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19170U - 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19170U
CN214519170U CN202120792340.8U CN202120792340U CN214519170U CN 214519170 U CN214519170 U CN 214519170U CN 202120792340 U CN202120792340 U CN 202120792340U CN 214519170 U CN214519170 U CN 214519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fixedly connected
milling cutter
containing box
machine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923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明星
王贺
孙小生
赵树旺
田书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tou Huayua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tou Huayua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tou Huayua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tou Huayua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923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19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19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19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右侧壁偏离圆心处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收纳箱的右侧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套设在导杆外壁的矩形框。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管上下移动,使套管内的刷毛与铣刀外壁摩擦接触,进而带掉附着在铣刀表面上的金属细屑,保证了铣刀表面的整洁性,避免铣刀表面生锈,而使其强度降低影响后续用,以及向注水管内注水,水流经过倾斜设置的隔板,并将其表面上的碎屑通过水流带出到收纳箱外部的收集框内,进而保证了收纳箱内部的整洁。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我们把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以及辅助功能,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再把这程序单中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然后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中,从而指挥机床加工零件。
现有的铣床上的铣刀使用完毕后,铣刀表面会附着金属碎屑,铣刀长时间收纳储存容易导致刀具的锈蚀以及刀刃部分强度降低影响后续使用,且在收纳之前需要对刀具进行表面清洁后,较为麻烦。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右侧壁偏离圆心处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收纳箱的右侧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套设在导杆外壁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上顶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收纳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矩形框和横板之间且滑动套设在支撑杆外壁的隔板,所述横板的上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杆,三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向靠近的端部均共同连接有套管,且两个连接板最外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收纳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隔板上方且位于连接杆后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位于套管正下方的固定座,每个所述套管内壁均滑动插设有铣刀,所述收纳箱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收纳箱的上顶壁固定插设有位于盖板左侧的注水管。
优选地,所述收纳箱的右侧内壁开设有与移动杆相匹配的滑槽。
优选地,每个所述套管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与铣刀外壁相接触的刷毛。
优选地,每个所述固定座的上侧壁均开设有与铣刀刀头相匹配的凹槽一。
优选地,所述收纳箱的右侧外壁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收纳箱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位于出料口下方的收集框。
优选地,所述盖板的下侧壁均开设有与每个铣刀顶端相匹配的凹槽二。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的优点在于:
1、设置电机、转盘、矩形框、横板、固定座、盖板、连接板和套管,将使用完毕后的铣刀插入到套管内,并盖上盖板,此时,铣刀的底端与固定座接触,上端由盖板压住,使铣刀在收纳箱处于固定状态,使收纳箱移动或者搬运过程中保证了铣刀的稳定性,启动电机,电机的驱动端带动转盘和导杆转动,导杆的圆周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水平方向上导杆由于矩形框的内槽长度够长,进而不带动矩形框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竖直方向上,导杆直径与矩形框的内槽宽度相当,进而带动矩形框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连接杆和套管上下移动,套管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套管内的刷毛与铣刀外壁摩擦接触,进而带掉附着在铣刀表面上的金属细屑,保证了铣刀表面的整洁性,避免铣刀表面生锈,而使其强度降低影响后续用;
2、设置注水管、隔板和收集框,向注水管内注水,水流经过倾斜设置的隔板,并将其表面上的碎屑通过水流带出到收纳箱外部的收集框内,进而保证了收纳箱内部的整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管上下移动,使套管内的刷毛与铣刀外壁摩擦接触,进而带掉附着在铣刀表面上的金属细屑,保证了铣刀表面的整洁性,避免铣刀表面生锈,而使其强度降低影响后续用,以及向注水管内注水,水流经过倾斜设置的隔板,并将其表面上的碎屑通过水流带出到收纳箱外部的收集框内,进而保证了收纳箱内部的整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中收纳箱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中固定座的俯视图。
图中:1收纳箱、2盖板、3注水管、4电机、5转盘、6导杆、7移动杆、8矩形框、9支撑杆、10横板、11连接杆、12连接板、13套管、14支撑板、15固定座、16凹槽一、17隔板、18收集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箱1,收纳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采用的型号为MR-J2S-10A的伺服电机,电机4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盘5,转盘5的右侧壁偏离圆心处固定连接有导杆6,收纳箱1的右侧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杆7,收纳箱1的右侧内壁开设有与移动杆7相匹配的滑槽,移动杆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套设在导杆6外壁的矩形框8,矩形框8的上顶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支撑杆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板10,收纳箱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矩形框8和横板10之间且滑动套设在支撑杆9外壁的隔板17,横板10的上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杆11;
三个连接杆1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每个连接板12向靠近的端部均共同连接有套管13,且两个连接板12最外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套管13,每个套管13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与铣刀外壁相接触的刷毛,收纳箱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隔板17上方且位于连接杆11后侧的支撑板14,支撑板14的上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位于套管13正下方的固定座15,每个固定座15的上侧壁均开设有与铣刀刀头相匹配的凹槽一16,凹槽一16可以对铣刀刀头进行保护,每个套管13内壁均滑动插设有铣刀;
电机4的驱动端带动转盘5和导杆6转动,导杆6的圆周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水平方向上导杆6由于矩形框8的内槽长度够长,进而不带动矩形框8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竖直方向上,导杆6直径与矩形框8的内槽宽度相当,进而带动矩形框8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连接杆11和套管13上下移动,套管13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套管13内的刷毛与铣刀外壁摩擦接触,进而带掉附着在铣刀表面上的金属细屑,保证了铣刀表面的整洁性,避免铣刀表面生锈,而使其强度降低影响后续用;
收纳箱1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有盖板2,收纳箱1的上顶壁固定插设有位于盖板2左侧的注水管3,收纳箱1的右侧外壁开设有出料口,收纳箱1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位于出料口下方的收集框18,盖板2的下侧壁均开设有与每个铣刀顶端相匹配的凹槽二,铣刀插入到套管13内,并盖上盖板2,此时,铣刀的底端与固定座15接触,上端由盖板2压住,使铣刀在收纳箱1处于固定状态,使收纳箱1移动或者搬运过程中保证了铣刀的稳定性,向注水管3内注水,水流经过倾斜设置的隔板17,并将其表面上的碎屑通过水流带出到收纳箱1外部的收集框18内,进而保证了收纳箱1内部的整洁。
进一步说明,上述固定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胶合,或者一体成型设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惯用手段。
现对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原理作如下阐述:
工作时,将使用完毕后的铣刀插入到套管13内,并盖上盖板2,此时,铣刀的底端与固定座15接触,上端由盖板2压住,使铣刀在收纳箱1处于固定状态,使收纳箱1移动或者搬运过程中保证了铣刀的稳定性,启动电机4,电机4的驱动端带动转盘5和导杆6转动,导杆6的圆周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水平方向上导杆6由于矩形框8的内槽长度够长,进而不带动矩形框8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竖直方向上,导杆6直径与矩形框8的内槽宽度相当,进而带动矩形框8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连接杆11和套管13上下移动;
套管13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套管13内的刷毛与铣刀外壁摩擦接触,进而带掉附着在铣刀表面上的金属细屑,保证了铣刀表面的整洁性,避免铣刀表面生锈,而使其强度降低影响后续用,向注水管3内注水,水流经过倾斜设置的隔板17,并将其表面上的碎屑通过水流带出到收纳箱1外部的收集框18内,进而保证了收纳箱1内部的整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盘(5),所述转盘(5)的右侧壁偏离圆心处固定连接有导杆(6),所述收纳箱(1)的右侧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杆(7),所述移动杆(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套设在导杆(6)外壁的矩形框(8),所述矩形框(8)的上顶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板(10),所述收纳箱(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矩形框(8)和横板(10)之间且滑动套设在支撑杆(9)外壁的隔板(17),所述横板(10)的上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杆(11),三个所述连接杆(1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每个所述连接板(12)向靠近的端部均共同连接有套管(13),且两个连接板(12)最外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套管(13),所述收纳箱(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隔板(17)上方且位于连接杆(11)后侧的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的上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位于套管(13)正下方的固定座(15),每个所述套管(13)内壁均滑动插设有铣刀,所述收纳箱(1)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有盖板(2),所述收纳箱(1)的上顶壁固定插设有位于盖板(2)左侧的注水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1)的右侧内壁开设有与移动杆(7)相匹配的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套管(13)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与铣刀外壁相接触的刷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座(15)的上侧壁均开设有与铣刀刀头相匹配的凹槽一(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1)的右侧外壁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收纳箱(1)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位于出料口下方的收集框(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的下侧壁均开设有与每个铣刀顶端相匹配的凹槽二。
CN202120792340.8U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 Active CN214519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92340.8U CN214519170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92340.8U CN214519170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19170U true CN214519170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75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92340.8U Active CN214519170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191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72016B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零件加工的自动化车床
CN214519170U (zh) 一种模具制造用数控机床的刀具保养收纳装置
JP2000005973A (ja) 工作機械
CN210817485U (zh) 一种数控车床
CN211681179U (zh) 一种立式升降台铣床
CN214079287U (zh) 一种数控车床自动接料装置
CN213561377U (zh) 一种自动化数控加工装置
CN210305776U (zh) 一种数控车床的下料机构
CN113977355A (zh) 车铣复合数控机床
CN214185271U (zh) 一种改良式数控车床
CN213498024U (zh) 一种间隙处带有金属碎屑收集装置的数控机床
CN211136464U (zh) 一种易清理碎屑的数控车床
CN221065497U (zh) 一种具有清理废料的数控机床
CN217858980U (zh) 一种基于零件加工用铣床的废屑收集结构
KR200450634Y1 (ko) 행거식 가공 기구의 본체 구조
CN213105840U (zh) 一种新型斜轨数控机
CN214162265U (zh) 一种废屑收集式数控车床
CN215281096U (zh) 一种便于清理废屑的钻孔机
CN215845138U (zh) 一种具备修边功能的汽车配件冲压模具
CN211387941U (zh) 一种数控雕铣机
CN216326417U (zh)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防护板的加工装置
CN212794152U (zh) 一种钻孔攻牙机废屑收集装置
CN215657890U (zh) 一种用于金属件加工的数控车床
CN213081652U (zh) 一种塑料托盘倒角设备
CN115056026B (zh) 一种用于五金生产的碎屑可收集型数控车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