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3736U - 泵组件及净水机 - Google Patents

泵组件及净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3736U
CN214533736U CN202120065979.6U CN202120065979U CN214533736U CN 214533736 U CN214533736 U CN 214533736U CN 202120065979 U CN202120065979 U CN 202120065979U CN 214533736 U CN214533736 U CN 214533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pump body
housing
pump assembly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659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素平
杨浩
张辉
成吉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659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3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3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3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组件以及包括这种泵组件的净水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泵组件包括在预设方向上相对设置且均与泵组件的泵体相抵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通过弹性变形能够对泵体运作产生的振动机械能进行缓冲,从而避免振动机械能传递到其他零部件,避免了泵体与净水机的其他零部件产生共振,改善了净水机的减振降噪性能。泵组件还包括能够进一步缓冲第一弹性件的变形所产生的振动的第一弹性减振件,以及进一步缓冲第二弹性件的变形所产生的振动的第二弹性减振件,使得泵组件具有了更好的减振降噪的性能。

Description

泵组件及净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泵组件,以及包括这种泵组件的净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净水机得以广泛地应用。净水机中通常安装有用于增强净水机水路系统的水压的泵组件。由于泵在工作时泵体会产生振动,从而容易导致净水机的壳体之间产生共振,造成净水机噪音过大。目前相关技术中的净水机多采用单一形式的降噪手段对泵组件进行降噪,但是仍无法满足人们对净水机减振静音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净水机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泵组件。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该泵组件的净水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的泵组件包括:泵体;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泵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包括在预设方向上相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泵体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泵体之间且与所述泵体相抵,所述第二弹性件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壁和所述泵体之间且与所述泵体相抵;以及第一弹性减振件和第二弹性减振件,所述第一弹性减振件与所述第一壁相抵,所述第二弹性减振件与所述第二壁相抵,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弹性减振件相抵,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减振件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泵组件包括在预设方向上相对设置且均与泵组件的泵体相抵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通过弹性变形能够对泵体运作产生的振动机械能进行缓冲,从而避免振动机械能传递到其他零部件,避免了泵体与净水机的其他零部件产生共振,改善了净水机的减振降噪性能。
此外,泵组件还包括能够进一步缓冲第一弹性件的变形所产生的振动的第一弹性减振件,以及进一步缓冲第二弹性件的变形所产生的振动的第二弹性减振件,使得泵组件具有了更好的减振降噪的性能。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泵组件具有静音效果好、减振效果好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泵组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方向为所述泵体的轴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减振件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泵体相抵,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壁面相抵;所述第二弹性减振件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所述第二弹性件具有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泵体相抵,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底壁面相抵。第一弹性减振件能够将第一弹性件更稳固地限制在第一弹性减振件与泵体之间,防止第一弹性件受力窜动,从而不仅提高了泵组件的结构稳定性,而且可以使第一弹性件具有稳定的减振效果,进而使泵组件具有稳定的静音效果。此外,第一弹性减振件还能对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变形起到限制作用,限制第一弹性件非预设方向上的变形,从而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的稳定性。第二弹性减振件的作用与第一弹性减振件类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所述一部分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长度之比为1/2-2/3,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所述一部分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长度之比为1/2-2/3。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壁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弹性减振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所述第二壁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弹性减振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中。第一限位槽能够对第一弹性减振件进行限位,防止第一弹性减振件发生窜动。第二限位槽能够对第二弹性减振件进行限位,防止第二弹性减振件发生窜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泵组件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泵组件的减振效果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泵组件还包括弹性套,所述弹性套套设在所述泵体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上,所述弹性套与所述壳体相抵以便所述泵体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间隔。当泵体在其径向上发生振动时,弹性套在泵体的作用力下而发生弹性变形以便将振动机械能消耗掉,即弹性套具有吸能的作用,由此弹性套的设置能够进一步起到减振的效果,改善泵组件的减振降噪性能。此外,弹性套的设置还能够避免泵体因与壳体发生刚性碰撞产生的噪音,起到减噪效果,还能减小振动机械能由泵体传递到壳体的可能性,使得泵组件的静音效果更好、减振效果更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相连的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所述第一子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子壳体的下方,所述第一子壳体和所述第二子壳体之间限定出所述容纳腔。第一子壳体和第二子壳体相互配合将泵体置于容纳腔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泵体产生的噪音进行阻断,减小噪音的扩散,改善泵组件的静音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壳体内设有若干支撑肋,所述若干支撑肋沿所述泵体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肋的上表面的与所述泵体相对的部分与所述泵体的外周面之间具有10mm-50mm的间隙。支撑肋避免了泵体发生过大幅度的振动,且支撑肋的设置能够保证泵体只在一定幅度范围内振动,防止由于泵体振动幅度过大而容易造成泵组件的结构不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支撑肋的所述上表面的与所述泵体相对的所述部分构造成圆弧形,以便使得支撑肋的上表面的与泵体相对的该部分的形状与泵体的外周面的形状相匹配,提高第一子壳体的结构合理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净水机包括:底座;以及泵组件,所述泵组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的泵组件,所述壳体与所述底座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净水机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机的局部示意图一。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机的局部示意图二。
图3是图1的爆炸示意图一。
图4是图1的爆炸示意图二。
图5是图1的截面图。
图6是图5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泵组件100;泵体110;壳体120;第一子壳体121;第二子壳体122;支撑肋123;第一开口124;第二开口125;第一弹性件131;第二弹性件132;第一弹性减振件141;第一容纳槽1411;第二弹性减振件142;第二容纳槽1421;第一壁151;第二壁152;第二限位槽1521;第二限位部1522;弹性套160;净水机200;底座2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图1-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泵组件100。
如图1所示,泵组件100包括泵体110、壳体120、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第一弹性减振件141和第二弹性减振件142。
壳体120具有容纳腔。泵体110位于容纳腔内,容纳腔包括在预设方向上相对的第一壁151和第二壁152,泵体110在预设方向上位于第一壁151和第二壁152之间。
第一弹性件131在预设方向上位于第一壁151和泵体110之间且与泵体110相抵。第二弹性件132在该预设方向上位于第二壁152和泵体110之间且与泵体110相抵。
第一弹性减振件141与第一壁151相抵,第二弹性减振件142与第二壁152相抵。其中,第一弹性件131与第一弹性减振件141相抵,第二弹性件132与第二弹性减振件142相抵。也就是说,第一弹性减振件141的至少一部分在该预设方向上位于第一壁151和第一弹性件131之间,第二弹性减振件142的至少一部分该预设方向上位于第二壁152和第二弹性件132之间。
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与泵体110相抵起缓冲减振的作用。例如,由于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均具有弹性且在预设方向上相对设置,当泵体110在预设方向上发生振动时,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可通过弹性形变缓冲掉泵体110运作产生的振动,避免振动机械能传递到其他零部件(例如壳体120),从而避免了净水机的其他零部件产生共振,因此起到了减振的效果,进而起到了降低泵组件100产生的噪音的作用,从而可以改善净水机的减振降噪性能。
第一弹性减振件141对第一弹性件131的变形进行缓冲,第二弹性减振件142对第二弹性件132的变形进行缓冲。因此,第一弹性减振件141和第二弹性减振件142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对振动机械能进行缓冲,从而进一步避免振动机械能传递到其他零部件、产生共振,因此使得泵组件100具有更好的减振降噪的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泵组件包括在预设方向上相对设置且均与泵组件的泵体相抵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通过弹性变形能够对泵体运作产生的振动机械能进行缓冲,从而避免振动机械能传递到其他零部件,避免了泵体与净水机的其他零部件产生共振,改善了净水机的减振降噪性能。
此外,泵组件还包括能够进一步缓冲第一弹性件的变形所产生的振动的第一弹性减振件,以及进一步缓冲第二弹性件的变形所产生的振动的第二弹性减振件,使得泵组件具有了更好的减振降噪的性能。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于净水机的泵组件具有静音效果好、减振效果好的优点。
为表述方便,下文以预设方向为泵体110的轴向为例,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例如,泵体110的轴向可以是前后方向,前后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泵体110的轴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弹性件131位于泵体110的前方并与泵体110的前端面相抵,第二弹性件132位于泵体110的后方并与泵体110的后端面相抵。第一壁151位于第二壁152的前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弹性减振件141设有第一容纳槽1411,第一弹性件131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容纳槽1411中,第一弹性件131具有在预设方向(前后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部(后端部)和第二端部(前端部)。其中,第一弹性件131的该第一端部与泵体110相抵,第一弹性件131的该第二端部与第一容纳槽1411的底壁面相抵。
第一容纳槽1411的底壁面是指第一容纳槽1411的与其开口相对的壁面。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容纳槽1411的开口方向朝后,第一弹性件131的该第二端部从后向前伸入第一容纳槽1411中,并与第一容纳槽1411的底壁面相抵。
第一弹性件131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容纳槽1411中,第一弹性件131的另一部分伸出第一容纳槽1411。从而第一弹性件131具有一定的变形空间,该变形空间允许第一弹性件131在振动机械能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
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容纳槽1411的深度方向与预设方向一致。由于第一弹性件131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容纳槽1411中,第一弹性减振件141能够起到对第一弹性件131进行限位的作用。具体地,第一弹性减振件141能够将第一弹性件131更稳固地限制在第一弹性减振件141与泵体110之间,防止第一弹性件131受力窜动,从而不仅提高了泵组件100的结构稳定性,而且可以使第一弹性件131具有稳定的减振效果,进而使泵组件100具有稳定的静音效果。此外,第一弹性减振件141还能对第一弹性件131的弹性变形起到限制作用,限制第一弹性件131非预设方向上的变形,从而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与第一弹性减振件141类似地,第二弹性减振件142设有第二容纳槽1421,第二弹性件142的一部分位于第二容纳槽1421中。第二弹性件132具有在预设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第二弹性件132的该第一端部与泵体110相抵,第二弹性件132的第二端部与第二容纳槽1421的底壁面相抵。第二弹性减振件142的作用以及第二弹性减振件142与第二弹性件142的配合关系与第一弹性减振件141的描述类似,这里不作赘述。
可选地,第一弹性件131的位于第一容纳槽1411中的该一部分的长度与第一弹性件131的长度之比为1/3-2/3。第二弹性件132的位于第二容纳槽1421中的该一部分的长度与第二弹性件132的长度之比为1/3-2/3。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更加稳定。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长度”是指在预设方向上的尺寸。
优选地,第一弹性件131的位于第一容纳槽1411中的该一部分的长度与第一弹性件131的长度之比为1/2-2/3。第二弹性件132的位于第二容纳槽1421中的该一部分的长度与第二弹性件132的长度之比为1/2-2/3。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的稳定性进一步优化。
更优选地,第一弹性件131的位于第一容纳槽1411中的该一部分的长度与第一弹性件131的长度之比为2/3。第二弹性件132的位于第二容纳槽1421中的该一部分的长度与第二弹性件132的长度之比为2/3,以使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的稳定性最优。
可选地,第一弹性件131为弹簧或硅胶块,第二弹性件132为弹簧或硅胶块。第一弹性减振件141由硅胶制得,第二弹性减振件142由硅胶制得。
可选地,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均为弹簧。这种弹簧的材料是SUS304不锈钢,总圈数为6圈-8圈,有效圈数为4圈-7圈,最大变形量为5mm,弹簧节距为1.5mm-2mm,线径为0.5mm-1mm,中心直径为15mm-20mm,弹簧系数为20N/mm-30N/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壁151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图中未示出),第一弹性减振件14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限位槽中,第二壁152上设有第二限位槽1521,第二弹性减振件14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限位槽1521中。
在第一壁151上设置第一限位槽以便对第一弹性减振件141进行限位,防止第一弹性减振件141发生窜动。在第二壁152上设置第二限位槽1521以便对第二弹性减振件142进行限位,防止第二弹性减振件142发生窜动。因此,可以将第一弹性减振件141更加稳定地安装在第一壁151上、将第二弹性减振件142更加稳定地安装在第二壁152上,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泵组件100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泵组件100的减振效果的稳定性。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壁151的一部分朝向泵体110的方向(向后)突出形成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构造形成(具有)第一限位槽。第二壁152的一部分朝向泵体110的方向(向前)突出形成第二限位部1522,第二限位部1522构造形成(具有)第二限位槽1521。此外,如此设置可以在不减小第一壁151和第二壁152的厚度形成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1521,从而不减弱壳体120的减噪功能。
可选地,第一弹性减振件141和第二弹性减振件142中的每一者为圆柱状,为与第一弹性减振件141和第二弹性减振件142更好地相互配合,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1521中的每一者为圆柱状。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也可由第一壁151的一部分向远离泵体110的方向(向前)凹陷形成,第二限位槽1521也可由第二壁152的一部分向远离泵体110的方向(向后)凹陷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泵组件100还包括弹性套160,弹性套160套设在泵体11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上以便泵体110的外周面与壳体120之间具有间隔,即泵体110的外周面与壳体120的容纳腔的壁面之间具有间隔。
由于弹性套160在泵体110的径向上具有一定的厚度,将具有一定厚度的弹性套160套设在泵体110上,弹性套160与壳体120相抵以便使得泵体110的外周面与壳体120不接触,即使泵体110“悬”于壳体120的容纳腔内。当泵体110在其径向上发生振动时,弹性套160在泵体110的作用力下而发生弹性变形以便将振动机械能消耗掉,即弹性套160具有吸能的作用,由此弹性套160的设置能够进一步起到减振的效果,改善泵组件的减振降噪性能。
此外,由于泵体110的外周面与壳体120之间具有间隙,因此泵体110在较小幅度内振动时,不会与壳体120发生刚性碰撞,因此弹性套160的设置能够避免泵体110因与壳体120发生刚性碰撞产生的噪音,起到减噪效果,此外还能减小振动机械能由泵体110传递到壳体120的可能性,使得泵组件100的静音效果更好、减振效果更好。
在如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120包括相连的第一子壳体121和第二子壳体122,第一子壳体121位于第二子壳体122的下方,第一子壳体121和第二子壳体122之间限定出该容纳腔。
当对泵组件100进行组装时,将泵体110大体水平地放置于第一子壳体121内,再将第二子壳体从上至下安装于第一子壳体121上,即可将泵体110安置于第一子壳体121和第二子壳体122之间。第一子壳体121和第二子壳体122共同构造出在泵体110的轴向上相对的第一壁151和第二壁152。
第一子壳体121和第二子壳体122相互配合将泵体110置于容纳腔中,第一子壳体121和第二子壳体122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泵体110产生的噪音进行阻断,减小噪音的扩散,改善泵组件100的静音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子壳体121的长度方向、第二子壳体122的长度方向和泵体110的长度方向一致,均沿泵体110的轴向,即预设方向延伸。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子壳体121内设有若干支撑肋123,若干支撑肋123沿泵体110的轴向间隔设置,支撑肋123的上表面的与泵体110相对的部分与泵体110的外周面之间具有10mm-50mm的间隙。此处的间隙的大小是指在间隙在泵体110的径向上的尺寸。支撑肋123的作用是避免泵体110发生过大幅度的振动,由于支撑肋123的上表面与泵体110的外周面之间具有10mm-50mm的间隙,支撑肋123的设置能够保证泵体110只在一定幅度范围内振动,防止由于泵体110振动幅度过大而容易造成泵组件100的结构不稳定。
例如,支撑肋123的上表面与泵体110的外周面之间具有10mm的间隙,因此支撑肋123的设置能够保证泵体110的在泵体110的径向上的振动幅度小于等于10mm。
可选地,每个支撑肋123的上表面的与泵体110相对的该部分构造成圆弧形,以便使得支撑肋123的上表面的与泵体110相对的该部分的形状与泵体110的外周面的形状相匹配,支撑肋123的上表面的与泵体110相对的该部分与泵体110的外周面的间距能够保持一致,提高第一子壳体121的结构合理性。进一步可选地,支撑肋123的数量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子壳体122的与泵体110的外周面相对的部分可设置有若干沿泵体110的轴向间隔设置的支撑肋123,第二子壳体122内的支撑肋123从第二子壳体122向靠近泵体110的方向延伸。且支撑肋123的下表面与泵体110的外周面之间可具有10mm-50mm的间隙。
或者,作为示例,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子壳体122的与泵体110的外周面相对的部分为圆弧形,以便第二子壳体122与泵体110的外周面相对的部分与泵体110的外周面的形状相匹配,提高了第二子壳体122的结构合理性。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泵组件100还包括与泵体110相连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壳体120上形成有第一开口124和第二开口125,进水管通过第一开口124伸出该容纳腔,出水管通过第二开口125伸出该容纳腔。
作为示例,第一子壳体121和第二子壳体122相配合构造出第一开口124和第二开口125。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机200,该净水机200包括底座210以及如上任一个实施例中的泵组件100,壳体120与底座210相连。作为示例,如图1所示,第一子壳体121与底座210一体成型,提高了净水机200的整体性,简化了净水机200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泵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体(110);
壳体(120),所述壳体(120)具有容纳腔,所述泵体(110)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包括在预设方向上相对的第一壁(151)和第二壁(152),所述泵体(110)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壁(151)和所述第二壁(152)之间;
第一弹性件(131)和第二弹性件(132),所述第一弹性件(131)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壁(151)和所述泵体(110)之间且与所述泵体(110)相抵,所述第二弹性件(132)在所述预设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壁(152)和所述泵体(110)之间且与所述泵体(110)相抵;以及
第一弹性减振件(141)和第二弹性减振件(142),所述第一弹性减振件(141)与所述第一壁(151)相抵,所述第二弹性减振件(142)与所述第二壁(152)相抵,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131)与所述第一弹性减振件(141)相抵,所述第二弹性件(132)与所述第二弹性减振件(142)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方向为所述泵体(110)的轴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减振件(141)设有第一容纳槽(1411),所述第一弹性件(131)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411)中,所述第一弹性件(131)具有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弹性件(131)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泵体(110)相抵,所述第一弹性件(131)的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411)的底壁面相抵;
所述第二弹性减振件(142)设有第二容纳槽(1421),所述第二弹性件(132)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1421)中,所述第二弹性件(132)具有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弹性件(132)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泵体(110)相抵,所述第二弹性件(132)的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容纳槽(1421)的底壁面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31)的所述一部分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弹性件(131)的长度之比为1/2-2/3,所述第二弹性件(132)的所述一部分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弹性件(132)的长度之比为1/2-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151)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弹性减振件(14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所述第二壁(152)上设有第二限位槽(1521),所述第二弹性减振件(14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152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套(160),所述弹性套(160)套设在所述泵体(11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上,所述弹性套(160)与所述壳体(120)相抵以便所述泵体(110)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120)之间具有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0)包括相连的第一子壳体(121)和第二子壳体(122),所述第一子壳体(121)位于所述第二子壳体(122)的下方,所述第一子壳体(121)和所述第二子壳体(122)之间限定出所述容纳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壳体(121)内设有若干支撑肋(123),所述若干支撑肋(123)沿所述泵体(110)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肋(123)的上表面的与所述泵体(110)相对的部分与所述泵体(110)的外周面之间具有10mm-50mm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泵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肋(123)的所述上表面的与所述泵体(110)相对的所述部分构造成圆弧形。
10.一种净水机(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210);以及
泵组件(100),所述泵组件(100)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泵组件(100),所述壳体(120)与所述底座(210)相连。
CN202120065979.6U 2021-01-11 2021-01-11 泵组件及净水机 Active CN214533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5979.6U CN214533736U (zh) 2021-01-11 2021-01-11 泵组件及净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5979.6U CN214533736U (zh) 2021-01-11 2021-01-11 泵组件及净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3736U true CN214533736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301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65979.6U Active CN214533736U (zh) 2021-01-11 2021-01-11 泵组件及净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337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2775A (zh) * 2022-01-24 2022-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泵体结构及净水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2775A (zh) * 2022-01-24 2022-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泵体结构及净水设备
CN114412775B (zh) * 2022-01-24 2023-09-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泵体结构及净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38018B1 (ko) 서브프레임용 롤로드의 구조
JP4755147B2 (ja) 防振装置
CN214533736U (zh) 泵组件及净水机
KR101598163B1 (ko) 헤드레스트 지지 구조
JP7023642B2 (ja) 防振構造
KR20050050033A (ko) 진동 감쇠식 손잡이
CN214577949U (zh) 泵组件及净水机
JP2008185201A (ja) エンジンマウント
JP2022553142A (ja) 防音サスペンションシステム
CN212392966U (zh) 一种喇叭减震结构及智能交互设备
CN219838432U (zh) 用于液压悬置的液压结构、液压悬置和车辆
JP2010133184A (ja) 背負い式作業機
CN209880160U (zh) 硬盘减振装置和移动存储设备
CN218718489U (zh) 减震降噪结构及香薰机
CN219974724U (zh) 一种低噪音吸奶器的主机和吸奶器
CN113489223A (zh) 电机隔振组件和电机
JP4497685B2 (ja) 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
CN219262620U (zh) 用于压缩机的固定装置及车辆
CN216200147U (zh) 减震机构和具有它的车辆
KR101272505B1 (ko) 하이드로 롤로드
CN211930372U (zh) 电机、安装组件及减振件
CN219639029U (zh) 一种减震稳压泵及净水机
CN111478502A (zh) 减震垫、电机减震装置及吸尘器
CN215072821U (zh) 喇叭组件及智能交互设备
CN217029259U (zh) 水泵的减振组件、水泵组件及净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