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2462U - 一种电池装配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装配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2462U
CN214542462U CN202120662802.4U CN202120662802U CN214542462U CN 214542462 U CN214542462 U CN 214542462U CN 202120662802 U CN202120662802 U CN 202120662802U CN 214542462 U CN214542462 U CN 214542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g
tab
bending
plate
ben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628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军强
王硕
张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osmx Power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osmx Power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osmx Power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Cosmx Power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628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2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2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24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池装配组件,包括:极耳定位板,极耳定位板上设置有供极耳穿出的第一、第二极耳穿出孔,以及位于第一极耳穿出孔和第二极耳穿出孔之间的焊缝避空孔;可移动地设置于极耳定位板上的第一极耳折弯板,第一极耳折弯板上设置有第一极耳折弯部,第一极耳折弯部的底面与极耳定位板的表面相接触;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极耳折弯板上的第二极耳折弯板,第二极耳折弯板上设置有前后依次设置的第二极耳折弯部和极耳夹紧部,第二极耳折弯部和极耳夹紧部突出于所述第二极耳折弯板的底面;第二极耳折弯板和第一极耳折弯板的移动方向平行。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极耳压紧式焊接改为极耳夹紧式焊接,可以提高电池组的电芯串并装配效率以及极耳焊接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装配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软包锂离子电池组的装配组件。
背景技术
从目前国内外市场的发展来看,软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在软包电池PACK产品中,会将多个单体电池以串并联方式进行连接后组装成电池组来使用。为了提高电池组的质量,单体电池的组装工艺也在不断改进,例如串并采集连接集成化,无汇流排连接等。在电池组的装配组装过程中,尤其是无汇流排焊接的软包电池组,目前多是采用复杂的极耳支撑工装,配合制程上的极耳折弯与滚平,然后再将极耳压合进行焊接,此种方式操作复杂,且在制程中存在很多失效风险,尤其对于电池组的结构空间有限,难以设计有效的支撑结构,而且在焊接过程中,焊接压头压在极耳上后,会导致支撑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形,从而容易产生局部虚焊或者焊穿等焊接质量的缺陷,影响了产品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保证极耳焊接质量的电池装配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电池装配组件,包括:极耳定位板,所述极耳定位板上设置有供极耳穿出的第一极耳穿出孔和第二极耳穿出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极耳穿出孔和所述第二极耳穿出孔之间的焊缝避空孔;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极耳定位板上的第一极耳折弯板,所述第一极耳折弯板上设置有第一极耳折弯部,所述第一极耳折弯部的底面与所述极耳定位板的表面相接触;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极耳折弯板上的第二极耳折弯板,所述第二极耳折弯板上设置有前后依次设置的第二极耳折弯部和极耳夹紧部,所述第二极耳折弯部和所述极耳夹紧部突出于所述第二极耳折弯板的底面;所述第二极耳折弯板和所述第一极耳折弯板的移动方向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装配组件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极耳定位板为绝缘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装配组件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极耳折弯部以及所述第二极耳折弯部的延伸方向与极耳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且长度至少和极耳的宽度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装配组件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极耳折弯部的竖截面形状为多边形,且含有至少一个和折弯后的第二极耳相对的第一斜面;所述极耳夹紧部具有和所述第一极耳折弯部的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装配组件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极耳折弯板上设置有和所述极耳定位板相配合的第一导向定位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装配组件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向定位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极耳折弯板左右两侧的卡扣部,所述第一导向定位部扣在所述极耳定位板的左右两侧边缘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装配组件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极耳折弯板的底面设置有突出于所述第二极耳折弯板的底面的支撑导向部,所述第一极耳折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极耳折弯板的移动方向延伸的移动导槽,所述移动导槽位于所述第一极耳折弯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导向部设置于所述移动导槽内,所述第二极耳折弯板上设置有第二夹紧避空孔,所述第二夹紧避空孔位于所述移动导槽上;所述第一极耳折弯板上设置有第一夹紧避空孔,所述第一极耳折弯板和所述第二极耳折弯板移动到位时,所述第一夹紧避空孔和所述第二夹紧避空孔对齐,所述支撑导向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夹紧避空孔和所述第一夹紧避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装配组件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导向部上设置有可与所述极耳定位板相卡扣的卡扣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装配组件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极耳折弯板在所述第一极耳折弯部的前后两侧设置镂空。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装配组件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极耳折弯板在所述第二极耳折弯部的前侧和所述极耳夹紧部的后侧分别设置镂空。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组件通过设置两块可以相对移动的第一极耳折弯板和第二极耳折弯板,先通过第一极耳折弯板将电芯的一个极耳折弯后压平在极耳定位板上,再通过第二极耳折弯板将电芯的另一个极耳折弯,极耳折弯板上的极耳折弯部对极耳进行折弯、压平贴合操作,极耳定位板对极耳有支撑的作用,同时两个极耳折弯板上的极耳折弯部、极耳夹紧部和极耳定位板相互配合,将原有的操作复杂的极耳压紧式焊接改为简单的极耳夹紧式焊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电池装配组件的结构进行改造,采用套装与卡扣夹紧的结构来固定各软包电池的极耳,对极耳进行焊接,实现电池的串并连接,可以解决电芯在堆叠过程中的短路防护问题以及串并装配过程中极耳弯折与固定紧贴的问题,提高了电池组的电芯串并装配的效率,有效保证了极耳的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极耳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极耳定位板和极耳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极耳折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极耳折弯板装配在极耳定位板上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极耳折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极耳折弯板和第一极耳折弯板、极耳定位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第一、第二极耳折弯板和极耳定位板配合夹紧极耳时的剖视图;
图8为第一、第二极耳折弯板和极耳定位板配合夹紧极耳时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附图会不依一般比例做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清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电池装配组件包括极耳定位板1、第一极耳折弯板2和第二极耳折弯板3,第一极耳折弯板2可移动地设置于极耳定位板1上,第二极耳折弯板3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极耳折弯板2上,第一极耳折弯板2的移动方向和第二极耳折弯板3的移动方向相平行。
极耳定位板1为一绝缘板体,参照图1和图2,在极耳定位板1上设置有分别供电池的正、负极耳穿过第一极耳穿出孔1a和第二极耳穿出孔1b,在第一极耳穿出孔1a和第二极耳穿出孔1b之间设置有焊缝避空孔1c。本实施例的第一极耳穿出孔1a、第二极耳穿出孔1b以及焊缝避空孔1c均为矩形通孔。为了提高极耳焊接效率,极耳定位板1上可设置多个极耳穿出孔以及对应的焊缝避空孔,从而可一次对多个电芯的极耳进行焊接组装。本实施例中,在焊缝避空孔1c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第一夹紧避空孔1d。
如图2所示,使用时,极耳定位板1放置于电芯的上方,电芯的正极耳 100从第一极耳穿出孔1a穿出,负极耳101从第二极耳穿出孔1b穿出,两个极耳位于焊缝避空孔1c的前后两侧,极耳被折弯后会覆盖焊缝避空孔1c。焊缝避空孔1c的尺寸根据焊缝规格相应设置,本实施例的焊缝避空孔1c的长度为30mm,宽度为2.4mm。极耳穿出孔的尺寸和极耳尺寸对应设置。
如图3所示,第一极耳折弯板2上设置有第一极耳折弯部2a,第一极耳折弯部2a的延伸方向和极耳穿出孔的延伸方向(极耳的宽度方向)相平行,长度至少和极耳的宽度相等,从而可以对穿过极耳穿出孔的极耳进行整体折弯。当第一极耳折弯板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极耳折弯部2a时,第一极耳折弯板2 在第一极耳折弯部2a的前后两侧具有镂空,从而可以避让其它的极耳。第一极耳折弯部2a的数量和极耳定位板1上焊缝避空孔1c的数量相对应。本实施例的第一极耳折弯部2a的竖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图8),第一极耳折弯部 2a的底部为水平面,前侧面(和弯折前的极耳相对的表面)为竖直面,即前侧面与底面相垂直,本实施例中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在的平面为第一极耳折弯部的和折弯后的第二极耳相对的第一斜面。第一极耳折弯部2a的底部和第一极耳折弯板2的底面平齐,从而第一极耳折弯板2在极耳定位板1上移动时,第一极耳折弯板2a可以和穿出极耳穿出孔的极耳相接触,并随着第一极耳折弯板2的移动从极耳穿出于极耳穿出孔的根部弯折极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第一极耳折弯板2上设置有第一导向定位部2b,第一导向定位部2b用于和极耳定位板1相配合,方便将第一极耳折弯板2装配在极耳定位板1上,并对第一极耳折弯板2在极耳定位板1 上的移动进行导向。本实施例的第一导向定位部2b为设置于第一极耳折弯板2 左右两侧的卡扣部,第一导向定位部2b的竖截面形状大致呈向内弯折的钩形,第一导向定位部2b可以扣在极耳定位板1左右的两侧边缘,从而将第一极耳折弯板2装配在极耳定位板1上,同时第一导向定位部2b和极耳定位板1 边缘间的限位作用,可以保证第一极耳折弯板2移动时的平行度。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导向定位部2b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极耳折弯板2的底面(和极耳定位板1相对的表面),第一导向定位部2b和极耳定位板1之间采用凸肋和凹槽的配合结构,凸肋和凹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极耳折弯板2的移动方向即可。
当第一极耳折弯板2装配到极耳定位板1上后,第一极耳折弯部2a位于第二极耳101的一侧,且底部贴紧第二极耳101穿出于第二极耳穿出孔1b部分的根部。如图4所示,在极耳定位板1上移动第一极耳折弯板1,第一极耳折弯部2a会随着第一极耳折弯板1的移动压过第二极耳101,将第二极耳101 压平并覆盖焊缝避空孔1c(图8)。折弯完成时,第一极耳折弯部2a的前端移动至和第二极耳101的端部平齐的位置,并压住第二极耳101。
如图5所示,第二极耳折弯板3上设置有突出于第二极耳折弯板3底面的第二极耳折弯部3a以及极耳夹紧部3b,本实施例的第二极耳折弯部3a和极耳夹紧部3b相邻间隔布置。第二极耳折弯部3a以及极耳夹紧部3b的延伸方向也是和极耳穿出孔的延伸方向相平行。第二极耳折弯部3a位于极耳夹紧部3b 之前,第二极耳折弯部3a折弯极耳后,压在极耳的端部上,极耳夹紧部3b和第一极耳折弯部2a相配合将极耳夹紧。同样的,当第二极耳折弯板3上设置多个第二极耳折弯部3a和极耳夹紧部3b时,第二极耳折弯部3a的前侧和极耳夹紧部3b的后侧也设置有避让极耳的镂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二极耳折弯板3的底面(和第一极耳折弯板相对的表面)设置有支撑导向部3c,支撑导向部3c突出于第二极耳折弯板3的底面。同时,在第一极耳折弯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移动导槽2d,移动导槽2d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二极耳折弯板3的移动方向。第二极耳折弯板3装到第一极耳折弯板2上时,支撑导向部3c位于移动导槽2d中,并可沿移动导槽2d移动,从而保证第二极耳折弯板3移动的平行度。在第一极耳折弯板2上设置有第二夹紧避空孔2e,第二夹紧避空孔2e位于移动导槽2d上。当第一、第二极耳折弯板移动到位时,第二夹紧避空孔2e会和第一夹紧避空孔1d对齐,且支撑导向部3c会依次穿过第二夹紧避空孔2e和第一夹紧避空孔1d,第二极耳折弯板2会有一个下降的动作,从而把正、负极耳夹紧。本实施例的第一极耳折弯部2a的竖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为了和第一极耳折弯部2a 相配合,极耳夹紧部3b和极耳相对的表面也对应设置为斜面,从而极耳夹紧部3b可以和第一极耳折弯部2a一起将极耳夹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组件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先将极耳定位板1和电池的极耳对应放置好,使电芯的第一极耳100和第二极耳101分别穿出于第一极耳穿出孔1a和第二极耳穿出孔 1b。
然后将第一极耳折弯板2安装到极耳定位板1上,移动第一极耳折弯板 2,在第一极耳折弯板2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极耳折弯部2a从第二极耳101穿出于极耳穿出孔的根部开始将第二极耳101折弯,并压平在极耳定位板1上,第二极耳101覆盖焊缝避空孔,如图4所示,第一极耳折弯板2移动到位时,第一极耳折弯部2a的前端和第二极耳101的端部边缘平齐,第一极耳折弯部 2a压在第二极耳101的端部(图8),此时,第二极耳101穿出于第二极耳穿出孔1b的部分被折弯,第一夹紧避空孔1d和第二夹紧避空孔2e对齐。
然后将第二极耳折弯板3安装到第一极耳折弯板2上,支撑导向部3c位于移动导槽2d中,如图6所示。移动第二极耳折弯板3,移动方向和第一极耳折弯板的移动方向相反,在第二极耳折弯板3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极耳折弯部3a将第一极耳100折弯,当支撑导向部3c移动到第二夹紧避空孔2e处时,导向部3c落入第二夹紧避空孔2e中,并依次穿过第二夹紧避空孔2e和第一夹紧避空孔1d,第二极耳折弯部3a和极耳夹紧部3b也随着下降,第二极耳折弯部3a压在第一极耳100的端部处,和极耳定位板1相配合将第一、第二极耳夹紧,极耳夹紧部3b和第一极耳折弯部2a相配合将第一极耳夹紧,第一极耳折弯部2a和极耳定位板1相配合将第二极耳夹紧。优选的,支撑导向部3c上可设置卡扣结构,和极耳定位板1相卡扣,从而将第一、第二极耳折弯板以及极耳定位板扣紧在一起,夹紧极耳,方便焊接。极耳位于焊缝避空孔处的区域即为激光焊接区域,通过激光焊将正、负极耳焊接在一起,焊缝避空孔同时还有利于压接余热的逸散,避免灼烧极耳定位板。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得到许多不同的具体方案,例如,为了简化结构,起移动导向工作用的结构,如第一极耳折弯板上的导向定位部、移动导槽,第二极耳折弯板上的导向部等都可以省略,从而夹紧避空孔也可以省略;第一极耳折弯部的竖截面形状除了可以是三角形外,还可以是四边形或五边形等多边形结构,第一极耳折弯部含有至少一个和折弯后的第二极耳相对的第一斜面(斜面特征),极耳夹紧部具有和第一极耳折弯部的第一斜面对应设置且相配合的第二斜面;诸如此等改变以及等效变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极耳定位板,所述极耳定位板上设置有供极耳穿出的第一极耳穿出孔和第二极耳穿出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极耳穿出孔和所述第二极耳穿出孔之间的焊缝避空孔;
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极耳定位板上的第一极耳折弯板,所述第一极耳折弯板上设置有第一极耳折弯部,所述第一极耳折弯部的底面与所述极耳定位板的表面相接触;
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极耳折弯板上的第二极耳折弯板,所述第二极耳折弯板上设置有前后依次设置的第二极耳折弯部和极耳夹紧部,所述第二极耳折弯部和所述极耳夹紧部突出于所述第二极耳折弯板的底面;所述第二极耳折弯板和所述第一极耳折弯板的移动方向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定位板为绝缘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折弯部以及所述第二极耳折弯部的延伸方向与极耳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且长度至少和极耳的宽度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折弯部的竖截面形状为多边形,且含有至少一个和折弯后的第二极耳相对的第一斜面;所述极耳夹紧部具有和所述第一极耳折弯部的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折弯板上设置有和所述极耳定位板相配合的第一导向定位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定位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极耳折弯板左右两侧的卡扣部,所述第一导向定位部扣在所述极耳定位板的左右两侧边缘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耳折弯板的底面设置有突出于所述第二极耳折弯板的底面的支撑导向部,所述第一极耳折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极耳折弯板的移动方向延伸的移动导槽,所述移动导槽位于所述第一极耳折弯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导向部设置于所述移动导槽内,所述第二极耳折弯板上设置有第二夹紧避空孔,所述第二夹紧避空孔位于所述移动导槽上;
所述第一极耳折弯板上设置有第一夹紧避空孔,所述第一极耳折弯板和所述第二极耳折弯板移动到位时,所述第一夹紧避空孔和所述第二夹紧避空孔对齐,所述支撑导向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夹紧避空孔和所述第一夹紧避空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导向部上设置有可与所述极耳定位板相卡扣的卡扣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折弯板在所述第一极耳折弯部的前后两侧设置镂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耳折弯板在所述第二极耳折弯部的前侧和所述极耳夹紧部的后侧分别设置镂空。
CN202120662802.4U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电池装配组件 Active CN214542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2802.4U CN214542462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电池装配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2802.4U CN214542462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电池装配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2462U true CN214542462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65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62802.4U Active CN214542462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电池装配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24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0874B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模块连接结构
CN108448041A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模块及连接方法
US20120107668A1 (en) Prismatic batteries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mprising a stack of insulated electrode plates
CN210379226U (zh) 一种无汇流排电池模组结构
CN110355470B (zh) 一种电池极耳转接结构及转接方法
CN217035895U (zh) 一种极耳连接结构及电池
CN214542462U (zh) 一种电池装配组件
WO2021135191A1 (zh) 一种无焊接式汇流排
CN213053354U (zh) 一种适用于软包电芯模组激光焊接的工装夹具
CN217036186U (zh) 可更换式采集线束的对插连接结构及动力电池模组
CN216958443U (zh) 用于电池模组的信息采集连接结构及激光焊接电池模组
CN217589346U (zh) 一种电芯引脚及电池
CN201364919Y (zh)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保护板触片
CN217507582U (zh) 电池模组中的汇流排及激光焊接电池模组
CN213459908U (zh) 动力电池及其电芯模组拼接装置
CN213692280U (zh) 电瓶车电池极耳焊接压板
CN210744059U (zh) 极耳与汇流排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
CN210325929U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模组
CN214957257U (zh) 电池模组连接结构及电池包
JP4204258B2 (ja) 電池
CN214254663U (zh) 一种电芯连接结构
CN214957258U (zh) 极耳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
CN215988801U (zh) 一种焊带、电连接结构、电池串组以及光伏组件
CN218887467U (zh) 电池信息采集组件及电池模组
KR101491038B1 (ko) 연료전지 셀의 리이드선과 이 리이드선을 지지하는 홀더 및 이 홀더를 이용한 리이드선을 연료전지 셀에 장착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