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13332U - 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 - Google Patents

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13332U
CN214513332U CN202023331698.5U CN202023331698U CN214513332U CN 214513332 U CN214513332 U CN 214513332U CN 202023331698 U CN202023331698 U CN 202023331698U CN 214513332 U CN214513332 U CN 214513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ing
injection
pipe
branch pipes
injection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316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成军
袁灿芳
刘卫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ngche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che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che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che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316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13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13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13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袋式除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包括喷吹气包、脉冲阀、喷吹总管、第一喷吹支管和插接机构;喷吹总管与喷吹气包连通设置;多个第一喷吹支管分别通过插接机构连通设置于喷吹总管上。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摒弃了传统的横向纵向布置的喷吹管及喷吹布袋的设置方式,对于喷吹管和喷吹布袋的布置形式能够根据实际设置场地及需求来对应设计,且仅采用一个大型喷吹气包及脉冲阀即可,大幅简化了其整体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另一方面,插接机构的设置在使得第一喷吹支管与喷吹总管的拆装组合更为便捷可靠的同时,还有效地保证了两者的连接密封性,进而提高了树状喷吹管的工作可靠性。

Description

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袋式除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
背景技术
袋式除尘器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喷吹清灰装置中的喷吹管是袋式除尘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对除尘器的压力损失和出口气体含尘浓度有直接的影响,喷吹管一般由一根圆形喷管、在喷管上开设的数个喷吹口及设在喷吹口外侧的气流整流管等组成。工作时,由脉冲阀控制的高压高速气流进入喷管,然后经各喷口射入各滤袋,以清除附着在滤袋外表面的粉尘。
现有技术的袋式除尘器中,一个喷吹管通常对应设置有固定数量的喷吹口,且通常喷吹口呈固定横向或纵向设置在喷吹管上,其对于除尘器的整体安装占用空间具有一定的要求,而这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具有较大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袋式除尘器中喷吹管通常对应设置有固定数量的喷吹口,且通常喷吹口呈固定横向或纵向设置在喷吹管上,使得除尘器对于其使用占地面积具有一定的要求,无法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包括喷吹气包、脉冲阀、喷吹总管、多个第一喷吹支管和多个插接机构;所述脉冲阀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喷吹气包上;所述喷吹总管的一端与所述脉冲阀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喷吹总管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喷吹气包上,并伸出所述喷吹气包的底部,所述喷吹总管与所述喷吹气包连通设置,所述喷吹总管上设有多个均布设置的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喷吹总管连通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喷吹支管分别通过所述插接机构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喷吹总管上,所述第一喷吹支管与所述喷吹总管紧密连接,所述第一喷吹支管与所述喷吹总管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喷吹支管上设有多个均布设置的所述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第一喷吹支管连通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第二喷吹支管;多个所述第二喷吹支管分别通过所述插接机构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喷吹支管上,所述第二喷吹支管与所述第一喷吹支管紧密连接,所述第二喷吹支管与所述第一喷吹支管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喷吹支管上设有多个均布设置的所述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第二喷吹支管连通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第三喷吹支管;多个所述第三喷吹支管分别通过所述插接机构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二喷吹支管上,所述第三喷吹支管与所述第二喷吹支管紧密连接,所述第三喷吹支管与所述第二喷吹支管连通设置,所述第三喷吹支管上设有多个均布设置的所述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第三喷吹支管连通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进一步地,所述插接机构包括多个插接头和多个插接槽;多个所述插接头分别等距间隔焊接于所述喷吹总管上;所述第一喷吹支管与所述喷吹总管的连接的一端开设有所述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与所述插接头过盈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进一步地,所述插接机构还包括多个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插接头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元件为密封垫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用于调控各喷吹支管的气体流量的流量调节模块和控制机构;所述流量调节模块设置于所述插接机构中,所述流量调节模块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包括喷吹气包、脉冲阀、喷吹总管、多个第一喷吹支管和多个插接机构;脉冲阀可拆卸地设置于喷吹气包上;喷吹总管的一端与脉冲阀可拆卸地连接,喷吹总管的另一端穿设于喷吹气包上,并伸出喷吹气包的底部,喷吹总管与喷吹气包连通设置,喷吹总管上设有多个均布设置的喷嘴,喷嘴与喷吹总管连通设置;多个第一喷吹支管分别通过插接机构可拆卸地固定于喷吹总管上,第一喷吹支管与喷吹总管紧密连接,第一喷吹支管与喷吹总管连通设置,第一喷吹支管上设有多个均布设置的喷嘴,喷嘴与第一喷吹支管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设置喷吹气包、脉冲阀、喷吹总管和多个第一喷吹支管等部件,摒弃了传统的横向纵向布置的喷吹管及喷吹布袋的设置方式,对于喷吹管和喷吹布袋的布置形式能够根据实际设置场地及需求来对应设计,且仅采用一个大型喷吹气包及脉冲阀即可,大幅简化了其整体结构,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每组喷吹管均需配备一个小型喷吹气包和脉冲阀,造成制造成本增加且检修维护难度增大的情况;另一方面,插接机构的设置在使得第一喷吹支管与喷吹总管的拆装组合更为便捷可靠的同时,还有效地保证了两者的连接密封性,进而提高了喷吹管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中插接机构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如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现有技术的袋式除尘器中,一个喷吹管通常对应设置有固定数量的喷吹口,且通常喷吹口呈固定横向或纵向设置在喷吹管上,其对于除尘器的整体安装占用空间具有一定的要求,而这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具有较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如图1-图3所示,包括喷吹气包1、脉冲阀2、喷吹总管3、多个第一喷吹支管4和多个插接机构5;脉冲阀2可拆卸地设置于喷吹气包1上;喷吹总管3的一端与脉冲阀2可拆卸地连接,喷吹总管3的另一端穿设于喷吹气包1上,并伸出喷吹气包1的底部,喷吹总管3与喷吹气包1连通设置,喷吹总管3上设有多个均布设置的喷嘴6,喷嘴6与喷吹总管3连通设置;多个第一喷吹支管4分别通过插接机构5可拆卸地固定于喷吹总管3上,第一喷吹支管4与喷吹总管3紧密连接,第一喷吹支管4与喷吹总管3连通设置,第一喷吹支管4上设有多个均布设置的喷嘴6,喷嘴6与第一喷吹支管4连通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能够根据具体的使用场地环境具体设置符合需求的喷吹管及对应的喷吹布袋9,在喷吹清灰时,喷吹气包1内的压缩空气在脉冲阀2的作用下高速射入喷吹总管3中,再流至各个第一喷吹支管4中,直至完成喷吹清灰操作。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设置喷吹气包1、脉冲阀2、喷吹总管3和多个第一喷吹支管4等部件,摒弃了传统的横向纵向布置的喷吹管及喷吹布袋9的设置方式,对于喷吹管和喷吹布袋9的布置形式能够根据实际设置场地及需求来对应设计,且仅采用一个大型喷吹气包1及脉冲阀2即可,大幅简化了其整体结构,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每组喷吹管均需配备一个小型喷吹气包1和脉冲阀2,造成制造成本增加且检修维护难度增大的情况;另一方面,插接机构5的设置在使得第一喷吹支管4与喷吹总管3的拆装组合更为便捷可靠的同时,还有效地保证了两者的连接密封性,进而提高了喷吹管的工作可靠性。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其结构设置合理,易于实现,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除尘器的制造成本,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减少了除尘器对于安装场地及环境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中小型企业对于除尘器的设置更为人性化,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袋式除尘器中喷吹管通常对应设置有固定数量的喷吹口,且通常喷吹口呈固定横向或纵向设置在喷吹管上,使得除尘器对于其使用占地面积具有一定的要求,无法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树状喷吹管的实用性,本实施例提供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第二喷吹支管7;多个第二喷吹支管7分别通过插接机构5可拆卸地固定于第一喷吹支管4上,第二喷吹支管7与第一喷吹支管4紧密连接,第二喷吹支管7与第一喷吹支管4连通设置,第二喷吹支管7上设有多个均布设置的喷嘴6,喷嘴6与第二喷吹支管7连通设置。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第三喷吹支管8;多个第三喷吹支管8分别通过插接机构5可拆卸地固定于第二喷吹支管7上,第三喷吹支管8与第二喷吹支管7紧密连接,第三喷吹支管8与第二喷吹支管7连通设置,第三喷吹支管8上设有多个均布设置的喷嘴6,喷嘴6与第三喷吹支管8连通设置。通过设置第二喷吹支管7和第三喷吹支管8,具体地,还可以根据实际场地及环境,设置更多级的喷吹支管,使得各个喷吹支管在喷吹总管3上的设置更为多样化,进一步提高了其实用价值,且同样地,各个喷吹支管间的密封连接均通过插接机构5来实现,从而使得树状喷吹管的工作更为可靠。
为了便于喷吹总管3与各个喷吹支管间的的快速拆装与检修维护,本实施例提供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进一步地,插接机构5包括多个插接头51和多个插接槽52;多个插接头51分别等距间隔焊接于喷吹总管3上;第一喷吹支管4与喷吹总管3的连接的一端开设有插接槽52,插接槽52与插接头51过盈连接。当操作人员进行安装各个喷吹总管3及喷吹支管或定期拆除进行维护检修工作时,操作人员需要将连接处断开进行相关的检修维护工作,因此,通过设置插接头51和插接槽52,操作人员只需将需要检修维护的喷吹支管从喷吹总管3或其它喷吹支管上的插接头51上取下即可,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喷吹总管3与各个喷吹支管间的的快速拆装与检修维护的便利程度;且插接槽52与插接头51之间为过盈连接,具体地,还可以为法兰连接,从而能够有效地保证两者连接处的密封性,进一步保证了树状喷吹管的工作可靠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喷吹总管3与各个喷吹支管的工作可靠性,本实施例提供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进一步地,插接机构5还包括多个密封元件53;密封元件53可拆卸地固定于插接头51内。其中,密封元件53为密封垫圈。通过设置密封元件53,使得喷吹总管3与各个喷吹支管的连接处的密封性进一步得以保障,从而避免因其连接不可靠的原因,导致除尘器喷吹清灰效率降低或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树状喷吹管的工作可靠性,本实施例提供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用于调控各喷吹支管的气体流量的流量调节模块和控制机构;流量调节模块设置于插接机构5中,流量调节模块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流量调节模块和控制机构,使得在进行喷吹清灰时,流量调节模块能够实时监测喷吹总管3和各个喷吹支管内的高速高压气流量,并将该气流量值及时反馈至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将其与系统预设的参数值进行比对,若在合理范围内,则正常进行喷吹,否则,控制机构即会发送控制指令至流量调节模块,对该组喷吹总管3或喷吹支管内的气流量进行调控,避免喷吹力度过大或过小,造成布袋被吹破或清灰效率低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树状喷吹管的工作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设置喷吹气包、脉冲阀、喷吹总管和多个第一喷吹支管等部件,摒弃了传统的横向纵向布置的喷吹管及喷吹布袋的设置方式,对于喷吹管和喷吹布袋的布置形式能够根据实际设置场地及需求来对应设计,且仅采用一个大型喷吹气包及脉冲阀即可,大幅简化了其整体结构,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每组喷吹管均需配备一个小型喷吹气包和脉冲阀,造成制造成本增加且检修维护难度增大的情况;另一方面,插接机构的设置在使得第一喷吹支管与喷吹总管的拆装组合更为便捷可靠的同时,还有效地保证了两者的连接密封性,进而提高了喷吹管的工作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吹气包、脉冲阀、喷吹总管、多个第一喷吹支管和多个插接机构;
所述脉冲阀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喷吹气包上;所述喷吹总管的一端与所述脉冲阀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喷吹总管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喷吹气包上,并伸出所述喷吹气包的底部,所述喷吹总管与所述喷吹气包连通设置,所述喷吹总管上设有多个均布设置的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喷吹总管连通设置;
多个所述第一喷吹支管分别通过所述插接机构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喷吹总管上,所述第一喷吹支管与所述喷吹总管紧密连接,所述第一喷吹支管与所述喷吹总管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喷吹支管上设有多个均布设置的所述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第一喷吹支管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喷吹支管;多个所述第二喷吹支管分别通过所述插接机构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喷吹支管上,所述第二喷吹支管与所述第一喷吹支管紧密连接,所述第二喷吹支管与所述第一喷吹支管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喷吹支管上设有多个均布设置的所述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第二喷吹支管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三喷吹支管;多个所述第三喷吹支管分别通过所述插接机构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二喷吹支管上,所述第三喷吹支管与所述第二喷吹支管紧密连接,所述第三喷吹支管与所述第二喷吹支管连通设置,所述第三喷吹支管上设有多个均布设置的所述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第三喷吹支管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机构包括多个插接头和多个插接槽;多个所述插接头分别等距间隔焊接于所述喷吹总管上;所述第一喷吹支管与所述喷吹总管的连接的一端开设有所述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与所述插接头过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机构还包括多个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插接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元件为密封垫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用于调控各喷吹支管的气体流量的流量调节模块和控制机构;所述流量调节模块设置于所述插接机构中,所述流量调节模块与所述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CN202023331698.5U 2020-12-31 2020-12-31 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 Active CN214513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1698.5U CN214513332U (zh) 2020-12-31 2020-12-31 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1698.5U CN214513332U (zh) 2020-12-31 2020-12-31 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13332U true CN214513332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99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31698.5U Active CN214513332U (zh) 2020-12-31 2020-12-31 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13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13332U (zh) 袋式除尘器用树状喷吹管
CN102114374B (zh) 防瘪式离线脉冲布袋除尘器
CN201586448U (zh) 防瘪式离线脉冲布袋除尘器
CN106823598A (zh) 一种直通均流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12731564U (zh) 粉尘脉冲布袋收尘器
CN201534035U (zh) 除尘器及其预涂灰装置
CN214261092U (zh) 应用于除尘器的多列式喷吹管
CN203417545U (zh) 一种袋式除尘器
CN207858100U (zh) 一种串焊机加热平台真空吸附装置
CN214222752U (zh) 大宗特殊气体供应系统
CN202151542U (zh) 新型紧凑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06549382U (zh) 一种湿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08049590U (zh) 一种布袋除尘器喷吹管引流装置
CN113230710A (zh) 一种立式压滤机用滤布吹干装置
CN215276264U (zh) 多极式喷吹装置
CN208116320U (zh) 一种对尘气管道在线清除积灰的装置
CN210861155U (zh) 一种低低温省煤器的吹扫装置
CN205683742U (zh) 一种扁圆形袋式除尘器
CN207342375U (zh) 一种用于袋式除尘器的脉冲引射等压喷吹装置
CN102247736A (zh) 一种新型紧凑式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05913938U (zh) 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
CN217466379U (zh) 一种火电厂脱硝系统烟气取样装置
CN216855787U (zh) 一种立式压滤机用滤布吹干装置
CN200995912Y (zh) 杂物捕捉器
CN205659530U (zh) 一种修坯机用袋式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