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16897U - 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16897U
CN214516897U CN202023198036.5U CN202023198036U CN214516897U CN 214516897 U CN214516897 U CN 214516897U CN 202023198036 U CN202023198036 U CN 202023198036U CN 214516897 U CN214516897 U CN 214516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frame
front fork
linkage shaft
adjustable shelf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980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家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Lianx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Lian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Lian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Lian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980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16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16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16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自行车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其包括安装于操作台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架和活动架,固定架与操作台固定连接,固定架与活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活动架高度的升降机构,活动架内设置有用于夹持前叉的夹持机构。本申请中,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对夹持机构的高度进行调节,减少了校正装置的更换次数,达到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行车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是自行车大国,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宣传深入,以及人们的健康与安全意识的增加,以自行车出行为主的人将会越来越多,自行车车架采用组合式拼装成形,其中前叉处于自行车结构的前方部位,前叉在前叉制造完成后,会产生轻微的误差,因此需要对前叉进行校正工作,保证前叉的合格率。
参照图1,一般的校正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操作台1顶端的安装架2和用于夹持前叉6的夹具7,夹具7位于安装架2内,且夹具7与安装架2连接为一体。在需要对前叉6进行校正时,移动前叉6靠近夹具7,并利用夹具7将前叉6夹持,使前叉6维持竖直状态,然后利用标准检验件对前叉6进行检验,在检验到前叉6出现误差时,利用橡胶锤对前叉6进行捶打校正,直到前叉6符合标准要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对超宽的前叉进行校正时,需要工人对校正装置进行更换,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包括安装于操作台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架和活动架,固定架与操作台固定连接,固定架与活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活动架高度的升降机构,活动架内设置有用于夹持前叉的夹持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超宽的前叉进行校正时,利用升降机构来调节活动架的高度,活动架带动夹持机构同步升高,实现了夹持机构与操作台之间距离的可调节性,直到夹持机构达到所需位置,此时夹持机构将竖直状态的超宽前叉夹持;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对夹持机构的高度进行调节,减少了校正装置的更换次数,达到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丝杠和导向柱,丝杠一端插入固定架内,且丝杠与固定架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活动架,丝杠与活动架螺纹连接,导向柱一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架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丝杠,丝杠绕自身中轴线转动,丝杠带动活动架沿导向柱滑动,导向柱对活动架进行限位,减小了活动架在移动时发生转动偏移,实现了活动架的直线升降,同时提高了调节活动架位置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丝杠设置有两个,两个丝杠分别位于夹持机构的两侧,两个丝杠之间设置有用于使两个丝杠同步转动的传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传动组件来带动两个丝杠同步进行转动,实现了两个丝杠之间的联动,进而两个丝杠带动夹持机构两侧同时且共速地发生移动,进而提高了夹持机构移动的稳定性,减少出现夹持机构位置卡死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两个锥齿轮组和联动轴,两个锥齿轮组分别位于联动轴与两个丝杠之间,联动轴与活动架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联动轴,联动轴通过两个锥齿轮组来带动两个丝杠同步运动,进而实现了两个丝杠之间的联动,提高了控制两个丝杠联动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联动轴连接有用于驱动联动轴转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件来带动联动轴转动,提高了转动联动轴的便捷性,同时减小了联动轴对工人手造成的损伤。
可选的,所述导向柱远离固定架一端穿过活动架后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在活动架未升高时,限位板与活动架之间存在缝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动架移动到可移动的最高处时,限位板与活动架抵接,利用限位板来对活动架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以防活动架脱离导向柱,提高了活动架沿导向柱滑动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架与活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测量活动架升高高度的测量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测量组件来对活动架的移动距离进行测量,使活动架的移动距离符合所需要求,测量组件的设置,提高了移动活动架的精准度,同时提高了调节活动架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标度杆和测量签,标度杆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测量签与活动架固定连接,测量签与标度杆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活动架的高度时,活动架带动测量签发生移动,测量签沿标度杆滑动,测量签指向的标度杆的刻度值为活动架移动的距离,进而实现了对活动架移动距离的精准测量,同时提高了读取测量值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对夹持机构的高度进行调节,减少了校正装置的更换次数,达到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的效果;
2.通过丝杠和导向柱的设置,,减小了活动架在移动时发生转动偏移,实现了活动架的直线升降,同时提高了调节活动架位置的便捷性;
3.通过测量组件的设置,提高了移动活动架的精准度,同时提高了调节活动架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操作台;2、安装架;21、固定架;22、活动架;221、竖杆;222、加强杆;3、升降机构;31、丝杠;32、导向柱;321、限位板;33、传动组件;331、联动轴;3311、支撑杆;332、锥齿轮组;3321、第一轮;3322、第二轮;333、调节把手;4、测量组件;41、标度杆;42、测量签;5、夹持机构;6、前叉;7、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参照图2,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包括安装架2、升降机构3和夹持机构5,安装架2包括固定架21和活动架22,升降机构3位于固定架21和活动架22之间,夹持机构5位于活动机内。在使用校正装置对自行车的前叉6进行校正时,先根据前叉6的宽度,来利用升降机构3对活动架22进行移动,直到活动机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移动前叉6靠近活动架22,转动前叉6使前叉6变成竖直状态,再利用夹持机构5将前叉6夹持,随后利用标准检验件对前叉6进行检验,在检验到前叉6出现误差时,利用橡胶锤对前叉6进行捶打校正,直到前叉6符合标准要求。
参照图2和图3,固定架21水平设置在操作台1顶端,固定架21呈U状,固定架21底端与操作台1顶端固定连接;活动架22包括两个竖杆221,竖杆221竖直设置,两个竖杆221分别设置在固定架21顶部的两个端面处,且竖杆221的四个侧壁均与固定架21侧壁齐平。
将安装架2分为两部分,利用升降机构3来带动活动架22进行高度的调节,活动架22带动夹持机构5同步运动,使得活动架22的移动距离就代表夹持机构5的移动距离。
参照图2,两个竖杆221之间设置有加强杆222,加强杆222水平设置,加强杆222两端分别与两个竖杆221相互靠近的两个侧壁固定连接,加强杆222位于夹持机构5远离固定架21一侧。通过加强杆222将两个竖杆221连接起来,进一步提高了活动架22内部的连接。
参照图2和图3,升降机构3包括丝杠31和导向柱32,丝杠31和导向柱32均竖直设置有两个,两个丝杠31分别对应两个竖杆221,丝杠31底端插入固定架21顶部的端面内,丝杠31与固定架21顶部转动连接,丝杠31顶端穿过竖杆221,丝杠31与竖杆221内壁螺纹连接,两个丝杠31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33,导向柱32底端与固定架21顶部的端面固定连接,导向柱32顶端穿过竖杆221,导向柱32与竖杆221滑动连接,两个导向柱32分别位于两个丝杠31相互远离的一侧。
在前叉6直径发生变化时需要升降机构3里进行调整工作,调整工作中,先利用传动组件33来带动两个丝杠31同步转动,两个丝杠31带动两个竖杆221同时沿导向柱32开始滑动,使得两个竖杆221的位置发生变化,两个竖杆221带动夹持机构5稳定地进行直线升降,实现了对夹持机构5的高度进行调节,减少了校正装置的更换次数,达到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的效果。
参照图3,导向柱32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21,限位板321水平设置,限位板321底端中心与导向柱32顶端固定连接。导向柱32对竖杆221的移动进行限位,减小了竖杆221移动过程中的偏移,实现了活动架22的直线升降;限位板321对竖杆221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以防活动架22脱离竖杆221而增加不必要的工序;移动竖杆221顶端与限位板321底端抵接,此时为竖杆221移动的最高高度。
参照图2和图3,传动组件33包括联动轴331、锥齿轮组332和调节把手333,锥齿轮组332设置有两个,两个锥齿轮组332分别设置在联动轴331与两个丝杠31之间,联动轴331水平设置,联动轴331与活动架22转动连接,联动轴331与调节把手333固定连接,调节把手333竖直设置。
在使用传动组件33时,转动调节把手333,调节把手333带动联动轴331转动,联动轴331通过两个锥齿轮组332带动两个丝杠31同步转动,两个丝杠31带动活动架22稳定进行移动,传动组件33实现了两个丝杠31之间的联动。
参照图3,锥齿轮组332包括第一轮3321和第二轮3322,第一轮3321水平设置,第一轮3321底端与丝杠31顶端固定连接,第二轮3322竖直设置,第二轮3322套设在联动轴331外侧,且第二轮3322与联动轴331固定连接,第二轮3322与第一轮3321啮合。转动联动轴331,联动轴331带动两个第二轮3322同时绕联动轴331的中轴线发生转动,两个第二轮3322带动两个第一轮3321同步转动,两个第一轮3321带动两个丝杠31开始转动,锥齿轮组332改变了转动丝杠31的施力方向,同时提高了使两个丝杠31联动的便捷性。
参照图2和图3,联动轴331与固定架21之间均设置有支撑杆3311,支撑杆3311竖直设置,支撑杆3311位于两个锥齿轮组332之间,两个支撑杆3311的底端均与固定架21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3311顶端均套设在联动轴331外侧,支撑杆3311与联动轴331转动连接。支撑杆3311对联动轴331的转动提供支撑。
为了提高活动架22移动的精准度,参照图2和图3,活动架22与固定架21之间设置有测量组件4,测量组件4包括标度杆41和测量签42,标度杆41位于活动架22远离调节把手333一侧,标度杆41和调节把手333分别位于两个竖杆221,标度杆41侧壁画有刻度线,标度杆41竖直设置,标度杆41为L状,标度杆41底端靠近竖杆221的侧壁与竖杆221远离夹持机构5的一侧固定连接,测量签42水平设置,测量签42一端与远离调节把手333的竖杆221底端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标度杆41侧壁滑动连接,测量签42指向标度杆41的刻度线。
在对活动架22进行调节时,首先对超宽前叉6的宽度进行测量,然后算出测量签42应该指向的数值,然后移动活动架22,活动架22带动测量签42发生移动,当测量签42到达计算的竖直所在位置时,同时对调节把手333的转动,对活动架22的位置进行固定,此时活动架22正好处于所需位置,进而实现了对活动架22的精准且快速地定位。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校正装置对超宽前叉6进行校正时,首先计算出活动架22所需移动的距离,然后利用升降机构3来带动活动架22进行移动,在活动架22移动的同时,利用测量组件4来对活动架22进行快速定位,然后将活动架22固定在所需位置处,紧接着移动前叉6靠近活动架22,并利用夹持机构5将前叉6夹持,然后对前叉6进行校正,直到前叉6符合标准,然后将前叉6从校正装置内移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参照图1,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包括安装架2、升降机构3和夹持机构5,安装架2包括固定架21和活动架22,升降机构3位于固定架21和活动架22之间,夹持机构5位于活动机内。在使用校正装置对自行车的前叉6进行校正时,先根据前叉6的宽度,来利用升降机构3对活动架22进行移动,直到活动机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移动前叉6靠近活动架22,转动前叉6使前叉6变成竖直状态,再利用夹持机构5将前叉6夹持,随后利用标准检验件对前叉6进行检验,在检验到前叉6出现误差时,利用橡胶锤对前叉6进行捶打校正,直到前叉6符合标准要求。
参照图1,固定架21水平设置在操作台1顶端,固定架21呈U状,固定架21底端与操作台1顶端固定连接;活动架22包括两个竖杆221,竖杆221竖直设置,两个竖杆221分别设置在固定架21顶部的两个端面处,且竖杆221的四个侧壁均与固定架21侧壁齐平。
将安装架2分为两部分,利用升降机构3来带动活动架22进行高度的调节,活动架22带动夹持机构5同步运动,使得活动架22的移动距离就代表家池架构的移动距离。
参照图1,两个竖杆221之间设置有加强杆222,加强杆222水平设置,加强杆222两端分别与两个竖杆221相互靠近的两个侧壁固定连接,加强杆222位于夹持机构5远离固定架21一侧。通过加强杆222将两个竖杆221连接起来,进一步提高了活动架22内部的连接。
参照图1,升降机构3包括丝杠31和导向柱32,丝杠31和导向柱32均竖直设置有两个,两个丝杠31分别对应两个竖杆221,丝杠31底端插入固定架21顶部的端面内,丝杠31与固定架21顶部转动连接,丝杠31顶端穿过竖杆221,丝杠31与竖杆221内壁螺纹连接,两个丝杠31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33,导向柱32底端与固定架21顶部的端面固定连接,导向柱32顶端穿过竖杆221,导向柱32与竖杆221滑动连接,两个导向柱32分别位于两个丝杠31相互远离的一侧。
在前叉6直径发生变化时需要升降机构3里进行调整工作,调整工作中,先利用传动组件33来带动两个丝杠31同步转动,两个丝杠31带动两个竖杆221同时沿导向柱32开始滑动,使得两个竖杆221的位置发生变化,两个竖杆221带动夹持机构5稳定地进行直线升降,实现了对夹持机构5的高度进行调节,减少了校正装置的更换次数,达到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的效果。
参照图1,导向柱32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21,限位板321水平设置,限位板321底端中心与导向柱32顶端固定连接。导向柱32对竖杆221的移动进行限位,减小了竖杆221移动过程中的偏移,实现了活动架22的直线升降;限位板321对竖杆221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以防活动架22脱离竖杆221而增加不必要的工序;移动竖杆221顶端与限位板321底端抵接,此时为竖杆221移动的最高高度。
参照图1,传动组件33包括联动轴331、锥齿轮组332和调节把手333,锥齿轮组332设置有两个,两个锥齿轮组332分别设置在联动轴331与两个丝杠31之间,联动轴331水平设置,联动轴331与活动架22转动连接,联动轴331与调节把手333固定连接,调节把手333竖直设置。
在使用传动组件33时,转动调节把手333,调节把手333带动联动轴331转动,联动轴331通过两个锥齿轮组332带动两个丝杠31同步转动,两个丝杠31带动活动架22稳定进行移动,传动组件33实现了两个丝杠31之间的联动。
参照图1,锥齿轮组332包括第一轮3321和第二轮3322,第一轮3321水平设置,第一轮3321底端与丝杠31顶端固定连接,第二轮3322竖直设置,第二轮3322套设在联动轴331外侧,且第二轮3322与联动轴331固定连接,第二轮3322与第一轮3321啮合。转动联动轴331,联动轴331带动两个第二轮3322同时绕联动轴331的中轴线发生转动,两个第二轮3322带动两个第一轮3321同步转动,两个第一轮3321带动两个丝杠31开始转动,锥齿轮组332改变了转动丝杠31的施力方向,同时提高了使两个丝杠31联动的便捷性。
参照图1,联动轴331与两个竖杆221之间均设置有支撑杆3311,支撑杆3311竖直设置,支撑杆3311位于两个锥齿轮组332之间,两个支撑杆3311的底端侧壁分别与两个竖杆221相互靠近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3311顶端均套设在联动轴331外侧,支撑杆3311与联动轴331转动连接。支撑杆3311对联动轴331的转动提供支撑。
为了提高活动架22移动的精准度,参照图1,活动架22与固定架21之间设置有测量组件4,测量组件4包括标度杆41和测量签42,标度杆41位于活动架22远离调节把手333一侧,标度杆41和调节把手333分别位于两个竖杆221,标度杆41侧壁画有刻度线,标度杆41竖直设置,标度杆41为L状,标度杆41底端靠近竖杆221的侧壁与竖杆221远离夹持机构5的一侧固定连接,测量签42水平设置,测量签42一端与远离调节把手333的竖杆221底端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标度杆41侧壁滑动连接,测量签42指向标度杆41的刻度线。
在对活动架22进行调节时,首先对超宽前叉6的宽度进行测量,然后算出测量签42应该指向的数值,然后移动活动架22,活动架22带动测量签42发生移动,当测量签42到达计算的竖直所在位置时,同时对调节把手333的转动,对活动架22的位置进行固定,此时活动架22正好处于所需位置,进而实现了对活动架22的精准且快速地定位。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校正装置对超宽前叉6进行校正时,首先计算出活动架22所需移动的距离,然后利用升降机构3来带动活动架22进行移动,在活动架22移动的同时,利用测量组件4来对活动架22进行快速定位,然后将活动架22固定在所需位置处,紧接着移动前叉6靠近活动架22,并利用夹持机构5将前叉6夹持,然后对前叉6进行校正,直到前叉6符合标准,然后将前叉6从校正装置内移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包括安装于操作台(1)的安装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包括固定架(21)和活动架(22),固定架(21)与操作台(1)固定连接,固定架(21)与活动架(22)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活动架(22)高度的升降机构(3),活动架(22)内设置有用于夹持前叉(6)的夹持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丝杠(31)和导向柱(32),丝杠(31)一端插入固定架(21)内,且丝杠(31)与固定架(21)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活动架(22),丝杠(31)与活动架(22)螺纹连接,导向柱(32)一端与固定架(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架(22)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31)设置有两个,两个丝杠(31)分别位于夹持机构(5)的两侧,两个丝杠(31)之间设置有用于使两个丝杠(31)同步转动的传动组件(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3)包括两个锥齿轮组(332)和联动轴(331),两个锥齿轮组(332)分别位于联动轴(331)与两个丝杠(31)之间,联动轴(331)与活动架(2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轴(331)连接有用于驱动联动轴(331)转动的驱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32)远离固定架(21)一端穿过活动架(22)后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21),在活动架(22)未升高时,限位板(321)与活动架(22)之间存在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1)与活动架(22)之间设置有用于测量活动架(22)升高高度的测量组件(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4)包括标度杆(41)和测量签(42),标度杆(41)与固定架(21)固定连接,测量签(42)与活动架(22)固定连接,测量签(42)与标度杆(41)滑动连接。
CN202023198036.5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 Active CN214516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8036.5U CN214516897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8036.5U CN214516897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16897U true CN214516897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96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98036.5U Active CN214516897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168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5996A (zh) * 2022-02-28 2022-04-15 江苏星满满抗震支吊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桥架托臂校正装置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5996A (zh) * 2022-02-28 2022-04-15 江苏星满满抗震支吊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桥架托臂校正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4345996B (zh) * 2022-02-28 2023-08-08 江苏星满满抗震支吊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桥架托臂校正装置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07035Y (zh) 变形测量装置
CN214516897U (zh) 一种自行车前叉校正装置
CN216246932U (zh) 一种伺服电机用扭矩检测装置
CN215032590U (zh) 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铝型材折弯设备
CN219401739U (zh) 一种用于异形截面长条形零件的直线度测量与修正装置
CN102229014A (zh) 一种新型线切割升降机构
CN209190390U (zh) 一种用于光学投影式刀具测量仪
CN209945303U (zh) 一种车轮螺栓孔位置度自动检测装置
CN105945094A (zh) 一种手动管材专用校直机
CN211052997U (zh) 一种钣金焊接装置
CN220375592U (zh) 一种滑板砖检测用转移装置
CN117359459B (zh) 一种卡尺生产用磨外量斜面专机
CN112254601A (zh) 一种通用卡尺校准装置
CN219648803U (zh) 一种铝合金型材定长切割装置
CN220006841U (zh) 一种薄壁筒形结构件夹持工装
CN213301108U (zh) 一种空滤器支架总成综合检具
CN219526025U (zh) 一种钢板桩吊装夹具
CN219798243U (zh) 一种高精度复合片表面高度检测装置
CN220006271U (zh) 一种攻丝装置
CN218994719U (zh) 大齿轮检测夹具
CN212903070U (zh) 一种轮对全尺寸检测设备
CN220534206U (zh) 一种标记机定位结构
CN220746618U (zh) 一种高速公路空心板梁桥桥台支座更换钢板安装装置
CN111923064B (zh) 一种工业器械加工生产用夹持机械手臂
CN216575861U (zh) 一种锯床的定位切割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