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90073A - 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市政污水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市政污水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90073A CN110590073A CN201910956436.0A CN201910956436A CN110590073A CN 110590073 A CN110590073 A CN 110590073A CN 201910956436 A CN201910956436 A CN 201910956436A CN 110590073 A CN110590073 A CN 1105900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xidative decomposition
- cavity
- solution
- sewage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centrifugal separ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with ozon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市政污水处理方法,包括污水进水管、污水初级沉降装置、悬浮液混合装置、离心分离装置、氧化分解装置、搅拌装置和净水出水管;所述污水进水管连通于污水初级沉降装置,所述初级沉淀装置的上清液出液端与悬浮液混合装置的进液端连通设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悬浮液混合装置的内腔中,所述悬浮液混合腔内设置有隔离筒体,所述隔离筒体的内腔形成氧化分解腔,所述氧化分解装置设置在氧化分解腔中,所述离心分离装置设置氧化分解腔中,且固、液混合溶液通过离心分离装置旋流并且离心分离,能够充分的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保证污水处理的充分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市政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市政污水,通常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等;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和有毒污染物等;根据污水来源的观点,污水可以定义为从住宅、机关、商业或者工业区排放的与地下水、地表水、暴风雪等混合的携带有废物的液体或者水;污水由许多类别,相应地减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也有许多技术和工艺。目前现有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复杂,且对于水体中的有机物物质氧化分解不充分,导致在污水处理时产生较多的臭味,且污水处理不充分。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市政污水处理方法,能够充分的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保证污水处理的充分性。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进水管、污水初级沉降装置、悬浮液混合装置、离心分离装置、氧化分解装置、搅拌装置和净水出水管;所述污水进水管连通于污水初级沉降装置,所述初级沉淀装置的上清液出液端与悬浮液混合装置的进液端连通设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悬浮液混合装置的内腔中,所述悬浮液混合腔内设置有隔离筒体,所述隔离筒体的内腔形成氧化分解腔,所述氧化分解腔与悬浮液混合装置的内腔连通设置,所述氧化分解装置设置在氧化分解腔中,且氧化处理悬浮液中的有机物,所述离心分离装置设置氧化分解腔中,且所述氧化分解腔内的固、液混合溶液通过离心分离装置旋流并且离心分离,所述净水出水管连通于氧化分解腔。
进一步的,所述悬浮液混合装置包括外筒体,所述隔离筒体与外筒体同轴间距设置,所述外筒体与隔离筒体之间形成环状的悬浮液混合腔,且所述隔离筒体的顶端低于外筒体的顶端,所述隔离筒体的顶端与外筒体顶端之间形成溢流通道,所述溢流通道与所述悬浮液混合腔连通,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且若干搅拌杆设置在所述悬浮液混合腔内;所述搅拌装置上还包含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向悬浮液混合腔内进行曝气。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多通连接器、进气管和气泵,所述外筒体的顶端设置有顶板,所述进气管同轴穿设并转动设置在顶板上,所述进气管的顶端连接设置有气泵,所述进气管位于外筒体内腔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多通连接器,所述多通连接器包含若干相互连通的连通接口,所述搅拌杆为两端均开口的空心管体结构,若干所述搅拌杆的一端连通于连通接口,且另一端经过溢流通道伸入至悬浮液混合腔内;通过进气管的转动驱动若干搅拌杆在悬浮液混合腔转动,且同时通过进气管、搅拌杆向悬浮液混合腔内曝气溶氧。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分解装置包括导流板和臭氧发生组件,所述导流板呈倒锥形的圆环状结构,且所述导流板的大端与隔离筒体的顶端对应设置,所述导流板的小端开口与隔离筒体同轴设置,所述导流板的小端开口形成导流出液口,所述臭氧发生组件沿旋转轴线同步转动设置在搅拌装置的下方,且所述臭氧发生组件对应设置在导流板的导流出液口内或导流出液口的下方;所述臭氧发生组件电解氧化分解腔内的氧气并形成臭氧气体,臭氧气体氧化导流板及导流出液口的水流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分解装置还包括防护套,所述防护套为两端开口的管体结构,所述防护套间距套设在臭氧发生组件的放电端的外侧,所述防护套的顶端与臭氧发生组件相对固定设置,所述防护套的壁体上贯通开设有若干气孔;所述防护套的外壁上沿轴向间距设置有若干防水罩,所述防水罩对应罩设在气孔的外侧,且防水罩的底端为开口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出液口沿轴向向下延伸形成包围环,所述包围环间距于防护套设置,且所述包围环与防护套之间形成氧化反应区。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分离装置包括回转杆、扰流杆、进液管和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杆同轴穿设在悬浮液混合装置的底部壁体上,且所述回转杆通过回转机构回转驱动设置,所述回转杆为空心杆体,且所述回转杆的顶端连通设置有扰流杆,所述扰流杆垂直于回转杆设置,且所述扰流杆为空心杆体结构,所述扰流杆靠近于悬浮液混合装置的底壁设置,所述进液管的一端密封穿设回转杆的底端内,且另一端连通于絮凝剂溶液箱。
进一步的,所述净水出水管包含连续的浸没段、连接段和虹吸段,所述浸没段包含进水端,所述进水端靠近设置在扰流杆的上方,所述浸没段沿隔离筒体的轴线方向向上延伸设置,所述连接段呈水平或沿水流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连接段间距设置在氧化分解装置的下方,所述虹吸段包含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伸出至悬浮液混合装置,且所述虹吸段为竖向设置;在氧化分解腔内的水位高于连接段的状态下,水溶液从所述虹吸段向外虹吸流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污水回流管,所述污水回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氧化分解腔和初级沉降装置的内腔,且所述污水回流管的进水端对应设置在氧化分解腔的底壁上,且所述污水回流端的进水端远离于离心分离装置设置;所述氧化分解腔的污浊溶液经过污水回流管循环过滤和沉降。
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待处理污水溶液通过污水进水管排入到初级沉降装置的内腔中进行沉降固液分离,分层后的上清水溶液通过输送水管送入悬浮液混合腔内,并驱动搅拌装置对悬浮液混合腔内的水溶液进行旋流搅拌;
S2:在驱动搅拌装置转动的同时,气泵开启工作,外界空气依次通过进气管、多通连接器后分别进入到各搅拌杆内,然后气体从搅拌杆内再进入到悬浮液混合腔内对污水溶液进行曝气,增加污水溶液中的溶氧量,以使得污水溶液中的微生物群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未溶解在污水溶液中的氧气向上溢出,并通过溢流通道进入到氧化分解腔内;
S3:进入氧化分解腔内的气体通过导流板向氧化反应区流动,同时,悬浮液混合腔内的水溶液通过初级沉降装置持续供水,溢出于悬浮液混合腔顶端的污水溶液通过导流板形成薄片状厚度的溢流水流层,溢流水流层再次溶解空气中的氧气,从导流板的底部流出的水流形成环形的薄片状的水帘;
S4:臭氧发生组件将进入在导流板上方的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臭氧,臭氧气体从部分气孔以及防护罩的底端溢出,臭氧气体迅速与氧化反应区的水帘液体发生氧化反应,氧化水帘溶液中的有机物物质,经氧化后的水溶液落入在氧化分解腔的底部;
S5:离心分离装置启动工作,回转杆在回转机构的回转驱动下进行回转,回转杆相对于进液管回转密封,且扰流杆绕回转轴线进行回转转动,且驱动氧化分解腔内的水溶液离心转动形成旋涡水流,则氧化分解腔内的污水溶液进行固液分离;
S6:在扰流杆转动的同时,通过水泵将絮凝剂溶液箱内的絮凝剂溶液通过进液管输送进入扰流杆的内腔中,且絮凝剂溶液在扰流杆的高速转动状态下向污水溶液中充分射流;
S7:当氧化分解腔内的水溶液高度等同于净水出水管的连接段时,浸没段中均充满净水溶液,经过离心分离的水溶液产生沉淀部分和净水溶液,净水溶液通过过滤芯再次过滤,随着氧化分解腔的水溶液继续升高,净水溶液进入连接段中,并随后通过虹吸段向外界排出,当氧化分解腔内的水溶液高度没过连接段时,虹吸段发生虹吸现象,并持续自动的将氧化分解腔内的净水溶液向外排出,使得氧化分解腔内的水溶液高度维持稳定。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污水初级沉降装置对污水进行初级沉降,将上清液经过输入气体和搅拌装置进行曝气以及搅拌成悬浮状态,且通过搅拌与曝气一体方式增加悬浮溶液的曝气程度和曝气充分性,曝气后的水溶液中的有机物通过好氧细菌氧化分解,曝气后的水溶液经过悬浮液混合腔顶端的开口进行溢流形成溢流水流层,且通过氧化分解装置进行再次氧化处理,以充分的氧化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物质,经氧化分解后的水溶液在氧化分解腔中通过离心分离装置进行固液离心分离,将处理后的净水排出,且通过污水回流管能够将氧化分解腔底部的混悬物重新抽送回初级沉淀装置中进行再次沉淀,能够有效的减少氧化分解腔内的污垢堆积,保证净水的污水处理程度,且同时也利于氧化分解腔内的清理。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附图3和附图4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的A-A向半剖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搅拌装置和氧化分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的局部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的局部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的弹性泄气阀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进水管10、污水初级沉降装置1、悬浮液混合装置2、离心分离装置3、氧化分解装置4、搅拌装置5和净水出水管11;所述污水进水管10连通于污水初级沉降装置1,所述污水初级沉降装置1包括污水容器42和设置在污水容器42内腔中的滤板41,所述污水容器42通过滤板41分隔成上部的上清液腔室和下部的沉淀腔室,污水容器41的污水进液口开设在沉淀腔室上,且连通污水进水管10,上清液溶液通过连通于上清液腔的输液水管43与悬浮液混合装置2的内腔连通,所述初级沉淀装置1的上清液出液端与悬浮液混合装置2的进液端连通设置,所述搅拌装置5设置在悬浮液混合装置2的内腔中,所述悬浮液混合腔内设置有环形的隔离筒体6,所述隔离筒体6的内腔形成氧化分解腔7,所述氧化分解腔7与悬浮液混合装置2的内腔连通设置,所述氧化分解装置4设置在氧化分解腔7中,且氧化处理悬浮液中的有机物,所述离心分离装置3设置氧化分解腔7中,且所述氧化分解腔7内的固、液混合溶液通过离心分离装置3旋流并且离心分离,所述净水出水管11连通于氧化分解腔7。通过污水初级沉降装置1对污水进行初级沉降,将上清液经过输入气体和搅拌装置5进行曝气以及搅拌成悬浮状态,且通过搅拌与曝气一体方式增加悬浮溶液的曝气程度和曝气充分性,曝气后的水溶液中的有机物通过好氧细菌氧化分解,曝气后的水溶液经过悬浮液混合腔2顶端的开口进行溢流形成溢流水流层,且通过氧化分解装置4进行再次氧化处理,以充分的氧化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物质,经氧化分解后的水溶液在氧化分解腔中通过离心分离装置3进行固液离心分离,将处理后的净水排出。
还包括污水回流管40,所述污水回流管40的两端分别连通氧化分解腔7和初级沉降装置1的内腔的沉淀腔室,且所述污水回流管40的进水端对应设置在氧化分解腔7的底壁上,且所述污水回流端40的进水端远离于离心分离装置3设置;所述氧化分解腔7的污浊溶液经过污水回流管40循环过滤和沉降。通过污水回流管40能够将氧化分解腔7底部的混悬物重新抽送回初级沉淀装置1中进行再次沉淀,能够有效的减少氧化分解腔内7的污垢堆积,保证净水的污水处理程度,且同时也利于氧化分解腔7内的污垢清理。
所述悬浮液混合装置2包括外筒体9,所述隔离筒体6与外筒体9同轴间距设置,所述外筒体9与隔离筒体6之间形成环状的悬浮液混合腔8,且所述隔离筒体6的顶端低于外筒体9的顶端,所述隔离筒体6的顶端与外筒体顶端之间形成溢流通道12,所述溢流通道12与所述悬浮液混合腔8连通,所述搅拌装置5包括搅拌杆13,若干所述搅拌杆13呈环形阵列设置,且若干搅拌杆13设置在所述悬浮液混合腔8内;所述搅拌装置5上还包含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向悬浮液混合腔8内进行曝气。待处理污水溶液通过污水进水管10排入到初级沉降装置1的内腔中进行沉降固液分离,分层后的上清水溶液通过输送水管43送入悬浮液混合腔8内,并驱动搅拌装置5对悬浮液混合腔8内的水溶液进行旋流搅拌,将悬浮液混合腔8内的活性泥与污水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悬浮液,且使得好氧细菌对混合溶液中的有机物物质进行氧化分解,以降低污水污染程度,且同时降低污水的异味,由于悬浮液混合容器2为封闭式结构,能够有效的避免异味向外扩散。
如附图3至附图6所示,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多通连接器14、进气管16和气泵15,所述外筒体9的顶端封闭设置有顶板20,所述进气管16同轴穿设并转动设置在顶板20上,所述进气管16的顶端连接设置有气泵15,所述进气管16位于外筒体9内腔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多通连接器14,所述多通连接器14为柱状环形壳体结构,所述多通连接器14的环壁上包含若干相互连通的连通接口,所述搅拌杆13为两端均开口的空心管体结构,若干所述搅拌杆13的一端连通于连通接口,且另一端经过溢流通道12伸入至悬浮液混合腔8内;通过进气管16的转动驱动若干搅拌杆13在悬浮液混合腔8转动,且同时通过进气管16、搅拌杆13向悬浮液混合腔8内曝气溶氧。
所述进气管16位于顶板20上方的管体上套设有从动轮18,所述从动轮18通过驱动电机组件17回转驱动设置。驱动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和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为相互啮合齿轮结构。
在驱动搅拌装置5转动的同时,气泵15开启工作,外界空气依次通过进气管16、多通连接器14后分别进入到各搅拌杆13内,然后气体从搅拌杆13内再进入到悬浮液混合腔8内对污水溶液进行曝气,增加污水溶液中的溶氧量,以使得污水溶液中的微生物群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未溶解在污水溶液中的氧气向上溢出,并通过溢流通道12进入到氧化分解腔7内。
如附图3至附图6所示,所述氧化分解装置4包括导流板22和臭氧发生组件21,所述导流板22呈倒锥形的圆环状结构,且所述导流板22的大端与隔离筒体6的顶端对应设置,所述导流板22的小端开口与隔离筒体6同轴设置,所述导流板22的小端开口形成导流出液口23,所述臭氧发生组件21沿旋转轴线同步转动设置在搅拌装置5的下方,且所述臭氧发生组件21对应设置在导流板22的导流出液口23内或导流出液口23的下方;所述臭氧发生组件21电解氧化分解腔7内的氧气并形成臭氧气体,臭氧气体氧化导流板22及导流出液口23的水流溶液。
进入氧化分解腔7内的气体通过导流板22向氧化反应区28流动,同时,悬浮液混合腔8内的水溶液通过初级沉降装置1持续供水,溢出于悬浮液混合腔8顶端的污水溶液通过导流板22形成薄片状厚度的溢流水流层,溢流水流层再次溶解空气中的氧气,从导流板22的底部流出的水流形成环形的薄片状的水帘;臭氧发生组件21将进入在导流板上方的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臭氧,臭氧气体从部分气孔27以及防护罩24的底端溢出,臭氧气体迅速与氧化反应区28的水帘液体发生氧化反应,氧化水帘溶液中的有机物物质,经氧化后的水溶液落入在氧化分解腔7的底部。
所述氧化分解装置4还包括防护套24,所述防护套24为两端开口的管体结构,所述防护套24间距套设在臭氧发生组件21的放电端210的外侧,所述防护套24的顶端与臭氧发生组件21相对固定设置,所述防护套24的壁体上贯通开设有若干气孔27,以用于臭氧气体的进出;所述防护套24的外壁上沿轴向间距设置有若干防水罩26,所述防水罩26对应罩设在气孔27的外侧,且防水罩26的底端为开口设置。通过防水罩26能够防止从导流板22上流下的水溶液进入到臭氧发生组件上,延长臭氧发生组件的使用寿命,且臭氧发生组件21与搅拌装置5同步旋转运动,防水罩随动,通过旋转的防水罩也能够有效地将污水溶液阻挡在防护套24的外侧。
所述导流出液口23沿轴向向下延伸形成包围环25,所述包围环25间距于防护套24设置,且所述包围环25与防护套24之间形成氧化反应区28,通过包围环25以进一步的延长臭氧气体与水帘的氧化作用,保证氧化反应的充分性。
如附图3、附图4和附图7所示,所述离心分离装置3包括回转杆32、扰流杆33、进液管30和回转机构37,所述回转杆32同轴穿设在悬浮液混合装置2的底部壁体上,且所述回转杆32通过回转机构37回转驱动设置,所述回转机构37包括相互啮合传动的主动齿轮36和从动齿轮35,所述从动齿轮35套设在回转杆32的外侧,电机驱动主动齿轮36转动即可驱动回转杆32转动,回转杆32与进液管30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以保证回转密封。所述回转杆32为空心杆体,且所述回转杆32的顶端连通设置有扰流杆33,所述扰流杆33垂直于回转杆32设置,且所述扰流杆33为空心杆体结构,所述扰流杆33靠近于悬浮液混合装置2的底壁设置,所述进液管30的一端密封穿设回转杆32的底端内,且另一端连通于絮凝剂溶液箱38内的水泵47,且所述进液管30内设置有单向阀,防止絮凝剂逆流。离心分离装置3启动工作,回转杆32在回转机构37的回转驱动下进行回转,回转杆32相对于进液管30回转密封,且扰流杆33绕回转轴线进行回转转动,且驱动氧化分解腔7内的水溶液离心转动形成旋涡水流,则氧化分解腔7内的污水溶液进行固液分离;在扰流杆33转动的同时,通过水泵47将絮凝剂溶液箱38内的絮凝剂溶液通过进液管30输送进入扰流杆33的内腔中,且絮凝剂溶液在扰流杆33的高速转动状态下向污水溶液中充分射流,保证絮凝的充分性。
所述净水出水管11包含连续的浸没段112、连接段113和虹吸段114,所述浸没段112包含进水端110,所述进水端110靠近设置在扰流杆33的上方,所述浸没段112沿隔离筒体6的轴线方向向上延伸设置,所述连接段113呈水平或沿水流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连接段113间距设置在氧化分解装置4的下方,所述虹吸段114包含出水端111,所述出水端111伸出至悬浮液混合装置,且所述虹吸段114为竖向设置;在氧化分解腔7内的水位高于连接段113的状态下,水溶液从所述虹吸段114向外虹吸流动。当氧化分解腔7内的水溶液高度等同于净水出水管11的连接段113时,浸没段中均充满净水溶液,经过离心分离的水溶液产生沉淀部分和净水溶液,净水溶液通过过滤芯115再次过滤,随着氧化分解腔7的水溶液继续升高,净水溶液进入连接段113中,并随后通过虹吸段114向外界排出,当氧化分解腔7内的水溶液高度没过连接段113时,虹吸段114发生虹吸现象,并持续自动的将氧化分解腔7内的净水溶液向外排出,使得氧化分解腔7内的水溶液高度维持稳定。
还包括弹性泄气阀50,所述悬浮液混合装置2包括封闭的顶板20,所述顶板20上贯通开设有泄气口201,所述弹性泄气阀50对应设置在泄气口201内,所述弹性泄气阀20包括堵头502和弹簧501,所述堵头502与泄气口201对应设置,且所述堵头通过弹簧501弹性连接于泄气口201上,所述堵头502为T型柱结构,所述堵头502的柱段伸入在泄气口201内,当氧化分解腔7内的气压过大时,通过泄气口201进行泄气,将氧化分解腔7内部的氧化分解产物气体以及空气等排出悬浮液混合装置2的内腔中。
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待处理污水溶液通过污水进水管10排入到初级沉降装置1的内腔中进行沉降固液分离,分层后的上清水溶液通过输送水管43送入悬浮液混合腔8内,悬浮液混合腔8内预先加入有活性泥,并驱动搅拌装置5对悬浮液混合腔8内的水溶液进行旋流搅拌;
S2:在驱动搅拌装置5转动的同时,气泵15开启工作,外界空气依次通过进气管16、多通连接器14后分别进入到各搅拌杆13内,然后气体从搅拌杆13内再进入到悬浮液混合腔8内对污水溶液进行曝气,增加污水溶液中的溶氧量,以使得污水溶液中的微生物群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未溶解在污水溶液中的氧气向上溢出,并通过溢流通道12进入到氧化分解腔7内;
S3:进入氧化分解腔7内的气体通过导流板22向氧化反应区28流动,同时,悬浮液混合腔8内的水溶液通过初级沉降装置1持续供水,溢出于悬浮液混合腔8顶端的污水溶液通过导流板22形成薄片状厚度的溢流水流层,溢流水流层再次溶解空气中的氧气,从导流板22的底部流出的水流形成环形的薄片状的水帘;
S4:臭氧发生组件21将进入在导流板上方的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臭氧,臭氧气体从部分气孔27以及防护罩24的底端溢出,臭氧气体迅速与氧化反应区28的水帘液体发生氧化反应,氧化水帘溶液中的有机物物质,经氧化后的水溶液落入在氧化分解腔7的底部;
S5:离心分离装置3启动工作,回转杆32在回转机构37的回转驱动下进行回转,回转杆32相对于进液管30回转密封,且扰流杆33绕回转轴线进行回转转动,且驱动氧化分解腔7内的水溶液离心转动形成旋涡水流,则氧化分解腔7内的污水溶液进行固液分离;
S6:在扰流杆33转动的同时,通过水泵47将絮凝剂溶液箱38内的絮凝剂溶液通过进液管30输送进入扰流杆33的内腔中,且絮凝剂溶液在扰流杆33的高速转动状态下向污水溶液中充分射流;
S7:当氧化分解腔7内的水溶液高度等同于净水出水管11的连接段113时,浸没段中均充满净水溶液,经过离心分离的水溶液产生沉淀部分和净水溶液,净水溶液通过过滤芯115再次过滤,随着氧化分解腔7的水溶液继续升高,净水溶液进入连接段113中,并随后通过虹吸段114向外界排出,当氧化分解腔7内的水溶液高度没过连接段113时,虹吸段114发生虹吸现象,并持续自动的将氧化分解腔7内的净水溶液向外排出,使得氧化分解腔7内的水溶液高度维持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进水管(10)、污水初级沉降装置(1)、悬浮液混合装置(2)、离心分离装置(3)、氧化分解装置(4)、搅拌装置(5)和净水出水管(11);所述污水进水管(10)连通于污水初级沉降装置(1),所述初级沉淀装置(1)的上清液出液端与悬浮液混合装置(2)的进液端连通设置,所述搅拌装置(5)设置在悬浮液混合装置(2)的内腔中,所述悬浮液混合腔内设置有隔离筒体(6),所述隔离筒体(6)的内腔形成氧化分解腔(7),所述氧化分解腔(7)与悬浮液混合装置(2)的内腔连通设置,所述氧化分解装置(4)设置在氧化分解腔(7)中,且氧化处理悬浮液中的有机物,所述离心分离装置(3)设置氧化分解腔(7)中,且所述氧化分解腔(7)内的固、液混合溶液通过离心分离装置(3)旋流并且离心分离,所述净水出水管(11)连通于氧化分解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液混合装置(2)包括外筒体(9),所述隔离筒体(6)与外筒体(9)同轴间距设置,所述外筒体(9)与隔离筒体(6)之间形成环状的悬浮液混合腔(8),且所述隔离筒体(6)的顶端低于外筒体(9)的顶端,所述隔离筒体(6)的顶端与外筒体顶端之间形成溢流通道(12),所述溢流通道(12)与所述悬浮液混合腔(8)连通,所述搅拌装置(5)包括搅拌杆(13),且若干搅拌杆(13)设置在所述悬浮液混合腔(8)内;所述搅拌装置(5)上还包含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向悬浮液混合腔(8)内进行曝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多通连接器(14)、进气管(16)和气泵(15),所述外筒体(9)的顶端设置有顶板(20),所述进气管(16)同轴穿设并转动设置在顶板(20)上,所述进气管(16)的顶端连接设置有气泵(15),所述进气管(16)位于外筒体(9)内腔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多通连接器(14),所述多通连接器(14)包含若干相互连通的连通接口,所述搅拌杆(13)为两端均开口的空心管体结构,若干所述搅拌杆(13)的一端连通于连通接口,且另一端经过溢流通道(12)伸入至悬浮液混合腔(8)内;通过进气管(16)的转动驱动若干搅拌杆(13)在悬浮液混合腔(8)转动,且同时通过进气管(16)、搅拌杆(13)向悬浮液混合腔(8)内曝气溶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分解装置(4)包括导流板(22)和臭氧发生组件(21),所述导流板(22)呈倒锥形的圆环状结构,且所述导流板(22)的大端与隔离筒体(6)的顶端对应设置,所述导流板(22)的小端开口与隔离筒体(6)同轴设置,所述导流板(22)的小端开口形成导流出液口(23),所述臭氧发生组件(21)沿旋转轴线同步转动设置在搅拌装置(5)的下方,且所述臭氧发生组件(21)对应设置在导流板(22)的导流出液口(23)内或导流出液口(23)的下方;所述臭氧发生组件(21)电解氧化分解腔(7)内的氧气并形成臭氧气体,臭氧气体氧化导流板(22)及导流出液口(23)的水流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分解装置(4)还包括防护套(24),所述防护套(24)为两端开口的管体结构,所述防护套(24)间距套设在臭氧发生组件(21)的放电端(210)的外侧,所述防护套(24)的顶端与臭氧发生组件(21)相对固定设置,所述防护套(24)的壁体上贯通开设有若干气孔(27);所述防护套(24)的外壁上沿轴向间距设置有若干防水罩(26),所述防水罩(26)对应罩设在气孔(27)的外侧,且防水罩(26)的底端为开口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出液口(23)沿轴向向下延伸形成包围环(25),所述包围环(25)间距于防护套(24)设置,且所述包围环(25)与防护套(24)之间形成氧化反应区(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分离装置(3)包括回转杆(32)、扰流杆(33)、进液管(30)和回转机构(37),所述回转杆(32)同轴穿设在悬浮液混合装置(2)的底部壁体上,且所述回转杆(32)通过回转机构(37)回转驱动设置,所述回转杆(32)为空心杆体,且所述回转杆(32)的顶端连通设置有扰流杆(33),所述扰流杆(33)垂直于回转杆(32)设置,且所述扰流杆(33)为空心杆体结构,所述扰流杆(33)靠近于悬浮液混合装置(2)的底壁设置,所述进液管(30)的一端密封穿设回转杆(32)的底端内,且另一端连通于絮凝剂溶液箱(3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出水管(11)包含连续的浸没段(112)、连接段(113)和虹吸段(114),所述浸没段(112)包含进水端(110),所述进水端(110)靠近设置在扰流杆(33)的上方,所述浸没段(112)沿隔离筒体(6)的轴线方向向上延伸设置,所述连接段(113)呈水平或沿水流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连接段(113)间距设置在氧化分解装置(4)的下方,所述虹吸段(114)包含出水端(111),所述出水端(111)伸出至悬浮液混合装置,且所述虹吸段(114)为竖向设置;在氧化分解腔(7)内的水位高于连接段(113)的状态下,水溶液从所述虹吸段(114)向外虹吸流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水回流管(40),所述污水回流管(40)的两端分别连通氧化分解腔(7)和初级沉降装置(1)的内腔,且所述污水回流管(40)的进水端对应设置在氧化分解腔(7)的底壁上,且所述污水回流端(40)的进水端远离于离心分离装置(3)设置;所述氧化分解腔(7)的污浊溶液经过污水回流管(40)循环过滤和沉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待处理污水溶液通过污水进水管(10)排入到初级沉降装置(1)的内腔中进行沉降固液分离,分层后的上清水溶液通过输送水管(43)送入悬浮液混合腔(8)内,并驱动搅拌装置(5)对悬浮液混合腔(8)内的水溶液进行旋流搅拌;
S2:在驱动搅拌装置(5)转动的同时,气泵(15)开启工作,外界空气依次通过进气管(16)、多通连接器(14)后分别进入到各搅拌杆(13)内,然后气体从搅拌杆(13)内再进入到悬浮液混合腔(8)内对污水溶液进行曝气,增加污水溶液中的溶氧量,以使得污水溶液中的微生物群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未溶解在污水溶液中的氧气向上溢出,并通过溢流通道(12)进入到氧化分解腔(7)内;
S3:进入氧化分解腔(7)内的气体通过导流板(22)向氧化反应区(28)流动,同时,悬浮液混合腔(8)内的水溶液通过初级沉降装置(1)持续供水,溢出于悬浮液混合腔(8)顶端的污水溶液通过导流板(22)形成薄片状厚度的溢流水流层,溢流水流层再次溶解空气中的氧气,从导流板(22)的底部流出的水流形成环形的薄片状的水帘;
S4:臭氧发生组件(21)将进入在导流板上方的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臭氧,臭氧气体从部分气孔(27)以及防护罩(24)的底端溢出,臭氧气体迅速与氧化反应区(28)的水帘液体发生氧化反应,氧化水帘溶液中的有机物物质,经氧化后的水溶液落入在氧化分解腔(7)的底部;
S5:离心分离装置(3)启动工作,回转杆(32)在回转机构(37)的回转驱动下进行回转,回转杆(32)相对于进液管(30)回转密封,且扰流杆(33)绕回转轴线进行回转转动,且驱动氧化分解腔(7)内的水溶液离心转动形成旋涡水流,则氧化分解腔(7)内的污水溶液进行固液分离;
S6:在扰流杆(33)转动的同时,通过水泵(47)将絮凝剂溶液箱(38)内的絮凝剂溶液通过进液管(30)输送进入扰流杆(33)的内腔中,且絮凝剂溶液在扰流杆(33)的高速转动状态下向污水溶液中充分射流;
S7:当氧化分解腔(7)内的水溶液高度等同于净水出水管(11)的连接段(113)时,浸没段中均充满净水溶液,经过离心分离的水溶液产生沉淀部分和净水溶液,净水溶液通过过滤芯(115)再次过滤,随着氧化分解腔(7)的水溶液继续升高,净水溶液进入连接段(113)中,并随后通过虹吸段(114)向外界排出,当氧化分解腔(7)内的水溶液高度没过连接段(113)时,虹吸段(114)发生虹吸现象,并持续自动的将氧化分解腔(7)内的净水溶液向外排出,使得氧化分解腔(7)内的水溶液高度维持稳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56436.0A CN110590073A (zh) | 2019-10-10 | 2019-10-10 | 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市政污水处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56436.0A CN110590073A (zh) | 2019-10-10 | 2019-10-10 | 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市政污水处理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90073A true CN110590073A (zh) | 2019-12-20 |
Family
ID=68866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56436.0A Withdrawn CN110590073A (zh) | 2019-10-10 | 2019-10-10 | 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市政污水处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59007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43550A (zh) * | 2022-06-24 | 2022-09-13 | 苏州城投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40997Y (zh) * | 2007-10-15 | 2008-10-29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一种富氧回流沉淀池 |
CN104445559A (zh) * | 2014-12-03 | 2015-03-25 | 东北农业大学 | 一种基于鸟粪石法氮磷回收气动曝气与机械搅拌总成 |
CN109626453A (zh) * | 2018-11-29 | 2019-04-16 | 次尔苏朗 | 一种电路板的电镀废水处理系统 |
-
2019
- 2019-10-10 CN CN201910956436.0A patent/CN110590073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40997Y (zh) * | 2007-10-15 | 2008-10-29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一种富氧回流沉淀池 |
CN104445559A (zh) * | 2014-12-03 | 2015-03-25 | 东北农业大学 | 一种基于鸟粪石法氮磷回收气动曝气与机械搅拌总成 |
CN109626453A (zh) * | 2018-11-29 | 2019-04-16 | 次尔苏朗 | 一种电路板的电镀废水处理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叶林顺: "《水污染控制工程》", 30 November 2018,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建材火电类环境影响评价》", 31 October 2012,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43550A (zh) * | 2022-06-24 | 2022-09-13 | 苏州城投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624430A (zh) | 一种具有自动加药功能的污水处理设备 | |
WO2007050503A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 |
CN213112948U (zh) | 一种一体化循环养殖系统 | |
US7481937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using ozone activated flotation | |
JP2005118664A (ja) | 地下水の水質浄化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CN108249558A (zh) | 一种可对絮凝物进行清理的曝气装置 | |
CN209507864U (zh) |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
CN110590073A (zh) | 一种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市政污水处理方法 | |
CN109851164A (zh) |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养护的有机物净化装置 | |
US20060157425A1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using ultraviolet light | |
WO2006078797A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 |
CN115650518A (zh) | 一种节能环保的化工生产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5528260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5528266U (zh) | 一种中水回用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1111587U (zh) | 一种基于mbr污水池的污水处理装置 | |
KR20190110310A (ko) | 마이크로 버블 생성을 유도하는 입형 단단 구조의 펌프 어셈블리 | |
CN108083568A (zh) | 一种一体化医院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9352729U (zh) | 一种隧道地下水过滤池 | |
CN113213621A (zh) | 一种mbr生物膜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 | |
CN207451768U (zh) | 一种具有多级处理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6857671U (zh)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二沉池出水堰高效清渣系统 | |
CN218709771U (zh) | 一种纳污坑塘综合治理一体化装置 | |
CN214990772U (zh) | 一种微污染水处理的组合工艺系统 | |
CN218491604U (zh)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8089258U (zh) |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用的曝气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