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51395U - 一种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51395U
CN214551395U CN202120233057.1U CN202120233057U CN214551395U CN 214551395 U CN214551395 U CN 214551395U CN 202120233057 U CN202120233057 U CN 202120233057U CN 214551395 U CN214551395 U CN 214551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imentation tank
tank body
inlet pipe
flocculating agent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330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文明
陆松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Pulo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Pulo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Pulo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Pulo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330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51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51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51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污水通过进水管流动,并使絮凝剂通过添加剂进管进入进水管的内部,进水管的内部的螺旋纹可以对污水和絮凝剂翻转,进而充分混合进而使污水和絮凝剂充分融合,避免需要另一个絮凝剂混合池,降低了使用面积和成本,限位套筒可以对进入的污水和絮凝剂混合液进行限位,使混合液经过搅拌进入沉淀池体的内部,电机工作带动转轴转动,进而转轴转动带动搅拌叶进行搅拌,而且污水沿限位套筒内部移动,并通过锥形阻挡板进行改向;本实用新型通过可以对加入污水的混入絮凝剂,避免需要另一个絮凝剂混合池,降低了使用面积和成本,而且可以对下方污泥下压,避免排水时水的流动带起沉淀的污泥,提高了排出水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
背景技术
竖流式沉淀池又称立式沉淀池,是池中废水竖向流动的沉淀池,池体平面图形为圆形或方形,水由设在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池内,管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升,但是现有的这样需要另一个絮凝剂混合池进行混合,增加了使用面积和成本,而且排水时水的流动带起沉淀的污泥,降低了排出水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本实用新型通过可以对加入污水的混入絮凝剂,避免需要另一个絮凝剂混合池,降低了使用面积和成本,而且可以对下方污泥下压,避免排水时水的流动带起沉淀的污泥,提高了排出水的质量。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体,所述沉淀池体的上表面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侧固定设有限位套筒,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的底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转轴,且转轴位于限位套筒的内部,位于限位套筒的下方在转轴的侧面阵列分布有搅拌叶,所述转轴的底端设有锥形阻挡板,所述锥形阻挡板的底侧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设有阻挡板,所述沉淀池体的左侧固定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右端贯穿至限位套筒的内部,位于沉淀池体的外侧在进水管的侧面设有添加剂进管,所述添加剂进管的侧面设有节流阀。
所述进水管的内部侧面设有螺旋纹。
所述沉淀池体的右侧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侧面设有阀门一。
所述排水管的侧面固定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侧面固定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固定在沉淀池体的侧面。
所述沉淀池体的底侧固定设有排污泵,所述排污泵的进口连接在沉淀池体污泥排出口,所述排污泵的出口上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侧面设有阀门二,位于阀门二的右方在排污管的侧面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在进水管的侧面。
所述锥形阻挡板的底侧固定设有定向套筒,且定向套筒套接在电动伸缩杆的侧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进水管的内部的螺旋纹可以对污水和絮凝剂翻转,进而充分混合进而使污水和絮凝剂充分融合,避免需要另一个絮凝剂混合池,降低了使用面积和成本,而且电动伸缩杆沿定向套筒伸出推动阻挡板压在沉淀池体的内部侧面,对沉淀池体底侧的污泥进行下压,避免排水时水的流动带起沉淀的污泥,提高了排出水的质量,同时,排污泵工作使沉淀池体内部沉淀的污泥通过排污管和回流管进入进水管的内部,进而对污泥内部的絮凝剂进行再次利用,避免絮凝剂使用不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管剖面图;
1、沉淀池体;2、进水管;3、添加剂进管;4、节流阀;5、电机;6、固定板;7、转轴;8、搅拌叶;9、锥形阻挡板;10、电动伸缩杆;11、阻挡板;12、固定柱;13、固定环;14、排水管;15、阀门一;16、排污泵;17、排污管;18、回流管;19、阀门二;20、定向套筒;21、限位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3所述的一种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体1,所述沉淀池体1的上表面设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底侧固定设有限位套筒21,限位套筒21可以对进入的污水和絮凝剂混合液进行限位,使混合液经过搅拌进入沉淀池体1的内部,所述固定板6的上表面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6的底侧,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有转轴7,且转轴7位于限位套筒21的内部,位于限位套筒21的下方在转轴7的侧面阵列分布有搅拌叶8,所述转轴7的底端设有锥形阻挡板9,电机5工作带动转轴7转动,进而转轴7转动带动搅拌叶8进行搅拌,而且污水沿限位套筒21内部移动,并通过锥形阻挡板9进行改向,可以使添加的污水均匀分布在沉淀池体1的内部,所述锥形阻挡板9的底侧设有电动伸缩杆10,所述电动伸缩杆10的底端设有阻挡板11,电动伸缩杆10伸出推动阻挡板11压在沉淀池体1的内部侧面,对沉淀池体1底侧的污泥进行下压,避免排水时水的流动带起沉淀的污泥,提高了排出水的质量,所述沉淀池体1的左侧固定设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的右端贯穿至限位套筒21的内部,位于沉淀池体1的外侧在进水管2的侧面设有添加剂进管3,所述添加剂进管3的侧面设有节流阀4,污水通过进水管2流动,并使絮凝剂通过添加剂进管3进入进水管2的内部,同时,使进水管2内部的污水和絮凝剂进行翻滚,进而使污水和絮凝剂充分融合,避免需要另一个絮凝剂混合池,降低了使用面积和成本。
所述进水管2的内部侧面设有螺旋纹,可以使进水管2内部的污水和絮凝剂翻转,进而充分混合。
所述沉淀池体1的右侧设有排水管14,所述排水管14的侧面设有阀门一15,打开阀门一15可以使水通过排水管14进行排出。
所述排水管14的侧面固定设有固定环13,所述固定环13的侧面固定设有固定柱12,所述固定柱12的另一端固定在沉淀池体1的侧面,固定环13和固定柱12可以对排水管14进行固定,避免损坏。
所述沉淀池体1的底侧固定设有排污泵16,所述排污泵16的进口连接在沉淀池体1污泥排出口,所述排污泵16的出口上设有排污管17,所述排污管17的侧面设有阀门二19,位于阀门二19的右方在排污管17的侧面设有回流管18,所述回流管18的另一端连接在进水管2的侧面,排污泵16工作使沉淀池体1内部沉淀的污泥通过排污管17和回流管18进入进水管2的内部,进而对污泥内部的絮凝剂进行再次利用,避免絮凝剂使用不充分,而且打开阀门二19便于对污泥进行排出。
所述锥形阻挡板9的底侧固定设有定向套筒20,且定向套筒20套接在电动伸缩杆10的侧面,定向套筒20可以对电动伸缩杆10伸出进行定向,防止发生偏差。
所述的一种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在使用的时候,污水通过进水管2流动,并使絮凝剂通过添加剂进管3进入进水管2的内部,进水管2的内部的螺旋纹可以对污水和絮凝剂翻转,进而充分混合进而使污水和絮凝剂充分融合,避免需要另一个絮凝剂混合池,降低了使用面积和成本,限位套筒21可以对进入的污水和絮凝剂混合液进行限位,使混合液经过搅拌进入沉淀池体1的内部,电机5工作带动转轴7转动,进而转轴7转动带动搅拌叶8进行搅拌,而且污水沿限位套筒21内部移动,并通过锥形阻挡板9进行改向,可以使添加的污水均匀分布在沉淀池体1的内部,打开阀门一15可以使水通过排水管14进行排出时,电动伸缩杆10沿定向套筒20伸出推动阻挡板11压在沉淀池体1的内部侧面,对沉淀池体1底侧的污泥进行下压,避免排水时水的流动带起沉淀的污泥,提高了排出水的质量,排污泵16工作使沉淀池体1内部沉淀的污泥通过排污管17和回流管18进入进水管2的内部,进而对污泥内部的絮凝剂进行再次利用,避免絮凝剂使用不充分,而且打开阀门二19便于对污泥进行排出。
需要在此说明,电机、电动伸缩杆和排污泵的输入端与外部的控制开关组和电源连接,故不在此说明。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体(1),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体(1)的上表面设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底侧固定设有限位套筒(21),所述固定板(6)的上表面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6)的底侧,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有转轴(7),且转轴(7)位于限位套筒(21)的内部,位于限位套筒(21)的下方在转轴(7)的侧面阵列分布有搅拌叶(8),所述转轴(7)的底端设有锥形阻挡板(9),所述锥形阻挡板(9)的底侧设有电动伸缩杆(10),所述电动伸缩杆(10)的底端设有阻挡板(11),所述沉淀池体(1)的左侧固定设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的右端贯穿至限位套筒(21)的内部,位于沉淀池体(1)的外侧在进水管(2)的侧面设有添加剂进管(3),所述添加剂进管(3)的侧面设有节流阀(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2)的内部侧面设有螺旋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体(1)的右侧设有排水管(14),所述排水管(14)的侧面设有阀门一(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其特征是:所述排水管(14)的侧面固定设有固定环(13),所述固定环(13)的侧面固定设有固定柱(12),所述固定柱(12)的另一端固定在沉淀池体(1)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体(1)的底侧固定设有排污泵(16),所述排污泵(16)的进口连接在沉淀池体(1)污泥排出口,所述排污泵(16)的出口上设有排污管(17),所述排污管(17)的侧面设有阀门二(19),位于阀门二(19)的右方在排污管(17)的侧面设有回流管(18),所述回流管(18)的另一端连接在进水管(2)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其特征是:所述锥形阻挡板(9)的底侧固定设有定向套筒(20),且定向套筒(20)套接在电动伸缩杆(10)的侧面。
CN202120233057.1U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 Active CN214551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3057.1U CN214551395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3057.1U CN214551395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51395U true CN214551395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14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33057.1U Active CN214551395U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51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3326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装置
CN105923722A (zh) 一种沉淀污泥回流助凝与凝核澄清装置
CN209081510U (zh) 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12811548B (zh) 一种旋流絮凝装置及具有其的沉淀池
CN214551395U (zh) 一种新型竖流式一体化沉淀池
CN211367069U (zh) 一种一体化净水器
CN203319735U (zh) 溶气气浮设备
CN209468260U (zh) 一种基于磁混凝及过硫酸钠催化氧化的废水耦合处理装置
CN214141836U (zh) 一种内循环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8083568A (zh) 一种一体化医院污水处理设备
CN216191396U (zh) 一种低能耗装配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14360456U (zh) 一种生物研发用废水净化装置
CN211688594U (zh) 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沉淀池
CN209383596U (zh) 一种复合式油田污水处理装置
CN103803774A (zh) 污泥浓缩装置及其污泥处理方法
CN210559782U (zh) 基于机械搅拌成层的悬浮介质层过滤系统
CN113786650A (zh) 一种低能耗曝气高效反应澄清池
CN203355389U (zh) 潜流式澄清池
CN109437467A (zh) 一种复合式油田污水处理装置
CN214270526U (zh) 一种净水厂用循环过滤装置
CN205367858U (zh) 一种曝气沉淀装置
CN110590073A (zh) 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市政污水处理方法
CN216336781U (zh) 一种沉淀池内置式污泥回流装置
CN214360732U (zh) 用于pam混合的推流混凝器
CN215855512U (zh) 一种高效防漏的混凝池淀一体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