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23552U - 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23552U
CN214523552U CN202121128007.3U CN202121128007U CN214523552U CN 214523552 U CN214523552 U CN 214523552U CN 202121128007 U CN202121128007 U CN 202121128007U CN 214523552 U CN214523552 U CN 214523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accommodating
sensitive relay
contact edg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280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文博
高源�
史治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lun Jiny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lun Jiny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lun Jiny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lun Jiny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280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23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23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235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涉及堆高车防护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防撞胶条和压敏继电器,防撞胶条包括侧壁、底壁、容置壁和两个支撑筋,侧壁的两长侧边分别与底壁的两长侧边固定连接,容置壁位于侧壁内侧,容置壁的两长侧边均固定在底壁上,容置壁与底壁之间构成容置腔,压敏继电器嵌在容置腔内,压敏继电器与堆高车电连接;每个支撑筋底部与容置壁固定连接,顶部与侧壁固定连接,将容置壁与侧壁之间的区域分成三个空气腔。本实用新型不但能起到缓冲的作用,还能够通过其内设置的压敏继电器控制堆高车停止,避免后续的碰撞。

Description

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堆高车防护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
背景技术
堆高车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高、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其广泛应用于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港口、车站、机场、货场等,并可进入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必不可少的设备。
堆高车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车体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的情况,这极容易导致堆高车的碰撞损伤,甚至会导致堆高车上运载的货物发生倾覆。因此需要在堆高车的车体上设置防撞装置。但现有的防撞装置大多只能起到缓冲的作用,无法在受到撞击时向堆高车反馈信号,使堆高车根据反馈的信号停止运行,避免后续的碰撞。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其通过在防撞胶条内设置多个空气腔达到防撞胶条的缓冲效果,通过将嵌有压敏继电器的容置腔设置在多个空气腔之间,使得间隔多个空气腔的支撑筋能够将其受到的力传递给容置腔内的压敏继电器,以控制堆高车停止,避免后续的碰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包括防撞胶条和压敏继电器,防撞胶条包括侧壁、底壁、容置壁和两个支撑筋,侧壁的两长侧边分别与底壁的两长侧边固定连接,容置壁位于侧壁内侧,容置壁的两长侧边均固定在底壁上,容置壁与底壁之间构成容置腔,压敏继电器嵌在容置腔内,压敏继电器与堆高车电连接;每个支撑筋底部与容置壁固定连接,顶部与侧壁固定连接,将容置壁与侧壁之间的区域分成三个空气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撞胶条碰撞到障碍物后,侧壁发生形变达到缓冲的效果;同时多个支撑筋还能将侧壁受到的力传递到容置壁上,容置壁内压敏继电器受到挤压控制堆高车停止,能够避免后续的碰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支撑筋的顶部向相互背离的两侧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任一空气腔受到挤压时,其侧壁所受到的力都能通过组成其的支撑筋传递至容置壁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三个空气腔背离容置壁一侧的侧壁均向背离容置壁的方向突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侧壁的接触范围,也使得侧壁受到的力在支撑筋上传递的时间较短,以便于压敏继电器快速感应到压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支撑筋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容置壁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支撑筋传递至容置壁的力和底壁对压敏继电器的支撑力分别位于压敏继电器相互背离的两侧,以提高压敏继电器对压力感应的灵敏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容置腔为矩形,两支撑筋的底部固定在一起,两支撑筋的底部固定在压敏继电器上方的容置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支撑筋挤压容置壁时,容置壁的顶部更容易塌陷挤压压敏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连接槽,防撞胶条底部与连接槽固定连接,连接槽与堆高车固定连接;防撞胶条长度方向与连接槽长度方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防撞胶条还包括卡钩,卡钩固定在底壁底部,连接槽为凸型槽,卡钩和底壁分别抵紧在连接槽顶部槽壁的底面和顶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卡钩设置两个,两个卡钩均与底壁平行,两卡钩之间存在空隙,两卡钩分别抵紧在连接槽顶部两槽壁的底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卡钩插入连接槽中时,挤压两卡钩使两卡钩相向弯曲,使得两卡钩与底壁之间的缝隙变大,可以使连接槽顶部的两槽壁更容易插入两卡钩与底壁之间;松开两卡钩,两卡钩与底壁之间的缝隙复原,将连接槽顶部的两槽壁夹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底壁沿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分割线竖直分割为两个半壁,分割线位于两卡钩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卡钩向相背的方向掰开,使两半壁之间的缝隙变大,能够将压敏继电器放入容置壁和两半壁之间,松开两卡钩,两半壁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两半壁相互靠近的两侧相互贴合,压敏继电器被夹紧在由两半壁与容置壁组成容置腔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压敏继电器为条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撞胶条内设置多个空气腔达到防撞胶条的缓冲效果,通过将嵌有压敏继电器的容置腔设置在多个空气腔之间,使得间隔多个空气腔的支撑筋能够将其受到的力传递给容置腔内的压敏继电器,以控制堆高车停止,避免后续的碰撞。
2、本实用新型中两支撑筋的顶部向相互背离的两侧倾斜,使得任一空气腔受到挤压时,其侧壁所受到的力都能通过组成其的支撑筋传递至容置壁上。
3、本实用新型中三个空气腔背离容置壁一侧的侧壁均向背离容置壁的方向突出,增加了侧壁的接触范围,也使得侧壁受到的力在支撑筋上传递的时间较短,以便于压敏继电器快速感应到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撞胶条;11、侧壁;12、底壁;121、半壁;13、容置壁;14、支撑筋;15、容置腔;16、空气腔;17、卡钩;171、连接部;172、限位部;18、分割线;2、压敏继电器;3、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创造。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基本结构,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包括防撞胶条1和压敏继电器2,防撞胶条1包括侧壁11、底壁12、容置壁13和两个支撑筋14,侧壁11的两长侧边分别与底壁12的两长侧边固定连接,容置壁13位于侧壁11内侧,容置壁13的两长侧边均固定在底壁12上,容置壁13与底壁12之间构成容置腔15,压敏继电器2嵌在容置腔15内,压敏继电器2与堆高车电连接;每个支撑筋14底部与容置壁13固定连接,顶部与侧壁11固定连接,将容置壁13与侧壁11之间的区域分成三个空气腔16。使用时,保持底壁12底面与车体侧面平行的状态,将底壁12固定在车体侧面;此时三个空气腔16分别位于容置腔15上方、容置腔15背离车体一侧和容置腔15下方;当防撞胶条1碰撞到障碍物时,侧壁11发生形变空气腔16变形,以达到缓冲的效果;多个支撑筋14将侧壁11受到的力传递到容置壁13上,容置壁13变形挤压压敏继电器2,压敏继电器2受到挤压后发出信号,以控制堆高车停止,避免后续的碰撞。
本实施例中,压敏继电器2为条形,压敏继电器2长度与防撞胶条1长度一致,使得本实施例的各个长度区域均能感应到撞击。
具体的,两支撑筋14的顶部向相互背离的两侧倾斜。任何一个空气腔16受到挤压时,其侧壁11所受到的力都能通过组成其的支撑筋14传递至容置壁13上。
具体的,三个空气腔16背离容置壁13一侧的侧壁11均向背离容置壁13的方向突出,增加了侧壁11接触的范围,同时也使得侧壁11受到的力在支撑筋14上传递的时间较短,以便于压敏继电器2快速感应到压力。
具体的,两个支撑筋1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容置壁13顶部,使得两支撑筋14传递至容置壁13的力和底壁12对压敏继电器2的支撑力分别位于压敏继电器2相互背离的两侧,以提高压敏继电器2对压力感应的灵敏性。
具体的,容置腔15为矩形,两支撑筋14的底部固定在一起,并固定在压敏继电器2上方的容置壁13上;使得两支撑筋14挤压容置壁13时,容置壁13的顶部更容易塌陷挤压压敏继电器2。
本实施例还包括连接槽3,防撞胶条1底部插入连接槽3中与连接槽3固定连接,连接槽3底部与堆高车侧壁11相互贴合并固定连接。防撞胶条1长度方向与连接槽3长度方向平行。
具体的,连接槽3为金属连接槽3。
具体的,防撞胶条1还包括卡钩17,卡钩17包括连接部171和限位部172,连接部171固定在底壁12底部,限位部172固定在连接部171底部;连接槽3为凸型槽,限位部172插入凸型槽中,限位部172和底壁12分别贴合在连接槽3顶部槽壁的底面和顶面。
具体的,卡钩17设置两个,两个卡钩17均与底壁12平行,两连接部171相互背离的两侧与连接槽3顶部的两槽壁相互贴合,两连接部171之间存在空隙,两个限位部172向两连接部171相互背离的两侧伸出。将两卡钩17插入连接槽3中时,挤压两连接部171使两连接部171相向弯曲,两连接部171带动两限位部172相向移动,使得两限位部172与底壁12之间的缝隙变大,可以使连接槽3顶部的两槽壁更容易插入两限位部172与底壁12之间;松开两连接部171,两连接部171即可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两连接部171带动两限位部172移动,两限位部172与底壁12之间的缝隙复原,将连接槽3顶部的两槽壁夹紧。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防撞胶条1碰撞到障碍物后,侧壁11发生形变达到缓冲的效果;同时多个支撑筋14还能将侧壁11受到的力传递到容置壁13上,容置壁13内压敏继电器2受到挤压控制堆高车停止,能够避免后续的碰撞。而且本实施例中两支撑筋14的顶部向相互背离的两侧倾斜,使得任一空气腔16受到挤压时,其侧壁11所受到的力都能通过组成其的支撑筋14传递至容置壁13上。最后本实施例三个空气腔16背离容置壁13一侧的侧壁11均向背离容置壁13的方向突出,增加了侧壁11的接触范围,也使得侧壁11受到的力在支撑筋14上传递的时间较短,以便于压敏继电器2快速感应到压力。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基本结构,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底壁12沿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分割线18竖直分割为两个半壁121,分割线18位于两卡钩17之间。安装压敏继电器2时,可将两卡钩17向相背的方向掰开,在两卡钩17的带动下,两半壁121之间的缝隙变大,以便于安装压敏继电器2;将压敏继电器2放入容置壁13和两半壁121之间后,松开两卡钩17,两半壁121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两半壁121相互靠近的两侧相互贴合,压敏继电器2被夹紧在由两半壁121与容置壁13组成容置腔15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胶条(1)和压敏继电器(2),防撞胶条(1)包括侧壁(11)、底壁(12)、容置壁(13)和两个支撑筋(14),侧壁(11)的两长侧边分别与底壁(12)的两长侧边固定连接,容置壁(13)位于侧壁(11)内侧,容置壁(13)的两长侧边均固定在底壁(12)上,容置壁(13)与底壁(12)之间构成容置腔(15),压敏继电器(2)嵌在容置腔(15)内,压敏继电器(2)与堆高车电连接;每个支撑筋(14)底部与容置壁(13)固定连接,顶部与侧壁(11)固定连接,将容置壁(13)与侧壁(11)之间的区域分成三个空气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其特征在于:两支撑筋(14)的顶部向相互背离的两侧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其特征在于:三个空气腔(16)背离容置壁(13)一侧的侧壁(11)均向背离容置壁(13)的方向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撑筋(1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容置壁(13)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其特征在于:容置腔(15)为矩形,两支撑筋(14)的底部固定在一起,两支撑筋(14)的底部固定在压敏继电器(2)上方的容置壁(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槽(3),防撞胶条(1)底部与连接槽(3)固定连接,连接槽(3)与堆高车固定连接;防撞胶条(1)长度方向与连接槽(3)长度方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其特征在于:防撞胶条(1)还包括卡钩(17),卡钩(17)固定在底壁(12)底部,连接槽(3)为凸型槽,卡钩(17)和底壁(12)分别抵紧在连接槽(3)顶部槽壁的底面和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其特征在于:卡钩(17)设置两个,两个卡钩(17)均与底壁(12)平行,两卡钩(17)之间存在空隙,两卡钩(17)分别抵紧在连接槽(3)顶部两槽壁的底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其特征在于:底壁(12)沿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分割线(18)竖直分割为两个半壁(121),分割线(18)位于两卡钩(17)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其特征在于:压敏继电器(2)为条形。
CN202121128007.3U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 Active CN214523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8007.3U CN214523552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8007.3U CN214523552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23552U true CN214523552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84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28007.3U Active CN214523552U (zh) 2021-05-24 2021-05-24 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235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02228A (zh) 新型叉车用货叉
US8585344B2 (en) Adjustable-width pallet and product protector
CN214523552U (zh) 一种堆高车防护触边
CN217022628U (zh) 可堆叠的货物搬运台车
CN113562381A (zh)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智能化仓储系统
CN215972663U (zh) 一种强度高、耐用的epp太空托盘
CN110949931B (zh) 一种凸起式防偏移料箱支撑
CN211252618U (zh) 多功能物流推车
CN211995793U (zh) 一种可堆叠的运输车
CN111674799A (zh) 一种用于仓储装卸的转运装置
CN220351641U (zh) 一种叉车车尾部防撞结构
CN217436362U (zh) 一种带液压顶出轮的物流托盘
CN206624602U (zh) 一种推把首尾可调换的手动叉车
CN109018074B (zh) 一种agv小车的防撞保护方法
CN218086566U (zh) 一种具备防护安全功能的丁苯胶乳运输桶
CN218401868U (zh) 一种冷冻品储藏箱
CN215479499U (zh) 一种带有防撞结构的叉车
CN216003985U (zh) 一种智能仓库用的自动堆垛车
CN212951676U (zh) 一种用于汽车后风挡玻璃的eps包装箱
CN217515061U (zh) Ppr管材运输装置
CN220283514U (zh) 一种叉车护顶架
CN220097094U (zh) 一种后桥转运托架
CN210012018U (zh) 四向钢板单墩圆角托盘
CN108862121B (zh) 一种货叉推板带有保护装置的叉车
CN202754314U (zh) 钢卷包装托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