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78273U - 一种高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78273U
CN216378273U CN202123154934.5U CN202123154934U CN216378273U CN 216378273 U CN216378273 U CN 216378273U CN 202123154934 U CN202123154934 U CN 202123154934U CN 216378273 U CN216378273 U CN 216378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ain part
cooling branch
blast furnac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549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世川
李力勇
张文博
李易达
郭清礼
洪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Anta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steel Shijiazhua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steel Shijiazhua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steel Shijiazhua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549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78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78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78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炉,涉及高炉领域,包括炉底主体和炉身主体,炉身主体固定安装在炉底主体的顶部,炉底主体靠近上表面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受热板,受热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分布均匀的导热杆,受热板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若干水冷支管,若干水冷支管均匀分布于同一水平面内,导热杆远离受热板的一端与水冷支管固定连接。本申请的炉底主体的高温能够有效传递给受热板,一部分热量通过导热杆能够从散热翅片进行散发,并从排风机排出,通过水泵向进水管内通入冷水,使能够水冷支管通过导热筒带走导热杆的热量,并从出水管排出,解决了一些高炉炉底与水冷管的接触面积有限,难以有效导热,导致炉底的温度不能有效散去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高炉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炉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炉。
背景技术
高炉炉底砌体受到的高温、机械和化学侵蚀、其侵蚀程度决定着高炉的一代寿命,只有砌体表面温度降低到它所接触的渣铁凝固温度,并且表面生成渣皮,才能阻止其进一步受到侵蚀,所以必需对炉底进行冷却。
高炉炉底大多通过在炉底插入水冷管进行降温,但由于炉底与水冷管的接触面积有限,难以有效导热,导致炉底的温度不能有效散去,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高炉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一些高炉炉底与水冷管的接触面积有限,难以有效导热,导致炉底的温度不能有效散去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炉。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炉,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炉,包括炉底主体和炉身主体,所述炉身主体固定安装在炉底主体的顶部,所述炉底主体靠近上表面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受热板,所述炉底主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分布均匀的导热杆,所述受热板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若干水冷支管,若干所述水冷支管均匀分布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导热杆远离受热板的一端与水冷支管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炉底主体位于受热板和水冷支管之间的内壁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通风槽,若干所述通风槽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通风槽的两端贯穿炉底主体并与炉底主体的外部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导热杆位于通风槽内部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散热翅片。
可选的,所述通风槽靠近两端的内腔分别固定安装有抽风机和排风机,所述抽风机的抽风端朝向通风槽的内部,所述排风机的排风端朝向通风槽的外部。
可选的,所述导热杆靠近水冷支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热筒,所述导热筒套设在水冷支管的外表面。
可选的,所述炉身主体靠近底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炉身主体内腔相连通的氧气管,所述氧气管靠近炉身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
可选的,所述氧气管靠近炉身主体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与氧气管相连通的空气管,所述空气管靠近氧气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阀门。
可选的,若干所述水冷支管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若干所述水冷支管均与连接管相连通,两个所述连接管远离水冷支管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伸出至炉底主体的外部且分别与连接管和进水管相连通。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采用了受热板、导热杆、散热翅片、水冷支管、通风槽和抽风机之间的相互配合,炉底主体顶部的高温能够有效传递给受热板,一部分热量通过导热杆能够从散热翅片进行散发,并从排风机排出,通过水泵向进水管内通入冷水,使能够水冷支管通过导热筒带走导热杆的热量,并从出水管排出,解决了一些高炉炉底与水冷管的接触面积有限,难以有效导热,导致炉底的温度不能有效散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炉底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水冷支管的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的图1中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炉底主体;2、炉身主体;3、受热板;4、导热杆;41、散热翅片;42、导热筒;5、水冷支管;51、连接管;52、进水管;53、出水管;6、通风槽;61、抽风机;62、排风机;7、氧气管;71、第一阀门;8、空气管;81、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2,本申请公开一种高炉,包括炉底主体1和炉身主体2,炉身主体2固定安装在炉底主体1的顶部,冶铁的铁渣会生成在炉底主体1的表面,使得炉底主体1的顶部温度较高,在炉底主体1靠近上表面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受热板3,炉底主体1顶部的高温能够有效传递给受热板3。受热板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分布均匀的导热杆4,受热板3的温度能够传导给导热杆4。
请参照图2-3,炉底主体1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若干用于降温的水冷支管5,若干水冷支管5均匀分布于炉底主体1内部的同一水平面内,可通过外界的水泵向水冷支管5内通入冷水,导热杆4远离受热板3的一端与水冷支管5固定连接,进而水冷支管5能够带走导热杆4的热量,达到对炉底主体1进行降温的目的。
请参照图2-3,为了使导热杆4能够将热量有效传导给水冷支管5,导热杆4靠近水冷支管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热筒42,导热筒42套设在水冷支管5的外表面,可增加导热杆4与水冷支管5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热的传递速率,受热板3、导热杆4、导热筒42和水冷支管5均可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材质进行制作。
请参照图3,为了方便将水通入若干水冷支管5内,若干水冷支管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1,若干水冷支管5均与连接管51相连通,进而将冷水通入连接管51即可导入若干水冷支管5,在两个连接管51远离水冷支管5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52和出水管53,进水管52和出水管53均伸出至炉底主体1的外部且分别与连接管51和进水管52相连通,冷水可从进水管52进入,对炉底主体1进行降温后从出水管53排出。
请参照图2,炉底主体1位于受热板3和水冷支管5之间的内壁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通风槽6,通风槽6为长条状,在不影响炉底主体1承重的前提下,若干通风槽6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通风槽6的两端贯穿炉底主体1并与炉底主体1的外部相连通,可对炉底主体1内部进行通风,增加炉底主体1的散热性能,导热杆4位于通风槽6内部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散热翅片41,使导热杆4的一部分热量能够从散热翅片41进行散发,进一步提高了对炉底主体1的冷却效果。
请参照图2,在通风槽6靠近两端的内腔分别固定安装有抽风机61和排风机62,抽风机61和排风机62能够提高通风槽6内的通风效果,抽风机61的抽风端朝向通风槽6的内部,排风机62的排风端朝向通风槽6的外部,抽风机61能够将炉底主体1外部的空气抽入通风槽6内,炉底主体1内的热空气可从排风机62排出。
请参照图4,炉身主体2靠近底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炉身主体2内腔相连通的氧气管7,从氧气管7向炉身主体2内通入氧气,可提高炉身主体2内氧气含量,进而提高冶铁所需的温度,在氧气管7靠近炉身主体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71,通过第一阀门71能够控制进入炉底主体1的氧气流速,氧气管7靠近炉身主体2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与氧气管7相连通的空气管8,从空气管8可向氧气管7内通入空气,空气管8靠近氧气管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阀门81,通过第二阀门81能够控制进入氧气管7的空气流速,氧气管7和空气管8的配合,使得通入炉底主体1内的氧气浓度能够保持在以稳定数值,在使用时更加灵活方便。
本申请的一种高炉的实施原理为:启动抽风机61和排风机62,抽风机61能够将炉底主体1外部的空气抽入通风槽6内,炉底主体1顶部的高温能够有效传递给受热板3,受热板3的温度能够传导给导热杆4,使导热杆4的一部分热量能够从散热翅片41进行散发,使得热空气从排风机62排出,通过水泵向进水管52内通入冷水,使得水冷支管5能够通过导热筒42带走导热杆4的热量,并从出水管53排出,达到对炉底主体1进行降温的目的。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高炉,包括炉底主体(1)和炉身主体(2),所述炉身主体(2)固定安装在炉底主体(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底主体(1)靠近上表面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受热板(3),所述炉底主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分布均匀的导热杆(4),所述受热板(3)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若干水冷支管(5),若干所述水冷支管(5)均匀分布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导热杆(4)远离受热板(3)的一端与水冷支管(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底主体(1)位于受热板(3)和水冷支管(5)之间的内壁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通风槽(6),若干所述通风槽(6)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通风槽(6)的两端贯穿炉底主体(1)并与炉底主体(1)的外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杆(4)位于通风槽(6)内部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散热翅片(4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槽(6)靠近两端的内腔分别固定安装有抽风机(61)和排风机(62),所述抽风机(61)的抽风端朝向通风槽(6)的内部,所述排风机(62)的排风端朝向通风槽(6)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杆(4)靠近水冷支管(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热筒(42),所述导热筒(42)套设在水冷支管(5)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身主体(2)靠近底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炉身主体(2)内腔相连通的氧气管(7),所述氧气管(7)靠近炉身主体(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阀门(7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管(7)靠近炉身主体(2)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与氧气管(7)相连通的空气管(8),所述空气管(8)靠近氧气管(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阀门(8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水冷支管(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1),若干所述水冷支管(5)均与连接管(51)相连通,两个所述连接管(51)远离水冷支管(5)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52)和出水管(53),所述进水管(52)和出水管(53)均伸出至炉底主体(1)的外部且分别与连接管(51)和进水管(52)相连通。
CN202123154934.5U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高炉 Active CN216378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4934.5U CN216378273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高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4934.5U CN216378273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高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78273U true CN216378273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36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54934.5U Active CN216378273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高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782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9025A (zh) * 2022-11-15 2023-02-03 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炉底冷却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9025A (zh) * 2022-11-15 2023-02-03 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炉底冷却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679025B (zh) * 2022-11-15 2024-04-16 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炉底冷却控制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78273U (zh) 一种高炉
CN218293969U (zh) 一种具有自冷却功能的离心引风机
CN217541513U (zh) 一种方形石墨坩埚余热冷却炉
CN215975890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的高炉鼓风除湿机组
CN216558400U (zh) 一种翅片管式空调热交换器
CN110147151A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
CN211527182U (zh) 一种热超导散热结构循环水冷却节能装置
CN114679129A (zh) 一种基于密闭式风腔降温的光伏发电组件及降温方法
CN212005895U (zh) 一种壁挂式石墨烯电采暖炉
CN210321170U (zh) 一种磁感加热炉用水冷控制柜
CN211575895U (zh) 一种窑炉快速调温机构
CN211019778U (zh) 一种蒸汽锅炉的控制柜散热装置
CN210568456U (zh) 一种可提高散热效率的焚烧锅炉
CN206118092U (zh) 一种用于微波冶炼炉的保温装置
CN206145873U (zh) 一种吸顶式热管自冷、风冷室内温控设备
CN218710678U (zh) 一种用于tmcp钢板冷却的水循环系统
CN212992804U (zh) 一种新型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
CN110986638A (zh) 一种热超导散热结构循环水冷却节能装置
CN210458281U (zh) 一种改进型真空气淬炉热处理冷却装置
CN220012453U (zh) 一种冷却窑炉
CN212778577U (zh) 一种快速循环气冷真空炉
CN218104054U (zh) 一种用于机房内服务器的冷却装置
CN214736038U (zh) 一种高强高韧铝合金型材生产用氮化炉
CN217303607U (zh) 一种用于真空熔炼炉的冷却系统
CN215719964U (zh) 一种液压机液压油散热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50000 108 Huaian East Road, Yuhua District,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bei Anta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50000 108 Huaian East Road, Yuhua District,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nosteel (Shijiazhua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