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33186U - 一种发动机用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用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33186U
CN214533186U CN202022968231.5U CN202022968231U CN214533186U CN 214533186 U CN214533186 U CN 214533186U CN 202022968231 U CN202022968231 U CN 202022968231U CN 214533186 U CN214533186 U CN 214533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cavity
water
ventilation
engin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682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礼杰
张进
陈晓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rson Changzhou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rson Changzhou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rson Changzhou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rson Changzhou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682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33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33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33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用冷却装置,包括发动机本体、散热片、水管、水泵、通气腔和通气口,所述发动机本体上端设置有连接口,所述散热片设置有两块,所述散热片分别设置在发动机本体的左右两侧外壁,所述水管设置在发动机本体的前后两壁,所述水泵设置在水管的上端,所述通气腔设置在发动机本体的上方,所述通气腔内设置有通气上腔和通气下腔,所述通气口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在通气腔下表面的右侧,所述出气口设置在通气腔上表面的右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动机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片和水管,对发动机进行冷却,并且通过通气腔对发动机散出的热气进行冷却,通过对发动机本体和散出的热气双重冷却使发动机的冷却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用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动机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利用在发动机内部的水套中循环的冷却水来对发动机进行冷却的发动机冷却装置。通常,将水套形成于在发动机气缸体中排成一列的多个气缸孔的外围,并从发动机外部设置的外部通道向水套供给冷却水。
但是,现有的发动机用冷却装置存在如下缺陷:
(1)现有的发动机用冷却装置通过散热片和水流进行降温冷却,但是没有设置循环机构,从而使水资源耗费过多浪费成本。
(2)现有的发动机用冷却装置通过对发动机外侧进行降温冷却,没有对发动机发动过程中会散出高温气体进行冷却,从而使发动机的冷却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用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用冷却装置,包括发动机本体、散热片、水管、水泵、通气腔和通气口,所述发动机本体上端设置有连接口,所述散热片设置有两块,所述散热片分别设置在发动机本体的左右两侧外壁,所述水管设置在发动机本体的前后两壁,所述水泵设置在水管的上端,所述通气腔设置在发动机本体的上方,所述通气腔内设置有通气上腔和通气下腔,所述通气口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在通气腔下表面的右侧,所述出气口设置在通气腔上表面的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本体的上表面两侧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上方设置有通气腔,所述支撑腿与通气腔固定连接,通过支撑腿将通气腔固定在发动机本体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水管设置有第一水管、S型曲线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一水管设置在发动机本体的左侧,所述第二水管设置在发动机本体的右侧,所述第二水管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阀,所述S型曲线水管设置在发动机本体的前后两壁,并且所述S型曲线水管设置在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之间,通过第一水管进水,水流流经S型曲线水管再流入第二水管内,由于S型曲线水管紧贴于发动机的前后两壁,使发动机本体进行降温,通过水泵抽取第二水管内的水,由于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分别位于发动机本体的两侧并且没有紧贴于发动机本体的外壁,当水流经过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时会进行降温,并且通过水泵循环对发动机本体进行降温。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管的上端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位于发动机本体的右侧,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与通气腔连接,所述通气腔位于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上端之间,通过水泵抽取第二水管内的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口与进气口之间设置有连通管,所述通气腔的内部中间设置有通水空腔,所述通水空腔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固定连接,所述通水空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通气上腔和通气下腔,所述通气上腔位于通气下腔的上方,发动机发出的热气通过连通管流进通气下腔内,由于通气下腔和通气上腔之间设置有通水空腔从而对热气进行降温。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腔的左侧设置为半圆形弧面,所述通水空腔的左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分别设置在通水空腔的上下表面,并且所述挡板上均匀的设置有通气孔,热气通过下方的挡板上的通气孔流进通气腔左侧的半圆形弧面内,在通过上方挡板上的通气孔流进通气上腔内,最后通过通气腔上表面的出气口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水管设置在发动机本体的左侧,第二水管设置在发动机本体的右侧,S型曲线水管设置在发动机本体的前后两壁,并且S型曲线水管设置在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之间,通过第一水管进水,水流流经S型曲线水管再流入第二水管内,由于S型曲线水管紧贴于发动机的前后两壁,使发动机本体进行降温,通过水泵抽取第二水管内的水,经过上方的通水空腔重新流入第一水管内,从而循环对发动机本体进行降温。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动机本体的前后两壁设置有S型曲线水管,发动机本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散热片,通过连通管将通气腔与发动机本体连接,使发动机本体散出的热气能够通过通气下腔和通气孔进入通气上腔,而通气上腔和通气下腔之间设置有通水空腔对热气进行降温冷却,最后热气从通气腔上表面的出气口排出,通过对发动机本体和散出的热气进行双重降温从而使发动机的冷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通气腔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发动机本体;2、散热片;3、水泵;4、通气腔;5、通气上腔;6、通气下腔;7、进气口;8、出气口;9、支撑腿;10、第一水管;12、第二水管;13、连通管; 14、通水空腔;15、挡板;16、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用冷却装置,包括发动机本体 1、散热片2、水管、水泵3、通气腔4和通气口,所述发动机本体1上端设置有连接口,所述散热片2设置有两块,所述散热片2分别设置在发动机本体1的左右两侧外壁,所述水管设置在发动机本体1的前后两壁,所述水泵3设置在水管的上端,所述通气腔4设置在发动机本体1的上方,所述通气腔4内设置有通气上腔5和通气下腔6,所述通气口设置有进气口7和出气口8,所述进气口7设置在通气腔4下表面的右侧,所述出气口8设置在通气腔4上表面的右侧。
所述发动机本体1的上表面两侧设置有支撑腿9,所述支撑腿9的上方设置有通气腔 4,所述支撑腿9与通气腔4固定连接,通过支撑腿9将通气腔4固定在发动机本体1的上方。
所述水管设置有第一水管10、S型曲线水管和第二水管12,所述第一水管10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一水管10设置在发动机本体1的左侧,所述第二水管12设置在发动机本体1的右侧,所述第二水管12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第一水管10和第二水管 1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阀,所述S型曲线水管设置在发动机本体1的前后两壁,并且所述S 型曲线水管设置在第一水管10和第二水管12之间,通过第一水管10进水,水流流经S 型曲线水管再流入第二水管12内,由于S型曲线水管紧贴于发动机的前后两壁,使发动机本体1进行降温,通过水泵3抽取第二水管12内的水,由于第一水管10和第二水管 12分别位于发动机本体1的两侧并且没有紧贴于发动机本体1的外壁,当水流经过第一水管10和第二水管12时会进行降温,并且通过水泵3循环对发动机本体1进行降温。
所述第二水管12的上端设置有水泵3,所述水泵3位于发动机本体1的右侧,所述第一水管10和所述第二水管12与通气腔4连接,所述通气腔4位于第一水管10和第二水管12的上端之间,通过水泵3抽取第二水管12内的水。
所述连接口与进气口7之间设置有连通管13,所述通气腔4的内部中间设置有通水空腔14,所述通水空腔14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水管10和第二水管12固定连接,所述通水空腔14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通气上腔5和通气下腔6,所述通气上腔5位于通气下腔6的上方,发动机发出的热气通过连通管13流进通气下腔6内,由于通气下腔6和通气上腔5之间设置有通水空腔14从而对热气进行降温。
所述通气腔4的左侧设置为半圆形弧面,所述通水空腔14的左侧设置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分别设置在通水空腔14的上下表面,并且所述挡板15上均匀的设置有通气孔 16,热气通过下方的挡板15上的通气孔16流进通气腔4左侧的半圆形弧面内,在通过上方挡板15上的通气孔16流进通气上腔5内,最后通过通气腔4上表面的出气口8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水流通过进水口流入第一水管10,在通过第一水管10流入 S型曲线水管内,由于S型曲线水管与发动机本体1的前后两壁紧贴从而对发动机本体1进行降温冷却,之后水流进入第二水管12,通过第二水管12上方的水泵3对水流进行抽取,当水流进入第二水管12内时,水的温度进行冷却,之后流进通气腔4内的通水空腔 14,由于通水空腔14的上下表面设置有通气上腔5和通气下腔6,并且通气下腔6的下表面设置有进气口7,进气口7通过连通管13连接发动机本体1,当热气通过连通管13 流入通气上腔5时,被通水空腔14内的水进行降温,之后热气通过通气腔4左侧下方挡板15上的通气孔16流进通气腔4左侧的半圆形弧面内,在通过上侧挡板15上的通气孔 16流入通气上腔5内,最后通过通气腔4上表面的出气口8散出,而通水空腔14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第一水管10和第二水管12,水流经过通水空腔14重新流入第一水管10内,再次循环使用对发动机本体1进行降温,而发动机本体1左右两侧设置有散热片2,使发动机本体1的降温冷却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发动机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本体(1)、散热片(2)、水管、水泵(3)、通气腔(4)和通气口,所述发动机本体(1)上端设置有连接口,所述散热片(2)设置有两块,所述散热片(2)分别设置在发动机本体(1)的左右两侧外壁,所述水管设置在发动机本体(1)的前后两壁,所述水泵(3)设置在水管的上端,所述通气腔(4)设置在发动机本体(1)的上方,所述通气腔(4)内设置有通气上腔(5)和通气下腔(6),所述通气口设置有进气口(7)和出气口(8),所述进气口(7)设置在通气腔(4)下表面的右侧,所述出气口(8)设置在通气腔(4)上表面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本体(1)的上表面两侧设置有支撑腿(9),所述支撑腿(9)的上方设置有通气腔(4),所述支撑腿(9)与通气腔(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设置有第一水管(10)、S型曲线水管和第二水管(12),所述第一水管(10)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一水管(10)设置在发动机本体(1)的左侧,所述第二水管(12)设置在发动机本体(1)的右侧,所述第二水管(12)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第一水管(10)和第二水管(1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阀,所述S型曲线水管设置在发动机本体(1)的前后两壁,并且所述S型曲线水管设置在第一水管(10)和第二水管(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管(12)的上端设置有水泵(3),所述水泵(3)位于发动机本体(1)的右侧,所述第一水管(10)和所述第二水管(12)与通气腔(4)连接,所述通气腔(4)位于第一水管(10)和第二水管(12)的上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与进气口(7)之间设置有连通管(13),所述通气腔(4)的内部中间设置有通水空腔(14),所述通水空腔(14)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水管(10)和第二水管(12)固定连接,所述通水空腔(14)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通气上腔(5)和通气下腔(6),所述通气上腔(5)位于通气下腔(6)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腔(4)的左侧设置为半圆形弧面,所述通水空腔(14)的左侧设置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 分别设置在通水空腔(14)的上下表面,并且所述挡板(15)上均匀的设置有通气孔(16)。
CN202022968231.5U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发动机用冷却装置 Active CN214533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68231.5U CN214533186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发动机用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68231.5U CN214533186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发动机用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33186U true CN214533186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91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68231.5U Active CN214533186U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发动机用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331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07270U (zh) 一种双冷却降温设备
CN207745021U (zh) 一种电蒸炉排气系统
CN214533186U (zh) 一种发动机用冷却装置
CN219937042U (zh) 一种多芯片封装基板
CN216378273U (zh) 一种高炉
CN114562360A (zh) 一种带有散热降温机构的发动机
CN210374729U (zh) 一种冷却介质循环管路
CN208187188U (zh) 一种曲管多隔板式冷却塔
CN211668064U (zh) 一种节能高效新能源汽车水冷式冷凝器
CN214438909U (zh) 一种热反应装置降温结构
CN218179186U (zh) 用于节能新风系统的热量回收装置
CN217718627U (zh) 一种水冷却器
CN212992804U (zh) 一种新型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
CN214406691U (zh) 超高温导热油冷却装置
CN213334663U (zh) 一种采暖换热器
CN210568979U (zh) 一种采用铝管降温的冷风机
CN215675922U (zh) 一种高效的空气源热泵
CN217210442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冷却塔
CN218033723U (zh) 一种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的热水加热装置
CN217011529U (zh) 吸油烟机控制板散热装置及应用其的吸油烟机
CN211118954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舞台灯
CN219589247U (zh) 散热装置和储能设备
CN219304291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配电箱
CN217904732U (zh) 一种具有水冷功能的线路板
CN216523323U (zh) 一种新型节能冷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