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2445U - 插接装置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插接装置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2445U
CN214542445U CN202023339269.2U CN202023339269U CN214542445U CN 214542445 U CN214542445 U CN 214542445U CN 202023339269 U CN202023339269 U CN 202023339269U CN 214542445 U CN214542445 U CN 2145424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insulating sleeve
protective insulating
battery pack
main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392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德新
向啟平
李辉
尹志雄
罗河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Zhongba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Zhongb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Zhongba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Zhongb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392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24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24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24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插接装置及电池包。上述的插接装置包括壳体、电路主板以及插接组件,壳体开设有避位窗,插接组件包括与电路主板电连接的至少一个插接件,插接件包括保护绝缘套以及连接插脚,保护绝缘套用于容置连接插脚,保护绝缘套一端与电路主板相连接,保护绝缘套另一端容置于避位窗外,且保护绝缘套开设有插接口,从而使得插接装置外接插接设备进行充电或放电时,无需使用导线,避免了导线易被折断的问题,同时连接插脚与电路主板电连接,在插接装置使用过程中,连接插脚的长度小于保护绝缘套的长度,连接插脚的自由端位于插接口内,加强了插接装置外接适配器时的连接稳固性,使插接装置使用更安全,提升了电池包使用寿命更长。

Description

插接装置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接装置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产品设备也不断被普及,传统用于智能家具等特定行业电池包,其外接市电进行充电,或者外接负载如智能家具等用电设备用于放电。一般是会设置一条导线,其一端与电池包的电路主板连接,其另一端用于与用于充电或放电的插接端相固定,如此,当该导线与电池包壳体的连接位置处,或者说位于电池包壳体内的部分导线与位于电池包壳体外的部分导线的交接处容易在外力作用下被折断或者发生影响该部位导线的电学或结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无需使用导线,以克服导线易被折断问题,能够更加适配外接插接设备,以及使用更安全,使用寿命更长的插接装置及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插接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避位窗;
电路主板,所述电路主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插接组件,所述插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电路主板电连接的至少一个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括保护绝缘套及连接插脚,所述连接插脚与所述电路主板电连接,所述保护绝缘套用于容置所述连接插脚,并且所述保护绝缘套一端安装在所述电路主板上,所述保护绝缘套的另一端容置于所述避位窗外,所述保护绝缘套开设有插接口,所述连接插脚的长度小于所述保护绝缘套的长度,以使所述连接插脚的自由端位于所述插接口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组件包括两个插接件,所述两个插接件具体包括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第一保护绝缘套及多个方柱连接插脚,所述第一保护绝缘套开设有多个第一容置腔,各所述方柱连接插脚一一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各所述方柱连接插脚分别与所述电路主板电连接;
所述第二插接件包括第二保护绝缘套及圆柱连接插脚,所述圆柱连接插脚与所述电路主板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绝缘套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壳体相扣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凸设有至少一个支撑块,每一所述支撑块分别支撑所述电路主板和所述插接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具体包括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支撑所述电路主板并与所述电路主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与所述保护绝缘套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块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电路主板相卡接。
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插接装置,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各所述单体电池容置于所述壳体内,各所述单体电池分别与所述电路主板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若干安装位,各所述单体电池一一对应安装在各所述安装位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若干缓冲体,每相邻两个所述单体电池之间的区域对应形成一填充区;
各所述缓冲体填充设置于相应的所述填充区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开设有若干避位孔,每一所述单体电池的极耳穿设于相应的所述避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插接装置包括壳体、电路主板以及插接组件,壳体开设有避位窗,电路主板设置于壳体内,插接组件包括与电路主板电连接的至少一个插接件,插接件包括保护绝缘套以及连接插脚,保护绝缘套用于容置连接插脚,进一步地,保护绝缘套一端与电路主板相连接,保护绝缘套另一端容置于避位窗外,且保护绝缘套开设有插接口,从而使得插接装置外接市电进行充电,或外接负载用于放电时,无需使用导线,避免了导线易被折断的问题,进一步地,连接插脚与电路主板电连接,在插接装置使用过程中,连接插脚的长度小于保护绝缘套的长度,连接插脚的自由端位于插接口内,加强了插接装置外接适配器时的连接稳固性,避免出现插接装置与适配器卡接分离的情形,使插接装置更加适配外接插接设备,确保插接装置使用更安全,提升了电池包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插接装置外部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插接装置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插接装置进一步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插接装置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插接装置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6为具有插接装置的电池包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电池包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插接装置,所述插接装置包括壳体、电路主板以及插接组件,所述壳体开设有避位窗;所述电路主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插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电路主板电连接的至少一个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括保护绝缘套及连接插脚,所述连接插脚与所述电路主板电连接,所述保护绝缘套用于容置所述连接插脚,并且所述保护绝缘套一端安装在所述电路主板上,所述保护绝缘套的另一端容置于所述避位窗外,所述保护绝缘套开设有插接口,所述连接插脚的长度小于所述保护绝缘套的长度,以使所述连接插脚的自由端位于所述插接口内。
上述的插接装置包括壳体、电路主板以及插接组件,壳体开设有避位窗,与电路主板电连接的插接件包括保护绝缘套以及连接插脚,保护绝缘套用于容置连接插脚,进一步地,保护绝缘套一端与电路主板相连接,保护绝缘套另一端容置于避位窗外,且保护绝缘套开设有插接口,从而使得插接装置外接市电进行充电,或外接负载用于放电时,无需使用导线,避免了导线易被折断的问题,在插接装置使用过程中,连接插脚的长度小于保护绝缘套的长度,连接插脚的自由端位于插接口内,加强了插接装置外接适配器时的连接稳固性,避免出现插接装置与适配器卡接分离的情形,使插接装置更加适配外接插接设备,确保插接装置使用更安全,提升了电池包使用寿命更长。
如图1至图2所示,一实施例的插接装置10包括壳体100、电路主板200 以及插接组件300。壳体100开设有避位窗110。电路主板200设置于壳体100 内。插接组件300包括与电路主板200电连接的至少一个插接件310,所述插接件310包括保护绝缘套311及连接插脚312,保护绝缘套311用于容置连接插脚 312,进一步地,保护绝缘套311一端安装在电路主板200上并与电路主板200 相连接,保护绝缘套311的另一端容置于避位窗110外并与壳体100相抵接,且保护绝缘套311开设有插接口3111,使得插接装置10外接市电进行充电,或外接负载用于放电时,无需使用导线,避免了导线易被折断的问题。
请参照图2,进一步地,连接插脚312与电路主板200电连接,在插接装置 10使用过程中,连接插脚312的长度小于保护绝缘套311的长度,以使连接插脚312的自由端位于所述插接口3111内,加强了插接装置10外接适配器时的连接稳固性,避免出现插接装置10与适配器卡接分离的情形,使插接装置10 更加适配外接插接设备,确保插接装置10使用更安全,提升了电池包使用寿命更长。
请参照图2和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插接组件300包括两个插接件310,两个插接件310具体包括第一插接件310a和第二插接件310b。第一插接件310a包括第一保护绝缘套3112及多个方柱连接插脚3121,第一保护绝缘套 3112开设有多个第一容置腔3113,各方柱连接插脚3121一一容置于第一容置腔3113内,各方柱连接插脚3121分别与电路主板200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与电路主板200电连接的插接件310数量为两个,两个插接件310具体包括第一插接件310a和第二插接件310b,第一插接件310a用于承接主要的外接设备插接,且第一插接件310a包括第一保护绝缘套3112及多个方柱连接插脚3121,各方柱连接插脚3121分别与电路主板200电连接,同时第一保护绝缘套3112 开设有多个第一容置腔3113,各方柱连接插脚3121一一容置于第一容置腔3113 内且各方柱连接插脚3121均位于第一容置腔3113中心,使得在插接装置10使用过程中,方柱连接插脚3121与外接适配器的接口连接更稳固。具体地,第一保护绝缘套3112开设有四个第一容置腔3113,四个第一容置腔3113横截面均为相同的矩形,使得四个方柱连接插脚3121的自由端位于第一容置腔3113的插接口3111内,加强了第一插接件310a外接适配器时的连接稳固性,避免出现第一插接件310a与适配器卡接分离的情形。
进一步地,第二插接件310b包括第二保护绝缘套3115及圆柱连接插脚 3122,圆柱连接插脚3122与电路主板200电连接,提高了与其他款型的外接插接设备适配性,实现电池包既可以外接市电进行充电,又可以外接负载用于放电的功能。
请参照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保护绝缘套3112设置有卡扣3114,卡扣3114与壳体100相扣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绝缘套3112凸设有卡扣3114,使卡扣3114与壳体100相结合,使得第一保护绝缘套3112与壳体100 相卡接,进而使得第一保护绝缘套311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避位窗110外,实现插接装置10可外接市电稳定进行充电的功能,且无需使用导线。
可以理解,为了使电路主板200和插接组件300连接稳固,在壳体100内设有支撑结构,避免在电池包运转过程中产生振动使电路主板200与插接组件 300抵接不良,使得电池包使用故障,请参照图4和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0凸设有至少一个支撑块120,每一支撑块120分别支撑电路主板200和插接组件300,每一支撑块120位于壳体100内,且每一支撑块120分别与电路主板200和插接组件300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块120具体包括第一支撑块121和第二支撑块122,第一支撑块121支撑电路主板200并与电路主板 200相连接,第二支撑块122与保护绝缘套311相抵接,可以理解,第二支撑块 122与壳体100侧壁相连接,且与保护绝缘套311相抵接,使得保护绝缘套311 的一端稳固容置于避位窗110外,在电池包运转过程中,确保了保护绝缘套311 内部的连接插脚312使用更稳定。
请参照图5,进一步地,第一支撑块121凸设于壳体100内,并与电路主板 200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块121设有卡槽1211,所述卡槽1211与电路主板200相卡接。具体地,第一支撑块121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块 121间隔排列,且两个第一支撑块121均设有卡槽1211,卡槽1211用于在两个第一支撑块121分别与电路主板200接触时卡接于电路主板200,使得电路主板200稳固容置于壳体100内,并与保护绝缘套311牢固连接,在电池包运转过程中,确保了电路主板200与连接插脚312电连接更稳定,提升了电池包的使用效果。
请参照图6和图7,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包2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插接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包20还包括电池组400,电池组400 包括多个单体电池410,各单体电池410容置于所述壳体100内,各单体电池 410与电路主板200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组400包括多个单体电池410,多个单体电池410容置于壳体100内且沿垂直方向上依次层叠排列,层叠设置的各单体电池410节省了一定的壳体100空间,且各单体电池410依次层叠不交互,确保了电池组400的稳定运转,使得电池包20使用效果更稳定。具体地,单体电池410数量为七个,七个单体电池410沿垂直方向上依次层叠排列并分别与电路主板200电连接。
请参照图6和图7,进一步地,电池包还包括支撑架500,支撑架500上设置有若干安装位510,各单体电池410安装在相应的各安装位510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500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架500相对应设置于壳体100内,两个支撑架500均设置有若干安装位510。具体地,安装位510数量为七个,各单体电池410依次层叠对应安装在安装位510上,使得两个支撑架500对各单体电池410起到稳固地支撑作用,进一步确保了电池组400的稳定运转,加强了电池包的使用稳定性。
请参照图6和图7,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还包括缓冲组件(图未示),缓冲组件(图未示)包括若干缓冲体(图未示),每相邻两个单体电池 410之间的区域对应形成一填充区620,即依次层叠设置的单体电池410之间的区域对应形成填充区620,各缓冲体(图未示)填充设置于相应的填充区620内,具体地,各缓冲体(图未示)材质为泡棉,具备较好地缓冲减振作用,使得电池包在传输或使用过程中,降低了外部作用力对电池包直接作用的强度,避免因外力作用使得各单体电池410使用故障,确保各单体电池410之间稳定运转,从而使得电池包使用更安全且使用效果更稳定。
请参照图6和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包还包括隔板700,隔板开设有若干避位孔710,每一单体电池410的极耳穿设于相应的避位孔710。在本实施例中,隔板700置于支撑架500的一侧面并抵接于各单体电池410,且隔板 700开设有若干避位孔710,避位孔710的数量相对于单体电池410的极耳的数量设置,进一步地,各单体电池410一侧面的极耳穿设于相应的避位孔710,使极耳与避位孔710的孔壁相抵接,使得隔板700对极耳起到较好地保护作用,在电池包传输过程中,确保了单体电池410的极耳的功能完整性,使各单体电池410使用效果更稳定,从而提升了电池包的使用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电池包的插接装置包括壳体、电路主板以及插接组件,壳体开设有避位窗,与电路主板电连接的插接件包括保护绝缘套以及连接插脚,保护绝缘套用于容置连接插脚,进一步地,保护绝缘套一端与电路主板相连接,保护绝缘套另一端容置于避位窗外,且保护绝缘套开设有插接口,从而使得插接装置外接市电进行充电,或外接负载用于放电时,无需使用导线,避免了导线易被折断的问题,在插接装置使用过程中,连接插脚的长度小于保护绝缘套的长度,连接插脚的自由端位于插接口内,加强了插接装置外接适配器时的连接稳固性,避免出现插接装置与适配器卡接分离的情形,使插接装置更加适配外接插接设备,确保插接装置使用更安全,提升了电池包使用寿命更长。
2、电池包还包括电池组、支撑架、缓冲组件以及隔板,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支撑架设有若干安装位,各单体电池安装在相应的各安装位上,使各单体电池之间运转效果更稳定,确保了单体电池与电路主板电连接更稳定,电池包使用更安全,进一步地,缓冲组件包括若干缓冲体,每相邻两个单体电池之间的区域对应形成一填充区,使缓冲体填充置于相应的填充区内,降低了外部作用力对电池包直接作用的强度,进一步增强了电池包的安全性能,同时隔板开设有避位孔,每一单体电池的极耳穿设于相应的所述避位孔,使隔板对极耳起到较好地保护作用,在电池包传输过程中,确保了单体电池的极耳的功能完整性,使各单体电池使用效果更稳定,从而提升了电池包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避位窗;
电路主板,所述电路主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插接组件,所述插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电路主板电连接的至少一个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括保护绝缘套及连接插脚,所述连接插脚与所述电路主板电连接,所述保护绝缘套用于容置所述连接插脚,并且所述保护绝缘套一端安装在所述电路主板上,所述保护绝缘套的另一端容置于所述避位窗外,所述保护绝缘套开设有插接口,所述连接插脚的长度小于所述保护绝缘套的长度,以使所述连接插脚的自由端位于所述插接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组件包括两个插接件,所述两个插接件具体包括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包括第一保护绝缘套及多个方柱连接插脚,所述第一保护绝缘套开设有多个第一容置腔,各所述方柱连接插脚一一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各所述方柱连接插脚分别与所述电路主板电连接;
所述第二插接件包括第二保护绝缘套及圆柱连接插脚,所述圆柱连接插脚与所述电路主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绝缘套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壳体相扣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凸设有至少一个支撑块,每一所述支撑块分别支撑所述电路主板和所述插接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具体包括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支撑所述电路主板并与所述电路主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与所述保护绝缘套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电路主板相卡接。
7.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插接装置,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各所述单体电池容置于所述壳体内,各所述单体电池与所述电路主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若干安装位,各所述单体电池安装在相应的所述安装位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若干缓冲体,每相邻两个所述单体电池之间的区域对应形成一填充区;
各所述缓冲体填充设置于相应的所述填充区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开设有若干避位孔,每一所述单体电池的极耳穿设于相应的所述避位孔。
CN202023339269.2U 2020-12-30 2020-12-30 插接装置及电池包 Active CN2145424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9269.2U CN214542445U (zh) 2020-12-30 2020-12-30 插接装置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9269.2U CN214542445U (zh) 2020-12-30 2020-12-30 插接装置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2445U true CN214542445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99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39269.2U Active CN214542445U (zh) 2020-12-30 2020-12-30 插接装置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24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9000B2 (en) Circuit substrate module and battery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11213279B (zh) 包括汇流条板的电池模块
EP2562842A1 (en) Battery module
CN110114932B (zh) 电池模块以及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车辆
KR20180114475A (ko) 배터리 팩
CN111433936B (zh) 电池组连接器和包括其的电池组
KR20170113362A (ko) 셀 연결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
CN107275555B (zh) 电芯连接单元以及包括该电芯连接单元的电池模块
CN107346811B (zh) 低压动力电池包
US20050014409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KR101036060B1 (ko) 커넥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배터리 팩
CN214542445U (zh) 插接装置及电池包
CN217062411U (zh) 支座组件及电池装置
KR101541364B1 (ko) 조립성이 향상된 전지모듈
CN215497005U (zh) 熔断器组件和电池包
CN114899543A (zh) 一种电源装置
CN216213876U (zh) 电池模块
CN220774816U (zh) 光伏连接器
CN211743251U (zh) 一种电池组结构、电池模组结构和电池箱
CN114639983B (zh) 一种触电保护的电连接器
CN217544968U (zh) 一种电连接器、充电设备、连接设备和电子设备
CN220963996U (zh) 转接装置和bms组件
CN216598086U (zh) Usb连接器
CN218456162U (zh) 插座
CN214396445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