧本体,42-把手,43-通孔,5-抓手凹陷部,6-工件,61-第二通道,62-第三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包括基体1、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3、压紧件和抓手凹陷部5。其中,第一定位件设于基体1上,第一定位件适配于工件单元,其中工件单元包括如图5和图6多个相对设置的工件6;第二定位件3插设于工件单元中的第一通道内,工件单元中靠近基体1的工件6上设有第二通道61,工件单元中远离基体1的工件6上设有第三通道62,第二通道61和第三通道62相对设置以形成第一通道。
先通过第一定位件对工件单元进行粗定位,再通过第二定位件3使第二通道61和第三通道62对齐以定位第一通道,从而进行精定位,从而确保了定位精度,降低了通道错边量以避免了发生错边、封堵的现象,并保证了换热器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换热器有效换热面积和换热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定位件适配于工件单元的周向边沿。第一定位件包括多个L型凸起结构21和多个条形凸起结构22,L型凸起结构21设于基体1的边角处,条形凸起结构22设于基体1的边沿处。
如图6所示,第二通道61、第三通道62均为半圆柱型通道,第二定位件3为定位销。
如图1至图3所示,压紧件和基体1之间设有工件单元。具体地,压紧件包括压紧本体41和把手42,把手42设于压紧本体41远离基体1的一侧。压紧本体41上还设有若干通孔43。
通过设置有压紧件,防止工件6发生拱起的现象;通过设置有把手42,便于取放压紧本体41;通过设置有通孔43,避免未设置通孔43时压紧本体41和工件单元之间的作用力较大而不便于取走压紧件的情况出现。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抓手凹陷部5设于基体1上。抓手凹陷部5上的与基体1的侧部靠近的侧部为开口设置。其中抓手凹陷部5为抓手槽或者抓手孔。通过设置有抓手凹陷部5,便于取放工件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的工作过程:首先,将工件6置于基体1上,通过第一定位件对工件6定位;其次,将第二定位件3置于第二通道61和第三通道62,以对齐第二通道61和第三通道62,以定位第一通道,并将压紧件压紧工件6;随后,微弧冷焊点焊工件单元中的工件6。其中工可为换热器中的柔性板片或者其他,具体材料可选用不锈钢或者钛或者铜等的材料,可以同种或异种材料进行钎焊或扩散焊接。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对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
第一定位件,其设于所述基体上,所述第一定位件适配于工件单元,其中所述工件单元包括多个相对设置的工件;
第二定位件,其插设于所述工件单元中的第一通道内,所述工件单元中靠近所述基体的工件上设有第二通道,所述工件单元中远离所述基体的工件上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相对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一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和所述基体之间设有所述工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包括压紧本体和把手,所述把手设于所述压紧本体远离所述基体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本体上还设有若干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均为半圆柱型通道,所述第二定位件为定位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抓手凹陷部,其设于所述基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凹陷部上的与所述基体的侧部靠近的侧部为开口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凹陷部为抓手槽或者抓手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适配于所述工件单元的周向边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对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多个L型凸起结构和多个条形凸起结构,所述L型凸起结构设于所述基体的边角处,所述条形凸起结构设于所述基体的边沿处。
CN202023251828.4U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对扣定位装置 Active CN214560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51828.4U CN214560188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对扣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51828.4U CN214560188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对扣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60188U true CN214560188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35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51828.4U Active CN214560188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对扣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601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72761A2 (en) Cold plate with integral structural fluid port
CN214560188U (zh) 一种对扣定位装置
WO2021093084A1 (zh) 电池模组成组夹具及使用方法
WO2019128641A1 (zh) 复合端板以及电池模组
CN214053206U (zh) 金属板材压弯工装
TWI229183B (en) Heat exchange unit
CN211588843U (zh) 一种电路板焊接夹具
JP3146246B1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及びその溶接方法
CN210632091U (zh) 一种高导热的碳化硅微通道反应装置
CN214558617U (zh) 一种定位工装
CN214558328U (zh) 一种定位夹持装置
CN115133057A (zh) 具有定位开口的双极板及其生产方法
CN210336962U (zh) 一种用于外科医疗器械枪管的压铆装置
KR102514758B1 (ko) 판형 열교환기용 열전달 판 및 카세트
CN218874557U (zh) 一种石墨板加工夹具
CN216589855U (zh) 一种用于摩托车的驱动盘总成
JP4340952B2 (ja) プレート型熱交換器
CN214788433U (zh) 弧形舱板压板工装
CN213560073U (zh) 一种不同直径钢管钻孔定位的装置
CN217474625U (zh) 一种翻孔冲头及铆接模具
CN211230942U (zh) 一种刚性底座结构
CN220761283U (zh) 一种固定装置
EP3300163A1 (en) Thermally conductive base membe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same
CN216656825U (zh) 一种带定位槽的汽车冲压件
CN213163828U (zh) 一种激光拼焊线板材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